如果不是一个创业者,或许不会喜欢这部电视剧如果不是一个总是失败、徘徊而又不想放弃的创业者,或许不会坚持看完这部电视剧如果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期望有自己的一份文化事业,却与商业社会格格不入的奋斗者,或许不会领悟到洋港的烦恼如果不是一个神经大条,为兄弟两肋插刀,平时总被人说成“不靠谱”的糊涂青年,或许不会对家乐这个角色一见如故如果不是一个曾创过业却总是失败,迫于生活压力,被生活改变,尝试着改变自己却不被朋友认可与支持,最后孤独的承受一切痛苦艰难的人,或许不会明白浩东为何难有笑容这部电视剧讲述了三个大学生毕业后创业,屡遭失败,同甘共苦,最后反目成仇。
我怀有私心的看完这部片子,感触颇多,因为我大学毕业几年来所经历的故事,在这三个角色中都有所体现。
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很巧,我也想过办一个本属于自己的杂志,我一直很排斥混沌的社会,我想有一个自己理想的空间,一本不随大众的杂志,那段时间电子杂志正流行于网络,因为我也没有钱办实体杂志,所以想从网络出发。
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想法总是“一意孤行”,我一个人从编辑、记者、美编,干到杂志制作、宣传、业务,那时因为困难得连稿费都付不起,每天都要在网上“海选”作者,向他们约稿,而0稿费的条件总是让我吃闭门羹,我学会了死皮赖脸,当我每天重复着为什么我不能给你稿费,为什么你要同样因为理想把稿子给我时,总算出现了一些“通情达理”的人。
然而人无完人,我始终无法找到一个合作者来分担工作,不到一年时间杂志被迫停了。
一年后,甚至到现在都还有读者问我,杂志还继续出吗?
还经常收到订阅邮件。
我只是告诉他们,一有机会我一定还会继续。
看了这部片子,我会给别人说,我羡慕片中的三个兄弟,无论闹出什么事,总算是三个人呆在一起,那种兄弟间的情谊美妙之处无法用言语来表达,遗憾的是,这几年来,我总是一个人在折腾。
我跟他们一样,大学一毕业总想着要创业,烦事业单位的中规中矩、朝九晚五,一个年轻人总是希望不被控制的。
我做过和准备过的项目包括水吧、粥店、便利店、网站,大学毕业干了一段时间专业工作,我学室内设计做家装差不多一年,但我讨厌这个工作,我以为这个工作能让我发挥想象力与创意,但却每天让我像一个业务员一样的夸大其词,能忽悠一个客户算一个,然而我内心一直抵触这个客户关系,我最终选择离开这个行业。
去创业,我不怕失业,因为我一心想着去创业。
因为几个项目的没有做成,又没有太多启动资金,我选择了做网站,这个只要能敲动键盘就可以从事的行业,机会越大,困难越大。
我曾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不担保现在已经不是,但是为了做网站创业,我做过多少连我自己都觉得恶心的事,在这个点击率就等于钱的年代,为了流量我已经放弃了自己的原则。
举个典型的例子,做网站,乱发广告是必然,我曾经认为这是下作,但是当你看到网络流量一直无法提升上去之时,你就会慌了,于是什么事你都能做出来,这种感受或许是那些每天坐在办公室享受工资待遇的上班族无法理解的,我愿意这样做吗?
你说浩东泄密是他真的愿意那样做吗?
这时你简单的说这是自私似乎有些残酷。
但这样做必定会遭人反感,我知道在豆瓣网也有这样一群人反感,或许他们不知道,有些事情是我故意制造的。
不怕笑话,我也曾有一段时间连吃饭的钱都快没了,每天只有吃一包方便面的钱,于是早上晚点起床,省了早饭,然后起来就做事,一直做到下午5点左右,到超市去买打折的蔬菜,煮在方便面里吃,这样比光吃一包方便面要饱很多。
命运总是这样,当你快崩溃时,靠网站赚的钱又到账了,于是又可以舒服几天,那段时间我变得沉默寡言,但我不想放弃,因为我觉得这是可以坚持的事业。
后来养成了一个习惯,傍晚的时候,一个人去附近学校的操场走走,那段时间的精神压力就是这样释放的。
可无论我多努力,条件的限制,还是让我无法成功,就像《我们生活的年代》一样,当你觉得剧情到这里他们应该能顺利发展下去了吧,生活就像一部电视剧,如有雷同,果真巧合?
