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优点:张译和王骁这对黑白兄弟组合的演技在线,从24集左右开始剧情有了质感,我理解编剧和导演为了铺垫人物剧情需要做一些工作,但这个准备工作有些拖沓,某些跟主线无关的剧情完全可以省略,做做减法适当留白会更好。
缺点和不足:一、相似剧情和人物太多,可以进行合并处理,剧本不用完全遵循原著,铁三角的首次相遇和第二次相聚可以合并到一次,两次就冲淡了那种性格之间的冲突和对撞产生的惊喜效果;反派那边出场人物简直多到认不清谁是谁,大反派的作用也近乎一致,部分人物完全就是为了剧情凭空出现的,洋洋洒洒码一堆人出场,倒不如树立几个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出来,其中杨凤刚的塑造就很成功。
二、故事之间的链接不够紧凑,区分也不够鲜明,我能感觉到作者或者编剧想塑造一个宏伟的时代背景,但从电视剧来看,应该不算成功,多个故事相互糅杂,乱作一团。
讲好一个故事,埋线给下一个故事,让观众看得也清楚,效果会更好。
三、主角剧情不够突出。
郑朝阳和哥哥之间的感情纠葛算是两个固定主角,但感觉两个人之间没有太明显的对手戏,甚至我感觉王骁的角色可以代替郑朝山,身份的认同、个人的感情、民族的大义、信仰的对立等等多个闪光点都可以放大,他跟主角的对抗、融合、纠葛比主角和有血缘关系的亲哥之间的纠葛更具有戏剧性。
比如从他给主角通风报信之后可以把郑朝山被怀疑逮捕然后不得不透露身份戏给他;后期郑朝山的戏感觉就是可有可无,倒不如省略笔墨,让三郎与主角对戏,一是面对不能忤逆的上级和组织,身不由己的无力感更强烈,他的暗杀和破坏更符合人物设定,比如出现场、追捕任务等等,反倒是郑朝山每次出现在现场被怀疑还能全身而退就有点为了推动剧情而故意为之;二是面对曾经有深厚感情基础的、忠诚于党国的同僚同窗如今站到对立面,自我怀疑、尝试策反、深入研究、当做弃子、信仰崩塌、奋起反抗的转变过程也合乎情理;三是前边也提到过,他与主角没有血缘关系还能解救主角,这种感情会比亲情更强烈、更鲜明、更复杂,于微观可以说是因为两人的同窗好友情谊深厚,于宏观可以说是主角所代表的共产党新中国人民政权的魅力感化,升华主题的作用事半功倍。
四、某些情节借鉴了萨苏的《京城四小名捕》,或许萨苏也是从京城警察叔叔们口口相传的故事中提取的精华吧。
破案的过程估计是作者的短板,程式化,不够精彩,甚至大部分都是靠运气和主角光环的作用。
五、服化道上不够专业,滤镜过重,没有年代戏剧的感觉,有点跳戏。
看的时候,经常一切换到郑朝山的镜头,就感觉人物背景非常假,而且整部戏只有郑朝山一个人的戏份有背景抠图,不太理解,如果说背景是大山大河或者危险场景,绿布抠图无可厚非,但是人物只是在那站着对话也用绿布抠图就过分了啊!
这不是按脚啦大宝贝附体嘛?
今天看了一些分析帖子才明白怎么回事,原来黄志忠演这个角色属于“救火”,是被AI换脸来演的,原本郑朝山这个角色不是他的,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原本已经杀青的戏码,原本的演员不能露脸,只能找黄志忠来江湖救急了。
有人能猜到被换掉的演员是谁吗?
之前看到一个片段,就是郑朝阳往窗外扔手榴弹,把白玲炸成黑玲,就去搜了这部剧,没想到啊,这是部搞笑的谍战片!
郝平川是搞笑担当吗?
有时候傻傻的,有点可爱啊,哈哈哈哈。
整部剧都蛮好看的,郑朝山的部分很紧张,一直希望哥哥不要死,兄弟俩能在一个阵营,最后终于如愿了。
可惜最后两集有点水,没啥实质性内容,结尾是有第二部的吧,期待!!
