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ll i saw this movie,and i'm sure i was never a man could draw a fantastic tune with my pencil,but i can try very hard to make it clearly. Thank you Bobby Long and your fabulous family.Thank you.
“我们永远都不该停止探索,在我们探索的最后,我们将到达我们所开始的地方,并且第一次了解这片地方。
” ——T•S•爱略特 *妖妇般的城市 “新奥尔良,妖妇一般的城市,充满了谎言和幻想。
”从这一句旁白开始,我被电影吸引。
大多时候,云都在天上翻滚着,远远看去像是天地之间的一幅壁挂。
喷洒机浇灌着花草,湿热的空气让人懒洋洋地不愿意动弹,到了中午还在床上鼾声大作。
人们经常斜躺在摇椅上,穿着昨夜没有换下来的宽大的睡衣,抱着把吉他,三五个人围起来唱歌。
或者去湖边钓鱼下棋,依偎着海浪翻滚的声音,远处是跨海大桥,还有渡轮悠长的鸣笛声。
回来的时候专门挑一条小径,绕过丛林,蹭一脚青苔,不舍得拭去。
时间在这里时常是静止的。
清晨的阳光还在揉着惺忪的睡眼,走在寂静的街道间偶尔能听到它的喘气声和早晨未醒时的梦呓。
新奥尔良的光线并不刺眼却也足够烤得屋边的柏油马路滚烫,如果是孩子,总会光着脚,把袜子塞到鞋里提起来飞奔过去,留下一连串尖叫和欢乐。
如果你想逃离喧嚣的生活,这是个逃亡的最佳终点站,你的心会在这里渐渐熟睡。
隔两三条街就有会有一间酒馆和教堂,人们定时出现在那里,不用很相熟,他们就会讲起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可以亲密交谈。
如果你坐上公车,说不定它比你的年龄还要大。
其他的房屋都矮矮的静立路边和花草中间,颜色会随着光线的强弱变化,有时是嫩绿色还淌着露水,有时是天蓝色,像是天空的碎片。
纠缠向上的蔷薇、大朵大朵的向日葵、金黄色的马齿苋一簇簇的拥抱在一起,等待每个傍晚夕阳把一切都染成酒红色,那是让人心灵悸动的时刻。
周围的人总是善意的,快乐的,就像这个安详温暖的城市。
*鲍比•朗的情歌 有人打电话告诉帕斯林,她的母亲洛琳去世了。
就算她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被母亲抛下,帕斯琳还是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到新奥尔良,她在故居中遇见了鲍比•朗和劳森。
鲍比•朗,哦——那真是个顽劣不羁的男人。
满口诗词、脏话、烟雾和酒气,像一瓶混合各种佳酿却散发臭气的杂牌子酒,不堪入鼻却让人忍不住抿着嘴往下咽。
这酒吞下去可能反胃,却让人浑身一震、大脑发麻,算得上是有些“荡气回肠”。
他脸上的伤疤告知着所有人他曾被打断骨头,左脚因为浮肿已经变得发黑,只得贴上一个不知道哪里捡来的卡通创可贴,勉强挤进一个破拖鞋中,另一只脚还是穿着皮子已经褶皱不堪的皮鞋。
走路的时候,他总会弓着腰,宿醉未醒地拖着那条肿痛的腿走过街道,伴着他的是手中香烟燃尽的声音。
鲍比•朗总会露出轻蔑高傲的笑容,那个标志性的臭名昭著的笑容:每当虚情假意的给女人承诺时会闪现的笑容,答应妻子会早回家时的笑容。
他颓唐的脸仍旧算得上英俊,时间是个喜怒无常的孩子,暗中夺走了他的一切却除了这张脸。
和鲍比•朗这样的男人真的很难第一次就看对眼。
他和帕斯琳这一老一少就像上满发条的闹钟,稍稍一碰就歇斯底里的争吵。
他说她不尊重自己的母亲,她说他没有权利管教她。
帕斯琳。
帕斯琳是一捧一捧金灿灿的小花,长在田野、山间,美丽却不招摇,直到日落时分都会芬芳四溢。
虽然不让农民们喜欢,却不妨碍它们成就少年们的梦想。
小时候,帕斯琳总希望母亲抱着她亲吻,给她唱歌,哪怕站在镜子前面化妆时谴责她的调皮。
后来当她绝望的发现一切都是徒劳,只能自己编织回忆,就像真的拥有过一般。
叛逆的孩子似乎总是在逃避,逃避纯真、理想和责任,在他们眼中那些都不再属于自己孤独漂泊的心,而在此同时他们也只是孩子,还是极其渴望再次拥有失去的那些时光。