我辛苦的坚持,仍然没有成功,那段时间无比懊恼,于是我陷入了无限的否定自己的状态,我的女朋友选择了离开我这个没有前途的人,从高中就跟她认识,几年的感情不过是过眼云烟,得知她就要跟别人结婚,我会更加否定自己。
不过还好,生活总要继续,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悲观情绪,却乐观行事的人,我不希望生活就这样停止,那一年出现了《奋斗》,让我备受鼓舞,它提醒了我,我还是个年轻人,应该有一个充满激情的生活。
从此我过上了上班族的生活,朝九晚五,多么可恨的时间规律,我像是一个失败者在默默服从。
每天眼睛都睁不开就从床上爬起来,晚上回到家都7点过,但时间一长,人还真能习惯,在某一段时间内,我真就忘了提醒自己,我想要的生活是怎样。
曾经那么鄙视的上班族,我却乐在其中。
你以为生活就这样了吗?
戏剧化的一幕再次上演。
《我们生活的年代》这部片子让我着迷,我利用周末时间就看了一半,这部电视剧重新燃起了我的创业欲望,我不知道我这样一个已经习惯于朝九晚五的人还有没有勇气去创业,曾经的朋友等着我跟他们一起干,我还在犹豫。
事情的发展总是无法解释,就在我看完这部电视剧时,我又失业了。
自从成为上班族之后,算起来已经有半年时间,目前摆在我面前的是找工作或创业。
无法想象,现在有三个朋友等着我一起创业,三个不同的项目。
我该如何选择?
一个没有天赋的创业者的生活讲述了这么多,我知道,我会一直是一个创业的拥护者,趁年轻不去折腾一下,人生不算完美。
可话由说回来,谁的人生是完美的?
这个一个非常好的片子!
很现实 ,但有些过于残酷,让人动容,特别你有了家人,孩子。
剧情说是现实,其实有些不合逻辑,比如500万的告密费,比如后面发生的一次次的悲剧。
都有些刻意为之。
为了去突出这个剧的要表现的,兄弟友情,成长与蜕变,一次错误与一生的惩罚。
这些要说的非常深刻,让人感动。
这是一部一个女人帮助三个男人成长,拯救整个世界的故事。
每次看到刘烨歇斯底里叫喊时,就越发觉得苍白无力,外表强者的面具下,是自私自卑自信心不足的本质。
当年为了刘烨沙溢看,看了几集没看进去。
如今为了李光洁看,看了一集还是看不进去。
不是他们演得不好,故事实在无法让人产生共鸣,这就是代沟吧。
可是,90年代不是遍地机会创业的最好年代吗?
大学也没有扩招,竞争也不激烈吧。
怎么这戏就拍得如此悲情呢?
即便说那个年代真是如此艰涩,也总有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阳光青年吧,何必要选取这样一个阴暗的角度?
相亲相爱的如亲兄弟的朋友,一涉及利益就吵架,据说最后三个人全变了,狭隘实际狡猾。
那么,整个片子真是从头到尾阴暗得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了。
我只看了几集,但是除了压抑还是压抑,纵然是几个帅哥挑大梁,也没有一点欢乐,一点都没有。
不得不第二次放弃了。
编导想通过这个戏表达什么呢?
人性的阴暗社会的阴暗?
然后让观众对生活对人类都失去信心?
还是说善意提醒人们防人之心不可无?
可是天天怀抱一颗防备之心不累吗?
编导到底要给观众什么?
费解。
或许,编导从没想过给观众什么,只是个人人生观世界观的输出。
那么,太自私了。
或许编导是以此为反面教材警示世人的吧。
可惜,从众多评论来看,没有这个效果。
支离破碎的,真好。
这是我除了《奋斗》之外一部基本一气儿追完的国产剧,《奋斗》就不说了,太戏剧也太喜剧,而且太意淫。
敏儿推荐这部的时候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一再叮嘱一定要看,他很少如此强烈,于是就看吧。
我说过,我们总是会在文学作品或者电影电视中寻找一切能够对号入座的机会,然后寄望能在那些浓缩的人生版本中寻找到今后道路的可能样子。
它们表现得越接近,你就会越期待能偷窥到命里注定的一丝丝玄机,得到一点点提示。
所以看过开头之后,我就被抓住了,记得那天我就一度想把签名改成:赵家乐,你他妈的就是一赵家乐!
