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得时候看过很多遍,可是长大了还是有点记忆模糊,这个电影就是删减版的动画片,看着里面的画面,想起小时候的心情,很是怀旧。
我是第一次参加豆瓣的活动,其实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位有趣的豆友。
其实很小的时候就看过邋遢大王这部动画片,当时的我由于年纪小对于剧情等各方面的理解都还有限,看着只觉得最后主角逃出来了,是个欢喜的结局,很开心。
长大后重看,才注意到了前期剧情中的一些略带“惊悚”的部分,血肉模糊的老鼠,甚至还有老鼠想吃人的剧情,想想觉得还有些可怕。
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当时的动画片比起现在,深刻多了,基本没有什么弱智的剧情,几乎每一个都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还是怀念的。
邋遢大王奇遇记 (1987)8.71987 / 中国大陆 / 动画 儿童 / 钱运达 阎善春 / 丁建华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个小男孩儿非常不注意卫生,所以大家都叫他邋遢大王。
就是因为他不讲卫生,才误喝了被老鼠放了缩小丸的橘子水而导致自己缩小到老鼠大小,被老鼠骗进地下城后,邋遢大王就时时被追杀,因为国王想拿他做实验。
后来老鼠国的公主想按照人类的方法结婚,因为经不住公主的苦苦哀求,国王只好让邋遢大王来准备婚礼。
邋遢大王抓住了这个机会,让爆竹充当礼花,把老鼠王国炸得一片狼藉。
邋遢大王趁老鼠们慌乱的时候骑着新郎的摩托车逃出了老鼠王国,就在他站在地面上的那一刻,邋遢大王也恢复了原形。
邋遢因为吸取了这次教训,也变得讲究卫生了
大概在家是真的无聊,中央六播放的《邋遢大王奇遇记》都能被我津津有味地看完。
小时候动画片版看了无数次,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笔画”连9个点,毕竟那曾经是奥赛题,但是我却是考完了才看到的动画片,那时候那道题基本上是全军覆没。
现在想想,动画片做到寓教于乐,大概就是这个高度和水平吧。
这次再看动画版,13集缩成了88分钟,再加上电视上的动画片版真的太久没看过了,居然又沉迷其中了。
不得不说,小时候以为那个时候的动画片只是开始,没想到却是这些年的巅峰。
即使后来出了《大圣归来》(豆瓣8.3,看电影的时候旁边带孩子来看的大人顾不得孩子要上厕所的吵闹,呵斥孩子等会马上就完了)和哪吒(豆瓣8.5,票房神话)。
但是80后生人应该都知道,这个分数多少都有感情加分,真要拿出剧情来谈厚度,无论是何种原因,都和80年代产出的动画片相去甚远。
就拿《邋遢大王奇遇记》来说,动画长篇版豆瓣8.2,短篇8.6,虽然比不上好莱坞那多部9+大作,但是自认为它的故事内容毫不逊色甚至略胜一筹。
我看的时候不禁惊讶,原来动画片还可以拍出讽刺的效果,还能借动物喻人(后面这段,我甚至怀疑马男是不是在偷师)。
动画片的选择就很考究,用了老鼠这个人人喊打的物种,那么他们做出的什么事情毕竟是不讨人喜欢的,所以那些背叛、愚蠢、贪吃、腐败等等特性你看起来也毫无违和(这点我居然感觉略胜马男好几筹)。
但实际上,长大了之后的我才明白过来,这些又怎么可能讲的是动物或者说老鼠呢!
小时候,我一直以为这是一部要让小朋友讲卫生不邋遢的电影。
即使现在,电影院的动画片也总觉得要拍给孩子看,甚至羡慕好莱坞能拍出《怪物史莱克》和《马男波杰克》等这种拍给大人看的动画片。
但是回头看看小邋遢,原来只是自己太年轻,错过了太多细节(也可能是当年的我太热爱数学,就记得一笔画了……)。
且不说画工为了体现古墓效果画出来的古代人俑像,
单说鼠王那段致敬《大独裁者》的制霸全球梦就让我再看的时候十分震撼,而这显然是小孩子看不懂的。
甚至地球仪的角度都在致敬更不用说,动画片里居然可以有血,这是现在只能看满屏绿汁的现代人了解不到的喜悦。
所以我们的动画片,是可以讽刺,可以见红,可以教数学的。
再看看现在,刻意逢迎所谓的真人化和低幼化,忘记了故事性对于动画片的重要性,是不是有点舍本逐末了?
