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微博:影探探长作者:黄四郎转载请注明出处去年,万年老司机HBO又出手了。
一部以美国华裔为题材的黄暴大剧,在美剧界“打”出了名气。
顶着李小龙遗作的光环,它的最初噱头,必然是一部动作巨制。
辅以HBO特有的超大尺度,看得人合不拢腿,欲罢不能。
青楼召妓最近,本剧的第二季再度开播,势头依旧火爆。
豆瓣9.0,Imdb8.6,海内外都是清一色的好评。
而随着剧情的发展,本剧的看点也由武转文。
粉丝们,也为之冠以了一个响亮的称号—— 唐人街版《权力的游戏》。
>>>>第一季:龙争凤斗1878年,美国旧金山。
贫民窟内,黑拳比赛正在进行。
黄种面孔的胡子男,将体格数倍于自己的光头白人汉子KO在地,干脆利落。
领了赏钱,低调离去,深藏身与名。
他叫阿衫,正是故事的主角。
不久前,他从广东老家,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寻找失踪妹妹的下落。
当年,正处在晚清丧权辱国的关口。
劳工做着发财的美梦,被成批卖到美国。
殊不知,地位极其低下的华人,只能从事最为卑贱的工作,入不敷出。
修铁路的华工当时的各大工厂,也特别喜欢雇佣华人劳工,不仅便宜还好用。
可是,这却极大挤压了当地白人贫民的生存空间。
当地白人怨声载道,反华浪潮此起彼伏。
所以,当阿衫跟随劳工们下船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举着牌子的排华群体。
海关人员更是与之沆瀣一气,对一位瘦弱的劳工极力刁难。
自幼习武的阿衫,哪能见得这场面?
路见不平,便要拔刀相助。
当地人贩子看阿衫这么能打,转手将其卖给了合威堂。
合威堂是当地唐人街最大的黑社会。
急欲安身立命的阿衫,成了这里的金牌打手。
没待多久,阿衫就体会到了唐人街势力的错综盘杂。
排名第二的帮会名叫龙志帮,与身着西服的合威堂不同,他们一身布衣,更为传统。
好死不死,阿衫的妹妹早已化名为麦玲,成了龙志帮的压寨夫人。
她听不进阿衫的劝,不肯回家。
毕竟她在这里权倾一时,可回了广东老家,便什么都没有了。
就这样,曾经血浓于水的两兄妹,各自成为了敌对阵营的得力干将。
《战士》的主线剧情,便是阿衫一边完成各种任务,一边与妹妹相爱相杀的过程。
后来,妹妹麦玲竟密谋杀了丈夫,垂帘听政,掌舵龙志。
她更为激进,更有野心,即刻与合威堂宣战。
虽说阿衫武艺高强,但奈何独木难支。
决斗过后,合威堂败下阵来,暂时向龙志帮妥协……《战士》第一阶段的较量,就此落幕。
左合威,右龙志第一季在去年横空出世后,迅速引起了强烈反响。
这部李小龙生前未能完成的遗作,历久弥新,在近五十年后重获生机。
能在隶属于HBO的顶级黄暴频道Cinemax播出,也侧面说明,本剧的尺度,绝非一般的大。
Cinemax 片头限制级标识第一季最为惊艳的,当属武戏。
《战士》伊始,便仿佛带观众回到了李小龙叱咤风云的时代。
男主阿衫是咏春弟子,这正是李小龙的师承所在。
而他飞踹、抹鼻子的动作,同样是李小龙的招牌。
李式飞踹>>>>第二季:唐人街版《权力的游戏》可随着故事发展,直至第二季时,剧情却由武转文。
