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两集,一如继往的好看,喜欢看这种题材的剧,虽然演过多版,但都角度不同,内容不同,百看不厌。
这次演员换了不少新的,总理的扮演者有些出戏,不如刘劲舒服,可能是不习惯吧,其它人换的挺好,外型酷似,特别是叶帅,克公,太像了,这次选演员下了不少功夫,马晓伟这次没演常,有些小失望,继续追剧。
漫山红遍,层林尽染,香山叶正红。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民主、自由的新中国。
昨晚,由巴特尔执导,盛和煜、柳桦编剧,唐国强、言午、王伍福、郭连文、何林翰、张宁江、崔一梁、郜峰领衔主演,杨童舒友情出演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香山叶正红》在央视一套圆满收官,燃情再现建国荣光,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
《香山叶正红》自11月22日在 CCTV-1黄金时间开播以来,收视率连续破1,稳居央视网、腾讯视频、爱奇艺、今日头条热度榜前列。
中国视听大数据显示,该剧连续三周收视率稳居全国榜首,屡创新高。
电视剧《香山叶正红》相关微博话题累计阅读量超一千四百万,强势掀起了年轻人的追剧热潮,观众好评不断。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光明网、学习强国、人民日报人民号、央视新闻客户端、CCTV电视剧、央视一套、CCTV4、国家广电智库、中国青年报、中国电视报、中国艺术报、文艺报等上百家主流媒体报道该剧,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人民日报海外版以《重温“进京赶考”,不忘初心使命》为题,发文点赞该剧的历史内涵与现实意义。
光明日报高度肯定该剧在人物塑造上的独到之处,评价《香山叶正红》:伟人有温度,平民有格局。
文艺报发文评价:“《香山叶正红》站在党的奋斗成就和历史经验高度,回顾新中国诞生的伟大征程,重温‘赶考精神’,堪称历史观照现实,引领我们继续走好新时代‘赶考路’,答好人民考卷的闪亮航标。
”
新中国诞生开启中华民族历史新纪元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香山叶正红》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广播电视局策划指导,中央电视台、腾讯影业、北广传媒影视、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日报、中影股份、京视传媒、河北广电影视、腾阅文化、唐德影视出品,首次以香山为切口,鸟瞰新中国成立过程,主要围绕进京、和谈、渡江、经济建设、筹备政协、召开政协等多个事件,讲述了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毛主席带领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入驻香山“进京赶考”,解放全中国、筹建新中国、搭建起新中国四梁八柱的故事。
昨晚,《香山叶正红》圆满收官,燃情再现了建国荣光。
经过广泛讨论,五星红旗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定于北平,北平改名为北京。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隆重召开。
经过紧张有序的筹备,中国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
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而此时,香山的红叶也漫山红遍,层林尽染,蓬勃展现出“香山叶正红”的开国气象。
以“正在进行时”讲述历史获好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进京赶考、国共和谈、渡江战役、召开政协、开国大典……如何将拍过多次的真实历史拍出新意?
如何让历史课本上的大事件活起来?
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并吸引观众的突破口。
对此,《香山叶正红》在尊重真实历史的基础上,创新叙事方式,以“正在进行时”讲述历史,让观众跟随事件进程,沉浸式感受蓬勃的开国气象。
以渡江战役为例,该剧多线并进,既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远大的战略部署,有陈毅、邓小平、粟裕等革命将领高超的军事指挥,也有解放军团长姜莱阳等前线战士的英勇战斗,更有游击队队长张淑花、渔民黄水根、黄阿毛父女、河间支前队队长赵玉甜等普通群众的举家支持,由此形成一部多视角下“宏大历史与家庭命运交织”、“军民同心”、“伟人与人民共振”的人民战争史诗,令观众沉浸其中,感同身受。
有观众点赞:“走进历史现场、走进历史深处、走进人物命运,《香山叶正红》用‘正在发生’的历史事件,让课本上的历史鲜活起来,拉近了观众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的距离。
”人物塑造接地气,伟人有温度,平民有格局该剧导演巴特尔表示:“1949年3月到10月,是中国历史上变化最大的八个月。
”《香山叶正红》不仅以香山为切口,恢弘展现了伟大转折时期,开天辟地的中国“巨变”,更以接地气的创作思维,聚焦历史中的“人”,将宏大历史与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相结合,伟人战略思想与人民支持相结合,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胜利和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必然性。
