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着拉子线去看的,虽然戏份不多,但真的很配哇,一看就知道是一对儿啦~狼尾少年t+长发温柔p。
不太对的地方就是,孙千给我的感觉不像姐姐,像妹妹。
但是孙千给人的感觉真的好乖好乖,短发女生也真的好帅!
太配了,直接锁死。
母女的那条线我也看哭了,我能站在女儿的角度去体会失去妈妈、不想离开妈妈的感觉。
也可以体会妈妈永远失去女儿,但她必须让女儿去人间的痛苦。
但母亲还是幸福的,她的小宝贝女儿那么可爱。
有一个镜头很感动,就是妈妈站在照明商店,长发、笑脸、温柔,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妈妈曾经何尝不是都这么美丽动人吗,在我眼中,妈妈就是最美的。
爷爷的那条线也很感人,但是爷爷最终活过来有点不符合逻辑,因为老人身体能抢救过来很难,况且头部受伤。
章若楠那条线刚开始看感觉他俩不搭,之后男主忍住巨大的伤痛让女主回到人间,我觉得这是真正的爱啊,但我真的好希望女主留在男主身边,他们一起在公交车里多幸福啊。
那个沙子车的司机,其实我看到他的角度,把他当孩子,他一个劲地道歉,也许车祸的家属们都痛恨他吧,但他无父无母,他已死去的母亲一定看着他很心疼,只是把他当孩子,心疼他耳朵里面的沙子,心疼他开车那么辛苦,剧里的人都有的思念,他却没人被思念。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结尾的部分啊!!!
太美好了,太太太太美好了啊!!!
美好的让我有点伤感了,真的有那么美好的地方吗,像天堂一样。
大片铺暖黄色,一辆公交车,车上的司机就好似停留在了第一次与女孩见面的那个笑容:明朗、自信。
而那两个拉子好青春阿,回头看向女主的那个画面,太甜蜜了,谈恋爱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啊,干什么都很开心,坐公交车也是特别开心的事情。
一眼万年的感觉。
而失去孩子的那个妈妈,坐在公交车上好似也忘记了烦恼,我觉得她在另一个世界里可能会找到新的自我吧,快乐的充实的。
最让我羡慕的还是那对拉子,就像她说的“要永远、永远、永远在一起。
”不管活着、死去,都要在一起,真的太美好了。
甚至我觉得她们不管活着还是死去,只要在一起都是快乐幸福的。
最后,没想到是女导演拍的,也超级开心是女导演拍的
故事开场讲了个恐怖故事,郑凯出了个场,然后比跑男跑得还快。
单纯的就是个制造气氛,和剧情没有半点干系。
然后女主惊醒过来。
在这个生活区里头,女主发现了很多不对劲儿的事。
出场的人物,基本都是神经兮兮的存在。
按照套路,如果所有人都不正常,那可能是自己不正常。
这就和高速公路上发现所有人都在逆行,那十有八九是自己驾照的分保不住了。
小区里头有个照明商店,商店的老板也是神秘兮兮的。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肯定是女主的“错”啊。
女主不服,拉着男朋友过来找个说法。
我怎么错了?
即便是我错了,那也是你的错。
和男朋友吵架时都是这么吵的啊。
但是商店老板不是你男朋友,这套别在这显摆,赶紧走。
在这团迷雾中,有一个女孩儿,出现时始终有两个影子,当揭开谜团时,撒了一盆狗血。
有一个老头,神叨叨的拿着一把雨伞。
悬疑气氛直接拉满。
然而,对这种故弄玄虚的桥段完全没什么感觉,注意力几乎集中在柳岩身上了。
没“反手”给编剧一个耳光,柳岩大概是相当克制了。
这妈妈和女儿的戏,给了柳岩很大的“发挥”空间,然而柳岩大概只想一个“反手”。
等到谜题揭开,柳岩给自己的女儿留言了。
最关键的一点,是“钱要攥在自己手里”。
大实话。
这年头,谁都不可靠,钱最可靠。
说起来,其实剧情也不算太拉胯,比这烂的剧情几乎遍地都是。
然而,这个故事不知道怎么的,拍成了这个样子。
以至于,整个故事,几乎只能看看柳岩。
再来一张吧,看完这个,基本就没什么亮点了。
很久没写影评了,先念叨一句,刚看完电影也没有做笔记,完全是凭着我的记忆书写的,可能与电影正片会有所出入,总之不会有太大偏差,如有重要错误,谅解一下啦。
作为章若楠的粉丝,一直很期待《照明商店》上映,毕竟这个题材算是脱离了她“青春疼痛”的标签。
上周的点映,我们这里没有排片,还蛮遗憾的,没想到这周能看到加映,立马就买了电影票。
说实话,在这个短视频轰炸的现在,影视作品在各种平台上轰炸性地放物料宣传总是会有些影响观影体验,像我这样喜欢开电影盲盒的人不特意去看也会在不经意间就被剧透,好在《照明商店》没有辜负我的期待。
看电影之前,我不认识导演蔡耳朵是谁,但是看完电影之后,我去搜索了她之前拍过什么作品。
倒是也没有点进去看她是不是主要导演,囫囵看了一圈,发现以前看过的一些影片也有她的参与,多数是剧情片,也符合我看完电影对她的印象。
网上有人说“《照明商店》前面吓死人,后面哭死人”,再加上原著漫画似乎也有这样的评价,虽然我没看过漫画,但心底还是略微有些害怕的。
不过电影前半段的恐怖氛围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重,我猜测导演之前应该不常拍摄惊悚的片段,在这一类型上,她对节奏的把控还有所欠缺。
当剧情开始后,显然是来到了导演擅长的领域,节奏变得舒服了不少。
导演大多用的都是些基础的镜头和转场,没有过多的炫技,反而突出了她扎实的功底。
与写文章一样,有些时候朴实的话语更能体现出笔者的功力,于拍摄而言,同样如此。
平常的镜头之下能够看出创作者的用心与努力。
她们把最温情的片段留给了分离的母女,最梦幻的镜头留给了共生死的同性恋人,最诡异的引子留给了畸形的父子关系,最有余韵的台词留给了阴阳相隔的情侣。
母女之间为何温情?
