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聊天聊起了《全职杀手》我以为我没有看过,于是又看了一遍仔细的看了下制作阵容,只能说很惊叹!
杜琪峰,韦家辉,彭浩翔。。。
故事:一个平凡的女孩与两个职业杀手间的爱两个男人,一个低调内敛,一个张狂不羁结局是一个为了理想而死,一个低调的活着。
托尔要名,O要人们不知道他存在过剧本听起来不错但电影出来的效果却。。。
一般般。。。
整部电影的感觉:虽然有亮点,却没有抓住,外表做足,却没演出灵魂。。。
导演把所有的镜头给了大环境,给了情节,却没有给人物。
刘德华和反町隆史没有火花;林熙蕾和刘德华没有火花;反町隆史和林熙蕾没有火花。。。
托尔也好,O也好,角色毫不生动。
剧本不错,演员不错,导演不错。。。
但。。。
看了几分钟我才知道,原来我是看过的但却完全没印象。。。
只能说整部电影,没有丝毫打动人心的地方。。。
但无论如何,看看无妨至少,角色的服装造型在当时很“潮”
看了几篇影评,没看到跟我有相同想法的。
看的版本删减太多,有些情节不连贯,看完也没能完全明白影片主题。
个人猜测其实托儿与O是一体两面的同一人。
O因为组织的出卖,造成爱人死亡,既想复仇又想平安退出组织。
影片中,托儿脱掉头套是在与秦小姐看电影的时候,但并没有拍摄脱头套的动作,反而是秦小姐一个臆想的表情。
托儿灭掉了出卖他的组织,其实就是O灭掉。
影片任达华这条线,前部分其实是在O的引导下的,比如刘德华的传真照片,射击俱乐部查资料等,警局劫持神秘失踪被认为精神有问题,后半部分是秦小姐的口述。
所以其实就是一个杀手,骆姓2兄弟本是已经失踪多年,不存在的人,刚好被O用来掩饰自己托儿的另一身份。
秦小姐与托儿相处时,其实托儿都是有面具的,刘德华的形象只是疑惑观众,让观众以为两个人,知道秦小姐在楼对面看到面具,她才发现,她爱的两个人其实是同一个人,所以才义无反顾的拿起狙击枪跟O突围。
最后在向任达华口述结尾时,并没有任何伤心之处。
另外还有一个情节也支持这种看法,托儿在与秦小姐上床的时候癫痫发作,脑中闪过之前挚爱女孩的画面。
骆氏两兄弟的癫痫是客观存在的,是遗传。
但O的癫痫是因为失去爱人的痛与内疚造成的,所以当托儿(O)与秦产生感情上床时才会造成内疚加深导致吐白沫,因为那时仇还没报。
当然,按我的理解还是有很多情节矛盾,比如突围警察包围圈是,刘德华的高楼狙击助力。
但也可以理解成O请来的帮手。
总之,这部电影没能完全看懂,但我感觉按我的理解其实还挺美好的。
对这剧的隆史叔叔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不喜欢6的人来看这剧会觉得好爽啊!
(揍)真是演得不自然到想让人揍他。
前半部分就看老任觉得还蛮舒服的,不过后面的剧情简直弄得他惨不忍睹||||||让老任弃警从文,开始写那本《杀手Tok和杀手O不得不说的那些事》的设定感觉是这部剧最生硬的地方……什么我忽然悟到原来记录他两那些OX的事就是我妈生我的理由……这种真是令人迎风无语凝噎……Tok关键时刻难逃癫病的宿命拍得也一点没让我感到同情,只觉得有些反感……欢乐颂感觉不错!