该剧总编剧盛和煜表示:“感情是春雨,它会使重大历史题材变得温润。
”《香山叶正红》用接地气的人物和饱含真情的故事生动展现了党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
以毛主席为例,毛主席和西柏坡老乡坐在一起看文艺演出,喜欢吃老乡家种的辣椒,还跟老乡换旱烟抽;向村里的私塾先生借的书看完了,按时还书,还托人送去了饺子,以表谢意;面对著名民主人士柳亚子的烦恼,毛主席不仅以“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诗句妙语说服,更亲自登门拜访,效仿“三顾茅庐”在门外等候午睡的柳亚子醒来,留下了一段伟人和诗人的佳话;当得知警卫员柳二勇思念母亲,毛主席特别安排支前模范赵玉甜来北平,让这位英雄母亲与儿子相见。
一个共产党人,一位人民领袖“来自人民、心系人民”的至真情感,令人泪目。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香山叶正红》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个个生动的细节,深入人心地让观众体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赢得人民的拥护,为什么能考出好成绩。
该剧在伟大中见平凡,平凡中见伟大。
业内人士盛赞《香山叶正红》恢弘叙事和朴实温度并举,是一部充满丰富文化内涵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佳作。
众多追剧观众也点赞:“伟人在‘开天辟地’中不失烟火气,人民在无私奉献中闪耀报国心,《香山叶正红》激情似火,有理想、有温度、有筋骨、有力量。
”重温“赶考精神”,树立向上榜样引共鸣2021年11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决议》通篇融汇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所进行的奋斗、牺牲和创造,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香山叶正红》便契合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回顾党的奋斗成就和历史经验,重温了历久弥坚的“赶考精神”。
该剧播出后,中国共产党人的“赶考路”令观众汲取了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备受鼓舞,而姜莱阳、萧静娴、柳二勇等挥洒革命青春的年轻人更为当下年轻人树立了“向上的榜样”,引发共鸣。
前有百万雄师过大江,后有百万雄师下江南。
剧中陈毅称赞南下干部团的年轻人离开了学校、离开了家、离开了舒适的生活和熟悉的城市,毅然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
对此,有观众表示:“革命年代的年轻人已经做了表率。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我们也要向他们那样为理想而奋斗,不负韶华、不负青春、不负时代。
”抚今追昔,赶考是永远的命题。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香山叶正红》以恢弘的笔触回顾历史,深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用行动作答人民考卷的“精气神”。
当历史观照现实,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重温《香山叶正红》的“赶考精神”无疑极具现实意义,这将激励我们传承革命精神,奋发进取,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继续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5点希望:一是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二是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三是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四是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五是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回顾新中国诞生历程,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重温“赶考精神”的《香山叶正红》无疑是这五点希望的鲜明例证和文艺创作典范。
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
《香山叶正红》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跟v以往领导的形象差太多了,演过头了。
有时间驶驭不了还不如不要演,,导演也真是的,都没有把好关。
实在没太多话讲了,就是为了来吐槽一下已经写三行了不上不够,剧评太难了,我只看了3分钟,写的时间还长一些以下是废话。
你是?
你在哪呢呀呀呀呀呀呀?