这似乎是大部分人想当然的关系,当然这世上同样也存在着大部分关系不睦的母女,但这正是这部电影能够让我写下这篇影评的原因。
看完电影的人都知道每一条故事线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剧情,是我们平日里最常见到、最常想象到的情节,然而这部电影做到了“我明明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我还是落泪了”,这就是它的可取之处。
让观众产生共鸣,是一部作品能够向大众发出的声音。
章若楠饰演的许念走到车祸发生地时,我明明知道她身边站着的那些人都处于生死交界之间,但还是忍不住好奇他们背后的故事。
像我之前说的,被短视频轰炸后提前给我预警了许多剧情,几乎是上一个镜头刚出现就能猜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导致本就容易被预料到的情节让我失去了部分好奇心。
唯一让我有些意外的是货车司机和公交车司机的身份,但也觉得是情理之中。
可以这样说,货车司机的片段是我观影时90%的恐怖来源。
从《受益人》开始,我就知道柳岩是一个很有感染力的演员,这一次她饰演的母亲同样也没让我失望。
当她匍匐在被沙子掩埋的公交车里焦急地翻过金属拉出女儿时,她让我看到了一个母亲的祈求。
与我同场观影的人也是从那个片段开始流下了眼泪。
我向来是觉得不论电影好坏与否,能够让观众共情的演员就是一个好演员。
母女线作为剧情反转的第一条线成功打开了观众的泪腺,也就为接下来的几条故事线打好了共情基础。
在网络上得知原著“反甲女”的故事线好像是爱情线,但我觉得改编成母女线是个不错的选择(基于没有看过原著剧情,仅作为电影观众的我而言),一部电影中类似的剧情线太多反而容易让人疲倦。
这条母女线中最打动我的不是柳岩在车上为了救出女儿将指甲都翻到破裂的片段,而是她拿着两包卫生巾教珠珠分辨什么是日用,什么是夜用,又该怎么用和她站在阳光下告诉珠珠“你很好看”的时候。
偶尔我也会想那些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逝去的母亲会遗憾没留给孩子什么吗?
是不曾给孩子留下一笔费用供他日后更好生活还是不能长长久久陪在他的身边?
