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一座城市的距离

一座城市的距离

主演:康珑瓒辰,柏嘉莹,王东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年份:2014

《一座城市的距离》剧照

一座城市的距离 剧照 NO.1一座城市的距离 剧照 NO.2一座城市的距离 剧照 NO.3一座城市的距离 剧照 NO.4一座城市的距离 剧照 NO.5一座城市的距离 剧照 NO.6一座城市的距离 剧照 NO.13一座城市的距离 剧照 NO.14一座城市的距离 剧照 NO.15一座城市的距离 剧照 NO.16一座城市的距离 剧照 NO.17一座城市的距离 剧照 NO.18一座城市的距离 剧照 NO.19一座城市的距离 剧照 NO.20

《一座城市的距离》剧情介绍

一座城市的距离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繁华大都市,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一户普通人家,两位老人坐在餐桌旁看着他们的宝贝孙子念念。念念双手托腮,愁眉苦脸地望着眼前的蛋糕,他多么希望爸爸妈妈能陪他一起过生日,可是等到很晚都没等来父母。与此同时,念念的爸妈正在回来的路上,他们坐在汽车里互相埋怨,妈妈抱怨爸爸忘记孩子的生日,每年都给孩子送同一个礼物,也失约去动物园的约定,爸爸则则拿繁忙的工作当借口。十点钟他们回到家里,孩子早已进入梦乡。 大人总是匆忙行走,不知不觉便错过了孩子长大的瞬间,以及……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伊甸园空气杀人开学悸99.9:刑事专业律师第一季我家有喜事喋血战士秀才爱上兵艾米莉亚2.0天狗一屋老友记二月的胜者—绝对合格的教室—沉默与谎言中国青年:我和我的青春生命密码幸福选择题一千零一夜第1部:不安之人杀人才能龙凤店寂寞金鱼风声树下有片红房子卧底像雾像雨又像风神拳无敌潜行者花非花扑杀天使2大马士革时间附身考试一家亲

《一座城市的距离》长篇影评

 1 ) 重逢与重生

July 04最近落入相爱之人总分别的文艺作品中不能自拔了这部 我喜欢深深地满足了我的文青情调尤其是小樽那段戳中我了太喜欢了那种状态那种情调最后没有流泪 非常克制演员和镜头真是绝了纯 很像熊光在日本两个人对话的的镜头拍的很像《花束》 包括纯和女儿对于离婚后父亲 母亲的跟随选择这种前后照应的安排 很像之前看的《花束》但是这部更早上映可能是花束借鉴这部了小樽的月 雪 猫 与宁静烟 夜相思每一个镜头我都喜欢就连电影的画幅都是我喜欢的看完感觉都拍的有点过了文青的味太浓了从残月到满月分离与圆满“做了什么梦就是在一起在梦里”纯 越看越像宇多田光“附言我也会梦到你”片尾曲钢琴曲真好

在spotify找到ost了剪辑太大胆了敢开篇就用信来表达其实剧情过于简单了一眼就看透了由女儿和姑姑这些局外人撮合成的重逢但是叙事上的细节确实很厉害从开始姑姑寄来纯的信到中段倒叙 女主在新家写回信整个叙事不反过头去想其实也很难想明白还有照片这个细节还有家庭其实家庭的背景很重从纯的父亲走后纯的冷淡与那个男性亲属的热烈对比从女主的女儿和舅舅,她和哥哥的关系家庭的裂痕过于深重当时的错误抉择导致了后面半生的不幸福要聊一下lgbt今年观影的主题就是这个从开年的小姐 到没看完的燃女图到上个月刚看完的湾湾电视剧还有宜农的歌我的观念也从不闻不问变成了欣赏与尊重尊重他们的选择也欣赏她们的美好这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由也意味着思想的进步还有烟还有猫还有姑姑和纯还有女儿和男朋友还有那个前夫哥要是展开说就太多了

 2 ) “你为什么不谈恋爱”

大概是一周前,刚看完一部韩国LGBT题材的电影《季节与季节之间》,讲述了一个女高中生爱上一个变性姐姐的故事,看得有点虐心。

今天在圣诞节凌晨,偶然从友邻的广播动态里看到了这部,立刻被海报所吸引,于是就赶紧下载观看。

比起《季节》,《致允熙》的故事显得含蓄了很多,而且海报上两位女性的站位也非常符合影片所传达出来的克制的情感。

我不确定要不要把这部电影归类到les,它几乎没有正面描写两个女人如何相爱的情节和镜头,但在这个凛冽冬日里,这个欲说还休的爱情故事依旧让人触动。

季节与季节之间 (2019)7.22019 / 韩国 / 剧情 同性 / 金準植 / 李英珍 尹惠利冬日的小樽,银装素裹,新春偷偷带着男友,和母亲允熙来此地旅行。

二十多年前的那对地下恋人,如今已分隔日韩两地。

一封封信件中藏匿着一段久违的牵挂和思念,短暂的旅途中,她慢慢揭开了这段被雪藏的感情。

在新春的撮合下,两位昔日的爱人终于得以相见,至此电影也进入尾声。

作为一部爱情电影,导演却十分吝啬地只交代了一个重逢的场景,前面九十多分钟积压的情绪在结尾的相遇后匆匆收场。

这种讲述方式让人感觉在看《情书》,节奏舒缓,气质也非常的“日系”。

过去二十年间,允熙始终带着面具和伪装生活,她嫁人育女,在世俗的捆绑下耗尽自己的青春。

得知丈夫要结婚,她如释重负,这份“亏欠”终于不再需要去补偿。

女儿问允熙,“你为什么不谈个恋爱”,也许恋爱后不会像现在这样形单影只,而另一边,允熙在日本的初恋,被人问起同样的问题。

这个问题看似顺理成章,自然而然,但对允熙来说,对分隔两地的这对昔日恋人来说,无疑是揭开了心底的结痂。

允熙的脸上写满了孤单和落寞,每天机械地重复着枯燥乏味的工作,请假也要看脸色。

她的女儿活泼又充满灵气,这样更加衬托出允熙的孤助,她心底深埋的秘密如影随形,即使来到日本也无法坦然面对这份感情,只得在故人门前良久伫立又偷偷逃离,转身眼泪扑簌而下。

