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真的是玩到头了。
可以说把这个老IP也给直接玩死了。
个人觉得这没有什么可惜的。
如果说玩拉了《异形》,我们可能会愤怒和惋惜,制片公司甚至会重启,如同《异形大战铁血战士》的系列。
这个IP玩死玩烂了,其实也没啥可惋惜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来简单剖析一下就明白了。
这个鬼玩人的系列IP,不同于温子仁的恶灵驱魔题材,不同于《电锯惊魂》的物理虐杀题材。
更不同于驱魔人的宗教题材。
要说详细去看的话,这里的鬼大概就是圣经里恶灵的样子。
在电影本身的维度,是无敌的。
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死心的旮沓。
无可违逆,不可阻挡。
这个设定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相比温子仁恐怖宇宙就显得单调了很多。
观众没有出口。
完全不必抱有任何希望,因为老版就是人都死了,翻新也不能例外。
这样的设定会让观众失去兴趣,失去期盼。
那怎么办呢?
导演并没有像普通的翻新IP导演一样,把这个题材重新包装,合理化一下,完善一下。
而是直接耍起了狗驼子。
直接摆烂,无敌的恶灵也怕剪刀,怕火烧,怕枪打。
最后直接变成克苏鲁了。
还是肉的克苏鲁。
彻头彻尾的不堪一击了。
各种致敬填满,应有尽有的表象之下,显示出导演本人对这个设定的无感。
他自己都没拿这个设定当回事,我们就更不用在乎了。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导演,老版本身就是一个死旮沓的设定,要负一半的责任。
加上导演的没有兴趣,不想深挖,又占了一半。
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缝合怪。
导演本人也完全没有任何诉求和表达。
干脆一摆烂,我就致敬好了。
这下思路一打开,就更无下限了。
全面致敬一遍。
只许你说你不看,不许你说他没有。
最后,总的来说,看着玩吧,认真你就输了。
这部电影的制作水平超乎我预期,很多场面十分之震撼,血浆多到不用钱,感官刺激够味,可以说是我23年为止看过最出色的恐怖片,但是看完之后我却感到乏味,甚至有点浪费时间。
它给我的感觉是:电影制作组有人尽心尽力,想要打造一部精品,但同时也有一班人摆烂,随便做做得了,反正最后上的流媒体。
这出来的结果就是,随便剪一个场景出来放都是震撼的存在,但衔接在一起就变味了。
首先,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开头,突如其来的一波快节奏团灭紧接着故事来到一天前,这几乎明示了主角团的be,勾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故事发生在封闭式的公寓里面,电影镜头通过角色间相互串联引出各自性格和整个房屋布局,接着就来到了地下拿书的环节。
说实话直到这里,我对这部电影的好感都在不断升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电影在这里就开始萎了。
拿书播放录音开始,正片就正式开始了,节奏是很快,嗯,但是...1 哥你是不是忘了你那角色塑造?
你角色塑造最有用的就是带出那个CD机能播录音。
失败的角色塑造导致我完全没办法代入进去,没有参与感,没办法共情,完全没紧张感。
第一个受难的妈妈,虽然她演技很好,但我真的无感(sry),给我的只有死了个跑龙套的感觉。
2 虽然是R级,虽然多血浆,但血腥度完全不够呀! 我说的血腥是电锯惊魂,致命弯道那种,直接呈现的,能让人产生幻痛的杀戮场景和血腥镜头。
除了玻璃穿手那短短两秒的镜头,吞玻璃和最后电锯对线外我几乎记不起有多的直接描写的血腥暴力镜头,但这电影的血又比别人多,这就给我一种很强烈的反差感。
感觉像是披着R级的皮做的R级PG-13电影。
3 补充一点,封闭式空间的设计桥段完全没用上啊!
不知道开头的《呼啸山庄》是否为其照应,但你暴雨+地震造成了公寓封闭,完全营造不出跟恶魔困在一起的绝望窒息氛围。
(还是说对我无效而已?