好好看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啦啦啦,编剧也太注重温情了,和历史总觉得还是有脱节
最近播出的这几集给我看破防了。
参加渡江作战的人群中,除了我们英勇的战士,还有许许多多的老百姓。
他们虽然没有同解放军一般穿一身军装在前线奋战,但他们也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二勇的母亲赵玉甜是河北河间府支前队队长,带领队员将物资送到部队后得知部队缺船工,便号召队中的船工留下陪部队渡江,即便被姜莱阳告知这项任务是危险的,大家也决定一同出力。
二勇十四岁的时候就被母亲送到了部队,还笑称母亲在怀孕的时候就带着他支持革命,都是妥妥的“老革命”。
赵玉甜说起儿子满满的骄傲,东北战役都有儿子的功劳。
儿子在警卫团尽职尽责,母亲在支前队伍上奋力支持,即便母子二人多年未曾见面,但二人都全心全意为同一个目标前进。
还有江南渔家女黄阿毛,她的母亲是游击队队长张淑花,多年来一直奔波在抗战第一线,阿毛曾在南岸与母亲短暂见面,又匆匆分开,还没从再次离开母亲的伤心中走出来,父亲黄水根就为了保护刚组装好的船只,被国民党的轰炸机炸死。
我的泪也跟着流啊……
在大家的共同协力下,解放军开始渡江。
在夜色中,解放军划动小船直奔长江对岸,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大炮纷飞打向对岸,掩护渡江的船只顺利渡江,也向国民党的南岸阵地发起攻击。
众多船只上,赵玉甜和阿毛也在一只小船上摇着橹,一位是母亲,一位是女儿,但她们都在为了共同的胜利而斗争。
渡江突击团上面的红旗已经被子弹打穿了不少窟窿,但大家的士气足。
经过不懈努力,张淑花带领的游击队和姜莱阳部队终于汇合,双方激动拥抱握手,张淑花也在人群中看到了欢呼跳跃的阿毛,母女俩穿过人群呼喊着对方,这是多年后千载难逢的团聚,让人泪目。
就像剧里旁白所说,渡江战役是人民的战役,有很多像张淑花、阿毛、赵玉甜这样的人民群众,她们都是大军中的一员,她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她们与解放军并肩前行,威力势不可挡。
看完这几集给我治愈了,一觉醒来又是美好的一天。
向平凡又伟大的他们致敬!
因为有强迫症所以不敢轻易看一部电视剧,即使看着无聊之际也要看完。
所以这部电视剧是我咬着牙看完的。
观后感就是一部粗制滥造应景的电视剧。
首先这个时期的电影电视剧这十来年了这几位特型演员演了不下十部电视剧了,同样的历史却经常具体事件上一点也不一样。
估计这几位特型演员也疲倦了。
首先,剧本写的不算太好,虽然有几位虚构但又有真实人物的小人物这也仅是唯一亮点。
整部电视剧的剧本感觉散、乱、杂,无头无尾。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香山叶正红。
近日,由巴特尔执导,盛和煜,柳桦编剧,唐国强、许文广、王伍福、郭连文领衔主演的革命历史剧《香山叶正红》正在CCTV1热播,葫芦视频与卫视同步播出
该剧以香山为切口,从进京、和谈、渡江、经济建设、筹备政协、召开政协等多个事件入手。
讲述了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毛主席带领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入驻香山“进京赶考”,解放全中国,筹建新中国,搭建起新中国四梁八柱的故事。
从首播情况来看,央视又一次拿到了王炸,收视率轻松破1。
该剧开播后不仅有央视亲自为其宣传内容,更是被新闻联播表扬,并配以视频。
据悉,剧集塑造了230个有名有姓的角色,完成了348个场景拍摄。
这意味着,除开主角这部剧的每个小角色都是真实、鲜活的。
《香山叶正红》将以剧情的方式来为大家展现这段历史的清晰脉络。
在编导上,编剧盛和煜非常值得信赖,他一直是靠成绩说话,他编剧的《走向共和》,至今仍保持着9.6分的高分,绝对是国产剧中的佼佼者。
而《汉武帝》、《夜宴》、《恰同学少年》、《赤壁》、《黛玉传》等观众认可度也极高,由他操刀,剧本方面是有保障的。
导演巴特尔更是品质的保障,曾执导过《我是警察》、《江山》、《较量》、《大唐代宗》、《至高利益》、《国家孩子》等多部优秀作品。
2002年凭借《江山》获得第十六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导演奖。
除开编剧及导演,这部剧的演员也都是实力派,基本都是老戏骨,年轻演员以及流量小生很少。
值得一提的是,唐国强老师继《跨过鸭绿江》《大决战》之后,唐国强老师主演的电视剧又一次登上央视的舞台。
唐国强,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毛泽东特型演员。
出演过非常多的优秀作品,各种大奖几乎拿了个大满贯。
