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无耻的电影输出着无耻的价值观,最恶心的地方就在于试图把一切流氓行为都合理化甚至美化。
是,拿起武器就不再是平民,但是你杀死的这83个人中真的每个人都握着武器了吗?
明明可以按照交战规则先空中示警,疏散平民,人家不疏散不听你警告再开枪,结果就直接下令开枪扫射。
不遵守军规上军事法庭是哪里冤枉你?
是,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但就电影里面所设置的情景,你遵守军规到底是会怎么样呢?
枪手开枪你tm打枪手啊,对着平民扫射个什么劲?
枪手都被你们的残忍吓到了所以停止了攻击,这不就是男主想要的效果吗?
装什么无辜呢?
赤裸裸地屠杀了83条生命,这里面有那么多妇女,那么多小孩,最后男主却能无罪释放,还要被称作国家的英雄,真的是脸都不要了。
拯救了三条美国人的性命就可以忽略也门平民的性命,该说不说真真实。
剧情设计陷害男主的情节再洗白,这种洗白套路果然是一直有的,转移注意力之后模糊真正的过错,真是看得人心梗。
男主好友选择为他辩护,翻案机会渺茫的情况下辛辛苦苦跑到也门找证据,看到男主造成的惨象之后去找男主说不愿意为他辩护了,结果被男主狠狠揍了一顿(当然后面是互殴),还嘲笑朋友不如他父亲(朋友父亲是更厉害的军人),男主你是什么没有良心的超雄吗?
(该说不说,符合心安理得射杀平民的人设。
) 男主不因为杀死妇女儿童而落泪,却在知道自己有可能会被革去军职的时刻泪流满面,在被公众认为自己有罪的时候委屈得落泪;口口声声说着自己在勤勤恳恳守卫这个国家,却出手殴打反对他的美国公民。
不过是为了当军人而当军人,有着哪门子的理想和正义?
想要宣扬美国爱国主义可以,多拍拍《黑鹰坠落》那样的故事不好吗,你哪怕装一装呢?
最最重要的是,就这个故事本身历史背景来说,明明是你们干涉也门的内政(这是00年的电影,可是甚至在今年,2024年的一月份,你们也还对也门实施了空袭),结果搞得好像你们被也门的民众报复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
而且什么时候领事馆变成派遣国的领土了?
是这电影夹带私货还是你们美国真把大使馆当成你们的殖民地啊?
看到反复强调你们驻他国领事馆是你们领土的时候真给我震惊到了,真的,还要不要脸?
电影开场就是越南战争,整个电影中也一直穿插越南战争中他们军人的牺牲有多么多么多,说得我都快忘记这是你对人家发动的侵略战争了,电影最后甚至安排当时被俘虏过的越南军人承认男主杀俘虏是合理的,美国人在越南的侵略行径是正当的,最后一脸尊敬地对着侵略过他们故乡的男主敬礼这样的情节来表明美国的伟大,真的还有比这更恶心的洗脑吗?
说你是世界上最无耻的电影之一一点也不为过。
看了大家的影评觉得有一句说得实在好,“影片告诉我们,即便混在一堆沙砾中,盖皮尔斯依然是那颗闪光的珍珠。
”电影里坚守正义的Major Biggs变成了不懂变通不尊重军人的大反派,但是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他那双透着坚毅目光的蓝绿色的眼睛是整部电影中唯一值得让人欣赏的景色。
我不知道美国电影对于现实的反映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层面上,但是我知道那台监控器一定反映了它看到的东西,但是它的反映会带来什么样的反应真的在真相之外。
辩护律师,公诉律师,被告,原告(国家安全顾问),辩护律师的儿子,还有被告放走的敌人,所有的人都为了正义,所有人都为了荣誉,所有人都有尊严,所有人都带着敬仰的眼神看着那面满是弹孔的美国国旗,遗憾的是如此欣欣向荣的爱国主义红潮之中居然没有主角,那盘本来应该存在的录像带。
录像带在被安全顾问扔到火里以前,应该有至少两个人看过,安全顾问本人和将录像带交给他的那位。
最终安全顾问因为损坏证据被定罪,另外那个没有交待,加上影片中一直没有找到直接的目击证人,所以一起涉及83人死亡,上百人受伤的事件成功的被刻画成了一起只有一盘曾经出现过但是以后再也不会出现的录像带能够证明的案件。
摄像头的方向成为了唯一能够说明这盘带子可能录下的内容的线索。
录像带的内容在片中并不真实,因为带子被销毁后并没有交待修复了。
双方的律师都是在录像带不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的辩护,如果我们同样将影片中出现的带子的内容略去,事情就有意思多了。
首先带子没了,那所有的证据都显示被告有谋杀的可能。
注意,此时领事的证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不在现场。
如果根据证据显示被告有谋杀的可能,那么陪审团和法官的审判就明显不公正,因为破坏和平这种控告几乎是无效的,你都派部队去了,还能说是和平吗?