)看完自己琢磨了好几天,才总结出以上两点让我看完乏味的原因。
自己真难搞懂呢...(问:为什么影评当时打5分 答:当时陪妈妈看的,她很喜欢这部电影,看完了还在回味,就觉得很满意。
(*^_^*))
《鬼玩人崛起》看得我挺爽。
这个爽,不仅是因为它的血腥场面精彩刺激,还因为它反击了那些对你的生活指指点点的人,这才是真正的爽。
影片女主人公是一位摇滚歌手,坦白地讲,她不是一个私生活特别检点的人,一上来就意外怀孕,孩子的父亲是谁也没有交代。
她去找姐姐帮忙,谁知姐姐居住的老公寓遭遇地震,震出一个大洞。
姐姐的孩子们钻进洞里,到了一个仓库,发现了一本《亡灵之书》。
其中一个小孩读了那本书,结果释放出邪灵,把女主姐姐变成僵尸,到处咬人,被咬的人感染了邪恶力量,又变成新的僵尸。
结果整层楼成了大型屠宰场。
阅读禁忌之书,引发灾难,归根结底还是基督教(或天主教)思想。
在基督教统治的时代,你只需要读《圣经》就行了,其他的书都是邪恶的。
受这种文化影响,传统西方鬼故事,常常出现因为阅读禁忌之书而释放邪灵的情节。
同样的,性放纵、道德败坏、沉迷享乐,也是不被允许的,所以过去的老恐怖片,常常有吸毒、滥交者必死,处女活到最后,迎战大boss的桥段。
女主人公作为摇滚歌手和意外怀孕者,自然也不受待见。
因为摇滚意味着自由思想,不受传统道德约束。
意外怀孕意味着性放纵,贪图享乐。
所以当她和僵尸拼成的人肉蜘蛛决战时,邪魔咒骂女主人公是“贱货”“骨肉皮”(groupie,意指流行乐团的狂热追逐者),而“骨肉皮”这个词,是女人公的妈妈曾经对她讽刺性的称呼。
显然,女主人公是一个性格叛逆的人,从小喜欢摇滚乐,长大成了摇滚歌手,但因为她的爱好不被主流社会接受,所以总有人对她指指点点。
而现在,一个杀死她亲戚的邪魔,用同样的方式咒骂她。
如果换成你,你会怎么做?
女主人公选择了爽快的方式,让对方付出代价,配合酣畅淋漓的杀戮场面,甚至有了“摧毁一个旧世界,奔向一个新世界”豪情快意。
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如果总有人对你指指点点,恐怕你也得考虑Fuck back才行。
这个楼的出入口就只有那个电梯吗?
为什么市区里这么大一个楼能活生生整出与外界断绝联系的感觉?
楼里居民的手机都是小灵通吗?
打个电话能死吗?
楼里都杀翻天了,最后度假那女的为什么可以跟没事一样下楼继续度假???
鬼都能爬墙飞天,一个木门就给堵住了??
你们看到了吗都能飞了。
鬼可以随便附身,那还玩个勾八??
