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这部电影,小清新,融合了台湾的风土人情,全剧大部分对白都是闽南语,但是没有觉得会有一点隔阂。
语言配合着说的人,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
不管是否有人说就是两男追一女的普通情节啊,但是其实想想,现在能看到一部正正常常的电影是多么的不容易了,尤其我们在被国内的大导演用各种宏大题材,超大制作反复蹂躏之后。
我们只有在内心呐喊,让我安安静静坐下来看部电影不好吗?
我不需要民族恨,帝王殇。
我也不想在看到那几张万年不变的脸。
我更不想看到玄玄乎乎的情节让人摸不到头脑。
我只要看场电影,就这么简单,没有任何负担,轻轻松松,导演好好把一个故事讲完,不要抖一些自以为聪明的小机灵。
现在的观众不是以前了,看电影只能去影院。
我们看过很多很多了,别再愚弄你们的衣食父母。
三位演员的演技只有一句评论,自然。
在这部戏已经足够了,没有多深的寓意,没有多么复杂的剧情。
而且在戏中偶尔还会迸发出火花在厨房打架那场戏,倪安东那标准的美式英文听得我如痴如醉再配上自然的真情流露。
陈汉典带着三太子追车那场,三太子这种在我们看来是封建迷信但是在台湾扎根很深的东西,竟然会与爱情有这么和谐的共处。
还有我们吹萨克斯的老爸老戏骨撑住了整个场面。
还有各式各样的配角给整个戏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但是用现在的话讲那叫接地气,就是这么直接这么简单,一看就懂。
平凡有时候却最能打动人。
好了,其实简简单单的一部戏也不用做多么深入的分析,就是很喜欢就对了,虽然没看过那些年,但是我从此就深深的呗陈妍希伤了,陈汉典以后还会在康熙待下去吗?
这部戏之后我觉得他一定会更加红的最后用一句台湾普通话向大家问候冲三小!
先说说《爱的面包魂》整体故事节奏。
搞笑还是很随性且讨喜的。
我个人非常喜欢,不过这有可能是我看多了台湾综艺节目的原因,所以比较能够理解他们的幽默。
虽然如此,但还是喜欢。
而故事结构未免落入俗套。
如果这是个搞笑片,笑点未免少了些。
如果是个文艺片,那么故事性太差,而且导演把握故事节奏的能力也差了。
再加上,陈汉典眼睛没有灵魂,演技可谓一般,就更显得电影档次有些差了。
比如,演到二人要比赛的时候,我已经想到结尾了。
这不禁让我这个九流编剧有些飘飘然了。
而且,对于美食的快乐表现手法,抄袭痕迹太过严重。
有些令人厌倦。
再加上在所谓哲理层次上没有突出表现,却还想要教育别人,就更不禁让人厌烦了。
所以说,故事方面的中、后段可谓失败。
第一主角陈汉典的表现,虽然算不上及格,但是我觉得陈汉典有了十足的进步。
无论是在豆导的电影里,还是在王力宏的电影里,陈汉典都表现的十分悲惨。
很抱歉我用了“悲惨”这两个字。
因为,除了这两个字,实在是找不到另外的字眼来形容他了。
而在《爱的面包魂》中,陈汉典的表现似乎有些摆脱综艺艺人的掣肘。
可以算的上是一个相对成熟的电影演员了。
但是,看的时候总觉得,如果前半段换成梁朝伟来演,表现的肯定更为夺目。
对于眼神的把握,陈汉典可以算是完全没有分数。
而表情上,不再那么夸张,可能是他唯一成功的地方。
第二主角,陈妍希。
演技可谓三个人当中最为成熟的一个,但也还未到达纯熟的地步。
我个人认为,她对陈汉典、倪安东感情上面的表达,可以算的上拿捏的相当到位。
毕竟作为一个类似哥哥的恋人,火花这个东西倘若仍然存在,那实在是有虚假的成分在。
而对于倪安东,当然要有火花。
唯一做的有些不足的地方,可以说对于细微感情的拿捏不够,几场哭戏区分不好。
颇有千篇一律之嫌。
倪安东。
他和陈汉典最大的区别就是,他比陈汉典帅一点,所以演的差一些,也值得原谅。
可是,如果这样说,梁朝伟岂不是不用演戏也行?