如果审判是轻判了被告,那么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摄像头的方向从墙外转向墙内呢?
本来是为了美国在中东和阿拉伯世界的利益决定牺牲被告,为什么最后只是象征性的谋求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辩护律师在基本打赢官司的过程中做了两件事情,一件是将大使馆墙头的摄像机方向搬到墙内,另外一件是在他的将军老爹来现场看完结案呈辞以后去了顾问的办公室,并威胁他你要是被海军陆战队缠上了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所以,影片的主线应该是这样的:被告奉命执行任务---任务中出现平民被杀---政客想用军方的人平息世界舆论---被告上了军事法庭---被告选了军方的人做辩护---军方的辩护律师支持被告---被告被判了轻罪。
你看,摄像机指向哪个方向其实并不重要。
都忘了从哪儿翻出来的被我遗忘的老片子,细细品来,没有跌宕起伏,却扣人心弦,是一部严肃冷峻的战争法理政治剧情片。
下面说说我理解的战争、法理、政治、剧情四个维度,以及一些值得咂摸的严谨细节。
1.战争毫无疑问,开局就是战争。
从美国的角度,越战是一场饱受争议和诟病的战争,当局如同前线的美国大兵一样,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越共军队深谙游击战的精髓,利用地利,整得美军叫苦不迭,所有手段放到雨林里都显得那么苍白,剩下的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厮杀。
老李头(饰演军事律师海斯)和老塞(饰演泰利)当时还都是一线领兵的少尉,各领一个小队协同行动,在前途未卜凶险未知的选择前,两人习惯性选择掷硬币,让命运决定。
命运无常,老李头深陷重围成了活靶子,自己的队友陆续中枪倒下,场面惨烈,老李头腿部中弹,在惊恐中经历着一生中最痛苦的时刻。
老塞虽然接敌但情形可控,很快掌握局面,并抓住了地方指挥员和通信兵。
通过“大哥大”老塞得知老李头那边情况危急,情急之下采取非常手段让被抓的越军指挥员下令停止攻击,最后终于捡回来了老李头惊魂未定的半条命。
这是影片中的第一个战争场景。
关于那名被抓,并且后来出庭作证的越军团长,我用了“抓”而不是“俘虏”,虽然按照日内瓦公约,老塞算是枪决俘虏,犯了战争罪,但是我认为对“俘虏”的认定上是值得商榷的。
在军事法庭上对质时,意气风发的高材生律师询问越军指挥员:“他制服了你们,缴了你们械?
”。
因为大家原则上认为只要制服缴械了就属于俘虏了,但是我认为必须认定敌方没有威胁了才叫俘虏。
当时的混乱情形中,缴了械但没有缴掉对方的指挥权,处于“敌方”和“俘虏”这个灰色的夹缝中,所以老塞采取非常手段逼迫对方做出指挥行为是否属于虐杀俘虏值得商榷,起码不能一砖拍死,个人倾向这属于过激的作战行动和临场决策。
作为军人,他开枪击毙通信员时的利落是他强大内心的体现,事后老塞释放了这名越军团长也是他作为正常人的一种挣扎,眼看一个小队全部报销,老李头就剩半条命魂不守舍,他还能够履行自己在极端亢奋状态下做出的承诺,实属不易。
试问一个正常人能经受这样的场面几次?
老塞孤身一人,无儿无女,不仅是片中台词中一句带过的背景,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他已经被战场折磨得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
如果革他军职,这个汉子哭得稀里哗啦的,为什么,不仅仅是荣誉,更多的是要剥夺他唯一的活下去的方式。
让我联想起《肖申克的救赎》中,老布假释后上吊自杀,瑞德说老布被体制化了,我们一样被体制化了。
本片中,老塞已经被战争折磨成了这个鸟样,赤条条一个纯粹的军人,只会战场杀伐、枪林弹雨,他选择的,也是他仅有的。
也门领事馆的战况看似比越战好很多,但之于老塞来说,却更难。
楼下最终横尸遍野,妇孺老幼都有,自己是英雄?
