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北京以南所有的空气都是属于他的。
我们费了很大劲才隐瞒了他的身份。
”你可以理解编剧在嘲笑中国的伪君子们。
“三万五?
是每个人三万五?
那可是七百万。
什么?
他们搞了半天才只要三万五。
”我不知道是不是在嘲笑墨西哥的贫穷还是在嘲笑老美们“不食肉糜”。
“当你看着孩子们的双眼,你不得不……”天呀,这是在嘲笑那些剥削人又赞助人的大款们吗?
生活,什么时候都别忘了嘲笑,嘲笑世界,也嘲笑自己。
看到《13罗汉》名号打出来的时候,我终于开始质疑会不会一直发展到《18罗汉>,几乎每年不变的面容,几乎每年不变的气势和智慧~(呵呵,hc起来)乔治克鲁尼依然风度翩翩,布拉德还是那么酷劲十足,而matt则保持了自己憨憨的可爱。
这次故事有点特别,虽然不少人质疑逻辑上有点问题,但是安迪的出现无疑让我们又找回第一集的感觉。
还有阿尔·帕西诺的友情出演,明摆这一个《教父》阵容啊~这一集的故事讲得依然很复杂,但在一些细节解释的不是很清楚,不过这点问题绝对不会影响我们这些女影迷观影的兴趣……谁管得了这么多呢。
没有来回奔波什么欧洲之类的,没有什么美丽的女演员,也许对一部分人有些失望,但绝对不会是我。
相比起来,我觉得第三集的故事更加轻松和自然。
特别是很多环节加入了搞笑幽默元素,更是显得平易近人,还有略显虚假的“温情OPRAL”。。。。。。
当然,就算是纯粹的商业片,公益是必不可少的。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一次大盗们偷走的钱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拿走,而是犹如散花一般的让客人们赢取后带离赌场,比偷的技巧还要高明得多,而且抓不到把柄。
不过似乎这集中花瓶的角色变多起来,罗汉们关系有那么一点紧张……总的来说,还不是大家所说的那么烂~(毕竟我没有完全看懂剧情,神经全部捕捉型男去了……)
从周五晚上点开Oceans 11 到周末晚上看完十三罗汉 一直到13罗汉最后几分钟都觉得这个系列的电影能从11拍到13 估计主要是因为乔治克鲁尼 Pitt 和Matt 吧 但最后几分钟 Matt 在机场的突然转头那句 I‘ll see you when I see you 突然让我对这个系列从三星的爆米花电影上升到四星可看值得看电影系列不得不说老牌好莱坞电影踩雷的概率性还是很低的 三部看下来最不太有感的应该是第二部 最让我想写评论的是第三部第三部的主线 大家齐心协力为老鲁本报仇 这种兄弟情真的还蛮能直击心灵的 看这几部电影时 与其关注他们的骗术和整个局做的有多么精妙 我觉得更抓人的是他们之间的互动和打趣 不得不说几个主演也真的没…………咋演戏吧 作为一个标准的消遣电影还是值得四星的 而且乔治克鲁尼是真的帅 真滴帅
故事发展到第三部,终日打雁,终被雁啄。
第一部里头的大金主,就因为做生意被人排挤。
秉承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的理念,这位再次决战商场。
可是,这次他遭遇的,是“教父”级别的商业级吞并。
计划是一回事儿,商业模式又是另一回事儿。
跌倒后又爬起的这位,直接躺到了病床。
身为团队的灵魂,乔治和皮特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不过,这事儿,人阿尔帕西诺处理得相当完美,确实有点狗咬乌龟下不了嘴的感觉。
既然堂堂正正的谈判,人家不接受,那只能上演团队的拿手好戏。
话说,这个团队的行动,基本和烧钱有莫大关系。
每次计划的经费,都相当的吓人。
钱么,一如既往的盯上大冤种。
别说,这次还真是一拍即合。