帕斯林喜欢坐在盘根纠结的树干上看书,闻着浆果的清香,让泥土的香气混合着水气钻进鼻子里,嫩枝在她的周围摆动,趁着长日未尽听一听夏天的蝉鸣。
母亲原来也和她一样坐在这里,她们不需沟通就能如此相似。
这里每个人都谈论着母亲,难以掩饰对她的喜爱和尊敬。
他们说虽然洛琳难以被理解,却总是对每个人都敞开心扉,总是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管这有多难。
到处都是属于母亲的回忆,这些回忆不断呼唤着帕斯琳留下来。
帕斯琳知道自己属于这里,不管她是否承认,她还是适合生长在这样潮湿温暖的土地上。
那个总是在写小说的劳森,吸引着她绽放得愈发美丽。
鲍比•朗没有一副好嗓子,也许是烟酒摧毁了他的声音,可歌声依旧真挚得动人心弦。
“我的真爱昨日死,明日我将为她亡。
她就葬在教堂的后院,而他就葬在她墓旁,他的墓上长出了红玫瑰,而她的墓上长出了绿色蔷薇,长啊长,最后长出两条枝蔓,结为同心结。
” 每个人都有隐藏的伤痛,他也一样。
他曾是著名学府的教授,受到学生的尊敬,得到无数女人的青睐,遭到同事的嫉妒。
他有一个美满的家庭,聪明的儿子,一切都太完美了,所以当这一切被摧毁时是那么悄然无声,就像是一场永不醒来的恶梦。
莫里哀说,“我们只死一次,但死得很久很久。
” *我们开始的地方 唱歌让人忘记悲伤。
在新奥尔良这样娴静安宁的城市总是难以针锋相对太久,一切的转折从脸颊的亲吻开始,帕斯琳开始觉得鲍比•朗是个好人。
挑一个晴朗无风的日子,站在那棵苍天古树下,闭上眼睛就能听到小鸟啾啾的啼鸣和各种昆虫振翅的嗡嗡声,不同频率的声音组合起来就像一组交响乐。
当炎热变得温暖,秋天缓慢的到来,你会发现新奥尔良也有冬天,冷得直打哆嗦却没有暖气,只能裹着一层又一层的毯子,把自己包成一个粽子。
潮气熏天的衣服总也干不了,没完没了地雨水浇灭了所有初来乍到的兴奋。
新奥尔良有很多名号,最让人心仪的一个是爵士乐的故乡。
爵士乐算不上怀旧、老套,它是这里永远的流行,讲述人们的生活。
人们总是不断提起洛琳,唱起她的歌,诉说她坐在高脚凳上唱歌的样子,仿佛她不曾离去。
吉他的撩拨带动着时间的前行,也揭开难以回避的伤疤。
帕斯琳从律师的信函中发现那所三个人共同居住的房屋,原来是只属于她一个人的。
她像个抓狂的疯子把鲍比•朗和劳森的东西都丢到了门外,不肯开门。
是不是像帕斯琳这样的野草就算开出了花朵最终还是野草?
她不停质问自己,犹豫着不知该继续学习,寻找全新的生活还是直接跳回原先的窘境,直到她发现一个更大的秘密。
是的,鲍比•朗“生活在虚幻的世界中,生活就像本书,却没有人对这本书负责”。
但却是这样一个人赢得了她的爱与尊敬,却是这样一个人陪伴在她身边填补童年失去的时光,却是这样一个人是她的父亲。
电影的步调总是平和的,带着遥远的哀伤。
囤积在体内的感情,不时会爆发出来,就像夏日的暴风雨。
而雨后的阳光总是温和,含蓄,让人仰望着便不禁流下眼泪。
帕斯琳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在庆祝会上,鲍比•朗难得穿着如此正式整洁,骄傲的拉着女儿在夕阳中共舞。
他说,他的小女孩教会了他一个道理,“我们永远都不该停止探索,在我们探索的最后,我们将到达我们所开始的地方,并且第一次了解这片地方。
” 上帝不会抛弃什么人,那么就不该有什么自我放逐。
长年的酒精和一蹶不振的生活态度毁掉了鲍比•朗的身体,庆幸的是他可以通过他的地狱迈向天堂。
他的墓碑紧紧挨着那个他曾经深爱着的女人的墓碑,就像歌中唱的一样。
墓志铭写道:“我曾经与这个世界爱人般地争吵过。
” *电影的情歌 以约翰•特拉沃尔塔的个性演绎鲍比•朗这个老混蛋形象真是很贴切。
早期他给观众留下的印象都是像“油脂”(Grease)和狂热周末(Saturday Night Fever)这样的青春歌舞电影,之后为了转型演了些牛仔,比如都市牛郎(Urban Cowboy)。
好莱坞从来都瞬息万变,今天你是明星,明天就有可能演不上戏。
1994年的“低俗小说”让约翰•特拉沃尔塔重回一线明星行列,在塔伦蒂诺的镜头前他变身成为一酷到底的杀手,同乌玛•瑟曼大跳摇摆舞。