深沉的爱在沉默中低诉,是这部电影最动人的地方。

影片大量的篇幅都在母女二人无关紧要的旅行日常中缓缓流逝,楼宇间一撇而过的月亮、新春手上翻新的手套、民宿的暖炉与温泉、橘黄色的猫咪、 雪地里腾空而起的烟圈、胶片相机的快门声......一切都显得如此静谧,仿佛能听到允熙的呼吸,仿佛这段隐匿大雪之下的恋情就要重见天日。

这是他乡遇故人还是与过去做个了断,这种不显山不露水若即若离的感情最让人揪心。

本来没打算写这么多的,单纯是想贴几张截图,但总是对这种小众电影情有独钟,我们现实里也多多少少在逃避,而且越是逃避的东西,无论是不愿吐露的秘密,还是无法见光的感情,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发酵,总有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下子像火山一样喷发。

小樽的雪依旧下个不停,这段感情是否会变得暗淡,已经无关紧要。

允熙回到韩国后开始投了新的简历,不久的将来她会经营属于自己的店,那个朝思暮想的人不再成为悲伤的回忆,生活总要翻开新的一页,停留在过去的遐思和潮水般的想念也会慢慢褪去,而那个曾经深爱的人也永久地镌刻进时光里,尘封在小樽的皑皑积雪下。

 3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雪什么时候能停呢?

”这是电影里,纯的姑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北海道的冬日特别漫长。

白雪皑皑,寂静无声,一如几近封存的记忆,一如引而不发的悲恸。

纯的母亲是韩国人,纯是日韩混血,在崇拜“单一民族神话”的大和族国度里,她不仅可能遭遇作为LGBT群体的异样目光,还需要遭受身为在日外国人的排挤。

所以,她几乎保持对此缄默,刻意回避。

直至遇到爱慕者凉子时,隐约向其透露了这些秘密。

然而,对凉子说这些话,或许是因为察觉到可能的同类,宛如镜像中的另一个年轻的自己,郑重而谨慎地向对方作着规劝。

和凉子在一起时的克制因为人到中年,目睹和经历了太多的遗憾。

于是委婉地,温柔地,尽量不伤害另一颗炽热的真心。

随着父亲的去世,纯终于获得解脱,和姑姑相依为命,却并不是那么地不尽如人意,因为好在,姑姑是理解她的人,作为亲属的理解,更作为上一代女性的感同身受。

拥抱,有时候比言语更具有力量,仿佛告诉着自己,你并不是一个人,有我在支持着你。

正是因为姑姑寄出了那封纯并不敢寄出的信,才让一切后来有了可能。

而在另一个国度里,允熙啊,“你过得还好吗?

”坦白这份特别之爱的人,被当作了患有某种精神疾病的人,在精神病院里来回,即便是有着血缘关系的哥哥,却也是加害者,在妥协与绝望中,与无感的人被迫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知晓你已结婚生子”,却并不知晓,那其中的委曲,可是,足以让在北海道漫天大雪中尽力生存的那一方,悲伤心碎。

尽管丈夫还算友好,尽管女儿始终陪伴着自己,但是,越是如此正常和谐的平淡日常,越让这样的结合显得荒诞可笑。

谁都没有做错什么?

错的究竟又是什么。

允熙是孤独的,不知情的丈夫看得出她的孤独,爱着她的女儿想要了解她的孤独。

而女儿的降生,至少让她有了另一重寄托。

已为人母的她,默默地,默默地,抚养和支持着女儿,希望她过得比自己好。

倘若允熙被迫嫁的是一个恶劣的男人,倘若允熙的孩子无视她的存在,不敢深想,这样的人生将会是有多可怖。

电影至少铺垫了一个温柔且温暖的底色,令所有的遗憾,停留在过去而非眼前。

乐观的人们经常说,“活下去,因为活着总会有好事发生。

”悬浮于结构性不公的时代,蝼蚁众生,无法奢求更多的希望,但至少还能,拼尽全力,紧握住残存的幸福。

时空能阻隔两个人的距离,却无法隔断真心者的思念。

若是不然,纯可以接受凉子的好意,但纯还挂念着也许已不再有机会见面的允熙,也不愿将另外的人拉入已然沉陷的深渊。

深渊什么?

那是目光,是不被接受的异常,更是来自自我否认与厌弃的枷锁。

直到我们都不再年轻,才知晓勇敢的真谛,才明白打破世俗成规是如此之难,那么无力。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月色依旧,映照积雪,静谧无声,同予者何人。

虽无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我们都获得了继续活着,为什么而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以及,我仍旧做着有你的梦。

”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方知天地间,并非孤身一人。

 4 ) 致允熙

在《致允熙》这部电影里面,有很多相互照应的情节。

新春问允熙结婚以前的情人,允熙回答说情人身上有股清香的味道,这一段照应淳问姑姑在结婚前的恋人;淳和姑姑的拥抱,照应后来新春和男友景秀的拥抱;淳向姑姑讲述自己在父母离婚的时候为什么选择母亲,和在电影的开端新春讲述为什么在父母离婚的时候选择了允熙相照应......这些前后相照应的片段,形成了一个回环,让电影里角色表现出来的情绪逐渐沉淀。