相较于动作设计,各种勾心斗角的权谋纵横,更让观众津津乐道。
在四郎看来,这恰恰是主创的功力所在——虽然是部功夫大剧,但文戏相较于武戏却毫不逊色。
毕竟,打打杀杀一时爽,可真正要留住观众的,还得是剧本的功力。
人物繁多本剧的人物,各个鲜活。
各种势力更是错综复杂,令人目不暇接。
《战士》可以看作是唐人街版的《权力的游戏》。
高手云集于此,都想登上中国城的“铁王座”。
第二季的海报上,阿衫与麦玲两兄妹,各居一侧。
而冷暖鲜明的红蓝两色,表明了他们之间的分歧不可调和。
麦玲生平坎坷,精于世故,在权力斗争中,她可以不择一切手段。
就连自己的丈夫,说下手就下手,丝毫不留情面。
对内,麦玲治理有方,堂口蒸蒸日上;对外,有李勇这样的顶级打手做辅助,难逢敌手。
在她的带领下,龙志帮风光无两,大有超越合威堂的趋势。
身世坎坷的小静化名麦玲,重获新生与此同时,死对头合威堂却陷入了内斗之中。
堂主尊爷是个保守派,性格温吞。
面对麦玲,他试图韬光养晦,静观其变。
少东家小尊,则是个彻彻底底的激进派。
血气方刚的他,二话不说就想灭了龙志帮。
新老两派观念的分歧,将决定合威堂未来的命运。
尊爷怒打小尊与此同时,我们的男主阿衫正致力于另一项事业。
第二季中,出现了一个激进白人组织——泰迪男孩。
他们极度仇华,在唐人街肆意虐杀华人。
就连入会凭证,都必须是中国人的头皮。
为保一方太平,阿衫在夜晚行动,伙同两位青楼女侠,誓要把泰迪男孩赶尽杀绝。
可是,死几个中国人倒不算什么,可接连有白人被击杀,这还了得?
美国当局下了死命令,必须尽快抓住神秘刀客。
面对天罗地网,阿衫能否顺利渡过此劫,也将是本季的一大看点。
唐人街三侠大战泰迪男孩合威、龙志之外,第三大帮派风海堂正试图渔翁得利。
他们由蒙古人组成,更为嗜血狠毒,在本季中,大有崛起的架势。
风海堂这几大华人势力,也仅仅是唐人街角力的一部分。
可唐人街之外,更是一个疯狂的世界。
《战士》的野心正在于此——不仅反映初代华人移民的窘境,更把目光着眼于整个美国。
片中的白人群像,同样精彩非凡。
首先要说的,是当地的财阀。
毕竟,海外华工的起源,正是为了服务于这些资本家。
当地的工厂主梅利韦瑟,是华人劳工的主要雇主。
他深知当地白人对于华人的敌意,不惜与政府官商勾结。
他将女儿嫁给老迈的市长,进而获取治安保护,以及贸易便利。
第一季结尾,白人与华人在工厂内大打出手。
梅利韦瑟因受惊过度,心脏病突发离世,女儿被迫接任。
相比于将华人视作奴隶的父亲,女儿更为体恤民情,对属下华工关爱有加。
女儿佩妮可这样的举动,也招致了白人社会的敌意。
面对质疑,女儿佩妮是否还能坚持初心,尚不明朗。
政府内部,同样鸡飞狗跳。
市长布雷克是个庸才,总想着息事宁人,无为而治。
副市长巴克利则完全不同。
他与当地议员交往甚密,而后者正是《排华法案》的主推手。
巴克利官商勾结之外,底层白人也占据着极大笔墨。
随着剧情深入,一段前史也徐徐展开——美国南北战争。
本剧的时间线,恰巧发生在南北战争结束后的数年。
剧中的白人警察,都曾是南北战争服役的军人。
警长比尔是退役北军,新来的警员小李则是南军的一分子。
他们两人之间,就有着极大的观念分歧,时常擦枪走火。
比尔与小李旧金山的平民排华组织,主要以爱尔兰人为主。
爱尔兰帮的首领,也曾是南北战争的参与人。