当年大冤种通过做生意的方式也着实兼并了一些产业,但和阿尔帕西诺比起来,还是有一些差距。
这么些年,大冤种也是捏着鼻子,夹着尾巴学做人的呢。
风光无限的阿尔帕西诺此时还不知道惹火了一帮什么人物。
但小本此时,已经处于“爆发”边缘。
这帮神仙,如果疯起来,那可是谁也挡不住。
第一部造个金库,第二部抬起一栋楼,这帮人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这次,竟然凭空“创造”一场地震,即便是“狂妄”如阿尔帕西诺,也没想到,还有这波操作。
最近看了一些关于解读金庸、古龙作品的文章。
里头提到了一个有趣的观点,和“罗汉”无关的暂时先略去吧,不过可以推荐看看,人家的解读,确实上升到一个理论高度了。
在这篇文章里头,说了古龙故事的求变。
古龙,一直在寻求突破,毕竟经典武侠已经被金庸写完了,再写,也只是临摹。
于是,古龙一直求变,从文风,到结构,再到布局。
于是,有了一部又一部的经典诞生。
但是,古龙并没有仅限于此。
《欢乐英雄》的横空出世(个人最爱),开创了一种新模式。
一帮人聚在一起,貌似也没什么故事情节(或者说,在古龙笔下,让人完全忽略了情节),但是读者就是爱看。
这种模式,大概也是罗汉系列的风格吧。
一帮人聚在一起,嘚不嘚的聊着,一转眼,把事儿干完了。
套用网上流行的类似的语言——就这一帮人,即便是啥事儿不干,在那抠脚丫,也乐意看得津津有味。
故事里头,积极上位的呆萌依然进取。
为了计划成功,呆萌的牺牲也是蛮大的。
这中山装、大背头、大鼻子的造型,也是够拼的。
甚至,为了计划,呆萌还不得不考虑,牺牲一下。
故事的结局,自然不需要担心。
“作恶多端”的阿尔,自然会作茧自缚。
不过,阿尔也是输人不输阵的,“道上的狠人”,这句话,相信阿尔不是虚张声势。
罗汉系列拍了三部,教父系列也拍了三部。
大概再拍都已经很难,毕竟,片酬实在是负担不起的说。
至于资源……其实公众号只是专注于影评,所谓的资源,均来自于网络。
可是接到侵权投诉,实在是诚惶诚恐。
再次声明,本公众号只是提供网络已有的分享,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
通关密码见封面,你懂的。
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纯粹是因为“一旦开始,必须集齐”的思想才看《十三》的,不过一看之下还蛮好,维持了原来的水平。
第一部结尾乔治-克鲁尼追回娇妻。
第二部结尾凯瑟琳-泽塔-琼斯与分别甚久的父亲重逢。
第三部是“惹我们中的一个,就是惹我们全体”的兄弟之情。
同一系列最新的Ocean's 8,《瞒天过海美人计》去年看过了。
所以观看顺序也是按数字大小排列。
强迫症患者一本满足。
因为有了新角色,艾尔-帕西诺扮演的赌场老板Bank,影片里有致敬《教父》的台词:鲁本醒来后对Danny说的话:I hear cars pulling in. I hear whispering conversations. I hear Linus crying. Why don't you tell me what everyone else seems to know?",是模仿《教父》(1972)中 Vito Corleone 醒来对Tom Hagen所说的话。
Danny代表鲁本与Bank谈判时,说的“What I want, what's most important to me... ”是《教父》中 Michael Corleone(艾尔-帕西诺扮演)原封不动的话。
这时马特-达蒙的《谍影重重》系列已经开始火了,所以也有模仿该系列的影子:在伦敦街边打手机边走路的这段,手持式摄像机,欧洲街景,甚至台词:. I've used four identities... I think I'm being followed... I have a name but I don't even know if it's right. “我已经用了四个身份了。。。
