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参加#m观影团#的活动,欣喜而又期待。
❤️欣喜的是遇到《少女佳禾》这部电影,一个关于“爱与恨”,关于“青春与成长”的故事,我喜欢这样的故事;期待的是能见到各位主创,听他们分享和解读“少女佳禾”这部电影。
记得映后有位影迷问佳禾的扮演者邓恩熙这样一个问题,说,有什么话想送给像佳禾一样的少女,恩熙的回答让我很印象深刻,她说佳禾是一个很有力量的女孩,她很勇敢,青春是一段很美好的记忆,希望那些正在被霸凌被暴力的女孩,能够鼓起勇气,去守护好自己的青春。
“守护青春”四个字我觉得很契合,故事里的佳禾,她的青春也许不是那么美好,孤独而又凄美。
孤独的是她的内心,她想要守护的秘密,影片里好像佳禾只有一个朋友,就是美甲店那个早早辍学的同龄小女孩,佳禾的成长道路上,很多选择其实都是靠自己,没有人给她予以指引,即使在工读学校教育改造的于镭,也因为他的那位患病老师,而慢慢改变了自己,开始努力看书,但佳禾成长道路上,好像只有老师的批评和职责,同学的嘲笑和霸凌,而他的爸爸,面对现实生活的摧残,也变的卑微而又世故,没有人去真正关心佳禾在想什么,她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在教育层面是需要我们反思的。
故事的男主人公于镭,让佳禾不那么孤独,其实,他们的青春都有缺失,出于不同的目的,两个人的内心在一点点的靠近,也让观影的我们,感受到青春时期,专属少男少女之间,一些不计后果,奋不顾身的美好,我相信他们之间有些暧昧的情愫,但可惜,面前的这个男生,是杀害她母亲的凶手,所以这段故事又是凄美的,令人心痛而又美好,电影最后一句台词,“因为我不想变成和你一样的人”,这是佳禾对自己的最大和解,但他们可能永远都不会在一起!
告别了彼此,希望故事里的佳禾和于镭,都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守护好自己的青春,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这里,我还想表白一下@邓恩熙 和@-李感- ,我jio得邓恩熙就是属于电影大荧幕的脸,超美,我喜欢她《嫌疑人x的献身》里的陈晓欣,我喜欢她《无名之辈》里的马依依,我喜欢她《风平浪静》里的万小宁...我喜欢她的每一个角色,昨天映后互动看到本人,也是美美哒的小仙女,而且她才15岁,真是未来可期。
🍭我很喜欢李感,坦白说,之前我只看到他的一部作品,就是《我和X先生第二季:只为遇见你》,里面的暖男角色“赵小布”也陪伴了我的青春,想起来那是2015年了,离今年2020年正好五年,但现在回想起大学的那段时光,依然很美好,即使在这5年时间里,我没有关注过他的任何动态,也没看过李感的其它作品,但在我心里,还是最初美好的模样,昨晚看了他在《少女佳禾》里的演绎,我觉得,他没有变,还是如初见那般纯粹,演技也愈加成熟了,希望李感未来可以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越来越好。
🍭最后感谢#M观影团#给予的这次观影机会。
愿每个人都能被#少女佳禾#所激励,所温暖,所治愈,最后祝电影《少女佳禾》票房大卖!
勇敢冲鸭!
✊@M观影团 @电影少女佳禾
从金鸡奖提名摸来过,找来看了看。
(国产影片都分散在各个平台,看起来真是麻烦……)首先电影题材就给我一种窒息感,然后是主演邓恩熙给我的窒息感。
看见邓恩熙我就很紧张,我印象中她的角色都是这一种,《你好,之华》和《无名之辈》里都是风格类似的角色。
(《嫌疑人X》我印象不深,感觉也差不多吧。
)在这部电影里,她的情态分了两种,有妈妈的时候稍微开心一点,没有妈妈的时候比较麻木。
但每一种情态里都表演平平,没有张力,仅仅是张嘴说话的那种。
跟爸爸吵架的时候眉头微微地皱了一下,脸上有点水。
也没有看见抿唇等一些细节表情。
我看见有人夸她说她的情态一看就很适合演边缘人物。
我相信邓恩熙沉浸在这个故事里,但是起伏过小,或者说让观众体会到的女主的起伏过小。
邓恩熙演技真的有待精进。
(骂一句豆瓣,他爹的,我自己都数出来我看过这么多邓恩熙的作品了,怎么书影音里“常看的电影和导演”还是《熊出没》那个呢!
