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之前就有预感不会太热门,没想到出场的时候灯一亮,一个17排座的放映厅只有5个观众。
结束的那一刻我的反应是:就完了?
在我概念里应该还要继续下去展开下情节瞬间就结束了。
心理上没反应过来之后,就是感觉这部烂尾了。
其实一直到李静在法庭上爆发指出最初被遗弃的真相时,我还觉得这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
前面各种铺陈都铺完了,李静与医生互有暧昧,李静也确实渴望爱情。
郭富城发现了玫瑰里的秘密,知道了当事人隐瞒的谎言,但也明确地指出一件事:喜欢,不等于可以被非礼。
然后就剩下一条主线:真相是什么?
李静小时候被性侵后遗弃,心理上的伤痕不可磨灭。
她究竟是心理创伤导致了新的误会;还是被医生刺激了一下急于证明自己也是和正常人一样会有感觉;还是示爱被拒而后恼羞成怒;还是勾引成功结果医生被妻子电话换回了理智;还是一开始,就真的被非礼。
这些都有前面的情节铺陈的,例如医生为什么会在护士离开后继续单独进行检查;既然是使用工具例行检查,为什么需要摘掉婚戒;检查结束后两人的状态明显不对,李静一幅心理受伤的样子,医生一幅各种假装自然要夺取主动权的样子。
这些都可以帮助铺展开事实的。
展开之后,客观事实,各方观点冲击,发生事实的时候原被告双方的心理状态想法完全呈现,更利于完整表达出电影概要,郭富城那种追寻真理啥的人生观线也自然而然地会被涵盖。
整部电影就完整了。
但是电影就到李静说自己确实毫无感觉,为什么所有人都剥夺她渴望的爱就戛然而止了,我被桂纶镁演技震撼出来的眼泪还没来得及收回,已经茫然面对张震和妻子的拥抱以及郭富城和夏雨的惺惺相惜。
只能说导演编剧都太信任观众的智商了。
PS:感觉这部电影里,女性的演技都大大盖过了男性。
桂纶镁爆发得令人惊叹,秦海璐,李绮红,夏文汐虽然只是配角,却演得自然又带入剧情。
男性里,最出彩的廖启智,老戏骨就是老戏骨!
首先HK普通话湾湾普通话和大陆普通话同时出现就让我很出戏夏雨饰演的被告周文暄的辩护律师提问犀利正中要害赞下编剧秦海璐的演技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定 但也不温不火 桂纶镁演技是有了 自从拿了影后接戏的题材也越来越大胆 内心戏很到位然后杨采妮显然要让郭富城饰演的陈志天完成一次自我意识的救赎:官司胜诉对他老爸的道歉 发现纸玫瑰里写的字然后怀疑李静的动机等等其实看见郭富城现在往演技派的路线上走我还有点不适应如果单从影片是否成功的角度来看 这么好的题材 只要不太跑偏 都可以拍的不错 然后观众的自我yy模式 一启动“这部片子的题材大胆主题深刻”也都会给个四星~其实我发现导演想表达的主题92分钟可能完全不够用因为最近老看超过2小时的片子1小时22分一下就过去了PS:我手拍我心 杨采妮拍这样的电影也可以推测下平时她的喜好、关注、欣赏水平、品味等等女导演又不是很多 我可以来一一感受和推测下她们的喜好~谁谁总在小情小爱里磨不开 谁谁总想把自己拍更美 谁谁总关注同性题材~女导演里最喜欢的应该是陈冲吧
虽然没有一点烂片的质感,但故事结构松散得不像话,全片逻辑乱到家,根本抓不住重点,导演想什么呢?
到底想说什么呢?
和我一样被爱情搞得人已癫狂了吗?
删掉她的微信,拒绝相信任何事,没有下飞机之前,也不用再联系。
简单一句话就是姑娘不要这么作,何苦把自己的痛苦转加到别人身上。
演员表演方面桂纶镁拿捏女主那种装柔弱骗同情的样子装的很好,后面的歇斯底里倒是感觉有点太过用力。
不过这个片子也有点太过用力,本来是想让人关注那些在这类案子中看似强势的男性的一方,关注也许很少才有的其实是女方诬告。
但是吧,张震的表演即使他是清白的也给人一种道貌岸然的感觉。
夏雨和郭富城的两者不同意义的有关正直的冲突也不够典型,表演呈现有点一边倒,这方面比较失败。
三个故事:桂纶镁/张震家庭/郭富城感觉杨导演一个也没说好;插来插去表现力不够!
