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评论,大多停留在最后的邮件、正义善恶之类的角度,我想从其他角度谈谈看法。
该片就观感体验来说无疑是精彩的,但是逻辑硬伤和主题的观点不清还是阻碍它成为一部真正的经典。
简单的逻辑漏洞不再赘述,我比较在意的是大家好像没怎么关注克莱德是如何做到这些匪夷所思的布局的,一个开头看似平凡的工程师后来被“定义”成隐藏身份是特工间谍之类的“杀人专家”,如此转变非常突兀,暂不论他若是立功过的高级特工尽然对自己身上的惨案如此无能为力,却要走最基本的法律程序,请问他的上级在干什么,发生这样的惨剧却完全不交代主角的职业背景会带来怎么样的情节发展。
好,即使这一切都一笔带过,那请问就算主角是个出色的特工专家,靠他一个人能精准地安排如此庞大、夹带大量偶然因素的谋杀计划吗,显然把一个“人”神化了。
他的职业背景不足以支撑那一系列精准神奇的杀人计划,这是最大的逻辑问题。
主题的争议性也决定了它无法达到类似《肖申克的救赎》那般的高度,但凡被奉为经典的影片,往往主题深刻但并不复杂,影片所要传达的东西应该是明确的,而不应有这样那样的截然不同的理解。
本片双雄的行为和思想都不够明确,造成主题的语焉不详、倾向不清。
期待更多的人能讨论一下上述两点。
《守法公民》由杰拉德·巴特勒(Gerard Butler)、克里斯蒂安·斯多特 (Christian Stolte)等人主演;
克莱德·谢尔顿 杰拉德·巴特勒(Gerard Butler)饰演的男主克莱德·谢尔顿,是一位费城的研发人员,有着幸福的家庭,但是因为两个暴徒的闯入,生活打破,妻儿都也牺牲,并且因为司法的腐败导致灾难的发生;
尼克·瑞斯 根本原因还是司法的不完善,其次就是由杰米·福克斯 (Jamie Foxx)饰演的尼克·瑞斯助理执行官的堕落,导致克莱德的报复,不仅仅是对暴徒的,还有就是司法的腐败问题; 虽然司法体系不完善,但是总得有办法去改变,以暴力解决问题反而是一个大问题,这也不仅仅是一种警示,也是一种反思司法道德问题所在。
我来说两句关于结局的吧,很多人质疑的地方是为什么克莱德最后还是要拨出电话,其实有个细节,克莱德在回到监狱时通过监控听到了市长说的话,大概能被理解为要先怎么怎么对付他,然后再予以合法的名义,套上合法的外衣,这个时候克莱德笑了一下,其实他已经决定要拨出号码了.所以虽然尼克开窍了,但克莱德还是说了"对不起"..然后拨出了号码,"对不起"的意思大概就是"对不起,我不得不这么做"..因为在克莱德看来,这些当前在司法和政府机构在职的人就是他所认为的"病毒",是使这个体制不断腐朽的原因...(但是这所谓"腐朽"这一点偏偏电影里没有更多的表现出来,这是失败之一.)炸死这些人是他构想的"战争"的其中一环.而这战争并不是尼克一个人开窍了就可以结束的.当他发现炸弹被尼克搬来床下的时候,的确吃惊了一下,因为那一瞬间他是不想死的,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还有事情没有做完,不能死,至少现在不能死.可是随后就放弃了,他明白死亡对于他来说是迟早的,他所做的事是不能代表正义的,他的双手沾满罪恶,所以最后,他会对着女儿做的项链忏悔.但是说实话,结局太失败了,特别是尼克的做法,导演明显自己扇自己耳光...我看完了想了半天仍然觉得很无语...所以最后还是不公正取得了终极胜利??用谋杀的手法拔掉了扎进司法制度身体里的一根刺??所以我觉得这部电影...如果像有人所说拍2个半小时长度,再让导演回去好好想想怎么拍结局...会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可惜了 ...
电影从一开始就花大量笔墨去立男主的人设,包括但不限于:高智商钻司法漏洞,路子广结识政府官员,手腕硬暗杀组织成员,心思缜密花长时间计划周全,工程师拥有2打发明专利。。。
等等并且突然出现的神秘组织帽子男也说了,男主凡是都是计划好的,他被抓是因为他想被抓,这都是连环计。
ok,我作为观众接受了这个人设,也认为他的每一步或者说这部电影的每一个情节设定都有目的,然后问号来了:1.往尼克家里寄录像带几个意思?
导致尼克一直很紧张男主要搞他家人,还特意安排度假什么的,结果男主完全没打他家人的主意而只是想当他的老师?????
2.女助理的神秘男友是什么鬼?
我一度以为这个女助理就是男主的外援,神秘男友就是男主自己,但是这个女助理被炸了,神秘男友的线索没有了下文???
