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白玉兰奖上大满贯而看了《在黎明前》,因为感动于刘新杰与谭忠恕的兄弟情而发现了吴秀波,回头观赏《相思树》,看到了不一样的吴秀波,更看到了一个细腻感人的故事。
不得不说点什么了。
萧晓朴:实在是个不讨巧的角色,这个高大的男孩,眼睛里缺少一个大男孩该有的清澈单纯,反而带点邪气。
只有血脉没有亲情的父亲可以利用,改变自已命运的恩人可以动脑筋,只要不伤筋动骨,只要不触犯法律,只要能带来利益,道德什么的都是扯淡。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不认为最后戏剧性的众叛亲离能让他改变什么,依然有大房子住,依然有车子开,依然有总经理当,失去的,只是作为代价——他萧晓朴还能承受的代价。
康慧:她也是一个现实的标签,年轻,漂亮,聪明,有点自私,有些势利,想出国的理由有些牵强,但是她确实在努力。
越往后我就越喜欢她,甚至喜欢她略带鼻音、有点用力的演出,不管是任性、撒娇、抱怨、沮丧,还是最后心疼地掌掴她哥哥的时候,因为敢爱敢恨,因为真实。
她梦想着出国,看不起农村人,却还是愿意嫁给萧晓朴,还是跟他的家人和气地坐在一起吃饭;她厚脸皮地要收下丈夫的爸爸的钱,却因为丈夫利用他的爸爸而冷战;失望透底地离开萧晓朴,但是没有离开晓朴的妈妈;从来没喜欢过萧小牧,因为心爱的哥哥喜欢她,所以她要拉着哥哥帮他争取幸福,最后一集康慧在康凯肩膀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痛哭“你爱萧小牧”“哥,我好心疼”“爱不应该是快乐的吗”,然后兄妹不再说话,一起牵手离开,这样煽情的场景,我想没有人能不为这对兄妹感动。
尚洁:幸福来的太顺理成章,太悄无声息,淹没在这个美丽躯体下不安的灵魂里。
我是小牧我也会仰望、羡慕这个尚洁姐的:美丽,温柔,善良,聪明,更重要的是,她像女神一样被呵护着,只是她浑然不知。
也许她跟康凯都是彼此的初恋,太长久的相守,变成了亲人;康凯很纯粹,爱她就是对她好,不受一点委屈,甚至不去明白她要什么想什么;尚洁想要神秘、猜测、不安的爱情,以为那才是爱情,可真当自己陷于猜测、不安的时候,却崩溃了:如果不跟康凯复婚,如果康凯做不到不计前嫌,如果尚洁能够忍受自己的出轨和背叛,如果没有豆豆作为她出轨的证据活生生摆在她面前刺激她,她也许能大彻大悟地平淡活下去。
陈数演的太好,那么“坏”,那么纠结,还那么让人心疼,这个女二的光芒完全把女一盖过去了。
所有的极端和巧合凑在一起,加上剧情需要,尚洁,变的非死不可了……那只红色的风筝,就应该一直飘逸在风里,轻舞飞扬,只有在天空才是她最美的时候,现实的土地容不下她。
丛原:我没看过原著,不管怎么说,现在呈现出来的丛原确实很韩剧啊,贵气、善良、温情、多金,无所不能翻云覆雨。
编剧说了,他的功能就是慧眼识珠,透过丑小鸭看到白天鹅并且冲破世俗眼光爱上她;这样还不够,还要在物质层面把女一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并在精神层面给予慰藉,最后拱手送给男一,谁让他是男二呢。
尽管狗血,通过精良的制作和孙淳成熟真挚的演绎,还是无数人被打动——孙淳大叔总是那么深情,并把这种感动跟心酸延续到故事的最后,尤其是最后的离别表白“为什么我们不能早点认识,这样我也能让你感受到我的那份心思”和掩面而泣时透过玻璃窗颤抖的肩膀——原来大男人哭起来比女人更让人动容。
感动归感动,等到全剧看完,方才发现了这部剧一个明显的问题:过分突出丛原,反而把男一康凯架空了。
尚洁的死跟康凯的入狱是小牧跟康凯感情发展的转折点,按理应该是在没有尚洁的日子里,康凯跟小牧继续发展,等酒越酿越醇,从相知到相守。