豆瓣你是不是有问题啊。
)男主角李感是给我惊喜的。
因为我看过他的另外一部作品《战火熔炉》。
那个角色的性格和他的长相很贴合,是一个带痞气的战士。
我对那个角色印象非常深刻,我甚至都能想象这人老了以后跟小辈吵架都是“老子当年在战场上的时候……”。
相比于那个角色的豪放,这个角色内敛和克制很多。
其实我没有太注意看李感的细节。
(因为我的注意力在邓恩熙到底有没有微表情这件事情上)但是他演戏的氛围跟上一个角色的桀骜不驯完全不同,我有被感染到。
女主爸爸的日子,让我想起之前看新闻摔跤运动员退役后的整天就只能吃白水煮面条的心酸生活,最多加把青菜。
加上之前奥运花园时段看各个项目的病伤率,挺揪心的。
教官的以德报怨挺让人感动的。
导演是怎么讲故事的,我其实没太注意(我的注意力都在邓恩熙身上……),似乎还好。
有很多细节慢慢地点亮出来。
14岁啊,等等。
国家队的衣服。
妈妈被害和女主“复仇”拼接在一起。
女主没有起伏的表演让我觉得,她只是导演推进剧情的工具人,不像故事里的人,像一个沉浸故事的观众。
刚发现是女导演,期待她以后可以讲更好的故事。
引摘豆友评论:律师教你,以后要习惯不公平。
教官教你,要学会原谅和被原谅。
父亲教你,要明白人生有人摔有人被摔。
只有那个男孩问你,李佳禾,这条路有二百米,如果我放下汽油桶跑出二百米,会跑进怎样一段人生?
你看那些大人追名逐利,抽烟酗酒,还总想指点你的人生。
喜欢上仇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变得和他们一样。
文/木易距离大火的《隐秘的角落》播出已近半年,如今想起来依旧令人毛骨悚然,三个未成年孩子的世界看似简单单纯,实则暗藏汹涌心机,无不为人惊叹。
如今电影《少女佳禾》今天大银幕上映,同样是讲述未成年人犯罪的故事,关注和探讨未成年孩子的心理问题,电影从平遥电影节走向全国大银幕,口碑好评如潮,《少女佳禾》势必会再度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话题。
《少女佳禾》是由新人导演周笋执导,邓恩熙、李感、吴国华、李依宸等人主演的作品,故事讲述了因母亲意外遇害,女儿的生活彻底变得“黑暗”起来。
女儿李佳禾(邓恩熙饰)在学校面临霸凌,生活中又常常遇见“懦弱”的父亲被同事欺负,这使得少女佳禾逐渐养成了有仇必报的刚强性格。
学校里她一人对抗整个班级,生活中她用自己的方式对大人极尽报复,而且她还遇到了致使母亲意外死亡的少年犯于镭(李感饰),她一路尾随,在犯罪边缘徘徊试探,少女佳禾的故事也朝着越来越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
首先不得不说,演员邓恩熙首次担纲女主角是值得肯定的。
电影镜头下她极具质感,从样貌到外形,尤其适合大银幕,而且在本片中的演技表现同样可圈可点,正值青春的年纪让她在诠释少女佳禾一角上更加游刃有余,将角色完整饱满地呈现给观众难能可贵。
少女李佳禾11月17日生人,妥妥的腹黑特质天蝎座,又因本就恶劣的成长环境,本性复仇的特点更为明显,泳池泼血水,剪断屠宰场电线,划破豪车车身等等,这些在常人看似惊心动魄的动作,她却稀松平常的表现出来,足见其内心错乱的黑暗面。
如此小细节的展现,被邓恩熙拿捏得当,看似表面平静异常,实则内心暗流涌动,表演非常稳!