也算是让这位个性十足的大叔成功转型了,接连拍了“变脸”(Face Off)和“断箭”(Broken Arrow),塑造了一系列让人咬牙切齿的恶棍形象。
像是“给鲍比•朗的情歌”这样温情脉脉的文艺片他到真是很少出演,印象中只有一个1976年的电视电影“塑料男孩”(The Boyinthe Plastic Bubble),他扮演一个身患免疫系统疾病的人,仍旧渴望着爱情。
成功翻身的约翰•特拉沃尔塔变得宠辱不惊,虽然现在也总在一、二线之间徘徊,接片却也随意许多,安心在家开开飞机,被老婆养得毫无线条可言。
估计也就是这样的性格让特拉沃尔塔把鲍比•朗这个角色演绎的光彩四射。
毫无顾忌的满口脏话,糜烂颓废。
戴着一顶破烂草帽,穿着女式印花睡衣躺在床上,劈开两条腿,露出短裤和肚腩呻吟的样子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全然一副猥琐、不羁的样子。
当然了,必要的时候他也出口成章,掩饰不住的才华横溢。
电影中优美的景色和贯穿始终的音乐也是成就这首动人情歌的重要元素之一。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455135/
不经意的点开斯嘉丽的标签,看到了这部片子,突然就想起了那个大二的下午。
阳光明媚还是阴雨绵绵,已经记不得了。
只是那个时候的没心没肺安静悠闲呼之欲出!
影片的细节已经模糊了,只是还隐隐的记得好听的音乐以及影片最后跳舞旋转的父女。
影片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她讲述的故事,引起我们的共鸣或者感动,然后这部影片以及影片中的故事就变成了我们自己的故事和回忆,在不经意的某天,又被我们翻出、想起、感动、慨叹。
后来,给我们上课的听力老师移民去了荷兰,我的同学们也已经散落到各个城市,自己现在也已经面目全非,呵呵!
只是在那个下午,拉着窗帘的听力教室里,我曾经被一部影片,几个人物,若干段旋律感动过;一如现在,在这个阳光灿烂的午后的感动一样。
终于搜索到这部片,虽是优酷网在线观看,效果还不错。
因为《迷失东京》注意到金发美女斯嘉丽·约翰森,她性感的身材宛如梦露,从选片的眼光可看出还具备头脑,如《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良家妇女》,不然怎会成为伍迪·艾伦的御用女演员。
饰演劳森的演员虽是生脸孔,沉着的表演还是能胜任两大明星的绿叶。
《给鲍比·朗的情歌》更大的惊喜反而是约翰·特拉沃尔塔,饰演酗酒、潦倒的文学教授鲍伯•朗,白发造型,痛苦时会坐在厕所里痛哭,兴致来了,拿把吉他自弹自唱,吟唱的民谣小曲舒缓而亲切;当然少不了秀一下他所擅长的舞步,穿插了两段与斯嘉丽·约翰森共舞的情节。
虽然没看过他劲歌热舞的成名作《油脂》,可《低俗小说》里与乌玛·瑟曼对跳扭摆舞已跟影片一样成为经典。
本片以他的脸部侧影开端,昏暗的酒吧里,只有他一个客人。
酒吧老伙计提醒他,还不快去参加劳拉的葬礼,已开始5分钟了。
他抽着香烟,提了一瓶啤酒,蹒跚地走着去,一个脚穿着便鞋,一个脚趿拉着拖鞋,孤单的身影掠过旧的、新的房子,来到墓园。
劳拉生前是名民歌手,与鲍伯•朗是多年的老朋友。
某处18岁的帕斯琳(斯嘉丽·约翰逊 饰)陷在沙发里,吃着垃圾食品看着电视,房间凌乱不堪如垃圾堆。
男友回来,两人冷嘲热讽争吵起来,当听到男友无意间说起劳拉的死讯,帕斯琳立马收拾行李怒气冲冲离开。
劳拉是帕斯琳的母亲,帕斯琳从小跟着外婆生活,母亲从来没来看过她,对此难免心怀抱怨。
帕斯琳乘坐公车来到新奥尔良,来到劳拉位于郊外的房子门前。
房子外表残破不堪,惟有门廊的一排罗马柱多少有些残存美感,进到屋里还算满意,宽敞而干净。
她发现鲍伯•朗与劳森两个大男人住在内也不觉得奇怪,他们是母亲多年的老朋友。
反到是鲍伯•朗处处刁难帕斯琳,表现如咸湿老伯,意图赶她走。
劳森私下里劝他对帕斯琳坦白,劳拉的遗嘱将房子留给帕斯琳,他们仅可以再住一年。
帕斯琳渐渐认识母亲的老朋友,他们喜欢围坐在一起,聊天、讲故事、吟唱民歌。
其中有深爱并一直守候母亲的园丁,他解释帕斯琳名字的来由,虽然亦是一种野草的名字,类似太阳花,只在白天开花。
但是野草又怎样呢,小孩子不也会向着蒲公英许愿吗!
