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便琢磨这在豆瓣上给这部电影一个什么评论好,较差?还行?现在我给了它"力荐".我们所看的电影所经历的事情总是无法避免地在复制,复制着别人地剧本别人地故事,只是有的人复制的太拙劣而已,让无法看明真相的人也看出,这是一件fake.我想,我现在开始越来越喜欢这样平和的电影了,没有一点波澜,用某些人话就是平淡无味,无法想象某些同志能天天将酒当水饮,犹如我在我17岁的时候看廊桥遗梦,如此"舒缓"的情节让夏天趴在地板上的我一会啃一块饼干,一会喝一口水,最后若不是心疼租碟是要钱的,又冒充要锻炼自己成为文艺青年的情怀,碟子直接就飞到垃圾堆去了.与此同时,老板还让我看了各种各样的杂片,大多很刺激,比如冲天炮,关于冲天炮,我除了记得是mel gibson和一个黑人演警察打打杀杀之类,剧情已然全部忘记.所以我后来一直诧异为何看的我如此不耐烦的廊桥遗梦,还会被记得,记得meryl streep看到这个摄影师来时,已然中年却依然害羞面对这个老头,记得她喜欢把左手从后腰穿过去搭在右胳膊的关节上,记得最后她在车里,看着雨里的他,渐渐就这样离去,自己为自己的责任而继续活着.此片亦同吧,波澜不惊的生活着,因为一起枪杀案,大家又重新走在一起,一起为逝者而生.没有火爆的枪杀镜头,也没有激情的床上戏,有的就是两个孩子任性并同着幸福的快乐之音,这只是生活之中平淡的碎片.也许这就是我给他很高评价的原因吧,因为它不是里程碑式的作品,不是商业大片,不是艺术先锋,有的就是最简单的故事.一如平和着叙述.值得记忆的片子.我突然想到地震中这样一幅图片,一位救灾队员抱着一岁的孩子从废墟中走出.我们期望的就是能给他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平和的生活.
關於影片
導演也并未在片中安排疾風驟雨般的悲痛情緒整個故事都在安安靜靜的氛圍中前行著甚至很少安排音樂出場 印象深刻的是男主角的CD竟是地下絲絨那該有半個世紀了的曲子導演是個明白人 這樣的老歌 一段旋律便已足夠勾起你真正深刻的回憶而當我們又不得不再次面對這些在年華逝去中焚燒的記憶時片中安靜的氛圍 已經給足了我們答案不需要激烈的情緒微微火光中 或許還有最後的一絲溫暖
好爱本尼西奥。
曾经《毒品网络》中配角的他成就了我对性感的认知。
性感就是想和他上床啊。
和长得帅是两回事,更主观更感性。
喜欢他的眼神和嗓音。
啊啊啊啊,心跳加速。
人和事都不完美,一直理性太过无趣,要多去感受美好的部分,取长补短。
女主居然嫉妒潦倒的他比她更受子女的喜爱。
但是呢感情是不由自主控制的,还是那句话去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锻炼感受美妙的能力,接受好东西。
今天晚上又重温了这部电影,再一次被感动得无言以对。
有些电影有些小说是如此美好,能够拨动我的心弦,深深刻在我的记忆里。
每次重温都会像重温一个美好的梦,让你感觉自己真正地活着,感觉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让你脆弱的心多一点坚强,让你沉沦的心少一点绝望。
还记得大学的时候一遍又一遍地看《海上钢琴师》,1900的孤独与自我深深吸引着我。
《自由地带》也看过很多遍,朱利安.摩尔演绎的离世和绝望永远都不会忘记。
我是一个自我主义的人,或者说自私的人,《自由地带》里女主角布兰达说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得:“I've been always away from people for the whole time of my life". 小说《呼啸山庄》里那个讲故事的人说:“我发现这里的人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事情,更加专注自己的内心”。
我也是一个喜欢离群索居的人,不大喜欢与陌生人交往,不大喜欢社交,可以说很自闭。
我清楚地记得小的时候一个人跑到村前的小河边去看日出,享受那份宁静与安详,在心里期盼永远不离开那个地方。
如今越长大越身不由己,离开那个曾经依恋的地方越远。
但是仍然喜欢那些讲孤独和沉沦的小说。
越是专注于自己内心的人越容易沉沦,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毒。
当我回忆起那些最心爱的小说和电影的时候发现越是自己心底的东西越难写评论。
我们对于孤独能写什么?