影片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就是允熙向新春要打火机,新春发现自己抽烟的秘密早已被母亲知晓,而允熙抽烟的事实也就如此“坦白”在女儿面前。

新春问母亲可不可以给她一根烟,结果自然是被母亲拒绝。

而一向不拍人像的新春,在那一刻,拍了正在抽烟的母亲。

 5 ) 情书

昨天连看两部LGBT题材的作品,分别是《致允熙》和《季节之间》。

不由得做了下对比,但喜好还是更倾向于前者。

正如开篇一封写给允熙的信,整部电影都更像是一封展开的情书,娓娓道来相关她们的一切。

从某种方面来说,这部片子中所包含的异于常人经验的因素较多,而这种“异”在人物设定上有极大的体现。

作为两位女性的年龄已近中年,在这样的年龄依然谈论爱情在电影中并不常见。

她们一个仍然单身,一个离婚带着自己的女儿新春。

她们总是有着异于常人的孤独与寂寞,但面对彼此的感情仍难以表达。

而两位主角的家人,皆不同于舆论的大环境。

她们不但对这段感情给予支持,并且凭借一己之力避免遗憾的发生。

那封犹豫不决致允熙的信还是由姑姑替纯寄了出去,也正巧因为新春看到了那封信,才完成了她们结局的相遇。

同时,新春也不同于其他离异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

她乐观阳光,希望给生活中的一切都给予美好的结局。

爱往往是相互的,允熙也如此。

她得知女儿恋爱、抽烟之后并不是制止,而是故作生气的告知了几句。

和众多母亲不一样的是,她给予了孩子足够的自由和做自己的权利。

但反观全局,恰恰是因为这种“异”才让这个故事更加故事,让浪漫更加浪漫,让圆满更加圆满。

导演必定是个很擅长讲故事的人,他懂得在不同的年龄段之间来叙述符合他们年龄阶段的爱情。

就像允熙的女儿和男友,少年人的爱情往往直白、勇敢和热烈。

而在允熙和纯几十年的分别之下,成年人的爱情往往带着理性、控制和含蓄。

电影之所以美好,是因为美好的爱情遇到了美好的人。

无论是姑妈还是新春,都让这封信不再只是信。

新春的男友也只是热烈的付出,不像其余的狗血爱情剧一样掺杂过多的其他要素。

允熙的前夫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使他免去了同性恋者的异性伴侣的有色符号,祛除了观众同情的因素。

所以允熙伏在前夫的肩头痛哭,这一刻她有的大概只剩是感激和释怀了。

也许在和纯分开的几十年后,她仍无法正视自己。

而在这一刻,她既看到了纯,也重获了新生。

“什么时候雪才会停啊”,是我听到最多的话,但我并不觉得它是抱怨。

这里是小樽,一个总是飘着雪的地方。

人们一边怨恨着雪,又一边尽力扫着雪。

人们一边嫌弃着雪,同时又感受着雪。

就像姑妈所说的:“在自然面前,只会感到无力。

”这何尝不是纯和允熙之间的爱。

她希望雪停,但雪永远不会停。

她们希望对彼此的爱消解,但此爱绵绵无绝期。

在自己的本心面前,她们总是无力的。

于是在一个晚上,纯和允熙终于重逢。

在一年四季飘雪的小樽,新春的相机也开始拍人像,月亮也渐渐由月牙儿变成满月了。

让我不禁想起沈从文先生的《情书》中的话:“我生平只看过一回满月。

我也安慰自己过,我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在最好年龄爱上的人,大概一辈子也不会忘吧。

 6 ) 我以懦弱诉勇敢

小城里的冬天来得温柔长久。

白雪之下覆着并不平坦的路,是行人来往匆匆的足迹,也是难以战胜的中年危机。

好在抬眼之余,还有能在等待中现身的满月,小但温馨的家中有至亲,有猫,还有黑咖啡的香气和满柜子的书籍。

只是有些事,你不必说,也不必问,它们是月亮残缺的那一部分。

允熙啊,很难熬吧,那无数漫长的岁月。

你操劳、隐忍,把精力倾注在女儿和琐碎的生活上。

偶尔和黑夜聊聊爱与遗憾,一支烟就是你和过去对话的方式。

烟丝丝缕缕在黑夜逃窜,思念却无处遁形。

你可曾遗憾过,当年没有追随者恋人的脚步,勇敢地守护你们的爱。

因为你注定无法与家人为敌,你不敢碰触到离经叛道的实质,你只能平静、懦弱地接受现实。

自此,天各一方,你开始活在过去。

但生活却如河流,推着频频回望的你向前进。

你没有办法,和哥哥介绍的男人结婚了。

一个你完全不爱的陌生男人。

万幸,他人还算不错,女儿也体贴可爱,虽然在18岁就开始抽烟早恋,一如当年叛逆的你。

你因为女儿重新爱上了胶片机,开始悦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勇于直面自己的内心。

你不再视自己为异类,也会因为即将和淳见面而抑制不住地喜悦。

终于,你久违地化了淡妆,换上了那件珍惜的大衣。

你不再将心中的蠢动打入地牢,真实的情感终于重见天日。

那晚的月光简直美得不像话。

允熙啊,满月并不罕见,但那个夜晚你流了好多的眼泪。

模糊的泪光中,心上人还是当年的那个模样,或许多了几根皱纹,白了几根头发。

但当熟悉的香气袭来,你所有尘封的回忆便无条件地被唤醒。

我们所有人都为你开心。

那晚之后,你做了个重大的决定。

你搬家了,你要找新工作了,你要开始全新的生活了。

还有,你开始试着给淳写回信了。

冬天也快要过去了。

允熙啊,试着在开心的时候微笑吧,虽然不笑的样子也很美。

愿你夜夜都有好梦相伴。

 7 ) 两封信

致允熙:过得还好吗?

