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小时候和妈妈一起看的,那个时候太小了啥也不懂,只觉得女主好可怜,好温柔,好心疼她。
头几天在家隔离闲的无聊,刷手机的时候无意中又看到了,它就又去看了一遍,看完以后我只想说,我的天哪,这都是神马?
这是什么奇葩女主,女主是盛世白莲花吧!
晚上做梦都是这个故事,我都后悔打开它又看了一遍了!
傻丫头!
你已经不能在开口说话了!
你还想替我生病吗?
我好像听人说过,你小时候好像是会说话的,是吗?
是吗?
静云我在和你说话呢!
你听见了吗?
如果一开始少爷就接受静云,或许他们俩会过得更加幸福一点,也不至于幸福的时光会是如此的短暂,让我想起了大话西游的台词!
凄凄惨惨戚戚,如果能重来一次我愿意爱你一万年,可惜世上没有再来一次的选择,错过了就是错过了,离开了就是离开了!
小时候看的,原本对剧情记忆已经模糊,印象最深的就男主病得一副随时会嗝屁的样子,还有最后经典的雪地里喊“少朴”。
对于女主还有婆婆的印象婆婆是恶婆婆,记得女主跪在雨中求夫家。
最近对这部剧重新起了兴趣,但如果带着记忆里面的印象以为女主就像普通苦情弯弯剧里面一样委曲求全的人设的话,心里还是会有点隔应。
还好其实给我很多惊喜,我太喜欢男女主的互动了,情真意切,把我以为的苦情剧变成了偶像剧(褒义),只要看到他们俩在一起我就高兴。
才知道原来现实生活中是分手多年的情侣,这种真真假假可真可假的感情过于抓人心了。
还有,我以前对弯弯苦情剧女主的印象就是抖m,最爱做的事就是以德报怨,可能因为最后在闭路电视上看的一部苦情剧 媳妇的眼泪 给我留下心理阴影,但是这边有个对话,后期少朴和静云已经互相坦白心意,少朴担心自己死后静云的生活,静云说她之所以会回周家,会忍受周家的生活,全是因为周家有少朴,如果少朴不在了,她也不会再继续留在这样。
这里突然间对静云的印象立起来了,她才不是受虐狂,只是一个温柔、善良而且喜欢少朴的人罢辽。
少朴和静云的同框,并且稍有气氛的图我竟然就截了这一张……但是周家的布景看起来真的像有钱人家(」・ω・)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22222222222222222333333332333333444444443333333434444444444444555内涵丰富规划健健康康可口可乐了了了了快捷键家家户户必备比较可靠出t就会反复v回家好好护肤出版机构发放会议代表ni衣服港口哦方法和坎坎坷坷几个风格
这是一部苦情大戏,从头看到尾给我却全是正能量。
男一号残疾少爷和女一号哑巴新娘的绝世苦恋、母亲对儿子的那份无私付出、兄弟之间不顾生命的手足情是整部剧最大的亮点!
即使是有坏人,最后给我的也是感动。
女二号湘君的坏只是因为率真单纯才被有心之人蛊惑做出坏事,最大的恶人赵天麟最后也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啊!
整个家族非常有凝聚力,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得不说台湾的电视剧其实三观还是很正的。
而且演员挑选相当到位,不是现在的假脸上阵,而是每个人都非常有角色气质,特别是谢祖武饰演的男一号周少朴即使是残疾人半身不遂却还是掩盖不了作为富家少爷的那份气质,为了救弟弟而残疾多年仍然宽容大量有心胸从不责怪弟弟,为了不让母亲难过忍受病痛的折磨多年坚持活下去,身残志坚即使残疾也承担起家族的设计工作,这种男主人设不仅三观极正而且魅力非凡啊!
何况谢祖武一举一动都非常有气质,真的被男一折服了。
其他角色的表现也都可圈可点,全是演技派。
反复看了2遍了,很喜欢,给8.9分。
这部剧难道拍的不好吗?
男主女主的演技吊打当今的面瘫小鲜肉女主的哑语也是有专门的技术指导的,剧情起伏跌宕,男女主的爱情表现得真挚,纯洁,悲剧给人震撼更大,还有集中表达的那种对爱情的忠贞和伟大,兄弟之情,母子之爱,那个日历,千纸鹤和女主的三个吻,可以说有极强的浪漫主义色彩,电视剧本来就是艺术作品没必要过于较真所谓合理性,而且这部剧也挺合理的,男主一开始就不想要女主留下来,他认为自己是个废人,女主起初对男主有怜悯之心,女主第一次回家是看望她母亲,男主给了她钱,要他在他妈不知道的情况下走,并且还清欠债,可是女主出于责任和怜悯还是会来了,后来女主第一次被赶走是被怀疑偷了东西,然后男主他妈发现冤枉她了,死活要她回来,男主其实是不想要她回来的,后来男主他妈死皮赖脸把媳妇带回来,并且想治好她的哑疾,为了让她开心,于是就叫男主弟弟陪她游玩,男主于是就自卑了,感觉无法给女主幸福,所以又想赶走她,第三次是婆婆被坏人利用还有封建迷信,爱子心切,又不相信媳妇,这也符合时代背景啊,民国封建迷信还是很重的。
这部剧最少应该评分7.5以上好吧?