这样的前史,看似无关痛痒,实则意在含沙射影。
毕竟,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正是黑奴问题。
这一仗,南方完败,彻底解放了黑奴,让种族问题得到了缓和。
林肯与北军士兵然而,还没过几年,新的种族歧视思潮便孕育而生——反华。
剧中,不少老兵曾经叫嚣:若是能把这些黄皮猴子赶回老家,再打一仗,也未尝不可。
诚然,纵使黑人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又一个轮回却开始了。
然而,社会地位比黑人还低的黄种人,终究还是没能等来解放。
关于《战士》的结局走向,四郎并不看好。
因为时间线不久后的1882年,《排华法案》正式被国会通过。
基于《排华法案》,中国人不得入美国籍,不得行使选举权。
宣传反华的漫画加州等极端反华的地区,甚至勒令当地工厂不得雇佣华工,誓要把在美华人赶尽杀绝。
走向悲剧,正是本剧的宿命。
故而,《战士》是一部文武咸宜的好剧。
如果你是功夫迷,能在剧中获得肾上腺素飙升的爽感;如果你乐于思辨,那么各派观念碰撞所擦出的火花,也能让你回味无穷。
五十年前,风华正茂的李小龙,游走于各大片方,推广自己的《龙战士》初稿,踌躇满志。
但在“肤色便是原罪”的当年,没人乐意投拍。
现如今,在华裔群体的奔走呼号下,《战士》终于重见天日。
可当下的美利坚,却同样在种族矛盾爆发的边缘徘徊。
这正是《战士》的内核所在——它拍的不是历史,拍的是轮回。
不仅是鼓舞华裔群体的鸡血剧,更嵌入了对当下社会深深的思考。
随着我国国力的强盛,如今华人的国际地位,再也不像百年前一样卑微弱小。
第二季第一集的片尾曲,是中国嘻哈歌手那吾克热的《儿子娃娃》。
能被选为当红美剧的片尾曲,堪称一次成功的文化输出。
“儿子娃娃”是新疆话中“纯爷们”的意思本歌一响,着实听嗨了不少中国观众。
因为,《儿子娃娃》不仅曲风炸裂,歌词中,更是写出了对“中国身份”的深深自豪。
剧中,唐人街那些看着白人脸色,低三下四讨生活的在美华人,怎么也不会想到:仅仅百年之后,他们的祖国,会是一个多么强大的国家。
一切的一切,就像《儿子娃娃》当中唱的那样:“我人狠话不多,但别拿我当哑巴。
就算现实残酷,那也不怕留下伤疤。
我来自新疆,And I'm MADE INCHINA(我是中国制造)”
文/黄四郎
动作,剧情,演技,水准上乘比第一季角色刻画提升太多勇骏 , 阿杉的和威 与 麦玲, 李勇的龙志斗法主线销号阿靖丰海后 , 阿钞,阿苔的支线也更好看了利瑞在手下砸场唐人街被端后也老实转路线了这剧好看,不止在真实,热血就很多细节蛮有意思,尤其阿靖给麦玲说,麦玲给李勇说,李勇最后带回头的那句Be Grateful to Your PainIt Means You're still Alive.人世无常,无憾,无悔人间有情,有意,有念
第二季,比第一季更令人血脉沸腾~~引入了新的角色,还有红楼里面的小妹,这条线还没出现,期待~~~~~~~~~~~~~~~~~~~~~~~~~~~~~~~~~~~~~~~~~~~~~~~~~~~~~~~~~~~~~~~~~~~~~~~~~~~~~~~~~~~~~~~~~~~~~~~~~~~~~~~~~~~
阿杉手持双节棍提醒:前方有剧透!
