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五步

點五步,Weeds on Fire

主演:林耀声,胡子彤,廖启智,谈善言,岑珈其,潘灿良,王思敏,税瀞熙,林海峰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16

《点五步》剧照

点五步 剧照 NO.1点五步 剧照 NO.2点五步 剧照 NO.3点五步 剧照 NO.4点五步 剧照 NO.5点五步 剧照 NO.6点五步 剧照 NO.13点五步 剧照 NO.14点五步 剧照 NO.15点五步 剧照 NO.16点五步 剧照 NO.17点五步 剧照 NO.18点五步 剧照 NO.19点五步 剧照 NO.20

《点五步》剧情介绍

点五步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阿龙(林耀声 饰)和细威(胡子彤 饰)是一对在香港屋邨长大的难兄难弟,终日游手好闲,惹是生非。卢校长(廖启智 饰)力排众议组建香港第一支华人少年棒球队——沙燕队,招揽包括二人在内的十名“问题学生”入队。青春郁结的沙燕队众人,被一场又一场的大败羞辱后,在放弃与坚持之间徘徊,一念之间、挣扎之中,他们修炼勇气、突破自己,战胜郁结,打出自己的光辉岁月。终于,沙燕队迎来了与强敌日本水牛队的终极一战……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小镇性狂欢派对指南灵能百分百王子配婚记加油,你是最棒的我的丈夫是废柴盾牌第五季红颜容女人是男人的未来劝导七色彩虹3行尸走肉:达里尔·迪克森第二季委托人新扎老师猥城琐事第二季流金岁月大明风华冒牌家庭追月绿地黄花布莱泽奥特曼先行特别篇隐患~掌控黑钱的男人~隐形战队八侍卫之王者天下船只快乐婚礼泡吧侦探特里莎在岩石上恋爱播放曲遇见自己一雪前耻

《点五步》长篇影评

 1 ) 些许关于青春的感同身受与狮子山精神

写在最前面, 原本以为这部港片不会在内地上映,因为之前在网上看了电影较为完整的粤语版,这个版本电影开头跟结尾合起来的一共大约四分钟(其实并不怎么影响剧情),展示了前几年发生在香港的某不可描述事件。

想到这点,我为此部还算不错的电影点了个蜡烛,毕竟依照广电草木皆兵的尿性,估计是GG了。

然而就在过了一段时间后,惊闻电影将在内地上映,感慨之余,决定写下一些关于观看这部电影之后的一些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看,你周围也可能有过像阿龙一样的感情呆子这部电影中有一条故事线,就是主角阿龙与自己喜欢的那个邻家女孩(公屋邻居)的感情线,这条故事线平淡无奇,却让当时观影的我一度哽咽,最终哭得像个傻逼,嗨,这特么不是当年的我吗?

简单地概括这条感情戏就是,阿龙一直暗恋着这个女孩,却从未敢鼓起勇气与她搭讪,即便两人住的很近,且又是同校同学。

然而阿龙又在暗中不断关注着关于女孩的事情,比如她喜欢的漫画,并一定程度上因为这个原因加入了棒球队,幻想着打好棒球之后,能够找到机会跟女孩搭讪,进而俘获她的芳心。

看到这个情节,我不禁想到了大约十年前的自己,在一所普通初中的快班读书,成绩最开始中等偏上,而我后桌的同桌是班上经常考第一名的女生,D小姐。

D小姐在那个还没有“学霸”这个词的时候,被我们视为开挂一般的存在,尤其是D小姐的英语,不仅考试卷子做得好,平时课文跟单词也读的很流畅。

那个时候的我,恰好其实是有些仰慕D小姐的。

但是苦于没有什么话题可说,正巧自己英语单词读写不怎么过关,便在一次偶然状态下(估计应该是D小姐那天心情好,平时其实她不怎么理人的,因为比较内向),请教D小姐几个单词,开始还好,D小姐热情的教了我第一遍,我读的一般,但是有一个比较长的单词不怎么会读,D小姐又教了一遍,我还是不怎么会那个比较长的单词,最后D小姐第三遍有些无语地说道“dangerous,dangerous”。