当然,你可以和我说,对比那个时代的监管,时代不一样了。
但是相比那个时代,我们对于国外电影的开放度越来越高,我想如果电影本身剧本出色,阻碍应该比那个年代小多了。
所以有的时候,与其简单的去喷高层,埋怨时代,不如踏踏实实做事,搞好创作,会有不一样的惊喜,毕竟对比那个百花齐放的年代,现在的我们,精品太少而渴望精品的心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动画片的黄金时代,何日君再来?
10多年了,画风居然还要保留那个年代的,我一直不懂,这到底是为什么!
人们总要成长,就好比一部电影中的主人公都要有成长,人们才愿意看,做个比喻,《新警察故事》中的主人公成龙,是因为一件事将他打入人生的低谷,随着剧情不断推进,主人公慢慢找回信心,成长称为一个更强的人。
《邋遢大王》反而还是用上个世纪的创作方法来让21世纪的人接受,依然使用了上个世纪的画风和剪辑风格,似乎说不通,但又没什么错,反正只是一部动画片,我不看不就完了。
为什么国产电影总要打着怀旧的旗号来不思进取的骗钱呢,这几年所有的动画冷饭都被炒了一遍,《葫芦兄弟》《黑猫警长》《大闹天宫》现在又是《邋遢大王》,接下去是什么?
阿凡提?
天书传奇??
现在中国的电影人就是在吃老本,整天喊着抗击好莱坞,请问你拿什么抗?
观众的怀旧热情吗?
这种吃老本的行为始终是自掘坟墓,只会让中国电影更加堕落,只会让观众更加高呼坑爹!
拜托现在的电影人,多把心思想想新的剧本好吗?
别再来消费我们… ——最爱BOSE
男友事先订的票子,问我想看不……好吧,电视版的邋遢大王一直想不起来结局,就趁这个机会补上。
小的时候我最喜欢的是邋遢大王帮老鼠公主置办嫁妆和婚礼用品的那一段:牛奶盒穿2根筷子就变成了花轿,觉得邋遢小子真是超级有才……好吧,最后要说的是,气球真是个好东西,关键时刻还能用来自救……
我是个不太讲求吃喝的人,饶是这样,心上还是留着些略显久远的味觉记忆。
偶尔回想起来,感觉美滋滋的。
那是小时候坐着外婆踩的三轮车,买来的一个烧饼,那是用农村的大灶烧饭后贴在锅底的一层饭巴。
虽然有时难免产生一种冲动,想再吃一回那样的烧饼,那样的饭巴。
但也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更有可能是把那份记忆中的美好给毁了。
这次重温《邋遢大王奇遇记》的经历,恰恰是没有止住怀旧的冲动,得到了个反面的教训。
由于这次的影院版只有八十六分钟,而电视版的《邋遢大王奇遇记》分13集,每集十分钟左右,共约一百三十分钟。
在去影院观看首映前,我先在线重温了一遍电视版。
看完之后,都有点怀疑自己真的看过这部动画么?