《战士》第二季正式完结。
在S2开播之时,我就写过一篇关于《战士》的文章,里面立了两个flag,一是剧中华人的命运走向必然会更加悲惨,二是和威堂很可能在本季易主。
事实证明,这两个flag没有倒下。
只不过原本以为要等到1882年《排华法案》的出现才会走向“衰亡”的华人命运提前在本季发生。
S2里共发生了两起华人“灭绝惨案”。
阶级斗争下的亡魂两起“灭绝惨案”,即两次大规模战斗。
第一次结果是丰海堂口被团灭,第二次爱尔兰工人与中国人在唐人街大战,双方死伤惨重,最后被赶至的警察终止。
虽然这两次战斗失败的主体亦或是战斗的主体为中国人以及爱尔兰人,但其实这两次大战的起因都是因为下层阶级的战斗波及到了上层阶级。
警察灭了丰海其中固然有阿舟嫁祸于丰海的原因,但最主要原因是因为丰海的人去找了警察的麻烦。
而爱尔兰人杀至中国人家门口起因是因为一位中国仆人杀了市长,市长之死让警察大规模搜查中国人并宣布宵禁等政策。
随后真凶在被押送的过程中被愤怒的爱尔兰人拦截痛揍最后执以绞刑。
这有点像古罗马时期的罗马斗兽场。
以中国人以及爱尔兰人为代表的下层阶级就像在斗兽场中为生命垂死挣扎、奋力拼搏的奴隶。
而以警察以及政府为代表的上层阶级就在上方围观并呐喊助威,掌握着争斗双方的生杀大权。
奴隶互相残杀,越刺激越残忍,看客越兴奋,鼓掌声、欢呼声不绝于耳。
可是但凡其中一个奴隶不小心越过界限踏入到看台,所迎来的就是高层无情地抹杀。
虽然《战士》主要讲述的是中国人的血泪史,但其对阶级矛盾的描写属实难能可贵。
对如今盛行ZZZQ的影视产业来说,《战士》可谓独树一帜,政治相当不正确。
又或者,只是我们认为不正确。
入侵者之战其实在我看来S2过程尚且达不到神剧的地步,大部分剧情都是铺垫,铺垫的对象就是第九集街头混战。
第九集确实效果拉满,无论是动作场景还是情感描写都是全剧最佳。
不同于丰海被团灭。
丰海被灭虽然受害者也是华人,但丰海一直是作为“华人反派”而存在,丰海老大星的人设也并不讨喜,所以丰海被灭并不会引发多大共情。
而被爱尔兰人屠杀的华人不一样,他们都是无辜群众,只是无意中成为双方斗争的牺牲者。
何况家园被入侵,谁会继续忍气吞声。
就像麦玲对亚彩说的一样:无论我们之间有多大仇恨,但今天,我们都是中国人。
这场战役我称之为“入侵者之战”,因为厮杀的双方在对方眼中都是入侵者。
对爱尔兰人来说,从大洋对岸源源不断输送过来的华人抢走了他们的饭碗。
工作没了,老婆孩子的吃不起穿不暖,在他们眼里,廉价劳动力华人就是罪魁祸首,华人在他们眼里就是“入侵者”。
对华人来说,在洛杉矶中国城安得一隅之地已经不易。
眼看着这一亩三分地也将不保,敌人在家门口烧杀掳虐,惟一的家园被攻占,唯有反抗能换来暂时的安定。
此刻的爱尔兰人在他们眼里就是“入侵者”。
Fight or Die。
尊爷与尊少的父子矛盾,堂口之间的立场之争,阿杉与李勇的宿命对决在这一刻通通抛之脑后。
家园被入侵,亲人遭屠杀,手足共奋战。
爱尔兰人烧杀掳虐的行为会让你满腔愤慨。
堂口合力迎战的勇气会让你热泪盈眶。
那被独自高高吊在街头的华人会让你黯然神伤。
这场“入侵者之战”无论是酣畅淋漓的动作场景还是既细腻又有力地情感描写,都会狠狠地冲击你的大脑。
你一定会回想起某段屈辱的历史,也会为中华崛起而骄傲。
只不过战后的狼藉尚未清理结束,华人又开始了内讧,此刻也唯有叹息。
《战士》,为《战》而生,为《士》而亡。
这里的“士”,小到兄弟情义,阿杉认尊少为兄弟,为尊少一路奋战。
大到祖国家园,保家卫国,身先士卒,在所不惜。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无论是阿杉还是麦玲,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爱尔兰人,他们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历史的滚滚洪流涤荡,用肉体凡胎去阻挡这一切。
即使被裹挟其中,发出的不是绝望的呐喊,而是战士的怒吼。
他们永远都是被人铭记的战士。
不幸的是,在这个收视率为王的行业,《战士》仅仅不到十万的观看人数实在让人难以相信会有第三季。
可能这不到十万的人数大部分还是海外华人吧。
所以且看且珍惜吧,如此优秀且又以华人为主角的美剧,恐怕很难再见到了。
大红灯笼高高挂,有人走,有人留。