最终我学会了这个单词,并一直记到了现在,不是因为MJ的那首同名曲,而是因为曾经那个可爱的D小姐。

后来的事情就比较俗套了,我自此之后,用心学习英语以及其他科目,一步步向D小姐看齐,最后去了同一所高中,然而跟电影中的阿龙一样,我可以在其他人(无论男女老幼)面前讲东讲西,谈笑风生,但是,但是,每当我遇到D小姐时,却又说话结巴,吞吞吐吐,或者词不达意,心跳加速,有时候甚至直接装看不到D小姐(现在想来也是真的搞笑,我一个男的当时那么怂),还美其名曰“遇女神失语症”,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高考结束也未能好转。

至于跟D小姐的关系,也若干年内一直毫无进展。

但是就跟电影中阿龙一样,在为了能靠近喜欢的女孩近一点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许多其他不一样的东西,无论是勇气,友情,荣誉还是其他成长,D小姐,谢谢你,没有你当年教我单词的那件事情,我后来可能不会那么喜欢学英语,也不可能跟自己高中以及大学的历任英语老师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更不可能在大学的时候加入口语俱乐部,也不会跟外国友人自然欢愉地谈笑风生。

(二)不鸡汤的狮子山精神提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的香港,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是繁华富庶,高楼大厦,赚不完的钱,豪车靓女,还是其他什么?

我想是拼搏,拼搏的狮子山精神。

无论是上层的富豪,中层的中产阶级,又或者像阿龙一家一样住着破旧房子的底层人民,在那个香港经济与文化相对发展良好的时代,大部分普通人都看得到希望,坚信只要自己敢拼敢博就会成功。

“用心做工就会翻身出头“,这句看起来有些鸡汤的话,却是那一时代许多普通香港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不管是市井小民,中产阶级,甚至是街边混混与正宗古惑仔,都是如此。

电影中阿龙曾经提到,“八十年代是香港最好的时代”(大意如此),让我们看看当时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其实还是比较差的,上的学校也是被列为差学校,家庭还遭遇了母亲出轨跟人跑这种事。

但是电影却一步步证明着,只要你用心拼搏就会成功。

无论是故事主线上的棒球队一步步训练,不断成长,打败一支支球队,最终获得胜利,还是在电影为数不多的镜头中,成年后一副中产形象的阿龙,对此都有体现。

换成如今的香港,与阿龙相似家庭条件与教育环境下的学生,还能够在成年之后混到中产,怕是不如从前那么容易了。

(三)关于兄弟情、友情以及青春热血与运动香港电影中关于兄弟情、友情的电影其实并不少,但是如果再加上热血与运动,则少之又少,这部电影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此类香港电影关于此类题材电影的空白。

其实纵观这部电影,当中关于兄弟情以及友情刻画的部分,与国内外其他许多电影相似,感觉平平,无非就是一起共患难,中途插入一些这样那样的波折诸如误会,背叛之类的套路,然后再在最后获得和解,兄弟之间相逢一笑泯恩仇。

再说说关于热血与运动部分,平心而论这部电影做的一般,中等略偏上,比不上欧美类似电影的华丽狂野,也比不上日韩类似电影的成熟,再与前几年台湾类似题材电影《kano》相比,也略显有些短促,总的来说一般,但是想到制作成本,以及一众新演员等等诸多因素之后,不得不说还是做得不错了。

最后谈谈关于青春部分,虽然说电影出现了比较恶俗的搞大肚子情节,但是抛去这一点,其余部分也还不错,主角不是开了挂逆天的玛丽苏王子,只是一个长得稍微帅一点点的人,细威以及其他一众配角,与青春期时候绝大部分的我们也相差无几。

大概越真实的越贴切的东西,越容易打动人。

错过了那年的《kano》,这次我不会再错过《点五步》了,咱们4.7号电影院见!

 2 ) 难以形容我面对导演慢镜头时的尴尬

片子本身来讲,画面干净。

演员演技方面来讲,除了有些时候演的戏有点太过,反而让人觉得很别扭之外,其他都还好。

男主角的眼神表现的还是比较有神采的。

故事应该大体分为两条线,一、棒球队的输和赢,二、男主角和他的好基友的关系变化,掺杂好基友的命运变化。

就题材而言我感觉选的应该不错,从影片最后出现的一些真实照片可以看出导演是打算借助真实背景来处理一个有关棒球的青春的故事的。

棒球青春,其实要是拍好了,会非常感人,会很励志。

但是要是拍不好,拿捏不好自己这部影片的中心,台词写的太别扭,那么片子味道就会变。

一开始看电影的开头还算舒畅,男主角的身份背景,和基友的关系交代的很清楚,性格塑造上也让人觉得很鲜明。

就是慢镜头处理的太过,让人看了觉得很难受。

最后比赛我很无语,可能比分现实就是如此吧,但是男主一上就被打的流鼻血,规则上讲该下场吧,都流血了吧,kano也是,出那么多血还敢让孩子投?