想这样问你好久了。

你可能已经记不清我了,毕竟都过去20年了。

就是突然想让你知道我的消息,人活着不是总有这样的时候嘛,忍受到无法再忍耐的时候。

还记得我的父母吗?

常常吵架的他们在我二十岁的时候终究还是离婚了。

妈妈留在了韩国,而我跟着爸爸一起来到了日本。

来到日本后爸爸让我住在我姑姑家,偶尔也会和爸爸通电话,但现在这也变成不可能的事了,因为前不久他去世了。

不可笑吗?

平常我不管爸爸发生什么都会觉得无所谓,但这次多亏了爸爸,才能这样写信给你。

还记得我的姑姑吗?

就是我常和你提的姑姑雅子。

我现在和姑姑一起住在小樽。

姑姑和我很像,讨厌大声说话的人,讨厌喧闹的地方,甚至连喜欢万物沉睡的夜晚这一点都像。

姑姑很适合小樽的冬天,因为小樽的冬天只有雪与月,夜晚与宁静。

有时会有这样的想法——这里也很适合你的想法。

你肯定也会像我和雅子姑姑一样,非常喜欢这里。

有很长一段时间你都没有出现在我梦里,很奇怪吧,昨天我却梦到你了。

在偶尔梦见你的那一天,我都会给你写信,但是我没办法把这些信寄给已经结婚成家的你,所以想对你说的话渐渐积少成多。

每次都会像这样,仿佛这是我写给你的第一封信。

就这样踌躇不安,日复一日。

曾经的我很胆怯,从你身边逃跑了,现在也依然如此逃跑着。

不过没多久我又该像第一次一样,又重新给你写信了吧。

像不像傻瓜一样?

或许我还不够成熟,可能也许是这样没错。

不过无论怎样都好,我不再为写这封信的自己感到羞愧了。

允熙,你曾经是我憧憬的对象。

遇到你之后,我才意识到我是什么样的人。

有时候我也会想念韩国,想去我们一起住过的小区看看,也想去我们一起上学的学校看看。

想知道在韩国的妈妈过得好不好,也想知道你过得好不好。

淳:过得好吗?

收到信就给你写了回信。

我不像你那样有文采,但我在远方也会为你爸爸祈福的。

我不觉得你的信会成为我的负担,我也一直会想起你,也很想知道你的消息。

和你一起度过的时光我感觉到很幸福,那样充实的人生不再。

让人难以相信的,竟成了恍如隔世。

那时,和你说分手,是我的真心话。

父母认为说爱你的我,是得病了,我要被迫往来于精神病院之间。

最后,我还是和哥哥介绍的男人早早结了婚。

我不想借这封信诉说我悲惨的过去。

我只能说,这是那时候无可避免发生的事情。

我也像你一样逃跑了。

淳啊,我一直觉得我的余生就是对我的惩罚,所以在无形中我一直在惩罚我自己。

你说你没有什么可觉得羞愧的,我也希望我对自己没有羞愧。

是啊,我们没有做错。

最后,和你说说我的女儿,名字是新春,马上要成为一名大学生了。

我想让她做到学无止境,不想再学为止。

信上虽有你家的地址,但不知道能不能寄给你,如果我能有这个勇气该多好。

就说到这吧,我的女儿快到家了,什么时候我才能对我的女儿说说关于你的事情呢。

我想鼓起勇气,我也可以鼓起勇气的。

以及,我仍旧做着有你的梦。

 8 ) 《我也有梦见过你》(随便写写03)

(短评字数太多了,只能写在这里)节奏很缓慢,平淡而简单的叙事却还是打动人的内心。

姑姑和妈妈描述喜欢的人都会说靠近时会闻到好闻的气味。

允熙给纯写信的附言中说“我也会梦见你。

”新春用胶片机拍照也让我感觉很喜欢,我也从抽屉里拿出我的dv,看了看我拍的一些照片。

发现还是有记录和留下很多美好。

女儿机灵古怪是可爱活泼直球的小孩,母亲与女儿的相处也让人好喜欢,妈妈知道一切,知道女儿抽烟,知道女儿谈恋爱,但一直不说,一起堆雪人互相扔雪球的画面也让人觉得美好。

其实新春也有给允熙很多勇气对吧。

就像最后一幕那样。

倒数二十来分钟时,纯和允熙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走着走着画面一黑,慢慢又变成了纯和姑姑一起走。

说实话把我吓了一跳,生怕这只是纯的一场梦。

生怕那些美好只是梦的写照。

允熙离开了,写着新的简历预备开始新的人生,和女儿一起到了饭店的地方,鼓起勇气开始。

都会有新的故事,新的人生。

平淡简单到像是纪录片,让我总觉得她们真的有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样,不过也许身边小店就有允熙和纯还有新春呢。

 9 ) 枉将满月空照你绝美

这可能是我看过最女同片的女同片。

在欧美越来越多的女性电影电视作品打开新世界大门之后,世界仿佛是平的,消费主力的女性好像拥有无限选择自由,无所不为,无所不能;但恐怕弱势地位的女人,家庭为先的女人,压抑,忍耐,自我规训的女人,这才是我所熟识的女性群像。

