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识是2018年11月20日,我上一次是2022年1月重新翻出这部剧,再到我们分开的2022年3月,再到2024年的今天,我又重新看完这部剧,将近六年的时间,我们经历了那么多,可是我们还是分开了。
弹幕上说,人身本就有遗憾,但是我却觉得人生需要坚持,我们不该是这样的结局,今年我会回长沙,不管最后结局怎样,我都不想让自己后悔和遗憾,人要勇敢的面对自己的生活。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感知到我的爱,不知道我这迟来的反省和回追能否重新让我们走到一起,但是我做了决定,要去重新找回你,哪怕我最后只是丛原。
我爱你。
和许多的电视剧一样,男人女人间的爱情/男人男人间的友情/兄妹父母间的亲情,也许故事中这样的感情在现实的生活中很难重复,但至少某一个方面是可以折射出很感动人的。
用心看下去,有那么一点点的收获就够了康凯:他在坚持着善良,在经过无数次的打击还对人敞开心扉。
康凯和丛原是编者一个暗示的成分,我是觉得这个角色身上拥有的素质是每一个过来人都拥有的天性,只是生活越来越残酷,很多东西磨灭了。
他对爱情,对婚姻,对金钱,对工作,他拥有的价值观只有在我们刚刚步入社会的时候才有,我自己作为成年人觉得曾经拥有这些东西,但现在丢掉了,展现这个人物的坚持能够看到很多我以前的样子。
丛原:跟爱的女孩有情而无缘,或者有缘而无情。
成全的过程中若无其事,但放下电话会失声痛哭。
他身上的特点是现在社会趋之若鹜的,钻石王老五,为什么情感世界是个荒漠?
因为他大学的时候爱过一个女孩,最后没有在一起,从此心灰意冷,遇到后来萧晓牧,触发了很多他 内心的情愫,陌生,关注到了解,进而到爱慕,追求,他一直帮这个女孩完成梦想,是由关爱产生的爱。
另外 很喜欢田朴珺:)片尾曲很好听:《慢慢来》《@不要紧 有些话只是出于习惯 望着你 目光慢慢变得坦然 距离 有一点点 寂寞在视线中弥漫 忽然 有泪水 滑过了时间 路 走到了转弯处 看见了那棵属于我们的树 默默浇灌 春夏秋冬 始终相信 总有一天 它会结出幸福 慢慢来 退一万步 大不了再回到最初 慢慢来 有些事不用说得清楚 慢慢来 花落花开 幸运是我们还期待 慢慢来 爱是恒久的关怀 慢慢来@》
【相思树】片尾曲 简爱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总算是是把片尾曲传到bilibili了,有个喜欢“陈数”的爱po主非要说这首歌是“吴秀波”唱的,真不是......演唱这首歌的是:张恒、王珺电视剧里,《致橡树》这首诗一共朗诵了三次,其中两次是“吴秀波”(但他人设崩塌,现在好狼藉,追星什么的还是谨慎的好,娱乐圈乱的很....好嫌弃.jpg)另一次是“孙淳”和“浦蒲”朗诵的致橡树 相思树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看弹幕,有细心的网友抓到了“孙淳”念错的字.........电视剧《相思树》的片尾曲 作词:樊孝斌 作曲:王钢 演唱:张恒 王珺 若情不摇摆风雨要来手握一片云彩漫漫岁月中看花落花开拿真心温暖爱的胸怀一起来支撑未来一百年感慨到一百岁还是一个小孩活着要愉快天天都期待当夜色已成海梦又回来幸福就在口袋如果爱就简单爱别让生命为爱悲哀有伤心有伤害统统都放开关怀随身携带给与你的将来你的爱
就是因为那女的丑我到这个月才看《相思树》。
那个女的丑就算了,造型师和她估计有仇,大短脸还要大刘海压到眼睛,横看竖看都丑得不得了!
硬着头皮努力忽视那个女的丑样,才发现相思树是多么优秀的电视剧,不愧是当年央视一套播出的,行云流水史诗般的爱情,吴秀波通过眼神把一个温暖和煦的形象刻画得如此美丽!
