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可能含剧透)1、导演Paolo Genovese生于罗马,大学主修经济,早期以拍商业广告为主。
钟爱展现人性弱点的题材。
导演认为本片很意大利,比如演员阵容、情节背景等,还有片中角色从小到大的友情。
因为意大利人倾向于在一个城市一直待到老,这样他们可以和儿时伙伴维系长久稳定的感情,即使他们的人生道路迥异,就像片中的角色一样。
这很意大利。
导演也是编剧之一。
他和另外4位编剧一起推敲打磨剧本。
片场一般不允许演员改台词。
他对片中女主人Eva的评价是“恶魔”,因为是她首先提议玩这个游戏的,而且只有她到最后没有泄露自己的秘密,这是因为出轨对象就在旁边很安全,而且她老公也很爱护她。
2、电影节本片于2016年2月在意大利上映,获得票房成功。
4月参加了纽约的Tribeca电影节,受到广泛关注,这也是本次电影节上唯一的意大利电影。
5月还要参加戛纳电影节。
本片还获得了意大利的“奥斯卡”——David di Donatello的最佳影片奖、最佳剧本奖。
这个奖项名字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雕塑作品:Donatello的大卫像。
3、Commedia all’ italiana有人称此片有“意大利喜剧”复兴的感觉。
意大利喜剧(Commedia all’ italiana)的名字来源于《意大利式离婚》(Divorzio all’ italiana, 1961),代表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意式喜剧的辉煌时期。
其特点包括多用方言、反讽味浓,以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聚焦中产阶级,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比如性、婚姻、宗教等。
代表导演有马里奥·莫尼切利Mario Monicelli、迪诺·里西Dino Risi、皮亚托·杰米Pietro Germi等。
导演表示在电影节上发现意大利电影尤其是意式喜剧在国际上的受欢迎程度远超自己想象。
有三部意大利电影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其中就有两部是喜剧,包括Mediterraneo (1991)和Life is Beautiful (1997)。
他自己也非常喜欢这个流派,认为意大利喜剧的典型特点是既让人捧腹,又有内涵,喜中有悲,结局往往BE,又不乏对社会的批判。
他觉得喜剧出了国门就不容易被外人get到了,因为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
但他在电影节上看到观众反应与国内无异。
导演对本片思想内容在全世界的普适性也十分自信,因为无论在哪都有因手机信息泄露而分手的夫妻,自己身边就有一对。
现在有不少人想要翻拍此片,据说美国版本已经敲定。
4、手机导演表示,本片不只是讨论手机的社会影响,也没想要否定手机,主要想探讨脆弱的人际关系,比如我们对身边人有多么不了解。
从前藏在人脑子里的秘密,现在都转移到手机里,手机成了名副其实的“黑匣子”。
正因为这个黑匣子容易破解,人际关系变得更加脆弱。
电影中用到了许多手机app,比如聊天软件、邮件、短信、自拍软件、Siri,还有胖同志的定时健身应用。
为了看得真实,片方专门购买了这些应用的许可,以保证他们能合法使用在电影里。
5、空位片中,因为胖同志的“女友”没来,8座的餐桌上还空了一个位子。
其实很多镜头就是从这个空位的角度拍摄的,这样能给观众更多的代入感。
6、月食片中的月食,是角色聚在一起的原因,也用来控制电影的节奏,还暗喻每个人都有被遮住的阴暗面。
7、OST好听的OST已出!
