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部口号“看一个人的电影”我是一个人看完的,这部电影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一切都按部就班,你知道李晨演的哥哥一定会出事,你知道水一定会喝完,一定会受伤,一定会自救,一定会获救。
那瓶从包里拿出来的酒精就像是流水线上的一个物品,剧情就是传送带。
其次聊聊任素汐的演技,没有太多的惊喜,收到视频的时候我理解人物的悲伤,但是那段嚎哭的表演,我觉得在极端条件下,挑战身体极限的情况下,是没有力气那样去哭的,一开始哭不出声是不是会更好?
不知道是剧情还是因为什么,总感觉是在看任素汐玩一场无论如何一定会通关得极限游戏。
1.能get到的:①宗教感很强的bgm,出现过两次。
有种震碎脑壳的超脱感。
②充满隐喻的镜头和情节。
列举一点:1)对话:女主为捡对讲机而划伤了腿。
与对讲机对话(对讲机那头兄死,而依旧对话),实则与希望对话(支持女主走出荒原的原因:救兄),与恐惧对话(听见野兽声,与兄对话获得慰藉和勇气)。
女主徒步全程少有言语,实则与自己对话。
具体表现为幻觉(海市蜃楼,巨大兽骨)、梦境(途中旅人尸体复活并与女主对话,死去父兄与女主相处)等。
前者有逻辑顺序地表现女主生的意志和死的恐惧,后者表现女主与死亡与童年伤痛和解,并从中汲取力量重塑生的意志。
2)救人与自救:两个call back:穿越荒原前期,女主引导虫子走出自己收集水源的塑料片;后期女主遇见旅人匍匐的尸体,水源和食物耗尽,捻下指尖的虫子吃掉。
遇见旅人匍匐的尸体,确认他的身份,带走他的日记(推测:希望有人同样能带来她失踪在荒原的父亲的消息,此为将心比心),为尸体披上毛毯,堆好象征墓碑的石头;体力透支到极限,救援车队近在眼前但无法呼叫,女主点燃所有行李,包括那本日记。
3)道路:父兄皆死于同一片荒原,女主在这片荒原求生,有前人替后来者开路、后来者向死而生的意味。
女主一遍一遍求生,也是一遍一遍感受死亡,感受自己也感受父兄。
③辽阔苍茫的荒原大场景,确实非常契合想象,甚至超越想象。
低饱和度的色彩搭配大场景营造出澄澈、静默同时粗犷甚至狂乱的美感。
2.这部片治好了我的荒原情结,美则美矣,看看就好。
3.有一点让我不舒服的设定:厌母,神化父亲,即将神化兄长。
4.警告:情节稀薄,氛围压抑,稍有恐怖。
ps,这个排片也太离谱了。
附近的影院完全没有排片,最近排片的影院在32公里外的县城。
于是从市区坐一个半小时公交去县城小破影院看,包场。
毕竟不商业,看的人少也正常,但确实很遗憾:这部片应该被更多的人看到。
精力有限,只说这么多了,以上。
这大概是她至今为止所有出演电影里最失败的一个角色,完全无法让人共情,本来她那口方言味极强的普通话也算是个人特色,但是出现在这部电影里直接就让人出戏的不行,使全片显得像是一部儿戏,全片看不见任何角色塑造,只看见一个顽童在有一句没一句的自言自语。
纵然有电影本身的问题,但是核心还是她这个主演的问题。
毕竟这是她完全主角的独角戏,角色失去个人魅力使得一切都那么苍白无力。
这部电影算是让任素汐完全展露自己演技的欠缺所在,脱离了剧本角色的舒适区,她的观众缘仿佛全部失效,话剧式的表演方法完全游离在电影质感之外,仿佛就是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小剧场里自言自语,看得观众只剩下出戏和尴尬。
真的让她挑大梁塑造角色完全等于没有,相信她演这片子是吃了苦,但是有什么用呢?
电影用角色说话,观众不是来看你有没有吃苦的,通篇就是完全感觉不到她对这个角色有用过心揣摩去塑造,国外那么多类型片当老师,如果演不好抄都抄不好吗?
