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守恒:你有种和人家上床,却没种承认喜欢他,太孬了吧。
人家鼓起多大勇气跟你表白,正经八百地,声情并茂地,你不回应就算了,还故意吊人胃口,康正行都转身走了,你又忽然叫住,说什么你也有个秘密,你看清楚没有,从他眼里分明流露出一种光线,那光线叫做希望,你懂不?
结果你说了一堆有的没的,还那么大嗓门吼了一句,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朋友!!
好吧,如果我是康正行,我可以自行YY一下,因为我表白前说了嘛,“接下来这个秘密,也许你听了就不想跟我做朋友”,你听了,你知道我喜欢你了,还执意做我朋友,你如此执着地对我不离不弃,我勉强就当成你也喜欢我吧,何况你跟我床上还蛮搭调的。
可惜啊,我不是康正行,康正行比较没种,他听了你的话就断定自己被out了,接下来他估计会找个地方猫起来,哭个昏天黑地,肝肠寸断,这个时候你肯定满世界找他,然后你们在某处相遇,空白十秒,然后紧紧相拥,然后你把他扑倒在地,蹂躏一场,拍拍土说,你真的是我最好的朋友!
他又伤心地泪奔而去,你又追,然后再跑再追,然后就拍不完了哎。
所以电影在那里打住,是明智的,导演一定是发现趋势不对,赶紧撤摊,来不及收拾了就遮块大布,上书:开放式结尾!
你说你,余守恒,全世界多少女人,比你笨的有的是,非招这么一个不好惹的。
这姑娘,高中就抓着男生去开房,教人家怎么做爱,猛啊。
更猛的是,她很快就判断出康正行的性取向,然后立刻勾搭了你。
我把她对你的挑逗看成纯属裹乱的行为,就算她有七分喜欢你,那她对康正行呢?
她好歹为他痛哭一把,明确了那是失恋,喜欢他至少也是八分吧。
所以,她在更喜欢康正行却得不到他的前提下,退而求其次,委身于你,骑驴看骡子,这样一石二鸟之计,真让我大呼过瘾。
而你傻了吧叽的还真以为自己喜欢她呀?
其实你是错认为康正行喜欢她,所以你爱鸟及鸟了,这个女人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你本来清晰的情感路线,混淆了你的判断,以至于你真正喜欢的男人问你,选她还是选我时,你懵了,你完全搞不清楚,你想你们三个是掰不开的花卷儿,裹在一起挺好的。
其实,有这个女人什么事啊?
趁早撂一边儿,哪凉快哪栽去,她肯定能生根发芽,立即找棵树攀上。
好,这下就剩你们两个了,你单身,他也单身,你们在一起可以做哥们,也可以做情侣,或者两个都做,本来同性爱发展的始初就是同性友情,只是后来这友情的概念被社会抛弃了,所以你们爱怎么着怎么着,没人管得着,你可以楼着他说,你是我最爱的人,也可以拍他肩膀说,嗯,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这个时候我就不会锤你了,因为我相信你是神志清醒的,而不是大脑错乱后随机滚出的字符。
总之,余守恒,你想理清自己的感情,就得把多余的横枝乱杈剪掉,能扔多远扔多远,然后再看看眼前,是不是你朝思暮想的,是的话就别左顾右盼了,赶紧压好!
不是的话就不是吧,那就是我说错了,白让你剪了那堆杈子。
其实,你喜欢谁关我啥事?