也许都不是,她们或许更想在孩子人生第一个节点出现时为孩子引路,或许是说出一句平日里羞于启齿的夸赞之语。
当她说出“你很好看”,然后在阳光之下目送珠珠离去,那便是她们之间最完美的收尾,因为这位母亲本就到了她的结局。
孙美林和孙千饰演的是一对同性恋人,由于种种原因,确实表达地有些过于含蓄,很巧的是她们在影片里同姓,在影片外也是同姓,也算是一种意外的缘分。
为什么我说导演将最梦幻的镜头留给了这条剧情线,不止是窗台多了一盆太阳花,也不止是破碎之中她们相拥,也是LGBT群体本就处在现实与梦幻之中,就连创作一部作品都只能暗示她们是一对恋人。
很多人从书上或者电影里了解LGBT群体,将他们之间的感情过度美化,忽视了他们所处的困境,虽然现在的大环境不如从前严厉,但比之普通情侣还是更为艰辛。
影片里这对恋人还活着时最后的对话也是其中一个为了让父母高兴要回到老家相亲,而她相处了三年的恋人也只敢在她面前发发脾气,之后她们就遇上了车祸。
死之前,她们甚至没能再看对方一眼,只来得及伸出手试图从背后保护另一个。
弥留之际,孙美林饰演的刘雨珊选择随爱人而去,何尝不是一种讽刺,也许在另一端,她们能够光明正大的在一起。
至于那条畸形的父子线,不是因为张琪演的老爷爷和他儿子发生的故事,而是货车司机背起他走到照明商店时浮现出老爷爷过去也曾背着儿子走过那条巷子。
老爷爷总是唱着儿歌怎么也走不出巷子,他念叨着下雨天要去接儿子放学,又念叨着他要走到照明商店去,可是他既接不到儿子也到不了照明商店,直到货车司机背着他走出了巷子。
医院里他儿子嚷嚷着要求司机家属赔偿,时间回溯里他儿子不常到养老院去看他,医生告诉他儿子:“司机没有家属”,但我觉得背起老人的司机在老人最后捡起那个平安符的时候多了一个挂心他的人。
我说的畸形便是这样的畸形。
这条线似乎也改编了,听说原本在巷子里唱歌的是个小孩子,我朋友说可能是因为之前的改编已经有了个小孩子,所以就改编成了父子线,但我觉得这样改编或许是为了给那个货车司机一个完满的结局。
他是肇事者,但他也是个疲于生计的可怜人。
一次次徘徊在那栋楼试图将幸存者唤醒,是他的歉意也是他最不想背负上更多的人命。
当他闭上眼化成沙时,他已经尽力做了他能够做到的事。
本就是一个普通人,有谁愿意害了谁的性命还丢了自己的命,纵然大意,但也付出了性命。
我想了很多可能,倒是没想到白宇帆饰演的角色是公交车司机,可能也是平日里总是忽视那些日常出现在我们生活里的职业的原因,反正最后说他是公交车司机的时候,我蛮意外的。
说实话,这条爱情线又回到了章若楠的舒适区(其实我觉得主要是光线的舒适区),少了光线一脉相承的狗血剧情,他们演得很动人。
我一直觉得哭戏是章若楠的强项,事实告诉我确实是她的强项。
她吃着没有烤糊的三明治,一口又一口,随着镜头的推进,眼泪越流越多,演出了层次。
不过即使是作为粉丝的我,也只能说她在这部电影里最有记忆点的也只有这段哭戏了。
这条爱情线里,白宇帆比她更出彩。
可能是许念这个角色本来就只是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也可能是她的演技台词还需要再练练,不过倒也没拖电影的后腿。
这对年轻情侣幸福的样子演绎得非常动人,我看着他们在天台的雨中打闹,在公车上分红薯,情不自禁地微笑了起来。
于是,电影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台词交给了他们。
一是“遇到鬼了回头看看,万一认识呢”,二是“小别一下,我们有缘再见”。
一个人的存在不是活着死去就能抹掉,而是被人遗忘,这两句台词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鬼让人感到害怕,但如果是你认识的人,你还会害怕吗?
生命的结束是场离别,但可能今夜你又能梦到他,在梦里相见也是一种怀念。
在那片黄色的油菜花里,郑满还是那个公车司机,与女友告别后兢兢业业地带着那些逝去的灵魂离开了那里。
照明商店的老板是救死扶伤的医生,他每送出一个灯泡就是点亮了一个病人的生命之火,看似一个工具人,但是很合理。
最后我想说,这部电影虽然没有那么深刻,但去看看也不亏。
虽然煽情,但煽得合理。
然后,如果前面恐怖的气氛再紧张一点就更好了,这是我比较遗憾的地方。
那么,小别一下,我们有缘再见。
出于粉丝之心,我悄悄说一句我们章若楠这次拍的不是青春疼痛了,之前还拍了喜剧《请别相信她》,演技虽然没有很大的提升,但还是有进步的。
其他题材的影视作品也考虑一下她吧,拜托拜托。
整部片子的观感,给我一种这一定是女导演拍的感觉。
母女线特别特别细腻,虽然有赚人眼泪的技巧之嫌,但是实在是太触动,生命中再平常再轻的亲情,展现在你面前时,还是会出于最原始的冲动泪流满面。
比较惊喜的是章若楠那段边吃边哭的戏,感觉演员是有在跟角色共情的,很是让人动容。
父子线有点平庸了,不过也许是导演对于这条线的共情不那么深刻,跟我印象中的漫画比起来稍逊一筹;章若楠和白宇帆的线改挺好的,逻辑和细节都到位,最后白宇帆在花田中开着公交车,望着女孩儿笑的一幕,也让人体会到了这部片子想描述的爱。