是由Maurizio Filardo创作的,他和导演合作多次,包括电影《弗洛伊德怪》(Tutta colpa di Freud, 2014)和2008年的Questa notte è ancora nostra。
本片主题曲名为Non ci conosciamo。
8、衬衫片中男主人的蓝色衬衣被红酒打湿,他立马去换成了白色的。
但到了结尾处,男主人的衬衫又成了蓝色的,可能暗示开头和结尾才是现实,中间可能只是想象。
而且结尾女主人问男主为什么不愿意玩这个游戏,说明游戏可能没有发生。
SourceFilmint.nu InterviewIitaly.org InterviewIloveitalianmovies.com InterviewLavocedinewyork.com InterviewWikipedia.com
最喜欢的是一句话,男主人对妻子说的:“退一步的人并不一定是弱者。
”这句话适用于电影和现实。
男主人未必不知道自己的妻子与自己最好的朋友偷情,毕竟他是一个连妻子有新耳环都注意到了的男人,和我这种连女朋友用我的信用卡买了4000块的化妆品都不知道的大条直男形成了鲜明对比。
所以他要找心理医生,即使他不相信心理治疗会有用。
男主人是全片中我最喜欢的角色,在全片的结尾,那个什么都没发生的温馨结局里,是他制止了这场残酷的游戏,因为他知道,秘密受不起敲打,人性经不住考验
(图片来自其他人的影评)他还是一位开明的父亲,他把17岁的女儿当作拥有自己意志的人,而不是像妻子那样把她当作孩子,只会对女儿强硬的下命令。
我也经历过青春期,其实更多时候我都知道该怎么做,只是不满意父母强硬的做法,是偏偏要做不正确的选择来表示自己反抗的态度。
(再次盗图,图转侵删致歉)男主人选择了包容,不像女主人那样道貌岸然,仰仗着情人坐在现场而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
就像他说的,“退一步的人不一定是弱者”,每当我想与人争执时,我都会告诉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
并且世界上有无数的傻逼,可能他就是其中之一,我没有必要为了他浪费一天的好心情”---其次让我感动的是律师男(老婆没穿内裤的那个)不可否认的是他出轨了,找胖哥(同性恋)帮自己打掩护,胖哥决定帮他,没想到胖哥是gay,让律师陷入更深的麻烦。
但即使在大家用异样的眼光看他、面对妻子百口莫辩时,他没有说“其实手机是胖哥的,他才是死*佬,我不是”这样的话来解释。
或许是因为他知道自己选的路哭着也要走下去、或者是因为他想为胖哥包庇这个谎言、或许是因为他想看看自己的妻子究竟信不信任他,无论什么理由,他没有背叛胖哥,他做到了身为一个朋友应该做的---最后让我感动的可能是女主人在“真空女”面对偷情游戏对象(sm?)电话的时候抢先一步说话试图挽救一对夫妻感情,也为真空女保留了一份自尊的行为吧
关于女儿的初夜,一个爸爸说的话:但我要说的是,这是你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时刻,是你会铭记一生的事情,不仅是你明天和朋友聊天的谈资。
如果你以后想起,无论何时回想起来,这件事都会让你嘴角带笑的话,你就去做吧。
但如果你并不这么认为或者不太确定,那就忘掉它吧。
因为你还有大把的时间。
关于出柜:我不要把他介绍给你们,不是因为我怕了你的玩笑话,虽然我已经听得够多的了。
而是因为我知道一见面,他就会被你们古怪的眼神伤害。
我不希望他受伤,我要保护他。
因为如果你深爱一个人,你会为他挡下全世界的子弹。
我们的关系是脆弱的,每个人都是,有的人更加脆弱。
你真的想知道吗?
好久以前就听过一句话:好奇害死猫。
什么你喜欢我什么,什么你爱过我吗,什么刚和谁说电话,什么那么晚去哪了,不要再去问。
你一定不会想要知道答案。
如果有一个人足够爱你,ta一定会主动和你维持,适度而长久的关系。
今天把这部片推荐给一个朋友,然后突然想到,一段好的关系,真的和信任无关。
这无关乎于你是否信任对方,而是无论对方是谁,你是否能知道自己在关系中想要什么,并且是否能够用适度的方式维持它。
这当然是维系一段关系的要素,但自私点讲,这何尝不是为了自己过得比较自在呢?
毕竟,你不会想知道的。
故事给了两个结局,一个是真相暴露,撕破脸面,以留下戒指作为结束,这个结束点不错;第二个是没有进行游戏,彼此不知,继续正常的生活。
(从眼镜老婆摘下本已还掉的耳环可以看出)不知道大家认为哪个好?
从纵观人生的角度,我认为分开更好。
信任彼此是婚姻的基石,可以隐瞒一时,无法隐瞒一世,最终一定会暴露,掩饰越多,伤害就越深,而且我认为这次暴露是一种解脱。
说说我关注的几点:1、眼镜应该是知道老婆出轨才找心理医生,被好友上了老婆,还要若无其事的做晚餐,心痛。
2、眼镜老婆隆胸应该是为了出租司机的喜好,证据就是司机搞大肚子的调度员胸很大。
3、眼镜老婆说“你让我感觉恶心”,其实她最恶心,对女儿还缺乏耐心,不准女儿接触性,自己却胡搞。
4、眼镜老婆的问题有一部分是心理医生的职业病,最主要还是自己放弃治疗,欧美规定心理医生要自己掏钱定期找别的心理医生就诊。
5、结局每个人都偷偷摸摸地做事,胖子不应该是联系对方吗?
为什么只是运动?
导演想表达他始终如一吗?