丛原在这个过程中无意地插足,有自己的追求是对的,给小牧造成选择的困惑也属正常,但是不应该登堂入室抢占风头。
劇中出狱后的康凯跟小牧沟通互动太少了,算一算对手戏就知道了,对上了永远那么苦逼,两个人總在隔离的情况下想象对方,最后居然还是走到一起,这是不符合情理的。
话说回来,也许是孙淳大叔本身的魅力太吸引人,这样的极品男太少太少了。
萧晓牧:很难过地在这位刚开始不看好的女一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把真实的自己藏起来,为的是努力向他靠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自己的心;却一次次擦肩而过,只能压抑着把过往沉淀下来。
个人觉得这个演员选的挺好,就是要略带青涩,略带土气,不太漂亮,但是清新。
在众主演都是中青年实力派的情况下,说傻就傻,说哭就哭,能有这样自然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
有人说她是以爱的名义压迫康凯,我不同意。
我觉得她做的很好。
她前后两次追求康凯,都是在康凯失去尚洁孤身一人的情况;为了跟自己爱的人平等对话,她从不放弃努力,一步步成熟起来;尚洁回来了,她忍着眼泪劝他们复合,对着妈妈才敢哭着说“康凯哥要结婚了”;在她的相机里所有人都在笑,没有人看到她一边拍照一边抽泣;选择在康凯人生的最低谷表白,还勇敢地到工地找他。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次看到康凯,提到康凯,她都忍不住哭,康凯也是,这不是深爱,是什么。
康凯:最近看的两部剧,吴秀波在里面都是略带慵懒、目光单纯的大孩子模样,一开始便猜到这样的人注定要受伤的,只是没想到后面的打击这么大,这么多。
这个温润、宽容的男人,在尚洁之前,还读不懂人心的纠结,看不到尚洁的精神背叛,也看不到小牧的痴心守候,直到失去所有,才开始变得敏感,变得脆弱,常常看他泛红的眼眶。
八年的感情,换来尚洁哭着要求离开,他发呆,做菜,倒香槟,吃饭,然后安静地放她走;尚洁背叛了他,还生了别人的孩子,但是那是他最深爱的女人啊,怎么能见她受伤见她无助呢,那句吼出来的“我想对你好”,和那双泪眼望着没有了尚洁的空荡荡的阳台,我已经泪如雨下,甚至自私地认为,尚洁为什么不能走的干净点好看點,非要选择这样惨烈的方式,用利刃把自己深深地刻在了康凯的心底,鲜血淋淋,永不痊愈。
很多人认为最后康凯对小牧的不是爱情,只是感动。
只能说這種誤解是該剧最大的硬伤,把康凯对小牧的爱铺垫的太浅,转变太突兀,愛情变得别扭。
但是本意康凯肯定是爱上小牧的。
康凯深爱尚洁,这是不会变的,即使爱上小牧也不会变的;但他并不了解尚洁,只是习惯性对她好;但是小牧不同,康凯跟小牧本就是同一类人,一样的善良,一样的宽容,一样的隐忍,一样的生活理想——不需要太多就已经很美,一样的爱情追求——“橡树”与“木棉”相濡以沫的爱情。
不爱,就不会逃避;不爱,就说不出那句决绝的“我不爱你”;不爱,就不会在吼出“我不爱她”时泪如雨下……在康凯带小牧去湖边的那一幕,就看到了爱情的雏形。
如果尚洁没有出现,丛原没有出现,这样的爱情就会很合理,但也很平淡。
只有经历不安、犹豫、困惑、委屈、最后失去,这种种痛苦,康凯的爱情才更加明确,更加无法回避。
最后,说点自己的观点:虽然感动,但并不苟同这样的爱情观。
爱,就要表达,而不是一味隐忍,就要追求,不是一味成全,除非不是两厢情愿。
既然有勇气为了你爱的人而放弃,为什么没勇气为了你爱的人而陪在她/他身边,克服一切给她/他幸福。
网上下载看的,感觉不错,陈数的演出很到位,把女人对婚姻和爱情的追求和迷惘表现了出来。
康凯就是一个“老好人”,有时候会“怒其不争”,和看士兵突击有类似的感觉。
