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从剧情上说,值得一看。
齐拉拉这个角色很真实,从什么都不会,被人看不起,一路成长为那个最后为了救人为了抓特务,孤身搏斗到最后一刻,光荣牺牲,这是那个时代万千为国捐躯的军人的缩影。
同样是留用旧警察,宗向方救过郑朝阳一来就被接纳,多门(放水)盘查过郝平川为了接应郑朝阳 带领的小分队,在最初还不了解的时候经常被(郝平川)怼,结果有才华有能力的宗向方反而是那个立场不坚定,既没有完全忠诚台湾那边,也没有投诚改造的想法,最后死了让人觉得无奈可惜又好像就应该是这样的结果。
而多门就一直是那个眼明心亮,立场坚定,善良靠谱,混迹官场的“老油条”,是最适合继续做警察的。
郑朝山在得知段飞鹏为灭口连妻子小孩都不放过的时候说他做得过了,可见除了忠诚之外他还有底线,有良知,也曾是热血的爱国青年,加上看到共产党领导下“天下太平”的北平城等等等经历,所以最后他会转换立场也是站得住的。
而段飞鹏这种本就是飞贼出身,为了利益为了钱可以滥杀无辜,毫无底线的亡命徒最后死了也是罪有应得。
间接说明当时的国民党大多是乌合之众,没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他们的目标不惜制造爆炸案,命案等等等,破坏和平,与纪律严明,以国家利益为重,忍辱负重,浴血沙场,慷慨赴死,拯救民族危亡,牺牲在抗日战争中的川军不同,所以这样一支队伍必将走向失败。
作为主角团之一的郝平川就像大部分“大老粗”,战争时英勇杀敌,解放后学习文化学习技术增长知识,绝对的忠诚,武力担当,也有自己的缺点,很生动。
白玲受教育程度比较高,有能力,聪明,理性,勇敢,有点小傲娇,说实话这个角色有点过于完美,演员好像不太能驾驭。
郑朝阳就完全是演技撑起吧,和大多数男主剧本没什么差别,特别是39集审讯那段太好笑了,还有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审讯方式,细节还是不错的,最后说一句薛佳凝老了,(自然的老去也没什么不好,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美)好久不见没想到都演中年人了,如果尚春芝没有杀秦招娣,和郑朝山一开始就投诚,也许他们会有好的结局吧?
齐拉拉这个角色挺好,只要是有上进心的国家都会接收吸纳,体现了我党的包容性。
但是演员太拉跨,演技平平,矫揉造作,浮夸的一批。
特别最后牺牲那段,不知道是编剧傻逼还是演员自己加的戏,死的真是具有戏剧性。
真是为了牺牲而牺牲,为了体现英勇无畏而牺牲,求援需要去仨人,留一个跟踪,咋那么想的呢?
和一个会武术的亡命之徒居然这么近距离拿枪顶着人家,还弯腰捡枪,这不是明着说这时候可以攻击我了,傻逼的不能在傻逼了。
这段看的我尴尬至极。
就想问有多少人是被黑玲的片段吸引看完全剧的?
为了看这一小节,从第一集开始居然完全停不下来,然后又看到了更多名场面(大部分是郝平川贡献的),喜剧谍战片无疑。
我真的太喜欢张译的这个角色了,他的作品看得不算多,大部分挺虐的,孟烦了、史班长还有一秒钟,都是苦哈哈。
郑朝阳虽然至亲好朋都是特务,但好在有郝平川和白玲陪着,且性格乐观,贫嘴精明,最后还收获了爱情。
所以全程乐呵呵看完,即使知道朝山身份的时候都没有心疼他,这种观影体验可真不错。
黄志忠老师真的很厉害,后期补拍所有镜头,一个人对着绿幕演,近景的表情眼神基本没有破绽,远景就不行了,赵立新那五短身材hold不住黄志忠满脸正气。
如果赵没出事,也不一定比黄的换脸强,他演戏太装,表演痕迹太重。
同样是AI换脸,我又想起了影视史上著名的换脸女士,黄老师是救场,用演技征服观众,那位女士拿着天价片酬贡献了最精彩的瞪眼镜头。
今年的各种娱乐圈整顿,真的是深得我心。
本剧最大惊喜来自多大爷(这怎么念来着?