6、秃顶家庭能早日离婚对两人应该都是解脱,两人都有心理出轨,如果没有意外,身体出轨只是时间问题。
7、我认为最精彩的一点还是眼镜找心理医生,这是一位成熟男人对婚姻的沉痛思考和对家庭的让步,经过跟女儿的独白,也许老婆会回心转意吧。
我们导演(ID:We-Director),精选优秀视频作品,传递好内容的爱与美《完美陌生人》是意大利一部小成本的剧情片,因为巧妙的情节设计、高潮迭起的故事,已经被5个国家翻拍,足以说明好剧本从来不缺市场。
中国最近也刚上映了翻拍版。
与意大利原版、法国版、西班牙版、韩国版相比,中国版是最与众不同的一个。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脆弱的,每个人都藏有秘密,靠伪装维持自己在人前的体面,大家会因为共同利益结盟,也会因为共享秘密而维持关系。
一旦这层伪装被撕破,每个人内心的仓皇和狼狈无可遮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血淋淋的瓦解。
所以,为了不彼此伤害,我们都一致同意藏好秘密,维持起码的体面。
这是意大利原版所要传达的主题。
社会在进步,但人性的弱点是共通的,手机只不过是换了个形式的保密载体,它方便了人们寻找同盟,但它也更容易成为关系破裂的炸弹。
《完美陌生人》就是在一个密闭的空间中,让这个炸弹毫不留情挨个爆炸的游戏。
这个主题,法版、西班牙版和我们的邻居韩国都领悟到了,只有中国版朝着另外一个方向撒丫子狂奔。
意、西、法、韩的基本人设和推进情节的节奏大抵相同,有人说,都剧透了,再看还有意思吗?
虽然大体情节相同,但比较一下每个国家对细节的不同处理,会发现各有各的精彩。
一故事开场设计故事的开场都是一群老友相约聚餐,宴会主人是心理医生和整形医生夫妇,还有一对是新婚燕尔的夫妻、一对进入中年之痒的夫妻,以及一个隐藏性取向的gay。
大家决定来玩一场公开手机信息的游戏,灾难由此开始...同样是展示不同婚姻阶段的夫妻关系。
意版在一开始将新婚夫妻的激情满满,医生夫妇对子女教育的分歧,再到婚姻变“痒”的夫妻的状态依次呈现,矛盾交代清晰。
法版在三对人物到齐以后才有明确的暗示:中年之痒的妻子脱掉了内裤,心理医生看到新婚夫妻当众热吻,脸色瞬间变差。
西版较为不同,开场就明示了矛盾,重点明示了中年之痒的夫妻之间貌合神离的状态,还有新婚丈夫与心理医生之间明目张胆的暧昧。
韩版夫妻出场顺序与意版一致,不同在开场明确了5个男人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人设。
更出彩的改编在于开头重点描述了在中年之痒的夫妻关系中,两人之间地位不平等,非常符合儒家文化的背景。
二 真正的主人公这个故事反映了一个现实,即激情消失和出轨是婚姻关系的两大痛点。
三对夫妻中,两对都有一人肉体精神双重出轨,而另一对双双精神出轨。
面对伴侣的出轨,知情之后,选择如何做?
心理医生的丈夫是知情的,但花心男的新婚妻子并不知情。
知情的丈夫冷眼纵观全局,从他试图阻止手机游戏的举动,就能看出他非常知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维持伪装才能减少伤害。
在夫妻关系中,他选择做宽容和忍让的一方,即使知道自己妻子和哥们出轨,也没有揭穿。
对比其他人的反应,中年之痒的夫妇当众撕破脸皮,新婚妻子头也不回地离开。
整个片子的结构,结尾的开放设计,恰恰说明了不揭穿才是保护好人与人之间脆弱关系的正确法则,所以心理医生的丈夫才是真正的主人公。
对于这个主人公,意版、法版和韩版都做了同样的设置。
意版和韩版一样,对丈夫知道妻子出轨的描述比较隐晦。
对于出轨的证据-耳环只是提了一句“耳环新买的?
”法版就比较明显,妻子的头发盘起来露出耳朵,镜头特写了丈夫盯住看的眼神。
西版呢?
