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带孩子在影院里看了Cars 3。
可能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部。
给小朋友看第一、二部时,还是三四年前。
一开场就提到了退休的话题,就有了预感:这是要整成金刚狼3的动画版啊。
但动画片毕竟不同于真人电影,休·杰克曼会变老,卡通人物不会,你看日式卡通里这一拨永远的小学生:柯南、大雄……PIXAR偏偏不按套路出牌,就像好些年前,它把TOY完结了,正好也是三部,小男孩长成了大学生,总要步入成人的世界,和玩具说再见。
电影继续往下看,看到McQueen不服老,信心满满的保证新赛季还要拿冠军,想到今年威猛如十年前的费牛和纳豆,莫非McQueen也要紧跟潮流、发奋图强、重振旗鼓?
PIXAR偏偏不做这种鸡汤。
虽然McQueen积极要求训练,但过程中间有不少伏笔,都暗示了这台名叫酷姐的小黄车颇有赛车天分。
她还向McQueen倾吐了自己的赛车梦想。
天分+梦想,过程中还在不断成长,这么多因素都注定了结局。
尤其是,老莫展示了蓝天博士寄来的信,贴满了一面墙的信,都是讲述McQueen的事。
蓝天博士指导McQueen成为冠军,乃至活塞杯历史上最伟大的赛车之一。
蓝天博士也终于又找回了生命意义和生命自信。
哦,我这时完全死心了,McQueen的冠军之路结束了。
他的另一条路开启了。
传承。
就好像老莫传给了蓝天博士,蓝天博士传给了McQueen,McQueen又将传给酷姐。
传承的是车技,是荣誉,更重要的是对生命价值的认知、理解和把握。
这既是完结,也是种永恒。
这也正好照应了第一部,在第一部最激动人心的决赛中,McQueen并没有夺冠,他为了让老一辈冠军能有尊严地离开赛场,而放弃了冲刺。
同样,在第三部里,又到了激动人心的决赛,McQueen却让出赛道,他把信任和机遇送给了新一代冠军,激励着、指导着酷姐赢得第一次比赛,开启属于她的时代。
对赛车McQueen而言,生命的意义确在于比赛,却不在于冠军。
一部比较“正”的动画片本来没有写观后感的必要,但是电影中有一些逻辑瑕疵,我觉得值得说一说。
Cars3主要讲闪电麦坤作为车王遇到了新一代赛车的挑战,麦坤还是遇到困难正面刚的架势,但是却意外的发现了一个被埋没的女赛车拉米雷斯(酷姐),麦坤退位,强推酷姐。
一方面宣扬了酷姐不忘初心的精神,即使最初没能成为职业赛车,但是没有离开自己喜欢的事业,当了一名教练,苍天不负有心人,最终在麦坤的帮助下,实现了梦想。
另一方面,也是给观众呈现了一个成熟了的麦坤,不仅是那个顽强拼搏的赛车,还是一个学会了“放下”,给别人机会的伯乐。
价值观的东西就没什么说的了。
第一个逻辑瑕疵,片中的所谓“新一代赛车”并不是使用了什么新型材料或高级燃料,也没有任何作弊,也就是说从车的角度来看,与老一代的赛车的技术架构是一样的。
只不过他们使用了新式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设备。
这本身没有什么不道德啊?
但是把黑风暴杰克逊和以他为代表的新一代赛车渲染成以不公平竞争优势来欺负前辈的形象,逼着老赛车无路可走,只能退役。
这很奇怪诶,你们也去用模拟训练器不就行了?
自己为什么不进步呢?
再说你们都是有成绩的赛车,赞助商也有钱,应该更早的使用上最新的训练器材啊?
反而是,大家应该学习最先进的方法,为什么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如此重要,第一避免身体受伤,第二营养和科学的训练能够最大发挥人体机能,创造更好成绩。
这就是为什么优秀的运动员都要重金找最顶级的教练。
第二个逻辑瑕疵,比赛中途换人,还理直气壮不违规?