因为很像,真的像。
接下来人物所面对的诱惑和选择,做出的决定和促成的错误和伤害,都会使我不停地问:我会这样么?
我有没有在不知不觉中给那些我最不愿失去最挚爱的人们带来不可挽回永生不能磨灭的伤害?
我有没有幸能碰到这样的人?
故事按照时间推移不断地发展着,慢慢地,我发现,原来我与之相像的不止赵家乐,还有袁浩东,甚至郭洋港。
我想,我一定也会被现实推移着忘却了原来最真实的样子,身边的人一定也是。
在心里底线被不停冲击的自我保护状态下会做出种种价值衡量上的数学错误,以致于倔强而显得懦弱,怀念而显得仇恨,深爱而显得远离。
这是一个饱含命运隐喻的描述,一段关于时间的记叙,我在外面亲眼目睹他们的变化,循序渐进地抑或是突然地。
也时而牵扯自己进到里面,问自己是谁。
众人的故事,总会有无辜的牺牲者,好在,一切都支离破碎后,都回归了平静,回归了最初的样子。
也许,等我们人老了,心老了,也都会如此。
看了这部电视剧,更真切的体会到,校园时代的纯真友谊,海誓山盟的誓言,在金钱、权利、利益的面前,也会失去原有的色彩。
生活本是一张干净完好的白纸,却在我们轻狂年少之时轻易的被揉做一团,可待近不惑之年再打开看时却发现,好好的一张纸竟皱皱巴巴的。
——书虫 本剧讲述了一个在十年的岁月中自由与禁锢、禁欲与放纵、自尊与自卑、虚伪与正直、反抗与妥协、雄心与野心等相互纠葛、相互冲突而又相互转化的道德情感故事来探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与精神危机的沉重话题。
在很多人正在忙着看《城市猎人》的时候我却还在津津有味的看这部老剧,其实我是冲着刘烨的,没想到看完之后竟然发现电视剧本身的魅力已经远远超出刘烨个人的吸引力了。
只是这剧中的内容太沉重了,看完之后竟让我感觉很压抑并且泪流满面。
其实这电视剧很适合我的口味,我不太喜欢那种大俗大雅的片子,比如出身贫寒的女主角被富家公子看中了然后历经磨难结合后,女主角被一堆坏人整治最后坏人得到了惩罚相爱的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在比如二男追一女或二女追一男的那些故事我觉得纯属是因为编剧太空虚了吧;而此剧却不同于其他那些恶俗的电视剧,厄,我只是说风格和内容啊。
之所以很喜欢这片子,很大程度是因为太容易引起共鸣了,我感觉几乎很多人都可以从剧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他们没钱时可以一起窝在租来的小破屋子里煮方便面,为了难兄难弟一起生存家乐可以去偷他爸爸珍藏多年的茅台酒浩东可以去偷送煤的煤然后仨人还能一起偷吃江奶奶的红烧肉。
曾经年少时我们都这么义气过吧?
