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轻轻摇晃》(Lilting),有些征住了,不知该说些什么,且胡乱说几句吧,作为观后感。
这是一部很有想法的英国影片。
导演想要讲的故事,大致是凯去逝后,凯的男友Richard代替凯照顾母亲,两个毫无血缘亲情的陌生人,在碰撞中互相理解了彼此。
这是主线,东西文化的冲突,爱人与母子情感的冲突,性取向的冲突。
副线是凯与母亲珍之间的母子情,母亲因儿子不接自己与他同住而不满,认为儿子喜欢室友多于自己,儿子因不能接母亲及对母亲隐瞒了自己的性取向而内疚,却最终在去接母亲来家里吃饭的路上遇到车祸而死。
副线配合主线,推动剧情的发展,相互交叉,转场频繁,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演绎得风生水起。
忧伤是影片的基调。
长镜头的运用让剧情显得缓慢而又凝重,但适时出现的音乐冲淡了悲伤,风趣老头亚伦频频给影片增添笑料,从而,观众不会陷入伤感。
男女主角很大牌。
男主角是本·卫肖是英国一个很红的影星,曾主演过《香水》、《云图》。
在此片中他饰演同志爱人Richard,表演也很精彩,一些表情细节很到位,基本上由他撑起了这部戏。
女主角是郑佩佩,国人都知道她,香港最早一代的武侠女星,演过李安的《卧虎藏龙》中碧眼狐狸一角,最知名的角色莫过于《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华夫人。
郑佩佩饰演的柬埔寨华人母亲珍,脸部表情僵硬不柔合,满怀戒备,独居老人院,不懂英语,是个令人同情的角色。
但她却很自尊,隐忍悲伤,不肯示弱,即使在见到儿子的骨灰、遗物时也没有落泪或号啕大哭,和一般的中国老太太不一样。
这两位主演对感情的处理,让人恍然不觉那是发生在英国的故事。
这是一部小成本制作的影片。
据说,拍摄这部影片的仅花费12万英镑,折合人民币120万不到,这样的经费,难得能邀请到本·卫肖参演。
导演Hong Khaou也是位华人,初次执导,他很欣赏王家卫的电影。
所以,我们在观看这部影片时,会发现片名很文艺,镜头拍摄也文艺,片初的歌曲《夜来香》,及片尾的独舞及窗外的阳光照亮室内,都隐有王家卫的影子。
在冲突中互相理解是影片的主调。
母亲珍对儿子凯不理解,因为她觉得凯更喜欢室友,从而珍对凯的室友也有一点介怀、嫉妒和不满。
凯与男友Richard同居,他不想让母亲伤心,却又不能接母亲来与自己和男友同住,因为那是男友的房子,且怕母亲察觉了自己的同性恋性取向。
凯在两者之间左右为难,脸上一直带着淡淡的哀愁。
凯的男友Richard在凯去逝后忍住悲伤,想方设法照顾凯的母亲,为她请来翻译,撮合珍与亚伦的感情,为她出老人院的费用。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情感的冲突,这样的故事情节,想来很有戏剧性,导演掌控得不错,没有歇斯底里,一切都是淡淡的,隐忍。
因为爱着同一个人,Richard与珍在一场大冲突后,互相妥协了,他们俩一个说英文,一个讲中文,互相坦诚,互相听不懂,但眼睛凝视彼此,却又理解了对方。
那一刹那,凝重的氛围豁然开朗,阳光照进心房,一对又一对相爱的人在音乐中轻轻摇晃。
轻轻摇晃(Lilting),旋律轻快,在观影时我曾疑惑于这个片名,这与剧情有何相关?
但看到最后,我明白了,导演想要表达的是,情感在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中左右摇摆,不管发生了什么,我们最终要战胜悲伤,向希望前进。
暂时写这些吧,我的思路也在轻轻摇晃,需要慢慢回味。
近日,伦敦大大小小的地铁站内,中英双语对白电影《Lilting》(中文译名“ 轻轻摇晃”)的海报随处可见,这部由英国知名影星本· 威萧(BenWhishaw,曾主演《香水》等)和香港影星郑佩佩主演,得到了包括《卫报》、《电讯报》等英国主流媒体的关注和好评。
这部电影的成本不到12万英镑(即120万人民币,并联想下在英国伦敦的物价和消费水平,这笔前是相当少的),且电影总共拍摄时间仅仅17天,导演许泰丰对我说,说原本计划18天,但不幸浪费了一天。
这样一部如此小成本制作的电影如何得以取得如此评价?
