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去看这部片子的原因。
不是因为自己特别喜欢邓超或者里面的那一个耀眼的、红到发紫的明星。
而是因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的评论,当然不是溢美之词。
说一个不缺名、不缺利的男演员为什幺要作贱自己。
大概在老一辈艺术家那里,让他们获得一生的名利的,叫做电影的东西,是无比高尚东西。
作为一位演员或者导演也是一个光耀万分的职业,代表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永远是站在至高点之上;永远没有必要为取悦所谓卑微的观众,牺牲自己一点点自己高大上的形象。
即使对于故事而言,真心没有什么好说的。
因为他不够新颖,也不够离奇,更谈不上感官上的刺激,但是邓超那种累得出汗的诚意还是有的。
作为一个没有打着3D名义圈钱的国产片,而且还把自己放在这个国产片注定炮灰的档期之中。
说真的,我只是不希望他成为只拍一部电影的导演。
6.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坚持不等于缺心眼。
7.我利用跟她住在一起的机会,在给她做饭的时候,早餐来一杯三鹿牛奶,中午一顿转基因米饭,晚宴隆重一点,来一盆麻辣小龙虾,用地沟油精制而成,夜宵来俩苏丹红的咸鸭蛋,连吃上20天……8.上帝很忙,他只教会人们如何谈恋爱,却忘记了教人们如何分手!
9.自古谁无屎,哪能天天都带纸!
10.梅远贵:臭不要脸和没羞没臊,你选一个吧。
唐大山:你先选一个,剩下一个就是我的。
11.您跟我三姑那简直是天生的一对,地设的一双,尤其是你们那个审美情趣啊!
那简直是珠联璧合,一丘之貉,狼狈为奸呢。
12.唐大山:明年的今天,这儿将长成一棵大树。
梅远贵:还会有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唐大山。
唐大山:人渣。
梅远贵:这个故事就叫做山楂树之恋。
13.吃软饭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吃软饭是相当的耗费体力啊!
14.那可是我的血汗钱,是我汗珠子掉床上摔八瓣儿,一口一口软饭吃出来的呀。
15.老娘是个彪悍的女人。
分手大师经典语录16.梅远贵:可是我依然爱你阿曼达,我爱你爱得那么辛苦,难道对你来说,我只不过是茫茫人海一粒沙?
阿曼达:不,对我来说,你就是茫茫人海一人渣!
17.梅远贵:我是败类是人渣,败类我也是败类中的vip,人渣中的战斗机。
18.吃软饭怎么啦,吃软饭怎么啦,你还别瞧不起吃软饭的,你还要不要脸啦!
19.梅远贵:分手之际,没有别的礼物,只有一句深深地祝福送给你,你还没给我这个月的生活费。
20.旅客朋友们请注意,飞往朝鲜平壤的航班已经彻底取消,没有原因。
请旅客朋友们到二号柜台办理手续,爱办不办,不爱办拉倒。
21.就算两个人相濡以沫,走过一生,还是要有一个人先走。
牵手的甜蜜是短暂的,分手的痛苦,才是永恒的。
这就是我们人类的宿命。
22.什么爱不爱的,有意义吗?