就算不下场你好得处理一下吧,把脸擦擦,上上药,看看情况啊。

一脸血继续投我也是醉了。

而且被球砸了是蠢吧,你个当投手的不知道内野投手最危险,看见球先趴下吗,18.44米挺远的又不是子弹,实在不行手套也挡不住?

……这哪有什么感人元素在里面,居然还能拍出坚持不放弃非要爬上投手丘,还慢镜头,男主脸放大镜头,一脸血往前走,停下啊这孩子被打的出现幻觉了……!!

裁判可以被告上法庭吧?

出事了怎么办?

被球直面就鼻梁轻流点鼻血,如果是红线球这个正面打脸是会死人的,居然没脑震荡,还继续投,还超常发挥,突然把男主打爆的对手就打不好打不到,然后队友都开挂,前面一分不得后面疯狂得分还突然守备就变好了,还赢了……我,我说什么好。

关键是这时候居然穿插一大堆莫名其妙的回忆杀,然后诡异慢镜头,筒子楼逆光拍,球衣掉下来,拍个超长慢镜头。

哦对了,还有守备慢镜头,忽快忽慢,我说导演你怎么了,为什么这么多细节慢镜头,我好尴尬啊,你慢镜头可以有但太多很奇怪啊,很奇怪啊,很奇怪啊!

然后男主内心独白,什么要改变,踏出半步,加上一首好听的意味不明的音乐,音乐好听归好听但是和场景不搭啊,而且怎么都要奋斗不放弃赢比赛了放那么悲伤的音乐干嘛?

……最后配合着香港占中场景,我就不懂了,这慢镜头也是慢到极致,你好好的一个青春励志片你加什么政治元素,以为逼格会更很高吗?

导演想说什么?

从香港现状引发的一段有关棒球的反思?

打棒球赢了说明人要向前走适应社会变化潮流?

不是不放弃吗?

我怎么感觉哪里怪怪的?

以及最后对手路人甲的颜值太高了,投球他放大镜头,打击也很强也放大拍滑垒也拍人家背影,这个攻守走三拍子这么厉害这么帅姿势还看着比男主舒服多了……导演你确定你不是为了衬托对手ace的帅气和男主的蠢吗……

 3 ) 无法让人接住的棒球

文/梦里诗书 用体育精神来描绘青春成长的方式,是《点五步》预想燃情的手法,但从总体来说不论是那浅尝即止的体育精神,还是那自诩的青春成长,都没能成为电影真正诱人共鸣的所在,顾此失彼的空洞,所能让人记住的就只是这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点五步》的主线其实并不复杂,说白了就是一个已然司空见惯的体育励志故事,但导演在这部作品中却并不只是想拍好一个中规中矩的体育话题,所以相较于很多传统的励志片,《点五步》将更多的笔墨放在了青春的成长上,围绕两个男主阿龙和细威的生活展开,在电影中占据了不小的比重,但尤为遗憾的是导演对这种创新想法的驾驭,并没能使电影变的让人耳目一新,相反体育与成长这两个本当如鱼得水融为一体的命题,从成片看是被支离的。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支离?

这在于电影中不论是阿龙所面对的家庭支线,还是细威的个人支线,都并没有围绕其主线核心沙燕队来展开,特别是阿龙所面对特殊家庭环境的成长,更像是让人看了一场与《点五步》完全不想关的电影,其实这些关乎青春成长的元素并非不好,但这并不是一部电视剧,而是一部电影,当过多的邦枝末节占据了电影的时间,所能留给这个主线故事的时间则必然只能是少之又少。