是战士?
是屠夫?
想必老塞当时也在怀疑人生,怀疑世界。
如同战国时期白起俘获40万赵军,俘虏之多已经超出了秦帝国能够处理的范围,不能带回去(极不稳定因素),不能放回去(回头还得打),不能一直关押(不可能实现),秦王把这个难题扔给了白起,因为选项太简单。
白起无奈扛起了这个千古骂名,坑杀了40万赵军。
是英雄,是武神,也是杀神,是屠夫。
远离战场的人,是无法体会他们的心境的。
战争带给一个战士最大的创伤不仅仅体现在肉体上,更主要的是把一个正常人放在极端恶劣复杂的情况下,让他一次次经受人性的考验。
老塞无疑是一名合格的职业军人,越南的雨林中,他开枪击毙手无寸铁的通信员,但他扛住了,也门领事馆他下令开枪还击,结束后他看着战场,眼中含泪,但他扛住了。
2.法理这里不再赘述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理念和陪审团制度,简而言之,这些制度都是为了最大限度也最谨慎的接近“真相”。
什么是真相?
有时候,真相并非你听到的你看到的,甚至不是你经历的。
比如老塞的特战队员,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只知道这会搞大了,死了好多人,现场混乱,场面惨烈,甚至惨绝人寰。
从老塞的角度看到人群中开枪,恐怖分子就是这样,狙击手旁边放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让孩子拿枪,让老人拿枪……结果就是,无论死去的老幼妇孺还是训练有素的特战队员,都陷进了恐怖分子早都设定好的陷阱。
屠杀平民会犯战争罪,但是只要对方有武器并对己方实施了攻击,就不算是战争罪,因为平民成了“敌方”,这里不得不对恐怖分子对法理的灵活运用感到毛骨悚然,他们用最极端的方式利用着文明世界法治的漏洞。
这个结论是我看到最后自己总结出来的,可是法官、陪审团、律师都不甚清楚,因为最关键的录像带不见了。
这个关键证据的消失,刚开始我认为会对老塞的案情产生质的影响,可是看到最后才发现了,一个现有条件下成熟的法制系统,可以把证据缺失对真相认知的影响降到最低。
尽管观众肯定会一遍遍地咒骂:很明显恐怖分子把枪捡走了嘛……傻X陪审团,傻X法官,对不起,没有证据,推理是不能当做证据的。
所以说柯南同学推理的所有杀人案件中,除了大部分有证据的没有什么问题,一些凶手跪下来自认其罪但又没有具体证据的,放在美国的法庭上是无法判定有罪的。
所以推理≠刑侦≠审判≠真相,却一个比一个接近真相。
为什么?
为了确保普遍适用的法律能够最大限度地限制公权,保护人权,避免冤假错案。
此处不宜展开讲,都是泪……3.政治政治,从来都是冷冰冰的,它衍生了国际纠纷、恐怖主义,而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末端,经常诉诸于暴力。
有时候,以暴制暴,简单有效,虽不明说,但都知道,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很多人评论,也门老百姓和老塞,都是政治的牺牲品,是炮灰,我很认同,却也无奈,因为在一个人相对狭窄的选择空间中,逃不出政治的影响。
美国在中东的利益,一层套一层,中东对美国的仇恨,一代接一代,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国家安全顾问看着全世界的头版头条,“80多个也门平民死亡”认为国家不能背这个锅,必须有人为此事负责,老塞在劫难逃。
这是政治需要,也是他的手段。
作为总统身边关于国家安全的首席顾问,国家安全顾问可以借美国的实力影响在全世界纵横捭阖,简称“狐假虎威”,所谓政治,最终落到底仅仅是局部人的利益、业绩、前途而已。
基于此,政治的恶可以说是在本片中表现的隐晦而深刻。
一个国家安全顾问为什么非得烧掉录像带?
这是绝好的让自己国家甩锅的机会啊!
恐怖分子开枪了啊,平民已经成了“敌人”了啊,长枪短炮对着领事馆一顿突突啊!
只要录像带一公布,全世界都明白了:“哦,美国受委屈了……被恐怖分子算计了……原来是这样啊……老塞是无辜的……不仅应该还击,应该用炮轰啊!!
”这不是非常好的危机公关吗?
No!!!!