我有幸采访到了电影的导演,生活在东伦敦的英籍华裔Hong Khaou。
对于这位华裔导演Hong Khaou的中文名字,大多数简体中文网站上都以“音:洪皓”来描述。
其实他叫许泰丰,他告诉我,“英文名Hong 就是‘丰’字在福建话中的发音”。
许泰丰的父母早年来自福建。
之后移居柬埔寨、泰国,在许泰丰8 岁那年同另外两兄妹全家五人移民到英国伦敦。
因此,我两次遇到许泰丰时他都强调说,自己不是BBC(British Born Chinese,英国出生的华人),而是移民第二代。
交谈中,许泰丰并不避讳目前居住在东伦敦以贫穷和治安差出名的哈克尼区(Hackney)。
他对自己住哪里并不介意,他打趣说,他的母亲很早就经常告诫他不要从事电影等文化创作工作,这会令他“永远贫穷(forever poor)”。
而且母亲训诫的这个段子,他已经多次在公众场合提起,他似乎每次都要用英式幽默嘲讽一下他的这个贫穷的选择,即使他的电影已经得到了业界广泛的认可。
第一次见到许泰丰,是在今年年初英国电影协会同性恋电影节(BF IFlare 2014)上。
那时,刚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Sundance)上获得最佳摄影奖回到英国的《轻轻摇晃》被邀请成为电影节的开幕影片。
中国母亲移民英国的故事为吸引本土观众,《轻轻摇晃》的英国的海报以当红男星本·威萧的头像为主,似乎是一部纯粹的英国电影。
不过,其实电影的另一条主线却是郑佩佩饰演的不懂英语的华人移民母亲在英国生活和寻找希望的故事,这也或许是为考虑英国票房而故意淡化的部分。
影片中,本·威萧饰演郑佩佩儿子的男友,但一直以来都被母亲误以为只是室友关系。
郑佩佩与儿子从中国移民到伦敦,不通英文的她依靠儿子充当眼睛和耳朵,儿子就是她的全部。
而当儿子因车祸意外去世后,无助的母亲惟有开始接纳本·威萧,一老一少共同面对失去挚爱的生活——哪怕无法以言语沟通。
许泰丰透露,电影原本的故事在女儿死后母亲与女儿男友的故事情节中展开。
“但是我总觉得故事不够完整,不够有张力”,许泰丰说。
于是,就有了如今的同性恋故事,“只是想让故事更有戏剧效果,服务于这个故事”,而不是为了故意增加同性恋作为噱头。
“相反,加入同性恋元素只会让电影更为局限,很多地方都无法播放。
比如中国。
”影片中,有一句很讽刺的话,谈到郑佩佩饰演的在英国生活的母亲,“她会说普通话、闽南话、粤语、柬埔寨话等一大堆语言,可她就是不说英语?
”许泰丰说,这里面有他自己母亲的影子。
许泰丰一家来到英国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
“父亲可能英文要好一些,可是我母亲不会说英文。
”许泰丰说。
而且三十多年下来了,他母亲还是不说英文。
“不过,我母亲是有朋友的,没有那么老无所依”,许泰丰解释,电影中的华人母亲是一个极端,但她在影片后段也慢慢开始接受周围的环境,多少反映了不少华人女性移民的状态。
“我一直很害怕,没人看我的电影”许泰丰一口纯正的伦敦腔,不会说中文,也承认自己“非常西化”。
他说,每个国际性大都市都有如此多的移民,或为了工作,或为了更好的生活。
同时,他们也为城市贡献了很多力量。
“可这就是生活,作为移民,你不得不去适应这里的生活和文化。
”感慨之余,他似乎也有些无奈。
作为走进英国主流艺术院线并得到主流英国媒体关注的华裔导演,许泰丰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给其他的少数族裔的创意工作者?