只能解释为对角色还是不够投入,这真的和剧本无关,再烂的剧本这也是你的独角戏,剧情逻辑可以扯淡到天上,但你是唯一主角,焦点都在你身上,你多少能演出几个亮点吧,这么好的机会展现个人演技的独角秀,结果是完全没有,给你来了个毫无记忆点满屏尴尬的白开水。
看来以往那些作品让人眼前一亮更多的还是剧本角色加持,真的游弋在自己的安全区之外,她的角色演绎可以说完全跟演技不搭边了。
或许任素汐可以考虑转型歌手,这算是全片唯一个人能力还在线的内容了。
这部电影唯一的价值大概就是:此类电影的一次尝试算是拓荒者了。
从电影院出来,一抬头就看到夹在高楼大厦间若隐若现的几颗星星,脑海中顿时浮现出《风沙星辰》里的若干场景,和刚刚看完的《荒原》神奇地形成了某种互文的关系。
这本《小王子》作者圣埃克絮佩里回顾自己飞行生涯的经典著作,记录了他自己和其他飞行员同事无数次身犯险境的故事,有的人如同这部电影的女主丛林,在历经艰险后逃出生天,有的如同男主丛来和他的父亲,默默消失在了大自然的一呼一吸中。
《风沙星辰》里说:“我们现在遵从其秩序活着的这个世界,如果不深陷绝境,是无法知晓其奥秘的。
”这或许是冒险题材一直吸引人的原因:我们无法亲自去冒险,但又希望从别人的冒险故事中,获得一些关于世界和人性的奥秘。
《荒原》的故事情节十分简单:丛来(李晨饰)和丛林(任素汐饰)兄妹俩为了寻找失踪多年的父亲而来到无人区,在风暴中两人的摩托车和许多装备都遗失或报废了,丛来身受重伤,丛林为了找人营救哥哥在荒漠里独自前行了七天,终于在生死边缘被车队救回。
就是这么简单的故事,没有什么转折,也没有多少悬念,完全靠大漠的极致风景和艰险以及任素汐扎实的演技撑完全场。
不知道别人会不会觉得无聊,反正我是挺爱看这种荒野生存题材电影的。
你说是独角戏吗?
我反而觉得,片中万物皆是角色,这更像是一场一个人和荒漠、狂风、烈日、峡谷、蛇、蜥蜴、老鼠、蚂蚁、野草等亦敌亦友的景观、生物互相对抗与利用的群戏。
影片仿佛一部纪录片,给观众带来真实的影像震撼。
面对残酷的大漠,补给严重不足的丛林给观众展示了各种野外生存技巧:用卫生巾垫鞋子和处理伤口,在沙漠中利用植物挖坑取水,沿途用石块和布料留下印记,极度缺水状况下喝尿补充水分……如同一场闯关游戏,每一天难度都在升级,带给观众的认知挑战也逐步加深。
将这一系列生存技巧有机串联在一起的是深深的骨肉亲情。
在日复一日单调的前行中,丛林不断忆起小时候父亲手把手教她和哥哥野外生存的童年记忆,这既赋予了她年纪轻轻就是户外老手的合理性,也解释了她为什么一直无法释怀父亲离婚时不带走她,并且在父亲失踪多年后依然执着地要寻找到他,哪怕最终找到的可能只是一具尸骨。
圣埃克絮佩里作为飞行文学的鼻祖,讲述过许多初代飞行员身陷险境的故事,在沙漠或在深山,都有陷入看不到尽头的绝望的人。
人的求生本能在初期或许能发挥作用,但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随着补给和力气一起逐渐消失的,是希望。
几乎所有从绝境中逃出来的人,都有着强烈的信念:他们坚信自己的亲人在等着自己回去,所以无论如何不能放弃自己。
激发人的潜能和斗志的,是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丛林也不例外,如果仅凭自己的求生欲望,她有无数次自我放弃的可能。
这地球上,不是应该住满了人吗?
为什么一天又一天,一个人影也见不到呢?