再次饰演毛泽东,唐国强本人表示压力很大,1999年他在这里拍过《开国领袖毛泽东》,21年过去了,再次塑造毛主席,他希望能有所突破。
除了唐国强老师以外,还请来了3位特型演员。
王伍福,也是国家一级演员,曾在《大决战》、《跨过鸭绿江》等诸多大剧中都是饰演朱德的角色,所以经验颇丰。
饰演刘少奇的郭连文,和王伍福情况类似都是多次出演同一角色,已经能够将其的性格特色,人物风格完美拿捏,给了观众极强的代入感。
至于周总理的表演者,议论颇多。
原定的演员是刘劲,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1996年出演《遵义会议》,饰演“周恩来”,从此成为特型演员。
此后出演了《长征》、《张学良》、《建国大业》等多部影片。
然而因为刘劲的档期冲突,无法参演。
剧组只能更换人选,最后选定了许文广进行饰演。
许文广,光听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他在《人民的名义》中塑造的“丁义珍”一角却是深入人心。
也正是因为这一角色过于深入人心,再加上外形上的差距,不少人表示,无法带入。
不过除开外形,许文广的履历一点也不输其他人,他不仅是国家一级演员,还是中国国家话剧院影视公司董事长、演员中心主任。
从剧情上来看,该剧可以说质感满满,很多细节藏在其中,第一集主要人物就全部登场,尽显一代伟人的风采。
《香山叶正红》的叙述方式更像是将当时的场面复述了下来,相当真实。
开头就是欢快的歌舞,庆祝北平解放,后面更是从人民脸上洋溢着笑容、给解放军送食物等等情节都有极强的代入感,和书中讲的一般无二,也是展现出大家对解放的认可和对我党的热爱。
从播出的前几集来看,节奏非常快,第一集就讲述了离开西柏坡前的一些事情,无论是主席品尝辣椒,还是警卫员与主席的对话,亦或是萧静娴不让把指示标识用钉子钉在墙上,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除此之外,还铺垫了一些戏剧性特色,增加一层神秘感,有一个镜头就是南京保密局少校特工接到密保,上面写着“尽快了解,目标何时进北平”,不仅使得情节更加紧张刺激,也是为后续内容做了铺垫,逻辑缜密。
夯实的剧本实力加上演员的精湛演技,《香山叶正红》的情节虽然偏向于纪录片,但剧情进展速度恰到好处,特别适合一家人一起看。
从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立时代潮头,追求光明和真理。
黄薇看起来又老又凶巴巴的,感觉她不适合再演邓颖超了。
可以考虑转型演些女反派之类。
记得她在十几年前国庆七天乐友情出演坏女人角色演的挺好的。
比如演恶毒的妃子,演恶婆婆之类的。
其实可以发挥的地方挺多,并不一定非要执着演一辈子邓妈妈。
黄薇看起来又老又凶巴巴的,感觉她不适合再演邓颖超了。
可以考虑转型演些女反派之类。
记得她在十几年前国庆七天乐友情出演坏女人角色演的挺好的。
比如演恶毒的妃子,演恶婆婆之类的。
其实可以发挥的地方挺多,并不一定非要执着演一辈子邓妈妈。
周恩来太不象了!
之前周恩来的饰演者都不错!
虽然一个不如一个,但是总算是过得去!
这次太令人失望了!
英俊潇洒的周恩来在此剧中一看腮帮子鼓嘟嘟就作呕!
可是我爱看此类题材电视剧!
勉强看一下吧!
唐国强老师的毛泽东真是形神兼备,这也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幸事!
朱德,邓小平,刘少奇,陈毅,都是老演员!
值得期待!
在电视剧《香山叶正红》中,主席曾说此番从西柏坡到北平是“进京赶考”,更以李自成的例子感叹“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忆昔抚今,新中国已经走过了七十多年的光辉历程,再来重温党的百年征程,从至暗时刻到黎明破晓,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迎来了真正属于人民的万里江山,确实让人感慨万千。
《香山叶正红》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热播。
追剧过程中,不禁让人想起刚刚于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此次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该决议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从成功出发,走向新的成功,《香山叶正红》无疑是历史伟大节点的见证。
全剧开篇,是从我党领导人进北平讲起。
从西柏坡动迁而来的党中央,将香山半山腰的双清别墅,作为了大后方的总指挥部,革命前辈正是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了“渡江战役”,也进行了经济建设规划、筹备政协、召开政协会议等重大历史事件,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筹划和建立新中国的光辉历程。