对于他,我不想做过多的评价,因为他的的确确就是个新人而已。
其中陈妍希的老爸,对于细节的把握可谓老道。
算是最佳配角吧,当然仅仅是这部戏里面的
《爱的面包魂》的故事,发生在一家面包店中,这应了当年台湾的“吴宝春热”。
吴宝春是2010年的面包世界冠军,加上他出身贫寒、年幼失父、靠个人的努力奋斗取得成功的背景,一时间成为热捧的“台湾之光”。
虽然他参加的比赛性质以及因此而来的冠军头衔也受到了不少质疑,但主流一般都很肯定。
甚至当吴宝春想去念EMBA但因学历不够受阻时,有关部门马上着手进行学历认定相关法规的修订(个人觉得这事相当荒唐)。
吴宝春的故事后来也被改编成电影,就是由林正盛导演的《世界第一麦方》。
《爱的面包魂》算是抢在“正传”前,赶一波面包热。
其实,不仅是面包热,《爱的面包魂》整体制作都可算是“赶热潮”,因为这部电影几乎就是照着《海角七号》这个葫芦画的样。
一个外国人来到台湾寻前人之迹、与“在地文化”的碰撞、以及插入音乐来表现某些情绪,这三个方面都与《海角七号》雷同,但质量却又远远不及。
《爱的面包魂》的另一个重点是它的三个主演。
女主角是因《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爆红的陈妍希,男二是歌坛新王子倪安东,男主角则是在综艺和电影两方面都小有成绩的陈汉典。
这是陈汉典第一次担任电影的主角,而这也正是为外界所质疑的。
毕竟陈汉典“小头锐面、尖嘴猴腮”,远远达不到彭于晏、柯震东这样的小生水准。
陈汉典在《康熙来了》形象讨喜,人气也水涨船高,有特色的模仿又好像让人看到了在表演上的可能性。
之前参演的几部电影尤其是在《艋胛》中的表现在业界和观众中反响都不错。
《爱的面包魂》的监制也是当时陈汉典的老板王伟忠先生,大概觉得是时候大推一把了。
不过说实在的,陈汉典的形象跟电影中的角色并不违和,演技对这种电影的要求来说也完全能胜任。
《爱的面包魂》的大问题还是在电影本身,不仅俗套模仿,制作上实在很粗糙。
陈汉典作为主角,在电影要做很多事。
不仅要做面包,还要跳阵头,还要唱歌。
《爱的面包魂》做面包当然是一个重点,但表现上非常“形式主义”,基本上没有如何做面包的完整演示。
不止陈汉典,也包括其他主要角色,大概都没有去学一下如何做面包,影片中连亲手和面的镜头几乎都没有,全靠剪接来凑合。
陈汉典除了是面包师傅,还是当地阵头队中的一员。
阵头是台湾乡土文化中重要的一种祭祀活动(有时也简化为一种民俗表演),跟《爱的面包魂》同年上映的电影《阵头》,就以此为题,在台湾的票房跟反响都非常好,声势完全盖过了《爱的面包魂》。
在《爱的面包魂》中,阵头当然也是一种“在地”的体现,但主要的作用还是要制造一个追爱的噱头。
陈汉典在电影中完全没有跳阵头,即是是噱头也该做足嘛,用不用心来做电影,就是从这些地方体现并被观众所感受。
至于唱歌倒是真的有唱,而且虽然有专业歌手倪安东,影片主推的还是作为主角的陈汉典,来唱出主角的心声。
陈汉典在节目中也有唱过几次歌,而且他对台语老歌还很熟悉,不过跟他的模仿表演比起来,陈汉典的歌艺就显得基本功不够,自信心不足。
这次虽然为唱主题曲下了功夫,在电影里的部分又有喜剧来包装,但不管戏里戏外,陈汉典唱歌还是惨不忍听……影片的另一个重点当然就是爱情。
影片中的三角恋本身乏善可陈,不过请来新晋女神陈妍希演女主角,算是一个看点。
问题又回到做男主角的陈汉典身上,他和陈妍希之间会产生什么火花呢。
电影上《康熙来了》做宣传的时候,演吻戏时陈汉典向陈妍希伸舌头成为两位主持人攻击的重点。
调戏陈汉典是《康熙来了》的一种日常,但不管是陈汉典还是王伟忠都是自己人,即便开玩笑也是为了配合宣传。
而且陈汉典伸舌头这事本来就是情节需要,而非情难自禁。
在电影中,陈妍希还有句台词说“你干嘛伸舌头啦”,以此来来突显陈汉典和倪安东之间笨拙与浪漫的差异。
把伸舌头当作一个宣传的噱头能有多大效果?