),这位的演技真的是绝了。
从前期的置身事外,中期的明哲保身,多次试探,到最后被人民政府和郑朝阳为代表的人民警察所折服,彻底的融入了新政府新社会,多爷的心态和行为都是一直变化的,高亮完美的诠释了每一个时期的多爷,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旧警察在新社会的成长。
无论台词还是演技都毫无痕迹,仿佛演员就是这个人物,融为一体,这才是演技。
这部剧里的妹子真的是一个比一个漂亮,而且都有自己的特点,女主角白玲的扮演者潘之琳演技也在线,接得住戏,人设不令人讨厌,有知识又理性,思虑周全,不作,不拖后腿,业务能力强,总是在重要关头发挥关键作用。
唯一槽点是服装和发型,作为建国初期的女警,应该不会打扮得这么精致和与众不同吧。
郝平川是武力担当,也是快乐来源,虽然很多时候显得很傻气,实际也是对朋友的无条件信任。
演员有点用力,但喜剧效果很好。
其他的演员都是正常或超常发挥,也不一一分析了。
比较有争议的可能是齐拉拉,演员的演技合格,但太浮夸,五官控制不好总是乱飞,用力过度,表演痕迹重,而且人设不讨喜,导致很多人不喜欢他。
个人觉得倒也不必,但确实演技欠缺了些。
再来说剧本,拖拖拉拉,逻辑有硬伤,可惜了这么多的好演员,如果剪为35集左右观影享受得提升好几个档次。
所以,五星的演员,二星的剧本,综合一下给个四星。
刚看到二十六集,发现这片真的挺有趣的,不像以前的那些谍战剧,一个个严肃兮兮紧张兮兮的。
郑朝山、白玲、郝平川这三个活宝,极大的提高了这部剧的观赏性!
郑朝山与郝平川偷局长饺子吃的那一段、郝平川和多爷对峙互吼的那一段、白玲变黑玲的那一段,还有郑朝山、白玲、郝平川三个人,时不时的因为案件分析,而故意搞出来的站队问题,看着都让人笑死了!
😂😂😂还有我粗略的算了一下,这部剧的美女还真的是多:白玲、小东西、冼怡,这几个女主个顶个的漂亮,都把薛佳凝比下去了。
然后一堆配角也是相当漂亮:金围脖、白玉兰、说快板的老婆、多爷的女邻居,被下药而行刺的那个女的,八大胡同的那些女的,都是个顶个的漂亮!
感觉现在的女演员越来越漂亮了!
😍😍😍再说一下这部剧的糟点吧,我目前看到二十六集,剧情总的来说还是比较严谨的,没发现什么大的漏洞,就是抓捕袁硕那一段,实在有点夸张了!
袁硕作为一个受过严格训练的特工,在事先已经知道自己被围攻的情况下,手中有人质、有手枪有冲锋枪、有几十个手雷,就这么被人活捉了,负责抓捕的人,居然还一个个的毫发无伤,这个也实在是太夸张了一点吧!
🙄🙄🙄吹牛也有个限度!
希望后面不要再出现这样吹牛的场景了!
🙏
我已经看到14集了,从齐拉拉这个角色一出场我就开始讨厌这角色,一个正面人物演的比反派还让人讨厌,我不知道是演员的演技好,还是编剧的功底高,总之只要有齐拉拉的剧情我就全部跳过了,一眼都不想看,本来看老三背后给他一枪以为这货终于领盒饭了,眼睛和耳朵终于清静了,大脑也可以放松一下不用再受这精神污染了,可是人家又活过来了,我心中是1万个神兽奔过啊。
怎么都想不明白段飞鹏能活这么多集,从他一开始犯事儿起正常来说不应该发通缉令来抓捕么?
结果呢好像整部剧就没有发过任何人的通缉令,尤其是段飞鹏的早早发通缉令早被人举报了,还有整部剧从开始到结局真是全程被人牵着鼻子走,快三十集了愣是一个核心特务没抓到全是些外围的人员,真的是三个臭皮匠也顶不上郑朝山一个诸葛亮
说实话,本来是冲着张译的演技去的,发现里面还有很多老戏骨,演技都没得说!