《香山叶正红》有宏观的视野,在叙事层面采用的是多线并进,可以让观众更清晰地感受到,新中国的成立之于整个世界的意义与价值。
同时,也以更客观的视角,来看待建国前夕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让历史有质感,有温度,更符合真实化的还原与重现。
由此,该剧也在历史的大框架之下,刻画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诸如毛主席及各位革命领袖们,都有着很多的戏份进行烘托塑造。
比如对毛主席生活场景的再现,就相当朴实又贴心:离开西柏坡之前,他还嘱咐警卫员专程去还书,并随手带上一些刚包的饺子……这样的小细节,所凸显的是人物做事的有始有终,以及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朴实与和蔼;在香山深居简出期间,毛主席为工作不舍昼夜,但也有许多生活场景,让人看到了这位伟人的真性情。
比如他同几个孩童一起走山路的欢快,还有同警卫员一起忆起延安张思德时的落寞,都令人物的情感更加饱满,形象更加真实。
其实不仅这些,《香山叶正红》也着力刻画了主席在待人接物层面所呈现的智慧与魅力。
比如刚刚播出的剧情中,他和著名民主人士柳亚子之间的一段交往,同样让人印象深刻:主席与柳亚子是很深的故交,曾经凭一首《沁园春·雪》留下许多佳话,两人交往过程中,以诗唱和颇多。
而今,虽然两人在西郊机场阅兵时有过会面,但因为主席事务繁忙,并没有再约他深谈,于是柳亚子自觉不快,还写了一首诗《感事呈毛主席》转交给主席,主席从诗中看出他的用意,不仅安排改善柳亚子的生活环境,还和诗一首回给柳亚子先生,旋即解开了对方心中的疙瘩。
之后,毛主席又亲自上门拜访柳亚子,得知他正在休息,就没有去打扰,而是在院子里等……这个场景,不禁让人想起曾经的“三顾茅庐”的故事,两人一个雄才伟略,一个经纶满腹,都是有大学问的大人物。
对于柳亚子的“牢骚”,毛主席是典型的大局观兼顾细节控,总能用自己的诚意与行动来化解,或许这便是我们常说的高情商吧。
虽然在整部剧中,主席与柳亚子交往的剧情并不太多,却让观众感受到一个有情有义、高瞻远瞩却又平易近人的主席。
不仅对伟人领袖有细腻的刻画,《香山叶正红》有许多小人物也很出彩,比如中央警卫员柳二勇,就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二勇年龄不大,行动敏捷,枪法精准,带着农村娃的朴实与警卫员的机警,虽然也曾犯过冒充劳动大学学员去探望团长姜莱阳的错误,但他胜在知错就改,成了一名意志坚定的好战士。
这个人物,带着一些喜感,但又饱含深情,比如他和姜莱阳一起流泪怀念牺牲的战友的场景,就相当感人。
值得一提的还有慈幼院的老师萧静娴,不同于二勇一路追随党的领导,静娴对党的认识则是逐步深入的,毕竟她生活的北平也是刚刚解放。
所以从初始时她对中国共产党的一知半解到参加西郊机场阅兵的兴奋,再到闯入双清别墅后,遇见毛主席等革命领袖时的激动,以及对北平城新秩序日新月异的感受,使得她决心放弃赴美留学的机会,留下来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
静娴这个人物是从更客观的视角来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新变化,无疑更具说服力。
总体来说,《香山叶正红》遵循史实,剧中所出场人物、所发生事件皆有历史出处,同时也有艺术化的处理,使得整部作品有历史大局观,也能照见人物内心世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但又注重故事性与节奏感,让观众看得懂,乐意看,而这正是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所承载的历史意义与社会价值。
对于七十多年前的共产党人而言,如何打破“历史周期率”,创设新中国的长治久安、繁荣富强,是建国、治国的第一要务。
而到如今,面对现代化中国以及复杂的国际环境,如何从历史过往汲取经验教训,如何在新的征程上继续大踏步前进,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所应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香山叶正红》的播出,让理想照进现实,让过往与未来对话,之于观众而言,是一次鲜活生动的共和国历史温习,更是一次走心的爱国主义教育。
最近在疯狂给身边朋友安利央一播出的《香山叶正红》,这一路追下来,就想说一句话:央视出品,必属精品!
先去查了一下这部剧的收视情况,可以用四个字形容:高居榜首。
为啥这部剧收视率这么好呢?
