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看韓劇,更是第一次給電視劇寫影評,完全是因為實在太癡迷裏面的——李建旭醫生。
看了所有的影評,居然都是一邊倒向蓋蓋頭的(雖然也挺喜歡他的),實在不能忍了,得當一回小女生,花癡一回,多寫寫李建旭。
下面正文。
把外科醫生奉達熙看完了。
太令我堵得慌了。
達熙要和李建旭分手的時候,他只是笑了笑,說了句“我被甩了么?”,根本就不去爭取一下;最後他們也沒像我看好的那樣在一起,而是和他的前妻復婚了。
而且最後他們要去美國了,他也沒跟她告別,只是看著她的背影笑了笑(又是這種笑!
),然後他的前妻還說,“允許你在覺得我不好時想想別的女孩”。
然後他說“看來你想背著我想別的男人,我決不允許”。。。
幸虧安中根也喜歡達熙,最後他們在一起了。
但要是沒有安中根呢,可愛的達熙怎麼辦,多可憐?
從理性的角度,我要恨死李建旭了,他就是一個憑藉自己英俊的外貌、才華、背景,喜歡一見鍾情,勾搭青春活力單純的小女孩的長著鬍子大叔樣子的小男孩(喜歡抱著孩子躺在妻子的腿上)。
認識他前妻就是她還是實習生時,看上達熙又是看上她年輕活力可愛,又勾引人家,傷心地時候抱一下,自己和前妻的感情混亂,孤獨得非要找個人慰藉,就欺騙單純少女的感情。
不過這個誘惑太難抵擋了吧。
最令我氣憤的是,他說去美國進修一年回來。
但是最後的最後,都三年後了,結尾的時候也沒見到他迷人的身影。
原來他只是男二號,男二號怎麼能和女一號在一起呢。。
雖然這樣,四個人都有了著落,貌似是完美結局了,但是我就是堵得慌,怎麼那麼一段感情就能跟沒發生一樣,沒告別就走了呢。。。
一贯觉得韩剧拖沓冗长,所以20岁的时候一遇到韩剧就鼻子里犯哼哼。
尤其在看到被热捧的《蓝色生死恋》更是觉得像在抄袭《血凝》,在无端的制造伤痕,制造所谓的永恒,反感之心像疯长的野草。
对演绎故事的宋宪承也是嗤之以鼻。
夏日,跟一不可理喻的极品女人生了一肚子气,回家赖在沙发上,居然不经意间发现它,突然改变对韩剧的看法,甚至对韩国都开始感觉格外亲切。
韩剧中也有精品,需要谨慎选择,这个道理很浅显,咋么现在才知道。
根深蒂固的就观念的确阻碍了解未知,感受幸福。
看了两遍,自觉几经沧海,百毒不浸的我,居然也中毒了。
在MSN上就事写了了个“中毒太深”,居然被N多人追问原因。
一把年纪的人总不好说是因为一部韩剧,只好编个故事。
说是一小同事跟我讨论工作的时候,谈到唱红歌。
这小朋友居然对公司不举办同样活动愤愤然,我当场说“中毒太深”。
当然这也是事实,,只是并非我如此写签名的主要原因。
活到三十岁才突然有追星的冲动,呵呵。
居然无可就要的喜欢起了李凡秀。
当然仅仅是那个叫做安中根的李凡秀,那个跟达熙在一起的、叫做安中根的李凡秀。
真正的影评等有时间在写吧。
因为前不久的一次闲暇时间,领导讲了一个关于两代医生复仇的故事。
还满精彩的。
于是这激发了我对医疗题材的重新探索,刚好江西卫视正在放外科医生奉达熙,每晚边绣十字绣边看韩剧,也比较有趣。
因为不喜欢追看,就下了全部,哪曾想,我的重度花痴病再度复发。
我见到所有人,都会说,啊!
我好喜欢盖盖头的安医生!