因为你不懂政客的腹黑。
庭审中,老李头让这位政客读了好几份驻也门领事馆给他的报告,报告中已经写得比较明白了,情况已经恶化。
片中有个细节,老李头在领事办公桌抽屉里发现了圣战分子的宣传品,这说明领事掌握也门的现实状况,更知道这事儿已经有点Hold不住了,并不是简单的游行示威,但是他们并没有做出正确的应对,本该向总统报告情况并着手撤离驻也门工作人员的,但是他们并没有。
这,是决策失误,是失职!
如果录像带公开,美国甩锅了,但是安全顾问的麻烦就大了。
总统会不会指着鼻子骂:“你们干什么吃的???
”安全顾问肯定政途不保,如果细查背后缘由,谁知有没有猫腻呢?
这就是为什么领事会在安全顾问的压力下达成协议,甚至不惜坑害自己救命恩人。
退一万步,这事儿没搞好,老塞没坑成,最后落个隐匿证据的结论,你能把他怎么着?
反正民众的目光已经全部在盯着老塞了,焦点在他那里,谁还管安全顾问之前该做的工作没做好,才导致让特战队员深陷险境。
够不够腹黑!
所以片中对这个问题的前因后果设计的虽然隐晦但却非常合理,也巧妙地躲开了黑自己国家这个坑,表示不是国家不好,是个别政客太流氓了,这锅美国是不会背的。
4.剧情整个片子,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宣扬爱国主义,没有大张旗鼓地宣扬民主自由,没有大张旗鼓地漂白美国在中东的所作所为,没有大张旗鼓地反战,但却都干了,可以说导演够闷骚!
老塞冒着枪林弹雨降下了美国国旗——爱国爱得死心塌地“如果这事反过来,也门一天之内就会判决应该负责的人”,而我们走正常的法律程序,依法依规办理,还因为信任不拘留老塞——民主法治先有的恐怖活动和阴谋设计,才有了后面的事态不可控,罪恶的根源是恐怖主义——漂白但是反战,是我看完全片之后的感觉。
越南战场上,军人受命在一线厮杀,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煎熬,看着兄弟一个个倒下,可能会一遍遍怀疑自己:这都是为了个啥??
“每一个少尉生存时间——16分钟”,意气风发的高材生败了官司,却非常不服,但是我敢说,这个数据会让他输的心服口服。
战争场面有的是平铺,更多的是通过当事人回忆再现,老李头从越南归来,被安排到了文职岗位直到退休,老塞则一直没有退居二线,风里来雨里去干了这么多年,最后的归宿,却都是钓鱼。
钓鱼和钓鱼却完全不一样,老李头郁郁不得志到退休钓鱼、老塞被判刑蹲7年假释后钓鱼,这种结局太让人接受不了,为什么在一线为了国家拿自己的命拼杀的人结局是这样?
最终,老李头在这场备受瞩目的审判中展示了自己的韧劲和实力,老塞赢得了应有的尊重合理的判罚。
几十年前,老塞就了老李头,几十年后,老李头又救了老塞,这情谊可以说是杠杠的。
越军团长是个镜头不多但是非常抢眼的亮点,被俘时的不爽、抗拒,通信员被杀后的惊恐、抉择,法庭上被问及会不会时的煎熬,一个军人的艰难时刻,演员演得非常到位。
最后那个敬礼如何解释?
对手的惺惺相惜?
不应该是仇恨吗?
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他们肯定一遍遍回忆着往事,回忆着战场,也会逐渐地看开:都是在执行军令,战争中,没有赢家。
曾经的对手,在此时此刻恐怕是活着的为数不多的理解彼此心境的人了。
是对当年遵守诺言释放自己的感谢,也是对老塞为了救自己战友迫不得已杀俘的释怀,更是职业军人彼此相互之间的理解,各中心酸,彼此深知,他人不解,但愿来生相见不在沙场而已。
断腿的小姑娘,奄奄一息的小孩儿,惨烈的战场镜头,都在不断告诉观众:战争是个绞肉机,身处其中的人,都是受害者。
所以,政客没有做好自己的事,把战争作为解决争端的方式,是无奈,是无能。
本片中,也门的枪战,出自政客的失职。
80多条人命,应该算在恐怖分子和安全顾问头上,鉴定完毕!
看这种电影其实很容易想到一个问题,你为何而战?
为国而战?
你的国家给“李纲”这些人地位与荣誉。
你为人民而战?
你为了自己的人民去杀戮其他国家的人民?