逃离故土的纯,选择了拒绝被爱的人生,带着压抑的愤怒,不断想念但又害怕打扰对方而不敢送出第一封情信。

留在原地妥协度日的允熙,躲避着前夫、哥哥,这些男性的围堵,怀着无人可解的悲伤和自责,封闭地生活。

她们有二十年不能磨灭的感情。

她们自我流放于梦境和思念里。

即使跨越国境,在大雪封冻的寒冷和寂静中,火车缓慢前行,进入到梦幻一样尘封的回忆里。

即使允熙穿着新买的大衣,乘车到了纯的家门口。

她们仍然不能见面。

这是一部发生于浪漫故事结束很久很久之后的电影。

甚至连悲苦的人生都走完大半。

仿佛像一本书的番外。

可爱的女儿和浪漫的姑姑努力促成了两人的再会。

太多的遗憾,身为亚洲女性的悲哀,身为同性恋的悲哀。

人不能抵抗环境,就好像不能抵抗小樽常年的大雪。

环境的冷酷在这部电影里便也如此淡化,甚至透出一种静默的美。

哭泣着告别的前夫,免费洗照片的哥哥,甚至帮忙介绍对象的侄子。

他们都出于一片好意。

世界严酷而有序。

但无法得到幸福的是你自己,无法得到幸福,并且知道幸福在人生刚刚开始时,刹那地拥有,永恒地失去,被整个社会合谋杀死。

能做什么?

责备自己,自罪地活着,好像已经死去。

满月啊。

但爱人再难相见。

我常常记得曾经瞥见我妈妈在看完《廊桥遗梦》后满脸泪水。

然后她发现我,慌忙地抹去眼泪,但隐藏不了通红的鼻子,通红的眼睛。

她跟我说小孩子不能看,也看不懂。

很多年以后,发现这是讲述婚后出轨的中年男女,回归家庭,永失所爱。

我隐约知道什么,生活本身解释了一切,但某种复杂的厌恶的悲伤的心情,让我始终没有办法看这部老电影。

为家庭、为现实放弃的爱情,怀抱着遗憾缺失灵魂地日复一日。

这好像就是所有女人们心知肚明却不可说的秘密。

一边冒犯着父权的尊荣,不时因隐秘的宣泄遭受残暴的惩戒,一边舔舐伤口,忍耐着,又最终全部化为羞愧,和对自己的憎恨。

有谁能告诉这些女人该做些什么?

在社会封冻中,被剥夺了读书的权力,剥夺了从事同等工作的权力,剥夺了发声的权力,剥夺了组织社会的权力的女人们,无论是像浪花一样撞上涯岸,还是温驯地卑微地偷生,除了沉默的回忆,她们还能得到什么,还剩下什么?

这是绝望的电影。

满月和回忆里的你,都衬得时光残忍耙耕过的自己如此灰败。

忍耐残缺甚至爱上残缺,这就是女人的命运。

残缺中,女人孕育了下一代的女人。

梦和希望。

不可追的过去和遥不可及的未来。

即是无尽痛苦底色上轻薄的绝美。

希望这些代代相传的诅咒一样的歌谣有不必再传唱的时刻。

从此只能欣赏残月,雪和枯寂。

这是女人们得以继续生活的哲学

 10 ) 如今我有了面对你的勇气 |几乎逐帧解析

一封来自小樽的情书点燃一个自我毁灭女人的生命,也重新点燃了一份沉寂20年的拉拉之爱。

女人为了女儿选择孤独,女儿则搭起了女人的救赎之路。

105分钟的《致允熙》大概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不客气的说,只看剧情的话这部电影2倍也没有问题,不认真看极容易睡着。

多出来的时间,留给小樽清冷的雪夜、留给爱、留给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跟小樽的雪夜一样,电影安静、细腻。

全片大量采用定机位固定镜头拍摄,少数运动镜头也以平行视角缓慢推动,呈现一种画框式的电影质地。

悄摸摸陈述着故事与感情就在那里,等人做出行动去触发的机灵,还有一种雪、月与观众一起观看、体会她们故事的浪漫。

尽管看这部电影的理由是一部同性爱情片,但电影的野心不止于此。

仔细看不难发现与淳的相见只是旧允熙变成新允熙的一部分。

更多的是,在这趟救赎之旅中,允熙面对了自己不敢面对不愿面对的过去,有了反馈父权压迫的勇气,有了为梦想(不论是淳还是开餐馆)行动的勇气。

定机位拍摄带观众安静观赏,也有一种“万物看你恋爱”的触感,哈哈哈哈查了才发现导演与编剧任大炯是86年的狮子座。

没有性别歧视的意思,但男性导演能写出这样一部属于女性的电影,做出极度克制、细腻的情感表达属实意外。

情书、雪、月与火车 缓慢悠扬的配乐与女人念情书的声音成为这部电影的BGM。

情书,毫无意外象征两人20年后重新萌芽的感情。

两封情书,一封开启允熙的救赎之旅,一封结束这趟旅程开启新允熙的生活。

月, 象征着允熙与淳再次相见的进度。

全片出现5次,也均匀的将电影划分为5个乐章。

第一次,新春与允熙因为去小樽的事出现冲突。

此时的天空,只有一弯月牙,允熙并不愿意去,所以有了后来新春重新将信投入信箱让新允熙觉醒的情节。

第二次,出现在凉子与淳从宠物医院出来的夜晚。

年轻的喜欢同性的女性让淳想起了多年前的恋人。

此时阻碍两人在一起的父权已经消失(父亲过世),于是有了从小樽寄出的那封信,触发了后续一系列新春与允熙的行动。

月牙宽了一点点。

第三次,出现允熙过淳家门不过的那天。

虽然是满月,但笼罩上了一层云雾。

这个云雾是什么呢?

导演安排新春与允熙一起看到悄悄告诉了答案——允熙在意女儿的感受。

为什么第一次允熙没有见淳?