整体的故事架构很好,两边的正反派人物设置和联系都很棒,但是有些情节实在让人看不下去,接下来就全是吐槽了,对于导演和编剧等的离谱操作进行一番问候,举几个例子吧: 1.最后全市的灭鼠行动抓杨凤刚,让他们从暗道进来,这本来是瓮中捉鳖,但是非要自己人冲出来正面对刚,更离谱的是,段飞鹏都从暗道进来了,结果还能给跑了,全市行动都没人看守暗道,这不侮辱智商吗?
2.杨教授来公安局举报郑朝山,白玲本来就怀疑杨教授可能有线索,结果在杨教授举报完之后就让他回家了,这么重要的证人就这么让他回去了?
新中国再缺人手也知道保护证人吗?
况且还是个举报大特务的人,是导演说了他不会被暗杀吗?
3.刚进城的特务,他们的目标是郑朝阳,然后公安有了这特务在哪的线索,找齐了人去抓,结果所有人在外面呆着,非得让郝平川跟特务来一场单挑,这是导演觉得动作戏不够所以强行来一段?
4.每次一有点线索就去找郑朝山当面试探,不是白玲就是郑朝阳,刚说不要打草惊蛇,立马就拿来了割草机,这是知道导演不会放他跑路所以这么肆意妄为吗?
是个人应该都有点常识吧?
5.这什么有枪不用、反派话多、哪都一刀必死啥的常规操作屡见不鲜就算了,为了制造就要接近真相又突然迷茫的现象,应是从三十集的剧情拖到了四十六集,让我想起了火影。
至于其他离谱剧情,还请剧中细品,当你看到一串相同的弹幕飞过,那就是我说的这些情况。
不可否认,里面大部分人的演技远超在线的评价,故事线也做得很好,但是如果没有这些违反常理的剧情,这部剧一定能成为神剧,而不是比抗日神剧好些的剧。
仅代表个人观点,赞同与否可见剧中。
郑朝山趁妻子睡去,到密室里收发情报,但实际上同为特务出身的尚春芝留了心眼,白色的袜子踩在地上,没有声音,但是不再洁白,发现丈夫秘密,她回到床上,郑朝山回来后,看了眼装睡的妻子,下意识的摸了摸她的脸,躺下后像个孩子似的半抱住妻子,但是却不知道此时此刻尚春芝已经眼含热泪,她终究没法逃离这个无间地狱。
有评论说薛佳凝太老了,确实,她眼角的鱼尾纹,大眼袋都证明了这一点,但是笑起来弯下的眼角还是别有风情,岁月的痕迹带走了青春但是带来了风情。
这大概是近几年我最最最最喜欢的红剧了。
这个本格局挺大的。
46集的剧情,前面超过三分之二部分的主基调都是快乐的,本来嘛,抗战胜利了,新中国建立了,百废待兴但终归是一切希望的起点,人民要幸福起来了,那种观众也可以感受到的轻松快乐是与那个“光荣时代”下的人民相通的。
大概三十五集之后,徐小山和王忠两个刚满十八岁踌躇满志正准备一展拳脚施展抱负的新警察,生命仓促的结束在巡夜时制止特务策划的扰乱治安的行动中。
那是我第一次在这部剧里感到揪心,仓促,他们俩为了改变命运决心当警察而且刚从警察学院毕业;仓促,上一秒哥哥还和弟弟说“未来我们一定能破大案”;仓促,连他们的死因都有一条因为战斗经验不足。
可是再没有时间给他们积累了。
在这之后的那三分之一部分里,剧情就像刚磨好的短刀,时不时扎你一下,不致命,但是疼,但是残忍。
宗向方和段飞鹏为了活着却选择了死路,一个重情重义却想既要又要,一个无恶不作却也会刀下留人。
甚至没给一条感情线he。
齐拉拉和小东西两个人的双向成长和救赎明明很治愈,齐拉拉每次危急关头几乎没抱过“我要活着”的念头,胆大命大大难不死那么多次让我已经深信电视剧嘛,总会让他必有后福,可他和段飞鹏决一死战身中数刀时还是不记得他当初笃定答应小东西以后无论什么都会陪着她这件事,可他满嘴是血说着“小东西对不起”,我才意识到他没忘,只是他顾不得了。