如果我们一直沉沦于孤独自身?
写这些作品的评论就像在写自己内心的感受,我对自己的内心又了解多少?
当然我们可以从剧情演员导演摄影等很多方面来评一部电影,但是我们很容易忽略一些最本质的东西。
这部电影真正在讲什么?
Addiction。
我一时找不出最准确的中文词来回答这个问题,“沉沦”也许可以,但是太不具体。
对,他们都在沉沦,Jerry沉沦于毒瘾,Audrey沉沦于对死于丈夫的思念。
两个人因为死者而有了非同寻常的联系,一个是死者的妻子,一个是死者生前最好的朋友。
我不知道导演或者编剧是怎样写剧本的,看完电影我总觉得Audrey的故事是主线,当然至少从情节上来看她是最大的主角,是她请Jerry过去跟他们住在一起,Jerry只是随着她的要求和感受在行动。
她对死者的怀念几乎贯穿整部影片,这种类型的片子很少,即使有也是伴随着凶杀和复仇之类情节。
与之最接近的恐怕是《21克》了,但是《21克》有三条交叉的情节主线,不像此片这样细腻而平静。
也许是因为思念是一种太私人化的感情,特别是对逝者的哀悼,处理不好就容易流于煽情和平庸。
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人们并不喜欢看这种太真实太细腻的东西,就像很多讲反恐黑暗内幕的片子都没有好的票房。
听说这部电影的票房也只有几百万美元。
文学作品里面也有很多悼亡之作,最著名的恐怕是丁尼生的《哀悼集》,但是此长诗是从好友的死来探讨很多非私人化的东西。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最先想到的是琼.迪恩的《充满奇想的一年》,讲她丈夫去世女儿住重症病房的一年内的感受。
这本书是我读过的最细腻最私人化的悼念之作。
为什么我一直强调私人化?
因为其实大多时候对逝者的思念不涉及到任何他人的感受,是最私人化的事情。
当我们暂时避开所有外物的干扰就会发现其实最私人化得东西是最本质的也是最难承受的。
在此片中Audrey把Jerry接来与他们同住和后面的赶他出去又寻回来都是缘于对丈夫的思念。
她因为无法摆脱思念之痛而向Jerry询问吸毒的感受。
因为无法忍受Jerry无意中扮演自己孩子父亲的角色而让Jerry离开。
前面说过相对来说Jerry的吸毒描写得更平淡,相对于《猜火车》,《梦之安魂曲》来说简直是唯美。
Jerry是一个正在戒毒的瘾君子,但是他没有一点《猜火车》里邪恶的气质,相反他太正直了,正直得令Audrey发现自己错怪他拿了丈夫的零钱。
他以前是一个律师,导演没有告诉我们他为什么要吸毒,只是在他又开始吸毒后Audrey把他从贫民窟里找回来的时候他才像个瘾君子。
这并不表明他演得不好,相反Benicio Del Toro的表演不止是炉火纯青,简直是已入化境。
吸毒者也是普通人,有些并不比普通人坏,他们只是比普通人更容易沉沦。
当Audrey问Jerry吸毒的感受并表示也要吸毒的时候,Jerry试着去吻Audrey并以此告诉她沉沦的可怕。
这也是我很喜欢的一幕。
除了两种沉沦电影还给了我们一个爱情故事,Audrey和Jerry 的感情被描写得不动声色,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不会有任何结果的故事。
当Audrey得女儿Harper问Jerry为什么他们不能结婚的时候,Jerry说:“That will make it seems that your dady never exist”。
当我看这一段的时候也在想:是这样吗?
难道所有的寡妇都不能在嫁人吗?
但是问题在于Jerry和Audrey跟他的丈夫都有无法忘记的关系,他们不能当以前没有发生过。
这是最忧伤的事情了吧?