因为新春。

关于这点还有很多证据,例如1)去淳家,回去之后第一反应是叫新春,然后才敢释放自己的反应 2)淳也在聊,爸妈离婚的时候,考虑跟爸爸是因为妈妈只考虑淳,没有自己的人生 3)新春一开始就说,感觉我是你的累赘。

也是因为要消除顾虑,允熙与女儿的和解之旅正式开始。

第四次,出现在淳与雅子扫雪,允熙与新春打雪仗的夜晚。

清朗的月将满,一切水到渠成。

第二天新春就去见了淳。

第五次,允熙与淳见面的夜晚。

月满。

恋人相顾无言,只有泪千行。

电影中出现的还有烟,自己抽的烟是苦涩,独自度过的人生。

但跟你一起抽,就有了伴。

喜欢你就是把你捡来的手套补起来,学抽烟是为了陪你。

孤独的允熙,回家前会抽一支烟。

这个镜头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回家与新春争吵前,第二次是接到信前。

这是第二次。

电影中重复出现的意向还有火车。

片头起于火车,正片中每个火车的镜头都跟允熙一同出现。

火车或许是某种前进的意向。

也或许是时代与外部压力的意向。

电影镜头中,向右是往前,向左是退后。

电影开头镜头景色向左,暗喻这是一个面对过去的故事。

当允熙踏上去小樽的旅程,她的人生也随之前进。

图1 看到淳的信后失魂落魄。

背对镜头。

一如不被面对的过去。

那辆驶过的火车,好像时代,就这样将二人的情感,允熙的青春一笔带过。

图2 决定去小樽后的允熙,火车成了背景,这个女人终于开始笑了。

图3 到了小樽,火车道被雪掩埋。

而全片最重要的意向是雪,个人理解,雪,就是爱呀。

火车道被雪掩埋,允熙你的心,也留在小樽吧。

为什么这么理解,主要有三个理由:1)都是雪的小樽,也是允熙的爱所在 2)全片出现了两次“什么时候雪才会停?

”第一次是雅子问淳,雅子回答,“根本停不下来啊,像魔咒”——这不就是说的20年不褪色的爱吗?

第二次是淳问雅子,这次发生在淳与允熙见面之后,也像淳在问,我们未来会如何?

3)雪拍得这么美,怎么可能是负面意向??

7个镜头交待小樽,风景美如画。

最后火车驶来,也隐喻着火车要带允熙来了。

火车行驶方向向右,预示着这场温暖的救赎之旅。

电影中还有一个意向是“味道”,信纸的味道,爱人身上的味道。

用味道这个标记物,从雅子与允熙的口中述说刻在心底的爱。

这压抑的人生啊 “我一直觉得我的余生是对我的惩罚,所以在无形中我一直在惩罚我自己”,在给恋人的情书里,允熙这样写道。

自从离开淳,这个女人几乎dead inside。

这个年轻时动人的女人,转手变成食堂大妈(没有说大妈不好的意思)。

她轻描淡写的是,嫁给哥哥介绍的男人的事实。

家里为了让弟弟上学只让她上到高中的事实。

她因为被发现是同志送去精神病院的事实。

作为一个存在大量意向的电影,其主角同样具有着相当的象征意义。

重男轻女的家庭,父权的压迫,社会的不理解,为子女奉献的人生,被男性长辈安排的人生,几乎是典型东亚女性的写照。

与其说是《致允熙》,不如说是《致了不起的·坚韧的·迷人的·勇敢的·东亚女性》。

而电影中,允熙最终面对过去,过上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也是导演的美好期待吧。

两组明显对比的镜头,话题都是关于结婚、找个人一起过,隐喻了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

两人再次相遇的契机,也源于父权的消失 。

淳的父亲过世,允熙与前夫离婚,不再经常与哥哥接触。

拔剑四顾心茫然。

允熙决定踏上小樽之旅,光照进了这个女人的生命

离开家乡,也意味着告别父权的压迫,迎接新的生活。

从镜头语言可以看出,当允熙决定告别过去,男性的也从画面中被挡住了。

被挡住,意味着仍然存在,但允熙不去在意了。

只有年轻时候的允熙会拍照。

在举起相机的那刻,年轻的允熙活过来了。

冲冲冲。

允熙与淳 允熙与淳,年少时的恋人,因为出柜被拆散。

一人依家庭的旨意结婚生子,一人深柜,并且告诉年轻的女同,同样要深柜——代价太大了。

这是时代的伤痛。

表达一样主题的还有《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但是这么多年,依然爱着她啊。

相册里都是她,柜子里摆着的,是她拍的照片。

东亚女同真的很喜欢珍藏恋人的照片。

同样的情节见《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可能因为,看到她的照片,就想起了她,也想起了我们一同经历的青春吧。