丈夫故意拨开妻子的头发露出耳朵,直接戳破妻子出轨的事实,也没有原谅妻子。
三 各版改编的优秀之处西版和韩版改编的比较大,法版与意版较为重合,各有各的优秀。
意版、法版和韩版都设置了没有玩手机游戏的平行结尾。
但法版在结尾之前,那对精神出轨夫妇,反倒因这个游戏,关系破冰,达成了谅解。
而在平行的结尾里,他们之间的关系依然冷漠。
整形医生对妻子意味深长地说“爱情与友情一样重要”,并看着楼下与自己妻子出轨的好友。
在丈夫知道自己妻子出轨一事上,法版强调了又强调,更为明确地暗示了丈夫在夫妻关系中选择忍让的意图。
西版的优秀之处在于把心理医生作为了第一主人公。
强势的心理医生与丈夫之间的对抗较为明显,一直都在针锋相对。
丈夫看完心理医生后谈到对夫妻关系的理解,妻子很明显一副嗤之以鼻的态度。
意版、法版和韩版都是丈夫温情脉脉地表达为了改善夫妻关系做出努力的心声,他们的妻子都很感动。
西版,丈夫做出了明显不会原谅妻子的举动。
耳环事件后,他故意拨弄妻子的头发露出摘掉耳环后的耳朵,这是夫妻关系中处于弱势一方的报复。
在手机游戏正式开始之前,还加了一个血红色月亮的设定,血红月亮引发了一场大骚动,暗示了一种不详的预感。
结尾处,血红色月亮又再次点题,抛弃了其它版本一切没有发生的平行结尾,而是让心理医生穿越到了没有玩游戏的平行时空。
在心理医生在与丈夫整形医生的对抗中,西版明显是妻子败下阵来,她最开始提出玩手机游戏就是想揭破她与花心男的情事,结果发现花心男双重出轨,意识到丈夫的好就反悔了,而丈夫不肯原谅自己。
所以发现一切可以重来后,她喜极而泣。
西版重设主人公,就是为了暗示自以为通晓一切的心理医生,不要去揭开这层伪装,否则即伤人又伤己,得不偿失。
韩版改编的最深得我心,最符合儒家文化中虚伪的一面。
电影里中产阶级的体面、家庭主妇的卑微、大男人主义丈夫、还有妻子们之间虚伪的关系都一一揭露出来。
所有的伪装,在手机游戏中,都狼狈地漏了底,但大家还要假装表面的和气。
家庭主妇这头奉承心理医生,转头跟其他人讽刺心理医生虚荣;心理医生假装和家庭主妇关系要好,却嫌弃她的主妇身份。
中年之痒这对夫妻的矛盾,其它国家的版本都是因为激情退却后,夫妻之间性关系变淡引发的问题。
韩国版却是从丈夫与妻子的地位关系出发,处于从属地位的妻子从来不被丈夫尊重,内心忿懑。
四 一些细节的同与不同男人们之间的小团体:意法西韩的版本都做了一致的设计,比如,gay被排出他们球类活动圈。
男人们一致替好友掩护出轨的事实,并认为偷腥不是错,错的是没有毁灭偷腥的证据。
对gay的歧视:意法西韩都是嘴上说着“我不反对同性恋”,却在好友里出现同性恋时内心反感。
韩版更夸张,直接用岔开腿的动作表达了侮辱。
新婚妻子的性格:几个版本里,她都是最善良的,只有她最能体会gay的心情。
意版、韩版和法版中,最后她画好口红,潇洒地离开,并对gay说:“保护好他,这群人不值得“。
最后来看看画风不一样的中国版《完美陌生人》吧▶核心改变其它版本都是在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脆弱。
中国版讲的却是手机这个工具变成了现代人关系疏离的导火索。
所以中国版一开头,就设计了各种人玩手机的场景,在片尾进行呼应,设置了用手机与亲人沟通的场景。
▶人设更改正因为编剧把主题改了,所有人设就必须跟着进行更改。
gay的人设变成了大龄职场女强人,还藏着被职场性侵的秘密。
善良的新婚妻子变成了又蠢又坏的富二代女,试图用钱绑着花心男友,发现绑不住男友后,召集打手进行报复。
主角则是乔衫饰演的老公。
因为心理医生不能明确出轨,这对中年夫妇关于婚姻关系中的“宽容与忍让”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只能换成乔杉这对“床头打架床尾和”的夫妻。
他们代表了中国大多数家庭关系的处置方式:男人在外幸苦挣钱,女人在家操持家务伺候老人和孩子,彼此充满不理解和埋怨。
但为了孩子为了家,精神出轨无伤大雅,互相体谅,还是要继续过日子。
▶手机游戏的开始心理医生对于夫妻矛盾甚至是人性弱点都心知肚明,她之所以提议玩手机游戏,就是想揭穿众人,包括自己的伪装。
其它国家的版本,心理医生提出玩手机游戏,其它人都只是稍稍抗议,为了不引起怀疑就参与了游戏。