我看我是知心大姐当惯了,走到哪里都爱管闲事,我还是收拾收拾,洗菜做饭去吧。
村上春树说,世界上原来有三种人,男男,男女,女女。
他们天衣无缝,他们完美无缺,他们要么平和要么直接。
那是上帝所不允许的快乐,于是他将他们生生拆散,只剩纯粹的女和男,孤独在世间寻找自己遗失的另一半。
但是有谁能够确定,那另外的一半,是男还是女呢。
每个人都是雌雄同体,所以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埋藏着同性爱的基因。
那种爱很原始,那种爱很纯粹,那种爱很自然。
有些人把爱藏了一辈子,也有人选择诚实勇敢。
盛夏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它就像是被放肆挥霍了的青春,它代表了最原始的冲动和激情,它是强烈的,它是直接的,并且伤人伤己。
喜欢电影的名字,也喜欢电影里少年的名字,一切都结合的那样完好。
盛夏是行星和恒星距离最近的时候,但是再近也得用光年来计算。
他们是不同世界的人。
但是这么多年来,他们始终是彼此唯一的朋友,他们一直一直在一起。
他们都是不完整的,但是他们加在一起就是满分,拥有了彼此,便拥有了整个世界。
王家卫说,原来人寂寞的时候,都是一样的。
不同的是,守恒是因为寂寞而爱,正行却因为爱而寂寞。
所有的人都害怕寂寞,所以需要找个人来陪着,就是这么简单。
在一起的时间久了,彼此越来越相互依赖,形成了无可救药的习惯。
阿信说,没有谁能将爱情划界限。
我想他是对的,真正的爱不需要定义,也不计较结果,一切都在时光中自然而然。
可是他又说,我需要爱的慰藉,就算那爱已如潮水。
潮起终究潮落,所以,离开你的我,不论过不久,还是会寂寞。
爱和孤独,也许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有人的地方,就有孤独;有孤独的地方,就会有爱。
人们有时候享受孤独,但是更多的时候,他们害怕寂寞。
所以陈绮贞说,喜欢一个人孤独的时刻,但不能喜欢太多。
所以,趁我们还年轻,快卸下那些搭配好的伪装,放弃所谓规则,放肆全部的自己,放纵的去爱吧。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对,现在,我要我疯,我要我爱,就是,现在。
可是他又说,一万首MP3一万次疯狂的爱,灭不了一个渺小的孤单。
这是我所听过的,最放肆也是最悲伤的一首歌。
这部电影我看第一遍的时候,也以为是演可怜的正行可怜的单恋,但是仔细的再看了一遍之后,觉得正好相反,表面上像是演是正行一直苦于自己的单恋,但是如果把注意力放在守恒上,仔细看他对正行每一句话的反应,就可以看出重头到尾是守恒在苦苦追求正行,因为他早就爱上了正行,可是他一直不能确定,如果当初正行是因为老师的规定才跟他作朋友的(最后海边守恒说的秘密),正行是真的喜欢跟他在一起吗?
正行对他感情的真相是?
所以他用各种方式测验正行对他的感情(或是培养正行对他的感情),包括缠着他不放,早上去接他,晚上去接他,把他认为是正行喜欢的女孩枪过来,断了慧嘉的后路,还说他真心喜欢慧嘉来刺激正行(他回答正行问题的时候犹豫了很久),因为就守恒看来,正行才是那个他猜不透的人(所以守恒最喜欢问正行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不是好朋友吗?
你有什么瞒着不告诉我的事?
千方百计想要逼出正行的真心话)。
直到正行问他,我和慧嘉你喜欢哪一个,他才了解正行应该是喜欢他的,可是后来正行又说他从来没有真的想跟他作朋友,所以床戏就发生了,守恒要用行动来确定正行的感情,而正行的反应也让守恒当时确定正行会接受他,因为正行对他的侵犯说的话是你是不是喝醉了,你是在耍我吗(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是在玩弄我吗?
我可是认真的),而不是靠,你疯了吗?
不要碰我,好恶心等等。
可是在守恒确认正行的爱之后,正行第二天早上又不见了(正行不见是因为他不确定守恒是不是酒后乱性,是不是喜欢他才跟他上床),而且正行还叫慧嘉来,表示要把守恒托付给慧嘉,守恒多伤心哪,他又不确定正行到底心里在想什么了,所以他跟慧嘉说,我没有你们活不下去,其实他是说没有正行他活不了,慧嘉哭了,因为她完全了解守恒的意思,因为她也是这样苦恋着正行(有哪个女朋友在看到自己男朋友全裸的躺在同性好朋友单人床上过夜,还知道那个好朋友一直喜欢自己的男朋友,男朋友醒来的第一句话问的也是正行呢?
还那样无动于衷的?
只有表示她关心的根本不是她的男友。
)所以最后在海边,守恒一听正行说以后不要见面了,守恒就跟正行打起来了,终于逼出了正行爱的告白,这时守恒的回答非常重要,(他真是心花怒放啊!
),他的秘密就是我早就知道你跟我作朋友是老师规定的(可是我将错就错),我本来也想让你一起受罚,可是我没有办法,为什么没办法,就是那时我就喜欢你了,然后我太寂寞了(没有你太寂寞了),你真的是我最好的朋友(守恒这个回答太重要了,虽然很多人看到表面上的字义都觉得守恒无情无义,睡都睡了还说只是朋友,但是要真正了解守恒的意思就要参照正行先问的那个关键问题:你知道了我对你真正的感觉之后你还愿意做我的朋友吗?