无论是赛车运动还是竞技体育,把号码布扔给别人,就可以合法合规的换人比赛了?
闻所未闻,这给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引导呢?
是不是考试找枪手,也是OK的?
因为我的考场座位上只要有一个人,就是没问题的。
一个举着公平竞争大旗的战士,自己先玩赖,这属实不能算瑕疵,这是bug。
第三个逻辑瑕疵,酷姐到底靠什么赢的黑风暴?
电影中间部分一直交代的是麦坤的训练补救措施,试图追上黑风暴。
一个场地赛车跑去海边沙滩练速度,然后又在泥坑撞车大赛里逃过一劫(没看出有什么收获),至于在老莫那里接受的训练,在拖拉机中见缝插针、躲避草垛,在黑森林里躲避障碍,其实就一个训练项,灵活度。
另一个就是牵引气流,老莫提了一嘴。
最终比赛时,车祸让灵活度的训练发挥了优势,但是速度咋追上的?
酷姐怎么就一路向前了,直接怼到黑风暴屁股后面了。
太牵强。
当然了作为主要受众的小朋友,能感受到拼搏、不放弃,团队和友谊,以及精美的画面,都是很好的。
当年麦昆也是像黑风暴这般横空出世、风光无量。
但是那时我还小,只看到了麦昆的闪耀,没有看到老一辈离去的落寞与失意。
最喜欢少年麦昆和莎莉在公路上谈笑兜风的镜头,年少成名美人在怀。
喜欢麦昆的狂傲,喜欢莎莉的知性,那时他们很年轻,身上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当然没有谁能够当常胜将军,麦昆也不断成长,历经辉煌、坎坷,到了第三部也已经走过了职业生涯的巅峰。
势必有另外一个“麦昆”出现,将他打败,我想麦昆在黑风暴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皮克斯拍的从来不是给儿童看的动画片,而是给成年人看的。
长江后浪推前浪,历史从来如此。
运动员都会有一个巅峰期。
我曾经有一个很大的疑问,为什么运动员们不在巅峰期功成身退。
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110米栏平了世界纪录。
08年北京奥运会因伤跳着走完全程的时候我就在想,要是在04年之后刘翔就退役了多好。
那他永远是中国人心中的骄傲,不必再忍受之后多年的病痛以及国民无知的谩骂。
我却忽略了一点,运动员除了是运动员,也是一个普通人。
普通人会遇到学业、事业上面的失败和困境,运动员也是。
但他作为公众人物,不得不把这些困难展现给公众看。
想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言弃,何况充满拼搏精神的运动员。
我想这是运动员很少急流勇退的原因。
急流勇退是一种勇气,在伤痛的折磨下战斗到最后也是一种勇气。
麦昆同样没有放弃,一直在尝试寻找新的出路,但是无果。
最后在前辈的启发下转为教练带出了新的冠军。
电影前半段我觉得还是不错的,英雄迟暮(一个比喻,麦昆也不算老),面临着职业生涯可能要终结。
这十分的现实。
这种人生的困境,无论青年、中年、老年都会遇到。
后半段如何让麦昆从危机中走出来,编剧想到的是让麦昆成为教练,把赛车精神传承下去。
从蓝天博士到麦昆,一、二部用很多篇幅来刻画师徒间的羁绊,麦昆的成长。
但是从麦昆到酷姐太突然了。
没有谁可以一下子变得这么强。
百炼才成钢。