过多的文字无法描述两人的感情,直接上原文吧。

淳人活着不是总有那样的时候嘛,忍受到无法再忍受的时候。

有时候会觉得你喜欢这里。

很长时间你都没有出现在我梦里,昨天却梦到你了。

偶尔梦到你的时候我会给你写信,但是没办法寄给已经成婚的你。

所以对你想说的话积少成多,每次都会像这样。

仿佛这是我写给你的第一封信。

曾经的我很胆怯,现在也依然如此逃跑着。

不过没多久我又该像第一次一样,又重新给你写信了吧。

或许我还不够成熟,可能或许这样是没错的。

不过无论怎样都好,我不再为写这封信的自己感到羞涩了。

允熙,你曾经是我憧憬的对象,遇到你之后,我才意识到我是什么样的人。

有时候我也会想念韩国,想去我们一起住过的小区看看,也想去我们一起上学的学校看看,想知道在韩国的妈妈过得好不好,也想知道你过得好不好。

-允熙收到回信就给你写了信。

我不像你这样有文采,但我在远方也会为你爸爸祈福的。

我不觉得你的信会成为我的负担。

我也一直会想起你,也很想知道你的消息。

跟你在一起的时光我感到幸福。

那样充实的人生,让人难以相信竟恍如隔世。

那时候跟你说分手是我的真心话,父母认为说爱你的我,是得病了。

我被迫要往来于精神病院之间。

我最后还是跟哥哥介绍的男人早早的结了婚。

我不想借这封信述说我悲惨的过去,我只能说,这是那时候无可避免发生的事情。

我也像你一样逃跑了。

我跟他举行婚礼的那天,可笑的是我想起来的是你,被不认识的人的祝福,祈求离开这儿的你能幸福 。

我一直觉得我的余生是对我的惩罚,所以在无形中我一直在惩罚我自己,你说你自己觉得没有什么可羞愧的,我也希望我对自己没有羞愧,我们没有做错。

最后跟你说说我的女儿,名字叫新春,马上要成为一名大学生了。

我想让她做到学无止境,不想再学为止。

信上虽然有你家的地址,但不知道能不能寄给你,如果我有这个勇气该多好。

就说到这吧。

我女儿快到家了,什么时候跟我女儿说说关于你的事情呢?

我想鼓起勇气。

我也可以鼓起勇气的。

以及我依旧做着有你的梦。

允熙的第一个镜头与淳的第一个镜头。

你不在的日子,我过着怎样寂寥的人生啊。

孤独的我在想念你

导演很喜欢给两个人在相似场景下的镜头。

隐喻两个人在过着相同状态的人生。

平行镜头2

导演很喜欢给两人的平行镜头。

淳给允熙写信,转场是允熙在看都是淳的相册。

允熙的相册,都是淳

允熙抽着烟想象着见到了淳。

转场是淳跟人回忆自己学抽烟。

两个人是一起的吧。

对镜贴黄花

远远看你一眼。

不敢见你,怕控制不住我自己。

全片最高潮的两人见面的一场戏。

10个镜头,干干净净,工整有序。

20年的情感,就在眼睛里。

1)两人见到,仍然有他者在镜头中 2)允熙迟疑要不要转身 3)鼓起勇气 4)淳委屈巴巴 这组主要是中景镜头,交待场景与两人的位置关系。

镜头拉向中景。

交叉打双方镜头。

允熙的眼泪止不住了,也笑了。

淳的眼泪止不住了,也笑了。

以允熙的释然一笑结束这场戏。

镜头拉远,确认了彼此心意的两人,身边再无他者。

要不我说导演含蓄,连手都不给拉一个。

允熙与新春 尽管这是一部以女人之爱为主题的电影,但实际推动主线推进的是允熙与新春的母女之爱。

允熙爱着新春,但一直向女儿封闭自己。

女儿爱着母亲,但总觉得自己是母亲的累赘。

直到小樽的相处,打开心扉,母女在真正的走进了彼此真正的生活。

邮筒与新春,全剧最佳两大助攻。

新春抬头在看什么?

当然是清朗的满月。

在去小樽前,母女关系窒息。

镜头语言:女儿虽然跟妈妈一起生活,但其实跟爸爸反而更密切。

两个人回家前都要痛苦一下。

镜头来拍争执对话。

《羞耻》里兄妹争吵也是这么拍的。

到了小樽之后,母亲与女儿的关系逐步改善。

妈妈知道你有打火机。

只拍美好事物的女儿,第一次镜头里有了人。

是妈妈。

这里新春并不是第一时间接受妈妈的爱人是一个女人。

第一次去淳家踩点,新春气呼呼的走掉了。

但当在镜头里看到妈妈美丽的神韵的时候,像看到了年轻时的妈妈,于是带着爱与好奇,愿意多了解允熙一些。

于是她问了允熙,年轻时有没有喜欢的人?

母女的镜头越来越亲近。

画面人物关系越来越平等。

色调也越来越暖。

在小破旅馆,新春第一次了解了家庭带给允熙的苦难。

进一步理解允熙。

雪的意向是爱,完成和解的母女,在雪里聊天、拍照、打雪仗。

允熙告诉新春,小樽这里有我的朋友。

新春承认自己有男朋友。

母女像姐妹一样相处,述说自己的恋人。

至此,新春也接受了允熙喜欢女人的事实。

并决定帮妈妈与淳见面。

女儿促成了允熙与淳的见面。

也意味着女儿对淳与允熙的祝福。

同样是吃饭的镜头,到片尾两人的距离拉近,位置平等。

新春与景秀 为什么要设置新春与景秀的CP?

个人理解是这么苦涩的剧情,总要有一丝温情。

再一个就是形成对比,景秀与新春的年纪,正是淳与允熙相爱的年纪。

她们在一起的时候,也是给彼此拍照呀。

也是这么努力的相爱的啊。

同时景秀与新春明亮的关系,似乎也象征着,时代不太一样了。

快乐的小CP也有烦恼,新春嫌景秀没有对人生的规划,虽然男生很爱她,但是总有一丝不满意。

但随着参与母亲与淳的相遇,最后这个女孩似乎从母亲身上学会了什么是爱。

导演给景秀与新春同框镜头非常队。

整体两人的关系也如画面人物关系一样是Team。

对比两人左右关系很有意思,画面右边的是推进场景推进的主体。

1)景秀要带新春去兜风 2)新春烦恼允熙不去小樽 2)新春准备小樽之旅

没收打火机,是允熙表达爱的方式。

促成了母亲与淳的相见,新春也勇敢表达了自己的爱。

Girls support Girls故事的缘起是雅子寄出了淳的信,新春收到之后决心要与妈妈去小樽旅行。

在两位女性的帮助下,两位分隔20年的女性恋人重新见面了。

在过程中,无论是雅子还是新春,作为家人,都给了两位女主最大的善意、支持与包容。

也让允熙与淳有了拥抱爱,重新生活的勇气。

果然还是女人会心疼女人。

保送豆瓣“边界感”小组的两位助攻最后以片尾结尾。

紧张吗?