但是6演的还是……难怪暗战里老杜要他什么都不演,他演这种感觉上对谁都游刃有余的角色一过火就好恐怖……OJZ,有点体会到那棒棒糖小弟的感受……这片子的惊喜是带着那谁面具的Tok和女主角在电影院看电影时,放的是http://t.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326164641.jpg顺便这两人的样子……:http://t.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326164686.jpg
感觉导演很想模仿哪部现实主义的作品,比如<<杀手莱昂>>之类的影片。
但故事讲得实在不咋地。
其他的都还讲得过去,可任达华放弃警察一职,为他们著书立传的桥断实在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哈哈,本人实在是俗人一个,不明白编剧的良苦用心了。
作者:Shelly Kraicer / 《电影感》(2001年12月)校对:奥涅金译文首发于《虹膜》杜琪峰或许是香港电影业的生命线,也是目前香港电影业复兴的关键人物。
杜琪峰不仅在本土长期以其独特的多才多艺、票房号召力和兼任导演及制片人的艺术造诣而闻名,他还因《东方三侠》(1993)——一部以超级英雄三人组为主角的动作奇幻片,由梅艳芳、杨紫琼和张曼玉主演——等内行的经典作品而受到海外港片影迷的赞赏,后两位彼时在西方还未出名,以及时髦、冷酷的犯罪电影《枪火》(1999)。
《东方三侠》西方电影界也终于注意到了这一点。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档案馆与亚洲电影基金会合作,在上个月于洛杉矶举行的「走近杜琪峰」影展,其中收录了他的七部电影。
去年,纽约的地下铁影院(Subway Cinema)策划展映了杜琪峰创办的制片公司银河映像的一系列作品。
从八十年代的电视制作开始,到九十年代香港电影业的复兴,杜琪峰几乎导演了所有类型的影视作品。
从广受欢迎的喜剧片《八星报喜》(1988)(由周润发主演))和《审死官》(1991)(由当时香港票房第一的喜剧之王周星驰主演),到歌剧风格的情节剧《十万火急》(1996)和场面激烈的剧情片《无味神探》(1995),直到1997年,杜琪峰都一直受到观众和评论家的青睐。
《审死官》情况在1996年迎来了转变,杜琪峰和编剧、联合导演、联合制片人韦家辉一起成立了他们自己的制片公司银河映像。
该公司的电影反映了那个时代不安定的本土气氛,他们1998年上映的一系列电影基调阴郁,但在商业上不太成功,包括有着令人不安的暴力的《暗花》,《真心英雄》(对吴宇森赖以成名的黑帮电影的解构),以及才华横溢但极其悲观的《非常突然》。
《枪火》的艺术探索终究让位于2000年轰动一时的《孤男寡女》,这部浪漫喜剧让杜琪峰和韦家辉再次征服了香港的票房。
从那以后,他们就再也没有回头:接下来是一部古怪的古装喜剧《钟无艳》(2001年)(这部喜剧再次选用了《东方三侠》中的英雄三人组设定),以及一系列多元化的作品,让影评人兴奋不已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本土观众。
韦家辉看似是银河映像背后的「大脑」(与杜琪峰的商业头脑相左),但更准确地说,他们的才能是互补和契合的。
韦家辉更独特的艺术片「优势」可以从他自己执导的两部电影中得到解释:周润发的最后一部港片《和平饭店》(1996),内容丰富但充满争议;以及极具颠覆性的电影《一个字头的诞生》(1997)。
在编写和制作了大量的香港电视剧之后,韦家辉于1996年与杜琪峰一同创办了银河映像,从那以后,他担任了该公司大部分作品的制片人、导演和编剧。
《一个字头的诞生》两人的新作《全职杀手》在2001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午夜疯狂」单元惊艳亮相,我有幸与他们进行了访谈。
感谢唐珊(音译,Shan Tong)在翻译方面的协助。
杜琪峰主要使用英语回答问题,韦家辉则是粤语。
* * *记者:《全职杀手》的节奏非常快,也很刺激,但不像徐克的新作《顺流逆流》那样无情地、疯狂地快速。
你时而平静,时而沉思,时而节奏快得令人难以置信。
你是如何设计和构建电影的节奏的?
杜琪峰:首先,韦家辉的剧本为导演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在这类香港电影中,没有太多的对白。
这意味着剧本给了导演更多的空间来营造一种氛围。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节奏?
我想在这部电影里有一个完整的幻想氛围。
我需要创造一种不仅仅是暴力的、或充满枪炮声的,而是一种类似舞蹈的氛围。
记者:所以基调是有意设计得偏向幻想的,就像是某人凭空想象出来的?