你说自己为正义而战?
你敢说自己代表正义?
你就是戴上三个,也许你还是邪恶。
看见自己为一群狗NY的人而去冒险流血心痛,我要是他,早一枪毙了自己,你没看过《农夫与蛇》?
我上了战场我只为了自己的身边的弟兄和同袍。
如果一个国家连当年拼死拼活抗日的英雄都不理不睬,你觉得法律比这还光荣,那你的确不是人。
一部宣扬美式爱国主义的影片,但是远远没有这么简单真是想不到我之前很喜欢的两位演员:汤米·李·琼斯和萨缪尔·杰克逊为什么会接拍这样一部电影萨缪尔·杰克逊饰演的陆战队军官,在解救也门大使的行动中,下令屠杀了83名也门平民,另有过百人受伤。
而影片却将他描绘成一个爱国、勇敢的光辉职业军人形象,整部影片都是在为他的不得当行为和谋杀作辩护,控方律师和反战者反而成了反面人物实际上在NSA主管的办公室中,我们的确看到了出现武装人员的监控录像带,但是根据在这部影片中也出现的《交战法则》,下令向混杂着大量平民的人群开火,依然是谋杀行为。
但是影片无视了这一点,转而大肆宣扬执行命令是军人天职一类,用各种理由来为丘德斯的行为开脱。
但是无论是雄壮的音乐,还是激烈的战斗场面,都无法掩盖本片的苍白和缺乏理智
军人的仗都是给政治家打的,而不是人民。
那个国家安全顾问像个新手,明明有利的证据在手上还瞎鸡巴乱搞,一点都不像美利坚,倒像联合国的。
一个国家,驴叫徒超过2%基本上这个国家就不安定了。
美国宣扬给驴叫徒宣扬他们的价值观,可驴叫徒就爱AK47和人体炸弹,这是没办法的。
法庭辩论一点也不出彩,控方人员像郭富城一样狂躁,辩方疲于招架。
政治的力量能让一个英雄变成人渣。
反观也能把一个人渣变成英雄!
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是也很多吗? 一场灾难都能被变成一场歌功颂德的表彰大会!
我觉得美剧的装备中有闪光弹催泪弹之类的。。。
换做是我,我也会下令开枪的,部下的命是最金贵的。
影片通过军事法庭的诉讼讨论了很多东西,个人和国家,军人和战争,成功和失败,人性,理性...一部不觉得乏味和说教的美国主旋律片子
泰利上校,在自己的手足被杀掉3个以后,下令还击,干掉了80几个恐怖份子。
但是最后,却被说成是屠杀了80几个平民,有老人,妇女,小孩。
性质完全变了。
作为指挥者,当你的手下在流血,在牺牲,这个时候肯定会报复的。
这也就是经常听说的,杀掉整个村子的人,还有就是屠城。
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
宋襄公,就是因仁爱失战机而成千古笑料。
什么都按规则来,怎么能成大事。
有时候,是不可以按规则,边边框框来的。
美国安全部,想牺牲一个泰利上校,以此向穆斯林国家示好。
但最后,美国的军事法庭,宣布泰利的谋杀罪名不成立。
我相信,在战场上,战士们,肯定是为了自己的战友而战的吧。
当自己朝夕相伴的同胞,战友,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肯定会开火的。
于是就出现了,80多个恐怖分子被打死的惨剧。
其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平民。
战争就是这样,只要发生战争,普通老百姓可以置身事外吗?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质疑:1、一次在也门大使馆发生的群众示威,后演变成武装分子对美国大使馆的武装袭击,难道也门没有警察和军队可以进行社会秩序的维持,非得需要您世界警察派陆战队坐着直升机直接参与救援?
2、即便是军事基地和航母遍布全球,完成了接送大使上机还从容地降下星条旗保全国家荣誉的任务后,还不撤退,非得继续与武装分子对峙,您是准备固守待援还是反击解放也门人民?
3、明明处于有利作战位置,面对着几支拿着AK胡乱扫射的武装分子,居然把美军精英陆战队压得抬不起头来,竟然无法判断危胁到底是来自于楼下还是楼上?
