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跑酷

Yalla Parkour,加沙飞跃道(港)

主演:阿里卜·祖埃特,Ahmad Matar

类型:电影地区:瑞典,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巴勒斯坦语言:阿拉伯语,瑞典语年份:2024

《一起跑酷》剧照

《一起跑酷》长篇影评

《一起跑酷》短评

加沙飞跃道,作为今年香港电影节纪录片竞赛火鸟大奖,加上电影的题材再度聚焦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战争,去年一部唯一的土地看完后,我感动地流泪,这一部令我更加期待。从2015到2024年,整整十年的时间,用最真实的影像记录了加沙跑酷团的故事,关于队长穆罕默德,关于成员艾哈迈德,战争场面镜头用的是极少部分,大部分都在记录着跑酷团的故事,基本上整部电影分了两段,一段记录2015与2016年这群少年在加沙的废墟与残骸边跑酷,高空的恐惧压迫灼灼逼人,另外一段则是重点讲述艾哈迈德7年后的故事,留给我的更多是感动,用其最真实的记录与影像,移居瑞典,远离这个没有未来的国家,最终成为瑞典居民,当回到加沙与母亲家人热情相拥,我也瞬间感动哭了出来,很简单的叙事,但是节奏也略微显得平淡了一些,给7.5分

3分钟前
  • liulexuan123
  • 推荐

#HKIFF49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到一页又一页in memory of,有一种已经被书写进历史的震撼。我认为导演在影片加入了自己的故事线正是这个加沙故事的点睛之笔。只有离开了故园才知何为故乡;只有已经离开这个地方的人才有机会和全世界讲述他们的故事。她是美国、约旦还是巴勒斯坦人?这个问题的答案正是我们能够看到这部电影的源头。#25.04.19英皇戏院尖沙咀iSquare22:00

8分钟前
  • ལྟད་མོ་བ
  • 力荐

废墟就是他们的游戏场地,在刺激运动中寻找乐趣,背景是是加沙,也正是在这完全充满不确定性的地方,极限运动成了他们释放的游戏。画面好多都是废墟,现在就更不用说了。

9分钟前
  • 🏇
  • 推荐

#40. DOK.fest

10分钟前
  • 卤蛋

切入点太好,在“用最少的资源面对绝望和死亡”的地方,拍摄一群极具生命力、把废墟当游乐场的少年,三个镜头交织,导演很用心。但是我最好奇的点是导演的拍摄团队有多庞大,如何做到在几个不同的国家历时七年拍摄,导演和摄影的关系是怎么处理的,但映后没机会问。三个镜头第一是Ahmed自己的,第二是15~23年跟在Ahmed身边的,第三是导演对准自己的。音频里展示的是Ahmed和导演直接的对话,但是视频里是非导演视角看到的Ahmed生活,所以我很想知道第二个镜头是怎么拍摄和处理的,我看起来感觉怪怪的。坐在导演附近看完。对主题不予评价,与其说记录加沙,不如承认是导演借助主角的脚印给妈妈的悼文。#hkiff#

15分钟前
  • shinefornow
  • 推荐

浓烈的情感在镜头语言里淡淡流露,对故乡的归属感却与未来的期许相悖,被战争裹挟着出逃的故知在他乡相会,是摆脱不掉也不想摆脱的身份认同将散落各地的同胞相连,在每一刻故乡的阵痛中沉默相守,得失已在炮火中模糊了界限。