),我认为守恒的这句话的正确解读是:你告诉我你爱我,我知道之后不但不怕,我还要继续做你的朋友,而且你还是我最好的朋友,真的,为什么?
因为我也爱你,而且你真的是我的最爱,从小到现在。
两人这么多年自以为的单恋终于功德圆满。
附注一句,所以表面上看来,守恒好像是恒星,正行是那个饶着他转的行星,其实不然,守恒的意思是守护恒星的人,正行才是那个守恒一直守护的对象,正行的名字表示是他才是真正的恒星,所以所有的星星真正喜欢的对象包括彗星(慧嘉)都是他。
导演编剧太厉害了!
喜欢一个人,无论开始的理由是孤单,或者后来的理由是习惯。
其实都很简单,只是因为你是你,而我喜欢的,只是你。
带着青春的阳光和记忆的味道,温温柔柔的吹过来,不徐不疾,就那样暖暖的软软的吹着。
然后,你便醉了,醉在你自己的回忆里。
每个人都有一段自己的青春,所以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那风的巢穴。
盛夏光年就是12月份的海风,台湾的12月气温还是暖暖的,风,咸咸的潮湿的,有着海水的味道。
整部片子的颜色都是淡淡的,甚至可以说有些低沉。
因为这不是一段快乐轻松的青春爱情,它更多的是种忍耐,是退让,是压抑,是让人无能为力的欲罢不能。
比想象的好看很多,除去童年的整个片段。
关于最年轻时候的爱情故事果然还是要在夏天发生才最炽烈。
两个年轻人并肩而卧,男生却轻声问:怎么开始啊?
观众也同样轻声的笑,原来都是这样啊,受到最初的诱惑就忍不住离开自己人生的轨道,然后第一步却还不知道怎么开始。
果然,还没有开始,康正行就后悔了,他有点愤怒,好象是对自己愤怒,有点内疚,却不是为了自己临阵脱逃而冷落的女生感到内疚。
杜慧嘉因为被正行拒绝,居然寻根究底、无师自通得看懂了连当事人还懵懂无知的复杂情事。
越是水泼不进、固若金汤的关系,她越要硬生生地插进入,也许为了那一夜拒绝的报复,又也许为了太孤独,她也需要如此不离不弃的关系。
表面看来,康正行竭力地维系过去的关系,继续做他的好学生,做守恒的好朋友。
平静表面之下,早已方寸大乱,出轨何其容易,回到过去的轨道却已经无门,所以大学联考失常也在常理之中,而这一次,正行的整个人生节奏被完全打乱。
而他、余守恒、杜慧嘉三人的关系也更加波折。
与正行暗自的百转千回不一样,守恒的感情实际上要强势地多、明显地多。
在慧嘉还未介入他和正行之间时,他就表现出更强的依赖与霸道。
而慧嘉无声无息的出现,也被守恒第一时间就嗅出了威胁的味道。
他挑衅、斗气、无理取闹,都是在防备自己失去正行。
为了防备,所以与“敌人”要近距离对峙。
太近,他却也爱上了“敌人”。
为了安慰哭泣的“敌人”,他吻了“敌人”,把原本亲密的两人关系变成拥挤的三人关系,由不得他不乱、她不乱、他们不乱。
正行进退两难,守恒无知无觉,只有慧嘉稳扎稳打,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像一颗最尖锐的钉子要锲入木头一样,执拗地、没有阻力地锲入两个男生中间,再得意地宣告自己的存在,使得两个男生的感情,有她不能维继;维继却不能无她。
年轻的狡黠带着冰冷的残忍,也含了三分暧昧。
她把这两个男生的照片一前一后,一正一反地晾在冲影室。
孰真孰假,她自己也不知道吧?
凭着她熟稔得找出正行房门的钥匙,凭着她照的守恒熟睡的照片,双重暧昧的两面,几乎都不露破绽。
可是,她像沙磨砺蚌一样的存在,暴露了。
不是按照她所预定的时间和方式暴露的。
于是正行在自暴自弃的混乱中让守恒做“二选一”的游戏,守恒愕然,对于自己最爱的两个人,从来就不是游戏,而他从来也没有想过要取舍。
守恒没有什么好失去的,作为那个多动、孤独、无助的孩子,多年过去,一切并没有本质的改变,他拥有的两个爱人足够充塞他的整个宇宙,削减他的半个宇宙?