会有多少人想看女神陈妍希被陈汉典强吻?
《爱的面包魂》后来反响不佳,票房惨淡,受影响最大应该还是陈汉典吧。
《爱的面包魂》是陈汉典第一次当电影男主角,也是到目前为止的唯一一次。
首发于公号“星期三噪音”(noiwed),欢迎关注!
本人挺喜欢陈汉典,能从康熙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助理主持,通过自己另辟蹊径的模仿路线,打出了知名度,成为电影的男主角,这完全是凭着努力练习+创新精神,这点十分值得学习。
个人感觉...影片整体节奏不错...但在结尾部分做的不是很充足...如果结尾是晓萍跟着布莱德走了应该会更好...晓萍应当跟着布莱德走...因为当晓萍和布莱德时...他的心中已经有了决定....他已经情不自禁的爱上了一个完美的布莱德...他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择...而接吻被糕饼看到之后他们就更不可能了...吊丝心中已经完败了...他心中已经有条不可逾越的心坎了就算晓萍留下来...结了婚他还是不可能完全放下心中的这块石头...需要我告诉你们电影未拍完的部分吗?
布莱德没有走...他选择留在台湾...留在晓萍的那个村子...因为在晓萍让他停车他不愿停车时就能看出...他一定要追到晓萍...而糕饼也会因为窃取别人的摩托车而被司法机构控告...进局子里呆个好一整子...布莱德就会用这段时间来取得晓萍的心...把她带到法国...等糕饼出来之后...发现晓萍和布莱德去了法国之后...选择等待...一心去做面包...为了有一天晓萍能回来给晓萍吃...发过那边...晓萍在和布莱德度过了甜蜜的一段时间之后...布莱德开始又爱上了另一个女孩...他会和另一个吊丝说...以前我好想什么都有...钱、粉丝、女人...那些都是虚假的什么什么的...然后抛弃晓萍...晓萍回到台湾对糕饼说...对不起你才是我最爱的人...糕饼十分感动...然后他们结了婚...但结婚之后晓萍发现糕饼有太多比不上布莱德的...他觉得糕饼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就算布莱德花心一点也没什么关系...但她可能去找布莱德吗?
当然不可能...他来到了台北...在一家公司做职员...被年轻有为的老板看中了...开始了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开始了富庶的少奶奶的生活...十多年后...晓萍人老珠黄了...他的老公爱上了年轻的小三...一场国产的家庭保卫战就开始了...后续内容请参考国产黄金档长篇吐血家庭剧...
屌丝,中学毕业就在面包房打工一辈子都会在面包房打工有幸和一个白富美青梅竹马不幸的是遇到了一个又有钱,又有才华,还长得帅的高富帅动不动就是一辆宝马X5,还不是台湾租车公司的牌照为了寻找母亲的味道前来泡妞高富帅说:我能给你daddy买个萨克斯屌丝说:……高富帅说:我能帮你们家面包房做宣传屌丝说:……高富帅说:我能带你去巴黎屌丝说:……然后白富美就跟着高富帅跑了……要不是最后屌丝的逆袭,屌丝的命运就是等待高富帅说:要爱家人就要先爱自己屌丝没话说,拳头招呼,但是还是被高富帅打趴下了最后的最后,虽然白富美跟着屌丝回去了但是,白富美还是会遗憾其实白富美要的就是去巴黎玩一圈可是屌丝一辈子做死了也不太有机会去到巴黎==============================================其实白富美并不是喜欢屌丝,要真喜欢,也不会求6年婚都不答应,也不可能6个星期的交往就决定舍弃爸爸,弟弟,包括未婚夫走人,白富美只是对屌丝有一种家人的感觉,如果这个时候是白富美的弟弟或者爸爸追上来说:姐姐(女儿)我舍不得你走,白富美也会毫不犹豫的跳下车回头走。
高富帅的一句话说的没错:爱家人先要爱自己,然后白富美就觉得我应该好好爱惜自己,于是在利益和好感的驱使下跟着高富帅去坐飞机。
白富美吃到面包的时候想起的画面竟然没有两人青梅竹马时候做的浪漫的事情,而只有屌丝为了安慰白富美做面包的事情,可见在白富美心中,屌丝只是一个亲人。
爱你的人,和你因为某些利益而爱上的人,你会选择哪个?