如果只是用来推动情节,为什么要神秘掉这个人的身份?????
3.墓地突突突的故事里出现了幕后操作的人,虽然带着手套,但明显就是女人的手啊!
我还等着电影后段揭秘女助理和神秘男友身份自己如何假死呢,结果这条线就断了?????
4.后半段出现了通往牢房的密道,可以用来解释其实没有外援,都是男主自己双线操作。
男主跟尼克的对话却说,“找到我的助手了?
”是的他把自己逼入了绝境”。
这句话可以一分为二理解,一是真的有这个人,这个人被抓了,但是电影里没有说呀,是谁啊????????
二是,没有别人,这个人就是男主自己。
ok,说得通,男主在地道里看议事厅的视频直播也可以对应上墓地里通过无人机观察现场。
那特意出现的带手套的女人手是啥意思??????
啊???
是啥意思???
还是皮手套???
这么矫情这么令人印象深刻,结果后面的剧情就不交代了????
5.地道里的帽子男,莫名其妙的角色,只是用来说明男主每一步有计划????
让尼克去查查为什么要杀这个狱友??
那查啊,为什么???
电影里男主杀的都是和当年案件有关的人,这个狱友是啥情况??
我还在等真相,结果电影就没了?????
6.床,如果说,被抓是为了进监狱,要牛排是为了告诉警察律师下落,要T骨是为了杀狱友,杀狱友是为了进单间。
那要床是啥意思??????
电影里还特地让监狱长跟男主说,你现在是“你有,别人没有”的状态,这不是什么好事。
的确啊这会引起其他囚犯的不满,容易成为被攻击对象,但是后面也完全没提到相关的剧情啊??????
那段你有没有girl的狱友对话也显得丝毫没有意义啊??????
还有为毛杀这个狱友????
这个狱友是谁啊??????
啊尼马,谁来给我解答一下???
看完电影,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就是杨大侠的这句话。
司法空档、个人名利、钱法交易蒙蔽了法律的公正和正义的维护。
影片中有一句话:复仇?
你以为我要的是复仇?!
不,你们还远远没有重视!
他要的是整个司法系统的重生,要的是人们对公正的真正重视。
所以,首先就要以铁血的力量铲除旧的,以及那些维护它寄生于它的人。
就像《七宗罪》中John所说的:如果你要提醒别人,光拍拍他的肩膀是不够的,要给他一点震撼。
Clyde说过这样一句话:所有人都应为自己所作所为负责。
这些看似无辜的人,都无法逃避自己责任的责罚。
“正义就该是严酷的,尤其对于否认正义的人。
”死亡太重了吗?
那是因为你们对温柔细微的声音充耳不闻,你们以蒙蔽大众蒙蔽法律蒙蔽公正为骄傲,光拍拍你的肩膀说是不管用的。
他们都是棋子是道具是阶梯是武器,即便这样会让多少人能听得到你的声音,能让多少人想要改善司法完善法律,又有多少人真正关心正义和公正?
公正自在人心,不在法律的条条款款中。
最后Clyde失败了,止步在了最后一步上,而市长那时正在怒吼:我不管需要怎么做,需要引用什么样难懂的法律依据,我不管要使用什么法律,我相信国土安全法中总有一项条款我们可以适用,在明天之前除掉他!
结果是讽刺的,并不是法律制止了Clyde,而是谋杀,不符合法律的暴力,尽管是他自己选择的,但是,并不符合法律,也未经审判。
这难道不是绝大的讽刺吗?
而法律,真的能起它应有的作用吗?
结果只是个问号。
1、影片的故事让我想起了马克思佩恩,但是男猪脚所谓挑战司法制度的举动,却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傻逼检察官身上,真是蛋疼。
编剧太扯了。
2、神一般的男猪脚却连自己的地下通道被入侵都不知道。
3、男猪脚安好了炸弹,又跑回监狱干嘛,脑残啊,是我就把车停在市政厅不远的地方欣赏烟火表演。
4、对那些高科技了如指掌运用如神的男猪脚,布置的炸弹却被一群整部电影拿自己没办法的二逼短时间拆除.....5、沙拉死之前说的那句:他(指她的朋友)还没准备好露面,大家不觉得暗藏玄机吗?
我还以为沙拉和男猪脚是一伙的,结果她就那样死了,留下一地狗血。
我宁愿相信她所谓的朋友是男猪脚。
6、寄录像带去吓唬小孩子,有意思吗?
不觉得安排让他们全家一起看对二逼检察官更刺激吗?
7、实在没办法不对结局多么失望,难道安排男猪脚最后在市政厅的烟火表演中驾车离去不是更好吗?
就像斯坦森在《乱战》里面最后潇洒逃脱。
8、所谓正义,难道就是那个被形容成发情母狗的法官,那个道貌安然的市长,那个二逼检察官来代言的吗?