怎么行呢。
于是,守恒要抱紧正行,以亲密无间来缓解自己害怕失去正行的恐慌。
而正行却在翌日,顺理成章地报复了慧嘉,“你可不可以答应我一件事,不管发生什么事,你们都要好好在一起。
”真是于不动声色之中无比辛辣的暗示:不是“不管发生什么事”,而是终于发生很多事,而这些事都需要你杜慧嘉一一亲眼看清,即使你们今后在一起,也始终有我正行在其中,所以你们是无法真正“好好”在一起。
慧嘉第一次流露出溃败的倦意,她以为她掌握了事情的全部走向,却不知道自己也在旋涡之中,只能朝一个未知的方向无限逼近。
她听着守恒将过去娓娓道来,流出的泪终于含了悲伤。
原来,在更早的童年,他们三人已经齐齐碰过面,而她也早早就命中注定地介入这两个男人的生命中。
原来不是夏天,而是命运决定的。
还是孩子的正行,头上顶着“67”,和守恒一同站在讲台上,忍受人生最初的侮辱。
别的孩子都无比惶恐,只有承受了更多羞辱的正行,平静地忍耐。
原来,这个心甘情愿的表情居然是全部的答案和真相。
爱,就是,心甘情愿,命中注定。
每个人生都不应该孤单。
如果当时的我勇敢地说不愿意,那么现在的我到底会多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呢?
《盛夏光年》一个半小时娓娓道来的故事;一段从童年带进青春的友谊;一种由友谊交织升华的感情;一次表白与坦白激烈的交锋;一部透着淡淡的绿色青涩和蓝色感伤的电影。
这就是友谊与爱情在盛夏光年中的盛放,有欢乐与感动,有坦白与分享,有压抑和奔放,有微笑和泪水。
全部的关系始于海边的一所小学,守恒是好动的学业和人缘都不好的淘气小孩,而正行是安静爱学习的乖小孩。
有一天老师希望作为班长的正行可以帮助刚刚吓走转学女生佳惠的守恒,慢慢影响他成为和自己一样的乖小孩。
一种本由师命所致的关系带来的却并不完全是所预料的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段友情愈发坚固,但也有了微妙的变化。
一直到高中,正行都如行星般环绕在恒星般的守恒身旁,互相关心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直到有一天,同样寂寞的转学女生惠嘉,像彗星一般闯进了两人原本平静的生活。
嘉惠在追求正行的过程中发现他喜欢守恒,并答应为他保守秘密。
守恒在关注正行与嘉惠关系的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嘉惠。
正行因为对守恒的感情没有考上大学,而守恒和嘉惠则考上了大学并成为男女朋友。
正行一直为他对守恒的感情而烦恼,试图逃避。
在他知道守恒与嘉惠关系之后,他更是疏远守恒,并尽力撮合两人。
但他没有想到,守恒对他却有不可割舍的感情:酒醉后的迷情,酒醒时透过嘉惠表达的依恋和海边痛苦的坦白。
这种感情已经超出友情,但是否并非爱情?
在青春正浓的这个夏天,又有怎样的词可以形容他们三个人之间的感情呢?
81年出生的导演陈正道很会讲故事,也很善于控制节奏。
他营造的画面略带有岩井俊二的影子,特别是田间赛单车那一段,三个人不同的心思通过眼神和表情得到恰到好处的表现,而注重细节的场景设计、意味深长的肢体动作和富有表现力的眼神让影片的每一处画面都很立体,也很真实可信。
另外几个精彩的场景包括医务室、篮球比赛后、去接酒醉的守恒回家还有最后打架的一段。
当然,也许结尾并没有把三个人的故事讲完,但是该说的话都没有保留地说了,所有的可能性都始于也止于一句“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最好的结局就是留有想象,似乎一切的一切都能定格在这一个盛夏光年。
寂寞的恒星永远有行星的陪伴,行星围绕恒星是因为被恒星所吸引,但恒星何尝不被行星所吸引呢?
彗星的邂逅固然美丽,但短暂的光芒能否照亮恒久的孤独呢?