贯穿全剧的片头音乐《简爱》给整部片子增色不少,可惜网上只能找到男女声对唱的,原剧音乐没有搜到。
孙周导演不愧为名导,让人享受史诗般的感觉。
因为在白玉兰奖上大满贯而看了《在黎明前》,因为感动于刘新杰与谭忠恕的兄弟情而发现了吴秀波,回头观赏《相思树》,看到了不一样的吴秀波,更看到了一个细腻感人的故事。
不得不说点什么了。
萧晓朴:实在是个不讨巧的角色,这个高大的男孩,眼睛里缺少一个大男孩该有的清澈单纯,反而带点邪气。
只有血脉没有亲情的父亲可以利用,改变自已命运的恩人可以动脑筋,只要不伤筋动骨,只要不触犯法律,只要能带来利益,道德什么的都是扯淡。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不认为最后戏剧性的众叛亲离能让他改变什么,依然有大房子住,依然有车子开,依然有总经理当,失去的,只是作为代价——他萧晓朴还能承受的代价。
康慧:她也是一个现实的标签,年轻,漂亮,聪明,有点自私,有些势利,想出国的理由有些牵强,但是她确实在努力。
越往后我就越喜欢她,甚至喜欢她略带鼻音、有点用力的演出,不管是任性、撒娇、抱怨、沮丧,还是最后心疼地掌掴她哥哥的时候,因为敢爱敢恨,因为真实。
她梦想着出国,看不起农村人,却还是愿意嫁给萧晓朴,还是跟他的家人和气地坐在一起吃饭;她厚脸皮地要收下丈夫的爸爸的钱,却因为丈夫利用他的爸爸而冷战;失望透底地离开萧晓朴,但是没有离开晓朴的妈妈;从来没喜欢过萧小牧,因为心爱的哥哥喜欢她,所以她要拉着哥哥帮他争取幸福,最后一集康慧在康凯肩膀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痛哭“你爱萧小牧”“哥,我好心疼”“爱不应该是快乐的吗”,然后兄妹不再说话,一起牵手离开,这样煽情的场景,我想没有人能不为这对兄妹感动。
尚洁:幸福来的太顺理成章,太悄无声息,淹没在这个美丽躯体下不安的灵魂里。
我是小牧我也会仰望、羡慕这个尚洁姐的:美丽,温柔,善良,聪明,更重要的是,她像女神一样被呵护着,只是她浑然不知。
也许她跟康凯都是彼此的初恋,太长久的相守,变成了亲人;康凯很纯粹,爱她就是对她好,不受一点委屈,甚至不去明白她要什么想什么;尚洁想要神秘、猜测、不安的爱情,以为那才是爱情,可真当自己陷于猜测、不安的时候,却崩溃了:如果不跟康凯复婚,如果康凯做不到不计前嫌,如果尚洁能够忍受自己的出轨和背叛,如果没有豆豆作为她出轨的证据活生生摆在她面前刺激她,她也许能大彻大悟地平淡活下去。
陈数演的太好,那么“坏”,那么纠结,还那么让人心疼,这个女二的光芒完全把女一盖过去了。
所有的极端和巧合凑在一起,加上剧情需要,尚洁,变的非死不可了……那只红色的风筝,就应该一直飘逸在风里,轻舞飞扬,只有在天空才是她最美的时候,现实的土地容不下她。
丛原:我没看过原著,不管怎么说,现在呈现出来的丛原确实很韩剧啊,贵气、善良、温情、多金,无所不能翻云覆雨。
编剧说了,他的功能就是慧眼识珠,透过丑小鸭看到白天鹅并且冲破世俗眼光爱上她;这样还不够,还要在物质层面把女一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并在精神层面给予慰藉,最后拱手送给男一,谁让他是男二呢。
尽管狗血,通过精良的制作和孙淳成熟真挚的演绎,还是无数人被打动——孙淳大叔总是那么深情,并把这种感动跟心酸延续到故事的最后,尤其是最后的离别表白“为什么我们不能早点认识,这样我也能让你感受到我的那份心思”和掩面而泣时透过玻璃窗颤抖的肩膀——原来大男人哭起来比女人更让人动容。