自己对这部动画,一直以来,留有深刻印象的是如下两点:一、邋遢大王拼命想逃出老鼠洞但死活都逃不出去,以至于被逼地喊出自己再也不邋遢了。
而现在看电视版,感觉在邋遢大王设法逃跑的情节中,他其实是一直处于优势的。
或许是自己长大了,才有这种感觉。
如果小孩子看,则会觉得邋遢大王直到婚礼放鞭炮前,一直处于劣势。
当然,也可能是我记忆有误。
二、就是临近结尾时的婚礼放鞭炮。
这点倒是和记忆没有出入。
今天看的影院版,是在电视版的基础上做了删节处理。
也许这样做是考虑到放映的效果。
因为,人双眼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是九十分钟。
不过,我感觉还是处理的不够好。
删节处理的结果,是有些剧情明显不够连贯了。
再有,就是处理掉的几段内容,恰好是我自己非常喜欢的。
虽然只做减法的处理方式,明显比《大闹天宫》的3D化处理要好多了。
下面把我记得的若干删节的主要情节列一下:1、邋遢大王在鼠王密探的指引下,第一次见到老鼠王国,他帮想玩摩天轮的小老鼠们装好了电池。
电影版里删去了这段。
2、邋遢大王遇到乞丐鼠时,见到绿毛鼠部队,躲进了罐头里。
乞丐鼠藏有邋遢大王的罐头献给了绿毛鼠司令。
电影版在这一后直接跳到了邋遢大王假扮洋娃娃靶子。
删掉了电视版里,绿毛鼠司令打开罐头看时,发现罐头里没有邋遢大王这段情节。
3、短尾巴小白鼠带着邋遢大王找出口时,有一段过水沟的戏,在邋遢大王过树枝做的独木桥时,故意使坏把树枝独木桥给踢掉了。
电影版里没了这段。
4、老鼠大王向邋遢大王介绍自己手下的特种鼠:背上发箭的绿毛鼠能向人类投掷标枪,嘴长锯齿的黄毛鼠能锯毁人类的坦克,尾似弹簧的红毛鼠能像导弹般摧毁人类的飞机。
电影版里没这段。
5、老鼠大王抱着地球,幻想自己成为地球球长,向群星发号施令。
电影版里没这段。
6、邋遢大王第一次逃出老鼠洞,红毛鼠不紧不慢地追捕邋遢大王。
电影版里删掉了红毛鼠向鼠王的密探夸耀自己本领的段落。
以上这些被删掉的段落,我觉得1和6可有可无。
3、4、5被删掉,就非常可惜了。
3中的情节相当于是个铺垫,让人对之后的情节有个准备,即短尾巴小白鼠假冒长尾巴小白鼠把邋遢大王骗到鼠王的王宫里。
删掉3中的情节,感觉节奏就紧了。
4、5的想象不算特别新鲜——让人想起《大独裁者》和《小王子》,但是也算有趣了。
2中的情节删减,就有些叙事层面的不通顺了。
其实,叙事上的不通顺,感觉电视版中也有。
比如莫名其妙地就蹦出一只小花猫和一条大灰狗,而且它们似乎是邋遢大王的宠物。
不过,看了导演阐述,知道电视版《邋遢大王奇遇记》改编自同名童话,作者的最初构想是三部曲,最后要在第三部点出这一切都是邋遢大王在公园里的一个梦。
只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最后童话版和电视版都只推出了第一部。
这样的话,叙事上某些地方的不通顺倒是有意的了。
然而,就这点来看电影版的话,只做减法的改编方式似乎是太偷懒了。
或者导演打算先把电视版的搬上屏幕,如果反响好的话,再推出第二部,第三部。
首映式中,上美厂的厂长也说正在计划推出《大闹天宫》和《黑猫警长》的第二部。
这次看大屏幕,更明显的感觉到国产动画普遍的呆板及不注意细节。
看背景公园里的花草画得毫无生气。
至于细节,邋遢大王用衣袖抹脸上的食物残渣时,残渣一开始没变化。
小白鼠挤橙汁给邋遢大王喝时,橙汁溅到邋遢大王脸上时,没有留下痕迹。
想想小时候,更喜欢看日本动画,现在看来,就是因为日本动画更注重细节,注重想象的真实性,因而即使里面的打斗纯粹是幻想,也让人看得心情紧张。
说到细节,这部动画,有一点很让我喜欢,就是古墓里的场景设定,诸如陶俑、壁画等,色彩感很不错。
说了这么多不好的话,也主要是从大人的角度考虑。
就小孩子来说,这部动画还是非常不错的。
邋遢大王的形象也算是对中国传统动画中的好孩子形象的颠覆。
只是有些孩子似乎觉得这部动画有点恐怖。