与鲍比·朗惹人厌相对的是劳森沉静的绅士风度,散发着学者气息,他是鲍比·朗的学生,与鲍比·朗对话时,互相经常引用名人名言。
他打算写部关于鲍比·朗的传记,花了9年的功夫仍没完稿,写作陷入瓶颈。
三人生活在碰撞中前行,帕斯琳与劳森暗生情愫,却相互误会在对方心中的分量,这一切老鲍比·朗都看在眼里。
帕斯琳正是该上学的年龄却宁愿去做酒吧服务员,她极度缺乏自信,无论是外貌或头脑,她悄悄告诉劳森从小的愿望是做医院X光机操作员,她觉得人类的骨架很迷人。
劳森陪帕斯琳进城找工作时趁机劝她应该去上学,反正也没什么事要做,帕斯琳同样劝他不要再酗酒了。
在两人的约定下帕斯琳开始复习功课准备大学入学试,鲍比·朗积极参与辅导,希望帕斯琳考上大学离开这里。
圣诞节来临,劳森提出将搬出与女友酒吧老板娘同居。
鲍比·朗反应激烈,认为劳森对女友并不是真心,大家不欢而散,却也令劳森看清自己的感情。
当晚在火炉边,帕斯琳与劳森相偎在一张毛毯取暖,听劳森流着眼泪忆述令他们放弃所有,蛰伏于乡间的不堪往事。
鲍比·朗渊博的学识、开明的教学在大学里让学生热爱、同事忌恨,劳森很崇拜他,追随他做学问。
那天鲍比·朗本该去接打棒球比赛的儿子,却因听到同事嚼舌,说他跟劳森热爱的女友搞在一起了,他把对方狠揍了一顿,错过了接送时间,儿子发生车祸死去,妻子无法原谅让他离开。
劳森觉得跟自己多少有些关系,于是陪伴他至今。
劳森担心鲍比·朗的健康,圣诞夜他表现异常定另有原因。
连哄带骗拉鲍比·朗上医院检查,情况不乐观,鲍比·朗尿血有一段时间,脚肿得穿不进鞋子,脚趾头变蓝。
鲍比·朗隐瞒真实的病情,做些孩子气的行为,如将劳森的车卖了买酒喝。
帕斯琳前男友找上门,拿着律师寄来的信。
帕斯琳获知母亲的遗嘱,生气地将鲍比·朗与劳森赶出门去,甚至委托中介将房子出售,无论其他人如何劝说,鲍比·朗与大伙将房子外墙重新粉刷一新也没能让她消气。
直到她翻到母亲的一封信,信中说出谁是她的父亲。
她到河边找鲍比·朗相认的一幕是影片的小高潮,没有刻意的煽情。
因为思念母亲,她习惯了编造与母亲的记忆,所以她恳求鲍比·朗,要跟她分享与母亲所有的回忆。
又是新的一年,帕斯琳已上了大学,她回到小镇,手捧着花,走着影片开头父亲走过的路线,穿过一栋栋房子,来到墓地,父亲葬在母亲身边,不用再害怕孤独。
劳森走过来,献上为鲍比·朗写的书,书名就叫道:“给鲍比·朗的情歌”,两人拉着手,生活拉上新的序幕。
影片以四季的长度讲述故事,春夏秋冬的循环,正如影片中鲍比·朗曾说的:“我们不愿停止寻找,但寻找的结果却是回到了起点”。
红色是许多导演钟情而且内涵丰富的颜色,影片就鲍比·朗父女穿过红色服装,鲍比·朗的有深红色睡袍及红色中袖暗纹衬衫,帕斯琳在高中毕业庆祝party上穿的是一袭红色连衣裙。
导演夏妮-加贝尔将视线关注在被人遗忘的角落,他们生活在城市边缘,从表面上看,生活或许不如意,颓废、得过且过,可是每个人都有值得探索的故事,有温暖的友情。
当我们同样感到孤单失落时,或许能从中得到些许勇气。
(2009年5月4日星期一凌晨)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22473822.html我给自己定下收藏720p电影的标准:只收Bluray重编码的,不收带台标的HDTV版本。
可是最近两部电影,让我改变了这个想法。
这两部电影分别是《星月无尽》和《给鲍比·朗的情歌》。
为什么这两部电影会改变我的想法呢?