连我自己都无法控制,每天游走在失常的状态里。
这部只有18集的韩剧,是讲一个胸外科女医生的励志史。
女主的身材很好,号称韩国小李英爱,尤其是那细长的小腿,套在白大褂里,我终于可以理解什么是护士制服的诱惑了。
以前也看过格雷医生豪斯医生等美剧,但总觉得没啥子特别的感觉。
可我一看到这部韩剧,突然觉得,恩,感觉来了。
这种感觉,就好比你去逛街,突然发现你很中意的衣服,然后毫不留情地就刷卡,刷完之后还从不后悔,在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那件衣服的出门率和回头率都特别的高,然后你很满足,就是这么一个感觉。
其实平时我也很少看韩剧,因为以前做哈韩娱乐杂志的已经麻痹了。
对于我这样喜欢性感又王道的人,韩国那些个娘的不行的男星们,实在无法激发我对他们的热爱。
可是,我就是这么贱滴一个人,当安医生,穿着东爱故事里的大风衣一出场的时候,哇,花痴病一发不可收拾。
我喜欢这样的男银吗?
又矮不说,走起路来,左晃右摇像D企鹅,更要命的是还顶着一个盖盖头……和韩国的偶像剧套路一样,都是以女主莽撞相遇为开端,女主慌慌张张的撞到男主,俩人会有一到两秒的停顿相视,然后互相飘走。
再接下来的一集两集中,男女主都会奇迹般地再次相遇再次牵扯矛盾!
通常男主都很凶巴巴,女主也会不甘示弱,然后矛盾叠加矛盾,就一集一集的拖出来了。
这个剧一开始,场面还很宏大,居然还动用了直升飞机,我以为会有什么大场面的急救手术,结果男主安医生就给病人抽了两管血然后就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奉达熙和安医生在超豪华的首尔医院相遇,倒霉的奉达熙很快就被训得狗血淋头。
人物性格马上就坚定了,一个外表冷酷特别喜欢装但内心温柔的胸外科男医生,一个初来乍到,穿着可爱熊内裤傻傻的但特别勤奋特别善良的胸外科女实习医生,马上就要展开他们的爱情故事了。
我当时想,不会让这个大美女找这个又矮有没得情趣的人吧?
事实上,编剧早就按照千古不变的定律安排好了。
第一集里比较搞笑的是,两群白大褂剧中的两团相对势力的相遇,寒暄问候,很像黑社会老大带着一群小马仔,想火拼又没火拼起来,这个编剧还真是冷幽默呀。
剧中有一个镜头是,广播一响,有急救手术了,各个门里的医生们就跟消防员似的一拥而出,有的还没穿好裤子,然后大家都挤到手术室外的小洞里观摩学习,大概是看到主刀医生切了一个什么下来,所有人还有很满足的点头!
那感觉,就好像我去买千层饼,人家多切了我一刀给我后,我也会很高兴很满足的跟千层饼老板点头。
这个剧还真的是关于胸外科医生的剧,我以为会安排一个又尖酸心眼又多的护士来跟女主竞争一下,结果根本没护士什么事。
不过韩国的医院还真是先进,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摆那么多电脑和挂那么多先进仪器,我对每个病人床前的电脑都比较感兴趣,这个病人有什么病史,点一下鼠标,全知道了。
可是在这么先进的医院里,尤其是胸外科里,每次有遇到病患,动不动就是气血胸,不是插管子就是做胸部按摩,要不就是电击或者抽两管胸腔积血,这个也未免太糊弄人了呀。
只有最后的时候,奉达熙做了开胸手术,用按摩心脏的方式救活了一个人。
可是,我怎么都觉得奉达熙当时捏的是一陀西红柿。
最后安医生给奉达熙做手术的时候,那个奉达熙的上半身明显是灌了番茄汁的塑胶人嘛,划了那么长的一道口子,并且插了那么多剪子,还都是并排插的,我有点困惑,难道人的心脏的血管都是像大衣扣子一样,并排长的吗?
因为,奉达熙手术前有交代,最好是等准备工作都做完了,她所爱的安医生再进去给她手术,因为不想让他看见自己被脱光了消毒的样子。
可是,奉达熙被划了那么大的一条口子,安医生在下刀的时候,从脖子那就开始划了,我迷惑的是,奉达熙的咪咪跑哪去了?
因为自己以前得过心肌炎,对于心血管疾病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开胸手术是一个比较大的手术了吧?
据说以前还要取肋骨,虽然现在科技发达,已经不用完全取肋骨了。
但是安医生在给奉达熙做手术的时候,拿个钻子在那钻,不晓得是钻个什么呀?
可能要的就是那种场面,一钻把大血管钻破了,然后喷了主刀医生一脸血。
看到这的时候,我在想,肯定手术台底下有一个道具,拿着一把灌满番茄汁的喷水枪,射到安医生脸上的,不然为什么围了一圈医生都没被喷到,只有安医生被喷了满脸血呢?