为了友情和年轻时的梦想他们可以经历很多生活的考验和磨难,在火车站扛大包,在餐厅端盘子,为了一口气而打架为了一块钱而卖命。
那么苦那么难的时候都能熬过来,却在金钱和利益面前他们竟然出卖了自己的灵魂出卖了这份珍贵的兄弟情,然后在痛失了比自己当时盲目追求的那些金钱利益更珍贵的东西之后他们才渐渐明白,原来,人活着更重要的是情分,亲情,友情,爱情。
如果没有了情分那些东西才真正失去了它所存在的意义,就像生命不能没有灵魂一样。
剧中我不太喜欢但十分能理解的一个人就是男一号袁浩东(刘烨扮演)同志。
他自以为是,固执,冷酷,自私,懦弱,猥劣。
但很多时候还是清醒理智的,还有一点就是他比那俩人会浪漫,会哄女人。
因为他家庭的原因直接导致他一定要让自己强大起来,为了这种他所谓的强大富有他可以说是不惜一切代价。
直到痛失了自己并不想失去的之后才彻底唤醒了他内心最深处的良知。
他身上唯一能让我喜欢的一点就是执着,只要自己认准了一件事儿不管多少人反对不管这件事儿对还是错有没有意义,只要是自己认定了就一定要做下去并且要做成功。
其实就怕一个人认真,一旦认真起来几乎没有什么是做不成的,尽管事情的结果并非就一定使我们想要的。
当袁浩东破釜沉舟要把收旧货一事做下去的时候我就在weibo上更新了一句话: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没有理由的想要做某件事儿,你不知道为什么要做甚至没想好该怎么做,但是,必须要做这件事儿。
这种感觉非常强烈。
剧中人物我最喜欢也跟我很像的是赵家乐同志。
没心没肺,叛逆,重情义,二愣子,勇敢,真实,随性,刀子嘴豆腐心,有一些小聪明。
我很喜欢他在剧中的角色,是个硬生生的汉子,为袁浩东打架坐牢,为兄弟的口粮去偷父亲的东西,为了挣钱甚至要喝掉绿色涂料,他虽然经常顶撞爸爸但打架都知道他是孝顺的孩子,只是错了方式错了时机。
他比袁浩东勇敢、正直。
他比郭洋港爷们儿。
第三位,郭洋港。
沙溢扮演。
书生气很浓,太文了,一说话就带着一股书生的那种穷酸劲儿。
呵呵,不过也蛮喜欢他的,他在剧中很多自身的特点都因为其他两位彰显的太厉害而不被大家所发现。
如果说浩东固执己见不听大家劝而家乐为了他的好而过来奉劝结果不仅不被理解反而遭一顿骂生气大动干戈时,郭洋港绝对就是那个和稀泥的。
我们发现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这种人其实并不少见,但是一旦在剧中上演,怎么感觉那么虚伪别扭啊。
其实我感觉郭洋港有点不食人间烟火,比起下海经商或是人际交往他更喜欢沉迷于自己的那些风花雪夜浪漫唯美的文字里。
否则也不至于在咖啡馆叶玉芬只是给他肩上披了件东西然后在他醒来时看见一个安静的女子捧着书看时很快就被俘获了整个人整个心。
剧中的几位女主人公相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一种衬托。
林紫云,一个近乎完美的女性眼睁睁看着一幕幕悲剧上演却无能为力只好尽早退出,最后又大施自己的宽容之心来解救袁浩东这只迷失了太久的羔羊。
江小荷,绝对生活的调味品,像个快乐的小精灵,貌似没心没肺却感情细腻否则也不至于能成为第一个发现赵家乐那些秘密的人。
叶玉芬,一个城府很深的漂亮女人,应该是郭洋港的最佳配偶了,可惜却为了赵家乐和袁浩东的争斗做了牺牲。
也因为她生命的结束才唤醒了那些迷茫了很久的人们。
你说这到底值不值。
不知不觉敲了这么多字。
这是一部很值得看的老片子了,如果有时间有情绪的话可以看看啦。
最后以《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方言的一段独白来结尾吧,我总觉得这两部电视剧有很多相似之处。
我们浪费掉了太多的青春,那是一段如此自以为是、又如此狼狈不堪的青春岁月,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朝气,也有颓废;有甜蜜,也有荒唐;有自信,也有迷茫。
我们敏感,我们偏执,我们顽固到底地故作坚强;我们轻易的伤害别人,也轻易的被别人所伤,我们追逐于颓废的快乐,陶醉于寂寞的美丽;我们坚信自己与众不同,坚信世界会因我而改变;我们觉醒其实我们已经不再年轻,我们前途或许也不再是无限的,其实它又何曾是无限的?
曾经在某一瞬间,我们都以为自己长大了。
但是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长大的含义除了欲望,还有勇气、责任、坚强以及某种必须的牺牲。
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其实我们从未长大,还不懂爱和被爱。
袁浩东、赵家乐、郭洋港三个人既是大学同学又是最好的朋友。
毕业后准备一起创业,但碰到了种种阻碍和困难,为了交房租只能到火车站去扛大包,去餐馆端盘子。
能现在看起来没什么,端盘子谁没端过?