整部电影的基调都非常克制,犹如少女佳禾一般,看似平静实则暗藏着汹涌波涛。
电影里很多画面镜头都值得仔细端详玩味。
如片中那盆花银皇后,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越高,它越能发挥其净化能力,非常适合阴暗房间,寓意于镭和佳禾两个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如何不渴望生活中能有些许光亮,也许只有“银皇后”才会带来净化和治愈。
又如电影里多次出现水下镜头,沉浸在水里,全世界就只剩下你一个人的感觉非常真切,抛下年少无知,抛下黑暗过往,抛弃一切去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犯罪有法律来制裁,而原谅却只能是自我和解。
电影《少女佳禾》在青春片的外衣下包裹着太多现实主义话题,校园霸凌、未成年犯罪,等等畸形的青春心理,这是一个另类的青春故事。
非常喜欢电影的克制,在平静中沉溺,在沉溺中爆发,以和解为内核讲述一个犯罪的故事,既有在犯罪边缘徘徊中的紧张刺激,又有达成和解的轻松释然,过瘾,又极具现实意义。
推荐大家去看《少女佳禾》。
好像听到导演说自己很喜欢惊悚和复仇类型的影片,可能是受限于故事改编自真实事件,主人公又是未成年人,本来我会以为佳禾最后会像《水果樱桃》中那样的少女复仇故事,尤其是开场游泳课上受排挤后的反叛行为更让我对这个角色的走向充满好奇,但是片中对杀母仇人于镭的刻画明显趋于偶像剧男主了,试图让观众觉得这个少年犯没有那么可恶,甚至是那种小女生特别喜欢的叛逆少年形象;片中一边很正面的表现佳禾接近于镭是为了寻找证据证明他杀害母亲时并非未满十四周岁,而且向小姐妹筹钱准备请律师通过法律途径来帮母亲复仇;而另一边又不断的营造出佳禾想要趁他不备偷袭他的氛围,这种矛盾的心理或许是符合角色年龄的,但总让我觉得这样做只是为了规避审查的风险;整部电影最让我感到惊讶和惊艳的是女主佳禾的扮演者邓恩熙,之前在《无名之辈》等影片中已经让我对她印象深刻,难以置信的是出演《少女佳禾》时竟然只有十二岁,她的表演让人质疑她的年龄,因为太过真实成熟,但那不就是少女的本来样子吗!
希望继续坚持文艺电影的路线,不要走偏!
影片的选材本身对于新人导演来说是极富挑战的,一些情景的表现也略显生疏,看得出导演是很有表达欲的,或许因为是一位女性导演,并没有像许多男性导演那样过分表现出野心,突出“个人风格”,像这种慢节奏把故事娓娓道来的影片我个人还是很喜欢的!