这个结局太仓促,我甚至觉得还不如让麦昆被黑风暴打败,不得不结束职业生涯。
毕竟没有人是不可战胜的,面对失败也是一种成长。
麦昆在朋友的鼓励下,用新的科技结合自己摸索出来的训练方法,开一家赛车培训公司,来培养小赛车更有意思。
我很喜欢麦昆的小伙伴,一个好的系列电影也是因为有了这些出彩的配角。
这些小伙伴也会成为很有趣很有意思的老师。
像板牙这种的,有一套独特的人生理论。
虽然这样少了麦昆胜利的反转,但是人生重在的是后来漫长的大反转。
蓝天博士只带了麦昆一个人,但是麦昆将赛车这项事业和精神发扬光大,我想这样更有意义。
所以对结局略失望,不然黑风暴算什么,这么轻易被打败了。
这是对这个角色的不尊重。
我所期待的结局是麦昆看着自己的学生,看着电视中的黑风暴,想到自己的老师,内心是欣慰和期待,未来迟早是你们的。
彩蛋可以是多年后麦昆和黑风暴一起笑谈当年的战况以及探讨最新的赛事。
少年终会褪去戾气,变得沉稳,学会互相欣赏。
人生就是如此神奇,你年少的对手多年后会变成一生的挚友,这才是人生的大反转。
【我的生命已近黄昏,暮色已经降临。
我昔日的风采和荣誉已经消失。
它们随着对昔日事业的憧憬,带着那余晖消失了。
昔日的记忆奇妙而美好,浸透了眼泪和昨日微笑的安慰和抚爱。
我尽力但徒然地倾听,渴望听到军号吹奏起床号的那微弱而迷人的旋律,以及远处战鼓急促敲击的动人节奏。
我在梦幻中依稀又听到了大炮在轰鸣,又听到了滑膛枪在鸣放,又听到了战场上那陌生、哀愁的呻吟。
】(选自 1962年,麦克阿瑟最后一次访问西点军校发表演讲《责任、荣誉、国家》)1951年5月3日,麦克阿瑟上将在接受高等法院军事外交合作委员会问询后,退役。
虽然我们现在说用现成的史料去分析其退役的原因是其狂妄自大也好,说他的做法会严重威胁到中国也好也好。
但是,若我们合上历史书,单纯用感性来接触他的心,我们能从他文章的字里行间读到的,只是一个老兵对自己戎马半个世纪的眷恋。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这句话能不分国籍、不分政党、甚至不分职业的流传,也是因为它触动了所有“老兵”的那颗迟暮英雄心吧。
作为Cars系列的第三部甚至可能是收官之作,故事的中心终于又回到了麦昆身上(在我心里第二部怎么看都是《板牙外传》嘛),但不同于第一部的意气风发,这一部多出了许多我们本来没有意识到会在动画电影里看到的苦涩,这一点,果然是很有皮克斯风格。
【你怎么知道你自己什么时候该退役了?
】【你的后辈会告诉你的。
】十一年匆匆流过,连Cars1里面不可一世的新人小子也不再年轻,江山代有才人出,让摆在曾经的闪电95号面前的未来道路似乎也变的不那么清晰了起来。
当在那份不服老的心驱使下的麦昆在赛场上因为失控而腾空而起,车身在空中旋转,铁皮摔在地上,摩擦地面,碎片四溅时,我脑海里也浮现出蓝天博士和第一部结尾国王的伤情,那都是他们传奇落幕的序曲。
但纵然如此,因为是麦昆,我虽然心疼但从未担心。
他是天生的赛车,赛场便是他的世界,纵然其他老赛车都离开赛场,他也理应永远是第一部那个又拽又欠扁的少年样,一直在赛场上跑下去,永不谢幕。
【当进行你第一场比赛的时候你怎么知道你能够跑下去?
】【我……我不知道……我从来没有认为过我不能。
】麦昆理应是这样的,所以他会理所应当地按照套路的打败黑风暴杰克逊吧?