他们注定不能在一起。
关于“Accept the good":这是Jerry告诉Audrey的丈夫的话,Audrey最后又用这句话来鼓励Jerry。
前面说过这部电影很平淡,不像《21克》里有那么多的巧合和故事,也没有《21克》里的痛苦和救赎。
平平淡淡的故事才是更真实的人生,在这样真实的人生里面“Accept the good”这样的话也变得可有可无。
在影片的结尾Jerry讲他的梦境:在一个无人的空城他一手拿着毒品一手拿着卖毒品的钱感到平静。
这一幕可以有两种解释,可以解释为离开Audrey一家之后毒品成了安慰,也可以解释为毒品本身就是Jerry生命中的常态,无法再要求更多。
或者两者都是。
是的,我们会接受美好的东西,但是我们依然孤独。
再说说两位演员,Halle Berry在此片中的表演无可挑剔,需要再多看几遍慢慢欣赏。
这里只说她的气质。
Halle是无可置辩的美人,但是她不是Angelina Jolie那种野性的性感,也不是Nicole Kidman的光彩照人,也不是Elisha Cuthbert 式的邻家女孩。
她很敬业,演技也有目共睹。
但是最令我感动的是她在《在演员工作室》里的那些话,那一集她告诉我们她父亲是个喜欢家庭暴力的醉鬼,在她十几岁的时候就死掉了。
在主持人问她如果上帝存在她最想上帝对她说什么的时候,她说:“I would like god say to me that: welcome. you father is waiting for you”。
她就是这样一个乖乖女,即使她的父亲生前对她很坏他仍然思念着他。
Benicio Del Toro的表演可以用惊艳来形容,他刚好也是《21克》的主演之一。
相对于小白脸型的布拉德皮特他更成熟,相对于施瓦辛格那样的肌肉型硬汉他更文雅,抛开外形不谈,他更有一种沉静的力量,他也是《切·格瓦拉》的主演。
我不觉得我真正看懂了他的表演,还有继续温习。
两位小演员都特可爱,特别是演姐姐的那个长大了应该是Halle级别的美人。
几位配角都很不错,几乎挑不出一个演得差的。
这应该归功于导演,导演是丹麦人,提起丹麦就会想起童话作家安徒生,这部电影也拍得有点童话的感觉。
特别是那个小朋友卧室的屋顶布置得像夏天晚上的夜空。
她的脸很有雕塑感。
他颓废、沧桑、落魄更贫寒。
他的脸,用中国话说,是特别有戏的脸。
他不惜各种自毁形象,尤其是表现吸毒后的各种扭曲。
他的五官、气质,完全是一个长坏了的布拉德皮特,是上帝之吻吻错了地方。
导演特别特别钟爱逆光,特别特别钟爱给一只眼睛拍大特写,用微焦。
自我重复在一部片子里,实在可惜。
他和她的各种一只眼,各种眼周的皱纹和神经跳动,看多了。
……电影节奏很慢,很细腻,大特写多,亲情爱情友情的表现温暖深入,人物心理变化情绪培养很令人信服,有不少泪点。
他们都是好人,他们都很纯洁,他们的关系也很纯洁。
密闭镜头里的拥抱着入睡或者蜻蜓点水地亲吻嘴唇,在特殊的布光中有了圣洁温暖的味道。
也好像有点被提纯了的纯洁。
…………当然,这种节奏,这种叙事的走向,这种无高潮的片子,也没有干柴烈火的床上运动,在中国,估计票房很差,没有多少人喜欢。
因为趣味不够丰富,不够浓烈。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思绪一度混乱,悬疑片,还是文艺,前好律师,沧桑颓废得几近神秘,想不透为何突然去吸毒,海洛英毁了前程,真实生活成谜,对女毒友讲育有一子一女,却有心情经常在外去平民窟沉沦。
为情所伤还是中了黑涩会,谁知道。
死者的生活剪辑得错落有致。
回忆有限,那些过去的铭记,遗失在火中。
生活无法经历同一条河流,那踏入同一座游泳池呢。
电影的对白平实而睿智。
你想追求最初的那种感觉,却始终做不到。
我只想知道解脱是什么滋味。
上帝赐予我平静,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赐予我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
赐予我智慧把两者分辨。
没弄明白fire意指什么。
推荐的原因是两位主角的表演。
男的戒不掉毒品,女的戒不掉对死去丈夫的思念。
有一句话记得很清楚,是男的形容吸毒上瘾的感觉。
他说“do you ever been kissed by god" 然后他又说,开始的时候就好像是被上帝亲了一下。
然后每一次你都在找这种上瘾的感觉,但是每一次都距离那种感觉越来越远,越想找到那感觉就越上瘾。
何止对于毒品。
对爱情其实也是这样的。
别让自己对任何事上瘾!