那先得说一下Bluray版本的由来。
根据我的分析,Bluray版本的存在必需有二个条件,一是电影公司有这个技术,二是制片商愿意发行这部电影。
前面说的两部电影,就一直没有发行Bluray版本。
没有发行的原因简单分析一下。
《星月无尽》是一部台湾片,而且是一部非常小众的台湾片,根本没有在台湾电影院放映过,这样的电影不赚钱,没有观众,制片商肯定不会发行Bluray版本。
台湾发行的Bluray版本屈指可数,都是热门影视及演唱会。
而且看着已经发行Bluray版本的片尾字幕,大部分都是国外公司加工处理的,看来台湾还没有这个技术。
所以,《星月无尽》在近几年之内是不会有Bluray版本的,可能永远也不会有。
《给鲍比·朗的情歌》则是属于另外一种情况。
这部片子的风格与内容也不是大热的类型,虽然是由两位大明星出演,制片商在不赚钱的情况下,一直没有发行Bluray版本。
这一次我下载的HDTV版本,很奇怪的是竟然没有台标,那它与Bluray版本还有什么区别呢?
除了不是DTS音轨,完全等同于Bluray重编码720P了。
这样好的版本,为什么不收呢?
说了一些与电影无关的内容,说回电影本身。
我很喜欢Scarlett Johansson,我也是为了看她,才收的本片。
影片的故事属于励志类型。
两个颓废没有希望混日子的男人,与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子住在同一屋檐下,发生了一段友情与亲情的故事。
三个人从互相讨厌,到渐渐了解、熟悉,也渐渐产生了近似于亲友与友情的忘年之交。
随着故事的深入,原来年长的男人,是女孩子生父,他们成为了真正的亲人。
两个颓废的男人也在女孩子的改变下,走出了生活的低谷,重新找到了希望。
一段情歌引发了两种感情,即是亲情也是友情。
影片的基调温馨动人,画面亮丽,在舒缓悠扬的音乐下,娓娓的讲述着故事。
通过画面与音乐,展现出一副南部美国的生活画卷。
好久没有看到这样风格清新的电影了,看着非常舒心。
说得直白一点,我很喜欢这部影片的调调。
影片大部分的场景都是在新奥尔良的乡下,那绿油油的草丛,鲜艳的花朵,美丽的夕阳,以及朴实的村民,让我真切到感受到美国田园风光的秀美。
尤其在我看的720p版本的情况下,更加清晰逼真,真的很享受。
故事的时间跨度很长,所以编导也将 新奥尔良 的四季展现在了屏幕上——春、夏、秋、冬,每一个季节都展现出它美的一面。
我都快把本片当成 新奥尔良 的风光宣传片看了。
本片的另一大特点是悠扬的音乐贯穿全片。
我不熟悉片中的音乐,我猜测应该是乡村乐吧。
简单的乐器,舒缓的曲调,浅浅的吟唱,更加增添了影片恬静优美的感觉。
有人说,乡村乐才是代表美国的音乐,我觉得说的没错。
这种美国南部的风光搭配着这样的音乐,才是南部美国人慵懒生活的真实写照。
影片的内容与上述两个方面比较就弱了一些。
这种生活励志的题材,不能算是俗套,也不能说很新鲜了,尤其是父女相认的设置,显得有些假。
不过,本片是要展示情绪,表现几种感情,就不要过多追究细节了。
其实三个人的感情很怪异,两个男人之间的友情,女孩子与年轻男人的暧昧,女孩子与自己父亲的友情,这些在普通生活中都是不常见的。
三个人之间这种复杂的关系,也让我联想到人的感情是多么的复杂与细腻。
总之,本片重点描述的是“情”,不管是爱情、亲情、友情,还是三者的重合叠加,都深深的蕴含在影片的细节中,让人感到丝丝的温暖,编导这方面做的很出色。
本片的领衔主演是John Travolta与Scarlett Johansson。
他们在本片出色的表演让我大感意外。
John Travolta这位老家伙,他的电影我看过不少,但大都是动作片,当然《油脂》与《周末夜狂热》除外。
他给我的印象,不是狠狠地杀手,要不就是正义英雄,没有想到他在本片里将一个颓废老男人演绎得如此生动出色。
John Travolta真的是一个好演员,亦正亦邪,能文能武,了不起。
Scarlett Johansson在本片更是让我刮目相看,本以为她就是一个美女大花瓶,没什么演技,可是她在本片将一个少女的心理状态拿捏的很准确。
尤其是当她得知自己生父是谁时,即惊讶又感动又气愤的矛盾心态完全展现在面部表情上,让人不得信服,原来我以前一直误解她了。
Scarlett Johansson还是在这样的剧情片、艺术片里,才能展现自己的演技,少拍一些《钢铁侠》之类的爆米花电影吧。
还要提一下她的美貌,已经无法用语言形容了。
那时候她青春无敌,美丽动人,秒杀任何美女!