高富帅其实也并不是喜欢白富美,高富帅最后吃到面包的时候,想到的是另外一个女人,高富帅周围那么多女孩纸,为什么会喜欢白富美呢,因为她淳朴,没有那么多心计,单纯而出世,不过慢慢慢慢,高富帅也会因为本来的生活习惯而抛弃这么单纯的娃。
再来说下屌丝吧,屌丝其实是最可怜的,打架打不过,做面包也做不过,追妞也追不过,真可怜,但是屌丝深深的把白富美当成自己的妻子,用心为她做蛋糕,好感动!!!!!!
老纸以后也要为自己妻子做饭!!!!!!
这是题外话,只是真心觉得人和人不能比啊,屌丝的爱那么苍白无力,屌丝即使得到了准岳父的支持,也才勉勉强强追到白富美,更不要说屌丝说什么能给白富美承诺之类的。
==========================================恋爱都有7年之痒,曾经我隔壁的一对小情侣,谈了7个年头,最终还是分了,是因为觉得彼此都太熟悉了,对方一抬足就知道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有一天他们家长见了面说要不结婚吧,他俩相对一看,说,算了,不结了,生活没有激情了,大家都在傻眼……他俩做了最好的红颜知己,说真的……我到现在都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或许是我没有好好的认真的体会,或许是我还没有7年这样的经历……反正……年数多了,总是会痒的
结局还是满足了观众的心愿。
晓萍没有跟着布莱德去法国,在去机场的路上,被穿着三太子的糕饼骑摩托追上。
而且是在吃了糕饼花一晚上时间做出的面包之后,我想晓萍留下不是因为这面包有多好吃,而是因为糕饼的执着和爱吧。
电影的开头是糕饼准备向晓萍结婚。
这段拍的也是搞笑成分多一点,阿弟仔受糕饼之托要放烟火,因为风大的缘故,阿弟仔居然把自己的衣服烧着了,这是笑点之一,不过最后还是点燃了烟花,却是在糕饼求婚失败后。
之后晓萍没有把戒指戴在手上,而是把它制作成项链戴在脖子上。
并问了糕饼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我们以后怎么办。
糕饼若无其事脱口而出的说道:我们就在这里做一辈子面包,不是很好吗。
晓萍说,带我离开这里,我想去法国,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也是因为这一段对话,让我决心把这部电影完完整整的看完。
糕饼立即否定了晓萍的想法,我甚至觉得他是那么的不懂晓萍,起码那会是。
恰巧这时候,布莱德突然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
他的家乡是台湾,妈妈从小在这里长大,他此行的目的就是要找到妈妈当年认为全世界最好吃的面包。
他决心在这家面包店中学习,想要做出最好吃的面包。
接下来的剧情就围绕着面包展开。
晓萍在和布莱德相处的时间里,渐渐对他产生了感情,她也是很矛盾的,一边是相处六年的男友,一边是完美无缺,志同道合的布莱德。
到底该怎么选择。
最后晓萍的爸爸决定举办一场比赛,晓萍对糕饼说:如果你赢了这场比赛,我就不和布莱德去法国。
可见这场比赛是多么重要。
比赛当天,布莱德和糕饼都做出了美味的面包,以五十票持平,关键的一票在晓萍手里,结果是投给了布莱德,然后哭着跑掉。
中间还有个小插曲。
比赛前一天糕饼和布莱德在厨房做准备,最后竟拳脚相逼,两个人一通厮打,打到都没力气的时候,他们瘫坐在地上。
糕饼哭着说,你什么都有,可我什么都没有,我只有晓萍。
布莱德也流着泪说,I have nothing,那些虚荣权利,都不是我想要的,我只想要一个爱的人,过平凡普通的生活。
比赛结束,晓萍要和布莱德去法国了。
晓萍爸爸的一番话让糕饼幡然醒悟。
“我做面包只给我的妻子吃,现在她不在了,那我做的好吃不好吃都不重要了。
”电影演到现在就已经接近尾声了。