似乎这个问题难住了他,有那么三五秒钟,许泰丰痛苦地盯着录音笔闪光的红灯紧皱眉头,“如果我知道有这样一个成功的经验,我们大家可能都已经成功了。
我也不能说我成功了,我才刚开始,这是我的第一部电影。
”“我只是一直写,一直写,写一个我认为非常有意思的好作品。
我能做的,只有不断地去完善我这个小小的作品。
而非常幸运的,人们喜欢我的作品,也给了我回应。
”许泰丰正是这样,尝试着将自己的剧作寄给了大牌影星本·威萧,对方竟然也同意接拍了这部超低成本的电影。
许泰丰是个完美主义者。
拍电影时,他经常会有更好的想法,因而,他总是想要改变一些之前做的东西。
因此,在片场,他老是一副“着急、紧张”的样子。
“这是我自己的问题,不过,时间不容许我这样一直改,最后只有任它这样了。
”许泰丰骨子里也有点悲观主义色彩,或者说他太谦虚,因为谈到成功,他就一直在谈失败。
“我一直很害怕,没人看我的电影。
”许泰丰直到现在还在担心,“电影女主角是个中国老年妇女、对白还要用中英文翻译,其中甚至还有同性恋关系。
谁来看电影呢?
现在影片上映的也是艺术院线,不过也至少是上映了。
”而且,在许泰丰心中“电影本身就是一门生意”,这部电影在中国无法上映,也成了他心头的一件伤心事。
“你知道,这是一部关于东亚人在英国生活的故事,而中国却不接受这部影片。
”虽然这部影片在香港电影节上映,但是影片发行权却没有成功卖到香港。
记得年初见到他时,他还满怀期待,已向上海电影节提交申请,希望能够进入中国市场,“郑佩佩是上海人,希望这能帮助我们进入上海电影节。
”但现在似乎这些都没有落实。
二代移民:自我身份和定位的寻找如果说《轻轻摇晃》是许泰丰对自己母亲或者母亲这一代人的故事和人生的反思,他目前正在写的发生在柬埔寨的故事,正是他对自己身份和定位的追寻。
许泰丰说,今年下半年,他将去柬埔寨呆上几个月,为他的新剧本做一些实地的调查和采风。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而对于三十四岁的许泰丰,如今也是到了一个寻求个人身份和定位的阶段。
“至少近五年来是这样的”,他说。
“对于柬埔寨出生、在伦敦生活的华裔这意味着什么?
我们要寻求什么?
作为政治左派,这些又意味着什么?
”许泰丰说。
喜欢王家卫和侯孝贤影片前期预算12万英镑来自英国微波电影基金和BBC 电影,这笔投资的显然比较拮据。
但可以说,《轻轻摇晃》是当下英国票房最好的艺术电影之一。
“特别是周末,票房成绩不错。
影片发行商(英国知名艺术影片院线Curzon 公司)挺开心的。
”许泰丰说,而且很多主流的报纸、杂志都对这部片子有所关注和讨论。
怪不得在年初英国电影协会同性恋电影节上,投资商看完影片后就表示,后悔当初因考虑是处女作而不愿出钱投资。
聊到如今正在进行的英国电影协会的“两岸三地百年电影光华”(A Century ofChinese Cinema)电影展映活动,许泰丰表示,自己也特别喜欢并看过很多中国的艺术电影,比如王家卫、侯孝贤、关锦鹏、陈凯歌等人的电影。
“王家卫对我的影响很大,虽然在《轻轻摇晃》这部影片中可能体现不多”,许泰丰说,“还有来自台湾的侯孝贤和蔡明亮,这些东亚的电影人真的做得非常好。
看他们的作品真的是太棒了,非常聪明,对我的作品有很大很大的影响。
还有中国大陆的‘第五代导演’我也非常敬佩。
”(转帖自己采访写的东西)
10/19/2023 Both the subject and the production feels like a student project even though with Ben and 佩佩. 导演第一的长篇所以make sense很怪 Student or okay debut features always have the same feeling of immature. They always try too hard to combine all their designs into the film, which make it all looks too intentional. All the brilliant best debuts can convert all that thoughts into an uniform and natural production, seamlessly combine everything together to create something lively, but yet raw. I guess this differentiates the gifted from the rest. It takes understanding of cinema as a visual and audio art form, expressing the feelings through actors, lense, and editing, and having the talent to have that 灵性 in the debut.Not eveything needs to end with a closure. Leave it as she understand gradually without him saying it out loud. Well, that might still be a student mindset. Without saying anything, start with a doubt and end with an answer through the whole feelings in the film.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feelings are THE HARDEST thing to convey and portray consistently in a film.Show not tell, right?