有好几次,明明看见飞机和火车就近在咫尺,为什么就是没有人发现自己呢?
每一次的希望都导致了更深的绝望,但每一次想要放弃的时候,她都会拿起那个已经无人接听的对讲机,对另一端大概率已阴阳永隔的哥哥说:等着我。
在所有这一类别的故事里,令我们动容的,永远都是这种为他人而活的高贵情感,是这样的意志让人类得以超越自我,也是这样的责任感,反过来拯救了丛林和我们。
我想一定会有观众去纠结丛来有没有被救出来,也一定会有观众谴责丛林因为她的执念导致丛来命丧荒野。
但我很喜欢导演对片尾的处理:车队的四辆车分道而行,一辆载着丛林去救治,另外三辆去寻找丛来,故事就停止在了这个分道扬镳的路口。
没有人知道他们兄妹俩是否能活下来,或者如果丛林活下来,她之后的人生是否会充满悔恨自责。
但影片停止的这一刻,她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找到了车队,起码算是兑现了对哥哥的承诺。
她脱掉衣物点燃火焰时的表情,令人不禁想起《泰坦尼克号》里 Rose 用尽全力吹响口哨时的那张脸。
两张脸上,都写满了经历过绝望才能开出的坚毅决绝。
“胜利,失败,这些字眼是没有意义的。
生活超越了所有这些词汇,也早已绘制出后面的画面。
”——《风沙星辰》除了上面说的那些,影片的取景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大亮点。
讲真,哪怕没有故事,就单纯为了在大银幕上看到这些场景我也愿意买一张票。
有许多个丛林只身在荒漠中行走的镜头,不禁令人感叹那无依无靠的赤裸生命是多么的壮美。
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也曾这样赤手空拳地伫立于荒野之中,以肉身对抗残酷无情的大自然。
最后想说说女性这个话题,这既是这部电影的卖点,也是我认为还可以做得更好的一点。
作为国内罕见的女性无人区冒险故事,我并没有从中看到太多的女性特色和视角。
丛林在片中是一个傻大妞式的角色,她没有发现哥哥的伤势有多重,对于哥哥给她留下录像和补给毫无察觉,因为大意导致补给点被烧光……作为一个有着丰富野外经验的女性,我认为她过分粗心大意了。
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谨慎和处理事情的智慧在这部片子里并未得到体现,可以说换成一个男性角色也不会有多大差别。
不过导演作为一位男性,能拍到这个程度也属实不易,而任素汐在剧中的表现也十分令人印象深刻。
这就算是我吹毛求疵,为以后能在大荧幕上看到更多此类影片提出的建议吧。
可能是想表达的未能尽兴,冲着演技担当任素汐去了影院……除了盼着电影结束,一度很想骂“丛林”,又作又拧,为了心中的结,没找到期待的,又失去了更重要的。
反观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样欠抽的任性。
好好珍惜自己,以及你的家人。
这个世界人很多,真正能陪着你“玩命”的仅一二。
或许每一个濒临死亡的生命,应该更复杂、更多元,懊恼、绝望、撕裂、放弃、重生、矛盾、敬畏、放下、顿悟杂糅……说不好,很想全情代入,很遗憾,没有。
全程一俩次无法压抑地不耐烦,允许平淡,简单,但总有期待,期待看到更多,哪怕再丰富一点,而不仅仅是像绝地求生的纪录片……但极其耐心地听完片尾曲,声音清透,对比“荒原”,感觉更好。
整体虽不如期待,但能感受团队的“用心”……
感恩超前观影的机会,虽然影片大部分时间都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景色,看的人很渴,但女主的天然的幽默感让我对电影主题一直抱着较为积极的观影心态,就像今年出站了国内首部田园类型影视剧,这次荒原的出现无疑瑕不掩瑜,是次值得肯定尝试,希望中国电影不断突破,越来越多元化。
另外电影中户外装备上可能不是很合理,但长期野外缺水严酷环境下装造确实很真实。
首先感谢破浪观影团提供的点映和导演交流机会。
提前欣赏了这部题材新颖的国产电影。
荒野生存主题在国内还是很少见的,保护电影题材的多样性是爱电影的观众义不容辞的责任。
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短90分钟聚焦一个人,讲话一段经历。