《战士》可能会止步于S2。
只希望《战士》的精神,战士的灵魂永久流传。
如果第一季视为这部片的人物出场介绍,那么第二季就真正开始入戏了。
如果第一季还有些是在试探,尝试的话,第二季已经做出了不错的调整。
第二季没有第一季那么露骨,那么血腥,故事也有序的展开了。
几条线慢慢糅合在了一起,既有阿彩的命运,也有比尔的转变,还有尊少和阿杉的成长。
总而言之第二季比第一季要好看,值得一看,即便是在美剧当中也是比较上乘的作品。
但是一直让我比较介意的是苏菲这个角色,让我对她的行为无法理解。
原本塑造的苏菲是一个天真浪漫不拘小节的女孩,在我看来更是有着一股灵气。
在后来的对她的塑造中,他对待市长姐夫,对待她的仰慕者,她在利瑞身边表现出来的自信、善解人意、聪明伶俐都是证明。
连她居然和间接害死他父亲的利瑞在一起,我都觉得这肯定是她策划的一个报仇计划,她是故意靠近利瑞的。
直到后来她带领利瑞一帮炸掉自己家的工厂的时候,我看得目瞪口呆,久久都无法理解,也没有办法接受原来聪明并不是这个姑娘的人设。
但我还是觉得即便是正常智商的人,也做不出这样的事情。
小时候失去母亲,几乎是姐姐把她一手带大,如今已经失去了父亲,和姐姐相依为命,应该说和姐姐的感情很好。
而这边也看到姐姐为了撑起爸爸遗留下来的工厂,几乎是花费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
她这边还在利瑞面前洋洋得意,说“你没有炸我们家的厂是因为我吗”,这边却因为姐姐的几句批评,带人炸掉了两人唯一的财产——工厂。
难道她本身是活在真空世界中的吗,从来没有考虑过钱是从哪里来的吗?
还是说智商低到负数,让她想不到这件事情的后果。
更何况居然还会去主动“勾引”杀父仇人,还爱他爱得不能自拔。
有这样的熊孩子,我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
再有她姐姐,明明有人已经在报纸上发漫画讽刺巴克利了,她却偏偏跑去找一个被巴克利收买了的记者,最终还被巴克利松紧了精神病院。
加上她们的父亲被巴克利玩弄于股掌之间,真是为他们一家的智商捉急。
这部剧,虽然是李小龙撰写的剧本,但是阿杉不论是纯粹的模仿李小龙,还是在电影中向李小龙致敬,都觉得有点太过了。
这是我看过最好的讲述亚裔种族歧视问题的美剧,而可悲的是这也是我唯一看过的一部。
在灯塔国是永远解决不了的种族歧视难题中,亚裔排在歧视链的最底端,在如此环境下能出现如此优秀的探讨亚裔的美剧实在是太难得了。
当然即使抛开这因素第二季整体水平也是非常不错的。
相较于第一季更偏向于群像剧,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各方势力每个角色都有着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互相交织呈现出一副属于19世纪在美华人的残酷画像。
每个人物都很难以好坏这种简单的二元论区分,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抗争,那些让人厌恶的也不过是真实的一部分,更多的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逼不得已和苟延残喘。
一众主演的演技都全程在线,角色的行为也符合TA自己的行为逻辑。
第九集堪称全剧高潮,其中的动作场面也令人难忘,配乐巧妙的融合中国元素,甚至每集的ed都是来自中国的说唱歌曲,可见导演的用心。
完结后听闻收视惨淡,让我惊讶之余也觉得情理之中。
毕竟在如今西方对中国的敌视下,一部以中国人为主角的优秀美剧,是很多西方人不愿面对的。
只希望在海外的同胞能过上比局中人更加美好的不受歧视的生活吧。
“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
那么,我也这样联想,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夏衍《包身工》 1848年,美国人在加州发现了金矿,首批赴美华工从广东出发,结伴前往加州淘金,却饱受盘剥血本无归,有的绝望回国,有的留在旧金山干着最贱最苦的活计勉强维生。
去年最喜欢的美剧之一 玩完荒野大表哥2看的 特别有感觉 女主市长夫人真的美到爆 她还演过什么啊?