可是在上世纪90年代,大学生可简直就是天之骄子一般。
其实看这部电视剧,最初,我挺喜欢袁浩东。
因为他是最能认清自我,看清现状的人。
在现实面前能屈能伸,这一点真挺让我佩服的。
尊严、面子这些固然重要,但是在现实面前,这些东西一文不值。
自始至终我都觉得郭洋港太过清高太固执,在现实中他是最应该吃亏的,好在他还有一帮朋友帮他才能让他在以后的工作中顺利一些。
而赵家乐就太孩子气,太冲动,就想剧里说的一样,没有他父亲他根本就一事无成。
说到袁浩东拿的那500万,我看贴吧里大家对这个问题讨论的最激烈。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一边是最好的朋友,一边是奋斗到30岁存款刚到四位数。
换了是我,我也会犹豫,在这么庞大的数字面前,我想我也会妥协。
但从杂志社开始袁浩东的一意孤行真挺让我反感的。
最后再说说紫云,如果换了是我,我想我也会和紫云的做法是一样的。
论坛里大家都批判紫云,可我觉得紫云并没有错,她才是最理智的。
还有小荷、依蕾都是很讨巧的角色。
可惜最后家乐父亲死了,玉芬死了,依蕾死了,家乐进监狱了。
一切都是看似悲伤的结局。
可是三个人又聚到了大杂院里,可是三个人的心却不知能不能像以前一样了。。。
前半部分拍的真的挺不错的,理想、奋斗、艰难、创业,这些都是剧中的亮点。
后半部分就太纠结了,看的闹心。
其实不管是70后还是80后,大家那个时候的想法都一样,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奋斗!
电视剧谁都能看,但有谁真的经历过么?
真的给人装孙子,当孙子使。
——题记不久前,mike在每思侬上丢来一个链接。
该兄虽然人在米国,但是心系大陆。
心系到连大陆最近放什么电视剧都比我清楚,惭愧惭愧。
该电视剧《我们生活的年代》被称为70后版的《奋斗》。
看了前3集后,我觉得这部剧比《奋斗》好多了,不纠结,很奋斗。
但是,昨天,我发现我错了。
这个年代,人人都在纠结,人人都有纠结的事情,只不过是纠结的原因和内容不同罢了。
总体来说,《我们生活的年代》更残酷,色彩更灰暗。
三个情同手足的大学同学同甘共苦,希望能打下一份能够在社会上立足的家业。
可是,电视剧是不可能轻易地放过得到幸福的人,今天,三兄弟被人骗;明天三兄弟被流氓欺负;后天,三兄弟好不容易干出的家业被人抢走,一无所有,再从头来过。
我们常常感慨,人生无常,其实最无常的是电视剧。
故事的结局是中国式的团圆式结局,毕竟一个支离破碎的结局虽然更发人深省,但是也有可能因为过于残忍而遭到电视台封杀。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一毕业就失业,不给点希望,大家都要消沉了。
这部剧结局还不错,但是过程太坎坷。
具体如何,我就不做剧透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
今天写这篇博文只是想分析剧里的三个人物:浩东、家乐和洋港。
世界真的很奇妙,素数不断地主宰着人的想法。
7位编码最容易让人记住事务,上帝用了7天创造世界,世界有7大洲5大洋,全是素数;而故事里但凡多个人物的,必定也是素数,小红帽里的主角是3个,白雪公主是和7个小矮人在一起,灰姑娘面对的是后母和2个继姐姐(也是3);三国演义讲的是三兄弟结义,投名状是三兄弟结义到反目的故事,我们生活的年代同上,也是三个兄弟的故事。
这个素数偏执不是今天文章的重点,就写到此。
老子说:道法自然。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定的道在支配,想摆脱也摆脱不了。
世上万物都有其运行的规律,这就是道。
用到人的身上,也是一样。
每个人都有做事和面对世界的方法,很难改变,或者至少在本质上是无法改变的。
这部剧里的人物也是这样。
浩东从一开始就显示出过人的胆识和智商。
他能忍,为了成功,为了出头,他能扛大包、端盘子,做一些看似和名牌大学生身份不符的工作;他收过破烂儿,但也有胆识垄断北京的破烂儿行业,每个月坐收万元股利;他办过杂志,有胆识把大地产商的背后情妇写出来,使杂志销量从3000翻到15万册。