从整体来看,其实不难看出导演的野心还并不只是对青春的勾勒,而更深层次的想表达历史的变迁和对香港这座城的情怀,可惜于不论是青春成长也好,还是对过往香港的抒情,这一切的一切都应该是建立在一个扎实稳固的奠基之上的,而导演对这部电影的奠基棒球的构建,却真的只是如同蜻蜓点水,以至于当老戏骨的廖启智,在这部电影中饰演卢校长的他说出那让人为之热血的套路台词时,实难让人去谈产生了多少感动泪点。

援引导演陈志发自己对何为“点五步”的理解,点五步的意思就是“0.5秒+半步”,差半步或者差半秒,也许就会改变球场上的整个局势,这也与人生“差半步”的选择相关联,但在这部太多元素思想被参杂于一,全然无法让人看到核心所在的作品中,又怎么可能去接住导演打出的那颗人生应该努力坚持目标的棒球呢?!

(更多精彩内容或交流欢迎关我的注微信公众号)

 4 ) 是成长吧

拿到了桃桃的免费观影 就给个好评吧我个人看电影前不喜欢去了解内容 背景 因为人都先入为主的动物 所以是我边看边猜 如果这是一个讲老师学生对抗然后走向和解的故事…这对老师的信仰描写 还有这群问题学生的性格描写实在太简略了…完全不及《放牛班的春天》和《死亡诗社》…如果这是一部运动题材的片…这群小朋友简直是天才嘛…才没多久就能拿冠军如果这是双雄的故事…所以男二的结局在哪里果然 这还是一个成长的故事,用导演的话说:就是不想做一个太类型的东西,最终还是让男主发现他身边的一切,家庭啊,兄弟啊,感情啊,都在变化,自己要勇敢的接受…(大概)所以才会有最后的半步 赢得比赛… 所以说啊 表达的太多重点缺失 就少了力度啊…含蓄的让人不及反应能理解导演的用意啦 我个人也很欣赏这样的想法 虽然时不时出现tvb画质(偷笑)没办法 “没办法 确实没钱嘛”廖老师说那么 还是值得鼓励的吧…只是不要最后又上升到国家高度毕竟我们也会怀念过去的日子的嘛 写在去地铁的路上

 5 ) 开始不一定赢,但放弃一定会输

很少看到国产的励志电影,这部电影倘若不是音乐,自己怕是很难入戏。

但正如片名一般,0.5步,向前走不一定会赢,但不走一定会输,哪怕半步。

拍这部片本身便是跨出那半步了,为此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谈谈电影,和许多励志故事一样,几乎每部励志片都会贯穿的话题,永不放弃。

对于这点自己完全能认识到社会有多么需要这样永不放弃的信念被流传出来。

剧情描写的十分普通,几乎没有多少场景可以抓住自己,但信念足矣,有这样的东西在里面,只要不是过分的糟糕,都是好电影了。

作为以运动表达励志的电影,比赛画面差强人意,似乎想把每一个小故事都表达出来,最后看完唯一可以有点印象的只有最后一投,从球的视角看人的时候。

很想说说这样的电影和现在的社会之间的关联,自己许久以前,认为勤于行动,便谈不上懒惰一说,看完电影却想表达一下。

电影男主的兄弟大概便是勤于行动的那一种,永不放弃这样的信念是很难出现在他身上的,因为缺少了很关键的,勤于思考,勤于总结。

因为社会否定不勤奋的人,所以大多懒惰的人们选择逃避思考,用行动来掩盖一切,最终失去了自己叫情有可原。

 6 ) 其實棒球就系一種精神

差點錯過這部近年難得的尚算積極向上的青春勵志片。

沒有太多的煽情,也是老舊的劇情;但是是我愛的粵語電影。

不知道是否同說粵語,總覺得香港電影裡面的故事,更感同身受一些。

那些“地底泥”,不被看好的“問題少年”,還有那些老土到不行的追女劇情,都彷如是年少時身邊人身邊事。

有人說這很平淡,但是生活本就是如此,平凡而寡淡。

即使好似那些棒球少年,成為眾人口中的“奇跡”,贏得了少年組別的冠軍,到最後,還是回歸到普通的生活本身。

但是這部電影裡面,有久違的精神,很久沒有看到的,現在一出現就會被我們認為是“雞湯”而嗤之以鼻的“永不放棄,永不言敗”的精神。

已經忘記有多久,沒有人像盧校長那樣,在耳邊大喊:“連自己都睇唔起你自己,咁你嘅人生就只有一個輸字!