9、这是一部被阉割的复仇剧,上半段让人热血沸腾,下半段让人失望透顶,杰拉德啊杰拉德......10、在二逼检察官强调“永远不要想碰我家人”的时候,我想起了男猪脚对着杀害他女儿和妻子的凶手说的一句话:现在你知道无助的感觉(大概的意思)...请问,当男猪脚目睹妻儿遇害的时候正义在哪里?
请问,二逼对他说要和犯人做交易的时候正义在哪里?
去你麻痹的正义!
11、影片开头和前一段一直重复出现的“你无法对抗命运”,难道是告诉大家:你无法对抗制度,这就是命运?
巴特勒变胖了,唉。
发现胖哥挑剧本的能力有待提高,比如前段时间的《真人游戏》;当然,UGLY TRUTH这种爱情轻喜剧还算可以罢了。
对于此片的结尾相信诸多筒子们感到非常不爽;我想说的是如果结局更清晰一点就可以达到5星的程度了;所以说最后十分钟决定了是4星还是5星。
我对此片有诸多的疑惑,慢慢道来:胖哥一开始就在家就被制服且基本毫无还手之力,与后来隧道那一段透露的消息相矛盾,而且矛盾非常大;如果胖哥是为政府工作的“间谍”(那个猥琐哥说:“间谍?
我们都是间谍”)那个相应的训练、格斗擒拿及抗击打能力绝对不至于这么弱,一根棒球棍就能KO,否则这种“智囊型”的“大脑”级人物被敌方擒住审讯岂不是一下就招了?
而且这种了解国家机密(为国家做事)的人政府没有配备安保措施?
专人监控保护?
好吧即使没有保护,一开始也弱得不可相信,因为直到隧道那一段透露消息之前,我还是以为胖哥是在这丧妻后的十年间自学成才的,那样也许更令人信服。
再者,闹出这么大的事情,法官、诸多政府官员挂了,不会惊动白宫?
如果说有政治对垒,胖哥就一个支持者都没有?
媒体的力量在此片中为零(对于胖哥来说),对于站在反方的检察官那一集体来说媒体又突然强大了(女黑人检察官说媒体现在可以吃了我们)。
按一般常理杀了这么多人即使只是嫌疑犯也应该是24小时CAM监控专人守护隔离牢房等等之类(早该转到联邦监狱的;不过这里我又想到,胖哥料事如神,怎么知道会一定关到那个监狱呢?
不会那一个州的所有监狱都挖了地道吧?
)如果胖哥是为政府工作,在杀妻案宣判前就没有去找找关系搞定那两人?
最开始胖哥看起来也不是非要虐杀那两人,纯属被黑杰米的deal给逼的去报仇。
实际上,导演总是力图把观众的视线集中在司法系统的运作上从而忽略甚至扭曲了很多细节。
入室抢劫强奸杀人,DNA不能定罪?
带血的刀?
胖哥花了几百万打官司居然落到需要make a deal的地步?
随便找个金牌律师都能搞定这种铁板钉钉的case。
再来说角色转换的问题。
我刚开始看到的只是一个居家的男人,一个有点弱的但是令人信服的“工程师”,是所谓的“好人”;黑杰米则是肮脏的律师,幕后交易的“坏人”;然后十年过去了,“坏人”黑杰米有了小孩,“好人”胖哥成为了“电锯”版的007狂杀人,此时我们仍然认为胖哥是“好人”,我们还是要看黑杰米这个“坏人”怎样绞尽脑汁来应对;否则我们这么纠结的去浪费时间浪费电来干嘛的?
别tm装文艺小资来教训观众“上升到新的高度和层次去思考”,俺只是图个放松。
这时胖哥慢慢变得满嘴哲理像个殉道者,而导演则仍在试图转换双方的角色,造成后来死去的一些人都不该死的样子;而该死的却总是不死(黑杰米)胖哥在干吗?
布道?
做教育行业的?
如果说胖哥对抗的是司法制度(好吧导演如您所愿)那么仅仅教育黑杰米有用吗?
那样更应该留下金发美女(因为美女更具有可塑性可教育性)而干掉这个追求高定罪率已经腐败到根的黑杰米呀。
到了结局,我看到的只是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人占到了什么便宜;黑杰米成了救了一大票人的英雄?
一帮想致胖哥于死地的代表政府利益的好人(还是坏人?
我都分不清楚了)活了下来?
胖哥这种聪明绝顶的战术家没预料到炸弹会回到自己的牢房里?
what the fu3k?
why the fu3k胖哥要回到牢房里?
炸弹炸了再回去蹲点不行?
墙壁都在燃烧的那一刻胖哥的表情却像一个失落的反派被聪明的争议英雄给击败?
