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与正义
Tõde ja õigus,Truth and Justice
导演:塔内尔·托奥姆
主演:普里特·鲁格,埃斯特·昆图,普里特·沃伊马斯特,麦肯·施密特,西梅奥尼·桑德贾,因德雷克·桑穆尔,玛丽卡·瓦里克,里斯托·维德拉
类型:电影地区:爱沙尼亚语言:爱沙尼亚语年份:2019
简介:影片描绘了年轻富农安德烈(普里特·鲁格 Priit Loog 饰)的人生旅程,展现了他与邻居佩尔鲁(普里特·沃伊马斯特 Priit Võigemast 饰)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对正义的追求。安德烈受过良好的教育,聪明又强壮,与温柔宽容的妻子克鲁特一起购入了一个荒废的农场,希望在那里开始新的生活。然而,他们的邻居佩尔..详细 >
我该说什么。如此厚重而有力的文本,像是缠绕着长成、茂盛而又最终倒塌之树的年轮,水中游弋的蛇、蜷缩在石面上的蛇、僵硬而又被蚁虫啃噬殆尽的蛇,抱着悲剧固执地在“梦乡”划地为牢,在起点就已写就乡下人的悲歌。“当一个普通人频繁阅读上帝的不朽之言时,他会变得铁石心肠,上帝的良言,会变成恶语。因为上帝之言对于人类来说过于强大,就像最纯的烈酒,一旦你喝习惯了,便不在意其他,就像普通人的话他也就不在意了”
4.5星。第一天晚上,我看了前三十分钟,把我吓到了,被摄影和音乐以及几个演员精湛的演技所震撼,惊呼神作,然后我就暂停了,去忙一些事情……再看是第二天晚上,看到第120分钟,觉得剧情步步紧迫,扣人心弦,可惜又暂停去工作了……第三天晚上也就是今晚,看完最后的30分钟,觉得泄气了,结尾是不如开头的,不是结尾不好,而是开头太好,并非神作,导演也不是伯格曼在世,但本片依然是极佳的处女作。
三星半。似乎脱离不了爱沙尼亚这个语境,是因为爱沙尼亚的史诗,所以才是好看,它的故事十分普通,电影、文学表现过许多次,没有特别玩出新的花样,我不太喜欢,摄影和景外加人物几十年的生活确实有一种史诗的错觉,但可惜都不如妻子呼唤猪那场戏生动有趣,这样的女性角色在历史书写中很常见,生育而亡之后,换来的是“男人的一生到底是什么,只是镰刀前的一斩杂草罢了”这样的思考,幸好有对手的感叹才得以动人。它是一部漂亮的但老旧的电影,尽管感受得到导演很真诚的拥抱了这个故事,就如同张艺谋现在的一些电影一样,“好看”但老,这样的史诗他也能拍,栅栏就是中国大户里的围墙,但也很有可能是这样了。
情节看起来很小,最多也不过是和邻居的冲突,但能延展出的东西就太多了,土地情节,对宗教的反动,对爱国概念的抽离,代际矛盾等等,把它看成是一个民族的缩影也不为过。而男主儿子即便愿意继续扎根土地,二十年后,一场滔天巨浪袭来,多少代人保留的生存方式都会毁灭,之后重建起来的东西也不过是拙劣的模仿。
每个人都有要求获得真相和正义的权力。只是如果过于追求公正和正义,那便会渐渐变得铁石心肠,慢慢失去善良。安德烈在自己的新农场遭遇了这样的处境。他确实有一个混蛋邻居佩尔鲁。就是癞蛤蟆趴脚背上,不咬人恶心人那种。于是,安德烈的余生都变成了用公正对抗蔫损坏的过程。而最好的选择一定是搬家。
今年上影节的收尾。很难简单评价,友邻们的一些短评很好地描述了它的面貌和内容。也许只有在电影节,我们可以看到这样本原的片子。有质感,有扎实的感情和哲学,有卓越的象征。献给每一颗对生活有思考、对世界有感悟的心灵。
看到近3小时的片长一哆嗦,本以为又长又无聊,没想到竟被如此打动。几十年的跨度,导演能把控住这样的题材还始终没有泄气,实在不敢相信这是处女作。男主从追求真相与正义,到最后在法庭上也不惜编造谎言,让人有点唏嘘。结尾的闪回异常有力量。
想表达啥🤒???镜头BGM都可以很不错,但主旨不清的表达就是在浪费时间不明的表现方式甚至让我觉得BGM在这部电影里用的过猛了。两个人拎着斧头配着BGM就为了冲过去砍个水闸???你TM把他打一顿我倒是觉得还勉强对得起BGM总之就是一部颠倒轻重的作品吧,什么技巧都有,唯独没有灵魂
20/8/2:今年上影最后一部
2020北影节最不期待的一场,却比想象中的好太多了。极美的摄影不说,古典的故事一点也不枯燥,许多细节和小桥段让原本很困的我一分钟也没有睡着。片名是真相与正义,讽刺的是真相与正义却是片中所有东西里最不重要的东西。2020.8.30 于北京剧院(北影节) withX
华美的画面,稳健的叙事,每个环节都几近完美,醇厚如一部经典苏俄长篇小说,思考着为人为生最根本的问题。讲好一个故事就能达到浸润身心的超验奇效,花里胡哨的技法不用也罢。 top 5 2020
(165分钟版)以粗线条进行的精美乡村史诗,粗在安德烈执着的基督教信仰与当地的‘社会哲学’之间的冲突集中于他个人身上体现,他的观念——‘男人对两件事引以为傲,土地和儿子’——让其家人为之‘牺牲’,而镜头一定程度忽视了这部分的呈现;细在影片对于带有民族属性的乡土风貌和人物时代特征的描绘,让人惊叹这竟然是部处女作
拍出了农业社会和父权制该有样子。
10/10 女主为呼唤猪而吟唱的小调过于悦耳曼妙,不仅猪能从麦田里出来,我也能。
北影节第五场,用史诗方式讲述的乡土故事。这种故事的主角永远只有一个,就是土地,可以是盗林山,可以是塔拉,也可以是白鹿原。在这里,人来人往、行善为恶、生死悲欢,对土地来说都不重要。土地如同法家理想中的君主一般,没有任何情感、不听任何哀告与赞美,不惜将任何人的幸福作为代价,以完美而冷酷的平衡之术维持着自己的统治秩序。
bjiff,4.5,法庭简直,狗便便也是隐喻。
9.0 SIFF / 没有抱期待的长片,结果看完非常震撼。史诗一般的叙事手法讲了男主角从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变得阴暗恶毒。盗林山从未有过爱,大家在这里都活得拘束痛苦。争斗了一辈子,最初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呢?
画面确实很美,剧情很烂,毫无厚重而言。史诗?别闹!
一切都很有“史诗感”,可是故事讲得太不好了。
冲着IMDb评分8.9来的,果然很不错。很难相信这是导演塔内尔·托奥姆的长片处女作,他在2011年就拿过奥斯卡真人短片的提名,这部长片入围了今年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的十强短名单,是一位叙事能力很强的新人导演。这部电影改编自安东·汉森·塔姆萨尔的同名经典名著,是五部曲的第一部,讲十九世纪末爱沙尼亚农场的两个农民,男主角是如何变得刻薄,怀疑上帝,放弃信仰的过程,导演在剧作上放弃了类型片的套路,用史诗片的手法专注于叙事的细节和人物的塑造,片子的细节丰富,故事的文学性很强,主题的力道强劲,看到最后想起了前段时间看的那部《外出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