更加雷人的是,奉达熙苏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拿听诊器听一下,心脏手术算是大手术吧?
并且在手术中又喷了那么多血,还换了两个机械瓣膜,还有这么大的精神,还可以自己走动!
自己检验手术质量,看来外科医生这点还满好,就是自己生病了,找同行做手术后,能自己检查做得完美不完美。
哈哈我觉得医生都好强大,那个李建旭肋骨都断了三根,第二天还能照常做手术,还能走动,连止疼针都不用打。
剧中的背景音乐有模仿心脏跳动的声音,很有意思。
尤其是当奉达熙晕倒的时候,安医生及时出现,当他跑过去的时候,还滑了一下,看得出来,抱起奉达熙,安医生确实很吃力的呀!
还不如交给“皇太子”,这样又有矛盾冲突了。
这种冷酷又喜欢装的人是比较后知后觉啦,所以当安医生拿起听诊器准备给奉达熙听诊的时候,还迟疑了一下。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里要迟疑一下?
难道是不好意思吗?
哈哈不过我觉得韩国医院在保护病人隐私方面做得很好,起码做B超什么的,都会在病患的上半身搭一块布!
不像我们的医院,虽然有穿着秋衣,但感觉躺在床上被人摆弄,尤其是当你遇到的是个男医生,在你身按上夹子,真的是很没隐私。
还有啊,不是说外科医生从来不对自己人下手吗?
可是安医生给奉达熙做手术,手还一点不抖欸!
其实,我想,只要有比较好的心里素质,给自己人动手术,应该是没问题的。
我有一个作者的爸爸就是外科医生,据她跟我讲,她家里都是他爹从医院薅回来的东西,手术刀,剪子,还有好多托盘,她家里的猫用的碗都是腰盘!
她小的时候,他爹用这个托盘盛面条喂过她!
这个作者小的时候胆小,她爹跟她讲年轻时候的奋斗史,说当初念本科的时候,老师让大家练胆子,要同学们背尸体爬楼梯!
遇到快要考试的时候,从学校食堂打了饭就直接奔停尸房抢尸体,边吃边记心肝肺在哪个位置。
其实作为一个外科医生,尤其是心胸外科医生,压力都满大的!
如果稍有闪失,那就真成屠夫了!
那个作者后来跟我讲她爹早年的医疗事故,有一次,切开了腹部是要寻找一个什么,然后切掉这个坏掉的组织!
结果找了半天都没找到,于是他爹只好仔细的在病患的肚子里扒拉,结果不晓得扒拉到了哪个神经,我想有可能是膈肌上的神经,因为看过DISCOVERY的介绍,人的打嗝是犹豫膈肌的抽搐造成的,于是躺在手术台上的这个深度麻醉的病患开始打嗝,她爹觉得还蛮好玩的,于是扒拉一下,就打嗝一下,最后就导致这个病患不停的打嗝,停不住了。
他爹才意识到问题,于是赶紧跑出去给自己的导师打电话,才解决了。
这个作者小的时候,学习成绩很好,他爹想发展她继承父业,于是训练她拿手术刀,我的这个作者觉得手术刀很好玩,就不停地在手上转,结果,她爹说,算了,你这辈子都不要当医生了。
手抖成这样!
于是,我的这个作者就弃刀从文。
她跟我说,医生的手要很稳,她爹最擅长的是夹菜,不抖不说,还从来不掉菜!
她爹现在是当地有名的外科医生了,但是也有很苦恼的事情,因为总会有人找他爹扯皮,说刀口太丑了!
他爹说,老子把你命都救回来了,你还跟我说刀口太丑!
有点情不自禁的跑题了,其实是医生这个职业激发了我强烈的好奇心!
再回来说外科医生奉达熙。
奉达熙的善良和温柔,最后终于和安医生在一起了,这个盖盖头,也不乏可爱的一面呦!
当然了,还有色迷迷的一面,有一个镜头是,奉达熙去跟安医生汇报手术安排,结果安医生正在换衣服,看不出来,还有点胸肌,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要穿黑色背心的呦!
最后的时候,奉达熙跟安医生说,因为放了机械瓣膜,有可能自己以后不能生孩子!
我以为安医生的台词是,没关系,我还会娶你,或者不要紧,我只要你就行了,更或者是你比孩子重要的一类煽情话语!
结果安医生色迷迷的说了一句:我会让你生孩子的!