表现桂纶镁被性侵的痛苦,张力不够;更给人可恶的感觉!表面容易被人同情的弱者所表现出来的卑劣更让人觉得可怕!
受伤者再去伤害人,在果报上都会罪加一等!
女主角因为被继父性侵,在孤儿院又误会了叶看护,结果遭报应出车祸;成年以后又想破坏别人家庭,遭到拒绝。
本来能锻炼好的下肢,又被证明不可能有感觉;真是报应;故事从这个角度宣教应该更有意义吧!
表现郭富城的伸张正义与同情心之间的牵绊;幼年时对父亲的崇拜是鼓励父亲的一剂良药;少年时候刚学会分辨是非和思考的时候,目空一切的时候,最先瞧不起的就是自己的父亲;因为了解所以瞧不起所以很多人喜欢看名人/英雄们的卑劣行径的野史;郭的幼稚表现在对与上司与对女朋友与父亲的关系上,价值观就是一个人的喜好;这个需要经过几十年的打拼以后才会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因为你不可能凭自己的喜好去评判一个人,那样太自私;张震在同情与爱情之间;被冤枉的无奈和同情一个向自己示爱的人;谁都不想爱自己的女人受伤害,即使是伤害自己,也不嫉恨;这点张震演的很到位;秦海璐的演技也是没得说;老公出了这样的事儿,怀疑表现的远远大于对老公的鼓励!
这让很多看了的男人心寒!
这样的女人,用处不大;幸亏是诬告;要是哪怕有一点儿事实,她们会六亲不认!
(把郭富城设为男主角却表现,倒不如去设定张震;这个角度更有市场我觉得,呵呵。。。
毕竟,正义伸张与同情之间的痛苦,很少人会有机会体验;但是被人误解以后,老婆貌合神离的猜疑与不信任,更让男人寒心这点张震演的也很到位;但是镜头不够!
)夏雨就是一个打酱油的;但是为了证明他后来没有拿出对郭和桂不利的证据,前面还铺垫介绍他是个富二代,只认识钱;修车时候的相遇也故作悬念,想要表达夏的不近人情!
不过有一点很好,像小学生作文一样,三个故事都切了电影名字“圣诞玫瑰”---代表了犹豫!
桂纶镁的悲惨和卑劣;郭富城的同情和正义;结尾夏雨也是犹豫了好久;(夏拿出证据以后就能说明是郭富城教唆原告诬告被告,罪名成立,郭富城难逃其责!
---所以夏才说郭“根本是入错行”这个证明剧本很好,拍得很烂!
呵呵。。。
)
反转来得太早了,一点都感觉不出悬念来,很不喜欢和法律有关的电影,最后被这样戏谑的结局,就因为女主角得到了大家的同情,就能毫无依据,毫无逻辑推理的来个大团圆结局,似乎所有人在一瞬间都被感化,善良了,法律在编剧面前,毫无存在价值,这样的结局又怎能触动人的内心呢。。。
影片中演员表演都有些过火,不够自然,夏雨的表演最失败,太过浮夸,而且衣服明显大了,袖子长了不少,这都没人注意吗。。。
虽然是处女作,也不可如此。。。
圣诞玫瑰是一种花,花语是矛盾和犹豫;也是一种草药,一旦过量就成了毒药。
圣诞玫瑰还是片中桂纶镁弹奏的歌,以及成为案情转折点的折纸道具。
从杨采妮执意选用的这个片名来看,《圣诞玫瑰》的本意是表现真相的扑朔迷离,及其背后蕴藏的复杂人性。
影片前面的大半段也确实以郭富城饰演的检控官为主线,交代他父亲和未婚妻对他择业的影响,到了折纸玫瑰的转折处,试图表现出情与理之间的挣扎:究竟是坚持职业立场,还是找出事情的真相,有了那么点《一级恐惧》的意思。
然而可惜的是,案情的水落石出却不是由这个主线人物来完成,而是一直神秘莫测的当事人自己跳出来把谜底和盘托出,本来的一触即发成了一泻千里。
作为演员的杨采妮一向以玉女形象示人,曾在最灿烂的年华急流勇退,此番首次执导处女作,有她自己的胆识和野心。
我看过一部名叫《女人不再沉默》的电视剧,当时号称国内第一部性侵犯题材的影视作品,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而我们的大银幕直到十年后才有第一部触及这一领域的主流商业片,并且能从另一种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这点的确值得褒奖。