感动归感动,等到全剧看完,方才发现了这部剧一个明显的问题:过分突出丛原,反而把男一康凯架空了。
尚洁的死跟康凯的入狱是小牧跟康凯感情发展的转折点,按理应该是在没有尚洁的日子里,康凯跟小牧继续发展,等酒越酿越醇,从相知到相守。
丛原在这个过程中无意地插足,有自己的追求是对的,给小牧造成选择的困惑也属正常,但是不应该登堂入室抢占风头。
劇中出狱后的康凯跟小牧沟通互动太少了,算一算对手戏就知道了,对上了永远那么苦逼,两个人總在隔离的情况下想象对方,最后居然还是走到一起,这是不符合情理的。
话说回来,也许是孙淳大叔本身的魅力太吸引人,这样的极品男太少太少了。
萧晓牧:很难过地在这位刚开始不看好的女一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把真实的自己藏起来,为的是努力向他靠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自己的心;却一次次擦肩而过,只能压抑着把过往沉淀下来。
个人觉得这个演员选的挺好,就是要略带青涩,略带土气,不太漂亮,但是清新。
在众主演都是中青年实力派的情况下,说傻就傻,说哭就哭,能有这样自然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
有人说她是以爱的名义压迫康凯,我不同意。
我觉得她做的很好。
她前后两次追求康凯,都是在康凯失去尚洁孤身一人的情况;为了跟自己爱的人平等对话,她从不放弃努力,一步步成熟起来;尚洁回来了,她忍着眼泪劝他们复合,对着妈妈才敢哭着说“康凯哥要结婚了”;在她的相机里所有人都在笑,没有人看到她一边拍照一边抽泣;选择在康凯人生的最低谷表白,还勇敢地到工地找他。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次看到康凯,提到康凯,她都忍不住哭,康凯也是,这不是深爱,是什么。
康凯:最近看的两部剧,吴秀波在里面都是略带慵懒、目光单纯的大孩子模样,一开始便猜到这样的人注定要受伤的,只是没想到后面的打击这么大,这么多。
这个温润、宽容的男人,在尚洁之前,还读不懂人心的纠结,看不到尚洁的精神背叛,也看不到小牧的痴心守候,直到失去所有,才开始变得敏感,变得脆弱,常常看他泛红的眼眶。
八年的感情,换来尚洁哭着要求离开,他发呆,做菜,倒香槟,吃饭,然后安静地放她走;尚洁背叛了他,还生了别人的孩子,但是那是他最深爱的女人啊,怎么能见她受伤见她无助呢,那句吼出来的“我想对你好”,和那双泪眼望着没有了尚洁的空荡荡的阳台,我已经泪如雨下,甚至自私地认为,尚洁为什么不能走的干净点好看點,非要选择这样惨烈的方式,用利刃把自己深深地刻在了康凯的心底,鲜血淋淋,永不痊愈。
很多人认为最后康凯对小牧的不是爱情,只是感动。
只能说這種誤解是該剧最大的硬伤,把康凯对小牧的爱铺垫的太浅,转变太突兀,愛情变得别扭。
但是本意康凯肯定是爱上小牧的。
康凯深爱尚洁,这是不会变的,即使爱上小牧也不会变的;但他并不了解尚洁,只是习惯性对她好;但是小牧不同,康凯跟小牧本就是同一类人,一样的善良,一样的宽容,一样的隐忍,一样的生活理想——不需要太多就已经很美,一样的爱情追求——“橡树”与“木棉”相濡以沫的爱情。
不爱,就不会逃避;不爱,就说不出那句决绝的“我不爱你”;不爱,就不会在吼出“我不爱她”时泪如雨下……在康凯带小牧去湖边的那一幕,就看到了爱情的雏形。
如果尚洁没有出现,丛原没有出现,这样的爱情就会很合理,但也很平淡。
只有经历不安、犹豫、困惑、委屈、最后失去,这种种痛苦,康凯的爱情才更加明确,更加无法回避。