我爸有多爱我妈,他这一生就有多痛苦。
23.好好一张五筒脸,给拍成白饼了。
全程最多的就是哈哈大笑,十足一部喜剧片,但是在假期为了放松自己看看这种戏也无不是一个上上之选,邓超在里面就是为了搞笑来的吧说实话不用演技的拍戏,确实不能称之为电影。
在知道杨幂接拍这部戏时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有身孕了,看到她这么拼,确实还着实的被感动了,这部戏,带给了我们欢笑,但是这么高的票房确实不值得。
整部戏的贯穿,最后的结局,都无看点,往好里打就3星吧。
以各种电影理论、群众反馈来衡量,《分手大师》都不算好电影,但我得说,它深深地娱乐到了我,这是最近第二次我对华语片与主流评价形成大分歧,已经做好了挨砖的准备。
上一次是《私人订制》,该片口碑扫地,骂声如雷,可我偏偏觉得有趣之极,尤其是开头部分。
这两部影片,让我想起小时候玩的表演游戏,印象最深的“剧目”是包青天和人犯,奥特曼和怪兽,人犯要跪下受刑,怪兽要被奥特曼打,但谁也没觉得受了委屈,笑呵呵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成年之后,自然找不到愿意这么玩耍的小伙伴了,但还是可以口头过瘾一把,找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天时无意间就角色扮演起来,你是皇帝,他是大臣,管你叫朕,管他叫尚书什么的,情景假设一番,全身心投入进去,脑洞开得跟陨石坑那么大,以假乱真,胡天海地吹一通,也是挺杀时间的聚会游戏。
去年看完《私人订制》,我同意该片是三段小品拼接,现在想想,比起小品段子,该片更接近的是相声,你看德云社那些荒唐开局离谱走向的讲故事型相声,逗哏和捧哏的知道全是假的,逢场作戏,煞有其事,笑果就从这里面来,观众明知扯得不行,心理上也是当真事来欣赏,这才会乐不可支。
《私人订制》里,这是订制小组和客户的默契,双方都知道是在演戏,努力使自己身临其境,加载各种角色属性,本质上这跟小时候玩的游戏毫无二致,那种过把瘾的效果确实值昂贵的服务费,白百合和郑恺有一场坟头哭着垒麻将的戏,连客户都不在场,这跟咱们的聚会吹牛更相仿,总之看得我非常爽,还有什么比成年人戴上面具大玩角色扮演更娱人娱己的消遣呢,要是在长途火车上碰上一个精于此道的座邻,即使坐的是雪国列车,我也会嫌路程太短。
《分手大师》的观影快感,与《私人订制》异曲同工。
邓超热衷于挤眉弄眼,扯着嗓子,手舞足蹈地犯贱,东西方谐星外加一串精神病们齐齐上了身;除此之外,他卯足了劲,变足了花样,在各种身份、职业、肤色、性别、外貌、年龄间疯狂跳跃,不排除是邓超自恋企图过盛,向外行炫耀演技,当然,这种表演课作业集锦式的角色跨度骗不了稍有经验的影迷,否则演演员、骗子,多来几场戏中戏,岂不是最容易得影帝。
但撇开这一点,确实具有非凡的娱乐性,我的脑海里不断闪过那些一起演戏的小学同学,以及成年后一起吹水的嘴炮烂友们。
更重要的是,虚拟世界的邓超有我们生活中无法企及的条件,换装速度快到咂舌,各种天赋集于一身,杂技,热舞,篮球,极限运动上手就精通,游刃有余的穿梭于不同的角色,这只可能出现在电影世界,以及我们最深层的幻想里。
都说电影是拿来造梦的,最起码这种荒诞之极的故事设定,让我们的角色扮演之梦,得到了全方位无死角的满足。
走出影院时,我看到好几人咯咯笑着,模仿邓超的抽风表情。
遗憾的是,跟《私人订制》一样,《分手大师》也太把电影,太把讲一个有内涵、有人情的完整故事当回事了,可是,这本来就不是此类意淫狂欢电影该遵循的准绳。
《私人订制》三个故事演得挺脱线的,结尾突然拐到正儿八经的环保上去了,不伦不类;《分手大师》也毁在这把刀上,骗着骗着,乐着乐着,瞬间奔好莱坞30年代就用滥的浪子回头套路去了,邓超又是遍体鳞伤又是泪水泛滥的苦情戏,前面变脸快过洗脸,后面真情流露,难免让观众怀疑还在演戏,根本深情不起来。
更糟糕的是,前面那种随心所欲的演法,是高度风格化的,最大前提就是藐视一切合理性,之后却舍本逐末,硬要从逻辑上把故事编圆了,有多别扭可想而知,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你能想象周星驰的电影后半部转成沙马兰风格吗?