若干首执导筒的女导演都喜欢追忆青春年少,而杨采妮则表现出女人四十的细腻和成熟。
她请来文张武徐两个大牌监制左右护航,又集结了关系亲近的影帝影后阵容,起码保证了不至于偏离大的航向。
杨采妮的另一野心是法庭片,这从法庭戏占据的片长比重就能看出来,尽管最终还是拍成了家庭伦理剧。
好莱坞有拍法庭片的传统,香港日韩也偶有涉猎,但在大陆上映的院线片中尚属罕见。
法庭戏其实很难拍,它在有声时代、技术进步的背景下诞生,要在一个狭小固定的空间内,用人物对白、镜头调度和巧妙的剪辑来营造出戏剧冲突,尤其考验导演的功力。
除非像三池崇史拍《逆转裁判》那样玩嗨,否则若不是弗兰克·卡普拉、比利·怀尔德、西德尼·吕美特这样的大师,恐怕是拍不出什么新意的。
这里要讲一下法庭片依托的司法程序,即抗辩制。
中国自清末以来实行讯问制,谁主张就谁举证,九十年代以后开始进行抗辩制改革,双方都要准备证据、聘请律师,法官只作为仲裁者,基本不再参与讯问。
这是相当富有戏剧性的一项制度,谁的律师伶牙俐齿,谁就更有可能赢得官司。
它进一步模糊了是与非的二元对立,也因此律师自己的内心挣扎常常成为这类电影的重头戏,但郭富城的戏份刚有了一点苗头,就转瞬即逝了。
对己方有利的证据搜集应当成为不断刺激观众兴奋点的情节点,可惜电影在很多应该当头一棒、醍醐灌顶的时候闷声了。
在节奏处理和画面调度上,杨采妮充分暴露了掌控能力的缺失。
影片已经进行到一个小时了(片长一共就一个半小时),双方律师才刚有了点交锋的势头,两人终于出现在了一个画面里,然后开始互相驳斥。
之前的大段时间内,两个律师只是各说各话,丝毫没有你来我往、层层逼近的意思,观众感觉不到辩护发言的引导作用。
镜头只是随随便便的单人近景或特写,几乎不见导演的调度。
而法官彻底沦为摆设,他本来可以成为冲突和节奏的助推者。
总体而言,法庭戏的处理是失败的。
且不说夏雨的角色多么单薄和做作,他身上承载着杨采妮迫不及待的自我阐述,这也是很多新导演最容易犯的毛病:表达欲过强。
官司还没打,夏雨就对张震和秦海璐说,人们对于弱者有习惯性的同情,家属要做好心理准备云云;后来又反问郭富城,真相就那么重要吗,基本就泄了底。
案情揭晓后,郭富城和夏雨更是成了狗血的主题归纳者,这绝对不是一个自信的、老练的导演应该做的。
所以就算杨采妮用了桂纶镁这个清纯代言人,就算以侵犯过程的闪回来误导观众,影片的悬疑性还是没出来。
张震(外加秦海璐)再次不幸成了酱油角色,据说杨采妮本来打算三线并进,但因实在是视角混乱,才改成了现在的样子,所以如今的版本已经是现有素材的最佳组合;片尾字幕也改成了更加谦逊的感谢朋友。
杨采妮确实应该感谢在这部电影上帮助过她的行业前辈,在他们的掌舵下,尽管影片的细枝末节不乏稚嫩,但总归能算个合格的导演处女作了。
花絮一篇:http://ent.sina.com.cn/m/c/2013-05-27/21243930309.shtml?wbf=more
警惕弱者的武器——《圣诞玫瑰》观后感从演员的角度看杨采妮的导演处女作——《圣诞玫瑰》(圣诞玫瑰,2013年,导演:杨采妮,编剧:杨采妮/吕冠南/姚天朗/梁维安,主演:郭富城/桂纶镁/夏雨/秦海璐/张震/廖启智/夏文汐/李绮虹/ 等),质量相当过硬,基本上没有花瓶,大部分都是演技派。
但从情节的安排上,最后的结局让我相当无语,且不说处于张震这种名声在外的知名医生,就算是一般有事业的男性公民,面对由于单恋自己而刻意造出一个性侵案的处境,最后内心的愤怒是会远远大于如释重负的!