小牧是一个理想化了的人,康慧则是一个现实中经常能够看见的人。
我个人比较喜欢孙淳的表演。
推荐一下吧。
第一次看这部剧是上大学的时候,十年后重温,对剧中情节、人物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孙周是个很有意思的导演,明明是个北方人,却能把这个上海的故事拍得文艺唯美到极致,构图、光影到配乐都值得细品。
康凯的家,康记餐馆从吧台看过去那个场景,康凯总是带着黑色的围巾眼睛里柔和的光,反复循环的配乐《简爱》等等等等。
这个故事光看简介只会感到狗血感到匪夷所思,但是看完剧会觉得荡气回肠,如诗一搬优美。
康凯对这个来自山村的小女孩十几年的扶持和帮助,塑造了晓牧。
但其实这个男人对他周围的世界,所有的人和事都充满了包容和悲悯,这种感情也传递给了晓牧。
爱帮助人度过生活的波折,宽容命运的坎坷,“一百年感慨/到一百岁/还是一个小孩”,爱需要呵护,爱是坚贞,爱是恒久的关怀。
丛原很好,但晓牧与康凯之间的感情铺垫太饱满了,这是中国版的简爱。
印象最深的两场戏是康凯在工地上醉酒朗诵《致橡树》,出狱之后的压抑终于在这里爆发。
康凯其实跟晓牧是一类人,这是他对晓牧爱的回应。
还有一场是最后,他终于走进了那家熟悉的小饭馆,又闪回到跟晓牧之前的谈话,仿佛是形成了感情的闭环。
康凯跟晓牧都经历过一无所有到拥有很多,但他们的选择都是回到最初,回到踏实的生活。
当想起的这个剧的时候,似乎都是温暖的午后或者台灯下的沙发上,喝着热茶慢慢观看的场景。
戳中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人性的真善美,这可能来自创作者最大的馈赠吧。
最后是很喜欢的片尾曲的几句歌词若情不摇摆/风雨要来/手握一片云彩慢慢岁月中/看花落花开拿真心/温暖爱的胸怀/一起来支撑未来一百年感慨/到一百岁/还是一个小孩活着要愉快/天天都期待当夜色已成海/梦又回来幸福就在口袋
《相思树》很烂。
《相思树》很好。
这样奇怪的观感,在观看同一部剧时出现,真是绝无仅有。
但却在我看《相思树》的过程中不断闪回。
烂在一百个不可能的剧情。
从打工妹发迹可能性的微乎极微,到成熟成功男人一厢情愿爱上小保姆,到脑科主任抛弃糟糠之妻却始终深情地单身着,再到跨国公司多年以来孜孜以求想聘请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如此种种,不可枚举。
可这剧又极好。
好在其感情的自然绵长。
不仅片名的英文是致橡树,不仅片中反反复复多次出现这首诗的吟诵,还因为片中如诗般隽永温暖的感情,仿佛是向那个时代那些人们致敬,更象是向着我们自己心中的理想和爱情致敬。
或者说,导演给了这剧最好的情感,却置于一堆不可能的剧情中。
如果这样的感情是在金庸古龙那样的情节中,十六年都是弹指一瞬,便没有那么多置疑没有那么多不可能,有的只是为这样的情感深深感动。
相思树中的康凯不是世俗观念上的那种好。
他大学毕业不去大公司谋职,不寻求去美国的机会,却辞职开了餐馆。
他算不上那种满足望子成龙的父母的好儿子。
他的爱情平淡在做一道菜和接送爱人的琐事中,对于尚洁算不上能够给予她足够激情的好情人(试想如果尚洁曾经体会过火样的激情,又怎么会轻易就被东方凌霄所诱惑)。
他为尚洁去教训了东方凌霄,其结果却是卖了餐馆让父母抚养了豆豆四年,而且他父母一直都不知道其实这不是他们的亲孙子。
他为了躲开晓牧去工地,让晓牧死心的目的没达到,却让豆豆被同学嘲笑有一个民工爸爸。
所以其实,康凯是一个另类。
他虽然不是焦阳那样的秋虫,却也不是勤奋的蚂蚁。
他表面看上去近乎平庸,可其实,只是因为他过于透彻。
因为透彻,他不想贩卖自己的时间给所谓的大公司,更不想因此背井离乡。
他说,成功之后呢?