晓萍临走之前,糕饼交给她一张报名表,让她帮着报名去参加法国的面包比赛,这是我最欣慰的地方。
因为糕饼终于懂晓萍了。
这部电影让我感触很深的有两点。
一是晓萍关于去外面的世界走走,去法国这个梦想。
另一个是对美食的感受。
每个女孩都有一个法国梦,准确的说是巴黎梦。
就算这个女孩再朴实,再朴素,她的心里总归是有一个巴黎梦,一个浪漫的梦。
而对于女孩子来说,最幸福的事也莫过于和最爱的人一起去完成这个梦。
可是糕饼最开始的行为的确是很令人失望的。
这几天在家闲着无聊,就在网上看各种攻略,各种旅行团。
计划着十一出游,我需要这样的一次旅行。
很想去厦门鼓浪屿,赶在鼓浪屿限客涨价前去一次。
作为一个资深吃货,看完这部片子之后,幸福感溢于言表。
美食带给人的除了味觉,嗅觉以外,更多的是幸福感。
我会因为今天吃到美味的糕点而快乐好久,也会因为有新推出的冰激凌口味而兴奋半天。
忽然就理解了安东尼为学西餐而放弃金融的疯狂举动。
布莱德最后在飞机上说了他的体会。
“我的旅程结束了。
米兰昆德拉曾经说过,将视线和心灵投入旅程中的风景和事物,生命因而被再次洗礼,我想我了解我当初所遭遇的瓶颈了,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只要有才华,就可以轻易成功,但却从来没有反省,要真正成功。
我了解到,是需要一颗真诚的心。
我终于找到了我母亲当年最喜欢吃的面包,全世界最好吃的面包,那个师傅在做面包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要功成名就,他只用最真诚的心和最温暖的手来做面包,他没有使用任何特制的酱料,所有的材料都是最一般的,或许,我曾追逐的名与利都是虚幻的,我应该放掉过去,放眼未来。
”
看某期康熙才驚覺——陳意涵30歲了,陳妍希再過一年也30歲了。
按電影里糕餅的話說,按農曆算,她今年已經30歲了。
這是個多麼可怕消息,上一秒她不是還和柯震東在教室裡互罵大傻瓜么?
怎麼下一秒就變成了需要在海島上和陌生人熱吻來尋求慰藉的30歲女人了?
“女人過了35,什麽事都做的出來”電影在一開始就給了我一個火辣辣的耳光,陳漢典VS倪安東?
臺客麵點學徒PK國際混血麵包師?
OH NO!
除非這個三十歲的女人是想搞笑,否則沒有一個女人會選擇前者。
更何況,這個女人在學法語,房間里貼滿了巴黎的海報,英文聽力目測過6級,還長得又軟又蘿莉,我想不出任何理由她會選擇跟一個自己拒絕了6次求婚的人在一起。
因此,電影一開始,就是個單選題。
我期待的,只是那個叫布萊德的混血小帥哥如何一步步成功成為第三者的過程罷了。
至於愛情……17歲的時候看《藍色大門》覺得愛情是沒有理由的。
我愛你,不管你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就是一頭栽進這個所謂愛情的陷進了。
到了22歲,看很多的台灣小清新,聽很多的情歌,我也沒有辦法說服自己說——愛情是沒有理由的。
愛情這件東西,當然是有理由的,你的長相、身高、家世、學歷……都是理由,不要說什麽這是世俗的觀點,就是這些世俗把你變成了現在的你,站在我面前的你。
面對這樣一個活生生被世俗餵養長大的你,我還有什麽臉說,我愛你,沒有任何理由。
所以說,天知道到電影結尾的時候我有多著急,我有多害怕小萍會回去,我有多反感狗血的劇情再一次戰勝了理想的現實。
編劇想必終極目的是搞笑,所以才會找陳漢典來挑大樑,才會安排了這麼一個狗屁不通的劇情。
可問題是,生活很搞笑么?!
不!
生活一點也不搞笑。
生活不是50來歲時的性高潮,生活是小時候被人在頭髮上占了好大一塊口香糖;是當我問你選我還是選林志玲的時候,你毫不猶豫地說選林志玲。
結果……電影還是是非要逼我在這麼“干(請念四聲)”的生活面前搞笑賣萌,那我也只好很有禮貌地說一句:沖三小!
文/沐梵 (轻微吐槽,难得正经)台湾新电影到底是从何时起沦落得如此娘炮?