难道是一语双关吗?
啊哈哈最搞笑的就是安医生不小心刺伤了手,有可能感染了梅毒,让那个大肠医生打针的那一场戏,编剧好讨巧,冷幽默还真是不动声色呢!
奉达熙真的是很喜欢做外科医生,连坐汽车都在练习打结,我在想,外科手术中会分什么结呢?
大概是法兰西结吧,和十字绣一样漂亮,哈哈!
反正我现在是深深的被安医生所迷住了,完全的花痴状态。
苦于没人和我交流,只好自己写了一点感受,写到这里的时候,武汉正在下雪,还满大的!
我完全已经不在工作状态了,难以相信,我还这么感性,这大概是典型双鱼的特质吧!
连我都受不了自己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出盖盖头安的微笑噢:)
李凡秀和李瑶媛的演技都值得称赞。
没有时尚的服装和年轻的俊男靓女,演员们多数时间身着白大褂,很多场景都是带着口罩,用眼神演绎内心细腻的感受,非常到位。
随着奉达熙脚步的轻快或沉重,让我们体会到她内心的愉悦或沮丧。
剧本也很精良,编剧应该是有医学背景的,对医生救死扶伤医德和品行的描绘有很好的把握,而且看过后可以学到一些医学的基础词汇。
剧中有3位与达熙同期来韩国医院做住院医师的医生,也为剧情增添了些许色彩。
本剧没有日剧《白色巨塔》那么深刻,但很温馨,是比较耐看的一部韩剧。
第2集一开始,急诊科总医师的出场就立即吸引了许多人的视线:微微锁眉、背负双手、长身玉立、面容英朗而清俊、眼神清澈而坚定,如果现实中有这么一位医生,我估计会天天跑去急诊部打个转吧虽然是配角中的配角,但这个人物却有着与其他所有角色都不同的形象:沉着冷静、果断干练,有一种典型的理工科学霸+男神的即视感,可透过为数不多的出场剧情又可以感觉到他沉和湛定的外表下涌动着的热情、悲悯和淡淡的孤独。
鉴于剧中基本上他所有的台词都与工作有关,所以我隐隐觉得,他大体上可以被归为有工作狂潜质的那一类人群,也就是说,他的性格使得他十分胜任这项工作,而这项工作同时也极大的强化或弱化了他性格中的某些方面。
那么既然是工作狂,就有必要先说说他的业务能力。
剧中的急诊部总是人来人往、相当热闹,但除了送李建旭救下的司机进诊疗室时是一路小跑,其它所有时候,只要他出现在急诊部,无论现场多么慌乱,他永远都是十分从容的阔步前行,给人以莫名的安定的感觉。
在日剧《救命病栋24小时》里,同样在急诊部任职的小岛枫说过:不要跑,医生跑起来会让患者感到很紧张,要用快步走。
而总医师无疑是深刻贯彻了这一思想。
除了步伐稳健、身形潇洒、神情镇定自如这些外在因素,他还有着出类拔萃的反应神经。
每次推进来一位患者,一众R-1都是先一脸紧张、之后才该检查什么检查什么,但他的表情有过严肃有过担忧,就是没有过一丝的不知所措,而且无论是什么表情,手上的动作都没有过一刻停顿,也就是说当他面对患者的时候,理性的判断是在感性认知之前或者至少是同时完成的。
再请大家回想一下学芭蕾舞的女生那集,从刚进医院的盆骨和腿部受伤、到判断脾脏破裂、到汇报说整形外科医生都在做手术、再到朴在范进来说又送来三名工地坠落工人、最后把那名学生送进手术室同时安排人手去诊疗新患者,其间的情形可以说是瞬息万变,新情况层出不穷,但他每次从听完新情况到做出答复,几乎都是不假思索完成的,中间没有任何空隙,感觉他的大脑里好像储存了能对应所有突发情况的解决方案,面对任何问题都只需从中直接提取,运行速度简直堪比酷睿i7四核处理器。
哦,盆骨骨折了,那再看看腿吧。
你说腿断了?
好,找整形外科。
脾脏破裂了?
找普外。
整形外科没空啊?
哦,那先紧着普外医生来,顺便准备截肢。
又有新患者了?
没事,小谁和小谁,你俩去这边,小谁和小谁,你俩去那边,还有事么,没了吧,好,齐活!