每一集片尾都有一首中文说唱 在国内人气不高 在国内不知道啥样 我还以为不会拍第二季了呢 今天没事偶然翻到更新了 大呼过瘾 赶紧看了 第二季质量一点也没下滑。
今年下半年就追这个和曼达洛人第二季了
如果我说这个剧实际上是个香蕉剧——就像里面的华裔演员都是香蕉人——外黄内白,可能会被大家狂踩。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这个剧不好看。
几点感想:1、里面的多数华人角色在多数情况下的行为逻辑并不符合华人的特点,比如说亲情方面的淡漠,市长夫人与妹妹的冲突,我们会认为很正常,白人更重坚持个人观点;可是华人兄妹俩的翻脸未免突兀,不免会疑问:都是一家人,至于吗?
华人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血浓于水,使没有足够铺垫前提下血亲之间的你死我活,并不符合华人的文化逻辑。
所以,这点上或许白人编剧以己度人了。
再来说说两个堂口的夺权。
一个老婆,一个儿子,都以宫廷政变的方式上了位,这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里屡见不鲜,在剧里安排这样的主要桥段当然是没问题了,但是从华人的角度来看,就这么就实现改朝换代了?
未免太小看中国的政治智慧了吧,编剧肯定是不知道汉武帝的立子杀母,不知道康熙朝的八王夺嫡。
所以,这点上白人编剧的历史知识储备显然是不够的。
其他像华人个性上的含蓄、收敛等等显性表现就不用说了,这些华人换上意大利人的面孔,并不会影响整个剧的成立。
2、但是,这个剧依然是美剧较高水平操作下的产品,人物众多,个性鲜明,情节丰富,节奏紧凑,画面诱人。
以人物塑造为核心——这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文化产品创作方式,每个人都有故事,每个人都在影响情节走向,都有精准的设计。
从伏笔埋设看,还有几个人物还没有”爆发“,随手拈来就有妓院老板的小跟班,看门人(看身手是个扫地僧般的高手)等,而一些主要情节也都悬而未发,用类似的操作方法制造情节起伏节奏,高潮不断。
另外,从镜头展现上,也是颇多算计,牵着观众的鼻子走,比如说市长妹妹,什么时候露脸,什么时候展示,什么时候该激情露点,都是满满套路。
3、更引发思考的是,虽然白人视角所见有所缺失,但平视的角度依然反应了编剧的严谨和理性素质。
在剧里几乎没有纯粹的好人或坏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动机和逻辑必然,这在第二季的第十集也通过多个人物的口反复强调——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以此为基础,编剧支撑了本剧的比较朴素的基本价值基础——每个种族、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同只不过是环境造化。
这可能是西方白左逻辑的根子,是对种族主义的反动。
正因为此,本剧具有了一定的包容性和思辨性,在黑帮片的基础上增加了价值含金量。
4、还有的是对现实的关照。
从社会角度,本剧鲜明的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所谓族群冲突、政治派系矛盾不过是利益之争——华人与华人之间的内卷,华人与爱尔兰人之间的生存机会之争,劳工与资本家之间的成本之争,资本家之间的效益之争,以及政治人物在背后与各方的勾兑算计。
而这些又总被包装上爱国、文化、意识形态等等外衣,最终,要么是直至暴力的冲突之后重新达成平衡,要么是参与游戏,要么是修改规则——爱尔兰人靠拳头争不到,他就学会坐下来玩政治游戏了;尊少修改了六方联盟协议,看似坐大,实际更大的危机已埋下。
修改规则往往成本更大、风险更高,白人在这点上似乎更明智、更善于对力量妥协——年轻的白人警探从了,所以就有床单可滚了,年轻的华人老大强出头,所以估计第三季会比较惨——从这点看,编剧倒是可能知道华语的老话: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战士》绝不仅仅是无脑的打斗爽片,有一些评论认为它是华人版的《权力与游戏》,也许在世界观的架构上它远远没有权游那么宏大,但是在人性的刻画上其实《战士》一点也不逊色。
阿山对美玲的兄妹之情促使他远渡重洋寻找至亲,但美玲已不是以前那个任人欺辱的妹妹了,无限膨胀的权力欲望源于掌控自己命运的渴望,由此而背叛了挚爱自己的丈夫——龙志堂的老大,翻身做了李勇的主人,勾结爱尔兰裔的副市长,带领龙志堂闯出更大的天地。
对于自己的兄长,美玲也不惜在阿山命悬一线时拇指朝下,清除这个一心只想带自己回中国的最大障碍。
美玲求仁得仁,死过翻生的阿山立志铲除龙志堂,蛊惑自己最好的兄弟,也是合威堂的少主勇俊(young jun,其实翻为小俊会不会更贴切?