一部很平淡的电影,小咖小成本。
里面每个人都是落寞的身影,女主、男主、女主爸爸、喜欢男主的小混混女、深圳闯荡失败回乡的美甲店老板娘。
邓恩熙演初二女学生的时候只有12岁,真的是老天爷赏饭吃,脸上有一种胶原蛋白满满的坚韧的执拗。
女主母亲晚上独自去找女主爸爸,当晚被男主失手杀死。
失去了女主人的家庭也变得失去平衡,同一套破旧小平房,前期清爽干净,片中滤镜明亮。
后期破旧凌乱,片中滤镜灰暗。
【女主】开始女主因为爸爸的职业被同学校园暴力,女主在失去妈妈后,就形成了和爸爸截然不同、有仇必报的性格,直接一桶颜料泼向泳池(海报来源)。
肉场老板拖欠运输款,女主剪断了农场的电源线。
女主爸爸被曾经的同事,现在开奔驰的道馆老板训斥,女主默默划坏了他的车。
女主得知男主被提前放出来,也默默计划在14岁前完成杀人复仇计划,想像男主那样因为未满14周岁逃避法律责任。
【女主爸爸】她爸爸就是很失败的中年人,失败到典型。
年少搞摔跤,退役在体育局管理档案,一把年纪被单位告知不可能转正。
中年职业危机,因为文凭不够、高中毕业,年纪过大、45岁,在市场里找不到工作,开始默默酗酒,开始把白酒倒在矿泉水瓶里。
当天善解人意的女主妈拿出买房子的首付款给他买了一辆小货车,他用来给养殖场运输牛肉。
(也是女主后期被同学以“一身牛肉味”校园暴力的原因)(还是买房好啊,房价涨了还能多挣两辆小货车咧)笨拙的中年男人,失去了妻子后,房子没人收拾,车子满是血水泥土,事业一塌糊涂,遇人点头哈腰但挣不到钱,一把年纪还得去道场陪练挣女儿的补课费,女儿也讨厌他。
他的酗酒也更加严重,满冰箱都是装了白酒的矿泉水瓶。
他也很糊涂,以为自己关心女儿,但笨拙的不知道女儿鸡蛋过敏。
可见以前妻子在这个家庭承担了一切如常责任。
(是不是失败的中年男人总有个为了撑了半边天的坚强妇女啊?
有没有女的中年危机,老公为她撑起半边天的电影啊?
)女主曾经疑惑问她妈,为什么看上她爸,她妈笑着说爸爸年轻时英勇地打败了三个小流氓、替她拿回了被抢走的包,可见曾经也是令人心动的年轻人,硬是在时间和贫穷里被消耗成了这副样子。
【男主】一个失去爸爸,妈妈再嫁给一个土大款,他在深夜试图烧土大款汽车的时候,无意被女主妈妈发现,失手捂死了想报警的女主妈妈。
(这就很离谱,电影里说了这片小区是富人区,但富人区连个保安都没有吗?
而且大半夜看到草丛里有人不跑,还一个劲儿问你是谁我要报警了哦,导演你就算拍初中青春片,可我们观众不是12岁的人好吗?
)男主本性并不是恶人,缺乏家庭关爱,因为未满14周岁被送进工读学校,提前出来后,在好心教官的带领下试图重新做人,开始打工开始读书。
但是他太缺爱,失去原声家庭的爱,依旧和曾经的混混朋友一起玩,即使对方只是想花他的钱而已,并瞧不上他杀人犯的身份。
女主为了复仇故意接近男主时,观察他、听他讲、逐步了解这个凶手,他们俩一个没有妈妈一个没有爸爸(男主妈妈后来也要和老公搬家去外地),两个没成年但失去至亲的人就在一起。
我不认为女主喜欢上了男主,她是不敢杀人,且力气不够。
教官那几句话不足以感动被杀了母亲的13岁想复仇少女。
在镜子面前她拿剃刀后在发抖,在建筑工地她幻想杀人后在发抖,并且在河里,她因为不会游泳呛水太多力气不够才没杀死男主。
最后女主没有杀人,她说不想成为男主这样的人,不想为了自己的失误失去了原本该有的生活轨迹。
女主不想这样。
但她没有说原谅,也没再提及恨。
结尾女主和父亲和解,她来到道场,让爸爸教自己更有力量的格斗方法。
女主爸爸也把好久没洗的货车洗干净了,电影的滤镜再次明亮,也开始努力正常生活了。
总体挺好看的,因为很日系所以很叙事平淡,里面的暴力镜头几乎都是一笔而过,不像少年的你那么激烈。