寂寞不一定会是爱情的理由。
若不互相依存,则似乎又都很寒冷。
这不是两只豪猪,不需要用刺的距离来取暖。
往事如烟,总会飘散,我们都要在新的生活中,涅槃重生。
娓娓道来的细腻情感纠葛;亲情、友情、人性的刻画细致入微。
恰到好处的大特写的运用,推荐大家欣赏。
Benicio Del Toro的表演相当传神,期待他在格瓦拉中的表现。
往事如烟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以阳光四溢,人人终有归所的欣欣向荣面貌收场,反而选了一个梦,一个雨天。
Benicio说,有一个雨天,整座城都空了,直到我看见箱子里藏着的气球,我才发现我一手拿着海洛因,一手攥着下次买药的钱,我顿时陷入彻底的平静。
他戒毒后的89天,每天都做同样的梦,不是春梦,不是美国梦,依旧是纠缠他已久的海洛因,在常人看来难免落魄寒酸。
他诉说的时候没有痛苦,仿佛梦魇必定伴随他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早已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毒品早些时候带给他的快感必定也是所有刺激所无法弥补的,就如他自己之前描述的,那是被上帝亲吻之后的感觉,但是至少他现在开始了更为安宁和清醒的生活,而且停止了追逐。
这让我感到了现实的力量,现实孕育着突如其来地变故和可能性,你始终不知道会因为什么原因就走到了另一种状态,然后又再次反复到原先的状态,有时圆满,有时残酷。
这些残酷或许预示着女主角的邻居夫妇将始终分分合合,Benicio也许一生都将陷入吸毒和戒毒的纠缠,而丧夫之痛犹如周期性疾病,仍将反复发作。
但是我们可以依靠一些简单的信念来规范我们的轨迹,也许这种信念有妥协的成分,但是比自我毁灭来得负责的多。
往事如烟对于我来说是美好的电影,美好的电影不带什么强烈的野心,不会怀揣惊为天人的世纪解答,也不会带着浓烈实验色彩,让人脑陷入哲学逻辑学的迷宫中。
生活对于人类太过琐碎复杂,我们脱不开身的时候,美好的电影是生活给我们的答案,于是我们恍然大悟,原来一切都是如此简单。
往事如烟的答案就是:“accept the good”,它反复出现,直到最后。
它是继续活着,让人趋向平静的力量。
当问及Benicio和Kelly,戒毒后,你现在有没有觉得好些,他们反而会说,现在什么都不一样了。
在个体眼中,没有好的生活与坏的生活,只有不同的生活,但是接受好的事物,是在生命中为了前进而付出的牺牲和妥协。
这让我想起卡尔维诺曾写的: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在一起集结而形成的。
免遭痛苦的方法有两种,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这是一部优秀的关于心灵创伤的电影,也许我们生活中总有像 Jerry 这样误入歧途并被边缘化的人,但一个人是否善良并不在于他做过什么而在于他本身是个怎样的人;Brian 是一个善良纯粹的人,他珍视与 Jerry 的友谊,即使对方身处于最灰暗的时刻,他仍然作为好兄弟帮助 Jerry, 但他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这也是本片文本最妙的地方,让 最了解 Brian 的Jerry 与其妻子相互治愈,相互成长,也许永远无法跟伤痛和解,学会接受最好的一面才是最重要的,“遗失在火中的记忆,正是我们还没有一起做的事”;娓娓道来的叙事,没有狗血的“兄弟的妻子就是妻子”,朴实真挚的情感堆叠没有适得其反。本尼西奥确实是个有灵性的演员。
我大双鱼演技好啊。
Halle演的真得很棒!那发自内心的丧爱之痛,好像把那哀痛是从灵魂深处发出来的一样!
男主和布拉德比特神似
Accept the good
演员演的很好,特别是本尼西奥
不是很好的作品
这个节奏,很难沉下心看完,心很急很急
娓娓道来的细腻情感纠葛;亲情、友情、人性的刻画细致入微。恰到好处的大特写的运用,推荐大家欣赏。
看了后一半。。
don't touch the drugs...and a good story...
喜欢
可以看一看
平静常规的疗伤电影。可惜了托罗的华丽气质,不做gangster,颓就没那么优美可观了。
挺细腻的,萨姆.门德斯制片。
Benicio Del Toro is very attractive.
四星半 心痛失去的
寂寞和爱情 回忆与痛苦
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电影都有点感动
有些人就是依赖于某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