还是年轻好啊。
额外说一句,本片的很多对白引用了各种书籍里的话,可是我看的字幕比较烂,翻译的不好,难以理解引用之处的用意,有机会有好的字幕,还是要重看的。
这样一部小众冷门的电影,我有幸看到,很开心。
本片的风光、音乐、画面,以及影片的基调都是值得一看的。
当然,两位主演的表演也值得一看。
即使没有前面那些,本片里Scarlett Johansson的美貌,也是值得一看的。
总之,好片子,绝对要看。
序列:0308A.Love.Song.For.Bobby.Long.2004.OAR.HDTV.720p.x264-HDL2011-04-23
反复地看了好多遍,却怎么也写不出一个字。
下午的时光逝去。
夜晚悄然来临。
静谧的黑暗昭示着新的一天就要开始。
而我面对这样一部电影却长久地无话可说。
是的,我太喜欢它了。
当我看到片头Bobby穿着拖鞋的脚趾上贴着smile的贴纸;当我看到他懒洋洋地坐在躺椅里抱着吉他忘情地歌唱,充满自信;他打开酒吧的门,瞬间,史诗般的白色的光线填满整个镜头,我的脑中总是迅速的回想起影片结尾处的Lawson的话,the ones in books who live only in someone’s mind’s eye. 似乎每个人都爱Lorraine.所有人都愿意追忆起她令人美好而崇敬的过往。
但是在Pursey的心里呢?
这个倔强的女孩。
她有太多难过的理由了吧,以至于她唯一一次探望母亲,竟是她死后的事情。
然而当她坐在床上,看到母亲藏在纸盒里的那些信,她称呼她为my pursane,她看到她写给Bobby Long 的情歌,终于原谅了她。
也原谅了自己同样不知情的父亲。
Bobby Long,那个不正经的邋遢的老头,那个自以为是的顽固的酒鬼。
是她的父亲,不是吗?
一些温情的细节。
圣诞夜,三个人躺在家门口懒懒地看着雨点打在地上。
“I wish it would snow.”“Me too.”‘Me too.”“But I love the rain.”“ Me too.”“Me too.”不想多说,我喜欢这样的对白。
Bobby挽着女儿的手。
在长满青草的山坡上,两个人快乐地跳舞。
Pursey是不是从小就梦想有这样一刻呢?
而对于Bobby,在经历了那么多生活的残酷打击后,这一刻更加难得和珍贵吧。
夕阳安静地停在山坡上,然后缓缓地,缓缓地沉下去。
影片最后,pursey从家里走出来,经过了颜色鲜艳的小商店,经过了圣洁庄严的教堂,经过了惊人巨大的树,经过了铁轨……所有的一切都是曾经Bobby经历过的,那么熟悉。
上一次,他走向了墓地,参加lorraine 的葬礼,而这一次,她来到了父母的墓碑前。
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
心是孤独的捕手。
麦卡勒斯。
曾经有一个人对我说你会爱上他。
Lorraine.藏在心里很多很多年的情感,隐忍的女人,她料到了所有的事情吧。
黎明即将到来的时候,我在cranberries的陪伴下,失眠。
她唱着,hope you never grow old,forever young.我不是为了评论而写下这些。
我只是感到压抑和难过。
我想起小的时候曾经悲伤的哭泣,当我第一次知道最亲近的人迟早要离开自己。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小孩子都是从那一刻开始长大的。
看到很多人都说不喜欢这部片子,他们说约翰特拉沃尔塔演得不好,他们说结尾滥俗,他们说美国式说教已经不起作用了。
我只想说,我喜欢艾略特,我也喜欢弗罗斯特。
情歌最伟大。
这是给鲍比朗的情歌,也是给我们所有人的情歌。
记忆力是值得考验的,但是并不值得依赖。
那些书本里荧幕上的故事,总是有种生活在别处的嫌疑。
对于我们自己,大多数人常常会遗失美好,放大伤痛;那么对于这种影像生活,更是容易转瞬即逝吧。
所以,似乎是潜意识里,我常常以回忆的形式来写影评。
确切地说,是以回忆的方式描摹过去的细微。
这种奇妙的感觉如同老片回放一样,所有的影像都从你的眼前过滤掉了,剩下的是最值得回味的细节。
这些细节,带着自己的影子,闪耀在记忆里。
依稀记得当初看《给鲍比·朗的情歌》是在一个下雨的午后,蜷缩在沙发上,从最初的好奇心态看约翰·特拉沃尔塔 (John Travolta)倚老卖老地扮老,到最后用热烈而感恩的心态拥抱旁边的人,中间经历的,不过是一个剧情的轮回罢了。
