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分全给可爱小虫小格还有虫爹(没想到有一天我这个怕虫人士居然能说出来这种话),最后虫爹用力拆开自己的铠甲用满身伤痕的躯体拥抱孩子的时候,那里挺让人动容的,你要展现家庭亲情温暖,不妨用他俩。
可能我已经成长为无聊的大人了,而且还成了一名老师,所以从一开始,这个男孩的所有行为都在我的雷点上蹦跶。
还有说姑姑不是自己的家人,大哥,我拜托你用脑子想想,你都不承认人家了人家还一直照顾你,除了家人还有谁能做到?
真的受够。
最重要的是,我最烦的一点:本该做错事的人没有收到应有的惩罚,而是别人承担他的错误。
为了就在所谓的“理想家园”,他联系了外星人,他不知道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吗?
好他是孩子,他不懂那么多,只想实现愿望而已;那么突然消失的他有没有考虑过姑姑的感受?
好他是个孩子他不懂,姑姑也不懂他,他想走怎么了?
那么离开地球的他承担了责任,但是却没有完成,让其他人陷入了被消灭的危险中,其他人又做错了什么?
他把小格带走了,小格明明说过了他爸爸一定能识别出来,他还是一意孤行,把小格一个人留在飞行器上差点被冻死,小格做错了什么呢我请问?
好你说他出发点是好的,他只是想要个朋友他有什么错,是小格自己说错了话去了地球,跟我们小男孩有啥关系!
从头到尾他说了无数谎,凭什么说谎的代价要别人来承担?
我真的受够了,是不是小登犯了错永远有人兜底?
自己都被俘虏了还要费劲把我们小登送回地球;他想留在“理想家园”所有人就都欢迎,姑姑就落寞离开;他想起了姑姑的好,姑姑就得含泪欢迎他,“我家孩子终于长大了!
”在这部电影里面明明有那么多可以深入展开的点,深入挖掘的人物,你给我整了个这么简单的小登,还顺顺利利的度过了这一次“成长”,收获了新的生活。
给小孩看是有什么意思呢?
老登要从小登抓起?
你告诉小孩不论你做了什么家人永远给你托底?
那回到电影的中心,我的浅显理解大概有三个。
其一为环境保护,对应了太空垃圾那一段,导演不会觉得很燃吧?
不会吧?
先不说不同国家的语音都冒出来那一段有多突兀,我也没见出现有中国的无线电爱好者啊?
而且我不是专业人士哈但是太空垃圾应该是要用卫星检测吧?
每个人都有看卫星画面的权利吗?
其二为亲情,刚才已经吐槽过了,我就补充一点,这部电影里面姑姑完全是一个模板化的女性人物:年纪轻轻却要照顾亲人的小孩,认为孩子只会闯祸,经常对孩子抱怨,最后还要反思自己“我是不是不算一个合格的家长?
”就凭姑姑是少校,有出色的专业能力以及与克隆体的简单相处就意识到不对就能看出来她不是一个呆板的角色,那你一开始塑造的那些形象到底要怎样啊?
还拿着书问小孩你属于哪一种表情?
excuse me?
另外最后虽然回地球了,但是两个人之间的问题完全没解决啊?
到底在幸福什么?
但是虫爹和小格还行,虫爹最后直接化身男妈妈哄孩子还挺可爱的,并且虫爹一直知道小格不想穿盔甲不想杀人还挺有爱的,所以这算是要展现父亲胆大心细的一年而对比突出年轻女性的急躁吗?
(不是打拳男女平等大家都很好只是单纯提出自己的疑问因为前期的铺垫一直是虫妈对小格态度更好而且虫爹还说小格是窝囊废)其三为最大的主题,人类是否孤独?
就用小孩去太空找到了朋友就证明了人是孤独的所以需要有朋友,是不是太牵强了?
是,小朋友需要孤独教育,但这算什么孤独教育啊?
孤独教育是应该让孩子明白你是会感到孤独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但是你要追求的本身也不是“我不想孤独”啊,而是接受每一种状态的自己吧?