还有教朴在范给那个尿路结石的患者喝啤酒那里,大家可以脑补一下急诊同学的脑电图:看到眼前这种情况瞬间排除ABC三个选项,嗯,这样不行,哦,那样也不行,没事啊,那不还有办法嘛,然后轻松选择正确答案D,于是又一项新成就达成√。
光有出色的反应神经还不够,学霸之所以能称之为学霸不仅因为人家做题速度快,还因为两个小时的考试人家能提前一小时交卷顺便还能拿到高分。
他经手的患者,无论是承民还是那个被杀人犯弄伤的小孩,或是学芭蕾舞的女生或是被朴在范一时疏忽差点没命的老太太,都能在短时间内准确无误的判断出病情。
对比一下同样业务能力不俗的金玄彬,请大家回想一下安中根跟正在打电话的金玄彬说不用请李建旭过来、他自己就能做手术的那集,金玄彬判断患者可能是腹腔出血,随后被安中根细化为脾脏出血,但在同样的诊断条件(都是检查前或检查后)的情况下,急诊科总医师的判断可从来没有被哪位医师纠正过吧?
出色的业务水平带来的是对自己医学判断的绝对自信,而这种自信使得他在采取措施时果断干练、毫不犹豫、对已经形成的看法从不轻易动摇,这一点在对待那个孕妇的问题上尤其明显。
看到奉达熙一脸热切的一边进行心肺复苏一边跟他说,现在剖腹就是要放弃母亲的时候,我真以为急诊同学也会像之前被奉达熙用这样热切的语气恳求过的所有人一样,至少会犹豫一下的时候,镜头下一秒就瞬间切换成了开刀手术的场景。
我清楚的记得我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对着屏幕感叹道:卧槽,这人太尼玛帅气了!
不过他这种不轻易动摇的固执并不是一昧的坚持自我,在讨论过程中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摆事实讲道理,态度或许略有强硬,但绝没有过强词夺理,类似于安中根对李建旭说的早到三分钟所以血袋归他这种理由,急诊同学应该是绝对不会用的。
但这次手术的结果显然是很令人遗憾的,同时,这也彰显了急诊同学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比起四位主角和另外三位R-1,他明显不够热血,甚至于有些时候显得十分不近人情,而且对于死亡好像特别麻木。
大家先回想一下那位拿了消化药的患者,奉达熙受刺激之后连插管都拿不稳,但急诊听完汇报是怎么说的?
点点头:哦,这样,那没什么问题了。
再回想一下那位虐待孩子的父亲,赵雅拉疯狂进行抢救的时候急诊同学在干吗?
瞥了一眼,然后淡淡问了一句:是熟人么?
最后回想一下有一次他推门进去对正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安中根说这位患者是不予进行心肺复苏的,然后略带斥责的问旁边的急诊医生说你都没看病历吗,安中根宣布患者死亡的时候可是带着一脸的懊恼和无奈、而且深深望了一眼患者,那急诊同学呢?
从安中根身后飘了过去关了显示屏,那动作跟在家里关电视的轻松随意程度没什么两样吧?
举了这么多例子大家一定觉得其实我根本不是急诊蜜,而是高端急诊黑吧?
错!
大错特错!
我是货真价实的急诊蜜!
那么他为什么会做出这些举动呢?
其实我前面已经说出原因了,那就是他的理性判断永远在感性认知之前完成,而急诊科工作的特殊性恰好将这一点推向了极致,也就是在工作的时候,只需要得到逻辑的结论,而不需要得到情理的释怀。
作为医护第一线,迅速而准确的判断病情是急诊科的基本要求,同时与死亡过于频繁的接触又是急诊科的必然经历,这里就产生了一个矛盾:迅速而准确的判断需要冷静的头脑,而与死亡的接触却又必然会对人的心理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哪怕那人是有着钢铁般神经的急诊同学。
这时,体现急诊同学伟大光辉的一面出现了,他在放纵个人情感与保证工作效率之间毅然选择了后者,用强大的意志力压抑了自己所有的悲悯与难过。
奉达熙会因为患者死亡而萎靡不振,连安中根都会因为切掉了喉头神经而产生心理障碍,但你绝不会看到这些事情发生在急诊同学身上,但这绝不意味着急诊同学天生冷血麻木所以不会产生这种感情。
还是请大家回想一下学芭蕾舞的女生那集,当他安排妥当,准备出去诊疗新患者的时候奉达熙拦住他说这个女孩还是个年轻学生的时候,他是什么反应?