以至于小清新还成为它骄傲的标签。
新电影兴起初期侯孝贤、杨德昌等人家国天下事拍得淋漓尽致,那时的电影人敢于直接与台湾历史对话,哪怕最终揭露的是民众苦难的命运。
那时的影像即便染着一圈温情脉脉的光晕或带着一种苦涩忧伤的情绪,可最终传染给观众的是一种坚韧勇敢的力量。
或许是前辈们光环太过耀眼,新生代们只能避其锋芒另辟蹊径,探索出了一条不耗神不虐心的小清新道路。
于是银幕上少男少女们搁置学业无视就业,只为谈一场白发苍苍时回忆起来依旧能够微微一笑的恋爱。
那些不识愁滋味的年轻男女主角们的人生宣言就是:要有最遥远的梦想,最矫情的恋爱,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所以出身平凡的Shopping会做着25岁在巴黎烘焙的美梦,会要求糕饼抛下店面抛下亲人陪她去巴黎。
可她真的有那么爱烘焙吗?
在乡间面包店也没见她努力学啊!
所有的面点都是糕饼完成,所有的打杂都由阿弟来扛,她不过洗洗盆子打打下手,怎么就矫情地非要远赴他乡学手艺了,而且还是去那个梧桐飘飞香吻也满天飞浪漫的一塌糊涂的巴黎。
姐姐你不想当村姑就直说嘛,干嘛一拒婚二劈腿地让人捉急。
Shopping姐姐理直气壮地说,人生不能没有梦想啊!
80后拒绝加班,90后拒绝上班,不都是以要有最遥远的梦想为理由么?
《爱的面包魂》是道明显的台式风味爱情甜点,不同于大陆喜剧堆砌网络台词的东北乱炖味儿,也不同于香港喜剧癫狂自然high的火锅麻辣味儿,总之还是那走到哪儿都甩不了香草冰激凌的小清新口味。
故事的女孩清纯甜美,男孩要么活泼大方要么风采迷人。
不是不允许到用偶像剧的演员阵容,但用电影的成本拍出偶像剧的品质就不对了,不是谁都可以像铁道部一样财大气粗一掷千万拍出个大路货的。
一查此片原来是两位男导演的定情之作,哦不不,是两位男导演的处女作。
但处女作就可以用来作为原谅释怀的理由吗,怎么不想想姜文的处女作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萨姆•门德斯一出手就是奥斯卡最佳影片呢?
《爱的面包魂》当初的一大宣传点是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
和去年同打风俗民情牌的《鸡排英雄》有所区别的是,后者通过一个虚构的夜市展现了台湾千姿百态的市井生活,弥漫着烟火味。
而《面包魂》则回归传统,试图用怀旧风情博取好感,为此还特地斥资五百万建了个百秤的面包屋,出现的所有高雄店面的古旧招牌也皆是手工绘制。
此外,播放乡民动态的有声微博——乡村大喇叭、里民中心阿不倒乐团、三太子、妈祖杯面包争霸赛,无一不散发着浓郁的乡土人情味,从复古怀旧的层面来说,本片算是很细致很有诚意的。
但即便在复古上苦心孤诣,也依旧弥补不了本片故事的寡淡无聊,看片名以为要来个love or bread,that's a question的哲学大辩论,猜想或许会提出些新观点,让是选择在宝马里哭还是选择自行车上笑的男女生们不再那么进退两难啊。
可电影里哪有什么爱情与面包的冲突,无非是讲一个做面包的屌丝台客和青梅竹马的师妹忸怩拍拖了十年终于修成正果,最终爱情与面包两者兼得的故事,中间顺带将法国长棍面包炒成了壮阳药。
这样对得起伟哥玮柏(伟伯)多年来的口碑吗?
爱情与面包的激烈辩论不见端倪,文化差异倒是初露苗头,郭四说我的破牛仔裤怎能和你的晚礼服站在一起,我的旧吉他怎么可以跟你的钢琴合奏?
波波哥哥也说过,喝咖啡的怎能与嚼大蒜的一起?
所以乡下妞儿晓萍毅然从中法混血王子那里全身而退,回去过着那大漠一颗沙人海一粒渣的平凡生活。
片中的晓萍与糕饼,说是青梅竹马,可全无火花。
其实南加大留学归来的女神陈妍希骨子里还是有点不待见陈汉典浓重的屌丝味,演对手戏时也不走心。
演员之间有无火花看眼神对视就立见分晓,陈妍希看陈汉典的眼神敷衍得更像是在完成任务,可一切换到与ABC倪安东的对手戏,眼里的浓情蜜意怎么也掩不住。
留洋背景加混血皮相果真是无往而不利。
糕饼最后追回小师妹,是要向广大屌丝证明你们也是可以逆袭高富帅抱得女神龟的,额好像是抱得女神归哦!