我可以接受孤独,我甚至可以享受孤独,最后孩子之间和解了就不孤独了?
跟家人一起回家就不孤独了?
真正接纳自己,并且能让自己从容地处于孤独的状态才是真正的孤独教育吧?
所以这个主题写的既空,电影中又没有足够的内容来支撑,就说了个毒鸡汤“你是独一无二的小孩,所以你会感到孤独,但你要明白,你并不孤独。
”什么意思,薛定谔的孤独是吧?
总而言之,我看的时候要睡着了,尤其是前半段,我同场的大哥在玩手机打游戏了。
你说他是个给小孩看的电影吧,我同场一个小孩看到最后小格没反应的时候还在那笑着说“他死了”,我也没觉得这个电影起到了什么深刻的教育作用,只有一个合家欢团圆结局勉强算的是一个适合幼儿园小朋友的电影吧,我感觉我们学校的小学生都不会喜欢这种电影了😋
短评一不小心字数超了。。
万能贴好有用一东西,消除语言障碍,但显然人类的纷争不止因为巴别塔的坍塌。
整部片子非常童话的宇宙观,星球联盟像梦幻的海底世界,有些奇特生物让我想到罗曼城小怪物基调也是粉红色(小泷包狂喜)。
软体虫虫用坚硬的机甲武装自己(异形片里的骇人听闻常客被动画片刻画得这么萌!!!
)虫虫星球剧情里表达了点反战观点,结合今天🇺🇸对🇮🇷做的事还挺讽刺Are we alone?
——要相信浩瀚宇宙中总有同类,再不济万物与你同在。
看片过程中联想到了《宇宙探索编辑部》(头戴天线)《想见你》(捏个人代替自己)和《流浪地球1》(各国无线电爱好者报太空垃圾坐标 莫名燃起来了)还有一个点,父母不理解你但爱你。
挺催泪但冷静下来后只能说是一记鸡汤吧,毕竟父母用你不理解的方式“强制爱”还是挺难受的。。
质量和《元素城》不相上下,但本片明显可以做得更好。
宇宙浩瀚包罗万象,但个体总是孤独的;家庭微缩距离很近,但彼此也是有隙的。
既然地球容不下我,为何不可去别的星球寻找位置;虽然为爱牺牲伟大,但有何不可为理想再拼一搏。
电影选了传统写法,艾力欧出走星际终归家生活,姑姑兜了宇宙一圈仍按部就班,既然虫族可以打破传统放下枪械,人类又怎不能驶离轨道逐梦星河。
同时讲法也偏子供向,把宏大深邃的宇宙命题化得很小,变成讲两位儿童跨种族互解互助的情谊,这么讲并非不好,只是本可从孤独小孩角度把太空与个体联系起来,探讨更深层的生命意义与存在价值的哲学话题。
不过皮克斯一如既往的想象力还是很天马行空的,虽然没有多强记忆点,但光怪陆离也是饱足眼福。
想看时写电影干脆直接翻译成《星际使者》吧,现在这个译名也能接受哈哈哈。
地球特派员 (2025)6.92025 / 美国 / 剧情 喜剧 科幻 动画 家庭 奇幻 冒险 / 玛德琳·莎拉菲安 石之予 阿德里安·莫利纳 / 约纳斯·基布雷亚布 佐伊·索尔达娜
在看了《酱园弄·悬案》之后,马上就看了《地球特派员》,整体来说真的很低龄,几乎可以说已经低到剧情极其简单、画面极其精美、动作极其流畅、主题极其清楚的地步。
这简直是最强合家欢系列,就冲这个就已经值得 8分了。
主题其实都已经说烂了,孤独、陪伴和朋友——只不过这些小孩子需要找到的朋友不是自己的朋辈,尤其是人类朋辈。
他们需要找到的是各种非人类朋友。
今年其实这个和非人类交朋友的系列也算是看得不少了。
从《星际宝贝史迪奇》到《驯龙高手》都是这一挂的,再加上这个《地球特派员》,可以说人类小孩的好朋友已经往 kimo-kawaii(凶萌/怪萌)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之前的外星蓝色小狗,黑皮飞行小龙都属于是在可想象的范围内,这次直接上演和萌化版沙虫交朋友的戏码了,不是吧大哥,虽然我也承认小格是个好孩子,但是这像虫一样不断蠕动的样子真不觉得起鸡皮疙瘩吗?