看到好多人说改编不出彩,虽然我有点忘记自己好几年前看的原著,但是看完电影的感受也不亚于当时看完漫画的震动。
但是也不难看出,好的原著是成功的一大半。
漫画实在是太出彩了,以至于我很难不把这部电影的好归因于姜草脚本的功力上。
电影的审美和节奏都是到位的,几个节点的音乐氛围不错,演员和编剧都真诚。
这个故事用一种极其奇幻的方式向观众揭示了爱的来去,生命的流逝和复苏。
人像灯泡一样,有人自己摁灭,有人被人点亮。
生命之轻至重,看完会对身边的人和爱有更细腻的感知,对生命也会有更宽容的理解。
值得一看。
《照明商店》的主线奠基于一个经典的东方式恐怖设定:介于阴阳两界之间的神秘灰色空间,被具象地表现为一座阴沉的包围式公寓建筑,那些尚未脱离生命危险的灵魂共同聚集在此,既无法彻底消散、也无法回到现实,他们必须直面自己生前的心结,寻找一个化解和解脱的方式。
观众从ICU护士的视角观察和探寻这里每个灵魂所处的困境,而这个护士本人同时也是心结无法化解、承载着失去挚爱之痛的人,她必须采取关键行动去为所有人的解脱建立契机,让众人找到各自的归宿并完成自我治愈。
虽然没有看过原漫画,但我个人觉得《照明商店》的故事完成度很好,前半部分的恐怖、诡异事件在后半部分得到了完整的揭示和解答:灵魂世界里,女孩妈妈的“反甲”是源于她生前为救女儿而导致指甲受伤剥落,这在视觉冲击力上起到了很好的恐怖效果;妈妈半夜把昏厥的女儿拖到屋内,是因为她在现实世界中把昏倒的女儿拖出了危险地带,以至于灵魂世界中的她还在重复这一无法释怀的痛苦场景;灵魂世界里的卡车司机不断询问老人、母女和姐妹在哪里,是因为他想尽快找到这些人、带他们取回各自的灯泡,在现实世界中活下来;灵魂世界里的短发妹妹身后总跟着第二个影子、灯泡总莫名其妙灭掉,是因为已故的姐姐(爱人)想要让她尽快去照明商店取回自己的灯泡、继续活下去;灵魂世界的男友总是奇奇怪怪、好像在掩饰什么的感觉,是因为现实世界中的他确实已经去世,他知道自己在和女友经历这段爱情的最后时刻。
所以全片看完,情绪从恐怖转为温情的过程是能够令我信服的,如果非要找问题的话,好像有一段:护士发现这个世界不对劲,被母女吓到后疯狂跑回家,但是怎么敲门男友都不给她开门,这是为什么?
后来她又跑去敲短发妹妹的门,对方也打不开门,这又是为什么?
这一小段情节可能有刻意塑造恐怖和危急感的意图,但好像没有给出解释。
此外,《照明商店》在人物动作细节的处理上也比较走心,比如爷爷的儿子在医院得知父亲情况不好,他情绪低落又无力发泄的时候,还是拿起了手边的笔记本电脑。
这个短短的镜头非常接地气,笔记本电脑作为道具能够更真实地展现出儿子不想面对现实、又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心理。
再比如男友给女友的脚踝贴创可贴的动作,现实世界中女友的脚踝处并没有贴创可贴,因为男友已经不在人世,而之前那个贴的动作也是男友在灵魂世界中完成的行为,他只能在另一个世界保护女友。
当然,这部电影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女性同性恋的支线故事,创作者在这条线上表达得非常纯粹、干净,她们生前在现实世界中一个环抱的动作对应着灵魂世界中环抱的动作,简洁有力地传达出这份不止于普通友情的情感;偷灯牌、跨年vlog的情节也非常动人,再次让我感觉到女孩子之间的情谊是如此甜美而纯粹,没有一丝杂质。
总体来说,《照明商店》在视听氛围的塑造上也比较成功,恐怖部分的阴沉昏暗冷色调、温情部分的昏黄夕阳暖色调,让全片的情感节奏更有层次感。
如果说这部电影有什么不完美的地方,我个人觉得是音乐铺得太满了,尤其是前十分钟内为了塑造恐怖感而用上了很满的紧张感音乐,感觉是为了弥补视听上没有做出足够恐怖感的遗憾;其次是后半部分温情治愈的解谜段落,音乐实在是太多了,且很吵,让我没办法安静地感受,反而很出戏。
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很多院线商业片都喜欢铺很重的音乐,真的非常影响观感。
八角笼中》还算是比较干净的电影,印象中并没有铺太多煽情音乐,但其实也做到了足够的感动。。
《照明商店》片尾彩蛋郑恺饰演的眼镜男贤敏 最终想起了海陆饰演的白衣少女智英。
电影做出的改编其实是对原著漫画的致敬,因为在原著中眼镜男和白衣少女的故事才是串起整个故事的关键!
《照明商店》改编自韩国漫画家姜草的同名漫画。
在一条又黑又暗的胡同尽头有一家人迹罕至 专门卖灯泡的照明商店,这里每天都光临一些奇怪的客人。
而亮着的灯泡和坏掉的灯泡,其实分别代表着活着和死亡。
郑凯饰演的眼镜男每天下班后乘坐末班公交车回家都会在站台上见到一个白衣少女安静的坐着。
眼镜男很好奇为什么每天同一时间都会遇到她。
久而久之,这种好奇的心态慢慢变成了一种心动。
终于,眼镜男鼓起了勇气和白衣少女搭话了!