毕竟名誉权有时就是人的第二生命,你将他人的名誉置于危险的境地,不奋起反抗的人太少太少,当年和这类似的MJ娈童案,直到他死后几年的今天,都还争论不休,人言可畏,阮玲玉的一句遗言,恐怕九泉之下的MJ也心有戚戚焉!
作为导演处女作,杨采妮选择残障少女被性侵这个题材其实很大胆,一般人启航,多会拍一些讨巧的题材来迎合市场和观众,以便迅速打开码头,所以多以浪漫爱情片、搞笑喜剧片或警匪动作片居多,而惊悚恐怖片是剑走偏锋,至于严肃的法律伦理片,因为功力和沉淀不足,很容易在煽情于伦理和执着于法理的天平上偏向一端,造成叙事的倾斜,很不幸的事,本片就属于此类,在大部分时间都是严肃的法理探讨,加上弱者特殊的武器——同理心外的同情心,使得陪审团和法官偏向张震有罪的推断看似合理,整个叙事的基调完全一边倒,可就是这个“看似”在结局来了个大颠覆,砝码过于迅速地滑向伦理的煽情,原来事件的真相是少女母亲的男友多年前性侵罪行,和张震无关。
这种情节的大逆转在大多数影片的结构设置中是屡战屡胜的法宝,但也不乏失败的案例,具体到本片,整部电影张力不足,铺垫不够,所以最终情节的设定其实更容易让人感觉这个少女报复的心机,甚至警惕弱者面具下那锐利的刀光,恐怕这和导演的初衷是大相径庭的,不能不说这是最遗憾的局面。
当然,能勇敢尝试严肃题材,杨采妮已是值得钦佩。
考虑到本片她身兼导演和编剧,一肩挑的担子以她现在的肩膀,确实还不够担当,叙事功力是需要经验来提高,不够我之前看了她在“锵锵三人行”中有关本片的自述,她的坦诚和眼光还是让我多加一分,给勇敢者多一份前进的动力吧!
昨夜看完《圣诞玫瑰》,草草写了几句话的短评,便与舍友喝酒打牌直到破晓,黎明来临,倒头便睡,醒来时即便头昏脑涨,也依然觉得如果不为这样一部电影写点什么,多少有些对不起自己的迷影良心。
《圣诞玫瑰》从制作规模上讲是一部标准的小品式电影,用一场官司贯穿全片。
如果不是杨采妮的好人缘能请来徐克和张之亮坐镇幕后,郭富城、张震、夏雨、桂纶镁等撑起台前,《圣诞玫瑰》可能就会像许多导演处女作电影那样埋没于市场的洪流中,但是从另一面考虑,《圣诞玫瑰》本身其实也具备了让其脱离一般生涩小格局电影的本钱,起码它让久违于银幕的港式法庭戏以一种较为优异的形象重新回到了观众的视野中。
作为杨采妮的导演处女秀,《圣诞玫瑰》自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和漏洞,形如郭富城作为全片主角,坚信法理至上,其次才是法情,但是当他与自己立场相反的夏雨同台竞技时,反而以一种低调保守的姿态出现,再加上夏雨的强势高调,反而让这个角色的立场显得并不那么可信,进而使得在病床边的那段声泪俱下的独白有些莫名。
之前一直对片头字幕中的“特别演出 张震”心生好奇,不是主演之一吗,看完后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张震在本片中除了眉头紧锁外几乎找不到第二表情,选择张震这样的好演员来诠释这样一个略显单调的角色无疑是一种浪费。
给我最大震撼的就是桂纶镁,结尾声嘶力竭的独白着实震撼了我,这段全情投入的表演足够虐心,足够飙泪,直指人内心深处的罪孽,让身为健全人的我们在同情残障人士的同时也为内心对他们的多多少少的歧视而心生愧疚,这段表演堪称全片的巅峰。
但是,高潮过后,电影却没有交代参与这场官司的各个人物的最终归宿,而只是表示事件的情绪进入积极之后便戛然而止,这无疑又是一次对影片基调把握上的失衡。