总结了几点原因:首先是题材好、内容好。
这部剧以建国前的故事为主要内容。
那时国共两党位置转换,但仍潜藏危机、暗流涌动,是非常关键的时刻。
同时香山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的第一站,见证着中国共产党要着手新中国的筹建工作与许多决定中国命运走向的关键瞬间。
《香山叶正红》就聚焦这个时刻,讲述了许多温情的故事。
然后是讲述的角度好。
《香山叶正红》是重大历史题材剧,但有很多艺术化的创作手法。
对小人物如姜莱阳、柳二勇这些虚构人物的创作十分到位。
他们是小人物,更是年轻人,讲他们的故事,就是讲那个时代多数青年人的故事。
对毛主席、周总理这些大人物的讲述也很到位。
他们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和老百姓一样,会关心生活中的一米一粟,有真情实感。
小人物深刻,大人物温情,让观众在无形之中有了更强的带入感。
最后是阵容的强力保障。
导演是多次获得“飞天奖”的巴特尔,编剧盛和煜,他的《走向共和》在豆瓣保持着9.6的高分。
演员阵容更是响当当,唐国强、王伍福、郭连文、何林翰、张宁江、崔一梁、郜峰、杨童舒……强有力的导演编剧搭配实力演员,这部戏绝不会错。
看了二十多集,有进京赶考之始末,有渡江战役之壮阔,又有粮食价格变动生活百态,还有特务刺杀的惊险……想说《香山叶正红》又详实、又生动,又精彩、又刺激,节奏一点不拖沓,故事细节非常充盈。
这样的剧怎么会没有收视呢?
越往后看,越是激动,不仅仅是因为剧情,更是因为看到现在我们电视剧制作水准不断上涨而激动。
国剧当道啊!
这就是中国力量啊!
一定要多出这样的好剧,多出这样的精品!
《香山叶正红》的剧情马上就接近尾声,还没开始追剧的可以抓紧了,相信我,是可以打开一口气可以看好几集的那种!
红旗还能演多久
让丁义珍来演周恩来,怎么想的呀,咋看也看不出来周恩来的样子来,毕竟周总理是以相貌和气质出名的,你怎么着也得稍微贴合一点吧。有一些演员形象上确实有出入,不过说实在的,演员不是重点。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前几集极力展现的共产党人刚刚进入北京城的种种现象,应该说是时隔多年以后再一次展现了《霓虹灯下的哨兵》。几位青年演员里,有的人不错,但是那个萧姓女青年,说实话有点做作。能把一个好题材拍这么无聊,也挺佩服导演的功力。
这部剧作为主旋律电视剧拍得还可以,我挺喜欢看的。
🤓️
还行,复习下党史,没想到这次演周总理的是丁义珍
央视一套
拍得非常好👍把真实的历史娓娓道来,细腻,生动、感人,人民的伟大在细节里诠释、融入伟大的事业……
周总理的演员不合适,看着难受
还可以~和家里人一起看的,演得不错。个别用配音的演员有点出戏
这到底是哪里找的周总理,太不像了,太刻意了!除了这点哪里都好
周总理,找演员演伟人,找不到像的至少找一个帅的,找个猪头三来玷污伟人形象
虽然说这种革命历史剧可发挥的空间有限,但即便如此,它在革命历史剧中也并不出彩。主演们中毛刘朱都是演了多少年的特型演员了,但年龄太大了,脸上的松弛的赘肉丝毫看不出是奋斗多年的革命家们。周的演员换了刚看不适应,但多看几集倒也还好,没有明显的纰漏。主角们自然是一贯的伟光正了,这无可厚非,虚构角色的剧情就太尴尬了,看不到多少逻辑。团长过江侦察就找到了船工失散十多年的妻子,船还没靠岸,十多年未见面的母女就确认了对方的身份抱在了一起,国军飞机就丢了一枚炸弹就命中了船工,支前的大娘和团长闲聊就发现自己儿子原来在四野就是团长的手下,而且二人关系不一般,这些内容简直在侮辱智商。把它当做历史事件的梳理就可以了,至少知道了进京赶考住在了香山,除此之外无法期待更多。
衣服太新了,没有拍出劳动人民的真实水平
看到有张宁江一时还有点转不过来,塞上风云记的反派还没缓过来就演了这么个正面人物。
勿忘建党之初心,勿忘建国之使命
主旋律题材,全篇浓浓的说教风格,台词满满的申论套路,让人听了烦不胜烦。可是尽管如此,我还是看的热血沸腾,只因为主席的“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年纪大了,不像以前了,这部片子都看完了。
那个反派一直倒鱼是在干吗 爱养鱼的反派 还说鱼是自己 不如养条龟啊反派
爸爸很爱看的一部剧
换了个别角色总感觉被破坏了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