浩东有着现代中国人需要成功的要素:胆识和才能。
无奈,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往往一个人的优点又是一个人的缺点。
浩东的死磕和一股劲都与他对自己的胆识和才能的认定有关。
再加上他对金钱的渴望,便犯下了不可逆转不能回头的大错。
家乐,官商子弟。
从他在电视剧里的表现看,他从小就调皮,但是生活里不愁吃不愁穿,捅了篓子有老爸兜着,没了钞票有老爸供着。
一副火爆脾气,但是却是个非常义气的人。
也许是生活环境的原因,他比较单纯,愿意相信别人,更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
最后,也是他的兄弟伤他最重, 也因此摧毁了他的世界观,让他走上了另一种生活的道路:以复仇为目标活着。
说到这里,我觉得家乐的父亲临去世前的一句话说得很好:活在仇恨里等于是在惩罚自己。
凡事反而看开一些好。
对于小事恐怕得过且过尚能执行;对于大事,恐怕则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中国人一直说“忍”是心头一把刀。
宽容、容忍的滋味对于当事人来说都不容易,往谁的肉上割把刀都挺疼的。
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是当事人的选择,选择宽容,选择仇恨,都是自己的心境。
洋港是三兄弟中的老好人,类似于《投名状》里金城武的角色。
温温吞吞,有着文人的酸气和理想主义。
在我看来,是一个标准的中文系毕业生。
单纯、痴情、文气、爱情至上都是他的特点。
但是,对他的描写太少,我也评价不出太多。
再加上,演员是武林外传里的白展堂,我看到他的脸+东北口音就觉得严肃不起来。
这三个人的故事告诉了我以下几个道理:1、人不能太狂妄,不能太看重钱。
2、人不能太执拗,要宽容、忍让。
3、不要随便做谐星,不然观众很难严肃地对待你的转型。
Life is short Play hard
最后,袁浩东终于开口承认了,他就是出卖者……之前面对一次又一次的质问,他都咬紧了牙关,他的躲闪折磨着最亲近他的人,家乐报复他,紫云离开他,洋港疏远他,到了最后,说与不说,都晚了,故事的结局和人物的命运早就朝着一个不可逆转的方向前进了,错误的源头张开了贪婪的大嘴,吞噬着这群人,家乐的单纯,浩东的真诚,洋港的平静,紫云的爱情,玉芬的生命……时间过的真快,2009年很快就要到了, 还记得2007年的最后一天,和几个朋友一起坐在窗前许愿,第一个说找个好工作,第二个说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第三个说和相恋五年的男朋友举行婚礼,轮到我了,我说,让生活变的不一样些吧……她们笑了,这是什么愿望啊!
每年的除夕夜,浩东,家乐,洋港,紫云,小荷都会相聚一起,祝福来年更好,期待幸福就要来临,犹如嘴馋的孩子看到诱人的糖果迫不及待的样子,生活艰难的时候,对未来太渴望也太期待了,总是习惯了把期待留给以后,因为每个人都铁定相信,生活总是会越过越好的。
可是当紫云说:“我们怎么会过成现在这个样子。
”我低头了,想,我怎么还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袁浩东,他阴郁的眼神果真像是藏了毒,抬头看人的时候就像就会有毒气悄悄扩散,从始至终他几乎没有笑过,一副仇深似海的模样。
为了金钱,背叛了待他如子的赵振廷,出卖了视他如亲兄弟的赵家乐,之后他离弃了跟随他十二年的妻子,短短一年又有新欢,他所做的一切都那么的讨人嫌。
紫云后来说了一番话,让我似乎觉得他其实并没有多么可恶。
做人的原则不同而已,很多人做不出那样的事来。
他只是太急于求成了,想让紫云过上好日子,为此挣扎了很久,最后金钱的数目终于冲破了他的道德底线。
当初所有人对他质问、猜疑的时候,紫云后悔自己也不留任何余地的逼他、骂他,她说,如果自己能对他体贴一些,可能他就会承认了。
可却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狠心离开了他,把他孤零零留在了风口浪尖上。