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吓人。
虽然叙事流畅但是缺乏节奏感,就是平铺直叙地拍电影,在剧情上也缺乏新意,很多发展都能猜到。
就算恐怖片不注重剧情,也不应该拍的像小学生的流水账日记一样吧。
影片最抓眼球的就是各种粘液浇头,血液飞溅,场景和化妆封面很用心是真的,但是过分强调这类视觉冲击只会让观众觉得恶心而不是恐怖,更像是在掩盖剧情叙事上的无能,就像你盯着答辩看是不会有恐惧感的。
而且里面的各种角色非常扁平,死得莫名其妙,既不会让人同情也无法让人害怕,作为本片最大的反派,妈妈这个角色最让人无语。
一会大杀四方,该杀人的时候又磨磨蹭蹭,你说她弱吧,但谁也打不死,说她强吧,居然能被门挡在外面,被门夹手还知道疼缩回去,最后还被送进绞肉机,而且她的所有行为都是曝光在观众视角下的,所以从始至终都不像是一个魔鬼或怪物,更像是一头发疯乱串的愚蠢野猪。
单纯地堆血量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把血浆乱飞和恐怖画等号,我建议导游下次拍屠宰场纪录片。
至少那是真的。
首先看到的亮点。
电梯那段应该是致敬闪灵血浆片还是合格的,就是有太多bug一堆人又是开枪又是嚎叫的,楼里其他层住户居然没有一个觉得不对报警或者来查看的。
虽然这是个即将拆迁的房子,但是女主那层楼明显很多住户还没来得及搬,其他层不可能全搬走了就剩五楼一家吧。
而且美国人不是最懂枪声的吗最后那段女人去地下停车场,就算是太过于聚精会神没看四周,难道闻不到浓浓的血腥味吗。
但瑕不掩瑜,恐怖氛围是真的做到位了,屋内外的恶魔,仅剩的战斗力是孕妇跟小孩,人鬼间差距过于巨大的战斗力本身就是一种恐怖。
还有最后那段人体大结合…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很多年前日本的一个真人电影,最后的boss就是人体大结合版。
虽然不是首创,但是也足够猎奇。
总体这部片子配得上6分
【含剧透】我觉得好看的呀,有点血腥,主角团颜值都挺高的,我就是没太明白异化的原因,妈妈异化可能是赶巧了刚好被遇到了,但是姐姐异化是为啥啊,那个不是普通物品划伤脸吗?
也被感染了吗,我以为是被抓伤或者接触血液或者有伤口会异化,但是小姨也有伤口啊,如果是无差别选择,那怎么妹妹和小姨没事呢。
不太理解,然后邻居刚开始就想会不会异化,最后异化感觉是被妈妈召唤的,妈妈如果不召唤是不是就不异化了?
然后弟弟感觉也是普通正常死亡啊,还是因为被喷了一脸血的原因呢,他这个异化没有逻辑啊。
然后感觉姐妹俩都是很坚毅果决的人,妈妈在电梯里是有想办法挣扎自救的。
小姨最后也好厉害真的很勇敢。
小姑娘感觉就是运气佳。
然后她们一家其实是住几楼啊,我没太注意到,最后5楼的姑娘也遭殃了,难道明天一栋楼都会变成死楼吗。
当时小姨带着妹妹离开,我还想第二天警察来了会不会误会是她俩杀了这么多人啊,我本来以为就他们那一层有人住😂然后窗户开着,他们为什么没想过把异化的人从窗口扔出去,或者自己想办法从窗口出去,还有误以为妈妈发疯和死亡的过程中都没想到过报警和打救护车,还是因为没有网络和信号呢。
再就是小姨肚子里的娃好坚强,这么折腾还没事儿,然后说“骨肉皮”原来是不检点的意思,一开始没明白。
而且我认为是原身死了,才被附身的,但是这个鬼竟然还拥有该受害人的记忆,来装可怜。
好奇怪啊,然后一开始妈妈死掉在电梯里,那个鬼是无形的,所以其实被绞死的时候,可能它也没死吗?
还是又来一只啊,咱也不确定,但是既然它没有实体也OK,那为何非要附身别人呢,还是附身别人她会变厉害呢。
还有就是这个鬼收到物理重创时,是有缓和冷静期的,可能只是编剧为了给主角一点喘息的机会的。
不然一直太密集了。
最后她俩逃生离开的时候,我就在想,我现在要么赶紧走,要么回去处理书,当时以为解决了,录音说放回原处,不然摆桌子上感觉好危险啊。
就这样瑕不掩瑜吧,个人觉得好看,然后妈妈的演员其实很漂亮啊,红发真美丽,可惜后面一直怪样子,演员好拼。
然后小姨的演员开始觉得普通,越看越有韵味!
美丽!