黑杰米问他是不是真的要这样做这样明显的有底气的行为特征胖哥这个战术家没有预料到?
艹死我吧我不信。
且我不知道到最后黑杰米和那个猥琐的警官代表的是哪一方。
导演你是想要令人思考回味的效果吗?
doesn't work here!
这么多废话就一个问题:你能回答我到底最后是好人赢了还是坏人赢了?
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呢?
(Oh气糊涂了是两个问题)胖哥想“推倒整个制度”,那么他的想法是邪恶还是正义呢?
结尾他看起来没能成功不是吗,该死的都没死,那他脸上的表情是否说明黑杰米是正义的一方呢?
我只看到了一个-高-潮-连-连-的复仇记而最后功亏一篑的凄惨下场;导演你丫想让我们思考,那么结果是我们不应该报-复-社-会么?
开始我还想问是谁在墓地操纵那彪悍的防爆机器人,后来了解可能还是胖哥在遥控,那么这就不算瑕疵了。
胖哥多累啊,钻出监狱做手机炸弹,做汽车炸弹,做墓地杀手,整个一爆破专家。
还有很多疑问留待盖楼的筒子们提出,我怄得不行了一下想不清楚又不愿意再把片子看一遍;只说胖哥的挑片能力还有待提高,真人游戏和此片的共同点是:结尾烂。
不同点是:真人游戏是最后5分钟烂下来,让你持续处于震精状态满血满魔然后转为气愤状态怒气值高达200%;守法公民是最后10分钟烂下来,让你纠结然后想到,起码前1个半小时杀那些衰人杀得很是过瘾,就算了吧。
本来没有看明白,以为结局是个“烂尾楼”。
不过看完不错的评论,自己好好体会一下,才能明白导演的良苦用心。
好的地方很多,就不说了。
说一下不足,就是太血腥的暴力场景,其实可以精简一下的。。。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一样,成为更加经典的影片了。
好片子,推荐============================================= 守法公民的评论 为了这部电影,特意注册帐号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找到和自己观点相同的朋友。
很多人认为尼克才是最该被杀死的人。
个人不敢苟同。
主人公的复仇欲望在肢解主犯后便得到解脱,之后的一切行为,源于对陈旧并充满漏洞的司法系统的愤怒与憎恨以及为了达到更深远的目的…… 他不惜用10年的时间一边策划复仇计划,一边学习研究司法系统,使得他可以丝毫不留漏洞的与尼克在口供室里交谈,甚至可以自己当自己的辩护律师。
他早已经了解到尼克当年其实并非和他眼见的一样站在邪恶的一边。
但他清楚,在破败的司法系统面前,尼克尽管心里明白事实与真相,也不敢去冒险,最终在结案率与正义之间,选择向前者妥协。
主人公同时也知道,他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去颠覆整个系统,所以他选择,亲手去塑造一个能够捍卫正义的人,尼克曾经不是,但是他清楚尼克想这样做。
这就是为什么他要杀死法官,为什么要杀死市长手下的总检查官。
这样尼克可以顺理成章的在政治上提升一个台阶,达到在司法上的一定主导地位。
他一次又一次的与尼克提出交易,就是让尼克一次又一次的清醒认识到与罪犯做交易,只会让惨案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杀死无辜的人,并非主人公所希望的。
但愤怒且绝望的他,极端的认为必须以一系列血的教训,才能把这位叫作尼克的检查官,引导上真正的正义之路。
片中,在下没记错的话,主人公至少有2次在杀人之后表现出深深的罪恶感。
正如上面所说,主人公如果只是想简单的复仇,根本不需要如此长的时间来策划,以他的能力,他甚至不需要进入监狱,就可以让警方毫无证据的等待着他一个个的审判那些他认为有罪的人。
但是,他为什么要选择以尼克为中心实施如此庞大的计划?
如果他视尼克为罪犯的帮凶,为什么不将尼克放到计划的前几步就杀死?
是的,主人公等的就是尼克最后的那一句话,“我不会再与杀人犯交易”。
以至于他最后看到自己做的炸弹时,没有过多的惊讶,没有过多的恐惧,表现出来的,只有忏悔与解脱。
他早已报必死的决心,只求能够有一位正直的检查官,站出来捍卫正义。
结局是完美的,主人公的妻儿死掉后,他在人世只剩下绝望和仇恨,但却用自己的死,换来了民众对正义得到伸张的希望…… 好演员,好剧本,好导演……十分好片!