但是此时的眼镜男还没发现,白衣少女的十只手指甲居然全部长在反面!
原来,白衣少女和眼镜男原本是一对恩爱的恋人。
白衣少女每天坐在站台就是为了等眼镜男,她希望眼镜男可以认出自己,终于在漫长的等待后,眼镜男和她搭话了,可惜眼镜男已经不记得她了…
眼镜男因为白衣少女,于是决定从家里搬出来住。
那天,白衣少女也是坐在这个站台的同一个位置等眼镜男,两人互相发着短信,还约好一起去看新租的房子。
但是就在这时一辆送货卡车从她面前飞驰而过,接着等了好久 眼镜男都没有回她信息,片刻过后几辆消防车救护车呼啸而过…
原来是男朋友眼镜男乘坐的公交车被送货卡车从侧面撞了上去。
眼镜男乘坐的位置刚好在正中间,眼镜男被拦腰撞击,濒临死亡!
其实眼镜男和白衣少女的爱情并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
当眼镜男在急救室接受抢救时,眼镜男的母亲情绪失控,把儿子车祸的责任全部怪到了白衣少女身上,甚至在电话中对她说:眼镜男已经死了,都是因为你她才会死的!
白衣少女瞬间崩溃,准备上吊殉情!
但是就在这时眼镜男父亲发来信息说出真相,眼镜男其实还活着。
白衣少女使劲用指甲抠勒住自己的绳子,但是纵然十个指甲全部抠掉,也已经为时已晚!
眼镜男伤的很重,无数次病危却一次次被白衣少女拯救。
原来,在照明商店的异世界,眼镜男的身体每到晚上都会断裂。
虽然眼镜男已经不认识曾经的恋人白衣少女,但是白衣少女还是会日复一日的把他缝好。
而每一次的身体拯救其实也对应了躺在病床上的眼镜男每一次的转危为安。
互相爱着的人到最后都会认得对方!
白衣少女不明白眼镜男为什么不认识自己,于是带着他去了很多充满他们回忆的地方,白衣少女坚信总有一天 眼镜男会认出她!
当眼镜男冲着楼道里的感应灯挥了挥手,白衣少女以为眼镜男终于认出了她,在呼唤她!
但是随着灯光亮起,白衣少女明白了现实就是眼镜男不够爱自己,滴答滴答眼泪掉下来,眼镜男的脚下还多出了十只被揭下来的指甲盖…
其他的不讨论,她俩的part是真的好看。
不是友情!
是直白的爱情!
是危险时,不顾自己护着她的爱情。
是想她活着用尽一切手段的爱情。
是想和她在一起放弃生命的爱情。
吵架不代表爱!
分开坐不代表不爱!
整个故事没有一句爱,可是每个动作每个表情每个决定都在表达对彼此的爱意。
在这个世界她们停了心率,在另一个世界她们开往了幸福。
她叫她姐姐,她叫她崽崽,这个爱情真是太酷了!!!!!!!!!!!!!!
海报《照明商店》是根据韩国漫画家姜草的同名漫画改编的电影,漫画出版于2015年,名字充满了浓浓的漫画感,对于我这种从小看漫画长大的小孩,有着不可抵御的魔力,我决定走进电影院,看看这次,导演蔡耳朵,这个90后的女导演,将如何改编姜草的漫画,又将如何做中国本土化的再创作。
姜草的原作漫画一、气氛营造因为没有看过原作,所以电影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体验。
开头的小彩蛋是剧中人物讲的一个鬼故事,诡异气氛拉满。
当护士许念从医院的椅子上醒来的时候,闹钟显示23:30,这个在夜晚发生的故事一直沉浸在一种很黑很暗的色调中,唯一明亮的就是片中的“照明商店”了。
剧中的人物相继出现,妈妈和孩子、老爷爷、酷酷的女孩,他们都住在这个居民楼里,女主角和她的男朋友郑满住在其中一间房间里,他们正在装修他们的新家。
而这栋楼,也相继出现了很多奇怪的现象,比如不断的漏水、毫无征兆的断电、比如找不到家门的江老师、拖着孩子进门的妈妈。
女主角许念越来越感觉不对劲,开始做噩梦。
一切都笼罩在一片诡异不安的气氛中,连街角的“照明商店”也很奇怪,老板不做生意,只是坐在那里喝茶,表情凝重。
他不断对许念重复着“你不属于这里”。
在电影的前半段,导演很好的把控了影片的基调,氛围感营造的特别好!