喜欢漂亮小姐姐。
然后弟弟演技较差些。
姐姐感觉敏锐理智,可惜凉的早,可怜唉。
故事开场,一个女孩在湖边安静的看书。
鉴于此类影片的套路,很快,她就会嗝屁。
果不其然,这女孩和自己的表姐谈了会儿心之后,头皮直接被扯了下来。
好不容易挣扎到湖边,表姐已经完全黑化,一对男女当场领便当。
然后,故事正式开始。
故事的主角,是一对姐妹。
妹妹是个为了追求音乐梦想到处漂泊的人,也不知道咋滴搞大了肚子,想着回家找姐姐。
而姐姐此时已经有了三个娃,三只神兽闹天宫,折腾起来也要了她半条命。
关键的问题是,姐姐此时感情危机,老公跑了,公寓还要拆迁。
妹妹找上门的时候,姐姐正准备打包。
俩人见面,彼此怼一下也是正常,然后,想着交流姐妹之间的感情?
对不起,不给机会。
故事里头的小女儿,出场就非常诡异。
一般套路,砍娃娃人头的,基本是黑化先锋。
不过,这部里头,小女儿可没有,不过这粗糙的“武器”,最后也不是“绝地反击”的大杀器。
而大女儿和儿子,此时已经到了“大人”的时候。
家里头乱糟糟,儿子已经想着“替老妈分忧”了。
这时候,剧本送上“地震”,让儿子的梦想成真。
无知者无畏,当一个人怀抱“替老妈分忧”的伟大理想,就有点可怕了。
可是,事实就是这样,太多人怀抱着“为你好”的美好愿景,做了很多“不恰当”的事儿,能举的栗子太多,懂的基本都懂。
结果呢,老妈第一个被自家儿子给坑了。
从这里开始,故事里头就开始血浆齐飞了。
你以为凭借“家庭关系”就能抵抗“鬼玩人”,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次故事不给你玩套路,全家都得挂。
最后,妹妹带着小女儿算是逃出生天了,一场电锯惊魂大战缝合怪,也是挑战观众神经,不知道是个啥原因,类似的题材好像老外相当青睐,这种完全靠观感刺激的“恐怖片”,实在无感。
而这一切,感觉和片头也没啥关系啊。
当然有了。
开头的表姐,在整个公寓都闹翻天的情况下,竟然在片尾毫无察觉的出场了,这一地的血浆,大概是又找到了新的出路。
恐怖片就是要让观众感受到恐怖。
如何让观众觉得恐怖?大师希区柯克说过:“让观众痛苦”。
让观众痛苦的方式有很多,恐怖环境带来的压迫感,血腥场面带来的视觉冲击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温子仁导演的《电锯惊魂》系列就是恐怖氛围与血腥场面的集大成之作,其更注重布景“密室”带来的压迫感。
《鬼玩人崛起》则不同,血浆带来的视觉冲击才是它的主场。
《电锯惊魂》 血浆恐怖片当然常见。
去年A24口碑力作《珀尔》也是很典型的血浆恐怖片。
《珀尔》导演的主要目的非常明确:将恶魔老太太珀尔的恐怖发家史展现给观众。
通过极具感染力的时代布景与米娅高斯爆炸的演技,《珀尔》的完成度非常高,惊悚程度也在线。
《鬼玩人崛起》目标同样明确:引狼入室一顿操作。
但这也让《鬼玩人崛起》变得仅剩暴力。
《珀尔》 那么下面就是缺点: 甄子丹的《导火索》,基努里维斯的《疾速追杀》系列都是通过打戏推动剧情。
《疾速追杀》系列将打戏完美融入了剧情的发展,使影片在节奏与完整度适当的情况下观感非常刺激。
但《鬼玩人崛起》则是视觉的堆砌。
一切的血浆好像只是为了血浆,一切的杀戮也仅仅为了杀戮。
剧作相当粗糙几乎为零,成为了一部仅有打戏的电影,从头干到尾。
那么剧情是如何推动的?通过几个智商为零的主角。
白发美少女全程作死,毫无动机的那种作。
先是搞了本黑魔仙的魔法书,然后不听劝也不收手,妈妈中招也没有非常忏悔,首先这就代表着几个主人公的人设压根就立不住,就是为了成为喂狼的鸡而出镜。
导演编剧的设计感太过强烈,假到离谱。
《疾速追杀》 滤镜的滥用让这部电影看起来很难。
是真的难。
(激光IMAX2D超级氙灯照明可能也看不清😅)片头的黄绿色滤镜还不错,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整部电影铺垫好的恐怖灵异气氛与时代特征。
但从片头结束以后,一切的黑夜场景也都灌满了滤镜,这就导致血浆与黑夜融为了一体,恐怖感大打折扣。
丹尼斯维伦纽瓦的早起作品《理工学院》使用黑白滤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防止影片过于血腥恐怖。
但《鬼玩人崛起》不行,就是用血浆吸引观众的片子,血浆掉色怎么能行?