断断续续看完了这部《光荣时代》,质量超出我的预期,有点小惊喜。
由于郑朝阳和郝平川要被调往上海,其他同志也将奔赴祖国各地,公安局的同志们在一起吃了顿散伙饭。
看到这一幕,我泪目了,因为我自然联想到了我的散伙饭。
毕业的时候,我们全班在学校对面的某高档饭店吃了一顿散伙饭。
从刚入学的时候就说一定要去那家饭店吃顿饭,念叨了四年,最后一刻终于实现了。
一开始氛围还可以,也没有什么离别的忧伤,转折点在于CZ,他站起来说非常有幸能跟大家同学四年,要特别感谢一下THC,要没有THC他可能根本没办法顺利毕业,他说的时候,明显带着哭腔。
当我听到他说这么一段话后,我的眼泪就止不住了。
因为小GJ和小TZ将要去深圳(估计这会儿他们可能才下班),ZH要出国,能够陪着我在学校读研的只有XZ和PD了。
我趴在小TZ的背上哭了好一会儿。
小GJ、小TZ,希望你们在深圳一切都好,等我毕业后去投奔你们。
ZH,希望你在美国一切平安,尽量别出门,保护好自己,等你回国我们再聚。
XZ、PD、TP,希望我们三个都能顺利毕业,都能有一个好未来。
希望四十年后,等我们都退休了,我们都能在同一个城市,时不时打打剧本杀,时不时出来喝喝茶,时不时一起浪,到那时,再追忆似水年华。
我已经看到14集了,从齐拉拉这个角色一出场我就开始讨厌这角色,一个正面人物演的比反派还让人讨厌,我不知道是演员的演技好,还是编剧的功底高,总之只要有齐拉拉的剧情我就全部跳过了,一眼都不想看,本来看老三背后给他一枪以为这货终于领盒饭了,眼睛和耳朵终于清静了,大脑也可以放松一下不用再受这精神污染了,可是人家又活过来了,我心中是1万个神兽奔过啊。
怎么都想不明白段飞鹏能活这么多集,从他一开始犯事儿起正常来说不应该发通缉令来抓捕么?
结果呢好像整部剧就没有发过任何人的通缉令,尤其是段飞鹏的早早发通缉令早被人举报了,还有整部剧从开始到结局真是全程被人牵着鼻子走,快三十集了愣是一个核心特务没抓到全是些外围的人员,真的是三个臭皮匠也顶不上郑朝山一个诸葛亮
是他么?
是他么?
王骁!
追剧的时候看到因法之名里的王骁嘛,看海报排名虽然不是很靠前,没想到第一集就出现了,果然实力派演员眼神里都是戏,虽然也没几句台词,哈哈哈哈哈哈,救了男主角的话,接下来的剧情应该是好的发展吧,不过男主角都离开北平了,也没交待一下救他的人是不是受到连累了,有点吊人胃口。
本来就是冲着张译去看的,我不否认张译在其中的作用。
但是,我不清楚这部剧是否是小成本,编剧还算可以,但是其他演员的逻辑根本不同,新中国就是靠这一群根本没有人情世故的人打下来的?
太侮辱先烈了,只要有一方面的专业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武力值高,学历高,根本不考虑周围人的感受。
新中国就是这样的人建设的,导演和演员哥本就是在胡演乱演!
是领导就可以丝毫不为属下考虑?
组织是伟大的,组织就是充分的考虑人民和工作者们的感受才走向伟大!
这部剧中呢?
领导让属下为组织牺牲一切,有厉害关系回避不应该是更为谨慎和正确的做法吗?
结果呢,就为了局长认为的“大义”安全,正确的政策都不在乎了。
不允许回避?!
编剧和导演这方面的逻辑丝毫讲不通,为了戏剧性牺牲了太多的正确性可言,这部剧的各种名场面是一星,张译在有一星。
说实话,本来是冲着张译的演技去的,发现里面还有很多老戏骨,演技都没得说!
整体的故事架构很好,两边的正反派人物设置和联系都很棒,但是有些情节实在让人看不下去,接下来就全是吐槽了,对于导演和编剧等的离谱操作进行一番问候,举几个例子吧: 1.最后全市的灭鼠行动抓杨凤刚,让他们从暗道进来,这本来是瓮中捉鳖,但是非要自己人冲出来正面对刚,更离谱的是,段飞鹏都从暗道进来了,结果还能给跑了,全市行动都没人看守暗道,这不侮辱智商吗?
2.杨教授来公安局举报郑朝山,白玲本来就怀疑杨教授可能有线索,结果在杨教授举报完之后就让他回家了,这么重要的证人就这么让他回去了?