联系他一贯沉静的风格来说,这时他的反应可以说是瞬时失控,甚至和他自己对比来说已经可以说是在炸毛了:他挑眉喝问了一句:你什么意思,难道说我就愿意让她截肢么?
我始终觉得这一段是他在全剧中在人前情绪外露最明显的一次,他不是没有感情,在他心里,截肢同样是万般无奈之下的最后手段、同样令人惋惜,只不过他不会因为任何感情因素来对工作产生一丝影响。
在他眼里,患者就是患者,是所有人统一的名片,不存在年轻学生或是可怜母亲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修饰语。
如果需要截肢的不是心怀梦想的学生,很难说奉达熙还会不会阻拦,但可以肯定的是,急诊同学的心里仍旧会将截肢看做是万般无奈之下的最后手段、仍旧会感到惋惜、但也仍旧会毫不犹豫的做出这个决定。
另一个能佐证这一点的是在给承民检查的时候,朴在范在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注意力始终放在思考为什么看着承民这么眼熟这个问题上,而按理说急诊同学比朴在范在韩大医院工作时间要长、对赵文静肯定也更为熟悉,但要不是朴在范的好奇心表现的太露骨,他根本就不会注意到这是谁家孩子,因为对他来说,“孩子”只是这位患者的一个特征,至于是谁家的,根本无足轻重。
这种就事论事的处事风格确保了他的工作效率,但有时太过就事论事,就难免会流于表面而难以发现深层问题。
比如说有位小孩子身上有淤青,赵文静怀疑可能是被打的,急诊同学也注意到了、也问了,得到回答说是撞到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其实看着那些瘀伤的样子,连观众都会首先怀疑是被打伤的,为什么急诊同学没有继续问下去?
就是因为他这种近似于机器般的处事风格,逻辑上说通了,OK,进入下一阶段,至于情理上的考量,就已经不是他在工作中要关心的问题了。
其实医生究竟是应该更理性化一点还是更感性化一点,这个问题一直就难以定论,我们喜欢奉达熙这样的邻家大姐,但也同样会希望医院中有急诊科总医师这样能永远保持一颗理智冷静之心的人物,这两种人都抱有要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信念,只是实现目标的方式不同,而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也都难免会有缺陷和不足,所以我们也没必要评判两者孰优孰劣。
天生的安静,加上职业的磨练,让急诊科总医师习惯于隐藏自己的情感、不在人前显露剧烈的情感变化,他和所有人的关系都非常职业化,是那种因为富有教养所以彬彬有礼、但又因为性格使然所以淡淡疏离的职业化。
诚然,他没对下级摆过架子、也没对上级谄媚奉承过,但也从没发现他有和谁私交很好,这一点想想其实挺让人心疼的。
因为他并不是不会悲伤,只是他的悲伤没有人看见而已。
其实我常常在想,在那名经他剖腹产的孕妇和孩子都去世的晚上,或许在哪个没人经过的走廊拐角,急诊同学会一个人静静的倚在墙上,昏暗的灯光隐约勾勒出他侧颊的俊美轮廓,双手插在口袋里回想着白天发生的一切:孕妇婆婆的恳求、把婴儿尸体带走的推车、身边奉达熙投来的悲愤而责备的眼神……直到口袋里的传呼机再度响起,急诊部里出现的仍旧是那位冷静果敢、风度翩然的总医师,或许会有人看到走廊拐角的那个孤独身影,但却不会有人将他与那个身影联系起来。
另外,常年理性思考让他在情感反应上有些迟钝,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在赵文静得知了承民的病情以后,听到广播来到急诊室,发现急诊同学正在对一个小孩子做心肺复苏,急诊同学一边做一边说这个孩子可能是风湿热引起的风湿性结核,而且已经30分钟没反应了。
这时候赵文静瞪了他一眼,问了一句:所以呢?
这时候但凡有点眼色的人都应该能看出来赵文静已经听出急诊同学准备放弃了,而且对这个想法很不满意,结果我们的急诊同学居然一脸正经的回答说:所以我觉得没有继续心肺复苏的必要了。
果不其然,本来就因为承民的病情而心情非常不好的赵文静立即炸毛,一把推开急诊同学,开始亲自做心肺复苏。
我当时看到急诊同学那一脸正经的回答就笑了,心想你这么说这不就相当于以下这个场景么?
你和旁边同学上课讲话被老师一个粉笔头逮个正着,然后老师没好气的问你:小谁谁!