节操已经碎了一地了,何必捡起来,又拼不回去,既然贱了,就一贱到底,向《王牌大贱谍》看齐,岂不美哉。
又要耍贱,又要立牌坊,只成就半场娱乐,因此好评也只能给一半了。
(文/方聿南)
昨晚刚看,邓超作为演员表演功底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表演的太过了只能让人觉得他只是在表演,是在作秀,而不是展示一个人物。
杨幂各方面张力感觉都不够,既放不开还要表现得很投入,不知能不能说服自己呢。
整个电影就是场景色彩服装的不断变换,在加上一堆大碗的捧场,情结简单,内容夸张虚假。
笑的地方虽然很多,能记住的地方很少。
其实,这个世界上很多恋情的终结。
都需要一个分手大师的。
邓超主演过的电影分手大师一开片就举了很多分手的例子,但细看就会发现,其实很多要分手的找分手大师邓超的,往往都是男性,也就是女性往往是被分手的一方。
看过一句话“在恋爱中,男生的感情往往是从非常爱,很爱,爱,没感觉的过程。
而女生却是从没感觉,爱,很爱,到非常爱。。。
”也就如同当男生看见某个女生很漂亮或者很吸引人时,他会马上奉为女神,从而展开攻势。
但往往得手后,才慢慢发现原来也不过如此。
而当女生听到“某某某喜欢你时”第一感觉就是“他长得太一般,我对他没感觉”但抵挡不住攻势,终究甘拜下风。
从此如同跌落泥潭无法自拔。
闺蜜柚子就是曾有过这样经历的女生。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高三,无数对情侣被拆散,又有无数对新情侣崛起的时代。
柚子和他同桌就成了--用粉色爱情面对黑色高考的大军之一。
谁也没想到他们会在一起,柚子告诉我原先她也以为自己和他只是所谓的蓝颜而已,但是,也许是面对黑暗压迫的高考,贪图题海中那暂时欢愉的港湾,亦或是卷子与卷子间书本与书本间,那眼神的片刻交汇。
但无论这么样他们还是在了一起,无论怎么样他不会为她改了理科去填文,她也不会为他放弃物理15分的大题。
无论怎么样他们不是在拍青春电影,他们终究分开了。
有一天他告诉她,他爱上了同班另外一个女生,她笑嘻嘻的说好啊,笑嘻嘻的主动找那女生换了座位。
她闺蜜都替她打抱不平,要去教训那个第三者。
她也笑嘻嘻的制止了。
她说“什么第三者啊,她只是帮我看清了有些人,什么人该爱什么人不该”她那副笑嘻嘻的表情很假很生硬。
令人看了不忍揪心。
最后凭借着她发奋的学习和卓越的天资,她成功进入理想的大学,记得在暑假快要结束的一天,她告诉我,他打电话告诉她,那只是为了让她,好好学习,心无旁骛。
虽然她后来也跟“第三者”证实了他的话,但她还是回答他“去你妈的”你不是我,你就不会知道被分手后,我感情的挣扎,我的确也是因为失去爱情才赢得高考的,但你不知道,那真的很痛,当爱一人到无法自拔却非得被迫脱离,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
所以,与其痛苦的分离,不如让我爱上别人,或者你丑态百出,让我看看我怎么会和这么不堪的人的人在一起,让我主动离开你。
再让缓慢的时间填补我们之间的缺憾。
即使是你刻意而为。
其实电影寻找分手大师的男性,还是有情有义的,至少在他不爱她之后,还会让她不是那么痛的离开,让她至少不受自己--曾经这么亲密而信任的爱人的伤害。
所以姑娘,如果你不够了解他,不要轻易言爱。
因为爱这个词太重。
从嘴里说出来,不小心,是会砸到脚的。
你也要懂得,三分情七分骗,世态炎凉还得自己爱自己。
其实这部片子还不错啦,起码我从开头笑到了结尾。
真的很不喜欢豆瓣的风气,一有国产片就各种僵尸粉来刷一星。
至于吗?
至于吗?
就这么崇洋媚外,不支持国产吗?
你们就没在电影中看到邓超的认真和努力吗?
它和《泰囧》有啥区别?
都不是在认真的搞笑吗?
虽然剧情很老套,几乎看开头就知道结尾,但是你们不觉得它还挺搞笑的么?
两个桥段让我觉得邓超很敢玩啊,第一个是邓超黑自己,孙俪出场,恶搞婚外情被媒体抓包;第二个是邓超闻了杨幂的鞋子,然后臭昏过去(PS:当年天涯豆瓣黑杨幂,说她脚臭),就冲着人家敢自黑的精神,你们这些刷一星的好意思嘛?
你们敢这样自黑吗?