新中国再缺人手也知道保护证人吗?
况且还是个举报大特务的人,是导演说了他不会被暗杀吗?
3.刚进城的特务,他们的目标是郑朝阳,然后公安有了这特务在哪的线索,找齐了人去抓,结果所有人在外面呆着,非得让郝平川跟特务来一场单挑,这是导演觉得动作戏不够所以强行来一段?
4.每次一有点线索就去找郑朝山当面试探,不是白玲就是郑朝阳,刚说不要打草惊蛇,立马就拿来了割草机,这是知道导演不会放他跑路所以这么肆意妄为吗?
是个人应该都有点常识吧?
5.这什么有枪不用、反派话多、哪都一刀必死啥的常规操作屡见不鲜就算了,为了制造就要接近真相又突然迷茫的现象,应是从三十集的剧情拖到了四十六集,让我想起了火影。
至于其他离谱剧情,还请剧中细品,当你看到一串相同的弹幕飞过,那就是我说的这些情况。
不可否认,里面大部分人的演技远超在线的评价,故事线也做得很好,但是如果没有这些违反常理的剧情,这部剧一定能成为神剧,而不是比抗日神剧好些的剧。
仅代表个人观点,赞同与否可见剧中。
周日凌晨4点看到第十二集,忍不住还是写个短评吧。
第十二集1.郑朝山看到迫不得已怕挡住交通才进四合院的解放军队伍,邀请入房时本来还蛮不情愿但是解放军排长说进院已经算违反纪律了,他脸上的表情演员表现得真的好。
2.在烧热水给解放军喝还提议再烧点热水给解放军泡脚时多爷说喝热水也算违反纪律了郑朝山脸上的表情也变了,他估计是联想到国军可能已经大爷范的指挥人民做这做那了。
3.晚上天上下雪解放军就躺在积雪的四合院睡觉也不进民房,郑朝山作为一个gmd特务头子看到这估计也想明白共产党为什么能得天下了。
我一点都不怀疑电影的真实性,因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歌明确指示了解放军应该怎么做而且实际上做得比电影中更好,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民心所向。
现在的军队问题应该不大,至少从守边据敌救灾上看解放军还是人民的军队,但政务上各部门还是应该注意,毕竟已经有极度明显的小布尔乔亚风盛行于全国了,甚至社区也有当年国民党保长的风格了,值得警惕。
4. 郝平川实在挺可爱的,能把这个角色演的有层次感,憨厚直爽和对理想的坚持,是非常不容易的。
第十六集多爷真爷们,救了小快板。
越来越喜欢这个演员了。
剧情不咋样就算了,男一女一的军装料子都和别人不一样是咋回事?女一军装是毛呢笔挺质感极好……估计是Max Mara的……
黄志忠和张译确保了整个剧的质量
导演和编剧当谁是傻子了
相声三人组承包了所有的笑点,为以往沉重的抗战剧,增添了一丝丝的趣味。虽然有强行组cp之嫌,但还好,一切都在正常的道路上。
非常好的谍战电视剧。 强烈推荐观看
昨晚看完了 我挺喜欢老郝和多爷 挺鲜活
如果你的定位是欢乐剧,那么这部剧值得一看,很下饭,四星。如果你的定位是严肃抗战剧,那么这部剧不值得看,最多两星。
以后豆瓣能不能出个多项评分?比如这部戏,演员五颗星,剧本也就两颗星,谁的锅谁背好不好?
演齐拉拉的演员从哪找的,我想给他脸打个马赛克
看到这个浮夸空洞的齐拉拉,果断弃剧!可惜了最喜欢的两个大神……
张译大街上摆脱追捕的桥段实在是侮辱观众的智商。
本来给一星,冲张译给二星吧
蛮好看
三星半,没想到还是个喜剧,基本是演员在提分,张译的京片子和高亮的老北京算是两个亮点。
前期剧本好质量高,后面质量下降厉害,讲不通的地方变多了,赞助方是不是有德云社?
娱乐性挺强的,用来打发时间还行。剧情经不起推敲,剧本的谍战部分漏洞实在太多,语言倒是不错。小太爷一如既往演得有点过于用力。
是个搞笑剧,没事的时候看看还行
题材新颖,故事很丰满、演员的表演也清爽有趣。
看过
好看耶,挺喜欢的,演技都在线,期待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