我想起之前在做恐怖美学的时候学到的一个词——毛骨悚然感(creepiness),这个词不是恐怖,而是恐怖(Unheimlichkeit),重点是后面那个“惑”,就难以辨别到底是应该觉得可怕还是可爱,于是就在这个惑中间反复摇摆。
其实除了这个蠕虫一族,其他外星形象也是尽可能往软绵绵的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方向发展,基本上看不到由哺乳动物带来的想象体,这倒也是,这些外星生物毫无武力,基本上是把高科技都点满了,所以面对格霸的时候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是逃跑。
但我要说的不只是这个。
这些外星生物是动物的大致造型吗?
是。
但绝不是我们日常想象的那种像人,或者像兽化的类型。
那么这种对外星生物的想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
或者说对非人的想象为什么不断向着这个方向进行呢?
其中固然有“动画是给孩子看的,尤其是这部动画”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我觉得或许还是这些外星生物(或者说太空歌剧)想象开始逐渐摆脱二战后/冷战叙事的影像。
上个世纪的星球大战系列,正是因为有强大的冷战叙事和后核战争叙事的影响,外星人长得都和被核辐射过一样非常之扭曲,看看隔壁《灵笼》的噬极兽就知道了。
但这些外星生物明显就是从幻想生物志,尤其是有原型的幻想生物中衍生出来的,突出一个毫无攻击性,基本就回到了埃蒙德伯克所说的《美与崇高》中对美的描述里了——他描述的美就是小、光滑、无攻击性,而不是其他。
虽然蠕虫一族看起来是有巨大机甲,但是人家也就是装装样子而已,自己说自己是狂热战争爱好者,其实也只是一个爱儿子的父亲,通过所谓对战斗的狂热假装,来转移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和对孩子的爱无能。
整个星际联合会里的色彩也是非常绚烂——这让我想到了这几届羊村守护者的彩色风格,尤其是《心世界奇遇》的那种高色彩度风格——这种绚烂感真的让人觉得该不会就是赫胥黎在《知觉之门》中描绘的美妙迷幻吧?
皮克斯还是能骗我眼泪的高手,我在看《地球特派员》的时候,被两处高光场景给整泪了,一处是艾利欧和小姨在沙滩拥抱的时候,就这兜兜转转回来,发现了对方的真心;另一处是两个人开着宇宙飞船要去星际联合会,但是外面全是太空垃圾,一直呼喊一直没有回应,感觉都要绝望了,结果无数个声音从无线电里传来。
总之,它真的是一部超级合家欢动画,特别适合家长带着小朋友去看——不过家长可能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些和非人生物交朋友的小孩子都是单亲家庭/寄养家庭了——不管是艾利欧、小嗝嗝还是莉萝。
《艺术学院》作为以成人为目标受众的动画,试图以虚无颓废消解深刻,完成品却是造作悬浮幼稚且不得不“干净卫生”,讲出来的道理还不如皮克斯的全家桶通俗易懂。
《地球特派员》开头,旅行者1号和2号携带的金唱片,现实中刻录了55种人类方言向外星人打招呼,包含了普通话、闽南语、粤语和吴语,在导演都是华裔的情况下,电影中却一种都没有展示,猜测可能的原因很尴尬:1977年NASA发射这两科人造天体的时候,中美都还没有正式建交,这项载入人类史册的功劳显然没有“我们”的一半[捂脸],话题太敏感,为票房大计还是回避的好。