所有人都期待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剧情,期待着曾经的传奇在新时代能获得最后的尊重,可是并没有,等待着他和我们的,只有“现实”。
朝代轮转,英雄逝去。
我们只能看到麦昆在沙地一遍又一遍的奔跑,但速度却越来越慢,他辛劳地训练,最后还是输给了酷姐。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麦坤老了,真的老了,至少对这项运动来说他已经真的不再年轻了。
世界的现实是残酷的,岁月对每个曾经的英雄都毫不留情面。
时间的无情注定了新事物总有一天会取代旧事物,除去逝去的传奇,没有什么能永垂不朽,这些道理我都明白,但当我们真正去面对时,心中只有不舍与酸楚。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观众席那辆红色的小汽车还在呐喊着他的名字,一如Cars1时麦昆还意气风发的样子,但麦昆已经了然了、选择好了他未来的道路。
纵然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他却已经接受了一切。
就像那些在酒吧里悠然喝着酒的曾经传奇一样,他的时代已经落幕了。
当麦坤戴上耳机开上指挥台,依稀中我看见了博士当年那个鼓励的微笑,经验丰富的老牌赛车手和动力满满的新人,又见传奇的交接。
虽然内心从情感上依然不愿意看到英雄迟暮,依然希望麦昆最后赢得一场然后再潇洒退役培养酷姐,但我知道他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传奇依然被传承下去,但毕竟曾经的英雄时代已经再见,连那些陪着麦昆一起长大的观众都要成长到与过去的自己说再见了。
不得不说皮克斯就是皮克斯,用一部儿童向电影来讲述成人才懂的落寞,对于成长的法则,你无从反驳,只能坦然的接受。
故事的最后,麦昆将自己涂成黑色,传承了蓝天博士的意志时,我知道他是真的看开了,与每个意识到时代变化的人一样,接受了现实,功成身退,走上了曾经恩师的路,把传奇传递下去。
我不得不承认,如果麦昆存在于现实社会中,这样的结局是最好的,毕竟没有谁能永远年轻,衰老是无法避免以及逆转的。
但对于我们这些从cars1就陪伴在麦昆身边的观众来说,告别还是太让人猝不及防,一如玩具总动员3里安迪把玩具都送了出去,忽然把我们的青春扔在原地一样。
随着麦昆的转战幕后,我们的童年,也退役了。
我不知道故事算不算结束,也许麦昆有一天又把自己涂红重回到了跑道、引擎轰鸣,也许他会如蓝天博士一样一直待在幕后、把酷姐的消息写成一封封信寄给老莫,也许就在明年或者后年或者大后年,Cars的故事还会继续延续,但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
皮克斯用这样直接的方法告诉我们,你们也已经长大了,坦白,毫不留情面,但我们也应该去接受了。
对我来说,Cars3不是一部皮克斯拍给孩子的电影,而是写给那些十几年前陪伴着麦昆、现在业已长大的曾经稚子的骊歌,我们,也该跟那些曾经属于童年的天真和幼稚说再见了。
再见了,我亲爱的闪电小子。
再见了,我亲爱的彼得潘。
玩具总动员结束了,赛车总动员的故事似乎也结束了,十几年的回忆和美好时光也匆匆而逝,当新的赛车手再次重现侧空翻的时候,眼泪再难抑制。
我珍贵的童年和青春虽然在缓缓流走,但感谢那些美好的记忆,让我时时感动。
单就本片来说,故事节奏略显缓慢,中间的转折和最后一场比赛稍显牵强,不过瑕不掩瑜,还是喜欢远远多于吐槽。
闪电从选手转行教练,下一部,又该讲什么样的故事呢?
期待!
第一部讲的是少年。
少年最不缺少的,就是激情和冲劲儿。
闪电小子麦昆没换轮胎,就跑完全场,超越传奇,夺得胜利。
第二部关于中年。
讲的是意外。
人到盛名,怎么安抚你的欲望。
还记得英女王的保镖吗,嗯,一水儿的路虎。
第三部关于老去。
你看,人的一生就是这么短暂。
在人生最昂贵的时间成本面前,我们怎么做?