很符合一个豆瓣小组的标准,那就是“我们只爱90分钟以内的电影”。
在这个电影越来越长的时代,能看一部只有90分钟左右的电影真的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导演分享他舍弃了很多剧情和桥段。
就结果来看,这样一个慢节奏的故事,这个时长还是很不错的。
节奏渐入佳境,跟随主角每况愈下的艰难独行和层层递进的内心世界,观众也跟着进入一段生命探寻之旅。
几段比较喜欢的画面和情节:1.丛林看到哥哥的视频后拼命奔走气喘吁吁的情景与哥哥视频里沉重的喘息声相互交叠,既凸显了亲情的纠葛,又隐喻了命运的交叠。
2.丛林第二次治疗伤口后,镜头逐渐往上推,直到画面切换,无尽的沙漠并没有出现尽头,展示了一种苍茫无力感。
3.丛林“水分内循环”那段戏,一个长镜头下,人物慢慢消失了沙丘的后面,这个拍摄女性上厕所的镜头非常巧妙又毫无粗鄙感。
(个人比较反感影视作品里出现的很多男性小便的画面,毫不避讳,反而还想以此凸显一种男子气概,展现了男性叙事主体的自以为是,对比而言,这个女性小便的表现手法就含蓄很多,还能显出一丝唯美。
)电影的另一大特点是女主角的独角戏。
敢于让一个女性角色撑起一部电影,导演的魄力不容小觑。
任素汐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不得不说,穿户外服装、长手长脚的任素汐也太美了!
尤其大风吹得衣服贴紧身体,在一望无际的横向空间里,这样一个瘦高的竖向线条无疑与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成为画面的重心。
最后那场夜晚火光戏,把任素汐的肢体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rose吹口哨之后,女性求救的又一经典桥段。
昨天看了“荒原”(严重剧透),怎么说呢,结构简单,如果不想的话也能看。
但是吧你风景也没拍的多好看,故事吧也感觉怪怪的不好仔细去推敲。
专业人士看了会不会很无语,我看了就是觉得吧又暗戳戳讲妈妈不怎么样很不必要(什么妹妹跟了妈妈,其实想跟的是爸爸,但是妈妈经常在外面潇洒又去马尔代夫了,妹妹镜头钱还要哥哥给,妈妈都不记得哥哥名字什么的),活着的人无人在意,死去的人拼命追忆,我不懂。
中间妹妹走到第三天,快走不动了,突然哥哥一个留在手机里的定时遗言视频,讲我的伤只能坚持24小时,你不要折返(这里强调我觉得很尬,三天了你叫她折返她得有那个力气回去找你一起死哦),然后食物和水全都给妹妹塞包里了,讲你只能一个人走出去,当时就觉得,本来还能坚持觉得四天能走到坚持坚持能救哥哥,麻蛋现在直接坚持不了了一起死了算了拉倒吧。
不是不能留遗书,但是不明白为什么要放在第三天这个时间就是为了告诉女主你还有水吗?
任何一个在无人区讨生活的人不会检查自己行李的吗?
那么小的包,任何一丝活的可能,任何包里的东西有机会都会用上的吧。
全程女主的冲锋服和里面的亮白色防晒服抢镜,真的好白好干净,最后求救烧行李那里脱衣服,真的全身上下里外都特别干净一尘不染的,这是无人区滚了六天的人,咱就是说演员吧多少还是得牺牲一点。
剧组吧你这是拍电影就一个人你都整不像还能整啥也不知道。
🎬 《荒原》一场大漠孤烟里的生命救赎,兄妹两人为寻找父亲踏入无人区,在痛苦煎熬的茫茫大漠徒步六天。
第一天,他们轻松上阵,步履欢快;第二天,他们尽情地欣赏沿途风光;第三天,他们驻足拍照,感叹青春;第四天,他们意念松动,重拾信念;第五天,他们饥渴难耐,精疲力尽;第六天,他们绝望无助,寸步难行;第七天,她已气息奄奄,垂死挣扎。
短短七天恍如隔世,也是生死一周。
恶劣绝境中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危险和死亡。
丛林用了七天的时间,在缺吃少水的情况下,在受伤崩溃的境况下,一路上拼命摸爬滚打,终于找到了生命的希望,毋庸置疑,她是一个孤胆英雄。
在条件极端恶劣的戈壁荒漠里,唯有前进的脚步才是希望曙光,目光能看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不要害怕孤独寂寞,它是让你变得更加强大的过程。
人生中总会有一段艰难的路程,需要自己一个人走完,没人帮助,没人陪伴。
当你觉得前面没路的时候,千万别害怕,一直往前走,路就在脚下!