我觉得我被跟踪了。。。
我有名字但我居然不知道这名字是真是假。
”——这不都是倒霉的杰森-伯恩的经历么。
中国人扮成的富豪Weng在轮盘赌下的注是11,12,13,对应这个系列三部电影的罗汉数。
影片中定制的三星金手机,真的是三星为这部电影特意定制的。
看人家这广告做的。
Danny和Rusty在Bollagio前散步,回忆与鲁本的初相遇,此时的背景音乐是Clair de Lune,是《十一罗汉》结尾所有人看喷泉时的相同音乐,地点也一样。
马特-达蒙最后一句台词:See you when I see you. 他在另一部电影Rounders中也有同样台词。
Brian Koppelman是两部电影的作者。
这部电影中Saul的假身份Kensington Chubb,这两个名字都是锁和保险箱的品牌。
而他们是职业撬锁的。
Caldwell接起电影说:Extension 765(765分机),Extension 765是导演索德伯格拥有的公司和网址名。
最后机场告别时,Danny和Rusty互开玩笑。
Rusty告诫Danny注意保持体重,因为乔治-克鲁尼因为他在Syriana中的角色不得不增重。
Danny让Rusty安定下来生几个孩子,而当时布拉德-皮特正处于与安吉莉娜-茱莉的浪漫关系中,两人收养了几个孩子。
《十三罗汉》恢复了水准,设计精致巧妙。
马特·达蒙已经成长为巨星,戏里角色也跟着成长,《十一罗汉》时他还十分稚嫩,《十三罗汉》时已俨然跟Ocean、Rusty一起成为三巨头了。
Ocean和Rusty在一起的感觉真好。
他俩简直是心灵相通,说话只说半句,彼此便已明了对方心意。
他俩都实力强大,却又惺惺相惜。
他俩在一起,亲密、熟悉、信任、默契,又都那么帅,那么养眼,看起来就很顺眼舒服。
他俩就是最好的一对,还要女人干嘛……茱莉亚·罗伯茨这个花瓶也顺应时势消失了。
说到这里我觉得真的不是我眼光太腐,而是时代的潮流变化了。
前两部里绝对看不出这种倾向,第三部却有好多。
除了花瓶的消失,还有比如众人在鲁本床头念肉麻情诗、夜狐和赌场老板泰瑞的奇特关系等等。
在现在这个时代,纯男人的戏也很好看,甚至可能更好看。
希望乔治·克鲁尼和布拉德·皮特以后能多合作拍片,他俩真的很搭。
皮特以前和其他男星合作一般是老少搭配,很少有旗鼓相当的双雄格局,尝试下这种也不错。
就在战胜银狐之后,丹尼等人又过上了一段舒心日子。
不过好景不长,丹尼的好友鲁本人老心不老,和赌场大亨班克一起合作开赌场。
在拉斯维加斯这个光怪陆离的大世界里,班克可谓是如鱼得水,只要是班克开的饭店没有不拿五星评级的。
不过鲁本还是轻信了班克,被班克骗了个底,搞得老鲁本晚节不保,一气之下,鲁本卧床不起。
丹尼眼见好友这样,愤愤不已,找来袭击好兄弟,一起来为鲁本讨个公道。
罗斯提和丹尼还是负责出谋划策,莱斯特在组织里的角色也是越来越重要了,很多方面可以提供帮助,尤其是莱斯特的父母,上一次莱斯特老妈前往罗马救场。
很快罗汉团就再次行动起来,为了配合行动,罗汉团派人到墨西哥工厂特别制作了骰子等赌具,为了到时候换掉。
手头没资金,莱斯特建议找到奈狄来合作,奈狄就是上次偷拉斯维加斯赌场老板,渊源颇深,奈狄提出自己的条件,利息要和本金一样,另外,还要偷走班克给老婆的珍宝钻石。
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就开始行动,丹尼控制住了班克22个豪赌客,然后罗斯提把鲁本接过来了,鲁本在好友的鼓励下竟然好了,又过来赌钱合作见证。
丹尼几人还设计了专门要得奖的程序,其中一个罗汉被FBI抓走后,几人的身份被泄漏,就差一点,还好及时黑进班克的系统,然后PS了。
莱斯特老爹也加入了进来,顺利达成目标。