电影看一半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写:Peaceful, that's the word that I was thinking of throughout the work. It feels like moments, flowing slowly, little by little, petty pieces. It unfolds the story with daily scenes and flashing memories, everything seems so gentle and nice. 郑佩佩的给人感觉到丧子的悲痛,却又不是歇斯底里的; Richard对Kai的感情也从点点滴滴被感受到,小而大
是很有現實意義的一部電影。
關於母子關係,關於文化差異,關於個人成長。
Kai和媽媽的關係是很符合亞裔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狀態的。
在亞裔,特別是在中國文化之下,“母憑子貴、父母在不遠遊、養兒防老”等等觀念把本來隨機匹配的兩代人綁得死死的。
養與孝從個人意願慢慢變成一種外在規定。
責任、內疚讓Kai無法面對真實的自己,不敢對母親展露真實身份。
很大的原因也在於母親對兒子的全身心灌注和強烈的占有慾,從個人的經歷來說,這真的是Suffocating的:作為獨立的個體想要逃離,但是root在心裏的文化意識和情感又一次次將人拽回,下不了決心,僵持在一個無法從內部破解,只能用生命硬耗的拉力賽中,這是何等痛苦。
把這樣的尷尬局面和電影裏兩個“西方人”一比較就能很明顯地體現出來,老Alan寧願住進養老院也不想跟兒孫扯不清、最後小本氣到爆發,寥寥數語說明了個鐘關係,責任分明。
深受以愛為名但是不得自由的親子關係之苦的人,我是更偏愛這樣的明明白白,有愛就相處沒愛就分開。
雖然經常聽到說marry一個人就是marry一家人,但是相愛其實就只是兩個人的事情,跟不跟互相家人親近是有選擇的。
無邊界的關係是危險的。
電影節奏不是難麽流暢,矛盾其實還可以再深入。
不過展現的很多問題也挺能讓人共情的,不知道是不是導演自己的有感而發,總之我是能感受到真心的。
小本好可愛好可愛,這麽溫柔,但是又不柔弱。
大愛!
很晚很晚的时候看完本喵的轻轻摇晃。
说不出来的心疼,我是个看电影不会哭的坏人。
可是每次看到本喵泣不成声的时候心里都会像窒息一样难过。
父母渐渐老去,我们会内疚,我无法想象如果有天我父母有一方不在了,我又不在他身边,他会有多么寂寞。
空空的房间里,只有他一个人。
我不敢想,我害怕。
片中的儿子不敢和母亲出柜,本喵说他怕如果说出口了,他母亲会不爱他。
其实我一直不理解有些父母会因为孩子的性取向而和孩子断绝关系。
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这么和我说,我会告诉他,不用怕,爱本就没有错。
同性这条路会很辛苦,可是只要坚持你的本心,爱自己爱的人就好了。
我真的是个反应很迟钝的人吧,看电影的时候不怎么难过,直到落笔写点什么,才开始心疼。
午夜,零零碎碎写了一些东西。
我还是太幼稚。
好梦。
男主是GAY,男朋友车祸挂了,男朋友的妈妈在老人院,不知道男主与儿子的关系,男主去照顾妈妈,但因为妈妈是中国人语言不通,找了个翻译,帮妈妈找了个老头当男朋友,妈妈是难以捉摸的老人,反正妈妈和男主都经常幻想看到死去的儿子(男朋友),最后男主向妈妈坦白自己是gay和他儿子是好基友,妈妈貌似也没什么特别的反映,靠,早点说不就没事了吗?