这是武志红的一篇博文,原文在此,希望也能普及一下心理学知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7645590100jzwt.html我年轻的时候,很想改变这个系统,我想抗争,不惜代价,做到最好,但是这里让一步,那里让一步,最后陷入到这个游戏中。
然后我意识到,我想改变的这个系统,却改变了我。
——电影《守法公民》中的检察官尼克尼克•赖斯,美国费城一名检察官,他以自己的工作为傲,因为,他的定罪率高达96%。
这就是说,被他起诉的嫌疑犯,最后96%的人被判有罪而得到惩罚。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
但是,他的一个“保护对象”克莱德•谢尔顿,却决定报复尼克。
不,准确说来不是报复尼克,而是将费城的司法体系这个“腐朽的圣殿”摧毁给尼克看。
这是好莱坞心理惊秫片《守法公民》所讲述的故事。
《守法公民》的编剧中有经典名片《肖申克的救赎》的导演,尼克的扮演者杰米•福克斯是多才多艺的奥斯卡影帝,克莱德的扮演者也是《300勇士》的男主角,其阵容可谓强大。
不过,这部影片最吸引我的,还是一环紧扣一环的故事所蕴含的寓意。
屈从命运,然后转嫁命运克莱德的命运凄惨至极。
本来,他有幸福的家庭,但匪徒达比和阿米 袭击了他的家,他被刺伤并被捆绑,而他挚爱的妻女,则被达比当着他的面奸杀。
达比有意不杀克莱德,并在制服克莱德时对他说:你不能反抗命运。
达比要的不是克莱德的财物,他要的是给克莱德制造一种感觉——“你不能反抗命运。
”这是典型的投射,达比自己内心深处有一种感觉“我不能反抗命运”,他无法忍受这种感觉,所以寻找机会将这种感觉投射出去。
他不能反抗他的命运,但他可以将他的命运转嫁给别人。
尼克聪明、执着且认真,他知道达比是什么人,他也知道,达比是 主犯,阿米是从犯。
然而,他却与达比达成了认罪协议。
这是一个交易,达比交易的是指控阿米,而尼克交易的是为达比脱掉谋杀的罪名。
为什么做这个交易?
尼克对他的老师、费城总检察官乔纳斯说,他不能冒险,因为,这起案件目前缺乏证据,DNA检测失败,而克莱德当时神经错乱也不足为信,如果不做认罪协议而继续起诉,那很可能的结局是,达比和阿米都无罪释放。
尼克很有道理,但是,乔纳斯说,你怎么向受害者的丈夫交待?
这难不倒尼克,他在和克莱德谈话时,镇定自若,坦然地告诉克莱德:“我跟他们做了交易……这对我们来说是场胜利!
”克莱德说,你知道事实是什么。
尼克则反驳说:“你知道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在法庭上证明什么。
”这是法制社会的核心所在,然而,尼克说的如此斩钉截铁,那一刻,他的心中完全没有了温情和柔软。
克莱德不能让他的心柔软,达比却能找到这柔软的所在。
在最后一次关键的审判中,达比知道大局已定,他只需住3年监狱,他很开心,先问尼克:“你结婚了吗?
”接着他对尼克也说:“你不能对抗命运!
”达比在嫉妒,凭什么我内心如此无助,而你们却可以过那么好,凭什么我不能和女人建立正常的关系,而你们却可以结婚过幸福生活?
你是我这一边的,但我却想让你死,我想让我身边的所有人死,我想让你们都和我一样无助,和我一样接受这个逻辑——“你不能对抗命运!
”尼克对达比讨厌到极点,其实,就算达比不说这两句话,他也不会对达比有丝毫好感。
但是,这个结局算什么,他的情感是站在克莱德一边,但他头脑中的法律体系却站到了另一边。
心中的情感和头脑中的法律体系发生了分裂。
之所以发生这种分裂,一个关键是,他不愿意再动情感。
离开法庭去见媒体的路上,乔纳斯安慰尼克说:“一旦你做了一个决定,就得接受它,然后忘记它。
”乔纳斯后来还对尼克说,困难的不是做出一个决定,困难的是接受。
这是一种自欺欺人,因为困难的还是如何做出决定,尤其困难的是,如何带着情感去面对这个工作中经常看到的世间最悲惨的事情。
乔纳斯是说,不管情感如何,你得说服自己强行接受自己的决定。
要做到这一点,势必要合理化自己的决定。
另一个关键是,执掌着别人的命运,这种感觉很特别。
乔纳斯和尼克都不喜欢达比的结局,但他们都喜欢是自己来决定这个结局。
所以乔纳斯对尼克讲了深通哲学的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故事:每次去一个广场时,奥勒留都会带着一个专门的仆人,每当听到有人赞美皇帝时,这个仆人就对奥勒留耳语说:“你只是一个人,你只是一个人(You’re just a man)。
”概括而言,第一个关键是关闭情感,第二个关键是享受权力感。
关闭情感的尼克尚可原谅,而享受权力感的尼克则深深刺伤了克莱德。
在广场上,当尼克对媒体记者们侃侃而谈时,尤其是当尼克和达比握手时,克莱德痛到极点,他决定报复。
说的是情感,玩的是权力情感和权力,孰轻孰重?