杜琪峰:幻想。
如果一部电影有很多对白,你只需要非常仔细地设计对白。
《全职杀手》不是这样的。
剧本提供了情境、地点、人物,我的工作就是把这些变成幻想。
韦家辉和我都同意这种感觉,这部电影的基础是幻想,而不是暴力。
举例来说,Tok走到街上杀死了一个吸烟的人。
你可以拍得非常快,还有一些巷战。
但我不想这样:这太过了。
街上发生枪战的时候,我想把时间延迟一些。
我会拍多久?
这是你如何创造氛围、影片风格的焦点。
记者:《全职杀手》在最后半个小时彻底改变了。
任达华饰演的刑警此前只是个次要角色,但逐渐占据了中心位置,以第一人称讲述了整个故事。
这可能会让观众感到惊讶和迷惑。
在一部流行电影的语境下,通过引入额外的、复杂的叙事层次来挑战观众——闪回中的闪回,改变叙事视角,一系列连续嵌入的观点——不是能轻易做到的事情。
你如何平衡叙事的复杂性和平民化的故事?
韦家辉:我喜欢原著的地方在于它从不同的角度讲述:有多个叙述者。
所以当我在改编的时候,有了一个想法:如果整件事都是虚构的呢?
于是我开始着眼于这个想法。
所以,叙述者的转换——突然让任达华介入——表明,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一直看到的只是这个疯狂的主角写的小说。
我们甚至不知道「真实的」故事是什么。
我只是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了扩展:片中的每个人都在互相讲故事。
记者:有没有什么潜在的「真实」故事,是你留给观众在最后回味的?
还是你想让一切都悬而未决?
韦家辉:基于小说的概念,观众能从中得到什么是未知的。
我认为原著的作者受到了关于职业杀手的电影和书籍的影响。
在原著中你会看到很多例证。
当我在改编的时候,我想用它来创造一些新的东西,即虚构的整体概念。
例如,你可以在《全职杀手》中看到很多让你想起其他电影的场景,这是有意为之的:它强调了这种虚构性。
记者:在《全职杀手》中,你是如何平衡叙事的复杂性和平民化的故事的?
杜琪峰:这就是问题所在:如果你想拍一部更商业化的电影,那么它就不会是《全职杀手》。
不。
我们知道观众想要什么。
但是这部电影对我来说很有趣。
我喜欢它是因为剧本。
就像韦家辉所说的,这部电影不是关于什么是明显真实的。
你可以在电影里加一个结尾,在那之后再加一个结尾……拍这种电影很有意思。
但如果你想让观众能跟得上,同时配合这个故事情节,这并不容易。
我为什么要把《全职杀手》变成观众喜欢的电影呢?
如果我想拍一部观众满意的电影,不会是这一部……我们会把下一部电影拍成这样的。
记者:就像你们2000年那部票房大卖的《孤男寡女》?
杜琪峰:是的,差不多是这样!
我们拍摄《全职杀手》的目的就是拍出我们自己喜欢的电影。
记者:然后让观众主动适应你们。
杜琪峰:对。
这对香港观众来说可能有些困难。
他们想看到一个容易跟上的故事,他们想要更多的共鸣,希望故事更贴近他们的生活。
至于《全职杀手》,他们不得不主动思考。
商业电影只要求观众跟随故事,而不是去思考故事。
这是困难的。
一开始,我是不会接受观众不知道「真实」故事的。
但我开始执导这部电影,并开放所有故事的可能性时,我们决定保留一切(按照韦家辉最初的开放式构想)。
记者:但《全职杀手》仍然非常赚钱:它在香港的票房不错,不是吗?杜琪峰:这部电影在香港的成功要归功于刘德华。
他是个大明星,最近两部电影的票房都很好。
观众喜欢他。
记者:你们俩在银河映像最近的十多部电影中担任联合制片人和/或联合导演。
请讲讲你们合作的过程:你们是如何一起工作、划分责任的?
你们为彼此提供了什么以致团队合作如此默契?