暂且不讨论剧情有多么老套,段子有多么荒诞;就冲着片尾的花絮,我都乐了半天呢。
不过里面最想吐槽的是古力娜扎,完全没有演技==她的出现纯粹是为了秀身材和脑残。。。。。
小苹果神马的已经经典一幕,网络上爆红,说明人邓超营销做的好啊,会炒作!
最后说一句,这么支持邓超,完全是因为都是家乡人啊。
更愉快的是电影里面居然出现了家乡话,倍感亲切有没有。
国产电影真是每年都能诞生惊世骇俗之作!
没想到,今年这顶“跨时代”的桂冠这么早就诞生了!!
让我们来历数一下《分手大师》这样一部电影创造的多个纪录!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能够在院线上映的“直男癌特摄片”,该片从多个角度,不同维度,展现了直男癌患者独特的审美观,爱情观,价值观,高度统一地概括了这一族群的思维和行为特征。
相传总局以八字箴言批复了此片:低俗下流,粗俗无聊。
如今,影片得以面世,也堪称电影审查史中大逆转的奇迹。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全程由“华夏牌鸡血”赞助的影片,影片中,多为主角在注射了“华夏牌鸡血”后,全程高能,癫狂亢奋之程度远超知名编剧宁财神在密集写作时,吸食的大补丸。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在院线上映的“病毒视频”,同时也是中国电影史上投资度最大,明星参演度最高,时长最长的病毒视频。
这一病毒视频所宣传的正片的上映日期还未可知。
同时,该片诞生的同时,本年度最佳段子手也已经诞生,邓超、俞白眉先生凭借贯穿该片始终的无数个段子,超越了留几手、天才小熊猫等微博段子手一年的产量,荣膺年度最多产段子手。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电影的三位女主角杨幂、柳岩、古力娜扎组成的阵容,也堪称中国影史“最胸围”阵容,他们以尖叫派演技,唱响了中国青年女演员最强音。
一、坏目的一段邓超当年在学校反串演女人的视频曾在网络引起关注,这可能让他产生了一些误解,他误解为观众喜欢他装扮成五大三粗的女人,他误解为观众喜欢他扭捏作态,他误解为他很搞笑很迷人。
作为一部导演处女作,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的邓超并未给予《分手大师》足够的敬畏,和他的妻子孙俪相反,他越来越把自己置于一个娱乐明星的位置,而非演员和艺术家。
邓超像一个尚未成熟的高中生,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炫耀自己、用于“耍帅”的工具。
这点作为观众,从娱乐节目《我是歌手》第一季决赛中邓超可怕的、喧宾夺主的夸张助演就应该有所警觉。
邓超在这部电影中炫耀的有:超级人脉(包括杨幂、金星、韩寒、申雪、赵宏博等诸多文体两界明星倾情加盟)、超级资本(拉全组去毛里求斯、拍一些突兀的航拍镜头、站在鸟巢上、用一些拙劣的特效镜头)、超级“巨星”(即他自己)。
遗憾的是,邓超拥有的这些资源和多年当演员的经验,并没有让他成为一位对电影充满敬畏的艺术家,而是成为了一名投机的、毫无才华的自大狂。
毫无疑问他用哗众取宠的方式想要用这部电影的票房证明自己的利欲熏心,完全不打算顾及自己导演处女作的声誉。
邓超在这部电影中的毫无节制、毫无创造力的塑造出自己的“型男”形象,用的方式只有秀腹肌和水中出浴甩头,连耍帅的方式都如此乏味,简直令人愕然。
邓超每隔三五分钟就用镜头告诉大家,他对自己的全身上下非常自信,尤其是腹肌和美貌。
但是这一次,邓超对自己和脑残粉的力量,有所高估。
二、坏品味邓超在电影中表现出来的幼稚和无理让他显得非常粗鲁。
为了拍出一部所谓的“喜剧”,他不惜用夸张的肢体动作、扭曲的面部表情、无休止的男扮女装来咯吱观众,这种强烈的无聊和巨大的压迫感,使观众产生严重的反感。
邓超像一个不懂得察言观色的孩子,在说出一个不好笑的笑话后,对无动于衷的听众恼羞成怒,为了使人发笑,生硬地强行咯吱听众的腋下。
做导演的权力让邓超膨胀到毫无顾忌,邓超在电影中明目张胆地霸占了所有他自认为出彩的桥段,他想成为的角色太多,他想变得帅气、深情、幽默、孝顺,却什么也无法成为,只能露出他枯竭的马脚。