陈汉典的屌丝气质很适合演口头猖狂内心慌张的小混混,去年陈凯歌来台湾上节目也盛赞了他即兴表演的内心胆怯只能逞口舌之快的小弟。
不管是《艋舺》里的狗仔孩,还是《LOVE》里的火腿哥,都是十足的欠揍形象,被人嫌弃到连个全名都无。
本片里糕饼是个有点嚣张有点油,有点莽撞有点自以为是的青年,有爱意却又不忍握太紧,有梦想却又宁愿安于现状,性格里也有点口是心非,算是陈汉典擅长的演艺类型。
但他的脸、气质乃至他的性格,都因为喜剧因素太强而难以诠释内心戏,因而演技显得很外在。
诚然他是个模仿天才,但表情丰富台风活泼不代表他的套路就适用于银幕表演。
女神陈妍希是个得不到真爱的炮灰命,几年来雷打不动地旁观着那些追自己的所谓直男激吻。
《那些年》里初恋情人和新婚丈夫吻得天雷勾动地火,金像奖典礼看电影里的男友柯震东和自己电影角色的初恋柯景腾吻得旁若无人,这一次做面包的青梅竹马和和还是做面包白马王子直接来舌吻了。
女神风光无限的外表下也有一把辛酸泪啊。
附注:①晓萍的英文名字是Subrina,但你不觉得我帮她取的Shopping更合适么,不然干嘛布莱德每次都这么叫她?
②屌丝台客与FBT高富帅突如其来毫无缘由的肉搏明显是在拾《BJ单身日记》的牙慧啊。
BJ1里科林大叔与休•格兰特打得从餐厅滚到大街,深受观众喜爱,于是续集故意安排两人转战喷水池再战三百回合。
③FBT高富帅:FBT即French Born Taiwan。
不过倪安东本人是ABC。
在经历了艋舺 恋爱通告 宝岛双雄 翻滚吧阿信这些电影之后模仿达人陈汉典终于可以坐上男主角的宝座成功在海报的主演名单内位列第一在看完预告片后,确确实实我是冲着他去的当然,绝大多数失望也是冲着他而去的痞子英雄刚上的时候,为了将那种热血的气氛烘托到极致媒体朋友不惜让其自立门户,称它为台湾电影的新坐标一部真真意义上摒弃了文艺爱情因素的真正台湾热血电影暂且不论这样狗血的评价是有多装就冲着纳智捷那般火箭炮都击不烂的山寨效果我也无法苟同这样的论点,这论据实在不如豆腐渣工程坚挺台湾电影向来都在遵循着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路线前行早期的侯孝贤,杨德昌,李安 再到近期的易智言,张艾嘉,魏德圣三十年河东,河东三十年侯孝贤的沧桑,杨德昌的深刻,蔡明亮的隐晦,李安的多元台湾电影四才子的名声毫不逊色于国内的张陈冯陆对于国内电影市场的需求和目前观众所能的接受的影片类型包括众多历史原因造成的限制因素致使很大一部分原本希望通过电影表达个人思想的导演在权衡了诸多因素后选择了一种更易于被市场和大众所接受的影片类型我们称之为爆米花电影以上可以参考的导演和电影不在少数,攻击面太广,不做赘述因为《蓝色大门》,认识了易智言,更加认识了桂纶镁和陈柏霖转瞬数十载,易导的名字已不再有人提起,但论及经典《蓝色大门》必定榜上有名,这也使得片中的两位主角如此吃香一时间似乎所有由其中一位主演的电影都成了台湾爱情片的代言词不可否认,由陈柏霖主演的《台北飘雪》的惨淡票房已经昭示着这类影片在观众中的好感程度正在慢慢褪去论做作和煽情,韩国电影要夸张得多;论文艺和小清新,日本电影也能独占鳌头钮承泽在《爱》中对舒淇感情的的黔驴技穷未尝不是一种台湾电影对未来出路担忧的缩影我只是在想,台湾电影能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未必就是爱情可以是麻吉,可以是热血,也可以是三小,都可以只要那些是真正的台湾电影 就足够了 《那些年》中的女神变胖了,一转身成了新片中的香饽饽唯一不变的是那双无辜的眼神和嘴角上扬时泛起的酒窝既然在相貌上桂纶镁,林宸希,陈意涵,郭采洁都可以是最佳人选那选择这样一位话题人物做女一号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夹杂着客家话,普通话,英语,法语的对白,无法不让人联想起《金陵十三钗》不能角逐奥斯卡的狗血原因倘若不是糕饼尝了布莱德做的长条面包后做出的类似食神里李兆基吃了撒尿牛完后举着白纱奔跑的黑帮老大还有糕饼喝醉后梦里浮现的和布莱德古装对决一分高下的场景再包括糕饼吃了一口法式西餐后和众人一起合跳印度舞的画面我还是情愿将这部片子单纯定义为爱情电影而非喜剧电影的就像恐怖不是靠尖叫,悲伤不是靠哭泣一样真正的喜剧靠的也绝非烂俗的幻想和虚构哪怕一句“thank you ”和“no Q”营造出的喜剧效果都比那些"秀"劲十足,OS永远是“你快笑啊”的场面要好很多说着说着竟然想起了王晶和刘镇伟,罪过啊罪过。。。
“男女之间是否有纯洁的友谊呢?