韦家辉:我们合作十分密切,所以相互信任非常重要。
很多时候,不管是杜琪峰还是我想出一个点子,他都对我很有信心。
因此,我将基于这个点子,创作出一个脚本。
有时,写剧本的创作过程与电影的实际拍摄时间非常接近。
杜琪峰在前线拍电影,而我还在写剧本。
但我们非常合拍,即使他正在拍电影,我给他的任何东西也都能帮上忙。
杜琪峰:我很信任韦家辉的创造力:他的写作,他的想法,一切。
这让我处理制作方面的问题更为容易。
一开始,他掌控着一切。
我只是把它放进电影里:他写的一切都变成了电影。
我在香港找不到像他这样的第二个人:他的自律、才华和良好的预算意识(笑)。
我们喜欢一起拍电影。
韦家辉:我对杜琪峰的执行力也充满信心。
但我认为,就性格而言,我们工作的方式可以不恰当地类比为「阴阳」。
杜琪峰咄咄逼人的时候,我会说「慢慢来」,因为如果我们都咄咄逼人,事情就会变糟。
所以无论情况或好或坏,我们都能很好地互补。
记者:有人曾引用你们的话说,你认为自己振兴香港电影业的使命。
是什么赋予了你这种使命感?
你认为自己做到了多少?
杜琪峰:如果我们不能振兴这个行业,给予它支持,让它更令人振奋,那么投资者可能就不会有兴趣投入更多的资金。
投资者为何要投资香港电影业?
为了盈利。
在银河映像,我们的目标是在我们喜欢的电影类型和观众喜欢的电影类型之间取得平衡。
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几年前,我们只拍自己喜欢的电影。
这就使得电影业滑向颓势。
记者:你是指你那些广受好评的黑色电影,比如《一个字头的诞生》、《暗花》和《非常突然》?
老实说,它们的票房并不成功。
杜琪峰:(笑)是的,这些电影在香港并不是很成功,但是当然,后来有很多人跟我们说「这是一部好电影……诸如此类的。
」但这种支持并不足以推动电影业的发展。
所以,我们决定在1999年先拍一部观众喜欢的电影。
我们知道如果我们成功了,那么就会有空闲时间和金钱来拍我们喜欢的电影,比如《全职杀手》。
结果,我们的确成功了(《孤男寡女》)。
我们去年和今年发行的商业电影在香港取得了不错的票房。
我认为这将延续下去。
这意味着投资者会给我们钱,也会给其他制片人钱,让他们在香港拍电影。
这并不容易。
好的导演都有经验:他们学习如何控制预算,如何指导男女演员。
为此,他们需要时间。
我们可能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来培养我们想要的优秀导演和编剧。
记者:你是一个非常全能的导演:你拍过浪漫喜剧、平民闹剧、警匪片、特效片、艺术片和严肃戏剧。
你是如何处理类型片的?
你喜欢突破界限,从而使你的电影有趣、新颖且具有原创性吗?
杜琪峰:我喜欢拍摄不同类型的电影。
但当然,你无法总是自主选择拍摄什么类型的电影:有时你必须考虑市场。
如果你问我想拍什么样的电影,那么绝不是那种商业上成功的电影。
我更喜欢另一种风格,但是我需要拍摄不同类型电影的更多经验来找到答案。
韦家辉:你所谓的类型片,我们称之为「观众电影」。
这些电影中会有观众和市场欣赏的特定元素。
所以,我们非常清楚商业类型片和个人电影之间的区别。
每次我们筹备一部电影之时,都会非常清楚地定义它。
我们知道有一些类型的规则绝对不能违反。
当然,我们会尝试添加一些新的东西,一些在不改变类型的情况下仍然遵守规则的东西。
当我们拍摄个人电影时,就好像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的:我们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
记者:相对于银河映像的其他作品,医院题材的《辣手回春》似乎是一部非常不同的电影:一部黑色喜剧,一部带有政治意味的讽刺电影。
这个项目是怎么诞生的?