无论是影片的色调还是光影,都让人瞬间进入到一个异世界,观众可以很肯定的知道,这里不是人间,这些角色可能也不是人。
导演通过雷电、雨天、灯光,场景,充分制造了悬疑神秘感。
而“照明商店”的光影又异常明亮,沐浴在金色的黄昏中,和黑暗形成强烈的反差。
观众也很肯定的知道,这里也不是人间,仿佛是天堂。
照明商店的灯二、角色塑造在这部电影中,虽然是一个群像戏,但角色塑造每个人都很成功。
先来说说柳岩饰演的妈妈和她的女儿,一个美丽的母亲独自带着一个小孩,她们看上去关系很好,但是妈妈却要把孩子送回到前夫的身边,一开始,都是按照正常的逻辑线路拍的,让观众以为她们就是一对普通的母女,直到妈妈拿出卫生巾,教一个小学生的女儿怎么用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这个妈妈可能有问题,她不是精神上有问题就是过于狠心,谁会在孩子都还没长大的时候就告诉她女人会来月经这回事?
她这是要抛弃自己的女儿吗?
然后特写落在她抱女儿的手上,我们又意识到,她的手是不是烧伤了,她为什么一直戴着手套?
观众的疑虑此时和女主角护士许念是一致的。
导演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让观众一步步走入谜团。
直到她拖着女儿的身体,直到女儿的脸上出现血迹。
这里要重点夸一夸柳岩的表演,她在里面演一个离了婚带着孩子的母亲,外表上她很时尚也很美丽,但她对女儿的感情是如此浓烈,柳岩的表演完全说服了我们,这就是一个很爱很爱女儿的妈妈,甚至可以为她付出生命的妈妈。
所以当最后她与女儿告别的时候,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呜呜地哭了起来。
小梅姐和她的女儿另外几个角色,也都有自己的故事核心,比如酷酷的女孩刘美珊和孙千饰演的刘嘉怡,虽然以姐妹相称,但明显就是爱人吧!
最后,她们在自己的世界中永远在一起了。
还有老爷爷江老师,一直拿着一把雨伞要去接儿子,这就是他的执念啊,在他的世界里,儿子还是那个被他背着,在他背上听他唱“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小男孩。
这些小细节都描绘出一人一个小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故事里,都有一段触及人类内心最深处的软肋。
女同能以这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真的很进步
江老师三、后半段的反转当观众还沉浸在前半段诡异的气氛中时,后半段的反转让人意识到,这绝不是一部“鬼片”那么简单。
原来每一个“鬼”都是你曾经深爱过的人。
妈妈因为爱着孩子,所以在异世界中,希望孩子被得救;爷爷因为思念着儿子,所以总是走不出这个异世界;酷酷的女孩因为思念姐姐,所以被困在那个房间中等待一个影子。
而那个“照明商店”的老板,一直在等着他们来拿自己的灯泡,只有拿到自己的那盏灯泡,他们才有活下去的可能。
世界上的一束光,就是一个人,如果这束光熄灭了,那么,他们也就不存在了。
连那个本来人人都恨的肇事司机,也有自己的故事,他不是一个坏人,只是一个被老板催逼的打工人,他怀着无比愧疚的心情留在这个异世界中,就是为了把他们带到“照明商店”的老板那里,拿走自己的灯泡。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灯泡而最大的反转,却是女主角许念和她的男朋友郑满带给我的,原来郑满也在那里公交车上,他就是司机,而在事故当晚,郑满就去世了。
因为对男朋友太过思念,许念来到了“照明商店”的异世界。
我突然想起来,为什么前半段总感觉饰演郑满的演员怪怪的,原来这一切,都是导演埋下的伏笔,原来郑满也是“鬼”。
而“每一个你害怕的鬼,都是别人日思夜想的人”。
当天台上下起暴雨,许念问郑满“如果我后面有鬼怎么办啊?
”郑满回答她说“那我就留在原地看着你,你往前走!
”
许念和郑满编剧和导演完全解构了我以前对“鬼”的看法,从小到大,我最怕鬼,印象中的鬼总是各种惨状,吊死鬼、淹死鬼、撞死鬼等等,但我从来没想过,这些“鬼”原来也是人,这些“鬼”生前也有所爱之人,也有人爱着他们。
他们怎么可能一开始就是恐怖的呢?
他们可能死得并不安详,所以带有遗憾,便留在这世上,带着执念,找寻生前的爱人。
他们是我们需要帮助的人,帮助他们去除执念,帮助他们找到所爱,有一些留在阴阳之间的人,是帮助他们重新拿回属于自己的灯泡,重回人间。
《照明商店》是我今年看的最惊喜的电影,导演是一个年轻导演,又是一位女性,她很好地抓住了观众的心理,充分调动情绪,用别样的手法拍摄了一部漫画改编的电影,感谢导演,感谢演员,感谢主创。
在开满鲜花的尽头,有一间“照明商店”等着我们,那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灯泡,而每一个灯泡,都是我们思念的一个人。
剧透预警。
首先,电影选了个不错的漫画原作,故事比较扎实,设定虽然已经不算新鲜。
随便列几个前辈,就知道它大概的路数,《第六感》、《源代码》之类,开创者肯定是名垂青史的,后来者无非在此基础上修修补补,或者再类型拼贴。
《照明商店》就是,半部惊悚片,半部催泪片,其实两个类型群体受众并不重合,强写在一起有些勉强。
作为电影最大卖点的反转,也没有好好去做铺垫,一开始就是各种明示暗示,演员都努着劲用微表情剧透,细节也是反复特写反复提示,生怕短视频时代的观众夸它烧脑看不懂,大家知难而退。
稍有些阅片量的观众,不出十分钟,就大概能猜出来龙去脉,却还要耐着性子陪角色们一惊一乍,直到真相揭晓。
后半段又是完全不同的叙事方式,一扫之前的阴森诡异。
全部是暖黄色调,不停地进行泪腺轰炸。
如果有画外音,观众大概能不停听到“哭吧哭吧哭吧哭吧哭吧哭吧……”的提醒。
有效果吗?