现在年轻人三观怎么了?
看不得虐?
看不得纯洁真挚的爱情?
都喜欢狗血网剧?
欧美韩流?
不得不说,主题曲真的很洗脑,看完燃烧不停。
剧情果真是崎岖坎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真是让人揪心不已。
各位演员的演技真的很棒,每个人的形象都很饱满。
静云的手语有时候真的很可爱,少朴实际上应该是个比较自卑的人吧,不过他后面能和静云一起面对真的是太好了。
少白真的好喜欢插兜,湘君如果脾气好一点、再机灵点就好了。
周老太太其实也只是位平凡的母亲啊,为了家族、儿子,凭借自己的力量成为家里的支柱真的不容易(不过一开始的骗婚可不对哦(*•̀ᴗ•́*)و)。
还有就是全场最佳的mvp小红,真的全场最佳助攻,给你摁个棒!
当然,反派人物赵天麟也是全程演技在线,真的太坏了,你或许曾经爱过静兰,或许是家庭影响、盼而不得让你的爱变了质,不过最后你也知道了失去重要的人的滋味,这或许是对你最好的惩罚吧,一切事情有因必有果,最初的爱恋最终因你而起也因你结束。
总结一下吧,这部电视剧或许有些许瑕疵,不过作为观者来说,共情式观看真的很揪心,在静云和少朴和好时哭泣不已,会因为湘君听信赵天麟的话愤怒不已,会因为静云静兰姐妹的擦肩而过惋惜至极…这部电视剧真的可以!
这次无意间重温哑巴新娘,本来只为打发时间,后来发觉这剧有毒,看得停不下来。
可以说,这是我看过最好的一部苦情戏了,小时候陪妈妈看,心疼静云和少朴之间的虐恋情深,哭的死去活来,长大后经历了情爱之事,再来看这部剧,已不再为这种超现实的理想化爱情掉眼泪,但意外的被男主对待生死那种豁达的态度吸引到了,记得到后面离男主离开人世的日子越来越近,大家都很忌讳在男主面前提到生死之事,劝慰他会长命百岁,少朴在竹林和静云谈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感叹“人明知生命不能恒常,却往往不肯一展欢颜,还要为死别感到哀伤。
”静云示意让他不要说下去,他却笑着对静云说,“能跟心爱的妻子,笑谈生死,对我周少朴而言,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还有女主搀扶男主在花园散步的时候,男主念的那几句寒山的诗,“四时无止息,年去又年来.万物有代谢,九天无朽摧.冬明西又暗,花落复花开.唯有黄泉客,冥冥去不回。
”看到这里的时候心里一酸,一年四季无穷无尽,一年过去又是一年来,世上万物生长变化生老病死,尚能复生轮回,唯有人死不能。
我们这一生,不可避免的要面临失去挚爱的痛苦,也许是失去爱人,也许是失去父母,不知那一天来临之际,我们会以怎样的心境去接受事实。
重新再看这部剧,注意到剧中的一些小细节,才发觉其实编剧在剧本的创作方面,导演在镜头画面的运用上都是花了心思的,演员演技那是不用说了,顺便怀念一下那个演员还追求对自己演技精益求精的年代,什么,你说剧情雷人?
抱歉,我觉得比起现在的电视剧(嗯,我说的就是微微一笑一众电视剧),这部剧的水准已经高了不知多少了。
“燃烧燃烧燃烧,向你的生命燃烧,燃烧你的一切 燃烧你的声音”女主角因为家庭变故变成了一个哑巴,而男主是一个患了病的人,腿脚不好,时常抽搐,反派安排人算出女主有旺夫之相,让女主嫁到男主家里,男主其实很喜欢这个女主,但是因为自己的病,男主就想让这个女主主动离开,恰巧结婚时是男主的弟弟,男二去代替男主和女主拜的堂,男二小叔子不意外的爱上了女主,可是女主在被男主从身到心很虐以后,依然没有想要放弃男主,依然很爱男主,两个人就像歌词写的燃烧尽了生命去爱彼此,男主帮女主报了仇,可是男主的生命已然到了尽头,最后,女主可以说话了,而男主病死在了那个寒夜里,女主带着对男主的爱。
过完了下半生。
如果还有来生,男主女主一定会幸福的在一起,可怜这对有情人,情谊不断,却生死相隔。
其实是人与人之间这样的爱太少了,也几进成了我们只能在电视中,在想象中思绪出的爱,而一起与剧情中的男女中经历着,震撼着,感受着。
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渴望,而非一种现实的奢望、是人们的一个美好的向往。
其实不只是你,还有我,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做梦,总爱把那梦做得好美好感人,即使在现实中我们看到这样真挚的爱也会有多少人而去努力做呢?