美甲店的好友角色其实很多余,老板娘角色也挺多余。
邓恩熙不愧是十八楼大公主,李飞有福了。
校园暴力、父女紧张粘稠的关系、复仇情结、少女心动……这是少女佳禾的故事,有关伤痕,有关青涩,有关成长。
电影大约是在「致敬」《青少年哪吒》,相似的年纪,相似的人物关系,相似的彷徨,相似的困顿,相似的挣扎。
但《少女佳禾》终究不够圆融与彻底,而显得多了几分感性与暧昧。
这当然与导演本身的功力有关,但与角色自身的特性也未尝无关。
虽然电影本身有些令人「尴尬」的部分,但依然让人情不自禁沉浸在一场有关「青春」的仪式当中。
这场仪式,我们曾经置身其中,以为暗无天日不可自拔,这场仪式,或许已经与我们远去,成为岁月里的迷离魅影。
然而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地图当中,都有一片家禾的影子。
说回演员,邓恩熙是难得有灵气的青年演员,那双眼睛,鬼影幢幢,不须一句话讲已经有很多故事在流淌,演绎佳禾这种复杂而边缘的少女角色十分贴合。
最要紧的是,她身上还有一股像周冬雨那样的「劲儿」,一种韧性,这都是成全电影的加分项。
总得来说,影片中规中矩,演员表现可圈可点,主题清晰,没有很多的野心,但是情节设计缺乏亮点,细节有余而力不足,在处理人物关系和人物塑造上,克制是为了暗流涌动,而不是缺乏应有的爆发力,最后变成一记哑炮,仍是让人遗憾。
故事讲的是少女佳禾如何从一个被宠爱被保护的小女孩,长成一个心怀复仇的勇敢隐忍的女性,就像后来佳禾跟爸爸学摔跤,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厉害一点”,如果说故事主线讲的是女性成长,那副线就是失足杀人犯男孩的自我拯救与被拯救,比起文艺片,我更想说这是一部很适合给青春期男孩女孩看的教育成长片。
相比主要人物李佳禾,次要人物于镭的表现上就显得冷静很多,影片没有用过多的力道表现他的忏悔与对自己杀人犯身份的敏感,反而把重心放到了当初的失误对自己人生轨迹的改变上面,他的成长和转变是被隐藏的,如此淡化而理性的处理,让最后两人的挑明跟和解,显得有些仓促,人物关系的矛盾冲突被弱化,情节显得散淡,最后变成了一记哑炮。
影片没有细致刻画于镭少年犯的身份,如果不是情节交代,我们并不能从人物本身看到蛛丝马迹,在于镭的角色塑造上,缺乏立体丰满的描绘,让整部影片成了少女佳禾的独角戏,未免有些单薄。
而少女佳禾被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妈妈死前,和妈妈死后,通过交叉蒙太奇,让过去的佳禾和现在的佳禾发生对话,人物成长的重心放在了妈妈去世以后,家庭越发贫困,爸爸辛苦却不注意细节,长这么大了,都不知道佳禾鸡蛋过敏,懦弱无能的父亲形象,在影片里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甚至吃着药还酗酒。
在这样的环境变化下,佳禾的压抑与独来独往就变得合理化,一个不会爱的父亲,和一个倔强如牛的女儿,一个经典的单亲家庭组合,好似就应该有这样的结果,但是在细节上缺乏新意,会降低观众对未知的期待。
过去的佳禾坐过山车会害怕,但是为了妈妈开心,偷拿了妈妈舍不得买的耳环,这也为之后佳禾动了“杀心”却没有真的杀死于镭做了人物铺垫,她是一个心存善良的女孩,甚至她的离经叛道也是为了表现这一点。
影片最后,她终于自己一个人坐上了过山车,她变得更加勇敢坚强,完成了影片的成长内核,但是在于镭把她救上岸后,演员的表现过于平静,让全片的高潮,如此重要的一场戏,变得囫囵吞枣,克制是为了暗流涌动,而不是为了克制而克制,如果让此刻躺在岸上的两个人,有不同的情绪反应,或许不失为更好的处理。