不就是买个餐馆可以过自己的日子。
那么现在就可以开餐馆过这样的日子。
如果不是为了豆豆,他后来还不会去大公司;如果不是为了还人情债,他后来也不会背井离乡去美国。
别人趋之若骛的,他视若粪土;别人视为平庸的(晓朴曾饥笑他开餐馆),他甘之若饴。
当所有人都在苟苟营营地挤同样的独木桥的时候,他已以真诚的姿态,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了。
也因为透彻,他原谅了尚洁的伤害。
大抵,这是一个男人不应该能够忍受的事情。
新婚当天被逃婚,然后归来的新娘不仅颓丧靡烂,还最后发现怀了别人的孩子。
是个男人就不该忍,可他忍了。
因为他太过于明白。
八年的相处让他了解尚洁,他知道这不是尚洁的错,而是东方凌霄的错。
在几乎所有男人都会捍卫自己自尊的时候,他却选择了原谅和接纳尚洁。
更有,他一句话都不问地接纳了那个孩子。
与其说这是隐忍,不如说这是透彻。
他知道八年的感情比短暂的出轨更真实,他知道一个温暖的家庭比男人的自尊更可贵。
所以,康凯不是一个一般的甘于平庸的男人,他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他知道孰重孰轻。
他没有因为东方凌霄抛弃了尚洁而打他;但是他为了东方凌霄毁了尚洁毁了他一手建起来并之后又努力修复的幸福爱情和婚姻而痛打他。
(悄悄嘀咕一句:这五年的量刑好象太重了点)而同时,康凯又是一个站在道德至高点上的男人。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这样的高度,让身边的人会有一点压力。
哪怕他自己不自知。
晓牧感激康凯不光是当年的助学,还有她多年未上学的谎言被戳穿之后,康凯的体谅不计较。
这样的大度,真的是会让人死心塌地毫无防备地交出自己的心去,何况是晓牧这样的傻孩子。
尚洁临死前哭着拍打着康凯问他:“你为什么不问为什么不问我?
你有权利知道!
”虽然康凯太透彻,有些事情他不想知道他不想问,他可以一句不问地就原谅;可是对于受者,这是无形地心灵煎熬。
彼时的尚洁可能宁愿被骂一回甚至打一回,也好过被这样全盘地原谅。
这样的原谅,让她彻底地无地自容:她嫁的这个男人太好太好,而她所做的一切太坏太坏,以至于她无法背负着这样强烈的良心谴责去过完余生。
以至于丛原。
丛原从任何角度来说,都是比康凯更好的选择。
事业,家境,到未婚无子的婚姻状态。
可康凯根本就没有直接面对过他的竞争。
这是电视剧中极少见的一幕:明明是一个女子在两个男人之间的选择,而这两个男人却一点都没有竞争。
康凯完全躲避,把晓牧让给那个可以给她更好生活的男人。
代入丛原那样的男人的角度来思考,他会有些尴尬。
明明没有任何一丝的竞争,康凯的影子却在他和晓牧之间永远存在,无法抹去。
所以,当好多人为丛原报不平时,其实他知道他已经输了。
对手尚未出招,自己已经招数用尽。
对手从来不为自己着想,只为晓牧考虑,而他自己也要想一想,晓牧心底真正想嫁的人是谁了。
他真的累了。
康凯就是这样一个男人。
无欲则刚,甚至,无招胜有招。
他不要太多东西,老天最终还是厚待了他。
无论是他进了监狱当了民工,或是他去了美国中了头彩,他的道德操守都没有变,他的理想生活都没有变。
那些大起大落的不真实桥段,也许只是为了说明那句古训:富贵而不淫,贫贱而不移。
所以,这样的一个人,当然也配得起最坚贞的等待和最绵长的爱情。
让康凯和晓牧,还有那个温厚的月老丛原,就这样美丽如诗地如橡树般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是为观《相思树》作评。
(完)2011年12月29日
就是因为那女的丑我到这个月才看《相思树》。
那个女的丑就算了,造型师和她估计有仇,大短脸还要大刘海压到眼睛,横看竖看都丑得不得了!
硬着头皮努力忽视那个女的丑样,才发现相思树是多么优秀的电视剧,不愧是当年央视一套播出的,行云流水史诗般的爱情,吴秀波通过眼神把一个温暖和煦的形象刻画得如此美丽!