韦家辉:这部电影是在档期的压力之下制作的:它原本的目的是填补一个档期的空档。
杜琪峰对制作一部只有一个场景和两个演员的小成本电影不感兴趣:我们想要接受这个挑战,拍一部真正的大规模电影。
所以,在创作过程中,在极端的时间压力下,激发了我们身体里的「银河映像基因」。
在拍摄《孤男寡女》的时候,这种要素也许被压抑了。
但当我们面临压力时,它们自动浮现;结果就是《辣手回春》。
杜琪峰: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从我和韦家辉谈到想要拍这部电影,到它在电影院上映,相隔的时间只有27天。
记者:你是以一种王晶式的速度完成的?
杜琪峰:是的,但是我们想要一部制作得迅速且高质量的电影。
我们需要一部好到可以被称为「银河映像电影」的电影。
记者:你是如何与演员合作的?
你会在片场给他们很多的发挥空间,还是他们必须严格按照剧本去表演?
杜琪峰:这取决于演员。
一开始我们会让演员自己发挥。
如果他们不能掌控影片中的角色,那么我们就会接管,并进行指导。
郑秀文(《孤男寡女》《钟无艳》和《瘦身男女》中的女主角,一位粤语流行音乐歌手,杜琪峰的电影使她成为香港最新的票房女王)非常特别。
我和她一起拍电影的时候,每拍完一场戏,我们就会和韦家辉一起交流。
他每天都会观察sammi的有趣之处,并且随之更改剧本。
我们每天都在改。
只要能起作用,我们就会充分利用它,并放进剧本里。
这是我拍摄商业电影的方法。
记者:所以这和灵活性有关?
杜琪峰:任何事情都是灵活的!
如有需要,韦家辉将会修改人物。
一切都可能在瞬间之间改变。
到了第二天的拍摄,一切又充满变数。
记者:好莱坞能这样做吗?
杜琪峰:不行。
但我们可以:我们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进行任何改变。
记者:有没有哪一部电影是你认为最私人的,最接近你想表达的东西?
杜琪峰:有些电影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
(笑)。
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但我喜欢《全职杀手》《暗花》和《枪火》。
记者:影评人最喜欢的影片似乎是《枪火》。
这算是杜琪峰的「艺术片」吗?
杜琪峰:我不知道。
这是我想拍的电影:我不知道它属于什么类型的电影。
但《枪火》的确是一部小成本影片,只花了250万港币(约32万美元),所以几乎没什么风险。
记者:有人认为吴宇森的《辣手神探》(1992)是递给好莱坞的一张「名片」,他的一系列技巧和风格在西方市场的潜在市场中发挥了极大的优势。
《全职杀手》会被视为你自己在好莱坞的名片吗?
杜琪峰:不。
关于这个问题,我以前回答过很多次。
我们想继续在香港拍电影。
我们想在香港发展项目。
但如果有一个在西方拍电影的好机会,那也不错。
也许韦家辉和我可以一起参与:他可以为一部西部片写剧本,我来担任导演。
但它不会是一部只为美国观众准备的电影。
在我们电影制作的未来规划之中,《全职杀手》的目标并不是把我们带到好莱坞。
记者:你们是否会延续银河映像的合伙人关系,继续合作拍电影?
最近有媒体报道说,你辞去了在中国星集团的管理职位,以便能够专心从事导演的工作。
杜琪峰:我想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电影制作上。
当然,我希望韦家辉和我能够继续筹备项目,拍摄新电影。
我们尤其想支持我们公司的新导演、新编剧和新演员。
这就是我们的计划。
我希望我们能一起合作很多年。
韦家辉:我们希望继续合作,继续培养香港的下一代电影人。
有人的理想是做明星,有人的理想是做老板,有人的理想是等等等等,可是有人的理想是做杀手吗?做顶级杀手.估计这样的理想是存在的,只不过是我们不知道而已,其实坦白的说这也是一种理想,只不过理想是什么?理想就是自己将来的样子,说白了就是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将来自己想要什么,从某种角度理解杀手这种理想真的不能说不是理想中很高的境界了. 我当初看电影完全是因为名字,全职杀手,不知道兼职的是什么样子的呢?全职应该就是职业的意思,可是整部片子没有着重刻画杀手如何的职业,杀人手法如何的巧妙,而是剧情加枪战的结合.喜欢的导演杜琪峰、韦家辉,喜欢的编剧:韦家辉.打造的一定是一部不错的片子.喜欢那开头两个主角出场,车站的杀人直接而冷静,警局的杀人艺术而新奇,可以说一个开场就表现出两个主角不同的性格.一个小心谨慎,所以才做到了亚洲第一,一个个性张扬,所以才不循规蹈矩.影片的空间转换很快从马来西亚,泰国,香港,新加坡到澳门,可惜场景选择不好,如果不说的话,肯定不知道是哪里.剧情也紧凑,故事发展的很快,可是就是有点太快,很多地方都值得去思考.很个人标志性的结尾,深深的标注上了自己的符号.总的来说,是不错的一部片子.