《理工学院》 《鬼玩人崛起》仍然在克制。
既然已经忽略了剧情,那就让血腥发挥到极致。
既然已经是R级,就不要克制。
片中用了鱼眼镜头模仿猫眼,妈妈明明可以用棍子插进猫眼戳进对方眼睛,让观众“更加痛苦”,很遗憾并没有。
包括几次用刀肉搏,生吞玻璃片,设计也都不够好,甚至非常老套。
之前有电影这样做了,我为什么还要看《鬼玩人崛起》? 鬼的战斗力成迷。
很明显,导演想让鬼削弱就削弱,连门都撞不开。
想增强就增强,隔空移物都行。。。。。。
那么作为血腥恐怖片,《鬼玩人崛起》还是合格的。
毕竟制作等级还在,也足够重口。
配乐的使用还算合理,没有过度的使用jump scare,观感也比较流畅。
但仅仅是“大逃亡”,观众真的买账吗?这是编剧应该考虑的。
老版本原作是非常经典的恐怖喜剧片,无处不在的恐怖又搞笑的情节 现在这么拍成这样?
失去了无限精彩创意的灵魂!
纯恐怖片这个题材不适合啊.这几年的翻拍,除了布鲁斯·坎贝尔剧版还保持着原作幽默风格,电影版翻拍毫无新意,也丢掉了至关重要的幽默感。
剧情人物僵硬的没法看,总之个人见解,丢掉创意砸IP,白瞎了》
没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桥段,三个孩子还有一个变性人,让人错愕。
血浆够了,死法够了,看似炫,其实故事不够,创意不足。
真的大失所望啊,特別是這部電影還有一個非常好的開局,開場戲很驚喜,有點小幽默,又有點小血腥,再配上上升的片名,我還以為《鬼玩人》真的要崛起了!結果正片進入一天前,直接換了一家人作為了故事的主角,我真的大呼WTF?整預告騙呢?主要這一家人的故事真的超級無趣,母親兩姐妹就算了,為啥三個孩子兩個是按政治正確選的角??恐怖片還要整這些?還有,你明明在翻拍《鬼玩人》,為什麼要在正片裡加那麼多《閃靈》復刻致敬?你到底在翻拍誰?掛羊頭賣狗肉啊。而且,整部電影真的不恐怖啊!因為鬼是猛鬼,出場真的太多了,完全看麻木了,驚嚇鏡頭真的一般。最後好不容易縫合怪能扭轉一下,結果幾乎沒露過正容,都是在陰影處,你都R級了,不會是在省特效錢吧?而且,說實話,《鬼玩人》系列根本不用崛起,三季電視劇,每一集都比這個好看幾倍。
类型元素和整体质感是高水准的,尤其是即迈克尔贝尝试无人机拍摄失败之后再看这部,其间数次的无人机主观视角镜头表现力极强,让人顿感新技术在老题材片内刮起了一阵新风。尤其是本片难得的投资充裕,视听设计考究,让其在恐怖片维度内算一流的观影体验。不过制作逻辑依然是按照最低水准的恐怖片执行的,做为独立电影的完成度很低,惊悚主线的铺陈透露着无奈的敷衍,看似有个家庭和家庭成员互害的主题,也只是以一个物理层面的family“侠”做结。序幕让人误产生的宏大感和压迫感随着陈旧的主线故事发展逐渐淡去,鬼玩人,“玩”的不够嗨是原罪。
我有点懂这片为什么烂番茄分这么高了(开画后不幸掉了7点),要的就是这种古早b级血腥的纯正滋味儿!喜欢作死的恐怖片白人,手贱的猪队友,逃起命来不爱跑只在地上扒拉的倒霉蛋!应有尽有!人物的愚蠢行为会让你摇头say no,但乱飞的组织器官会让你大喊wow!最后浴血(字面上)奋战一夫当关的女主也到位了。血浆管够,根本对味!另外被附身的妈妈好像李莎拉啊哈哈哈哈哈。