麦昆再一次告诉我们,享受人生每一个阶段。
皮克斯最让人放心的,就是技术。
这一次仍不例外。
锈蚀和反光,在第一部时候,我们就领教过其近乎于艺的技。
这一次是飞溅的泥浆、沙砾,是迎面撞来的树干,纷飞的枝叶。
速度感与细节,令人心神荡漾。
其实,以创新扬名立万的皮克斯,也陷入了“皮克斯套路”。
在一次次摧枯拉朽的胜利面前,皮克斯无法不去重复那些最受欢迎的路数。
技术,尤其是《海底总动员》解决了海水中光的折射问题,《怪物公司》死磕的是毛发的问题,成为传奇之后。
可技术总会走到这个时代的顶端,一再突破技术这件事,本身就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皮克斯当然知道这一点,他们的套路是,玩戏剧性。
几乎每一部皮克斯电影,都有一个戏剧性高潮,以保持可观看性。
有的正邪两派的白热化对抗,是故事需要,如《动画超人》《玩具总动员》。
有的则为了强化戏剧冲突而强硬设置,如《飞屋环游记》。
对于《赛车总动员3》,我一直担心,麦昆会倚靠后来的训练,以及那些鸡汤一样的壮阳剂,可以在最后,打败风头正劲的黑风暴杰克逊。
这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
就像麦昆在第一部里干掉了国王一样,这世界从来都是大浪淘沙。
《一代宗师》里,宫老爷子说,“新人要出头,我们要给机会不是?
”,其实给不给,新都会碾过旧,世界都会滚滚向前。
当麦昆对酷姐说出,“我的最后一次,可以是你的第一次”的时候,你就知道,皮克斯仍然是伟大的。
这是一部完全不同于很多励志片的励志片。
以往的励志片大都在讲,怎么强行突破,歌颂逆路而行。
而本片讲的是,怎么顺应时势,在该放手的时候,怎么用最好的方式放手。
一般电影里常见的励志手段,其实反客观规律的。
在时间的逼迫下,那些传统的方式,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无效的。
个人的刻苦,阻挡不了时代的滚滚洪流。
模拟训练不一定就不如沙地赛道,赛车的世界里,速度永远是第一位的。
灵巧,只有结合速度才会发挥效力。
即便曾经赛车界的传奇都聚在一起,老去仍然是老去。
他们最宝贵的是,经验,那是他们一生时间的累积。
最可怕的,也是经验,那是过去时间的累积,可能远不适用于现在了。
影片中新旧的撞击,很迷人。
新,只专注于速度,模拟训练和数据,构成了这种新的全部。
你看,这多像当前的电影。
票房是最重要的指标,可只追求最重要的那个指标,恰恰会远离那个指标。
总需要做一点所谓的无用功吧。
天下,有白下的功夫吗!
这和赛车最根本理念相违背。
新,只是把赛车简化为显性的速度,而不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享受。
可,老所代表的全部,如果没有速度这一点,就无法锥出囊中。
任意两者的人工分割,都是片面。
“什么时候退役?
晚辈会告诉你的。
”你需要做的是,重新发现你的价值,重新校对人生方向。
这是更大的智慧,更宽阔的胸怀。
一部讲述放弃的电影,也可以令人尊重。
无论英雄多么有力量,哪怕拯救过世界,还是有迟暮的那一天。
不只是英雄,人人都会遇上。
比如你退休了,老年的身体大不如前,无法登高,无法远行,无法掌握最新科技,跟不上世界的节奏世界。
那么就这样结束了吗?
没有选择?