很小时看的,当时觉得刘德华非常帅,另外原来杀手O是反町隆史演的,也够酷啊!
林熙蕾够美,很想看她露点。
应采儿也是哦。。。。。。。。。。。。。。。。。。。。。。。。。。。。。。。。。。。。。
无论是《这个杀手不太冷》还是《闪灵》亦或《低俗小说》,都在情感、悬疑、叙事诡计上做到了一定高度。
各玩各的互不侵扰。
所以他们格外出众。
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
这也是一部影片能够让人记住的原因。
反观这部电影,恰巧印证了千禧年香港电影的落魄困顿。
好玩的都玩腻了,新鲜的都让别人想到了。
独创的早已过时了。
那还玩什么呢?
玩调色板拼图游戏吧,只需要一堆裁缝就好了。
我不是重温,我是第一次看这部电影。
我不知道自己看的是删减版还是完整版,看了几篇其他人的影评我推测我看的的是删减版。
我喜欢华仔,是华仔的路人粉,是冲着华仔看的这部电影。
看完之后又看了几篇影评,便试图自己也能写一篇影评。
我是个偶尔好奇心很重的人,有时候也会尝试着去解读分析一个人的某些行为,不知道对与否,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这部电影里有很多线索。
就好像一个史努比代表一个杀手任务,代表一条人命。
托尔说,最后一个我送给你。
O稳重理智冷漠的外壳在秦说辞职时出现裂纹,在秦被敌人用枪指着的时候破裂。
他把防弹衣套在秦的身上,以保护者的心态让秦在枪响时跳楼,他牵着秦的手逃走。
他对秦的爱,从南希身上而起,经过两年的窥探,落在了秦的身影上。
当他说他想和秦一起平静的生活,听到这句话时我想的是或许最后的结局是秦的离开。
骑着摩托怀抱一束鲜花,托尔以一种浪漫又痞痞的姿态登场了,一地的炸弹哪个是拉开保险拴的?
这真的是一个骚操作。
我爱了,这是一个不墨守成规且喜欢出其不意的人。
托尔的一身皮衣又和O形成了鲜明对比。
和秦仿佛刻意的初识,狙击枪里故意留下的子弹,向秦坦诚的自己接任务的方法,破坏O任务时的自言自语,狙击警察掩护O和秦逃走,以及那些装在礼盒里的史努比。
“别哭。
这一个呢,我个人送给你。
”仿佛一个预言。
一个荡然肆志的托尔油然而生。
平凡而又不甘于平凡的秦小姐,或许在南希失踪警察上门的时候就起了心思脱离平凡吧?
她的很多行为都是刻意的,找兼职的小纸条,打扫卫生时的观察,窗边换衣服,剪报等等。
像一场钓鱼,自己做饵,等待猎物上钩。
所以她不拒绝托尔教她练习枪法,又在O为她穿上防弹衣后主动拿起了枪。
十一点,托尔和O一起站起来,秦的视线先看向O,然后看向托尔。
秦告诉Lee托尔赢了。
可是托尔死了,借由Lee抹掉了O的存在。
以后从此秦和O双宿双飞?
当生活平静下来趋于平凡,不甘于平凡的秦是否还能继续平凡呢?