” 很簡單,很老土的一句說話,其實真的是很有道理。

但是現在,有多少人真的聽得入?

比賽不是爭輸贏,而是不能放棄自己;人生亦如是。

但是每到Game point,又有多少人會記得這句真理?

片尾,阿龍說80年代是香港最輝煌的年代,也是他最想回到的年代。

有人認為,總是懷舊代表對現狀不滿,是loser的心態。

但是如果那個輝煌年代,有一些已經快被遺忘,但應該傳承和堅持的精神,又該如何呢?

我更願意期盼著,當大家都能懷念那輝煌年代,那不言棄不言敗的精神時,可以像阿龍那樣,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重新撿起那個滑落的棒球,扔好自己的那一球。

 7 ) 过得去的演技,过得去的剧情。

真的很喜欢这部剧的摄影,每个B-roll都拍得很有港味。

但剧情本身就真的真的很水,一个为了励志而励志的剧情。

比如主角如何从一个不起眼的角色逐步慢慢发展成球队里的顶梁柱,一些非常脱离现的台词也让人有点出戏,比如最后旁边的人激动的喊“沙燕!

创造香港棒球奇迹!

”。

这台词怎么听都像报纸头版头条的标题。

还有就是林海峰是以主人公讲述自己过去经历的视角做旁白的。

这点嘛怎么说呢,如果是林海峰自己去演这个角色,我觉得OK,但问题是主角是另一个新人演员演的,而且他在电影里的声音跟林海峰完全不一样,这里就很出戏了。

可能林海峰在香港DJ和广告配音界都被誉为泰斗级别的关系,所以导演也是希望有个大咖给自己的电影撑场才请的他吧。

但就正因为主角跟旁白明显听得出是两个人,这就很违和了。

就演员来说,都是一群新人演员,演技就是很稚嫩,有的哭戏似哭非哭,有的前后情感反应可以做得更好,但他们只知道发呆,作为新人演员他们也尽力了。

个人认为廖启智在这里面有点用力过猛,或者说没把角色吃透?

就是一直刻意的演暴脾气,像一个随时爆炸的炮仗。

除了对主角,没看出来他与队员们的感情建立。

说说他们的对手,日本队和灰熊队的队员。

日本队一个个白白净净,怎么看都不像久经沙场的球员,灰熊队的那群老外也是,一个个体格走样,肚腩都快凸出来了,打完一场比赛连一滴汗都没有,太说不过去了。

反倒是沙燕队的队员黑乎乎的皮肤,还像是经历过一风吹日晒。

导演也知道演员本身不是专业球员,所以都尽量切掉所有直接投球或者击球的镜头。

但即使切掉了最后一秒,还是能看出端倪的,就是无论是击球还是投球都表现得毫无力度,感觉镜头可以再切早一点。

所以每每有比赛的桥段,你就只能看到大部分都是在左切右切的切镜头,如果你不懂棒球的规则,你根本不懂这群人在打什么。

就有点像老外不懂拍功夫片,就只能用镜头切换体现力量。

我记得当初导演自己在叱咤903电台接受采访的时候也提过,想在香港找到会打棒球的人都难,更别说找一个会打棒球的演员。

所以这点也是可以被理解了。

以下含剧透,谨慎阅读!

说到阿威问老大要3000块安顿女友大肚子的事,我以为老大所谓的敢不敢做只是运毒什么的,结果3000块是要去砍人???

我觉得要不然就是老大坑他,要不然就是编剧的锅。

根据CPI通货膨胀计算器的数据,3000块在1984年的香港相当于现在的购买力约为1.3万港币。

1.3万也太少了吧,据我所知,最少最少5万起步,怎么也得按当时的物价给个一万块吧?