贯穿全剧的片头音乐《简爱》给整部片子增色不少,可惜网上只能找到男女声对唱的,原剧音乐没有搜到。
孙周导演不愧为名导,让人享受史诗般的感觉。
连续几天挑灯夜战追着看《相思树》,晚上的时间嗖的就过去了。
我好久都没有熬夜了,有多久呢,应该差不多有大半年了叭。
昨晚上终于看完了,眼泪就要掉下来。
如若不是提前看了豆瓣上的简介对结局略知一二,最后看到从原哭泣的样子,我一定会哭的。
其实我们都以为,晓牧最终会和从原在一起,但是这是剧,所以不然。
其实我也一直牵强的以为,康凯最爱的还是尚洁,他和晓牧刻骨铭心的感情,更像是兄妹。
不过呢,从原和康凯,都是多好的人啊,这样的人在生活中还有吗。
也许这只是一个故事,只在剧本里才有,但是真是一个很好的故事。
因为在这个故事里,会给你那样多的感动、感慨和思考。
小龙说,这个名字起得好,致橡树,相思树,两者之间若有若无的关系,实在是相得益彰。
《致橡树》因为这片子而更美更有意境,这片子也因为有了前后三次的《致橡树》吟诵而更加动人。
好的片子有无形的力量,一种牵动内心的力量。
就像从原最后的眼泪,康凯和晓牧的笑,即使有瞬间的遗憾,也依然深刻。
故事的整个过程和人物形象的鲜活带给我们的力量,如同读一本好书,也如同属于自己的一段行走,或经历。
我最早知道《致橡树》这首诗就源于《相思树》这部剧。
小的时候跟着我爸在央视断断续续的看,虽然遗憾一直没有看到结局,但剧中的几个情节记忆却尤为深刻。
这些天熬了几个大夜,终于在今天凌晨把这部剧从头到尾彻彻底底刷完,看到了结局,也纠正了一些我记忆中的偏差片段。
时隔这么久,每次看到主人公在剧里念出《致橡树》这首诗时,我依然会感动的热泪盈眶。
当年正是因为这部剧,小小的我疯狂的热爱上这首诗。
那会儿其实不懂这首诗的含义,只懵懂的觉得,应该是指爱情。
如今再读,又有另一番感悟。
我其实曾是坚定的凯牧党,康凯这个人实在太有魅力了,但是剧越往后看越觉得,或许晓牧和丛原在一起才会真正快乐。
丛原对晓牧的爱丝毫不加掩饰,他爱的大方、炙热,不怯于展示给别人,也会大大方方的说给晓牧听“我爱你”。
但是康凯呢,他爱的收敛含蓄(甚至连他对于晓牧到底是不是爱情都要存疑),剧中有两次他被逼问是不是爱晓牧,一次是在监狱里,晓牧问他,另一次是康慧为了逼他正视自己的心意问的,两次他都清楚的说:“我不爱你(她)。
”除此之外,晓牧如果选择丛原会更幸福的另一个原因是,丛原一家,他和他妈妈都是把晓牧放在同等地位上去看待。
反观康凯一家,哪怕晓牧读了大学,成了记者,写了畅销书,在他们心里,晓牧永远都是那个可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外来妹小保姆。
关系本来就是不平等的。
但毫无疑问,康凯是一个非常善良正直的人。
我想如果我是晓牧,年少时如果遇到这么一个温暖帅气的大哥哥帮助我,只怕也会分不清恩情爱情的一股脑陷进去。
不是有那句话吗:年轻时不能遇到太惊艳的人,这样往后遇到的所有人都会黯然失色。
虽然这部剧在高清画质下都有着感人的画质,但瑕不掩瑜,老剧真的是用心在做,年代关系,服化道虽然现在看来既落后又雷人,但是剧情和演员们的演技在线,还是非常好看的。
扣掉的一分要给崩的稀巴烂的结局,康凯在美国中亿万大奖、丛原晓牧民政局约好结婚愣是见不了一面、村支书流水席婚礼上逼着晓牧晓朴认亲生父亲…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Anyway,希望如今国产剧的导演编剧演员们长长心,能再拍出一些像老剧一样高品质好看的剧了。
(最最最起码看着不会让人出戏。
)
央1在播相思树的时候没太想看,后来发现有孙淳,马上找来花了两天看完。
看之前就知道丛原对晓牧的感情没有任何结果,于是下意识里并不希望过多见到丛原,不愿看到他眼里流露出的怜爱,透过有些游离的眼神似乎可以看到最终的失落。