中国版中,乔衫对于手机游戏的反应夸张而激烈,而心理医生对乔衫行为的解读,让这场游戏不得不进行下去,而佟大为不遗余力的鼓噪,变成催化剂,最终完成了这场闹剧。
▶故事结构设计的更改明明是一个发生在封闭空间的故事,中国版却穿插诸多延展的角色,造成无关紧要的干扰,严重打乱整个片子的节奏,使得原本一个精心设计、环节紧凑的密室剧情跳脱得一塌糊涂。
中国版为了点题,没有了结尾的开放式设计,直接演出了各种关系“正确”的样子。
无论是职场女强人,还是有职业体面的中年夫妻,抑或是鸡飞狗跳的闹腾夫妻,或者是软饭男,大家光鲜的包装下都有颗不为人知的心。
看完几个版本,或许认为哪个版本最优秀已经没有了必要,但我们至少能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的很脆弱,不要试图掩藏秘密,而是应该为一段关系互相努力。
导演于淼,中国版导演,代表作:《来电狂响》。
保罗·格诺维瑟,意大利版导演,代表作:意大利版《完美陌生人》、《游戏》。
弗雷德·卡瓦耶,法国版导演,代表作:《无可隐藏》、《一切为了她》获得第34届凯撒奖最佳处女作。
阿莱克斯·德·拉·伊格莱西亚,西班牙版导演,代表作:西版《完美陌生人》、《梅西》获得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威尼斯日奖提名。
李宰圭,韩国版导演,首尔大学新闻系毕业,首尔艺术综合学校教授。
代表作:《完美的他人》,曾凭《贝多芬病毒》获2009年东京电视剧节海外电视剧特别奖。
(部分内容、图片节选自网络或视频)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始终认为微信或者QQ之类的聊天带有虚伪的意味,在无法获知表情与背景的情形下,我们只通过文字得到信息,揣测对方的意图,来来回回,真不如打个电话来的爽快,你迟疑或者拔高的语调,都让人开始下一步的心理准备,可以说是种安全感的需要吧,因此在此类聊天软件上我大多冷漠,不肯多发一言。
信息的模糊性只是最表层的危险,这之后是欺骗与巨大的虚伪。
你刚和甲大汗淋漓完,掏出手机与乙开始了语言的缠绵,你侬我又侬。
也可能你在七年之痒之时,想起了往日的他他他,于是你安稳过着平常日子,在手机里重新打扮,妖艳上场,撩汉全能。
当然,上述胡言乱语都是我在看完《完美陌生人》后想到的,这部电影的震撼不在于让我感叹人性的黑暗或是人格的伟大,而是贴近生活中赤裸裸存在的虚假。
我爱这个片名,我们熟悉身旁这个睡觉打鼾或者其他怪癖的人,却不知他心里藏了多少秘密,这些秘密暗黑,甚至肮脏。
当然,在现代,承载这一切的,包容这一切的是手机。
故事发生在月全食之夜,因此有了结尾平行空间的解读,当然请你以后别对着月亮发誓,因为月亮每天都在变化,是的,在东方意象解读里,月亮有缺有圆,是无常,在此刻,三对半夫妻的感情生活也多变,充满了欺骗与假深情。
三对半夫妻来聚餐,开心好趴。
当然毫无乐趣的人们玩了个游戏,共享手机里的信息,于是欢乐趴开始全线崩塌。
这感觉就像在鱼塘投了个炸弹,巨响之后,鱼就翻着身子,露着白肚死上来了。
七人中,出轨的出轨,四处撒情的搞了人大肚,还搞了好友的妻,十年夫妻各种矛盾露出,你调戏你的小姑娘,我来搞我的网恋,当然炸出了一位同志及恐同者。
自带八卦的心窥电影,在晚餐之前,种种征兆已显,假意上厕所实际看消息的丈夫,假意拿手机实际脱掉内裤的妻子……手机成了借口,成了罪恶的合作人,最可怕的是,手机里有最不堪的我们,发骚与撩人,红玫瑰与白玫瑰的纠结,种种,我们穿好衣服,以体面对他人,把最黑暗的给了手机。
我爱剧中那个条纹姑娘,在一切不堪发生后,她扎起头发,涂上口红,然后给与别人热烈的吻,向着新生活走去。
对于平行时空下发生的新结局,我强烈地不认同,餐桌上的手机游戏从未发生,一如往常,你瞒我瞒,也许这才贴合生活的真相,我们一直如此生活着的。
但就像我爱那个姑娘的态度一般,爱就爱,快意恩仇,仅此而已。
作为一个成年人,或者是中年人来说,在这个世界上生活除了要背负一定的责任与道义外,其他必不可少的,就是秘密了。
即便是那个与你最亲密的枕边人,也不可能彼此完全透明地生活。
或者说,正是因为TA是那个最亲密的枕边人,才绝对无法和盘托出。
亲密与秘密,相依共存。
有句老话叫“交浅言深”,是说明明关系远的人反而能聊的深入。
那么反过来说,“交深必言浅”么?