如果说这篇里,麦昆又因为励志成反转第一,那么只能说皮克斯也老了。
但是皮克斯给出了更好的解决之道:当你老人,把祝福送给年轻人。
让他成为未来的你,甚至更好的你。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终究是年轻人的。
看海报以为黑风暴是主角,结果就是一个打酱油的,黄车妹妹才是最终赢家。
我不是什么专业人员,只是一个高二的学生,最初才初中寒假接触(赛车总动员)这一系列。
第一部给我很多感触,麦昆由自大到友谊第一。
给我很大感触。
在第三部中,麦昆引来了落幕,但也找到接班人。
这或许是不幸中的万幸。
但我觉得他只是在赛道上输给了时间。
却在一次次比赛中赢了人生 明年我就高考了,各位给我加加油
我不明白为什么赛车3这么低分!??
在我看来这部比7.3-7.6间的迪士尼出品的美女与野兽、爱宠大机密(画重点)、里约大冒险等等好看太多了。
大概只是因为不少人只是喜欢赛场上总是赢家的麦昆吧…… 3我重获了1的感动,赛场就是这么残酷,常胜将军也会被后浪推上岸,没有人永远的赢,一个失落的冠军如何去走以后的路才是更加深刻的主题!
我知道大家一路看一路在期盼麦昆又一次蜕变打败风暴,我也是,本来我也很不愿意面对麦昆无法东山再起,这也确实不是以往热血动画中人们所期盼和所能接受的happy ending,所以我都没忍心没电影院看,现在后悔了,因为这不是退让,而是麦昆最大的一次蜕变。
豆瓣的热门短评,说主角换了,(还有拿女权和穆斯林还有女同开玩笑,实在是……恶心至极)难道他不作为赛车手演绎他的人生就不是主角了吗?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中国这么多的运动员们后半生如此凄惨的原因了,一旦退休一旦不再竞技,所有人都不再愿意花时间拿欣赏和尊重的目光看向他。
如果不是在生命中最灿烂的时间死去,那必然得经历下坡,如此就只有做教练做老师,才能把自己的荣誉传承和延续下去,这何尝不是一种辉煌呢!
更多人只能接受无名小卒如何成为英雄的故事,却无法面对现实中巅峰后必须面对的衰落,赛车三部曲把每一个阶段都完成了,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感动,我觉得能做到这样真的很棒,7分真的太不公平了 。
而且从人物的性格到情感、心情都刻画渲染的非常到位,麦昆内心的态度转变既深刻又自然。
总之这个故事我非常喜欢,拉高平均分我要打五星(╯‵□′)╯︵┴─┴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皮克斯动画在国内的票房都不太高,即使带着国外如潮好评的BUFF也不行,也许是皮克斯的电影相比迪斯尼除了合家欢会带一点点成人世界的无奈。
《赛车总动员》真是好多年再见,看第二集的时候,在北京度假,儿子不到三岁,现在都上三年级了。
时光荏苒,孩子逐渐长大,长高,成年人却在一点点变老,故事的主角闪电麦昆也是如此。
习惯看世界杯的球迷都会看着心仪的球星一年年老去,从在球场上健步如飞的追风少年,到半场没过就不停大口喘气,我现在还记得托蒂在最后一届世界杯时,不停地弯腰系鞋弯腰系鞋带的中年大叔。
巴蒂斯图塔被换下场时踢飞鞋子,那是对自己体能的无奈。
是人都会变老,在皮克斯之前,动画片里的主角似乎不会,结局总是皆大欢喜的多,主角光环可不是盖的。
麦昆在本集中,没有什么经济压力,生活压力似乎也没有,有钱,有追着拍广告的赞助商,有两情相悦的女友,还有很多知心朋友,可他还是不开心,因为在赛场上,他老了,新的赛车比他更快,每一场比赛,他都拼尽全力,可惜最后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始终不是他。
凡是参加过竞技类比赛的人都知道,江山代有人才出,也许就在一眨眼,你就过时了,你擅长的邻域里来了一个比你更威,更猛的人,要命的是人家比你年轻太多。
习惯了站在聚光灯下的感觉,突然要出现在别人的阴影里,那种感觉确实不舒服。
乔丹之所以要退役后再复出,索尔金娜治好了儿子还要再战奥运,都是为了心中那种获胜的感觉。
他们都不甘于归于平淡,但是总归有那么一天,你必须回归普通,那种感觉真不好。
《赛车总动员3》讲述了前赛车冠军麦昆如何走出困境回归自我的故事,小朋友看到最后似乎有点蒙圈,怎么没赢比赛?