允熙手里拿的也许是简历,也需是给淳的信。

但无论是什么,我都相信,她已经拥有了面对的勇气。

虽然紧张,虽然生涩。

但还有什么比拥有勇气更重要吗?

《一座城市的距离》短评

信件旁白细述着雪月旧事,情愫在时光深处悄然滋长。相遇之际,一切归于宁静。相机捕捉爱的瞬间,手套虽旧却温暖如新,调皮的香烟将思绪缭绕,爱人的味道让记忆永远鲜活。我的梦里有你,我的梦里也有你,热忱的告白如此暖心。不落俗套且高级的爱情电影,诧异于导演是位男性,竟将情感表达的如此细腻,富有层次。

5分钟前
  • 扶不起先生
  • 力荐

自此 我们有了自己的《情书》

7分钟前
  • 法外之徒
  • 力荐

太太太文艺了,内心深处的幽谧也太幽谧了,我悟性水平有限,没共情,主要是没看懂。

10分钟前
  • 理想青年
  • 还行

怪不得那么压抑,原来是姬圈的故事

11分钟前
  • 通叔
  • 还行

回忆是捉不到的月光,握紧就变黑暗。或许两个人之间更像隔着一面镜子,对面的她仿佛就是面前的自己,而这份感情似乎也不再像爱情,更像是一种精神寄托,只有在梦里才能和你相见,共沐爱河。不喜欢这片实在是因为节奏实在是太温吞了,体量撑不起叙事的野心啊。

16分钟前
  • 王兆屯坂本龙一
  • 还行

大姨妈的同性恋,还当着女儿的面,还结了婚,还想用现今的人物情感表达出过去的故事,根泰国时光机一个毛病

21分钟前
  • 东北搓澡王
  • 很差

非常克制的情节设置,克制地各自生活互相想念,克制地见面再克制的分离,一直到结尾才开始“寻找勇气”开始新生活。虽然无法完全感同身受,祝愿无论异性恋还是lgbt,都不因性取向而受苦,只因纯洁的爱情而幸福。

26分钟前
  • Diana
  • 推荐

跨年看的这部,淡淡的文艺片,可爱古怪又聪明的女儿。亚洲人的含蓄,以为的回忆和再见面的激情都没有。

31分钟前
  • su
  • 还行

允熙终于对着镜头笑了,那一瞬间眼眶湿润。

32分钟前
  • 麻瓜
  • 还行

影片的结构很巧妙,韩国的允熙和女儿新春,小樽的纯和姑妈,四个女人,都是孤独的,但是又没有让人感到绝望,因为新春有男朋友在交往。小樽的雪真美,从头下到尾,大街上空无一人,真的适合孤独的人在那里生活吧。纯给允熙写信,允熙阴郁的性格,从开头就开始猜测二人的关系,到最后才揭晓,不禁落泪,也明白了新春爸爸再婚后在允熙前痛哭的含义,也莫名心疼允熙和纯。金喜爱演的太好了,最让人欢喜的还是新春,没有因为家庭而抑郁,没有因为妈妈而自卑,相反,却乐观地活着。

36分钟前
  • hangain
  • 推荐

金喜爱,无论是出轨二十岁天才钢琴新手,还是有性情冷淡的日本女兽医初恋,都很合理。

40分钟前
  • zll
  • 还行

没想到一位男导演可以拍得这么细腻。角度好,呈现出来的也好。两位中年女士回望回去,格外令人感慨,有东方留白之美。背后也是惨痛的过往。表面是女同片,其实背后是有东方文化的反省的,原生家庭的纠缠与怨念,性别差异的不同境遇,女性的生活状态,都是值得关注的点,好在一切都在变幻之中。在所有的好之外,还感受到一种孤独况味,几次落泪,也许是最近感受到人生的孤独,如在无涯旷野之中,踽踽独行。中村优子演的真好。

41分钟前
  • 红皇后
  • 力荐

景不错,其他无感,不知道画外音是谁,半小时分不清人物关系,弃。

44分钟前
  • 日月大神
  • 较差

太慢了 没有铺垫的回忆情节,这种叙事模式显得有点苍白冗长。也可能是我年龄未到 不能理解其中年孤独之重吧

48分钟前
  • 咕咕鸡
  • 较差

滚犊子吧装什么装

51分钟前
  • Jiajiachan
  • 较差

对这种所谓文艺和克制啥啥的无法理解… 性别互换不得被骂死额… 蹭一下经典蹭一下热点真让人无语😓正确的克制的表达不是不表达,不是给你这雪景让你自个儿想!

53分钟前
  • Mnemosyne-v-
  • 很差

拍得太唯美了,圣诞节深夜看到这样一部暖心的电影,小樽的取景让人感受到了岩井俊二电影的魅力,非常细腻非常治愈,允熙女儿这条线也非常温暖,哇,好喜欢这样的电影。

55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雪下得大 人会欢腾,雪下得慢 人却会感觉冷,白皑皑的一大片一大片啊一大片,在重逢的日子里啊 你看看我 我和你说说话 很容易就心安了。没有你的日子其实我也不是不好 只是有了你我会更温暖 哪怕小樽的雪再大 我也不怕了 因为释怀了。

59分钟前
  • 黄悦_
  • 还行

@2024-05-31 12:28:30

1小时前
  • 虾仁🐷心
  • 很差

靠近那个人的时候她身上有很好闻的味道,二十多年后她记得的竟然是这个。

1小时前
  • 梵 φαν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