郑朝山和秦招娣两个以试探欺骗利用为起点的结合却走向了互相保护互相牺牲的结束,整部剧我只看过郑朝山两次“明目张胆”的“失控”,一次在知道招娣怀孕,他把招娣抱在怀里,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他的“大笑”,不是为了掩饰,不是为了迎合,不是为了假装,只是为了高兴,为了他可能都已经忘了自己还可以拥有的幸福;另一次就是看到招娣尸体,他关上门,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他的“大哭”,虽然他还在隐忍,可是他忍不住了。
郑朝阳和白玲两个革命同志在数次并肩作战中暗生的双方都略知一二的情愫明明应该是起码保底的happy ending,可因为工作安排问题不得不各处异地,没人知道他们会不会再见,会不会再也不见。
这也是“光荣时代”,这份光荣背后是国家利益高于个人感情带来的个人牺牲,是舍小家为大国的信仰,是齐拉拉小东西郑朝阳白玲徐小山王忠无数人的牺牲,也是郑朝山秦招娣宗向方段飞鹏等人的代价。
这才是“光荣时代”。
(不过后面几集的剪辑感觉不如前几集有逻辑,像赶进度一样,不够丝滑,扣鸡腿)
第二集中有一个战士们唱红歌的场面
红歌金曲这首歌是1943年写的,刚写的时候歌词里没有“新”字。
“新”字是毛爷爷1950年加的,所以这个剧里的时间点唱这首歌应该没有“新”字。
小bug,无伤大雅。
另:歌词里有一句“坚持抗战八年多”,其实刚写歌的时候抗战还没结束,当时歌词里是六年,转到第二年变成了七年,到了第三年1945年抗战结束了,歌词就定型成了八年多。
(这里面都是正经小知识没啥其他内容,审核大大高抬贵手orz)
omg 是什么好剧 赶上了第二集的末尾 看了不到10分钟就吸引住了 不知怎么的 喜欢那个行动组组长诶 当然张译演技🐂🍺
谁能想到,有一天我会看一部谍战片下饭,剧本德云社写的吧,主要就看嘻嘻哈哈的部分了
建国初期的反特剧,有那个年代的感觉。只是有些公安部门内部的打闹觉得有点过了,尤其是那个偷吃鸡蛋像游街一样,太不严肃了。几个反特故事挺真实的,正反面人物的刻划也深刻有戏。郑朝阳、郑朝山,宗向平几个人物演的好,能看出他们心里的矛盾。
演员很厉害
三星半,没想到还是个喜剧,基本是演员在提分,张译的京片子和高亮的老北京算是两个亮点。
女演员颜值都比较出众,包括小角色,除了打坏脸的小薛。至于其他,剧情略拖沓,幽默有点硬上的意思,发散点太多到最后无法归拢,强行升华却泛出廉价感。不过,我坚持看完了。最喜欢演员小东西,好看,青春无敌。
看着好扯,好故事才有好演员。不缺好演员,难得好编剧。
很搞笑的看完一部所谓谍战剧。郑朝山(凤凰)只要是他的镜头感觉就总是虚的,他和别的角色只要同框对比就更明显的,这题材还用抠图吗?搞不太懂。
有张译,定无敌。超级棒。
每集都有一两场戏很有笑点,在这么严肃的大环境下追跑打闹这可咋整呢,真的好好笑啊
我黄志忠来这个剧组只为三件事:和张译搞基,和张译搞基还是tm的和张译搞基!渲染半天反派小组有多厉害,结果屁也没干成,拢共仨成员有俩在忙着和张译搞基,你tm又不让反派干事又想显得敌人强大凸显我军艰难,我看是在想屁吃。(但是基搞得挺好,我爱看)
白玲,郝平川真真的恶心到我了
以后豆瓣能不能出个多项评分?比如这部戏,演员五颗星,剧本也就两颗星,谁的锅谁背好不好?
就是冲着张译过来看的,况且对开国初年的历史比较感兴趣就坚持看下去了。编剧对人物的设定还是比较讨巧的,反正就是观众喜闻乐见的那种,本来以为是间谍悬疑片,没想到是一出喜剧,有些段子还挺搞笑。内容就不评价了,毕竟是娱乐片嘛。
烂,水。弃!
一星给郝平川🙂
当成搞笑探案剧是够看的,因为张译参与了编剧,有很多彩蛋出现,本史班长粉一本满足。但是!9012年了编剧还在强行生离死别,何必呢?我对开放式结局倒是无所谓
终于结局了🌚编剧是🐷
竟然……很好看
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