16分钟前
  • 水仙真是好东西
  • 力荐

《加沙飞跃道》. 在离开故乡的路上,不断遗失一部分自己。通过不断地记录换取被看见的机会。在机场废墟跑酷的镜头好有冲击感…

21分钟前
  • lolynil
  • 推荐

从私密性走向社会性。通过身体实践与虚拟对话的双重维度,探讨战争阴影下的生存尊严,重构了战争废墟中的个体存在意义。通过本地跑酷青年阿密在断壁残垣间翻腾跳跃的肢体语言,加沙的物理创伤被转化为一种抵抗美学的隐喻。导演并未沉溺于炮火硝烟的奇观化呈现而是以网络对话的碎片化剪辑,将自己作为流散者与阿密的平行叙事交织,形成「凝视—被凝视」的权力倒置。废墟中的腾跃不再是生存挣扎的悲情符号而是对空间霸权的诗意解构,这种以身体重构地理的尝试让被占领土上的个体能动性挣脱了政治叙事的窠臼。导演的创作具有极浓烈的非殖民化视角,拒绝将巴勒斯坦经验简化为受害者叙事,拒绝将巴以冲突奇观化,而是通过日常实践重构抵抗话语,本片正是一纸用身体书写占领空间的宣言。#HKIFF49 火鳥大獎 紀錄片競賽 傳媒中心 20250420

24分钟前
  • 术烨
  • 力荐

hkiff49#21

26分钟前
  • taetae的

摄影、剪辑、叙事都不错,将这么一个没什么可拍的主题拍得还可看。但我是奔着跑酷的内容来的,这些镜头太少了,25分钟弃。

27分钟前
  • Ben笨熊
  • 还行

在战争的废墟上,生命在绽放,青春在激荡。战争造成人类社会的巨大创伤

28分钟前
  • 许晓
  • 推荐

跑酷本应站上高处,纵身一跃到达远方,但脚下是废墟,是沙砾,是破败,所以没法站稳脚跟,生活仍旧如履薄冰。

31分钟前
  • 较差

一群巴勒斯坦青年巴以战争期间在加沙跑酷的真实纪录和他们离开后在欧洲的生活,依然是反映战争造成了平民的痛苦和悲剧,但更重要的是影片让观众看到了这些青年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挺赞的。

34分钟前
  • Jiang
  • 推荐

当你知道逃往瑞典的难民女性仅占三分之一,面对一部男山男海、背后炮火连天、少男们展示旺盛的生命力只为逃离这个地方的电影时,就很难挤出同情了。加沙跑酷团没有一个女孩,艾尔杰赫布逃亡的瑞典教学课里有女学生。查了一下巴勒斯坦的性别比,1.05:1,更讽刺了。

38分钟前
  • 人间阉货
  • 较差

不错

43分钟前
  • 彼岸night
  • 推荐

这还是多年前的情景

45分钟前
  • 帕林
  • 推荐

🇩🇪线下观影。【75thBerlinale】love the whole idea of Parkour, it's an extreme sport that makes people grow and form a community; from a broader lens it's a way these young people measure and feel the land with their whole bodies. 喜欢加沙的沙子和瑞典的雪的并置,集体归属感和一个人孤单寒冷的感觉对比;一些场景里的隐喻很妙:平衡木上颤颤巍巍来象征回加沙探亲与否的两难选择;被画上山河的玻璃窗户所打开的缝隙

50分钟前
  • Nevaeh828
  • 推荐

如果拿掉美国制片人的部分观感会更好。一个加沙少年记录自己的跑酷爱好者的视频,2011年的11岁,2015年,2016年难民身份离开到了瑞典好像是从事小学体育教室的工作,2023年在瑞典生活7年后终于取得身份。重要的信息都被隐去了,就是看到一群加沙少年在各个建筑废墟进行没有任何保护的跑酷冒险如同社交媒体的各种冒险视频一样,但不同的是,这里是加沙!

51分钟前
  • superfat0204
  • 较差

纯就是看真实的加沙

54分钟前
  • SneakerGeorge
  • 还行

感谢Berlinale能将真实的加沙影像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跑酷和硝烟同时令人提心吊胆,但身在那一处境中的他们却依然笑得开心。但也要进行的自我反思是:不要以同情地俯视的姿态看待他们,他们值得被正视。

55分钟前
  • 小呀么小小看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