你刚才和旁边的小谁谁聊什么聊的这么热闹啊?!
结果你不但不低头认错,反而一脸正经的回答说:哦,我刚才在问他放学以后要不要一起去吃马路对面的那家麻辣烫。。。。。。
我觉得如果要给他配一位女盆友的话,一定是一位明慧细腻而又独立大胆的女生,细腻到能察觉他沉静外表下的热情与悲伤,明慧到不是因为同情而去安慰他、而是因为理解和钦佩而愿意与他携手同行,独立到有自己的信念与坚持而不是简单的附和,大胆到终究有一天让恪守规范的急诊同学也愿意为她疯狂一次。
最后说一下演员本身吧,其实郑成云本身算不上什么惊世骇俗的美人,就我自己剪视频反复看了多次的经验来看,他的正脸看多了也不觉得多好看,但他挂着听诊器的侧颜的的确确非常非常有魅力。
之前我在《宫中残酷史》里看过他演的昭显世子,那个角色我也非常喜欢,儒雅温和,而且与急诊同学一样有着清澈而坚定的眼神,这种眼神对我实在太有杀伤力了。
其实说到这个角色,感觉塑造的难度其实不算太大,但别有特点,因为冰山并不难得,难得是有温度的冰山。
之前用谷歌翻译过一些韩文报道,也说过这个角色的确很受人喜爱,看来群众从来不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啊优秀而不骄傲,冷静而不冷漠,固执而不偏执,果断而不专横,孤独而不乖戾,急诊科总医师,这样的男人,你,值得拥有。
这部剧的背景是“现代化综合性的仁合医院”,讲述了一起由 29 年前发生的“事故”所引发的故事。
陆晨曦是医术精湛的胸外科医生,“耿直可爱、乐观坚强”,但却屡次得罪外科主任,被调至急诊。
庄恕是“空降”的美籍华裔胸外专家,“冷峻深沉”。
然而毛病一大堆,尤其体现在不专业上。
医院急救有哪个主治医生自己抢救的说,上班时间哪个医生护士正大光明拿着手机在看?
剧情的,医务人员不是从小悲惨长大被迫害还爱全世界的玛丽苏,不是归国金手指杰克苏(现实中我院归国医生还真没多牛逼),都是普通人,也就靠着帮助他人的初心、职业操守、技术治病救人。
医疗不需要家世凄惨爱恨情仇才感动人,医院有的是人性,很多纪录片真实反而更感人。
说实话,此剧给我的感觉是“滴滴相浓,意犹未尽”。
只可惜这不是夸奖。
其实医院题材一直比较受欢迎,关键在于医院中的关系特别复杂,医患关系,伦理关系加上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关系复杂,冲突激烈所以才容易出戏,让人紧张看下去。
可惜此剧编剧实在让我太失望了。
我说此剧是上了桌的好食材,做了一桌差火候的饭菜。
其实此剧中选用的戏剧冲突还是不错的。
比如安仲槿与李教授一家的关系,李建旭与前妻和奉达熙之间的关系,李建旭处理与前妻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可以与安仲槿相对照),以及正常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等等。
可是这些很好的题材,并没有在剧中非常完美的展开,总是很仓促的就解决了,虽然不能说不好,毕竟完美解决是观众所希望的,但是总感觉差一点火候,没有使冲突到最高的情况下就匆匆解决,然后又是下一个,弄得我到最后也只有用快进了。
感觉总那么让人难受,明明还有可挖的地方,可是坑就埋上了。
可惜了。
看完电视剧后,除了李瑶媛的美貌和医生之间的完美的爱情关系,最深的是韩国医院的透明和真实,完全没有上下级之间的阿谀奉承,没有患者的那种送礼手术做的就好的迹象,即使你是新人你也可以和有经验的人叫板,没有忌讳,完全是一个学术研究的氛围,医生完全投入到拯救患者的生命状态中去。
影视是反映拍摄领域的一些现象,不可能凭空想象,就像中国之所以有一些反腐败的影视,是因为生活中存在腐败,而且很严重。
所以如果韩国医院存在那些阿谀奉承或只为利益不为患者生命的现象,肯定会涉及到的。
反观中国医院,不送礼医生就给你穿小鞋,什么患者的生命第一位,可能只是嘴上说说,没有人在乎你的死活,可能我的评论有些片面,第一次评论!