这部电影里的三对夫妇+一位友人,在一场相谈甚欢的晚餐聚会中,借由一个小小的游戏,把所有的亲密关系打回原形。
A夫妇,也是这个聚会的发起人,男整形医生+女心理医生,典型中产之家,有个青春期女儿;B夫妇,男司机+女兽医,新婚燕尔,激情犹存;C夫妇,男律师+女主妇,有一对小儿女,与婆婆同住;D友人,男教师,肥宅,聚会总是形单影只。
他们是多年好友,平日也保持联络,所以聚餐一开始,气氛就热闹而融洽。
然而一切随着女主人一个小小的提议分崩离析,那就是现代社会秘密的集大成者——手机。
冯小刚在2003年执导过一部电影,名叫《手机》,很多人应该对其中葛优那段“嗯...忙呢...好...没事”印象深刻,明明是情人打来的电话,却伪装成工作应酬。
手机中隐藏着男主一个又一个秘密,就如同本片一样。
晚餐游戏正式开始,所有人都必须把手机摆放在桌面,而接下来收到的每一条信息、电话、邮件甚至是社交网络的互动,都必须公之于众。
这个游戏,你敢玩吗?
既是承诺、也是束缚一上来司机的手机中就收到了一条劲爆短信:“我想要你...”,正当大家惊讶不已(等着看好戏时),电话竟然打过来了!
emmmm…这时男主人从卧室走出来冲着大家一顿爆笑,哇啦啦啦,被整蛊啦!
呵呵,谁知道这才是噩梦的真正开始.....你猜谁的老爸背着自己的女婿给女儿找隆胸医师?
谁背着老婆每晚十点接收聊骚对象的小黄图?
又是谁一边把同事肚子搞大了一边顺手睡了兄弟的老婆?
还有跟陌生人玩着“猜猜我现在穿内裤没有?
”的游戏,亦或者为了不被异样眼光看待而一直隐瞒着自己性取向...原来每个人都有秘密,而这些秘密一旦见光却又如此不堪,甚至将一切关系推往冰点。
然而影片最妙的一段却是结尾,在大肆争吵、撕破脸皮后,却见每人都热情寒暄、互道晚安,一切好像都没发生,完全维持着表面的完美的和平。
刚刚发生的一切究竟是梦境,亦或是另外一个平行世界?
镜头再一转来到男女主人的卧室,女主取下了簇新的耳环,而男主意味深长的眼神似乎说明了一切。
每个人都各怀秘密、继续生活。
下面说点影片之外的话,如果是你,会选择将一切摊开给自己的伴侣么?
或者说,你愿意知道另一半刻意隐瞒起来的秘密么?
之前跟不止一个女伴讨论过,意外的是,很多人都选择:如果他真的有什么事,最好用心藏好,不要让我知道,这样还能继续过下去。
蒙上双眼的生活,难道是成年人选择的一条更为功利便捷的路?
年轻时候的我,会毫不犹豫的大声呼喊:不,我要全部的真相,我要知道关于TA的所有一切!!
而现在的我,却不知道是否真的有普世的正确答案存在了。
也许唯一正确的,就是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并埋单到底。
那么,你会来玩这场手机游戏吗?
当大家迫不及待地撞开门,比安卡却在认真地涂口红,临走时冷静地和不值得的男人告别。
还亲吻鼓励佩佩,为什么这一群人中只有她知道卢杉的事情?