结尾那段地球各地无线电爱好者发信息帮忙躲避太空垃圾的段落,字幕贴心的把东斯拉夫语括弧标注为“乌克兰语”,以免被人误以为俄罗斯现在还有好人[旺柴],甚至连塞内加尔这种银幕前80%的观众肯定都在地图上指不出准确位置的小卡拉米语言都有了,却还是没有中文,这倒真不是辱华,而是尊重现实:毕竟我国是一个到现在都还严格执行无线电管制的国家,根本不可能有能向太空发射信息的民用电台,和老美那种几个民间电台大主播都能影响总统大选的国情差别实在太大了,当然更不可能像电影里那样允许一个学龄前儿童随便向太空发射信息。
与“无管局”这种特殊国情机构配套的,还有所谓“无线定向竞赛”这种怪胎,据说最早是全民皆兵年代“抓间谍”的群众运动演化来的,有资格参与此项运动的“群众”想必都是政治上可靠、经济上买得起无线电设备的,我上大学那会儿,各级学生会都还有“无线电爱好者协会”之类的分部,经常组织“定向竞赛”什么的,土鳖如我完全没听过。
那时候中学生参加这种“竞赛”得奖,还能获得“国家X级运动员”之类的身份,和艺术、奥数特长生一样享受高考加分待遇,这种政策据说直到前几年套路的太不像话才被叫停了。
无线电这么个放之宇宙而皆浪漫的技术,在“我们”这里一不小心又被搞得唯利是图的庸俗了起来,哪里还奢谈什么艺术,国情和历史差别如此巨大,《宇宙特派员》票房堪忧啊。
那些嘲笑影片幼稚的人群,并非成熟,亦非深刻,麻木与肤浅早已蒙蔽腐蚀了他们的灵魂。
我愿意像Glordon的父亲扯碎铠甲那般,暂时褪去自己身上的恶意光环,去感受去怀念一下那些早已不复存在的美好。
证明我还活着的一个重要生命体征:感动。
孤独一定是人类的底色,家庭(血缘)一定是人类的底牌。
之于前者,人性本恶的使然,主体存在对于客体来说就是一种侵犯;之于后者,血缘联系大大提高了真爱存在的可能性,虽然真正关爱孩子的父母并不多,大部分所谓的关爱只是因为伦理规训与幼体可控而被迫付出了较多沉默成本而产生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执念在作祟。
就更别提还有很多管生不管教的杂碎了。
但我依旧愿意停留在这观影的时空里,把一半的大脑、整颗的灵魂放心交由皮克斯来管理。
我无比心疼Elio,我渴望宠爱Glordon,我愿意沉溺在他俩的友情中,我愿意浸淫于他们背后家庭的支撑里,此刻,我只想感受美好,此时,我只愿忘却争斗。
挺失望的。
这几年,每次都报着侥幸的期待等待皮克斯的新片,心里想着,或许这一部会好点?
可惜,每次都让人失望。
内容非常低幼的动画片,比较适合幼儿园小学生或者最多初中(不能再高了)。
以前喜欢皮克斯,就是因为它不仅面向小朋友,成年人也同样可以感同身受。
而现在的皮克斯,也和我们的喜洋洋美羊羊差不多了。
老套,低幼。
惯常的家庭、亲情、温情路线,以及青少年的成长烦恼,画面还算美好,但拍得非常套路。
小男孩和姑姑的关系呈现得简单而突兀,所有的问题仿佛都来自于误会,最后问题莫名其妙就迎刃而解了。
甚至这个小男孩的角色也并不讨喜。
全片只有无线电爱好者接力帮助小孩和姑姑避险太空垃圾那一段比较有趣。
哎,如今的皮克斯,再也赚不到我的眼泪了。
——2025.06.21.成都大悦城博纳国际影城
地球特派员讲的是一个 ET 式的第三类接触的故事,孤独的地球小男孩意外跟外星人取得联系,然后被召唤到外星人联合会,进行了一番并不怎么惊险的宇宙冒险,结识了人生中第一个朋友。
这个朋友还跟他本人的处境挺相似,算是同病相怜了。
从情感内核来看,本片走的是头脑特工队那一路,青少年成长的烦恼。
主角失去了双亲,跟姑姑相依为命,然而他很孤独怯懦,没有朋友。
他总觉得自己是姑姑的麻烦,觉得姑姑不喜欢他,所以才想要逃离地球,才热衷于与外星人取得接触。
但是反过来想,对于姑姑来说,她就不孤独了?