)抢班夺权,最终目标是自己坐上合威堂老大的位子,彻底剿灭龙志堂,让美玲梦想成空。
勇俊是典型的黑二代,鲁莽、冲动,身手矫捷,杀人不眨眼。
他和老爹的冲突由来已久,但之前仅限于口角之争,还没有非分之想。
自从有了阿山这个神队友,一切都顺风顺水,一个黄袍加身,软禁了老爹,坐上了帮主的大位。
他的心里其实对阿山有那么一丝怀疑,但总是被阿山三言两语糊弄过去,按照他的个性,如果最终发现背叛自己的是最信任的兄弟,这股怒火将吞噬整个唐人街。
市长的夫人是这个最坏的时代里一股清流,她致力于独立经营老爸留下的工厂,对华人也并无偏见,甚至与阿山还有过一段情,但却连续遭到丈夫、妹妹、情人的背叛,工厂被烧,丈夫被杀,唯一对自己忠心耿耿,不惜舍命救主的仆人,也因为华人的身份被爱尔兰人私刑处死,得知这一消息,她终于明白了:THIS IS WORLD!
接下来她是否会黑化,向这个残酷的世界报复?
也许要到下一季(如果有?
)才能揭晓。
李(LEE)是一位白人警察,他身上的正义与勇敢也许是来自"BRUCE LEE",他几次三番拼命救下警长,也是他最信赖的老大哥,却屡次发现警长其实一直在利用自己,虽然因此而意志消沉,但面对唐人街大战,他却是第一个勇敢冲上去痛击暴徒的警察,而老大哥也终于良心发现,与他并肩作战,共同杀出一条血路。
纵观全剧,始终如一互相信赖的是妓院老板阿彩和另外一位白人女性,为了共同的理想——创造属于被迫害女性的伊甸园,她们惺惺相惜,赤诚相对,这种超越种族、超越肤色的爱与信任在这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世界中让人看到了一丝希望,也许她们才是真正的战士!
Cinemax在《伦敦黑帮》后的血浆动作场面制作大大升级,小发髻单挑神父猪肉佬刺客双煞之类邪典元素有所增加,第九集对抗暴乱入侵的同仇敌忾双截棍杀太爽太猛,但“来自佛山的明星”看着有点尬哈……
关键台词虽然智商在线,可大部分时间都是混乱的,几条线不在同一个影视类型里,导致故事逻辑不统一,当动作片看,没一段打斗打爽了,当历史剧看,已经低到TVB级别的乱斗,智计低劣,情感狗血,玩命的各种手足相残,还多出来李和苏菲俩升级版美剧必配圣母婊,更没法儿看了。第一季很不容易在动作爽片和历史写实之间搭起来一个各方面平衡的舞台,遗憾就这么塌了,就像血洗唐人街的时候浩二还不分场合争分夺秒耍帅讲冷笑话一样,真的好看吗?楼上看客本来是饱含历史深意的伤痛讽刺,跟这楼下霍霍哈嬉耍双截棍一搭配,真成了唱戏看戏
不止于爽片的爽片
故事保持了第一季的吸引力,但是武戏能不能拍好一点
that pick me girl energy is outrageous. 太多人物故事线,有种什么故事也没被讲述的感觉,不痛不痒的。感受不出男主的野心emmm。人物之间的关系根本不convincing,人物之间的chemistry看着很生硬。
Hopwei Longzhi Funghai堂口之争,搞掉野狼Zing,番外墨西哥复仇篇,最后到Irish vs chink大屠杀,姐夫vs妹夫的终极决斗…MaiLing的口音真的很不适…结尾Leary走上politic道路,Zing预计也要越狱回来复仇了…
知道美国的教育可能没有忠孝义这些东西,但是妹妹主动勾引杀夫仇人,炸自己姐姐的工厂,嘲笑市长姐夫的懦弱,这个女孩子怕不是弱智吧?仅仅你同情爱尔兰人?你青春期叛逆?你不喜欢那些上层的追求者?这也解释不通吧?