一个真相,用秘密封闭,埋藏在害怕寂寞的土壤里,用整个青春去培育,竟长成郁郁葱葱的友谊。
一个秘密,用理智压抑,堆砌进害怕表白的心墙里,用刻意疏远去逃避,却愈表露出渴望亲近的心迹。
恒星与行星,彼此吸引,但却只能保持距离,公转自转,静看时间推移,由轨道决定的关系,只能接近却无法亲密,用光年标刻的欣赏和感激,只待彗星经过,始在瞬间星辉里激烈地传递心意。
电影如晦涩的十四行诗,为青春打下淡淡注脚...就像所有的青春电影,故事中的少男少女在爱与迷茫中探索迟疑,在光影交替间、暧昧未明中兜兜转转。
看这样的片意识总会不经意就飘很远:康正行能轻易唤起很多同志的共鸣,因为这本来就是曾经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真人真事——为他不经意的亲近就小鹿乱撞;为和他做哥们还是做情人痛苦辗转;看到他牵女友的手就心伤如沸……仿佛灵魂飞上了天,从云霄中俯视自己的躯壳,有点点晕,笑中泛出了泪,只是当时已惘然。
康正行是幸运的。
他的暗恋得到了回应。
余守恒能够给他的,远比他期望的要多。
两人天雷勾动地火的性爱拍得非常之美,迷离的橘色灯光下,肌肤一寸寸的摩娑贴紧,轻轻翻身就点燃了空气——夏永康不愧是王家卫的御用摄影师。
然而康正行也是不幸的。
因为对余守恒来说,做爱只是挽救两人友情的孤注一掷的尝试。
他不能没有朋友,他太怕失去朋友;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盛夏光年》的最后充满黑色幽默感——恰恰是余守恒对友情的执着,才将这段友情逼入了困顿不堪的绝境。
他以为可以通过做爱挽留康正行,然而却让对方更加彷徨错乱,以致于在脑海里一遍遍着了魔似的问:我们现在到底算什么?
我们现在到底算什么呢?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难。
只记得哪本书里——我甚至忘了说话的是男是女——用哀伤的语气说:“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那是将时光雕刻在案、尘埃落定后的悲哀。
因为怕堕入这个悲哀,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告诉那个人,我不止当他是好朋友过。
不说也许会后悔,说了只会更后悔。
我会像《花样年华》的周慕云那样,等到人届中年,找一道石缝,将这些恨海难填的往事说出来,塞进去,封好,离开。
只有我明白。
PS 那本书想起来了,张爱玲的”十八春“。
余守恒,我们暂时还是不要见面了吧~~ 大海,天空,沙滩,我最近很难过 我最近很难过,你根本不知道我很难过,我不敢跟你见面,我不敢跟你通电话,我不敢想你。
因为每次温柔的甜蜜之后就是无限的伤感于无奈。
为什么我们不能手牵手走在大街上,为什么我们总得找个僻静的角落甜言蜜语。
我不知道该责怪社会不够包容,还是该责怪自己没有勇气,总之我很害怕这样的感情,它让我迷恋,可是我却不敢面对。
他拥有炙热的火焰,他拥有天使的面孔,我如此倾慕却欲言又止,我把这些都藏在心里面,心被灼得很疼。
我无法面对两个自己,每天都在演戏,我很累,精神都快垮掉了。
我在想是不是有些人注定就是孤独,没有理由的孤独?
正如有些人生来就没有听力一般,上帝总是会制造各种各样的残次品。
我。
生来就配不上爱情。
我还是奢望过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的,可是越想我就越悲伤,悲伤到找不到自己。
感觉像是吸食毒品,沉迷于五光十色的迷幻,一旦醒来,心就像被掏空了一样,连一阵风都没有。
我是这么的伤心,伤心得快要哭出来了,我想我们还是不要见面了吧,你终究还是会离开,同样,我终究也还是会离开,只是早晚的问题,相忘于江湖未尝不是最完美的结局
前几日看完时,约莫想写些评论的,但是脑海中只是零零碎碎的片段,还有揪心的痛,打出来的话,只有几个词,连不成句子,看看别人精彩的评论,于是便停笔作罢。
后来便是论文答辩,CPA拿书,于是以为自己忘了,别了看这部片子的心痛。
刚才,千千静听里又响起了那首盛夏光年,才发现心又突然揪起来,闷闷的,像被捂着,出不了气。
原来这部片子的影响还没有过。
把千千静听设置为单曲播放,开始一遍一遍地听“放弃规则,放肆去爱;放肆自己,放空未来;我不转弯,我不转弯,我不转弯-!