意识上,尼克、乔纳斯和费城司法体系中的每一个重量级人物,想必都会说情感更重,权力,他们才不在乎呢,他们可不会追求权力,他们在乎的是追求正义,譬如尼克就喜欢问女儿:“爸爸上什么班?
”女儿会回答:“抓坏蛋。
”尼克再问:“为什么抓坏蛋呢?
”女儿再回答:“为了我们的安全。
”又如达比和阿米的辩护律师雷诺兹,在阿米10年后被处死刑时,他来到现场,尼克问他为什么不在家里看DVD而非要来现场,雷诺兹回答令人动容:“阿米没有亲人,我觉得应该来送他一程。
”似乎是,雷诺兹很讲情感。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真的,但同时,已年迈的他还起了性兴奋,他很关注尼克助手萨拉的大腿。
弗洛伊德早就发现,性兴奋和死亡关系密切,自己死亡或看别人死,都可能会被激发起性欲甚至性高潮。
但我总觉得,雷诺兹的性兴奋还有别的意味,这些司法体系中的成员们一排排坐在死刑室前观看阿米被处死还有别的意味。
但这种意味被破坏了,本来可以无痛死去的阿米,却在痛苦中挣扎了很久才死去。
有人动了手脚,一个瓶子上写着:“你不能反抗命运。
”这句话让尼克想到了达比,他们立即出动去缉捕达比。
但自以为聪明无比的尼克错了,从现在起,他做出的每一个决定、他走的每一步,都是克莱德的一个圈套。
克莱德终于发起了行动,让阿米在痛苦中死去,只是他的第一步。
克莱德的第二步行动,是利用尼克带来的警察车队,诱骗并制服达比。
接下来,他将达比给他制造的无助感,还给了达比。
达比中了一种河豚的毒,因而,他将失去行动能力,但是,他的感受能力却丝毫没有被破坏。
接着,克莱德将达比紧紧地绑在一张床上,床的上面,是一张镜子,镜子上是克莱德妻女的照片。
他要肢解达比,要挚爱的妻女看着他复仇,也要达比看着自己被肢解。
他还给达比注射了肾上腺素,那样达比就不会晕厥过去,他还割掉了达比的言片,那样达比就无法闭上眼睛。
……看起来,克莱德和那些变态杀手没有什么两样,但其实差异巨大。
那些变态杀手首先有一个信念“我不能反抗命运”,接着他们给别人制造“你不能反抗命运”的无助感。
相反,克莱德是直接“反抗命运”,他要将达比给他制造的无助感直接还给达比。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尽管不够好,因为冤冤相报何时了,但是,这种复仇的方式,可以将痛苦限制在加害者和受害者之间,而不会向外传递。
当然,这不是法制社会的逻辑,法制社会的逻辑是,一切问题在法律体系内解决,所以不管是加害还是复仇,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克莱德想做一个“守法公民”,所以他留下线索让尼克轻易抓到他。
这时,才是故事的真正开始。
克莱德要和尼克以及整个司法体系玩够“认罪协议”这个交易游戏。
认罪协议,是谁说了算的游戏尼克抓住了克莱德,但是,他没有一点证据,所以,他得说服克莱德认罪。
这很容易,因为克莱德主动提出了认罪协议,他的交易筹码是认罪,而他的条件是,给他在牢房里弄一个席梦思床。
克莱德的要求低得令人出乎想象,但尼克却有点恼怒地拒绝了。
尼克的同行们不能理解,他们问尼克,为什么不接受?
我有一个朋友,他在消费时很奇特,他有时会把服务员或经理叫过来说,你们这个菜的价格怎么定得这么不合理!
不待服务员或经理辩解,他会继续说,价格太低了,应该是多少多少。
他的这个游戏,和克莱德的游戏是一样的,就是谁说了算的游戏。
消费中的价格是经营方定的,消费者似乎只有接受的份,尤其是在那些大餐馆,我这位朋友不喜欢这种感觉,所以他要挑刺,他要提价。
提价对方一定会答应,那样他就有说了算的感觉。
不过他很聪明,每次挑刺时都是挑一些小菜的价。
尼克玩认罪协议的游戏时,他更喜欢对方漫天要价,那样证明对方害怕,而他尼克有足够重的筹码。
但像克莱德,承认杀死阿米和达比的两起重罪,要的筹码却只是一张席梦思床,这太轻,轻到他似乎没有理由拒绝,轻到他似乎必须得接受,这种被迫被戏弄的感觉很不爽。
由此看来,检察官和罪犯之间的较量,和丈夫与妻子的吵架一样,其实核心是意志的较量,争夺的是谁说了算的权力。
但尼克是一个好检察官。
任何一个体系内,好的表现都意味着,以问题为中心,而不以情绪为中心。
所以尼克还是和克莱德达成了认罪协议,给他的牢房安装了一个席梦思床垫。
一切结束了,尼克以为,但克莱德说,我还要和你做第二个交易。
尼克懵了,他问,交易要有筹码,你有筹码吗?