4、即便是地形不熟悉,一时慌乱,狙击手总该有吧,根据子弹击中人体的位置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枪手的位置,您就是要以牙还牙也得看准目标吧;5、越南上校为了自己苟活,在战场上被枪逼着下达了战斗撤退的命令,对于军人来说是奇耻大辱,评价应是叛徒、怕死鬼、违反军规。
而其堂而皇之做为证人,证明其也会在当时危机情景下枪杀战俘,正常评价是暴戾、残忍和无情,这么个角色最后还以军人最庄严的军礼回敬美军上校,难着只是为了表明他的同情和感恩?
6、即便是国家安全顾问出示那盘录像带,也无法推翻上校未遵守市区内交战规则违反这一事实,只要鸣枪警告完全可以吓退那些起哄架秧子的示威人群(参见班加西的反政府武装作战录像),但其最后判决仅仅是个扰乱社会治安,类似酒后在深夜的大街上摔个酒瓶子、唱歌扰民之类的罪名!
结论:1、如果不是编剧水准太差,就是美军战术素质太差;2、美国政客都是肮脏、龌龊,总是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即便偶尔站在正义的一方,也会把事办砸;3、美国的法律也是扯蛋,人情大于法律;4、美国永远是对的;
我不是很懂外交军事,但影片中的一些背景我觉得还是能分析一下:影片中是大使馆The Embassy,受接收国保护就是也门是有责任保护大使馆及使团成员的安全。
但也门政府在局势紧张出现针对大使馆示威还撤走警队,这已经接近断交给老美施压,放手恐怖分子玩了。
没有外交协定,军队不能随便在别国部署的,根据影片的现场情况,局势紧张时部署陆战队撤出大使这个指令是合理的,问题是政府借恐怖分子下套耍流氓,傻左白媒体跟进施压,让你老美横竖都要吃亏。
实际上美军是代表美国行为的,影片中那盒录影带是最有利证明丘上校以及美国开火是合理的,那个安全顾问没有公开反而直接烧掉证据还要大使做伪证,等于让美国自行打脸,我觉得要不是脑残就是间谍行为。
再说点题外话,军队武力是站在外交背后的,外交失策了让我派兵出动成功救人结果还要我背锅,军队大佬们谁会愿意。
本来是回复的,没想到写多了,干脆写个长评吧。
纯粹从电影的角度来说还是值得一看的,但是如果涉及到政治的话,估计是几家叫好,几家板砖了。不知道也门广电总局的人当时是如何看待这部片子的。
经过好莱坞主旋律的轮流洗礼,看此类片子有些无感了。
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如此。
感觉有点浪费卡司,一堆大牌实力派都没啥亮点。中规中矩主旋律,太不弗莱德金了吧。
无聊
主旋律 不過超贊的
前面很好,后面有些落了俗
李.琼斯和塞缪尔.杰克逊两个演技派老男人在一起足以撑起整部电影。美国的主旋律影片。不过影片中的情况也只可能在美国发生。其他国家大概也无法复制。法律、规则、政治斗争、国家利益和军人荣誉,这部影片要讲述的内容太多了,幸好还是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不过那个控方律师男配角演得太烂了。以上。
影片告诉我们,即便混在一堆沙砾中,盖皮尔斯依然是那颗闪光的珍珠。
央六看的,没看完整,记忆碎片那男的在电影里非常欠揍。
好于预期。前面的战争和后面的法庭交战都很精彩,演员表演出色。“总得有人承担责任,丘达士不承担,美国就要承担。”不论什么国家,总有人以太阳的名义制造黑暗。
熟面孔多啊。
首先这不是一部2小时都在军事法庭辩护的12怒汉电影。这是部对战争场面和事发场面及调查场面有重大笔墨详细描写的:战争片;反恐片及侦探片加法庭辩护片的集合。简单说,比想象中精彩太多了,从两个主角以前打越战就有详细的描绘,再到去也门保护美领馆大使及主要事发经过,接着是汤老师作为律师和侦探去事发地详细调查,在接下来有一场粗旷的2个老军人对掏老拳的打斗,最后才是军事法庭,这可比那些纯法庭辩护2小时的电影好看太多了。
最汤姆不能理解的是安全顾问和黑上校何仇何怨?至于这么不遗余力的陷害?公开录影带并不会抹黑美丽国形象吧!
3.5 原来是部法庭片
大牌主角加大牌配角,这位上校也过于残忍,导致观众对其没有同情心,落魄老兵律师伸张正义也无从谈起。
冲着两个老戏骨去看的,但是电影真是非常一般,不推荐
16.12.25看过,在大使馆外持枪射击的人们的罪什么?
杀人总是要借口的,谁对谁错很难说了!
军政法分立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