”不管是同性的爱,还是异性的爱,剧中的那三个男女,就如同世人一样,被不停得折磨着,即使最后谁都不能如愿,谁都不愿伤害对方,但是事实无法改变。
是直的,不会因为你对他好,特别的好,他就会转弯,即使他非常非常依赖你,没有你不行,但那也不是爱情,那是一种习惯了的,害怕失去的依赖感,即使他最后害怕你离开他,而选择419,选择一夜的变弯;是弯的,他也不会为你变直,即使你跟他最好的朋友做了情侣,他的心也并没有离你近些。
同志爱上直人,直人爱上同志,都是无望的爱,即使他愿意跟你在一起,也是怜悯你,他被感动了,而不是爱上了。
说起来很可怜片中的三位主角,但是其实看看自己,看看很多人,不也是像他们一样呢,有的只是无望的爱,要么选择爱自己的,要么选择自己爱的,即使“放弃规则,放肆去爱”,又能如何呢,多幸运的人才能碰见同波长的人呢,大多最后只能靠着感动别人或者被别人感动恋爱,结婚,生子了。
这片子的名字觉得美。
也许没有比夏天更适于表现那一段纯情的时光。
把焦点转向的是,两个男生。
《情书》那样懵懂的情怀还在吗。
还有谁会用漫长的时光去守候。
爱情早变作正大光明的一个,如同康正行对杜慧嘉说,当我马子吧。
就是这般简简单单,决不拖泥带水。
还可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只关乎同性。
逝去的古典情怀。
于是这一次导演带我们从两个男生的恋情上去找回。
可不都是一样?
男与女,男与男,女与女。
我们相信感情的真挚是一样的。
所以不苛求它是否“正常”。
不是吗,很多看起来正常的,有多少扭曲的成分在。
唯其真挚,我们敬畏。
无法告白的痛苦与磨折,小孩子一般的吃醋,一个拉不回另一个,就用伤害自己的方式完成这青春的锤炼,一个随便跟个男人开房,一个骑摩托被撞翻。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游戏?
跟自己玩,还是跟对方玩。
被折磨是否就是青春该有的底色。
刚好有个他。
就变作了对象,陪绑,还要美其名曰,爱情。
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
看那种躲闪、怀疑、自责,看一个人百般折磨自己,看客常常津津有味。
痛苦是美的。
事后你才会知道。
可不他们就演绎了一场爱情?
还是不明白余守恒为什么要爱康正行,记得有说,一看到他,就知道他与众不同。
就为这?
也不明白康正行为什么要爱余守恒,也许是因为自小顽皮无人理睬的孤独。
也许只是,想爱就爱了。
那一场床戏,倒更像个终结,做个了断。
导演不肯给他们一个出口。
记住的是什么呢。
是结尾处的大海。
在画面的上方,人要低一点,这样的大海,不断翻卷着波浪,一拨又一拨涌来,冲击着的,不只是身体,也有灵魂。
那年夏天,不宁静的海。
就以这海给青春作结,我竟以为你们是那样的幸运。
海是永恒的,还有你们的青春,同时定格。
盛夏光年
太ROU
我们对于台湾的印象就剩下GAY片了
没什么好说了
青春情调,咖啡配方糖,青葱带忧伤
朋友啊,对于我来说,就是爱情。
很早以前看的。台湾拍小清新的片子很有一套。有味道,有画面,卡司又有眼缘。
迷惘的青春~
当友谊升级成爱情,但当他们俩都是男的...
能把故事和情绪讲的这么一头雾水,导演也真算有本事。。
年少的爱情。总是不知所措。
白白浪费了两个白花花的屁股
一切都在变,不变的只有那段珍藏的青春回忆
每次看关于青春的故事里,总能找到那一点点似曾相识。。PS:每个人都是寂寞的,真的。。。。
记住了两个新人,仅此而已。比起之前的众人期盼,水平与四星擦肩不及。
同样涉及同性恋的电影,我更喜欢刺青。
渣攻
除了结局一切都好~~~昨天太近明天太远
矫情单薄的电影,又没有帅哥美女、漂亮衣服和街景,真看不下去。
就凭那张课桌和台风色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