克莱德问,雷诺兹的性命够不够?
雷诺兹就是那个在阿米死刑前关心女人大腿的辩护律师,他的性命自然够筹码。
这次,克莱德的条件是一份高质量的西餐,20磅的牛扒一套,还有他的随身听,要在中午1点前送到。
这次,轮到了监狱长不爽。
他也觉得被戏弄,他要反抗。
既然1点是克莱德的意志,他有意要拖到1:08才将西餐送到。
通常,作为司法人员,展现一下自己的意志是很爽的,但在克莱德面前,这种做法会有代价,这次的代价是,雷诺兹死去了。
本来,如果他们准时将西餐送到,雷诺兹是可以活的。
谁不热爱权力感?
在克莱德一案中,最有权力的还不是尼克,而是一名女法官。
她宣判了阿米死刑,她宣判了达比3年监禁。
现在,事情紧急,克莱德拥有可怕的破坏力,所以尼克和乔纳斯请求女法官限制尼克的行动范围。
女法官问,你们的意思是,要我“为了含糊的更重要的目的,侵犯他的天赋人权,是吗?
”得到确认后,她说:“好的,我加入这个游戏。
”最后,她得意地说了一句:“这就是做法官的好处,赖斯先生,我基本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是她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她准备接电话时,电话爆炸,她当场死去。
没有了心,人就会被体系异化直到此时,尼克才感觉到恐惧,他才明白,克莱德说的是真的,他不是简单的复仇,他真的想而且似乎可以将那个“腐朽的圣殿”摧毁给他看。
这时,克莱德提出了新的交易,释放他,并在第二天早上6点钟前撤销所有指控,而他的筹码则是未来时,否则“我将杀死所有人。
”尼克不可能接受这一筹码,他认定克莱德肯定有帮手,所以把所有资料和所有人员都调集到监狱,他想找到克莱德的帮手,因为克莱德已被关到单独一个人的牢房,不可能是他杀死了女法官。
10年前,萨拉就是尼克的助手,她现在已35岁,她的心被摇动了,她问尼克,如果是现在,你还会和达比做交易吗?
尼克说,当然会,萨拉,你要相信,我们做的决定是对的。
但萨拉说,我希望还有些别的,我希望我的工作不只是为了高定罪率。
女人的心是难以硬下来的,何况萨拉还在恋爱中,她或许是惧怕被司法体系这个怪兽所异化,变成关闭了情感的权力狂。
很快,早上6点到了,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尼克和同僚们松了一口气,决定回家休息一会儿。
但这时,灾难发生了,停车场的汽车连环爆炸,当场6名检察官被炸死,包括萨拉。
6名同僚尤其是萨拉的死,深深刺伤了尼克。
其实,经常是痛苦才会让一颗僵化的心复活,佛教一个高僧说:“心一次次破碎,只是为了把心打开。
”心打开后的尼克不再是一个标准的检察官,他成了一个有情感漏洞的人,他怒不可遏地暴打克莱德。
克莱德却说:“你有长进了,尼克。
”克莱德还终于讲述了让他发起行动的直接原因——“你可以昂着头走出法庭,我无法忍受。
”我想,克莱德说的是,他无法忍受尼克在他的案子上关闭情感,尤其无法忍受尼克那种大权在握的样子。
情感打开后的尼克也终于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错了。
在参加6位同僚的葬礼时,他对乔纳斯说:“错的是我。
”他说:“我年轻的时候,很想改变这个系统,我想抗争,不惜代价,做到最好,但是这里让一步,那里让一步,最后陷入到这个游戏中。
然后我意识到,我想改变的这个系统,却改变了我。
”乔纳斯则继续用他以前的那一套语言安慰他说:“做出决定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接受它。
”乔纳斯的这句话将自己送上了绝路,就像女法官的那句话将自己送上绝路一样。
克莱德应该是在监听他们的对话,并根据监听到的内容决定怎么做,这就是他对尼克说的“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原因。
他觉得自己没有在滥杀无辜。
一辆被人遥控的爆破机器人攻击了乔纳斯乘坐的车,乔纳斯也当场死去。
尼克要做到最好,心必须敞开,情感不能关闭,但那样做决定会很难,也会很痛苦,而乔纳斯的逻辑是,多一点合理化的自欺欺人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没有心,没有情感,一个人就会在任一个体系迷失,最终被体系异化,成为这个体系的一颗螺丝钉,那时就不再称其为一个人。
最后,尼克将乔纳斯这句话转述给克莱德时,做了修正,改成“我们不能改变既定的决定,但这可以影响即将作出的决定”。
这句话是OK的,任一决定都会有局限,事实也的确如尼克所言,假如没有那个认罪协议,达比和阿米都可能会无罪释放,但关键是,尼克是否真有反思,他是否能带着心去看这个决定的局限所在,10年以来,他没有,相反他真听从了乔纳斯的建议,不断地将自己过去的决定合理化。
结果,他的心越来越僵硬,而他越来越像是一个权力狂。
他不再做法律螺丝钉权力狂也常常是工作狂,工作,多数时候总是在一个体系中,而任何一个体系的核心规则都是权力。
当然,夫妻和亲子之间也会形成一个体系,但不同的是,工作体系中假若只剩下谁说了算的权力游戏,貌似可以运转得更好,而家假若只剩下谁了算的权力游戏,那么这个家就会崩溃,因为那时我们会觉得,这个家不再是一个家。
家,好像能温暖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软下来。
但是,我们自己可曾也在努力将自己的心软下来?