在岸上,佳禾直言她不想变成跟于镭一样的人,如此和解,似乎也是在意料之中。
足够正能量,也足够没有悬念。
好的影片一定是角色和情节的双赢,《少女佳禾》纵然是有很多不足,但是作为导演的处女作,依然能看到足够多的诚意和潜力。
很适合一家人一同观看。
拙作敬上。
故事简介:母亲的意外遇害令李佳禾的生活彻底“黑暗”起来。
面对同学的霸凌和懦弱的父亲,少女佳禾养成了有仇必报的刚硬性格。
一次她撞见在工提前归来的“少年犯”于镭,佳禾决心要完成自己的“未成年复仇计划”。
她跟踪并伺机接近于镭,学喝酒、泡网吧,和他身边的社会青年混成一片。
终于,当机会到来时,她一步步陷入了危险与犯罪的边缘……打开这部电影纯粹是因为它偶然出现在了芒果推荐的首页上,结果没想到是一部完完全全符合我胃口的片子。
虽然佳禾表面上是为了复仇接近的男主,但是其实她内心一直都非常的善良,三次动手的机会她都放弃了,最终选择了原谅。
更进一步的说,与其称之为“原谅”,更多的是醒悟选择不成为男主那样的人所以放手。
最喜欢的镜头是最后佳禾坐上了游乐场的过山车,想起开头她妈妈说的:“今年不行就明年,人嘛,总是在成长的。
”就应证了在这一次放手中佳禾最终的成长。
全片看下来,最立体的角色反而觉得是佳禾的父亲。
一个从前的摔跤选手,一个懦弱但又默默付出的父亲的角色。
不管是为了喝酒把水换成酒藏起来,还是为了给女儿去补习班去陪别人摔跤,都让这个人物变得立体起来。
可是说是塑造的非常成功的角色。
这几年青春片常见常新,《狗十三》《过春天》《少年的你》珠玉在前,想不到这么快又来了一部,周笋执导,邓恩熙、李感、李依宸主演的《少女佳禾》,同样表现青少年的成长困境,通过犯罪、悬疑片的叙事手法,探讨家庭、校园、社会的多重问题,紧张好看之余,对观者形成了心灵层面的触动。
影片中的李佳禾,表面看只是因为单亲家庭造成的性格孤僻,实际上生活已经是千疮百孔,母亲两年前意外死亡,家里又穷又破,老爸开小破货车为生,面对任何人都点头哈腰,自己在校园里被孤立,被女同学们嫌弃“有味”。
当观众进一步走近佳禾,我们看到了一段宛如刺客的心路历程,接近工读学校归来的于镭,跟踪、结交、等待,小心翼翼地寻找着报仇的机会。
周笋第一次执导大银幕长片,体现了女性导演独有的敏锐和细腻,有很多情节都不是平铺直叙,而是通过一些巧妙的细节,对人物的内心和行为进行影像化的表达,形成暗流渐起、悬念丛生的戏剧氛围。
比如说水,《少女佳禾》里面有大量与水有关的情节,开场佳禾第一次进泳池,把自己整个沉入到水里面,揭示了孤立逃避又向往纯净美好的心理,而后她怒冲冲端来半桶血泼向池中的女同学,则喻示世间已无净水,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后来,于镭教佳禾游泳时的台词,说明两个人都曾把水当作精神世界的避风港。
佳禾家的矿泉水同样意味深长,冰箱里整齐摆放了很多瓶矿泉水,其实并不是买来的矿泉水,而是李爸爸找来空瓶子灌上自来水,放在冰箱里留着慢慢喝,从两个人扭开盖子的动作,发现水有异味的情节,都可以印证这一点。
这些自制的矿泉水既传递了李家生活拮据,也反复暗示父女俩的生活和情感都在渐渐变质,失去了正常的味道。
身份证也是一个有趣的元素,身份证不仅是身份的证明,也是鉴定年龄的证据,佳禾其实是一个很聪(心)明(机)的孩子,她接近于镭的一举一动看似随机,实际有很强的策划性,在于镭住所找到身份证,是为了证明他年纪作假,逃避了惩罚。
另一方面,她在十四岁之前加速行动,如果手刃亲仇,不会被判刑,只会和两年前的于镭一样进入工读学校。