在我眼里,丛原在晓牧面前总是自卑的,于是他显得敏感、易受伤,却宁愿故作镇定成全晓牧。
最终还是难以幸免看到他挂掉电话后的哭泣,随他落泪。
孙淳50的人了,眼神中的淡定说明了一种沧桑,无论是浦蒲或是萧晓牧都无法体会,这是他的资本。
萧晓朴,他的梦想就像他吞吐出的烟雾,遥远不可及,甚至连他自己都在迷茫,也许只有在康慧的面前,这种迷茫才会被拉近到焦点处,清楚却抓挠不到。
他有点儿像一只陀螺,被抽打着原地打转,渐渐要停下来的时候又被抽的旋转起来,速度到达极点时才发现,自己还在原地。
这只陀螺留下的最后一个表情很微妙,是看到康凯回到康记,也就是回到他姐姐晓牧身边的时候流露出来的,似是一丝放下一半包袱的微笑,只是不易察觉到。
陀螺终有停倒的一刻,那个时候不知有没有一只手捧起它。
看下来发现,只有康慧才是最真实的。
有点儿执着,有点儿傻。
她刀子嘴豆腐心,她所要的幸福很简单,也很现实。
她希望身边的人都面带笑容,并不深究这种笑容因何而来。
多现实的人都会被现实打击,但康慧最终还是会幸福是因为她没被现实锤死,心里永远明晰的知道什么该要什么不该要。
前阵子看过吴秀波演的剧,他演个坏人。
阴森范儿的。
看他做起好男人猛然有点儿不适应,好在他也有时不时的小爆发,比如对康慧的严厉。
让我想起我表哥对他亲妹妹的态度,在外人面前是从不让骂的,只有自己嘴里的责骂,听起来愤愤,却是极有感情的。
不想说康凯之为人,也许这样的人确实比三条腿儿的蛤蟆还难找了。
无论他最终是否回到晓牧身边,他十好几年中的坎坷影响着很多人,足以博得够他受用几辈子的爱。
总觉得片子里每个人都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尚洁的解脱。
她确实是勇敢的。
至少那纵身一跃并不迟疑。
不得不说的是陈樹比以前漂亮了,尤其是眼睛。
唯一不想谈的是萧晓牧。
我不确定她的幸福。
本来打了五星,但看到结尾,减了一星。
结尾,重团圆、中彩票、叙旧情。
仿佛只有丛原一个人是孤独的。
很悲。
也许新年钟声敲响,他还会拿出那张音乐卡片,听听晓牧的声音。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因为孙淳才看,看完总算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萧晓牧嫁给丛原。
原来都是爱丛原的人。
只说康凯,不谈演员,真心喜欢这个角色,这么多年反复观看康凯真的我理想型本型,是我的白月光但有些剧情我是真的没看懂,康凯真的爱晓牧吗??
后期康凯戏份很少,只有偶尔的几个片段比如他父母要他请晓牧吃饭表示感谢,他也请了,全家都去了。
晓牧有事没去,本来也没什么。
但后来他们撞见晓牧在和丛原见未来婆婆,康凯就一脸尴尬沉重的表情。
但妹妹问他为什么不跟晓牧表白,他说他不爱她,然后他就去美国了,很多年不回来。
(尼玛) 很多年后,已是中年人的晓牧泪洒采访,说尊重他的选择,他幸福就好。
他看到了,他很感动,但他依旧没有为她回国。
(再次不理解)我去,就这你跟我说这是爱情??
换成尚洁,他不一早飞奔回国了?
到晓牧这,生生把她熬成中年人了他都没回来!
反正我是没看出来康凯爱晓牧,康凯对她是很好,但那是爱情吗?
还是说是中年人的表达太含蓄?
反正如果有人离开我很多年,且说不爱我,把我从一个年轻人熬成中年人,我是真的会相信。
(并且让他滚) 但《相思树》这首诗不就是称颂爱情的吗?
不做攀缘的凌霄花、而是要一起成长、互相依偎、共同抵御风雨的伟大爱情。
而且剧名也是《相思树》,真的很容易让人误会啊!
并且当年的新闻报道也一直把它和另两部剧,合称为爱情友情亲情三部曲啊 但看电视我怎么就看不懂了呢?
康凯真的爱晓牧吗??