最后,说点自己的观点:虽然感动,但并不苟同这样的爱情观。
爱,就要表达,而不是一味隐忍,就要追求,不是一味成全,除非不是两厢情愿。
既然有勇气为了你爱的人而放弃,为什么没勇气为了你爱的人而陪在她/他身边,克服一切给她/他幸福。
央1在播相思树的时候没太想看,后来发现有孙淳,马上找来花了两天看完。
看之前就知道丛原对晓牧的感情没有任何结果,于是下意识里并不希望过多见到丛原,不愿看到他眼里流露出的怜爱,透过有些游离的眼神似乎可以看到最终的失落。
在我眼里,丛原在晓牧面前总是自卑的,于是他显得敏感、易受伤,却宁愿故作镇定成全晓牧。
最终还是难以幸免看到他挂掉电话后的哭泣,随他落泪。
孙淳50的人了,眼神中的淡定说明了一种沧桑,无论是浦蒲或是萧晓牧都无法体会,这是他的资本。
萧晓朴,他的梦想就像他吞吐出的烟雾,遥远不可及,甚至连他自己都在迷茫,也许只有在康慧的面前,这种迷茫才会被拉近到焦点处,清楚却抓挠不到。
他有点儿像一只陀螺,被抽打着原地打转,渐渐要停下来的时候又被抽的旋转起来,速度到达极点时才发现,自己还在原地。
这只陀螺留下的最后一个表情很微妙,是看到康凯回到康记,也就是回到他姐姐晓牧身边的时候流露出来的,似是一丝放下一半包袱的微笑,只是不易察觉到。
陀螺终有停倒的一刻,那个时候不知有没有一只手捧起它。
看下来发现,只有康慧才是最真实的。
有点儿执着,有点儿傻。
她刀子嘴豆腐心,她所要的幸福很简单,也很现实。
她希望身边的人都面带笑容,并不深究这种笑容因何而来。
多现实的人都会被现实打击,但康慧最终还是会幸福是因为她没被现实锤死,心里永远明晰的知道什么该要什么不该要。
前阵子看过吴秀波演的剧,他演个坏人。
阴森范儿的。
看他做起好男人猛然有点儿不适应,好在他也有时不时的小爆发,比如对康慧的严厉。
让我想起我表哥对他亲妹妹的态度,在外人面前是从不让骂的,只有自己嘴里的责骂,听起来愤愤,却是极有感情的。
不想说康凯之为人,也许这样的人确实比三条腿儿的蛤蟆还难找了。
无论他最终是否回到晓牧身边,他十好几年中的坎坷影响着很多人,足以博得够他受用几辈子的爱。
总觉得片子里每个人都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尚洁的解脱。
她确实是勇敢的。
至少那纵身一跃并不迟疑。
不得不说的是陈樹比以前漂亮了,尤其是眼睛。
唯一不想谈的是萧晓牧。
我不确定她的幸福。
本来打了五星,但看到结尾,减了一星。
结尾,重团圆、中彩票、叙旧情。
仿佛只有丛原一个人是孤独的。
很悲。
也许新年钟声敲响,他还会拿出那张音乐卡片,听听晓牧的声音。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因为孙淳才看,看完总算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萧晓牧嫁给丛原。
原来都是爱丛原的人。
我是冲着吴秀波去看的这个片子,不过,我对他这个角色很难真的认同。
片子的前半部,我喜欢浦蒲的表演。
作为一个上海女孩子,把那份打工妹的感觉演的10分到位,是我喜欢的亮点。
看到下半部,我觉得浦蒲没有能够把一个女人的感觉演绎出来,可惜了。
感觉人物成长的张力不够。
从头到底的形象比较单一。
那个成熟的小牧,很难找到感觉。
可能也是造型的关系吧。
讲不清楚。
后半段的戏,纯粹是在看孙淳的表演。
他的出现,把康凯这个老好人的好完全的比了下去。
他对小牧的爱,也把康凯给彻底的比了下去。
以至于看到最后,甚至怀疑康凯到底爱不爱小牧。
什么时候开始爱的?
为什么爱?