还好,当剃刀握在手里的时候,良机稍纵即逝,她没有付出行动,人性中善的一面占了上风,放过的是仇人于镭,救赎的是佳禾自己。
另外,佳禾的生日被设定在11月17日,符合天蝎座复仇欲强的特征,信手拈来的细节。
水、气味、身份证,矿泉水,原本都是很平常的道具或事物,但是在《少女佳禾》的叙事体系中,起到了点题画晴,推动剧情发展,解读人物心理的重要作用,正是因为这些丰富的细节,让影片有了灵气,增强了可玩味的空间。
佳禾的恨和于镭的悔,就像一对相爱相杀的兄妹,命运紧紧相连,让人看完之后不由感叹,青春本不应有恨,一旦有,就会很深很冷。
佳禾本应该和同学样一起,过着花枝招展的生活,于镭也应像所有富人的孩子一样活力闪耀,可是现在,他们不得不成为旁人眼中不正常且危险的孩子,并独自承受所有的抵触和误解。
科技时代,高楼林立,新一代年轻人的生活空前明亮,家庭条空和教育质量都远胜以远任何,可是,随着都市化的推进,阳光照不到的角落里,他们的成长问题并没有变少,反成越发的尖锐和复杂。
《少女佳禾》的意义就是提醒我们要投入更多的关注、理解,帮助现实中的佳禾和于镭,放下恨,重见阳光清澈的青春。
画幅让我感觉在看电视📺。
手机竖屏出现在大荧幕上让人真的很不舒服。
出现美甲店简直是低质量影像。
害,没法儿看!
镜头特喜欢直戳戳的戳到男女主脸上,让人怀疑导演是不是特钟意主角的颜。
1⃣️画面情节太跳了,跳脱的跳。
比如女主在修理厂的小卖部偷偷跟踪男主,男主换了身衣服出来了,女主还是5分钟前的动作,没动脑子哦。
能通过修理厂,河边,敬老院等场景,看出来前期准备时,想象的很丰富,但是电影不是纸上谈兵哦。
2⃣️并且很多不符合正常逻辑,比如长发女孩👧提了两份饭进网吧,网吧里有两个等她的朋友,恰巧女主从网吧里出来,她告诉女主自己买多了饭???
(黑人问好?
她买两份饭的意义是什么)。
3⃣️不要把观众当傻子,父亲给女儿的补课费,女孩是要偷偷攒钱去替妈妈打官司,但是镜头给存钱罐和数钱💰的镜头也太长了吧。
该重点描述的一镜带过,不该费时的镜头有很冗长。
这就是为什么同一条故事线,同一个桥段,同一个故事,不同功力的导演拍出来差异如此之大。
4⃣️演技尴尬,节奏有问题,当父亲得知女儿在校逃课,不到三句台词,直接翻书包把东西倒在地上,按佳禾的性格居然没有一丝的反抗和拉扯,父亲的演员在这场戏中的表演有点单薄,没有层次。
好演员把握戏的层次感,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再接再厉。
不一定激烈的演戏就会让故事高潮,推动电影的发展。。。
0.5分给海报设计者,因为海报的缘故,才吸引我去看这次放映的。
0.5分给爸爸的饰演者,他是片中唯一一个性格特征刻画清晰的人物,演的好几个细节都很不错,比如女儿不吃饭了,他把碗拿过,倒进自己的碗中,抛两下呲溜着吃完👍 ,長相也很有电影质感和记忆点。
真的看不下去。一个仇父的女儿和一个神秘的杀母汽修小哥会擦出什么火花?看电影就怕越看越觉得编导的灵感在枯竭,而这部电影一开始就让人感觉到了。
台本差得以为我在看马桶台的偶像剧
演员的表演和台词 不足以支撑角色之间的关系 前半段母女的刻画甚至带给人一种这俩母女不太熟 难道是后妈吗的疑惑 导演太稚嫩了不会调教 一些节奏把握不好 就缺乏了动机 缺少了事情的合理性 女主年纪很小但演员经验不少 比较好的支撑了自己的角色 男主则欠缺少年感 女配初次涉影 表演很自然
平遥电影节看的第一部片子,前半个小时左边老外睡着了,坚持小个小时,左右都走了,再挺一个半小时,不行了,愤而离席。