综上所述,《圣诞玫瑰》确实是一部并不怎么出彩的小片,不过我却发自内心的喜欢这部电影,即使它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它勇于尝试尘封多年的亚类型片的勇气,以及其中闪现的闪光之处,也足以让这部导演处女作具备较高的档次了。
所以,对于这样一部无论是题材还是类型都在如今的国产片大潮中显得奇怪冷门的电影,就算它没有《法外情》优秀,更无法同《十二怒汉》比肩,但我还是要给它打四星,毕竟物以稀为贵。
上映才不到十天,《圣诞玫瑰》在影院的排片量已经少得可怜,而在很多影院干脆早早的下线了。
说实话,一听到这个片名的时候,我也没什么兴致看。
圣诞玫瑰是什么东西,大夏天的离圣诞那么远,玫瑰又是如此的庸俗。
相信这个不吸引眼球的片名,让这部即使有郭富城、桂纶镁、夏雨、张震这样豪华演员阵容的电影,流失了不少观众。
这几个演员,我还都挺喜欢的。
另外,这是杨采妮的导演处女作,虽然我对杨采妮没什么感觉,但对处女作一直情有独钟。
再有就是电影的性侵题材,也吸引了我。
据百度百科显示,圣诞玫瑰是1月21日和1月25的生日花,花语为矛盾和犹豫(21日代表矛盾、25日代表犹豫)。
这花自古以来是非常珍贵的草药花,可是又含有剧毒,正好符合了矛盾的要素。
电影中,桂纶镁饰演的残疾钢琴教师李静给电影中的男人们折了好多纸花。
那花应该是玫瑰花。
李静本身就是一个十分矛盾的角色,导演是将李静比喻为圣诞玫瑰,这应该是题中之义。
但对于观众而言,这样的隐喻显然是过于隐喻了。
李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李静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她的母亲也不知道李静的父亲是谁。
从故事性的角度说,李静是一个非常有故事的人物(李静母亲的人生也够“精彩”的)。
少女时期的李静曾被母亲的男朋友性侵,母亲没有赶走男朋友,而是把李静送到了孤儿院“保护”起来。
性侵给李静留下的阴影,让她对对她有好感或者是好意的男性产生抗拒。
母亲的男朋友就是在对李静表达好感的时候性侵了她。
这直接导致了孤儿院的男看护在体贴的照顾李静时被她当成了性侵者。
李静选择逃出孤儿院,但厄运再次降临在她的头上,她出了车祸,下半生截瘫,没有任何知觉。
当李静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女人的时候,性侵的阴影依然挥之不去,而让她更痛苦的是,她不能像一个正常的女人那样享受爱情,因为她残疾,下半身没有知觉。
如此矛盾的人物性格,李静是不能自已的。
所以,她的医生周文瑄成了新的受害者。
李静喜欢周文瑄,向他表达爱意,而当周医生给她体检时,性侵的阴影再次笼罩了李静,于是就有了电影中李静上诉周文瑄性侵的庭审。
而在内心深处,她又是那么喜欢周医生。
这就是李静。
这个人物如此矛盾,故事如此精彩。
不知道我讲清楚没有。
电影在最后告诉你李静是什么样的人物,这符合一般商业电影的叙事规范,但从另一个层面说,前半部分过于捂着真相,观众一直在郭富城和夏雨两个律师的法庭辩论上下功夫找真相。
说实话,那样的辩论也确实精彩,但仔细想想又一点也不新鲜,我们看过了太多的相似的法庭辩论。
所以说,电影在最后将最重要的剧情托出,我们不免唏嘘,而实际上影片已经伤害到了李静原本饱满的人生经历和电影叙事。
电影对李静人生和性格的揭秘,是这部电影要说的事。
我相信,作为编剧杨采妮自己很清楚李静的故事有多精彩,这个故事能够让人看清性侵对女性造成的伤害有多大。
作为导演她选择在最后揭晓答案,大幅度的削减了李静的故事。
我想也可能是杨采妮想给观众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间。