感觉象感激更多一点吧。
总之那几段感情,处理的都不完美,是这个片子的硬伤。
但是几个演员的演技绝对征服了我,从头看到底。
昨天花一天时间看完了前部分,至16集,尚洁自杀。
无处不在的选择题,你做好了嘛。
康凯:去大公司面试or给女朋友准备面试,毫不犹豫的后者; 去北京找尚洁回来,起初是出于同情,关心,当摆在面前是复婚还是不复,出走三天,思考的结果是“我和她相处的那8年,足够原谅她犯的所有错”。
这个挺有意思的是两次跟家人提“复婚”,第一次自己也不坚定,结果得到结果是反对,第二次,很坚定的说"我要和尚洁复婚“,结果得到是”让她来道歉,就同意“(所以有时候你要反思的是,是不是你自己不够坚定,才会有周遭的阻碍) 得知孩子可能不是他的,去医院求证,好友一问”你还爱她吗?
”选择接纳,也就放弃了求证。
尚洁自杀,求找东方那啥,狠狠揍上一顿,给爸打电话,轻描淡写“我把人打了,要负法律责任” 尚洁:一个每次选择都各种纠结,然后悲剧的人物 人可以再选择期犹豫,但选择后就要坚定,有坑也自己挖的,该扛扛
《相思树》很烂。
《相思树》很好。
这样奇怪的观感,在观看同一部剧时出现,真是绝无仅有。
但却在我看《相思树》的过程中不断闪回。
烂在一百个不可能的剧情。
从打工妹发迹可能性的微乎极微,到成熟成功男人一厢情愿爱上小保姆,到脑科主任抛弃糟糠之妻却始终深情地单身着,再到跨国公司多年以来孜孜以求想聘请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如此种种,不可枚举。
可这剧又极好。
好在其感情的自然绵长。
不仅片名的英文是致橡树,不仅片中反反复复多次出现这首诗的吟诵,还因为片中如诗般隽永温暖的感情,仿佛是向那个时代那些人们致敬,更象是向着我们自己心中的理想和爱情致敬。
或者说,导演给了这剧最好的情感,却置于一堆不可能的剧情中。
如果这样的感情是在金庸古龙那样的情节中,十六年都是弹指一瞬,便没有那么多置疑没有那么多不可能,有的只是为这样的情感深深感动。
相思树中的康凯不是世俗观念上的那种好。
他大学毕业不去大公司谋职,不寻求去美国的机会,却辞职开了餐馆。
他算不上那种满足望子成龙的父母的好儿子。
他的爱情平淡在做一道菜和接送爱人的琐事中,对于尚洁算不上能够给予她足够激情的好情人(试想如果尚洁曾经体会过火样的激情,又怎么会轻易就被东方凌霄所诱惑)。
他为尚洁去教训了东方凌霄,其结果却是卖了餐馆让父母抚养了豆豆四年,而且他父母一直都不知道其实这不是他们的亲孙子。
他为了躲开晓牧去工地,让晓牧死心的目的没达到,却让豆豆被同学嘲笑有一个民工爸爸。
所以其实,康凯是一个另类。
他虽然不是焦阳那样的秋虫,却也不是勤奋的蚂蚁。
他表面看上去近乎平庸,可其实,只是因为他过于透彻。
因为透彻,他不想贩卖自己的时间给所谓的大公司,更不想因此背井离乡。
他说,成功之后呢?
不就是买个餐馆可以过自己的日子。
那么现在就可以开餐馆过这样的日子。
如果不是为了豆豆,他后来还不会去大公司;如果不是为了还人情债,他后来也不会背井离乡去美国。
别人趋之若骛的,他视若粪土;别人视为平庸的(晓朴曾饥笑他开餐馆),他甘之若饴。
当所有人都在苟苟营营地挤同样的独木桥的时候,他已以真诚的姿态,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了。
也因为透彻,他原谅了尚洁的伤害。
大抵,这是一个男人不应该能够忍受的事情。
新婚当天被逃婚,然后归来的新娘不仅颓丧靡烂,还最后发现怀了别人的孩子。
是个男人就不该忍,可他忍了。
因为他太过于明白。
八年的相处让他了解尚洁,他知道这不是尚洁的错,而是东方凌霄的错。
在几乎所有男人都会捍卫自己自尊的时候,他却选择了原谅和接纳尚洁。
更有,他一句话都不问地接纳了那个孩子。
与其说这是隐忍,不如说这是透彻。
他知道八年的感情比短暂的出轨更真实,他知道一个温暖的家庭比男人的自尊更可贵。
所以,康凯不是一个一般的甘于平庸的男人,他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他知道孰重孰轻。
他没有因为东方凌霄抛弃了尚洁而打他;但是他为了东方凌霄毁了尚洁毁了他一手建起来并之后又努力修复的幸福爱情和婚姻而痛打他。
(悄悄嘀咕一句:这五年的量刑好象太重了点)而同时,康凯又是一个站在道德至高点上的男人。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这样的高度,让身边的人会有一点压力。
哪怕他自己不自知。
晓牧感激康凯不光是当年的助学,还有她多年未上学的谎言被戳穿之后,康凯的体谅不计较。
这样的大度,真的是会让人死心塌地毫无防备地交出自己的心去,何况是晓牧这样的傻孩子。
尚洁临死前哭着拍打着康凯问他:“你为什么不问为什么不问我?