紫云说她太过于较真了,不会示弱,太坚强的女人通常是留不住男人的心的,他们会误以为你不需要他,相比而言,他们更喜欢会示弱的小女人。
所以袁浩东会选择杨依蕾,这个在他最空虚,最孤单依然陪伴在他身边的人,她会说更喜欢去爱一个人,这样就让她很幸福了,谁都明白,这比强压的效果要好的多了,只会让袁浩东更有歉意,更爱她的。
只是我们通常都做不到,更喜欢用逞强来表明自己很坚强。
紫云在劝说洋港的言语中,才知道她竟然自杀过,原来她一直在强忍着悲痛,祝福袁浩东新婚时,用了多大了力量才笑着说了祝福。
她以为离婚了就能逃避痛苦了,她以为离开北京了就能逃避痛苦了,她以为不见面、不联系就能逃避痛苦了,其实,她一直活在痛苦里,最后,她带着女儿还是回来了。
深爱一个人,如果忘不了,那么就去爱他吧。
家乐,是整部戏中,让我心情大好的一个人,袁浩东表现阴郁,郭洋港故做深沉,只有他,有单纯的笑容,有点孩子气的可爱。
所以小荷也说最喜欢就是他的笑容。
家乐这样的人,太容易受伤,爱一个人他会付出全部,恨一个人也是如此。
袁浩东所做的一切伤到了他的五脏六腑,改变了他引以为豪的做人原则,一次次的审视,一次次的较量,他开始怀疑自己,他明白他不是袁浩东的对手,可是他不能容忍袁浩东犯了过错后依然一副问心无愧的样子出现在众人面前,所以他只能用报复化解自己的仇恨,可到最后,这样的报复竟然伤害了更多的人,明白过来一切都已经晚了,错过了就不能再回头了……故事的最后,又是一个除夕的团圆夜,他们又聚在一起了,看似是个团圆的结局,曾经走过的路,曾经受的伤,还有那些离开的人,都远去吧,还是会共同举杯,祝福来年更好,只是这一次,把伤痛和悲伤都扔在背后,用心和笑容去迎接新的一年。
回顾:2008年里,第一个朋友在今年的五月份找到了一份喜欢的工作,在一家公司做翻译;第二个朋友参加了数不清的相亲派对之后,仍然孤身一个,没能遇到自己喜欢的人;第三个朋友因为没钱、没房,还是没能吃上她的喜糖,而我,生活依然平淡的,重复着下班,回家,上班的生活,只是内心比去年那个傻孩子要成熟了一些……每一年,每个人,是不是都是这样,一年又一年,走过来的?
http://www.xiaoshuo.com/jsp/shuping/
最喜欢洒脱的家乐,也很理解焦虑的浩东,紫云的爱太沉了没人接受的住。
以后再也不看这种苦逼的电影了
越看越难受的电视剧……
有点沉重
无聊的剧情,过时了,而且三位主角也都不出彩。
看到第六集弃剧了。先不说剧情合不合理,刘烨的演技真的出戏,活脱脱演成了一个大傻子➕二愣子。
我不懂袁浩东想挣钱哪里错了?难道是我庸俗?洋港是哪根筋搭错了?赵子琪是盲人吗?双眼木讷无神还散光
三个男猪还好,女猪撑不起,赵子琪太弱了。
赵家乐好帅~
不知道是编剧的原因还是演员的原因,感觉刘烨在这剧里演技简直跌到谷底了……剧情也特别拧巴,看的挺不舒服的。
故事本身还不错,但是刘烨的演技值是负二啊!!!
刘烨演技不太行啊...
戏,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喝油漆那段太扯了吧
那些过往的幸福与悲哀,还有谁值得忘怀。我们生活的年代,也许多了些梦想的无奈,我们学着去快乐,因为这是属于我们年代。这是一本现实而残酷的剧,金钱的诱惑,对成功的渴望,背负内疚生活的痛苦和纠结。到最后才发现,金钱成功都是浮云,一块吃红烧肉的兄弟和苦难时跟着你的人才是生命最珍贵的。
吃饭的时候跟着老爸看了一集,剧情一段一段的,前后都连不上的感觉。场景道具打光都像学生作品。
看了之后很有感触,容易郁闷,主题曲很好听,很有悲伤的味道
那个年代的友情很厚重,爱情很刻骨。交友应交赵家乐,娶妻当娶杨依蕾。全剧最喜欢的角色居然是家乐的爸爸,有勇有谋有心胸,又不一意孤行,做人不别扭、不较真。叶玉芬和杨依蕾都是不错的女人,聪明能干,不矫情。袁浩东是他们的大家长,操心赚钱,个个不领情,但依然是我心目中的好男人。紫云就不多说了,她的眼神看起来真的很空洞,不知道在看哪里,前半段一直在照顾三个男人的生活起居,更适合做朋友。
我们还有希望么?希望??哈哈,你说我们还有希望么?
太现实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