托尔为哥哥包扎伤口时说“我不喜欢借刀杀人,不光彩。
”就像一个坦荡荡的侠客一样,他渴望和O一战。
紧接着警察发现了O假地址墙上的纸条,多么刻意,一个两年前O交代给秦的话被贴在了墙上等待被人发现。
整部电影我能试着解读O、托尔和秦的行为,但是我不懂李警官,我想不通的就是Lee警官。
同事受伤,史努比被抢,然后他辞职,去给两个杀手写书。
我想不通他的心理变化。
我写的有点乱。
我果然是喜欢华仔,托尔死了我一点都不开心,我希望他能哈哈大笑着回去跟秦说:“我回来了。
”
全职杀手 (2001)6.82001 / 中国香港 / 剧情 惊悚 犯罪 / 杜琪峰 韦家辉 / 刘德华 反町隆史
电影中,史努比的情节很有意思。
尤其是托尔取走史努比的那一段,几乎是神话了托尔。
想想,可以算是传说了。
形式大于内容
杀手悲歌 惊爆点 阿兰德龙 泪眼煞星一个女的遇到俩杀手的还有 雏菊 感觉女的好倒霉 还有女的作为一个普通人表现十分不正常 跟着杀手杀警察 这是得有多坏看到这种片子 对比成龙的影片(不论演员如何,就影片内容来说)宣扬的正义好人等等其实是很可贵的。片中有很多史努比。
杜琪峰天马行空的写意啊,真是浪漫至死。。商业与文艺的完美结合,一个女人两个杀手以及一个警察改行当作家的故事,复杂、凌乱、耍帅、不着边际、天马行空,真好。唯一蛋疼的是看的国语版。。。。
一出黑色幽默,对各种黑色电影的致敬
差点看得睡着两会,刘德华始终只能演一个小混混,压不住场。还是任达华比较有大哥的腔调。
因为刘德华,哎,我很看演员的
这个电影虽然评价不高,但是我就是挺喜欢的
好久以前看过...
学毛墨镜王啊..
非常非常有腔调!那些交响乐还有歌剧搭配起这画面真的太有风格了。每个故事都需要一个结局,只是一个结局。求仁得仁,无论怎样都是一种出路。小提琴配烟花交响乐配烟花欢乐颂配烟花,都是一种独特的气质。哦还有华哥风骚帅气的二胡。也不是所有的杀手都是那样隐于市丧丧的做完最后一单就退休。也有那样张扬的热烈的喜欢看电影的杀手。另外,这三个主演都好好看呀。华仔在这部里帅的真是非常非常的张扬和风骚。等我十五分钟不要走动,我去杀几个人就回来,很快的。那张脸凑到你身边问,想不想当杀手的女人啊。简直无法拒绝好吧。
老片了。。前几天又看一下。。因为有点忘了 。。他俩这就像既生瑜何生亮似的。。德华演的还行 挺想潇洒 但我感觉还差点什么 或者说看他这样 不太得劲 不过这个角色我很喜欢 面具 杀人 高智商 生与死好像都是为了O 最后可能会不甘心吧 没办法 都是命 林熙蕾演的那个纯是闷骚大碧池。。。次奥
放烟花时的头脑风暴影像有点感人
华哥,别耍帅了,你是全宇宙最帅的还不行么...老杜曾骂刘德华道:你丫不把手插进裤兜摆pose耍酷不会演戏?说这两句话的人真是无知又装逼,不知道什么是角色设定什么是导演要求????除了跟风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杜sir、韦家辉、彭浩翔,这么强大的阵容怎么就整成这样。。
为什么那么多人吐槽刘德华耍酷,杀手本来就是耍酷的,不要因为刘德华忽略了老杜,其实不是很典型的杜琪峰,彭浩翔的编剧对整体风格影响很大,特别是带着暧昧的爱情。
杜琪峰影片大收集
对“杜琪峰+彭浩翔”来说,这部确实很一般,刘天王作过头了,一如暗战2的郑伊健
不知所云,人设及剧情撑不起镜头的逼格。
唉。。。。租碟的都那么厉害-_- 一帮疯子打枪战 猫要看里面的枪械所以跟着看了。
特别喜欢里面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