当然结局也是毫无疑问的,阿威出事了,非死即伤。

整部剧看下去,除了听听港式原汁原味的台词,貌似也没有太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瞬间,就这样吧。

 8 ) 是体育题材的青春电影啦

不管看过多少热血漫和电影,还是会被点燃,可能是我肤浅了,只是球场,姑娘,兄弟,英雄,背叛,成长,失败,复仇,挑战世界,证明自己,赢得尊重,想做主角,这些词就是点燃雄性荷尔蒙的助燃剂。

决战,无关胜败,只是想赢。

想拥有喜欢的一切,只是要不停面对失去。

心中燃着火焰,只是会犯错,会软弱。

不是坏人,只是做了错的选择。

只是因为,我们终究是普通人啊。

我以为我可以永远任性,因为有可以依靠的大树。

走出大树的那天,我慌了神。

只是选择走出来,本身就是莫大的勇气。

我是莽撞的,懦夫以上,电影内容。

电影质量,演员的确是没那么成熟,只是这样的青春电影,弥漫着青涩的味道也是看点啊。

(不成熟不是说不会演戏,不要说我对这些和那些内地演员两套标准啊)摄影是亮点,还有是高潮时候的镜头语言用得中规中矩,但是特别能带动情绪。

导演,虽然是新人,但是对情节地推进情绪地递进拿捏得还是很稳妥的。

又是一场包场,这么好的电影为什么没人,庆幸又难过。

看完这场,情绪达到饱和点,最后看个爆米花电影冷却一下。

电影半马(2/3)p.s.1.演员表很有意思。

p.s.2.主角爸爸的角色设计的很好,做为母亲的施暴者,和社会发展的被施暴者,修了一整场的闭口禅,唯一开口,好好打,虽然镜头给到的时候已经猜到,还是狠狠打了我一下,感觉这里想法到了,可以做得更好。

p.s.3.音乐很有味道。

 9 ) 体育,励志

看之前看了很多短评,大家都说不太好。

今天自己去看了,觉得挺不错的。

电影画面里穿插了很多次景色,很舒心。

每一个大动作的场景都是振动感的,很有感觉。

电影男主角心态发展一直很顺畅,而且演的很好。

作为新人,真是不错了。

最后和水牛队对抗的时候真是很热血,有回忆,有成长,全都融入了最后的半步。

点五步,零点五步,半步决定输赢。

人生也是这样吧,最后的半步要全神贯注。

活着就不能怯懦,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天分。

电影里,校长说,我没有要求你们赢啊,但是我说过,不要放弃。

赢了比赛,赢了对手,赢了自己。

电影看到最后,看到他们13:12,的时候,看到最后一个完美的球,我竟然不自主的鼓掌了。

电影不错。

推荐大家去看,很励志。

不过电影,也有缺陷。

看得出来,导演致力于将沙燕队的成长历程与香港80年代的飞速发展结合到一起,但是衔接的有些生硬。

而且电影开头有点干涩。

就这样吧。

 10 ) 一念无明和点五步

我一直认为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作品,多少都要反应一点时代的特征。

一念无明是这样的,点五步也是这样的。

都是香港的电影,也都体现着如今香港的人文风貌。

在经济萧条,人心惶惶之下的何去何从。

李大眼说他是通过写足球来写人生,我看点五步就是通过演棒球来描述那些生活在香港最底层老百姓的现状。

棒球少年阿龙和细威都是生活在屋邨的贫苦人家的孩子。

狭小的单位,没有温暖的家庭,无能的父亲,不满足于现状的母亲,青涩的成长,懦弱的性格,永远不敢对自己喜欢的女孩开口的爱情,太多太多的压抑和憋屈,是棒球给了少年一个发泄的出口和证明自己的方式。

高高的屋邨啊,四面高耸入云,只留一个狭小的天空的空间供人仰视,那就像一个生命的出口,但是遥不可及,阿龙和细威都曾经憧憬着能够冲破这命运的枷锁,不同的是一个用棒球一个用刀,相同的是都执拗得告诫自己决不能输,这不能输的心态的背后却有一种深深的绝望情绪笼罩着,因为输了就意味着要在哪里过一辈子没有希望的人生,正如当下港人的现状,面对窘境如困兽之斗,悲怆而又无奈。

一念无明在这一点上其实和点五步是一脉相承的。

父子困于逼仄的出租房内,儿子疯了,好友跳楼啦,女友杯葛啦,邻居排斥啦,父亲在舍弃还是承担之间痛苦的徘徊,内忧外患之中折射的都是现代都市人的迷茫和无奈。

在这巨大的生活压力之下才会产生人性的扭曲亲情的畸变和世道的凉薄。

其实不止是香港,在后工业时代的都市之中,有太多的人这么孤独地穿行于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挣扎于情绪几近奔溃的边缘,受困于生存家庭婚姻爱情住房疾病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战战兢兢如临大敌,一有变故便如临深渊无法自拔。