如果这样说来,她做的还可以。
同时,作为一个新的女导演和女编剧,杨采妮没有像赵薇那样拍一部应时应景而且票房前景好的爱情电影(那并没有错),而去拍一部有关司法、人性和社会问题的影片,她有自己的关怀和想法。
这一点让人对这个昔日的玉女刮目相看。
同样是性侵题材,和《熔炉》差了100个《素媛》。
杨采妮,夏文汐,李绮红,秦海璐,再加一个只要出场自动提升电影逼格的张震都阻止不了这部电影无时无刻透露出的对法律的僭越和价值观的混淆。
虽然很喜欢夏雨本人,但角色真的很像只自负的猴子;郭富城这几年演律师刑侦片上瘾了吧;桂纶镁与同龄段的女演员相比的确很有内涵,选的电影都很有社会意义,很欣赏,但长相很寡淡;杨采妮野心很大,但再好的演员,都架不住剧本的逻辑混乱,还有试图利用法律的疏漏来支撑的女权意淫。
其实中国女导演还是有不少佳作的:陈冲《天浴》,张艾嘉《心动》,张婉婷《玻璃之城》《秋天的童话》《岁月神偷》。
许鞍华所有的电影。
故事很简单,郭富城表演太过了吧?
剧情设置差强人意,仔细回味显得生硬。
杨采妮的号召力可以,但号召来那么多卡司来捧场的同时也招来了烂片之神
一大群明星堆积,也不过是一部烂片。
诶有我去。证明自己存在感就这么证明呢。绿茶婊的世界我真是不!太!懂!更加讨厌桂纶镁了!!!!!!女导演的着力点太细碎!
杨导演的处女作水准只能说一般,如果说前面还凑活,从中间开始情节就错乱无章了,成成的表现还不错,夏宇真不行,一股二流子痞子样儿,与片子的气质完全不相符,是想故意寒掺内地人对吗,结尾早就猜到了,而且恶心透顶,公然在法庭上玩煽情,推卸责任转移视线,这可不叫法律!
《圣诞玫瑰》是好题材,桂纶镁也是好演员。但是电影可以更好:基于真实,呈现事实,尽可能深远的探索人心的层次,哪怕是黑暗心灵的层次。煽情,阻止了深入真实的可能。同情心,让观众与人物割裂。同理心,才是对人物的接纳。不要涂抹温暖,而是凝视黑暗,手执蜡烛,走入地窖,每走一步,照亮一分。
杨采妮的处女作真是问题多多,很多人都说桂纶镁演得好,我倒觉得她根本就没有把李静这个全片的灵魂人物立起来,一半是人物设置问题,一半是表演问题,最后在法庭上撕心裂肺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控诉真心是太过太低端了。夏雨也是一个灾难,身为律师讲话还咬字不清,真不适合这角色。MV风格不适合律政剧
题材是好的,其他的么,总有种哪儿哪儿都不对劲的感觉,尤其是片尾。
不算很好,不过还比较有趣,考虑到一直以来郭富城都是拍烂片,这次鼓励一下加1星。。。
杨采妮第一部电影 多给一星
我觉得比那青春好多了。不懂为何分差这么大。1星情感拉分
作为一个处女座,我觉得可以给这个评价,角度很不错,哥哥角色的内心比较经得起品味。郭叔叔的演技有点点不太搭,不过无所谓了。看的不是很仔细
原来圣诞玫瑰的花语是犹豫,也算点题。很女性视角,你能感受到杨采妮作为导演对女性或者是弱势女性的关怀,所以结尾才这么收。而在片中,被关注的除了桂纶镁,还有秦海璐。故事还是没讲好,虽然有悬念,片子也不长,但感觉还是长,节奏感和情节铺排都有点怪。夏雨也不适合这个角色。戛然而止算释怀吧?
一分给桂纶美~
一部好的电影就是你即使看的是枪版也会把它看下去。
作为第一部戏来说,已经很流畅了。
扯半天又开始比惨
证明自己是个有性快感并且配被人喜欢的人,被人性侵是被人喜欢的至高形式。
桂纶镁的演技真的没话说。郭富城一本正经维护正义的样子还是接受不了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