”“一个打死不说,一个假装不知,世间事大抵如此”法国是晓萍的梦,晓萍是糕饼的梦面包是布莱德的生命,布莱德是象征着糕饼理想的面包的主宰者于是,这一段长达六年的大师兄与师傅女儿的爱情长跑 最终理所当然地败给了只有六周的梦想制造者已经不想再用高富帅和屌丝这样的字眼去评述了糕饼是个勇敢的理想主义者 可以趁着酒劲要相恋十年的男子表白也可以在经历感情失败后对着弟弟和女巡警怒斥暗恋更可以免费为早餐店丽丽订做爱心生日蛋糕可就是在表达自己感情的道路上遇见了现实和理想两个劲敌布莱德是晓萍的理想,那里有法国,有理想中的面包糕饼是晓萍的现实,有平凡,有安逸的生活,有现实的面包选择怎样的面包,或者说是要饼还是要面包就成了摆在她面前的难题 好在糕饼的饼,不是画饼充饥里的饼布莱德,也不是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那个面包
虽然豆瓣评分不怎么样,虽然情节老套,但我还是跟着剧情一起笑一起哭了。~菠萝面包的忧伤~
不知道比恋爱通告好看多少倍!!!
利用政府辅导金拍出这样清新的电影,没有滥用纳税人的钱。你没到过台湾,看了这部电影,当作去了一趟。
这玩意当电视看都有点嫌寒碜,居然好意思拍成电影。随便找部台湾脑残青春偶像肥皂剧胡乱剪下一集来都不比这个更难看。
1星给陈妍希,不解释,1星给啊不到大乐团……1星给微胖才素正道= =
白开水般的爱情小品,还好有陈汉典和陈妍希
充溢着對本土的愛,真讓人羨慕。陳漢典應該去寶萊塢喲
我觉得很好看,至少女主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倪安东英文真好。
对于一部爆米花电影,还能要求什么呢,有偶像,有包袱,但绝对没有深度
陈汉典只适合搞笑啊!
陈汉典能做男一,且跟自己心目中的女神大演吻戏,完美诠释了路人甲变大咖、人生有无尽的可能!只要你努力!比较喜欢影片的剧本,人家怎么就能好好讲烂俗但接地气儿的故事,这一幅台湾乡里乡亲美好的市井生活画卷,让你觉得这个制作团队超爱台湾!又一次体会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艺术行业的基本宗旨!
陳漢典一路走來的艱辛歷程比電影本身精彩的多。
演员的表演其实还都不错,就是剧情实在肤浅媚俗,平板一样的人物与情境,完全无魂。
看完狠想吃个菠萝包。。。最后那段三太子显灵笑死了。。
1星汉典,1星妍希,1星冲三小
凌晨一点我看完,发了不信还有人喷我。我看这个版本各种碉堡,这么小清新的电影。配上SEXy的字幕,尼玛真带感。
台客无趣版乡村爱情故事
「這個電影名太俗太爛,但電影本身還是很能作為當下台灣電影的一個代表。台灣電影為甚麼能火?因為台灣人愛台灣。這是近來台灣優秀電影的一個共性。」
本来想找灵感写稿子,结果看了就没心情写稿子了。关于小清新女神和草根丑角的重口味大反转恋情,虽然我不太能接受,而且小三很帅,他找寻一段恋情的理由还这么义正言辞,可是最后竟然被一个菠萝包就打败了,果然印证了糕饼那句“你们外国人来台湾都是玩女人的”。。。╮(╯▽╰)╭。。。
至少三观没有不正,比好多国产优良制作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