她本来有自己的事业和理想,突然传来噩耗自己的哥哥遇难,毫无心理准备和经验却不得不带孩子一起生活。
成年人的烦恼多重多样,又有谁来抚平她的创伤呢。
孤独是人类永恒的宿命。
影片情节编排的一大缺陷就是,在父母之死这条线上无所作为。
故事应该直面父母死亡的真相和伤痛,让创伤迎刃而解。
角色才能获得成长。
到了宇宙的部分,人际关系就像是主角一家的对照翻版。
看上去表面一派和谐的宇宙联合会,战争狂人种族,都没能成为经典反派。
因此宇宙冒险就变成了跟团游,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至于玩了啥看了啥是一问三不知。
虽然主角想要留下来,但是他缺乏更具体的目标和行动计划,完全是被推动着,走一步看一步。
这部电影的冒险部分波澜不惊,感觉皮克斯完全丢掉了他们过去的特色,没有给电影打造出激烈的戏剧冲突,也没有打造出冒险奇观,非常无聊的观影体验。
只有一场戏,主角的克隆人扮僵尸吸引注意力的桥段,还能看到点昔日皮克斯的影子。
整部电影就像是在交代故事背景,主角最终回到地球后,感觉这个故事才正要开始。
这个电影有一个很宏大的命题,人类对地外文明的探索。
人类在宇宙中是孤独的,想要找到文明的集体,文明的归属。
这和青少年的孤独感相合。
但是就影片故事情节来说,这个宏大命题并没有怎么体现,只是通过旁白和只言片语的台词在生硬的表达。
包括宇宙对主角的吸引同他想要离开地球找到自己真正的家,电影也没有建立起联系。
倒是太空环保这个子命题有所体现,毕竟太空垃圾差点把主角弄死。
这么好的题材霍霍成这样,皮克斯回家吧行么,败家玩意。
石之予真的准备用《包宝宝》吃一辈子,哪段是她拍的真就一目了然。
情感线是薄弱且没逻辑的,现实场景是一点不现实的,梦见啥拍啥。
感动也不知道感动个啥,最后燃也不知道在燃个啥。
角色是要黑皮肤的,但问题在于也不搞什么种族议题,就是要黑皮肤的,反正就黑。
90多分钟的画面都黑的要命,亮度那么低,是要瞎掉谁的眼睛吗?
如果真的很喜欢看动画片,建议去隔壁看那个豆瓣9分多的蜡笔小新或者最新的柯南。
如果真的很喜欢看皮克斯,建议别给皮克斯捐钱不然又要拍出来一坨。
如果带孩子看,建议多花十来块钱去IMAX看F1给孩子吃点好的。
如果已经买好票了,这边的建议是改签成IMAX的F1。
如果真的很想看,建议带一点期待和情绪,这样看完了也会跟自己讲这片子还不错,至少情绪价值给到了。
当然,电影这个东西的感受一直都很私人,前两天还有朋友跟我说酱园弄还不错。
毕竟快乐最重要,都花钱了,祝观影愉快吧。
作为一部皮克斯的动画电影,本片确实是太平庸了,甚至比前年的《疯狂元素城》还要平庸。
这个加入了外星人元素的关于亲情与成长的故事虽然流畅顺滑,却难掩俗套和低幼,虽然表现出了一丝童真,却缺乏真正的想象力,在可爱奇特的外星人糖纸之下,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空洞无趣、毫无波澜的儿童成长故事,失去父母、渴望朋友的艾力欧看似孤独实则从不缺爱,事实上,与普通人相比,艾力欧简直就是一个天选的幸运儿,如此一帆风顺、情感浅薄的故事实在是难以打动人心。
(本片的故事题材很容易让人想起2002年的迪士尼动画电影《星际宝贝》,与此同时,本片也十分有必要向20多年前的《星际宝贝》好好学习一下如何用孤独和亲情感动观众。
同样是涉及外星人的以亲情为主题的动画电影,《星际宝贝》却能够感动无数的观众,这正是因为像《星际宝贝》中的莉萝这样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孤独并且缺少亲情的孩子,而本片中的艾力欧却并非如此。