个人自用 非影评2016-6-13皮特从屋檐顺索而下 正要去开保险柜 摘下面罩接了个电话 对另外二人说先走了 就走了 然后一身西服拿着杯子潇洒的坐到了私人飞机上与克鲁尼说话一老头心梗躺在病床上 周围围了一圈人 病因是因为老头与帕西诺做生意 被帕西诺骗了而犯了心脏病 众人要为老头报仇 众人计划从帕西诺的赌场动手帕西诺新开了一家很大的赌场 所有细节都由自己打理 要成为五星XX酒店 帕西诺的几家酒店全是五星级的 帕西诺有个女助手 连赌场服务员的高矮胖瘦都由女助手提出标准众人找到一人开始研究如何破坏赌场 万事俱备 最后讨论如何逃脱 赌场里安装了最先进的一种系统 这人一听就要退回十万美金 打了退堂鼓 最后商议利用天灾来让系统停机天灾是利用地震 需要挖洞 用庞大的设备挖洞 但是钻头坏了 钻头需要3000多万美金 众人去找黑道筹款 黑道要他们大概百分之二十 还要他们偷取帕西诺的钻石 并且承诺自己不要钻石 帕西诺的钻石价值1亿还是2亿 都是每申请下一次五星级 就送自己老婆一枚钻石项链众人分开做事 有去墨西哥骰子加工厂的 因为赌场的用品都是订制的 在墨西哥加工厂的引发了工人与工厂之间的矛盾 工人要求增加工资 与警方产生冲突 最后众人筹集了钱给工人 让他们恢复生产 以免耽误策划中的事情有的负责地下的钻头有的负责寻找赌场内的线人 有的负责安插卧底有个中国矮子 方脸 矮个 带学生帽 不知道在影片里起了什么作用 说中国话 就一次在上下飞腾的电梯里不知道干嘛老头最终醒来了 老头养育过这些人 从小教他们玩骰子等等众人在赌场的骰子里 二十一点 等等设备里都动了手脚帕西诺要最新的三星手机 矮个说跟三星老板打过高尔夫球 快递送来了最新的三星手机 帕西诺很兴奋负责五星级评判的人员独自来到赌场 众人利用安插在赌场的线人对裁判的行动了如指掌 对评判的房间进行改造 虫子等等 最后评判浑身起了一身疙瘩 还被假工作人员轰出酒店赌场开业 一人因为对设备动手脚被警方抓获 用指纹机器就可以把此人的同伙供出来 众人赶紧想对策赌场开业时请来了黑人摩托车手 两女子打晕摩托车手 黑人换上了摩托车的衣服 找到帕西诺 吸引开他的视线 一人用PS把照片都改了 帕西诺没认出来赌场开业 隧道内的机器发动 开始地震 但是地震并没有关闭系统 帕西诺拿着新手机来到系统所在地 新手机关闭了系统的操作 三分钟 这三分钟之内 众人操纵骰子 操纵角子机等等 总共让帕西诺损失了5亿多系统恢复 隧道设备再次启动 赌场地震 众人全跑了北京以南所有的空气都是属于他的 我们费了很大劲才隐瞒了他的身份达蒙戴了假鼻子 脖子上喷了春药 假扮矮子的助手 穿中山装和白袜子 勾引女助手 女猪手把他带到项链的存放处 达蒙偷了项链 警察来到 抓了达蒙 二人来到楼顶 警察是达蒙的爸爸 黑道派来一人用枪指着达蒙拿走项链 达蒙说你怎么可以用枪呢 那人把假枪扔给达蒙 自己跳楼去了 穿着翼人的服装 黑人驾驶直升机来了 把楼顶的天花板用飞机吊起来 达蒙事先安装好了设备 装钻石的一座塔被直升机钓走 帕西诺发现自己的钻石没有 杀手发现钻石是假的克鲁尼找到黑道 告诉他答应给他的钱都捐给孩子们了 因此 黑道上了电视达蒙 克鲁尼 皮特 在机场道别 皮特利用动过手脚的角子机让评判挣了一千多万
描寫高智能的違法行為,比如劫銀行、盜名畫、反轉賭場黑吃黑等題材的電影,我素來追捧。
而描寫團伙活動的片子比拍獨行盜更有趣,因為這里面除了描繪大盜必須的機智和胆色,還需要體現各路精英大盜間的精確配合,如何地擦出火花。
瞞天過海(或名“十幾罗漢”),又是一電影系列,也是拍了三集。
對於諜影重重,我會建議大家挑個一整段的時間,將三集從頭至尾一口氣看完。
瞞天過海不同,每一集的故事內容相對獨立,三集可以次序顛倒了看,或看了這集不看那集也行。
《Ocean’s Thirteen》,罗漢從最初的11個到第二集的12個,現在13個,不知道以后會否拍到500個?