好喜欢虽然看的断断续续,但是一点也不影响看的心情。
职业虽然不同,但是很多情绪是一样的,很为这种积极的态度感染,相比之下,会觉得自己好像很流于现状。
很多情节,以为是可以得到帮助或者是安慰,结果却是没有,这个时候发现自己,原来很喜欢依赖别人,也许正是因为这种不正常的心态,才会让自己总是对现状不满。
其实,自己应该对自己负责。
奉达熙积极的追求生活,追求自己想要的结果,这种状态有时候真让人嫉妒,因为自己无法达到这种状态吧,映射到自身,真的无地自容,很惭愧。
工作了,才更有体会吧,各方面的压力,以及对自己的否定不确定怀疑,会随着很多事情出现,学着自己强大起来吧。
就像奉达熙。
好吧,不想检讨自己了,推荐这个片子虽然情节也有很多鸡肋,很多重复的看着有些假的手术操作(对付我们是够用了),但是不影响旁观。
本来在学日语,因为这部剧搞得我都不知道先学日语还是先学韩语。
先说说这部剧,很励志,向上,也很爱情。
但是始终是韩国电视剧,看多了还是会变笨。
奉达熙如是说,人的体温是36.5℃,这是做人最起码要有的温暖。
这个笑起来很温暖的女孩,用自己弱不禁风的身体撑起梦想,救活了好多好多人。
最后也收获了爱情。
安重根,脑中浮现的是他瞪大眼睛凶巴巴的样子,还有和奉谈恋爱时的笑容。
这是怎样一个男人?
他迷死了好多女子,当然也包括我。
李凡秀把这个闷骚的男人塑造的很好,成熟、可爱、爱吃醋、表面上很严肃,其实内心是很温暖的。
看到他和奉谈恋爱,心里会偷偷乐,世界上怎么会有这种男人呢?
还有一个人--朴在范,非常搞笑,眼睛小小的,长的也矮矮的。
他每次遇到的病人都很搞笑,他吃醋时说过一句话,太阳在那里动都没动,是地球一个劲的在那里疯转。
感觉有点一厢情愿的意思。
高考成绩快下来了,因为这部剧有点想从事医疗方面的工作,以前也有这种想法,可是害怕医死人。
可是还是想试试。
最想做的是从事电影方面的工作,不过这个梦想离现实太远了。。。
棒子,恭喜你,让我迷上了李凡秀。
想想我迷上的韩国男人有安在旭,郑宇成,玄彬。
貌似我喜欢的都是成熟男人,哈哈,这就是我的菜!
看完这部剧,有点不开心,心里闷闷的。
虽然结局很美好,还是感觉怪怪的。
不管怎么说熬夜看韩剧的日子结束了,爱护我的生命,明天早上早起晨跑!
。看上去 很旧了~故事倒是不错的很!~。
韩剧就是这样,明知道无聊还是放不下一定要看完。这部从成都看上瘾的剧集今天连跳集带快进的看完了。可以放下了。
三观极其不正的剧啊,男主因为看男二不顺眼,私人恩怨优先给杀人犯手术,耽误了男二的手术,小女孩还是杀人犯逃跑的时候害死的,就这种人设还当男主,棒子的三观真是醉了
为了李凡秀大叔!内敛的男子,深沉的爱!
太好看了TT
韩剧评分:81/100 喜欢李瑶媛的时候追看的剧。现在李瑶媛都给翻译成李袄原么?挺别嘴的~
我最讨厌帅哥以大叔的模样来勾引我!!!金民俊
看过实习医生格蕾的都知道,又是一部不需要编剧的片子
这才是我看的最后一部韩剧。
小时候非常喜欢看,男主角这种闷骚型跟女主角的坚韧小白兔设定我很喜欢。
女主过于圣女了
喜欢这种行业片
哈哈 闷骚男安医生 不能让我PT啊!!!!
确实和实习医生格蕾有点像,但作为亚洲人文化上更喜欢韩国版的,和其他光说爱情的韩剧不一样,主角也不漂亮,剧情很紧凑,看到了外科医生这个职业的非常人的辛苦和压力,关于梦想和选择的话题,对谁都是有借鉴意义的不是吗
6集弃....剧情实在乏味...2.5倍速也看不下去
当年看感觉还不错的一部。
对男主女主完全無感,我是来看男二女二的。
这就是傻妞的爱情。。。啧啧啧
不错
我已经沦落到看泡菜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