其实也不止阿龙,细威,不止阿东父子,不止港人,很多很多的现代人,在这个风云际会的新时代十字路口,都面临一个何去何从的问题。

《点五步》短评

时代的运动员

4分钟前
  • 彩戏师wala
  • 较差

洋溢着香港市民风貌和草根精神的竞技题材电影,比赛部分不过不失,剧情部分很动人。比较遗憾的是国语版的配音,一口台湾腔,夺了港片原来的味道。

8分钟前
  • 风间隼
  • 还行

首尾呼应的敏感事件直接把中断无聊、老套的励志成长故事,硬生生拉到本土意识层面。怀旧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特殊情境下可解读空间甚大,具有一定的意识导向。

11分钟前
  • 唐朝
  • 还行

選角尤其出色。青春若無悔,該多無趣啊

16分钟前
  • Bur Wong
  • 力荐

强行🌂,强行精港,比起金像最佳差太远

21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较差

过分煽情了

23分钟前
  • Evelyn__C
  • 还行

什么都想做,但又什么都没做好。以至于最后上升主旨都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

27分钟前
  • o0工藤波波0o
  • 较差

说实话虽然是粤语,但我认为已经是最好的华语体育电影之一,当然华语电影也没有太多的体育电影。自己的都看不起自己,你们的人生就只有一个字,就是输。调色略微过饱和,不过所谓球例让我想起了当年8位红白机里全家只有我一个人会玩的小游戏。

30分钟前
  • Jason
  • 力荐

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一部体育题材电影

32分钟前
  • 不是耍猴的是誰
  • 推荐

也许是真的老 了吧,以前觉得这样的片子挺好看的,也许是看的太多了,现在再看这样的片子,感觉好无聊!这和昨天盾的哪个《老师好》比起来,真的挺一般的!

36分钟前
  • blhying
  • 较差

每个人都有走出自己的第一步,可能会慢,但起码你有改变过自己

41分钟前
  • Queenside
  • 还行

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少年舞狮的错误印象 棒球也还是挺好看的 片头还简单介绍了一下规则><

45分钟前
  • 醋海带
  • 还行

不错的青春成长故事,映射回归后正在面临巨大变迁的香港。是选择意气用事逞能示威最后被人撂倒,还是面对现实隐忍坚强最后绝处逢生?这是阿龙和小威需要做出的选择,也是每一个香港人要面对的抉择。

48分钟前
  • 东北偏北
  • 推荐

啊!榄球一定不要拍成这样啊

51分钟前
  • 陈小鱼
  • 还行

《狂舞派》《哪一天我们会飞》《点五步》这几年打着“纯港片”旗号的港产青春片,几乎用了同一种节奏和叙事,甚至连主题和题材都一样,无非滥情柔软的成长故事,本地意识加一点热血励志。香港电影打算篡夺台湾电影小清新的宝座吗。

52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这种类型的电影总是深得我心,看起来让人为之振奋

54分钟前
  • 红藕香残玉簟秋
  • 还行

细威是被牺牲的人吗

56分钟前
  • 韩飒野
  • 推荐

剧本一般,遍布套路,导演能力有限,很多段落衔接不畅,人物的情绪转折也有些莫名其妙,由棒球少年的成长切入,讲的其实是香港的“改变”,基本上保持着一贯的对现在时的惋惜伤感和对过去的美好怀恋。跟香港电影现在时是一个毛病,躺在政治寄情的泛滥怀旧里,忘了热血是感染力,不是目的地。

60分钟前
  • 树木希凉
  • 较差

論劇情加插了很多枝節,如未婚懷孕、政治事年、黑社會、婚外情,林海峰的獨白略嫌煩,兄弟情也無聊與故意對立。劇本本來只值三星,四星是因為拍攝的地方是我成長的地方,哈哈,對政治事件對香港有感情,可謂是對雨傘運動的反饋。沙燕隊逆轉,看著香港棒球的壯大,再加上主題曲,眼淺了

1小时前
  • Dorothy
  • 推荐

2.5 节奏失控,青春、体育、政治等等主题眉毛胡子一把抓,故事无论怎么看都生硬套路...即便处女作,依然无法给出鼓励性好评。

1小时前
  • 徐若风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