成為五百罗漢。
拍到500個,中間勢必經過250個吧?
哈。
和前二集比,《Ocean’s Thirteen》這次的任務最游戲性質,為朋友教訓一下無良奸商。
說白了,就是十幾個大孩子精心泡製並大玩特玩了一場惡作劇,雖然他們整天一本正經開會研究這個方案討論那個計劃,俨然三軍統帅一樣。
可能崔颢题诗在前头,前有《Ocean’s Eleven》的精巧設計,再有《Ocean’s Twelve》的峰迴路轉,《Ocean’s Thirteen》,在詐騙計謀的設制上,沒有任何值得人大惊小怪的地方了。
雖然不再益智,逗趣還是有的。
之前说马特达蒙的几句无关紧要的台词直接导致了《十三罗汉》无法在国内上映。
今天我把它截屏下来了:http://wuqing.org/?p=345
3.5,粉丝的心理刻画得很好
森下佳子真是非常厉害的编剧,懂得捕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偶像与偶像宅,有索取,有获得,有付出,有回报,森下佳子很好地把握住这种特殊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讲述了一个有趣又让人有所思的故事。
看完了。嗯,角色还是有厚度的。女主魅力很大啊!!!
简直是粉丝养成纪实片,日本这盛产爱豆的国家,离不开如此忠诚守护爱豆们粉丝宅们。本片真实刻画了日本地下偶像团体生存现状和粉丝之间妙不可言的关系。本人不是偶像宅看完还真羡慕这些为偶像疯狂的人们
取材还是很扎实的,把地下アイドル和ドルヲタ的生态描写得相当真实,看得出来做了大量功课。Event之后的飲み会、投票和暗账、私联和STK,全部都相当真实。唯一虚假的地方是不会有偶像这么爱粉丝的!!!不会的!!!不会的!!!
不管是运镜、剪辑、剧情、选题都让人很舒服。就算不了解的人,也可以很顺畅地看完,去了解这种次文化的方方面面。适合各种次文化的展示,不会用力过猛,喧宾夺主,还让人有代入感。
这部私心再加一星。对于爱豆宅来说这部看起来是特别的,前三集为了追爱豆成为了生活之光感同身受,后面又为了悬疑及女主的过度付出内心复杂。不管是量力而行,重视三次元生活,不要私联还是私生饭这种话题臣妾都说厌了。爱豆本身的存在,我觉得是灯是光是同路人,更是一份掏出心底里的东西让人喜欢的职业。所以在人设底下,我们做一场你知我知的过家家,灯光降落,我们各自回家,期待下一次的重聚,这就很好。当然也有会觉得我这种追星方式过于冷血过于理智,毕竟我没有砸锅卖铁,没有不眠不休,没有刷数据没有骂战。可是爱豆不是我的中心吧。故事的结尾,花才是长大的那个人,远离了灯光阴影,远离了被粉丝宠坏的梦乡,可以不再依靠别人喜欢来喜欢自己,她从一个偶像符号,变成了一个活着的人。就算是非宅也能沉浸进去的一趟旅程,非常享受。
覆盖了很多追星生态,团粉/团偏/唯粉/毒唯/私生/私联/争top撕part抢center。还有追星给生活带来的改变。真的还蛮详细。虽然有点浮夸,结尾也有点用力不足了,但还行。不过这剧的一个主题我是非常反感,距离才是偶像和粉丝的羁绊所在,不过也罢了
每次看日剧都能得到救赎。
可能我一路活得不在意旁人,可能我一路顺风顺水,所以我从来没有偶像,所以我无需将期望投影在别人身上,所以这片子毫无共鸣,1话弃