因为佩佩知道,只有善良的她不会伤害到卢杉。
喜欢她的善良和单纯,更欣赏她转身离去的果决背影。
当提示音响起时,佩佩把车停在路边,在人行道上跳跃,镜头拉远,这一幕真好。
打动我们的从来都不是成功精明,反而是这种笨拙,越显得纯粹可贵。
每个人都好奇别人的秘密,想要不断探求,一旦自己的丈夫或妻子爆出什么料,马上发飙,揪着不放,大声苛责,转眼间自己的秘密被爆出来,上一秒还在呵斥的人立刻理亏,默不作声了。
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啊,或者说,这就是我们的人性啊,习惯性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判别人,却很少以同样标准来要求自己。
《完美陌生人》是最近很热门的一部意大利小成本影片,电影的大多数情节都是在一个场景——聚会主人的家里发生的,和《彗星来的那一夜》、《十二怒汉》一样,属于封闭空间式的群戏电影,它的故事结构很简单,叙事方式也随意,主要是靠剧本和演员去表现复杂的内容。
电影逻辑缜密,虽然质感可能不如大制作,但情节上漏洞很少,而且环环相扣,没有一帧多余的镜头。
三对夫妻和一位男性好友一起聚餐,第一对艾娃和罗科,第二对比安卡和柯西莫,第三对卡洛塔和莱勒,男性好友叫佩普。
所有的男人都是从小一起打飞机长大的兄弟,女人是后来加入这个小团体的。
网上有很多详细的影评,我就补充一下一些问题中可能忽略的细节。
为什么会玩这么欠揍的游戏?
手机是一个黑匣子,里面有我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我们给手机加锁保护自己的隐私,同时也对别人的隐私有强烈的好奇。
故事开头艾娃把自己女儿的包里有避孕套告诉了大家,然后大家又一起八卦佩普的女朋友卢西卡的年龄,身材,头发等等,后来卡洛塔又把罗科去看心理医生的秘密告诉艾娃。。。
每个人都在八卦别人的新鲜事,寻求刺激。
后来他们提到以前属于这个圈子的一对夫妻,妻子因为一条短信发现丈夫和不到22岁的年轻女孩乱搞而离婚,所以艾娃就很自然提出玩一个游戏,让大家把手机放在桌上,接下来收到的短信,电话都要公开。
正是平时习惯了谈论他人隐私,没有意识到保护隐私的正当性,甚至觉得不敢公开隐私就不够君子,所以反对这个游戏的只有出轨的柯西莫和莱勒,以及识大体的罗科,少数服从多数,游戏开始。
罗科知道艾娃出轨了吗?罗科知道艾娃出轨有很多伏笔,第一次莫西柯他用女儿手机给莫西柯发“我渴望你的身体”,对比结尾艾娃给莫西柯发的短信“今晚我想要你”,语气如出一辙,明显是以前看过艾娃给莫西柯发的这种暧昧短信。
后来在和女儿的通话中,女儿说她妈妈婊,罗科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不会看不出连女儿都知道的事。
后来莫西柯被爆出搞大了玛丽卡的肚子,罗科还去安慰艾娃了。
艾娃为什么丰胸?
艾娃想去丰胸其实是因为莫西卡喜欢大胸。
莫西卡的妻子比安卡虽然身材比较小,却是三位女人中胸最大的,而比安卡在形容莫西卡的同事玛丽卡时,说她是乡巴佬,有纹身,大胸,莫西卡绝对不会喜欢玛丽卡的,最后却证明莫西卡把玛丽卡的肚子搞大了。
关于偏见现代人以为自己有先进的思想,能包容各种各样的人,但是他们却习惯给一些人加上标签,不自觉就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
柯西莫有恐同症,罗科也会嘲讽说“基佬看谁都是基佬”,虽然他发现自己的朋友是同性恋时改口叫同志。
罗科去看心理医生时,大家对他也是或多或少有点同情,虽然饭桌上的各位大多数比他更需要看心理医生。
而罗科自己以前也觉得心理医生是浪费时间的职业。
人性没有那么脆弱人性有时确实是脆弱的,但是没有很多影评里说得那么不堪,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就算月亮也有自己的阴暗面,而且非要追究的话,它的光芒只是反射太阳的,它不是规则球体,它的表面坑坑洼洼。。。
可是它还是我们心目中最美的月亮啊!
虽然这部电影旨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多么虚伪,面具之后是怎样丑陋的事实,但还是保留了很多人性温暖的部分。
我们不应该因为追着苍蝇不放,忘记欣赏这部剧给我们带来的美好。
罗科是大家公认的大好人,一位包容妻子的丈夫,爱护女儿的爸爸,可以信任的朋友。
比安卡本来是一个没想过要结婚要生孩子的独立女孩,直到柯西莫闯入她的生活,就陷入爱情,想要一个孩子,组成完整的家庭。
虽然善良到连前男友的事都管,但是她说如果答应柯西莫不联系前男友,绝对会做到。
我们从她得知柯西莫背叛后,毫不犹豫取下婚戒离开他可以看出,她确实是不拖泥带水,干净利落的好姑娘啊!