凯,对于Richard和珍,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也正是因为凯,Richard和珍这两个人之间才会有看起来那么深的“恩怨”。
凯是谭珍的独生子,也是她身在异乡唯一的依靠。
作为一个典型的东方女人,而且岁数已大,谭珍对儿子的依赖与爱,也只有她自己能懂吧。
郑佩佩女士的演戏功底真的很深厚很足,在她饰演的谭珍身上,真能看出很多中国母亲的影子:不善表达自己的爱,特别是向儿子表达(到了最后,她也失去了向儿子表达的机会)。
反而总是很擅长让别人产生误会。
而凯与Richard是一对同性情侣,虽然在英国,法律已经对这个群体表示认可,但对于中国母亲谭珍来说,也许是一件天大的事。
不但是有文化差异的因素,无法割舍的母爱也使谭珍对一个俗物谋面的人Richard产生抗拒感,甚至与儿子之间也产生隔阂。
Richard是很希望凯可以很勇敢的向家人出柜的,他希望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再对凯的母亲遮遮掩掩。
然而当他亲自面对悲伤的谭珍,凯的母亲,Richard也失去了坦白的勇气。
毕竟凯的母亲对Richard仍心存抗拒,她认为之前儿子“疏远”她的原因就是Richard,而且凯刚刚去世,谭珍的内心受到重创,Richard也不敢再让她受刺激。
尽管Richard试图替凯照顾好凯的母亲,但固执的老年人总是在疏远这个英国人Richard。
即使Richard和谭珍之间有隔阂,由于两人也对凯有深沉的爱——一人是怀有母爱,另一人是怀有爱情。
最终也会相互扶持继续向前走,带着存有凯的点点滴滴的回忆。
时间总是好的疗伤大夫。
影片中,故事发生在英国的冬季,但不会给人带来冰冷的感觉。
电影的场景基调是温暖的:公园里的树木;艾伦送给谭珍的花束;养老院的墙壁;谭珍喜欢的CD;凯与Richard同居的房子;Richard亲手烹饪的中国菜......我能感受到当中人们呼出的气息都是暖和的。
这个故事哀而不伤。
轻轻摇晃 观看完毕。
找了无数网站终于找到了片源…没有字幕纯靠听,幸好郑佩佩说中文减轻一小半负担…清晰度渣不能全屏,只能睁大眼睛使劲看…剧情简单主要靠情感线和人物关系线,情节层次比较模糊,理解上很费脑子。
总之是看一部顶一套题的强大电影!
主要讨论了面对父母老去,子女感受到的压力和愧疚,以及面对老去,老年人对子女的依靠和对未来必有所失的恐惧、伤感和心存希望。
涉及了文化差异的问题,母亲讨厌儿子的室友,没有什么理由,交了一个外国老伴,有了翻译之后很快就分手了,正如男主所说,她并不愿意去尝试融入、理解。
这一方面是文化差异,另一方面也是年过六十的中老年人的一种特点,一种更隐晦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而导致这一点的原因之一,电影给出的是面对老去感受到的无力、寻求依靠的愿望。
尽管主角是母亲的儿子的男友,但是同性元素在电影里只起到了一些表层作用,它象征着子女独立于父母的个人生活,因为种种原因一些个人生活中的因素子女不愿告知父母,从而成为了阻碍的一部分。
而养老院则是代表着一种普遍的、老年人不得不面对的生活氛围,物质配置齐全、丧偶、子女不在身边…电影里的评价是桎梏般的鬼地方,而事实上这种鬼地方是心理上的而非地理上的,男主不愿让母亲搬到公寓同住,而即使同住又能如何,思维模式、生活习惯等等,老年人无可避免地在老去中落后于年轻人的生活,这种落后带来的孤独无依感不是单纯的陪伴可以抵消的。
电影把中国人心目中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观念放置到一个残酷的境地,对母亲来说,异国丧子、语言不通,唯一友善积极想帮助她的男主是惹她讨厌的,在这个即使有良好的医疗保障和安全的食品卫生的国家,养儿防老的期望到底只是徒增悲痛。
而其中一些争执个人很欣赏,把典型的中国老人的惯性思维和年轻人的想法碰撞,尽管让人皱眉咋舌但的确典型。
演员方面,由于英语水平有限,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听懂他们在说什么这个点上去了,所以对Wishaw的表演无暇欣赏,角色个性比较弱化反而主要体现的是身份和一些元素的集合体现,母亲角色也是如此,尽管有性格体现,但仍然是身份和一些特定元素占了主导。