还挺有趣的。。。
@@@@@(2019-07-27)だから私は推しました(所以,我就推你了)(1-8)(绝了呀,叙事手法相当成熟,即使不是这个题材才能吸引住我的。悬疑的感觉恰到好处,甚至还有种草蛇灰线的感觉。饭圈人均福尔摩斯啊,哈哈哈。篇幅不长,却把偶像和饭圈的种种刻画得入木三分,没有丑化,也不算美化。结局还是挺美好的,两个主人公虽然相忘于江湖,但都各自获得了救赎、过上了更称心的生活。女主白天在律师事务所工作,晚上在演出场地当staff,这也太幸福了。还以为最后会反转一下,吓了一跳,幸好只是又添上了幸福的一笔。)
节奏恰当,画面用心,樱井由纪太会演了!技巧上完成度相当高,但我太不喜欢这个立意和描述方式了:过于美化宅文化和地下偶像wota———都不要说地偶了你去AKB48 SH的剧场看看?抱着支持小偶像成长的亲妈心态的有几个呢,至于“偶像让我变得更好”也是个伪命题,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断地蚕食意志消耗金钱才是真的。以及无法获得认同所以投射于偶像,我只看到爱的低自尊与她的能力胆识完全不匹配,小花亦是。两人感情是动人的,但不是因为偶像文化,是因为两个女人互相救赎才动人。牛郎也罢偶像也好,不去反思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女性如此低自尊且容易向下跌落(为了应援去做风俗),不去反思催生变态男的社会,反而歌颂起饭心可贵来,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
真正的粉丝从来都是深藏功与名,真正的粉丝从来不想跟偶像谈恋爱,真正的粉丝是偶像的另一个自己,你可以说他们是otaku,但是偶像的现在,是无数个otaku心中汇聚成的光
了解了一下饭圈儿是怎么回事,就我一人觉得小豆长得像马景涛么。。。
悬疑部分着实多余,有种怕观众理解不了偶像文化故意添加商业元素的嫌疑。
如果有追偶像经历的应该会很有共鸣!
剧组对地下爱豆模式全面展现,好像跟随主角一样做了一场追爱的梦。叙事和一些构图都有别于传统日剧,算是近几年同类化趋势中小小的突破,包含第六集之前的剧情都特别喜欢,尤其是小偶像被曝出黑历史后祈求主角原谅的握手戏,人类的复杂性得以一窥。
第四集的光之海洋很感人。以地下偶像、追星这种当下流行的亚文化题材为基础,讲偶像和粉丝的关系,讲人和人,更是在讲人的自我挣扎和改变。从审查室里的讲述开始倒叙事情的发生,把握悬念节奏,照应着“推”之名,虽然后面或许能猜出真相,但令人感动落泪并相信未来可期。周围人和社会舆论眼光,以及偶像“黑历史”和追星暗面的展示,使得讲述更立体生动,并不是讲道理、表态度的寓言,而是更加共感的故事。我一个j家饭看得很感同身受了。
悬疑开头,以为会是黑化猎奇向作品,比如小偶像是粉切黑。哪想到就是很正常的展现偶像宅和偶像关系的作品。不过女主为了给小偶像投票还去直播,这个真的觉得太过了。除此之外总体来说还行,很多对描写身为偶像宅能懂。不过还是《神推偶像登上武道馆我就死而无憾》更有共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