卡洛塔和莱勒虽然互相精神出轨,但都是因为不幸的婚姻。
卡洛塔酗酒抽烟,但是她非常爱自己的孩子,虽然和丈夫的婚姻不如意,但是一提到自己哄着女儿睡觉,脸上就堆满了笑容。
莱勒非常孝顺母亲,对家庭负责,为了让孩子们有妈妈照顾,在卡洛塔酒驾撞死人后替她坐牢。
和佩普换了手机后,被误以为是同性恋,他千方百计向卡洛塔解释,但是佩普想要说出真相时,他拦住了佩普。
莱勒是不想离婚的,因为他觉得孩子需要妈妈,所以他不是为了气卡洛塔,而是为了保护佩普,这里感动哭。
最后就是佩普,非常可爱的胖子,因为自己是同性恋饱受来自社会的非议,但是他始终有一颗纯粹的心,守护自己的爱情。
至于艾娃和柯西莫,没错,就是苍蝇。
所以啊,只要远离恶心的苍蝇,生活虽然有坎坷,但总体还是美好的,这个世界值得我们用真心去爱。
不要去考验人性,因为人性经不起考验。
剧本相当犀利,结尾轻巧深意。手机只是一个具现化的载体,现代人之间的联系因为便捷、快速而不深刻,失去不让人惋惜也就导致脆弱。影片揭示的还有婚姻的僵硬化、负罪感的沉重、同性恋的艰辛等等问题,其中不仅严肃还能让人爆笑不已,实乃佳作。
01/03 7分。婚姻滑稽恐怖片又一则。这次玩的是密室真心话大逃杀。前面大半舞台风的正反打+高速意大利语对白+多余配乐刻意break相当平庸,结尾借被损害者的鸡汤教育植入与大智若愚一点怜悯心式务虚加个半星。论人之软弱与庸俗出路。
在中国只能是喜剧片,大家都懂得的道理,老外偏不懂,拿个人隐私玩游戏,肯定要输的。
好奇害死猫,婚姻中如果没有分寸感,九条命也不够玩的。剧本还是偏单薄,缺少惊喜。
又是一部非常棒的在一个空间内以对话推动剧情的电影。结局处理得非常好,暗示整个故事都只是设想而已,让生活归于平静,但事实是暗涌波动。
公开手机内容的愚蠢提议一出,剩下的剧情并无惊人之处。靠短信电话来推动剧情,剧本太好写了。几乎都是婚外情纠葛,和波兰斯基的“杀戮”差了一大截,演员也是。主题是说人与人的关系如此脆弱,我看不如说人类的传统道德观与人性根本不符(婚姻、忠贞、性取向等等) 月食的比喻有点意思
看到后面服气了,“什么都没发生”才是真实的。不然整个剧情设定都太扯淡了。
类似的表现手法在《杀戮》这样的片子里我们已经够到眼界,看得尽兴,还玩这样的套路是想凑个“家庭装”吗。
非常有病。这桌人是情商14岁还是刚来地球
“这是你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时刻,是你会铭记一生的事情,不仅是你明天和朋友聊天的谈资。如果你以后想起,无论何时回想起来,这件事都会让你嘴角带笑的话,那就去做吧!但如果你并不这么认为或者不太确定,那就忘掉它吧!因为你还有大把的时间” 被推到绝境的真实,破碎而深省。预定2016年度十佳
你是更想揭穿了所有谎言活着,还是靠一些谎言维系着
太肤浅了。而且一开场就猜到了结局。
不要考验人性,因为人性不配。
这分真是。。。。。哪个版本都一般
真有这样的游戏我还蛮敢玩的,来呀,互相伤害啊。 看了一下上映日期在居然情人节前夕……
黄碧云:「你与他人的关系,自己不用做主。他需索美,你即是美。他需索欲望,你是欲望。他需索爱,你已是爱。他需索隔离,便自此不相关。不必试图去改造自己或他人。你所能做的,是当一面清静的镜子,时时擦拭干净。让对方照出自己的影。影子走了,你还在。」
如果没有结尾的话,就是部特傻逼的电影。个个都身有屎还玩这游戏,脑子里都是有坑吗?看得尴尬癌都要犯了。就算全盘是幻想出来的游戏,总体来说还是太过抓马,情节设计的痕迹还是重了点。
就像骗父母自己是同性恋,租一个有姿色的女性测试自己丈夫的忠诚度。别傻了,人性太脆弱,经不起这种没必要的考验。
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