在观影途中,我耳边不时响起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妈妈,我怕。
也许是看电影与看电视的区别,或者说现在与儿时看待本片的心情与角度有落差,记忆中的《邋遢大王》似乎并非在影院中看到的这般。
如今能回忆起那些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的场景,总带着午饭后电视机柜下暖暖的阳光,还有午休前暂时抛开学习念想的小自在。
而十多年后,坐在冷气很足的电影院,幽幽的只剩下大银幕的光,偶尔听得邻座几句窸窸窣窣的闲聊,而原本属于电视的画面硬生生被拉扯放大了很多倍,其实这感觉从一开始就已经不对了。
就电影的整体性来说,原本共130分钟左右的电视动画被剪成了86分钟的电影,虽不影响整体剧情的表达,但桥段之间的剪接稍嫌生硬,尤其是在后半段,有明显的破碎感;至于剧情,确实没什么好挑剔的,毕竟观众们也希望看到最原汁原味的样子,只是这些完全是拼凑而来的“经典桥段”,实在是让人找不出非登上大银幕不可的理由。
近两年从《葫芦娃》、《黑猫警长》到《大闹天宫3D》和现在的《邋遢大王》,这些耳熟能详的国产经典无一例外打着或数字修复或3D转置的“技术”手段从荧屏转投银幕,反观如今的中国动画更偏低龄化、受众面更窄的趋势,与其说现在的国产动画充斥着一阵重兴经典、重整旗鼓的怀旧之风,倒不如说是已无法制造更多经典的江郎才尽,而不幸的是——这个现象短期内仍将延续下去。
现在的我依然可以准确地哼出《邋遢大王》的旋律,我依然喜欢这部动画以及所有陪伴过我成长的其他国产经典,这些光影都承载了我人生中最天真烂漫的岁月,但是有的美好,还是留在记忆里吧,毕竟我已经难以将心境调回如当初傻傻地守在电视机前的单纯,更无法只用记忆与怀旧情绪来填补这跨越十几载仍无任何进步的国产动画。
≪邋遢大王奇遇记≫,讲述邋遢大王意外进入老鼠世界的荒诞故事。
又一部儿时的经典动画剧集重回到观众视线,此次电影版同样经过数码修复,片长由两个多小时缩短为不到九十分钟,加快了故事节奏。
本片同样看的是我们儿时的情怀,以及我们对儿时的回忆,也让现代儿童感受我们那时的纯真。
总之,值得一看。
毫无诚意!!!!回忆是好,拿来卖就是做贱
给原始版本一个五星评价,但这片子真的可以叫做修复版吗,明明除了剪片长就没做什么修复工作……
根本就是把动画片版拼一拼,还是拼的不怎么好那种,细想想剧情,其实口味也挺重的。
只依稀的记得片段〜〜可是这个居然是整理而成的剧场版!怀旧的老本能吃多久?完全可以拍成新版的!只不过需要更大的创新和心意!我觉得过去我们看的动画片都非常好,而如今要看我觉得该创造新的内容!
3星。童年回忆,经典的歌。
不知道小时候的我干嘛去了,竟然没看过。这动画在今时今日放映,真的只能给2星。
12年前的国漫电影还挺牛逼的!
虽然是上美厂的炒冷饭,但真是找回了童年回忆。经典cult动画,现在的小盆友再也看不到这么恶趣味的国产动画了!
3+情怀居多,毕竟代表了一代人的童年。
史上最恐怖儿童电影,没有之一!!!!!
喜欢喜欢 小时候最爱之一
说实话,太缺乏诚意了,这样零成本吃老本的行为也反映出现在中国动画缺乏创造力的现象。儿时的经典还是留在记忆中吧
"小邋遢,真呀么真邋遢……”还记得二傻唱这歌的样子,哈哈哈
炒冷飯頭麼就是把昨天夜裡廂沒吃光額再出來炒炒伊,再回味回味昨天的味道…小邋遢真呀麼真邋遢~邋遢大王就是他~~~♪一瓶臟汽水引發的迷案
剪掉太多了……最后女主角(?)便当还不到2分钟邋遢大王就把她彻底忘记的部分实在…………
好似童年的美好记忆都发生在夏天!2000年夏日的CCTV6电影频道,唯一遗憾的是这次把邋遢大王生病后肚子内细菌大战的戏码给删了,好想听那句“传播细菌的伟大事业”。
嗯,充当临时家长的角色,带了临时小盆友去看~ 挺欢乐的~!
邋遢大王的奇幻...
儿时的回忆啊剧情设置很超前影院版剪辑的不够细致有不少硬伤但仍不乏为国产动画经典
美好的东西还是让它放在回忆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