结局两人相视一笑,相拥着走向昔日最喜欢的厨房,过起了往昔一般快乐的日子。
那到底是爱情的相拥还是亲情的相拥啊???
《相思树》很烂。
《相思树》很好。
这样奇怪的观感,在观看同一部剧时出现,真是绝无仅有。
但却在我看《相思树》的过程中不断闪回。
烂在一百个不可能的剧情。
从打工妹发迹可能性的微乎极微,到成熟成功男人一厢情愿爱上小保姆,到脑科主任抛弃糟糠之妻却始终深情地单身着,再到跨国公司多年以来孜孜以求想聘请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如此种种,不可枚举。
可这剧又极好。
好在其感情的自然绵长。
不仅片名的英文是致橡树,不仅片中反反复复多次出现这首诗的吟诵,还因为片中如诗般隽永温暖的感情,仿佛是向那个时代那些人们致敬,更象是向着我们自己心中的理想和爱情致敬。
或者说,导演给了这剧最好的情感,却置于一堆不可能的剧情中。
如果这样的感情是在金庸古龙那样的情节中,十六年都是弹指一瞬,便没有那么多置疑没有那么多不可能,有的只是为这样的情感深深感动。
相思树中的康凯不是世俗观念上的那种好。
他大学毕业不去大公司谋职,不寻求去美国的机会,却辞职开了餐馆。
他算不上那种满足望子成龙的父母的好儿子。
他的爱情平淡在做一道菜和接送爱人的琐事中,对于尚洁算不上能够给予她足够激情的好情人(试想如果尚洁曾经体会过火样的激情,又怎么会轻易就被东方凌霄所诱惑)。
他为尚洁去教训了东方凌霄,其结果却是卖了餐馆让父母抚养了豆豆四年,而且他父母一直都不知道其实这不是他们的亲孙子。
他为了躲开晓牧去工地,让晓牧死心的目的没达到,却让豆豆被同学嘲笑有一个民工爸爸。
所以其实,康凯是一个另类。
他虽然不是焦阳那样的秋虫,却也不是勤奋的蚂蚁。
他表面看上去近乎平庸,可其实,只是因为他过于透彻。
因为透彻,他不想贩卖自己的时间给所谓的大公司,更不想因此背井离乡。
他说,成功之后呢?
不就是买个餐馆可以过自己的日子。
那么现在就可以开餐馆过这样的日子。
如果不是为了豆豆,他后来还不会去大公司;如果不是为了还人情债,他后来也不会背井离乡去美国。
别人趋之若骛的,他视若粪土;别人视为平庸的(晓朴曾饥笑他开餐馆),他甘之若饴。
当所有人都在苟苟营营地挤同样的独木桥的时候,他已以真诚的姿态,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了。
也因为透彻,他原谅了尚洁的伤害。
大抵,这是一个男人不应该能够忍受的事情。
新婚当天被逃婚,然后归来的新娘不仅颓丧靡烂,还最后发现怀了别人的孩子。
是个男人就不该忍,可他忍了。
因为他太过于明白。
八年的相处让他了解尚洁,他知道这不是尚洁的错,而是东方凌霄的错。
在几乎所有男人都会捍卫自己自尊的时候,他却选择了原谅和接纳尚洁。
更有,他一句话都不问地接纳了那个孩子。
与其说这是隐忍,不如说这是透彻。
他知道八年的感情比短暂的出轨更真实,他知道一个温暖的家庭比男人的自尊更可贵。
所以,康凯不是一个一般的甘于平庸的男人,他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他知道孰重孰轻。
他没有因为东方凌霄抛弃了尚洁而打他;但是他为了东方凌霄毁了尚洁毁了他一手建起来并之后又努力修复的幸福爱情和婚姻而痛打他。
(悄悄嘀咕一句:这五年的量刑好象太重了点)而同时,康凯又是一个站在道德至高点上的男人。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这样的高度,让身边的人会有一点压力。
哪怕他自己不自知。
晓牧感激康凯不光是当年的助学,还有她多年未上学的谎言被戳穿之后,康凯的体谅不计较。
这样的大度,真的是会让人死心塌地毫无防备地交出自己的心去,何况是晓牧这样的傻孩子。
尚洁临死前哭着拍打着康凯问他:“你为什么不问为什么不问我?
你有权利知道!