古里古怪
不咋好看。看了第一集就弃了。其中一场仓库杀人的戏真的尬。感觉和舞台剧一样,假假的布景感爆棚,上去就一阵乱砍。剧情也乱糟糟的,东一下西一下,七拼八凑,感觉整体的节奏把握得很不好。
第一季给了两星,鬼知道为啥我还要继续看第二季,就为了确认一下9点几的豆瓣分是荒谬的吧,不出所料这季再拿掉一颗星。离谱不足以形容这盘用黄油奶酪薯条牛排做出来的潮汕牛肉汤的味道。市长夫人的妹妹就是主创在剧中的化身,很闪亮的出场似乎魅力十足,转头却发现是个智障而故事的是她写的。如果这样的美剧都能是佳作,咱这里的各种神剧也不值得天天挨骂了。
这季除了出城那集完蛋之外拍的真好,可是如果接着拍你们可别这么扯了!MB太他妈惨了,整个剧组最能打的居然被一招ko。
人物塑造得不好,部分人物性格非常人可以理喻,强行推动剧情。尺度上也有下降,这点很不好
开始拉了,男主能不能不要故意遮瞳看人啊,显得好油!
这部剧的主创挺值得钦佩的,在当前美国反华情绪高涨的氛围里,敢拍这么一部以华人为主角的美剧,第二季第一集就有白人ZZ主义者因为华工“抢走工作、带来疾病”而要虐杀华工,反被主角等三人轻松反杀的情节,真是大长华人志气。至于纠结是日裔或者亚裔主演的大可不必,剧情设定大男主就是中国人,这在好莱坞包括美剧里面已经是前无来者了。还有每一集的片尾曲大部分都是国语RAP,S0201这一集的片尾曲没有字幕,但最后一句“I AM MADE IN CHINA”还是听的挺爽的。
(9/10)第二季换成《权力的游戏》的导演后,中国色彩薄了很多,变成非常典型的美国影片,但不得不承认第二季却是更好看了(有《权游》的粉丝表示第2季的风格就像《权游》最初几季的样子)。在这一季中,中国人和爱尔兰人这两个底层民族的矛盾升到了顶点,但讽刺的是,中国人的思维一直停留在用拳头说话的范围内,而忽视了政治力量的可怕性;而爱尔兰人则如一个警官嘲讽的那样:“他们把票投给了一个剥削他们的百万富翁,然后还纳闷自己为什么过得这么悲惨。”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和爱尔兰人的悲剧命运,却都跟当时最强的大英帝国有很大的关系,一个打输了鸦片战争,支付了巨额赔款(主要是广东人承受这个悲惨结局);另一个则在大饥荒中被英国坑得很惨,被逼得逃到了大西洋彼岸,却在美国继续过着惨痛的生活。
其实我感觉第一季的剧情很平淡,但是因为打了Bruce Lee的旗号,所以我就给了五星。而第二季,即使是打了Bruce Lee的旗号,我也不想给好评——剧情太无聊了!而且这本质上就是一部欧美黑帮剧,跟中国功夫没多大关系。
仍旧番外集最有趣,帮派什么的太扯了,还没劲。
三星半,因为墨西哥支线和penny妹妹部分扣半星。依然好看。
第九集绝了,就是白人武行重复出现了几次有点出戏
阿杉骑洋马,干老外是真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