多少有,毕竟母女、父子、情侣,都是人间普世之爱,又是生离死别,人人都能共情,很容易代入。
但正常人也很难经得住长达一小时的猛烈煽情,一个又一个小故事,连气口都不换。
这是语文说的“总分结构”,美剧最擅长的POV叙事,主线都没了,每段都泪流满面,观众一点有限的体液储存根本不够,情绪也难以维持亢奋,就不免会疲惫。
疲惫之后,自然是觉得累赘冗长。
以现在故事的体量和容量,细节再多,满打满算,也就一个小时出头,撑到如此长度,难免让人觉得注水。
注水的另一面是电影的改编未到位,叙事的薄弱只能不停引入情绪。
其实每个小故事都算不上精彩和特别,几句话就能说清楚,汇在一起也有抱团取暖的意思。
当然电影也有优点。
如此前所说,故事是扎实的,逻辑清晰,角色也完整,工工整整,完成度在及格线以上。
前半段拍得阴气森森,谈不上多好,但在国内大银幕算是难得的景观,算是半卖半送了半部鬼片。
后半段虽然煽情过度,但演员们的表演都挺在线,哭得有诚意也走心,柳岩其实真的是有演技的,而且电影里丝毫没有卖弄好身材;章若楠和白宇帆也是有化学反应的,两人的情侣戏成立且感人;拉拉的线拍得隐晦,着墨不多,但处理得很舒服,恰到好处。
所以电影啰嗦却不讨厌,观众不会有抵触情绪。
电影在国产青春片里,算是做出了不一样的尝试,总好过永远是无脑的霸总甜宠,撒糖撒花。
但突破亦有限,整体水准并没超出及格线太多,离佳片的标准更是有点远。
这种类型拼贴还是有取巧之嫌(针对原著),韩国人非常擅长此道。
写不出有新意的故事,就拿八竿子打不着的类型堆砌,也确实能搞出些花样。
但恐怖片和煽情片确实隔得有点太远,彼此受众基本不挨着,能够兼容并包的资深观众估计又受不了电影的浅白,几头靠不住,只能是求个全须全尾的完整。
电影做到了,但也只能止步于此。
《照明商店》勉强的伪高概念电影。
首先得说影片的前一个小时确实把惊悚和悬疑的氛围感拉满了,虽然主角的个别行为动机立不住,不过也算完成的比较出色。
后半段的揭秘看得出导演很想把情绪给足,不过本身高概念的设计太薄了,造成还是有些虎头蛇尾,依然有国产恐怖悬疑片重灾区的影子。
整体也算是类型融合的新鲜尝试吧,较比最近的院线感觉也可以看一看。
ps:如果我知道结局,我一定会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最后半个多小时彻底沦为又臭又长的mv合集了?叙事毫无分寸,节奏完全崩塌,情绪漂移如流星。这也配叫电影?今年院线最差体验,最烂导演,最幼稚低级无可救药的改编。从未如此愤怒,因为明明前一个小时虽然故弄玄虚但有着一定的可看性,这就好像,递给观众一个巧克力,吃到一半多反应过来原材料是屎,之前吃进去的让你整夜难眠恶心到天明
今年唯一一部让我前面看着想尖叫、看了后面想感恩的电影。导演是真聪明,收得那么高级,让人恍然大悟、眼前一亮。一个半小时的电影,亲情友情爱情,面面俱到,而且为了保护那段“友情”,导演也是颇费了一些心思,彩虹手机壳、窗台上的太阳花......有人为爱而生,有人为爱而死,就像电影最后出现的那句话:灯会熄灭,爱永远发光。
屎上雕花,不过如此。对于《照明商店》这种作品,一旦最终的反转被预先揭露,那整部影片的存在意义就被完全破除。导演凭借多年行业经验,一板一眼的拍摄这部个人处女长片,甚至某些时候规整到有些许刻意。把老式的筒子楼拍出墓地感,用楼层间的立体、景深错落关系,来达成恐怖、错位等不同角色关系和状态的表达,还是能看到对于电影工业的基本素养。但是作为导演,对于创作要有更全局的把控,而不是单纯的把整部影片拆分成片段和元素进行堆叠。所以影片从人鬼见面的那刻开始便就已经失控,角色都在心照不宣的假装糊涂,观众还要假装惊吓,都是勉强的共谋。因为不去接受这些假定,整部影片就将极度无趣,最后真相的揭露都在意料之中,所有的感动不过是人类情感的本能反应。太依靠情绪力推动情节走向。抛开惊悚的包裹,文本的实质内核只能用一塌糊涂形容。
根据经典漫画改变,延续了经典原作表达的精髓,这让电影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文艺质感。相比较同类电影,《照明商店》的元素十分丰富,不仅有悬疑惊悚等类型,更能在一个小空间内完成多线并行的叙事。柳岩与女儿的亲情互动十分暖心,章若楠表现更超出预计,而环环相扣的设定让细节控非常满意。最后靠温情升华、亲情和爱情的真切,实打实的击中了我的泪点。
请问郑凯师傅是干嘛的,从隔壁前任4穿越过来的嘛?