”虽然康凯太透彻,有些事情他不想知道他不想问,他可以一句不问地就原谅;可是对于受者,这是无形地心灵煎熬。
彼时的尚洁可能宁愿被骂一回甚至打一回,也好过被这样全盘地原谅。
这样的原谅,让她彻底地无地自容:她嫁的这个男人太好太好,而她所做的一切太坏太坏,以至于她无法背负着这样强烈的良心谴责去过完余生。
以至于丛原。
丛原从任何角度来说,都是比康凯更好的选择。
事业,家境,到未婚无子的婚姻状态。
可康凯根本就没有直接面对过他的竞争。
这是电视剧中极少见的一幕:明明是一个女子在两个男人之间的选择,而这两个男人却一点都没有竞争。
康凯完全躲避,把晓牧让给那个可以给她更好生活的男人。
代入丛原那样的男人的角度来思考,他会有些尴尬。
明明没有任何一丝的竞争,康凯的影子却在他和晓牧之间永远存在,无法抹去。
所以,当好多人为丛原报不平时,其实他知道他已经输了。
对手尚未出招,自己已经招数用尽。
对手从来不为自己着想,只为晓牧考虑,而他自己也要想一想,晓牧心底真正想嫁的人是谁了。
他真的累了。
康凯就是这样一个男人。
无欲则刚,甚至,无招胜有招。
他不要太多东西,老天最终还是厚待了他。
无论是他进了监狱当了民工,或是他去了美国中了头彩,他的道德操守都没有变,他的理想生活都没有变。
那些大起大落的不真实桥段,也许只是为了说明那句古训:富贵而不淫,贫贱而不移。
所以,这样的一个人,当然也配得起最坚贞的等待和最绵长的爱情。
让康凯和晓牧,还有那个温厚的月老丛原,就这样美丽如诗地如橡树般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是为观《相思树》作评。
(完)2011年12月29日
拍的有一种情怀,不容易
不要意淫。。。
“我如果爱你....” 看在康凯和尚洁的戏份上加到四星
良心之作,里面满满都是感动,记得当时还是上学时候看的,现在有时候还会挑出来看看,康凯和丛原这两个男主都喜欢,也是为数不多男一,二在我心目中并列的电视了,所以里面编剧导演的心思真是下足了,唯一可惜的是,女主要是再漂亮点就好了,陈数在里面演的是个坏女人,但是看的让人心疼
剧情和人物都太矫情了,过于文艺缺少现实性
节奏太慢了…
评价很高的一部电视剧。但是我却没有那么喜欢。一群可怜的人的故事,看着郁闷。结局看起来是那么的美,却又那么的虚幻。
实话实说,我觉得不好看,可能是年龄段没到,也可能是经历不够。其实本来也不至于那么差,从吴秀波打完廖凡以后剧情就更弱了,本来就不强势的一部剧,把主角放在监狱里那么多集,监狱里几乎0戏份,实在就没什么看头了。但全剧最精彩的也是吴秀波揍廖凡那一段,演技真的炸裂,看得心里痛快!结尾各自对感情的交代总觉得啰嗦了一些,节奏太拖了,看得好着急。然后全剧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居然是陈数,陈数在这里真的很好看呢。有点不明白,看别人的评价有部分都不是蛮好的,但给的分数都是四五星,这些人都是怎么打分的,好迷茫……
还是挺有意思的
初中时候,情窦初开,我看的几次热泪盈眶
我该咋说呢,男一男二人设都好,尤其男二,不过结局好扯那个彩票,还有女主造型实在无力吐槽
宋宁!
狗血言情剧,但有了大叔们的魅力,居然挺好看
看此剧最大的心得居然是开始重新理解《致橡树》。
“一百年感慨,到一百岁还是一个小孩。活着要愉快,天天都期待。当夜色已成海,梦又回来,幸福就在口袋!”最喜欢的电视剧,到如今没有之一!
不会再有第二个人,能够像康凯一般朗诵致橡树。后来我觉得康凯对晓牧不是爱情……
无论是气势、整体的拿捏和细节的把握处理,孙淳演的比吴秀波好。人生观。就是太琼瑶了,不现实。
近年来内地剧难得的好音乐
点点滴滴都是深情,
很难想象这么多恋爱脑的一部剧放到现在的互联网上会被人怎么评论。社会的价值观真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看完感觉的康慧才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