而隐藏在这些桥段所谓的“牺牲形象”背后的,都是邓超以耍帅为目的的自大。
同时表现邓超的幼稚和坏品味的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电脑技术。
片中非常儿戏地鲨鱼桥段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莫名其妙。
只能用“钱多了没地儿花”和“自以为好笑”来解释。
还有一些烟花特效,水准之差让人怀疑邓超的活儿被特效公司外包了。
剧中人物三分钟一句“我去”、五分钟一个“你妹”,使得邓超更像一个稚气未脱的高中生,叼着烟骂脏话以显示自己的英雄气概和风趣幽默。
在电影中,邓超的无知和傲慢也体现在对女性的无理刻画上。
电影中的女性要不就是拜金女、要不就是愚蠢无知、要不就是母老虎。
再看看邓超自己装扮的女性,全都是愚蠢、痴笨的典型。
三、 坏故事更致命的是,整部电影就是一些明显的堆砌,人物性格变来变去,行为没有逻辑,严重缺乏一致性。
整部电影像是为了突出邓超个人而拍摄的一个类似于《屌丝男士》的小品合辑,绝非称得上电影剧本。
电影中这些肉麻当有趣的片段全都是别人用过的烂手段,剧情就是无知又无畏用坚强伪装脆弱的蠢女孩遇到没自尊又没底线用臭不要脸伪装孝顺的无耻男孩从互相欺骗互相嫌弃到相爱的故事,穿插香港电影玩烂的分手大师爱情大师的故事,再穿插利欲熏心表面好人正直善良的成功人士被屌丝揭穿倒霉的故事,整个儿一个好莱坞经典剪辑。
不仅故事如此,连情节和布景也是这样。
唐大师最后在海边奔跑致敬孙俪在《月光宝盒》中的经典沙滩奔跑,梅远贵片尾对叶小春的表白的美术布置简直就是照抄《WALLE》。
如果说邓超搞笑就只会男扮女装,贴胡子贴胸毛,甩头发秀腹肌,那么他所表现的深情就更显得黔驴技穷,什么为救儿子出车祸多年卧床的老妈、什么为给老妈看病挣钱而不要脸的儿子、什么独自在城市傻逼的姑娘,还有突然深情说:“她为我付出太多”不忍心伤害小三而向分手大师求助的唐大师、还有胸大无脑贪恋权贵本来是寻仇又突然变成纯情少女为爱不顾一切的古丽娜扎,简直令人作呕。
片中很多笑点需要深追流行,非常关注娱乐圈才能懂。
比如调侃杨幂脚臭。
只有有时间深追娱乐圈的学生和搞小圈子的娱乐圈人士,才能接收到所有“笑点”。
就好像单位内部晚会,外人看来恶心无聊,只有平时跟舞台上演员们亲密相处的同事们才能会心捧腹。
所以与其说《分手大师》是一部电影,倒不如说它更像是一场娱乐圈内部自娱自乐自我膨胀的尾牙、一台邓超的个人变装秀表演、一部小品集锦。
本来对邓超印象一般,现在不想看他作品了。
第一次写影评,因为内心愤怒实在是憋不住。
本不想去电影院看《分手大师》的,只是朋友听说有周笔畅献歌,才陪她去看,事实证明不看是对的。
因为没有周笔畅,也没有一个喜剧该有的全部因素。
这是一部号称从头笑到尾的电影,但除了开头邓超说的那句“傻逼”我笑了外,剩下的,就只有恶心了。
陆老说得没错,这部电影确实恶心,邓超的男扮女装,浮夸的抢劫、爆炸镜头,醉酒吐、坐车吐、被打吐,在电影院里,我也有了吐的冲动。
影片中,唐大山说小春是个为爱奋不顾身的好姑娘,且不说小春一个花姑娘爱上唐大山那个老牛吃嫩草、令人作呕的形象,单凭为老总出头,替老总挡垃圾,就想突出这一人物形象,是不彻底的,这种事不令人感动,倒更像是员工表忠心。
如果说前面的铺垫是个小状况的话,那后面的故事情节就愈发朝着不可思议的方向发展了,唐大山找邓超商量尽快摆脱小春,原因是公司要上市,不能让人知道他有情人,我念书少,不知道公司上市和老总有没有情人有多大关系,我的《财务管理》书只告诉我要考察公司账务。
公司准备上市,唐大山大肆演讲,在即将上市的关键阶段,为了不让小春出现,派老六绑架了小春,真是够闹的,还造成一种要杀她灭口的即视感,到最后才发现是为了小春脖子上的一条“大山牌”项链,成本真是高呢,也不知道是真想要项链才绑架,还是想借项链绑架咯吱观众笑。
从老六手里逃脱后,小春和邓超揭穿了大山的伪成功学,随之小春便消失了,直到一年后被邓超找到,正当两人重逢邓超表白时,被大山开了的老六突然串出来要伤害小春,邓超为了保护小春身受重伤,小春很感动,往事一幕幕从眼前浮过,当即答应当邓超女友。
这时!