1开始的时候,他走过每一片云彩的投影,走过河滩,走过原野,走过彩色的商店,走过墓地,走过铁轨,走过街道,走过光阴、岁月、时间;而她走过时间、岁月、光阴,走过街道,走过铁轨,走过墓地,走过彩色的商店,走过原野,走过河滩,走过每一片云彩的投影。
John Travolta这次在荧幕上老了,不演动作片了。
他演了这么一个酗酒,说脏话,颓废沮丧的瘸腿的绝望的老头。
他在公车上跟十几岁的孩子胡说八道,他在酒吧撒酒疯,他在河边下棋,他在下大雨的天气坐在房檐下喝酒,他唱动人的歌,他伤痛,小心翼翼掩护自己,害怕失去。
Scarlett却经历了苦难,她长大了,不再是一个胸大无脑的花瓶美少女。
她演了这么一个叛逆,堕落,心碎,失去亲人,不知生父,无家可归的女孩。
她3岁便离开生母,16岁便和男友同居,辍学,无业,不再相信未来,身心疲惫。
后来的时候,有些东西已经改变。
时光,过去,恋人,街道,城市,水……我们常常沉溺于自我世界,在白天的时候假装坚强,也喜欢用冷漠掩饰脆弱。
尖利造成的最大伤害,其实是自己。
而那些逝去的,注定不再回来;那些犯过的错,注定无法弥补。
但是幸亏,但在他们走过彼此不相干的生命,在他们爱的人离开之后终于相遇。
他们找到对方,找到爱,找到不离弃自己和这世界的理由。
鲍比朗说,感谢上帝,他没有抛弃我,他给了我这么好的孩子,她是最漂亮的女儿。
2John Travolta还是跳舞。
从《低速小说》的无赖舞蹈跳到比较近的《Be Cool》。
而在这样一部电影里,即使花白了头发,颤抖着身体,瘸了腿,John Travolta依旧伴着吉他的音乐,拉着Scarlett跳起了舞。
舞蹈对于John Travolta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追忆似水年华的怀旧,还是对于青春的留恋,抑或只是单纯的的个人喜好?
其实50岁对西方男人根本不代表什么,甚至可以说,正当壮年。
但是相对于《变脸》或《剑鱼行动》中的身手,接下去他定然是难以突破了,毕竟他不是施瓦辛格,他也似周星驰。
John Travolta选择这样一个角色作为以后荧幕发展的转型无疑是明智的,因为我们从中,看见了某种人生的悲剧,也看到了希望。
Scarlett起先并不是我喜欢的女主角,虽然至今都没有好好看过《迷失东京》,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同一天就有两步关于她的新片上映的女演员来说,可塑性强的同时,未来的路也很长。
真正喜欢上她,还是因为这部电影,以及她的名字。
斯佳丽儿时的梦想,便是与心目中偶像屈伏塔合作,此次,借《给鲍比·朗的情歌》,不但圆梦,还整剧都大玩对手戏。
当年那个乱世佳人是炙烈的,让每个时代的人都为之疯狂。
于是我在Scarlett Johansson身上,也看到了些许执着以及野性。
Gabriel Macht是男二号,我对他无甚印象,虽然也算主角,但是似乎只是一直在配戏而已。
多一个他,和少一个他,不会有太大影响。
于此,算是剧本的一个缺点吧。
3我从来不是一个苛刻的人。
当然也可能是业外人士的原因,除了科幻片,我几乎不会关心它的技术。
但是我对自己这样的角色非常满意。
电影,看的是我们未能实现的生活,感知的是我们心底最软弱的地方。
整部电影,一个始终没有出现,但是一直在主角们口中,被主角们追忆寻找着的人,Scarlett的母亲,却是最打动我的人。
她是天才的歌手,却在露水情缘间爱上了他,并为此怀孕,但是偷偷生下了一个女儿。
她一直没有告诉她,只是在临死前写了封信给女儿,放在阿拉巴马的老屋子里,并且让John Travolta和他的助手住进来,再让她的女儿回来继承房屋。
一度揣测,这个女人在女儿3岁就把她送走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态。
她在酒吧里唱歌,穿最妖娆的装束,酗酒,抽烟。
那个男人是大学教授看起来博学多才,那个男人结婚了看起来狂浪不羁。
她得不到那个男人。
唯一和男人生下的女儿也在3岁时离开了自己。
她和孤独相伴。
她不快乐。
但是她却在他死前送还给他自己的女儿,让他体验到了自己一生没有享受的亲情。
比起她的坚强,他因为过去的一个过错而从此一蹶不振逃匿于世,是显得多么渺小。
坚强是什么?