这也是皮克斯高明的地方,它告诉孩子,这个社会很残酷,并不是制订一个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绝大多数人只能接受不那么尴尬的结果。
故事里的麦昆,最终退役成为了教练;社会中的我们,也将会从刚参加工作的万丈雄心,舍我其谁,到如今的喝茶看报混日子,昔日同学朋友功成名就的消息至多就在内心深处引起一丢丢不快,脱口而出,那谁谁谁,当年比我差远了,不过是运气好吧。
人总会有老的一天,如何平静的接受是一个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能不能接受,有些人真的不能接受,看看一直奔波在电影中的明星,普通人可能觉得,有名有钱,为什么还要奔波吃苦,完全可以躺平,停下来享受啊?
那是你没有感受那种万众瞩目,荷尔蒙飙升的感觉。
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
某些人一定会奋斗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息,看看拿影帝的谢贤,几乎都走不动了,还是要当主角。
张国荣之所以不愿再活在人间,大约就是自古美人与名将不叫人间见白头吧。
第三部的剧情有点莫名其妙,麦克昆都还没有经历多少事吧,就到了老将退役的年纪了,新的女主角毫无吸引力可言,凑几个角色硬搞一个多么有创新的剧情一点也不讨喜。视觉效果是真的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某些场景都看不出是动画渲染了。
差点睡着了
被第一幕深深打动到几乎要哭了……(你危机了)
没有不老的英雄,没有不散场的传奇。闪电麦昆变成了精彩麦昆,比赛生涯虽然结束了,但生活没有结束,让我们接受残酷的现实,勇敢地迈步向前。
这个系列相隔10年了还能有些新的东西(比如对女性力量的强调,还有继续拓展的世界和故事线),另外也依然有一些很暖心的故事设计。再看看有些其他的系列动画片,就觉得其实还不错啦。#Mygirl#Cristela Alonzo(Cruz)is AMAZING!!! 希望未来还能看到更多这个角色的故事。
标准的商业动画电影,不多不少值回40元票价
动画细节都还在,尤其是赛车经过一潭水有涟漪那里~可是真的真的希望皮克斯不要在做续集了...专心琢磨琢磨新的故事不好吗?
终于走到了这里欢迎小黄车
补登。
看完杀破狼·贪狼后接着看的。美国人一贯的风趣、幽默。黄色酷姐的出现,让整部电影变得有趣起来。如果看过前面两部,这第三部可以一看。不过,得看原版,而不是中文版。美国人能玩会搞事的那股子“骚劲儿”,中国人配不来,也学不来。文化的巨大差异。
让贤
迪士尼玩起女权,真的有点吓人。把一个毫无魅力的角色推上女权的高位,而靠男权推动的女性又有何女权可言?最后的胜利是可笑极了,我真是没法吐槽了……
到最后永远是这个老套路,硬换主角
对于强行女权主义真的反感
虽然比第二部好一点,相较以往的皮克斯有明显的去喜剧化改变,但也避免不了皮克斯进入老年期的事实。
家补
《汽车人总动员3》加紧炮制中
低幼组
6.6/10非常平庸,我皮是不是每到系列第三部就开始走感人催泪路线了,主题构想的其实不错,笑点也还行,然而中间混乱的叙事实在令人提不起劲,反派就是个划水的吧,彩蛋也是垃圾,这个丢人的系列终于结束了,因为是我皮的电影所以再垃圾也要多加一星。
政治正确贯穿全片,有点像蝙蝠侠和罗宾的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