邓超醒了!
原来这只是他和老六演的一场戏!
看到这,我想,要我是小春,碰上这骗感情的男人,一定会反悔的,但小春没有,因为人家爱得深沉。
影片至此结束,演播厅灯光亮起,没等到周笔畅的朋友直呼上当,我在心里狂啸全程尿点,心中愤怒无处诉说,故撰此文,顺便问一句,能退钱吗?
ps:原谅我全文用角色名除了邓超,因为我实在是没记住他演的角色叫什么。。。
挺搞笑的
孙俪出场时间和不二神探中的马伊俐出场时间一模一样的,而这部电影也和不二神探一样烂,恭喜邓超往文章的道路又走近了一部(2014的富春在哪里?)古丽娜扎真漂亮
无下限无节操的搞笑。。。。邓超太敢演了。。。暗讽杨幂脚臭的一段笑喷
喜剧的感觉很足,整部片子都在耍贱,试映会笑声不断。前半部很好,中后段略有一些疲劳和混乱,结尾意料之中。。剧情没太多新意,但也不得不说搞笑的效果得到很好的呈现。。从没想到邓超这么适合演无厘头喜剧。。总体还是值得一看。。想打3星半,就来个四星吧
老公要看的电影~无奈跟着一起看了~还行吧~忘记mark了~
无聊的时候看还可以
这里杨幂总比小时代好吧……其实本片可以及格,邓超耍贱实在太拼了!至于笑点低俗的问题,比起国外R级喜剧小巫见大巫。
原本以为是烂片没打算看。但前几日目睹同事看这片时笑得像个傻逼,便带着好奇心下来看了一遍。笑点的确很多且较密集,作为本片导演和主演,邓超的表演很卖力,倾尽全力各种恶搞和耍贱。 某个举止和神态颇有些像孙俪,他的喜剧天赋从他大学时表演的话剧《翠花上酸菜》就体现出来了。
不知道邓超的演技有没有局限性,但是这部电影里的角色让他演的不错。剧情还将就吧。那个谁的演技在这个电影里面差点。
原来以为他们只是不懂喜剧,后来发现他们根本就是不懂电影,只是来糟蹋电影的,在两千万观众的鼓励下,他们还糟蹋得理直气壮的,甚至糟蹋出崇高感来了。
2014.06.19,中环城中影,李梦楠,提前看片会。从来没看过一个在娱乐圈混了这么多年的演员这么没理想这么不要脸的。
哎呀,分数好低好可怜,我来拉高一下评分啊,很好笑啊,搞笑片好笑就行了,剧情是很狗血,但是还是好笑啊。只买到晚点的场次,依然没犯瞌睡看完,这就够了
恶心
呃…个人觉得不算是一部好的作品吧…看过之后都不太记得电影演了些什么…演员就不评价了…自认为还不太够格去评价别人…
记得有期杂志封面上就是邓超的分手大师,大大几个粗体字:贱是我的生活态度
演的不错
也不跟别的电影比就跟恶棍天使比的话我看分手大师笑得还挺开心的
有些桥段挺搞笑的
笑过即忘,据说原片素材有4小时...
为啥评分低呢? 调侃的很猛呀,真心挺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