前面悬疑紧张,后面非常暖心治愈。不过反转开头就猜到了,但是面对生离死别的故事还是哭惨了,母女间相依偎的感情,生死相许的girls love,父子之间的原谅与救赎,到最后女主和男友之间的爱情,都让人非常感动。人死如灯灭,但是爱会永远发光。我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在你身边存在的方式,只不过从在你身边变成了在你心里,这句话简直爆哭啊!
好的故事不需要拍成mv观众也会感动,铺满音乐是对演员表演不到位的挽尊,直白浅显的台词是对导演叙事能力太差的挽尊,灯泡的隐喻揭秘后再大喊“你灯泡呢”会显得很傻,主题曲放完把立意直接打在大荧幕上只有公益广告片会这么做,又是在电影院被土晕的一天
分别讲了母女,父子,女女,男女,彩蛋应该是父女……前期渲染恐怖氛围bgm镜头搞得跟恐怖片一样但是没有一个恐怖镜头,中间突然峰回路转交代事情来由,结局把整个故事全部串联起来了,彩蛋讲的有点莫名其妙,看完一头雾水…喜欢女女那条线,虽然只有二十分钟,讲的很隐晦的爱情,父子那条线处理的不喜欢,会被爱打动,但是电影节奏不太好,章若楠真美啊
短片的体量非要拍成长片就这结果,你没话了?
道路安全驾驶宣传片!灯会熄灭,但爱会永远发光!
父子母女、同性异性是好故事 但叙述拖沓仿佛生怕观众看不懂
很明显的漫改奇幻故事,虽没看过原作,但影片完成度不错啊~
是朵朵喜欢的姜草的漫画改编。看到一半才发现啊…觉得豆瓣分低了。
片方应该考虑一下在片头加一句话“坚持看完能娶张若楠”,不然谁他妈愿意往下看呀!
前半部分还以为是惊悚片,悬疑恐怖的气氛做的还不错,结果后面的温情感人部分还挺让人下泪的,虽然有刻意煽情的力猛,但还是挺感人的。章若楠演的不错啊,没想到她还可以演这么好,确实不错的。
没看过漫画,当成一部哭片来期待。但看完非常意外,有五个恐怖细节完全击中我:开场的暗黑故事,房间内多出的影子,从耳边垂下别人的头发……在很短的篇幅内讲述几段故事,恐怖细节与情感对照的处理上,得益于女导演的克制与细腻,并没有过分煽情。看完可以理解大家为什么都对雨珊线发疯了。
不知道是不是翻拍,题材挺好一眼日本电影拿手的,可惜演员们的表演撑不起剧本,演最好的居然是柳岩,看着有点煎熬。
那对女同,我惊了,居然有电影能这么拍大哭特哭
起猛了,头一次在大陆院线看到这么直白这么感人的完整拉拉线,合理怀疑审查看到后面也哭晕了,果然拉拉只有殉情才能永远在一起……。要说不好看吧后面也陪着哭了那么久,旁边的小姐姐妆都哭花了,但基本上也就是煽情段子集合,几个故事都有感人的地方,但没有很好的集合在一起,最后一次哭是在感慨更多的人在弥留之际也无法好好与世界告别。
前半段国产恐怖片水平,各种不合理在一个梦后惊醒填平,设定揭露后虽然略感惊喜,但还是觉得梦的处理挺膈应的,加个多重梦境设定可能会好一些吧。同时设定里的昏迷态世界和死亡态世界重合了,正常人闯入这个世界的缘由也不清不楚,以及人物对世界规则的知悉情况也是随剧情在改变很奇怪,当然所有这些都可以用不规则的梦来解释,只是让人觉得牵强。后半段的情感渲染,在没有人物形象铺垫的情况下,纯靠观众的共鸣实在是不太够的。无论是其中母女情,les情,父子或是男女感情都不够,甚至护士和年轻公交司机成为情侣的过程都轻描淡写带过了,根本就是为了让男友成为公交司机的反转而作的关系设定,这怎么可能渲染得出来情感呢?可能也是因为这奇怪设定,导致演员演技也登不上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