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卑斯看台的外缘

アルプススタンドのはしの方,On the Edge of Their Seats

主演:小野莉奈,石原壮馬,西本马玲,中村守里,目次立樹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0

《阿尔卑斯看台的外缘》剧照

《阿尔卑斯看台的外缘》剧情介绍

《阿尔卑斯看台的外缘》长篇影评

《阿尔卑斯看台的外缘》短评

看运动番头好疼…

8分钟前
  • 用户存在
  • 还行

没有什么谁比谁辛苦,也没有什么谁比谁耀眼,各自拥有的烦恼与苦闷全部真实而具体。

9分钟前
  • 就怎样
  • 还行

頑張って~頑張って~頑張って~青春~閃閃發光~

10分钟前
  • 海岬邊的咖啡屋
  • 还行

居然有人会期待这是一部棒球电影……整部电影非常聪明地建立在对话和尽可能少的场景之上,很有剧场感,在这部电影里也有精简和矫正注意力的效果,为的是将观众和电影中的人物的目光引向一处空白——那场看不见的棒球比赛。尽管只能凭借凭着声音和对话去想象赛事进程,在这倾听和想象的过程中,那场棒球比赛(普遍性)却转化成了每位观者自身的这场“注定没办法了的”比赛(个别性),从“没办法了”到所谓热血中二的转变,正是声音-否定性之积极作用的展现和运作,它成功触达和席卷了每一位懂得倾听棒球比赛的人,看台角落男男女女的转变于是就可见地成为我们自身的转变,这正是这部(声音的而非画面的)电影超越其他热血青春电影的地方。

15分钟前
  • 小南玩小南
  • 推荐

为了女主角去看的电影

19分钟前
  • 绯村剑心
  • 力荐

视角挺新颖的,通过看台边的几个边缘同学侧面展现棒球场上的热血场面,镜头完全没带过球场,还挺想看看园田到底有多帅来着。全靠台词撑剧情,其中还夹杂在着一些无厘头小段子。竞技体育的意义不在输赢而在参与,其实这种主题也不算新了。

24分钟前
  • 阴天
  • 还行

半个小时多吧,越看到后面越中二,还以为又能看到类似于濑户内海那样的纯坐着瞎比扯淡但又很到位的片子还很开心😄…结果还是变成有被无语到。

26分钟前
  • ちはやふる
  • 很差

很自然,很美好

30分钟前
  • Carroll
  • 力荐

将目光投射到不甚关注的外缘,无疑捕捉到了鲜少呈现的高中不喜参与活动与人群相隔的状态,对棒球运动的吐槽也完美契合了这一因规则复杂而难以单纯拍出运动热血的电影类型争议,但随着时间进行,又扭正到了日常青春励志片的模式,其热血模式也同日式棒球片不依靠运动本身而靠大声喊相同,不断出现的老师好似这一类型的实体化身,不断的呼唤进入这一模式。园田设置参考了《听说桐岛要退部》,始终不见其人正如不见的微风,吹动角落的那一池春水,涟漪荡开的正是少年的各怀心事。形式感是极强的,同园田类似,整个比赛也是不可见的,只以声音标示存在,从不给一个观看主观视角呈现,为此指向式的正反打都被省略,看台的轴成为真正的不可逾越,唯一一个投向场地的目光也被极低的仰视镜头中的矮墙和人物阻拦,而这最“出格”的语言,也显示了角色的转变。

35分钟前
  • 云雾敛
  • 还行

75分鐘片長短小精幹非常好 (唔明點解日影永遠都鍾意死拖爛拖到120分鐘) // 看台上的快樂與憂愁,不過青春果然就係搏盡無悔

40分钟前
  • KLY
  • 还行

全程的看台对话代替没有比赛场景的入镜。浓郁的青春味道散发着各不相同的烦恼

43分钟前
  • 虫蠹
  • 还行

一块看台,几个学生就可以完成一部电影,一段青春,没有一个镜头给赛场,从头到尾也没有出现的“园田”。典型的日本电影!

46分钟前
  • 涡轮增压阿拉蕾
  • 还行

隐去运动中的棒球场而只取声音为背景,与之匹配的边缘看台则完全可视,这样意图明显的制造场上场下的主观互动实在有些蹩脚,对单一场景和处于心理“边缘”人物的聚焦也没能很好地透视出太多的青春维度,所以最后只好以漫长的鼓励(双重的,既对自我也对棒球场)式喝彩落脚到老调重弹,不过虽然新意不多,选进去年的旬报十佳倒没什么意外

51分钟前
  • Attorita
  • 还行

22_122。没想到看了一部完全没有拍到棒球场的全由谈话组成的青春电影……几个演员演技差了点,最后成人一段真的没必要拍。

55分钟前
  • nikki
  • 还行

简单明了的舞台电影

59分钟前
  • 花火盗人
  • 还行

《听说园田在打球》,脱胎自戏剧但高于戏剧,粉红导演卧虎藏龙。

60分钟前
  • 字母君
  • 推荐

作为一个看高中生mean特别不舒服的人,还能看进去这么多日剧日影我真佩服我自己大家的演技都。。过分青涩了总感觉眼镜妹子像陈都灵不适合棒球饭看

1小时前
  • 孤独自私的鬼
  • 较差

麻麻地。

1小时前
  • 橘桥
  • 还行

小成本映画,电影旬报、映画艺术双料十佳。整体的文本是十分典型的日式青春片那一套东西,故事本身太普通泛滥并不能打动我。但有意思的点有很多,比如说虽然以一场棒球甲子园为现场背景,但是摄像机由此至终只对准看台的那一侧,亦就是通常来说应该更加重要或不可缺失的比赛现场一直都处于“缺失”的状态,只能通过看台观众拉拉队的呐喊、表情、状态、对话来判断现场比赛状况,而长达八十分钟的时间堆积让人不得不怀疑“现场的存在”,或许看台上的高中生只不过是对看台的对面产生一种名叫青春的虚幻心理投射。结合此片极其少的镜头(大概20个)之益,长达十分钟左右的长镜头能够很好的捕捉到几名人物在看台一角外缘处自然的细微表情变化和一种人物之间的“空气感”。几名演员大赞,根本没有一丝“演”的痕迹,非常自然,感觉就是纪录片中的人。

1小时前
  • 大蒜饺子
  • 推荐

从甲子园到漫才式的无实物表演,是日式独有的剧场实验,但青春励志的类型最终还是导向了不可避免的流俗。

1小时前
  • 红与橙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