这样美的梦,很多人,难做到,所以也只能在虚拟中得到实现,也只有在剧情中感召这样爱的震撼,也只能在这梦中感叹着爱的伟大。
谁不渴望这样的爱会在自己的身边呢?
那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着这样爱的节奏,也一起向往着有着这样的爱吧。
剧本框架像《无主之地》,前半段有意思
很有趣的人物设定,历史学家,大龄女青年,无业,后续的故事发展中,落入女权主义的俗套中了。
「FIRST第二场」故事讲得非常好,但结局戛然而止,极尽周章地讲好铺开一个现实,然而也只是个现实,放弃了深入 。如果它是关注于个人思想层面的胜利而顾不得大局,那宗教与女权的主题绝不是通过个体上的解脱就可以承载的。
3.5 构思是非常巧妙,但剪辑有不小的问题,而且某些段落未免太刻意。只是某种意义来讲,在这些议题上走向希望而不是深渊,本身是一件值得赞扬的事。
据称是真实事件改编。一个拧种女人的故事,生活中的失败者。虽有大学文凭,似乎却一无是处,对生活充满愤怒。一件小事让其爆发,做出让常人难以理解之事。为一个祝福十字架,而把各方都牵涉进来,并越搞越大,宗教、政治、女权、生活、警察都现身其中,其实也在某些方面展现了马其顿的现实。最后以和缓收场,只要放下,各方就都有路可走了。
启发自马其顿的真实事件,强烈的影像,幽默讽刺的口吻,透过精准的女性特写,批判马其顿的性别不平等,横撞保守的宗教戒律,呈现出七大和媒体的种种乱象。缩影了荒谬的社会。
切入点小(一个女人意外参与了主显节争夺十字架的庆典活动),展开的剖面却很丰富:女性主义的意识,个体vs法律/宗教的规条,媒体的作用,马其顿社会里大众观念的陈腐etc.
法国文化中心,10.25,导演映后。
电影很诙谐,看的过程很享受,但作为一部女权电影,后劲不大,留给人的思考也有限。不过,我倒是很喜欢导演的映后,有点东西,甚至我觉得映后的交流比这部电影传递的东西还要多!
挺讽刺
如果上帝是女人呢?
精彩。但和好之间还差着生命力。
很有韧性的女人
如果上帝是母的,这个世界会怎么样呢?耶稣为什么不是雌雄同体呢?我想,女性意识觉醒之时,上帝必然是个雌雄同体。男性这个天生的体能优势群体,只是单项强者,世界的天平迟早会更换坐标。
有点用力过猛了
男性不会允许女性跨越他们拥有任何东西,即便那是一个只有一点点象征意义的木质十字架
有点虎头蛇尾
呃,从头到尾我都不喜欢导演塑造的这个人物。不尊重自己父母,成天懒在家里不找工作,叫别人同情你?不抓住政府罪犯而是同情这个女性?
1.5。前半程还算正常,在手持摄影营造的现实感基础上确立女主的极端人设,为女性上帝的诞生做足了准备。但从女主被抓之后,接下来40分钟剧情竟然毫无推进,只是一再重复之前早已建立好的几组基础矛盾,再让女主啰啰嗦嗦自陈心路历程,人物无转变,冲突无升级,议题探讨的层次自然也就极其有限,太浪费这个能多向延伸的题材了。直接安排一个记者角色满街采访路人来呈现各种社会声音也是非常迷了,还有比这更偷懒更粗暴的写法吗……最震惊的是结局突然180度大转折,莫名其妙就和解了,感觉编剧怕是直接放弃了……
被轻慢、被矮化、被侮辱、被掠夺、被侵害,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世界上所有女人的共同经验。所有男人认为是常态的、规则的、不应改变的、无足轻重的日常生活。历史的经验投射到现代,并不会带来改变,法律的、宗教的、人性的,没有任何一个框架尝试改变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