戈壁滩上的荒原,落日余晖,残阳似血,漫天黄沙晕染着波澜壮阔,残酷孤寂见证着别样浪漫。
在这里,我们见天,见地,见自己。
在大自然的神奇伟力里,生命如此渺小,却又无比强大,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里的英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亟待穿越的荒原。
而我们都在自己的荒原里,挣扎求生,顽强拼搏。
眼前的困境,目前看似高不可攀,但时间会证明一切,这只是生命长河中的一处小丘陵。
世事变幻莫测,但我们在无常中追求永恒,这种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将永远镌刻在我们的人生里。
从某种意义上说,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
冷暖相遇,便有了雨;春秋相逢,便成就了岁月;天地相交,便铸就了永恒。
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兼程是状态,风雨无阻是心态。
而那些打不死你的,终将会使你变得更强大。
荒原 (2022)5.52022 / 中国大陆 / 剧情 冒险 / 左志国 / 任素汐 李晨
《荒原》讲述一个坚毅、勇敢的女性如何在艰苦环境中独自求生,“丛林”的名字本就赋予了角色勃勃生机,任素汐极具生活气息的表演使这个角色更加可爱,她不甘于放弃寻找父亲的遗迹,不甘于在同一个地方失去两次至亲,更不甘于隐入黑夜和荒原,是国内银幕极为罕见的女性形象。
独角戏向来最考验功力,导演在序幕就用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警醒观众,大自然需要我们常怀敬畏之心,片中所呈现的荒漠戈壁景观壮美、残酷,令人震撼。
影片在配乐方面融合了呼麦元素,也为求生之路增添一丝神圣感,女主角“丛林”行走在无边荒野里,不是独自一人,仿佛背负着全人类对抗自然的决心和魄力。
当她点燃行囊,拖着一团熊熊烈火在黑夜里前行,这场痛苦的修行终于进入尾声,影像冲击力也达到顶点,这时的丛林哪怕无力起身也要挺直腰杆,对“活下去”的渴望足以打动观众。
主角丛林的几次恍惚片段都很亮眼,无论是身处巨大的骨架之中,还是与探险者进行跨越生死的对话,都让人感叹人类的渺小、生命的脆弱。
影片其实很有勇气,气质清冷独特,虽不是大众惯于接受的题材类型,但它的出现让人心怀期待,每一种尝试和坚持都有价值!
演员是够拼命了,但还是很缺乏表达,不够撑一部电影。
全程都是女主角一个人的荒野求生,但是并不好看,感觉牛逼哄哄却笨手笨脚的女主角并不像荒漠探险十年时间的常客,更像是去旅游遇难的背包客。
毫无亮点和新意。
整部电影中最让我震撼的一幕,就是两个渺小的人类直面滚滚涌来磅礴巨大的沙尘暴的那个场景,我知道故事不可能停在这一幕,但我的情绪依然可抓住——人类在自然面前,多么渺小,多么不值一提,但是人类的意志,却可以突破极限,真好!