)另一方面,本片还有许多过于牵强的设定,其中最不合情理的就是,那些拥有高级智慧的外星人竟然都看不出来艾力欧其实是一个小孩子,而不是“地球首领”,这已经不是幼稚不幼稚的问题了,而是完全无法自圆其说。
剧情比较老套幼稚,小孩子莫名其妙地叛逆他姑,然后误入宇宙神奇之地,碰巧卷入一场战争,最后历经各种艰辛终于平息战争,交到了朋友,回归了地球,跟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你说适合小孩子吧,可他那个反派和校园霸凌还挺吓人的,总之谁看都不合适。
皮克斯稳定发挥,即使故事是低幼的,但是蕴含的感情却让人止不住想哭,当然这部片本身就是给小孩看的,设定天马行空,故事引人深思,当一个小谎蔓延成大谎,当在家庭中受到委屈时的沟通,这些都是给孩子的礼物。而大人得到的是共情友情和孤独还有原生家庭。结尾那句孤独和地球互文简直太绝了,好久没看到如此贴切的一句台词了。真就是很适合带小孩看的一部片,羡慕外国小孩从小就吃这么好。#万达
前半段困得不行,后半段无聊得不行。
美术很顶,皮克斯牛牛哒;剧情就算了,6-8岁爱看吧。
1. 想要一个蓝色解语宝宝2. 看似最坚硬的 是最想掩盖自己脆弱的3. 虫虫爸爸抱着虫虫宝宝一幕要看哭了 4. 不管什么生物的男人都很难说出i love you和i am sorry@Tiburon 在哥哥怀里 在真的是lounge的电影院 jun19
亲情友谊和成长。一条满嘴粘液尖牙还反颌的虫子能这么可爱,出个捏捏乐周边吧
皮克斯最差的那一档,情绪代不入,想象力匮乏。
皮克斯系列里我最讨厌的一种剧情是熊孩子毁灭世界主角冲动弱智家长生气然后很爱除了小格很可爱一无是处啊一句“没有父亲xx时不落泪”实在是味冲屏幕和姑姑一起生活,好
不被接纳的孤独…海雅万达影城,2025.07.09.10:00,4厅,4排9、10座
中华 宇宙再大,也逃不出伐木累啊。有的点感人,但还是过于熟悉的味道。
好莱坞连动画片也黔驴技穷了
画面和制作没话说,不少场面做的很惊艳,但故事有些过于简单低幼了。@迪士尼剧院首映
片头的旅行者号和片尾Carl Sagan的录音令人怀念上世纪人类仰望星空探索太空的伟大精神。中间剧情平庸缺乏想象力,当看到全片高潮就是飞船躲避太空垃圾时,感觉这电影可以和《恐龙当家》《青春变形记》《巴斯光年》竞争Pixar垫底了。顺便,谢谢点映送的2张海报2张明信片。
如果不算场外因素 这电影不上不下。但 没办法不场外。给与众不同 独一无二 勇敢 善良 有同情心 偶尔孤独 给最好的Elio。
PIXAR近几年动画的剧情越来越向低幼发展了,且技术方面也再也不是行业最顶级的,画风变得缺乏特点。怀念一秒UP和WALL-E。
知道是turning red的导演就没报什么期望。果然是不出所料的东亚亲情绑架。还能套在Latino上。
“真正的星球首领”都是一群投降主义。。
孤独常源于未被看见电影通过宇宙间无线电信号的同频对接来告诉每一个孤独的人向宇宙发射你的频率吧当你的真实振动传出同频者会循声而来
皮克斯最差作品。
只有虫虫可爱,剩下的一言难尽,甚至更讨厌小孩了。外星生物多么奇形怪状我都觉得可以接受,但夏令营里戴外形面具的霸凌者真的吓到我了。不管怎么说,霸凌者确实是整个宇宙最恶心的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