坚强是面对着爱的人忍住不哭,是受伤的时候用微笑示人,是寂寞的时候独自抗下真相,是擦干了泪等待天明。
4爱与缺乏爱,有勇气接受爱与寻找爱。
朋友,亲人,恋人,一个人和很多人。
阿拉巴马阔大的天空与大地,春暖花开的时节透明的空气与露珠,五色缤纷的花朵,金黄色的希望和未来,刚刚漆好的蓝墙绿百叶窗的小房子。
喝着酒弹吉他唱歌,踩着青草地跳轻快的舞步,一切的一切,是多么美好。
死去的人能够在结尾长眠在爱人的身边;活着的人能够手牵着手看蓝色天空云卷云舒。
只是再回首时,一切过往烟消云散,只有这首情歌最伟大:“我用一支吉他 为你写情歌一段旋律 想甲半瞑半熬过了多少苦夜看断了多少白发的情话每句都是挣扎我用一段性命 完成这条歌望你唱乎 心爱的人听无论是哪种语言只希望替你表达出想要 想说的话他们都说情歌最伟大爱过的人听了会融化如果有人为你眼泪如雨下记得把他 把他带回家”
约翰·屈伏塔在给Bobby Long的情歌里演一个迷人的老家伙爵士之乡新奥尔良蓝天白云电线杆的乡野大而舒适的旧房子,门前有大露台意境太好这些只是表层的当然还有那些不能言说的意会若有人写歌给我若我可唱歌给人生活像电影般感动而电影是美女&帅哥的演绎她看着那本父亲给母亲的书《心是孤独的猎手》原来是我一直喜欢读的卡森麦卡勒斯最近读的是《伤心咖啡馆之歌》喜欢作者因为他赋于人物的爱情外表再丑陋的男女都让他们有权利拥有那东西
斯佳丽·约翰逊。
我最爱的斯佳丽·约翰逊。
全世界最年轻最有才华的女演员。
20岁的年纪能把角色诠释成五种不同风格和味道,并且每一种都无可挑剔,连导演也无话可说。
丧母的堕落少女,潦倒的退休文学教授,追随而来的文学院学生,三人之间同一屋檐下薄弱的结合关系,痛苦和脆弱随着一次次的争吵和激烈的碰撞逐渐显现,而真相,原是天堂之人的馈赠。
小众文艺片,看到的都是精湛的演技和出色的编排。
无论是《逃出克隆岛》中的乔丹2D,还是《赛点》中的诺拉,她都是狡黠的维纳斯,一不留神,就掉入她的陷阱。
“我们不愿停止寻找,但寻找的结果却是回到了起点。
”
慵懒的下着雨的午后,躺在沙发上,这电影是极佳的伴侣。
吉他、情歌、诗集;潮湿、衰老、疾病;烟雾、酒气、难以定义的感情;各种文艺片元素。
在里面你可以同时读出坚强和伪装、期盼与绝望、抗争与妥协、青春与死亡。
电影开头,Travolta走过原野走过商店走过各式住宅走过公园走过铁轨走过墓地。
电影结尾,Johansson踏着他的脚印。
你能看到每一缕阳光和每一片云彩的颜色。
抱歉我无法写出任何一句有实质的句子,却迷这电影迷得发狂。
大概就像爱情。
你问我喜欢你哪一点。
我说不上来。
好像你每一条都不符合我的标准,可跟你在一起就是舒服。
对,就是舒服,可以肆意做回自己还刚好被你欣赏的舒服。
生活总是充满惊喜,不是在这,就是在那。
不经意
歌儿也很好听
節奏减分,配樂加分
两颗星给新奥尔良乡村的美景和爵士乐,but it's still a fucking damn boring story
挥洒之后失去一切,突然发现,只有这个时候,才真正了解自己曾经的起点,失去或拥有,便都具有了意义。
田园,家庭
极其mawkish的缠绵文艺,用两个小时铺就人人都能预见的climax,这种故事也实在谈不上高明,但初秋的暮色天光里,青岛也有种和新奥尔良接近的氤氲在空气里漫开,所以多的这一星是给这加分的情绪巧合和美美的Gabriel Macht,另外感叹现在的文艺片远不如二十年前那么文艺了。
好题材,却没说成一个好故事。出色的表演,正值好年华的Scarlett Johansson,故纸堆里的大把名句,全都于事无补啊。
如果看到三分之一就能猜到结尾的影片一定不是好影片。顺便跟导演说一下,您怎么能用《心灵是孤独的猎手》和艾略特,这也太俗了吧?!
太太太靠谱的OST
气质迷人,就如同雨天放的一首绵长的歌。新奥尔良宣传片,话说新奥尔良真那么多雨么?斯嘉丽和科学教约翰都很出彩,所以暂时先不黑约翰特拉沃尔塔了。ps斯嘉丽美的让人想哭,身材更是没的挑,换我我也是Team Black Widow
有点美
A Real Indie
恍惚和不务正业是享受生活的必要条件
温暖 阳光 《blonde on blonde》
她所有的琐事都讲给我。好的。
每个人都需要爱和被爱,哪怕装的再如何坚强,孤独和失去袭来时心还是会显得那样的脆弱
鲍比的墓志铭:感谢我与这世界爱人般亲密争吵过。
斯嘉丽当时还很纯,屈伏塔则是个温情的汉子。温情片其实拍的不好就容易拖沓乏味,配乐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