作为青年导演周笋的第一部处女长片,《少女佳禾》充满了青春的激情。将犯罪、复仇融入少女的心事里,在家庭与友情之间展开一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倔强反抗,也在不同的选择中做下每一个自食其果的选择,很喜欢河边讲电影那一段!男女主人公也非常不错!佳禾好美!感谢桃花岛观影团,同时也期待着导演的下一部作品。
集合了青春叛逆、犯罪复仇多种情感,前面的交叉剪辑虽然有点碎,整体质感还不错,一方面营造了悬念,观众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现在佳禾的困境以及可能的样子。人生可能就是一瞬间的选择踏上截然不同的一条路,选择原谅和被别人原谅同样很难!后半部说教有点多,男女主之间的和解,尤其父女关系的缓和简单了一些。
两星基本上是对于女性新人导演的鼓励分,但是电影本身确实过于平庸(看到有评论说像学生作业,於我心有戚戚焉),剧情拧巴生硬,演员的表演和台词又撑不住人物的情感动机,反正就看得人很不痛快。看完这部让我觉得像《过春天》这样令人惊艳的处女作实在太过于难得。
在第一部昏昏已睡的电影后,终于看到一部让人能留下印象的女性导演长片处女座。无意比较,但是还是让我想起去年在这里看到“过春天”的惊艳!少女佳禾邓恩熙 李感主演,女导演周笋执导,关于少年犯罪关于在家庭变故里青春期的蜕变与成长,小邓同学彼时才12岁,表演有力有层次,完美符合人物设定!周笋手法其实挺老道,节奏舒服,让人印象深刻。这些年轻人们,未来可期啊~三星成绩,加一星作为鼓励!
飞机上看的,其实表现的不错,有张力也很克制,曼丽的那条线我不太懂,她到底是不是鱼雷的女朋友啊,为啥每次都很别的男生混在一起
男的像秦昊,女二好漂亮。 十分朴素的电影。内心毫无波澜。。
導演編劇看了多少日本疼痛青春哇?這也能忍?那可是親媽啊
影片一开始的镜头确实吸引我,拍的就很干净,朴实到挑不出多大的毛病,但故事的力度又不能打动我,就挺像一张白纸,划拉了寥寥数笔,升华影片的主题确实不够。
看看过春天再看看这部,同样女性导演同样第一部长篇。。。不虐吗
导演可以的,拍的不显山露水但是通过台词娓娓道来慢慢铺陈开来很有余韵。最后水下那场戏很喜欢。最后嘉禾的过山车“成长”很喜欢。“我不想变成另外一个你”。导演的镜头语言我很喜欢。很多时刻的情节和小细节或者台词都显得导演很有想法。这个电影的邓恩熙会令人想起南韩「蜂鸟」中的女孩。邓恩熙好好发展下去可以的。
生硬至极
野蛮生长的少女,在教室内外的荆棘里爬行。生命被一场车祸生生截断,青春的影像里空余闪回和余韵。线头两端的反复试探,是仇恨霉变后滋生的娇艳斑点,细菌肆虐又芬芳沁鼻。问题少年的身影,是一场心魔的蜃景,黄沙漫天,抖不干净。玻璃上的浑浊物,成为附着在身体上,挥之不去的肉腥味,在水中逸散,被颜料染红,从指缝里窥见成长。
邓恩熙是真好看 但一直都是苦情脸 而且台词功底没有很好 配上这个莫名其妙的节奏就让人觉得整个电影木讷不知所云。我觉得导演最大的问题在于青春期的叛逆都归咎于了穷,如果家里不是送牛肉的而是有钱的 是不是就不会被同学嫌弃一股味就没后来的事了?然而青春期的电影最应该展示的是和朋友和家长沟通不了的复杂心思 ,但这里看的都是叙述而非深究。但开头那段牛的文章挺不错的 点了主旨。
挺简单的片,一堆插叙倒叙,不难看,中规中矩吧。
PYIFF#被开篇的独白击中。四比三的画幅看的好难受。导演竟然是校友。邓恩熙前途无量。
前半部分青春疼痛文学,后半部分假意和生活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