总的来说,切入点很好,但是电影的情节安排和台词上可以做得更好。
不得不说母亲最后的一番话的确突出了主题,但是也的确有些生硬,而人物两两慢跳华尔兹来照应 轻轻摇晃的标题恐怕有些不自然。
内涵丰富的电影,但是表现表达上我个人并不觉得它很优秀。
2014年圣丹斯电影节首日国际剧情片竞赛单元开幕影片郑佩佩饰演的母亲是一个不讲英语的柬埔寨华人,为了和儿子团聚只身来到英国,却因为儿子的“室友”,不愿、也不能搬去和儿子同住,直到儿子因车祸去世,才第一次来到了儿子的家。
儿子口中的“室友”,是他的同性恋男友。
终于鼓起勇气,即将向母亲坦白的男孩不幸车祸身亡,他悲伤欲绝的男友想尽一切办法,替他死去的爱人尽孝,甚至为自己的准”岳母“介绍男友,让她在异国他乡不再孤单。
可是母亲却莫名的讨厌这个年轻人,对于他一切帮助和关心,毫不领情,而男孩依然对于这个脾气古怪的“岳母”不离不弃。
这段“岳母”和“男婿”之间的对手戏中, 郑佩佩和Ben Whishaw把两个角色之间复杂的情感演绎的淋漓尽致,两个角色都让观众深深同情。
导演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情感复杂性和深刻性的精准、细腻的拿捏让人佩服。
本片的另一大亮点是不讲英语的母亲和她约会的老头的所有沟通都要借助一个华人女孩的翻译,这似乎重复的翻译却在一中一英的转换把角色间的文化差异、情感冲突和人性的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惊叹于这位生于东南亚长于英国的华人导演对于中西文化的深谙。
电影的基调,正像Lilting这个名字,婉约而细腻,悲伤却温暖,儿子与男友的爱,儿子对母亲的爱, 男孩对于爱人母亲的关心,母亲对逝去儿子的思念,就像一首轻柔婉转的歌,随着故事的发展,在观众心中慢慢流淌。
(未完待续)
如果不是发现本卫肖出柜了还真想夸他的演技但现在觉得切~不过是本色演出嘛。但即便如此他在剧中的一颦一笑真是销魂。在Gay题材即将告罄前,洪导演旧瓶装新酒试图另辟蹊径,但移民/东西差异/老年人...过多的旁支还是分走了主线剧情的强度,使本片虽然有闪光温暖的亮点,但并不成熟
Ben式哭戏的杀伤力太强。。。。。。扛不住啊!
这是演员撑起的一部片,两星给演员。想表达的东西很好我都明白,但是拍出来的都是些什么鬼?最后突然就互相理解了也是什么鬼?以及我可以吐槽一下移民英国29年仍不会基本的日常会话,这个设定真的合理吗?
空间太窄,没有启发的可能
低成本也能好电影
普普通通,当母亲又怎么会什么都不知道呢,到了一定年纪
i was expecting more. 故事没讲好,剪得也乱七八糟。两星都是给演员的。。。导演真是浪费资源啊。。。
3.27@ HKIFF. 五星太昧良心了,暗搓搓地改掉了……导演根本不会讲故事,而且恰巧是对跨文化这个主题的表现最薄弱。总的来说是个60分的伦理片+80分的喜剧片+532947384627分的porn。60分的导演&编剧,75分的摄像,282462839187分的演员。【这片子要是给李安来拍一定特别好看
小本子就是温暖的化身!那笑容,融化一切~这个角色只有他能hold住吧~佩佩演个蒙在鼓里的stubborn老太,语言不通,爱儿心切到有点儿不明事理;为小本子好不平。BBC投资合作,水准还是保持在那儿的~
没看过也要给五星,只因为本本!
轻轻的压抑,一切都会过去的
对了。一个母亲如果还有依靠,她就还有能撒娇不讲理的地方,如果没了爱人,没了孩子,女人也继续自己的人生,但这活着韧劲就像橡皮筋,相当长时间不会断,但每一天都会比前一天更疼。
设定其实挺好,导演也试图表现出中西文化的差距。但是不知是郑佩佩没表现好,还是留给她的空间实在有限。她表现了一个中国老太太的固执自闭和以儿子为中心,却丝毫看不到多年他乡生活留下的痕迹。从头到尾没有表现出任何层次感,真遗憾。英国小伙子演的真好。层次很分明,每段戏都交代的很清楚。可惜了
演技加一星
除了本之外,其他真的不太好……
大家好我是小本NC粉
评分太虚,全程违和,结尾独白完全不切题,再闻闻我腋下那句台词一出,违和得我当时就哭了,我给两星干嘛?毕竟小本还是太美了
啊,我心都要碎了。轻轻一晃,留下涟漪还未散去。
3.5。中西文化差异下碰撞的情感题材,拍得还不错。
随着漫步舞曲,轻轻晃出的满是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