还是可的这熊孩子多作死她妈虐杀他们时我就有多爽哈哈哈哈哈
3.5星。新世纪后的鬼玩人系列已经彻底基因变异成血腥惊悚向,而这次的场景也终于不再聚焦到深山老林,地图更换成了即将拆迁的公寓,树枝自然也被电线给替代,只是依靠女性附体的设定相同,不过恶魔的技能树上额外点了爬墙、漂浮、合体变身,还增加了剩下肉渣也可以不死的设定,战力提升不止一个档次,同时还给影片头尾呼应埋下伏笔,反观人类这边神器有且只有靠路边捡来的电锯,这玩意轻轻一拉就能满足carry全场的幻想~不过受害者从作死团换成无辜一家让其背上道德包袱,热心帮忙的邻居小哥是倒了大霉,好在导演唯一的温柔留给了最可爱的小女儿~
爆浆恐怖片。但是它最能吓到我的其实是片名出来的那里。
“鬼玩人”的新瓶装老酒——旧公寓楼取代林中木屋,一家人取代死党,是现代对经典的新解读,使它适用于新时代语境。编导能够发展这一IP,而不仅止步于模仿,血浆升级,复古类型片擅用的裂焦滤镜被玩出花。驱动情节的并不是常规恐怖片的套路,而是动作片的套路。编剧想方设法让角色处于封闭环境无处可逃,因为只有这样的虐杀才更幽闭恐惧和可观。btw: 和《危笑》《野蛮人》都是大妈妈主题。
好家伙,这血浆不要钱啊?浪费满满一电梯,你没听错,血浆用电梯来盛,整整一电梯的血浆,还真是下了血本啊,最后居然用如此邪典变态的画面来收尾,这导演真是有点反人类的意思,太逆天了
真浪费红色颜料
说它很强,门也进不去还得钻洞,说它弱吧,又一直死不了,最后被整进绞肉机也太弱爆了,鬼玩人被人玩?
视听体验太棒了,欲望从未如此强烈地想去电影院看一遍!去更真实地感受恶魔的啸叫,器官、肢体破碎和血浆喷涌而出,聆听电锯和粉碎机的轰鸣…密室逃生Boss战通关模式推进剧情让人ARPG游戏沉浸感十足,小姨子全程智勇双在线,飒爽英姿,必须好评!没有人比美国人更懂“物理驱魔”,美中不足开篇引子制作太低劣,恶魔损话尺度也不如前作。
开局就先来个撕头皮,简直不要太爽。我以前总是对这些招惹鬼神触犯禁忌的人感到厌恶,因为不作死就不会死,现在想开了很多,他们不作死那我看什么😁
血浆惊悚片的文艺复兴?回光返照罢了。
我天太烂了吧,还不如《摄像机不要停》的前半部分。而且有呕吐镜头,吃饭时千万不要看!
第一个是鱼眼镜头,隔着一道门的安全感和恐怖逼近的临界点,放大和扭曲又很合理。第二个是煎蛋时候的裂焦镜头,用在恐怖片上再适合不过了。第三个最后的车库抓人,很有悬念的空间调度,让观众猜会在哪里出现。
很生猛,很血腥却没有故事,现代恐怖的这种老技法已经不吃香了,单纯的虐杀真的让观众审美疲劳了。如果没有吸引人的故事或者创新出奇的氛围,仅仅靠着血浆,从新技术层面玩转的还是旧的视听,那么恐怖片这个创作的途径将会越来越窄。
血浆多是挺多,但好像没有规律,这个系列的特色就在于鬼玩起人来不用遵循任何规律?
够血腥够变态,很有诚意的血浆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