心存对大自然的敬畏,放逐执念。
照着《地心引力》框架引入《127小时》题材,国内鲜有的女性极简探险片。侧重表现苦难,惊险寥寥无几,呈现出来的样子就是放大了任素汐的表演,片子就马马虎虎。
单薄如纸。前面:我这种亲情淡漠的人无法共情闪回几点童年回忆就荒漠找爸十年不去还跟哥生气,也无法共情非要挑战自然征服荒野承担风险不怨天尤人就算了活下来了还要骄傲自己超越自我的幸存者偏差,我是大自然都得气笑了。后面:女主个人表演无法不夸,人在极限中的痛苦,那些濒死的人一定都有过同样一轮,风沙中的遗体笔记本中的亲人照片,他们曾经活过又消失在尽头。以为是文艺片 很平庸 蛮失望的 好在台词少。
观影过程如同任素汐在片中的求生之路一样艰辛,痛不欲生。看到闪耀夜空的信号弹的红光,瞬间泪流满面,倒也不是因为感动,而是因为…影片终于结束了。
任素汐并没有在隐忍里表现更多的细节,而是刻板地表现了印象中的荒。荒原的荒不只是荒无人烟的表象孤独,还要有一种四下无措的慌张与自欺欺人的谎言。也许是新人导演孤芳自赏,也许是到处碰瓷畏畏缩缩,反正整部片只是起了个调,却没有落脚。
还行,可以看,全片95%的戏份由任素汐出演,表演情绪挺不错,如果剧情的情节设定、逻辑交代以及和父亲之间发生的故事再发散发散,不止这个分。
还可以。地貌真是好看。
没去影院看《半个喜剧》我觉得我欠任素汐一张电影票。看了《荒原》,我们在金钱上扯平了,但是她欠了我93分钟宝贵生命。主角的表现哪点儿像是十年寻父多次出入荒原的人了?所犯的种种错误像是纸上谈兵的业余爱好者,解决问题轻描淡写做个痛苦的表情就干了常人所不能为之事,完全没有人物弧光。
确实是国产类型片新开。缺点也很明显。大广角全镜头俯拍,可以把景拍得很美,但很难把景拍得绝望。很难说有深刻的镜头语言。
本来冲着周申编剧去的,刚开头对话一股脑儿把人物关系全部抛出来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对劲,看了一半重新检查了一下演职员表,才发现是演员周申……所有需要解决的困境都没有出乎预料的,日常逻辑也存在问题,戈壁徒步难道不应该昼伏夜出吗?不穿防沙套鞋里进那么多沙子脚居然没磨破?情感线单薄,父亲的形象只是重复了好几次的唱歌吃烧烤的影子,没有一点故事的支撑。能不能好好研究一下《坠落》,看看人家是怎么一边剧情推进一边把友情和父女亲情融入其中的……
观影中不断让我想起一切尽失,不过孤寂感差了点,一路上不时有各种生物陪伴,会好很多
其实也是密闭空间逃生类型电影的某种变体了,虽然表面上这个荒原是开放式的空间。这类电影在叙事上想要抓住观众,无外乎两点:向外跟环境/空间/他人的张力,向内跟自己的冲突。参考好莱坞一堆这样的片子,《127小时》《活埋》《地心引力》等等,都是在这上面做文章。但这一部显然两方面都没处理好,叙事密度低,张力和氛围也弱,人物塑造的也不算成功。另外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任素汐演的很刻意甚至有些过头的吗?不是把演员妆容弄花皮肤贴皱呈现出惨兮兮的样子就足够的。
还行
信了他说是医生不会把自己弄死,不信他说跟了父亲为了保送名额,断了一根肋骨都能没命,扯了一道伤口却能独自走出荒原。不如有翅膀的飞鸟,会掘洞的沙鼠,能穿行的蜥蜴,在这广阔荒原,人类竟是那最无助的动物。薄膜取水,塑杯接尿,之所以路遥是因为人之肉身的渺小,之所以获救是因为人之精神的强大。
现在电影院现场打下一星
谢谢那条说就是一个女人不停走的一星评论我最喜欢的就是一个女人到处走的电影,一个女人到处开车的我也喜欢缺点就是导演有些镜头很奇怪,还有给任素汐到处走的理由不够充分,一个顶天立地的女人要死的时候脑子里想的都是小时候去露营的画面?说是四岁小孩的记忆还差不多,这里本来可以有很多空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