你有权利知道!
”虽然康凯太透彻,有些事情他不想知道他不想问,他可以一句不问地就原谅;可是对于受者,这是无形地心灵煎熬。
彼时的尚洁可能宁愿被骂一回甚至打一回,也好过被这样全盘地原谅。
这样的原谅,让她彻底地无地自容:她嫁的这个男人太好太好,而她所做的一切太坏太坏,以至于她无法背负着这样强烈的良心谴责去过完余生。
以至于丛原。
丛原从任何角度来说,都是比康凯更好的选择。
事业,家境,到未婚无子的婚姻状态。
可康凯根本就没有直接面对过他的竞争。
这是电视剧中极少见的一幕:明明是一个女子在两个男人之间的选择,而这两个男人却一点都没有竞争。
康凯完全躲避,把晓牧让给那个可以给她更好生活的男人。
代入丛原那样的男人的角度来思考,他会有些尴尬。
明明没有任何一丝的竞争,康凯的影子却在他和晓牧之间永远存在,无法抹去。
所以,当好多人为丛原报不平时,其实他知道他已经输了。
对手尚未出招,自己已经招数用尽。
对手从来不为自己着想,只为晓牧考虑,而他自己也要想一想,晓牧心底真正想嫁的人是谁了。
他真的累了。
康凯就是这样一个男人。
无欲则刚,甚至,无招胜有招。
他不要太多东西,老天最终还是厚待了他。
无论是他进了监狱当了民工,或是他去了美国中了头彩,他的道德操守都没有变,他的理想生活都没有变。
那些大起大落的不真实桥段,也许只是为了说明那句古训:富贵而不淫,贫贱而不移。
所以,这样的一个人,当然也配得起最坚贞的等待和最绵长的爱情。
让康凯和晓牧,还有那个温厚的月老丛原,就这样美丽如诗地如橡树般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是为观《相思树》作评。
(完)2011年12月29日
内容很感人,但也仅仅是感人了,过于脱离实际了,给人感觉应该定位成琼瑶剧而不是什么都市情感剧。
我是女的,但我个人认为没有哪个男的能全心全意去抚养一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康凯这个人有些烂好人了,搁现在就是一个标准的中央空调,太圣母了…老久让他去美国公司上班他推脱说怕自己干不好给老久打脸,这点实在让我不能理解,太窝囊了。
而且我自始至终没有感觉到他对小木的爱,只有亲情而已。
我觉得最后一集挺多余的,明明从原就是良配,非要树立小木专一的人设硬生生把剧情拉回去。
而且小木放在今天就是真正的锦鲤吧,好事都让她遇见了?
那么多贵人抢着来帮她?
一堆男人疯狂围着她转?
现实中她肯定不可能达到电视剧里的高度,这有点太玛丽苏了。
大家都吐槽小普,但他的做法其实没有大错,他错就错在坑的是自己的恩人,其实如果换一个对象,不是康凯,不是从原,他折腾的是别人,没触犯法律其实也没有问题,毕竟原始积累大多数是黑色的,他这笔也不算太黑,现实和电视剧是有差距的,想赚钱就要放下点面子什么理想这些高级的东西。
还有从原,放着三十七亿不赚主动让利,这是资本家的做法吗?
这是对公司负责吗?
不可能的。
而且像从原这么好的老板,现实中几乎可以肯定的说就是不存在的。
还有这种钻石王老五身边没有女朋友这有人信吗?
只能说这电视剧是挺真善美的,但和生活实际不符合。
剧情不合理之处挺多的,男女主过度善良了,印象深刻的是致橡树和从原
康凯妈妈喜欢说乖乖隆地动哈哈哈
小时候就因为这部剧对吴秀波迷得不行。而且那个时候讨厌女主,我觉得她好丑。
找到在2008年时央视一套播出的剧看了下,当时懵懂无知,爱和恨的情绪都被编剧轻松地掌控。好在主体把控还是积极向上的,也帮助建立了自己古典爱情观。印象至深的就是片中点题的朗诵舒婷的《致橡树》——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时隔多年,真的没想到男主角居然是吴秀波。当时这部片子的情节就深深地牵挂的还是少年的我的心。如今过了13年再重新看那些熟悉的情节,不免泪目。不得不说整个社会的进步还是非常迅速的。当年全国尖端的城市上海现在看来,连寻常的内地农村也能达到当初的生活标准。只不过到大结局的时,编剧彻底的放飞了自我,出现了很多狗血的桥段。比如说让康凯中了彩票。非常令人揪心的还是从原和萧晓牧两个人在民政局门口来回徘徊错过,最终也没能碰面的戏份真是太揪心了。拍于08年,但故事是90年代
陈数初遇。不喜欢彭洁。不喜欢慷慨。只是觉得陈数很美。白玫瑰一样的美,清淡,凛冽,温柔,
近年来再没有过的良心剧。每次都是看一集哭一集。画面、构图、光线每个细节都很认真,制作也不错。还是陈数和孙淳,每个人的表演都像教学示范,到位、饱满、充满生机。陈数真是美,动容的要命。
很多年前“电视机时代”断断续续看的,情节忘了许多,只记得晓牧一路奔跑“康凯哥,我考上大学了”,以及康凯遇到困厄后,为了不连累晓牧而狠心拒绝她,还有丛原用了一个粗俗比喻来形容晓牧对自己的吸引力。貌似最后康凯和陈数又相遇到了一个画廊,蓦然回首,烟尘已风轻云淡。(或者记错了,这个镜头是《情陷巴塞罗那》?)
其实我觉得真的就是还可以
看似旨在重塑道德。有点意思。
29集竟然演了这么多内容……老天爷,赐我一个康凯哥这样的男人和老久这样的朋友吧!QWQ前面我想导演一定要把女性角色设计的这么烦人吗?后面好多了,淦,好动人。刚对尚洁产生了和她美貌相匹配的好感没多久她就死了……晓朴变得真招人恨啊……东方凌霄贱死了,本来挺喜欢廖凡的,都快因为这个角色烦他了哈哈哈但是该说不说他的造型和人设一出场好搞笑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非常真挚感人QWQ康凯哥你好苦,还好最后苦尽甘来了了QAQ
前后的剧情折腾啊,就看中间孙淳出现那几集就可以了,顺气舒服多了
《相思树》让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得到一次炼净.它让人们有理由相信爱是人生不变的主题.对于幸福,要付出不懈地努力.
看这肖家俩姐弟就讨厌,尤其是女主,还不如康慧那样明着势力。虚假伪装的大善人似的,不是她就没有尚洁慷慨的悲剧,丛原就是虚构人物,怎么可能看上一个小保姆。两星给老演员
丛原:晓牧,给你介绍个男朋友吧。晓牧:什么呀,我不要。丛原接下来说:你看,我把我自己介绍给你,可以考虑吗?
看的生气!男主人好到窝囊!
只喜欢孙淳!
这个故事很像下雨天突然就雨过天晴!人生就是这样。
还是挺有意思的
无论是气势、整体的拿捏和细节的把握处理,孙淳演的比吴秀波好。人生观。就是太琼瑶了,不现实。
整个生活气息拍的非常的棒,尚洁去世的镜头处理的太高级了。我能理解尚洁,也能理解康慨,现实生活中,我也会看做出和康凯一样的选择,都是心甘情愿的,不存在什么被欺负,他妹妹观念太世俗了,但是也很真实,生活中很多人就是这样。我喜欢这样理想化的生活选择,因为生活中没法做到这么伟大,才更羡慕这样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