至少尼克的努力越来越少,他迷上了95%还是96%的定罪率游戏,乐此不彼。
相反,他对这个家越来越缺乏投入。
尼克的女儿丹尼斯是大提琴天才,但直到她10岁,尼克从来没有看过女儿一次演出,女儿的其他事情他也总是放不在心上,他的所有心都放在了定罪率的游戏上。
克莱德要逼迫他,让他的心在这方面也复活。
他先是将肢解达比的录像带寄给尼克一家,丹尼斯和尼克的妻子凯利都被吓着了。
这时,尼克愤怒到极点。
以前,他是头脑上知道家人多重要,但现在,他是感觉到家人多重要,这是巨大的不同。
乔纳斯遇害后,费城市长爱普尔和费城整个权力体系,将克莱德视为超级敌人,但这时,尼克的心反而离克莱德越来越近,他第一次或 再一次去看克莱德妻女遇害的照片,带着打开的心去看如此惨烈的照片,尼克终于可以体会到克莱德的痛苦了。
如此一来,作为一名检察官,他将不再只是其中一个合乎时宜的“法律螺丝钉”,他同时还是一个有情感漏洞的、活生生的人,“You’re just a man.”克莱德的最后一步,针对的是费城整个权力体系,他准备在爱普尔召集紧急会议时在那所大楼引爆一颗汽油弹。
但也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尼克收到一封神秘的电子邮件,借助这封电子邮件提供的信息,尼克发现了克莱德的致命漏洞,并最终击败了克莱德,也拯救了费城。
尼克和克莱德在牢房中交谈,尼克说:“我再也不会和杀人犯做交易了。
”这正是克莱德想要的,所以他笑了,但他还是尝试引爆了那颗汽油弹,而这颗汽油弹已被尼克放到克莱德的床底下,所以克莱德像是自取灭亡。
然而,这也是克莱德想要的,他没有挣扎,相反是微笑着端坐在床上静待死亡。
这还不是结局,结局是,尼克终于第一次去看女儿的演出,丹尼斯的演出非常成功,尼克欣慰,又有些不安,他想到了克莱德,想到了克莱德的女儿。
在他能够体会到克莱德对女儿的爱与痛后,他也终于可以带着心和自己的女儿在一起了。
————————————
还是说结局好了。
结局确实有点失望,为什么?
因为之前有个线人牛皮吹大了,给观众一个暗示:克莱德把一切都算计在内了,他是电,他是光,他是唯一的神话,是SUPERSTAR,我也因此胃口被吊的老高,一个思维缜密、杀人于无形的家伙,坐在监狱里头老神在在的谈条件的人,一个花了十年挖地下道的地下工作者,他能不牛逼么?
他不牛逼都对不起死去的那些人。
结局绝对不在克莱德的意料之内,那封EMAIL我也不认为是克莱德给尼克的,在电影12分钟左右,莎拉跟尼克说起chester,这个人就是写信给尼克的人,怀疑是莎拉的男朋友。
如果克莱德让尼克知道了他的秘密,那他最后一越和安排炸弹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何况他也不确定尼克是否真的会领悟到他的目的,就算尼克领悟到了,他也要炸死市长,因为这黑鲍娘们在会议上说:我不管你们引用什么繁琐的狗屁法条,明天给我搞定这孙子!
这些话可是在克莱德的监控之下,这同样是对司法的践踏,当然,尼克非法入侵他人住宅也是践踏司法。
关于克莱德潜心学习地道战的作战思路我觉得操作起来很有技术困难,而且不确定因素比较多,不靠谱,他把地道挖到每一个牢房,那如果有哪个囚犯吃饱没事干在囚房里头跺脚听到脚下地板声音空旷埋下头去看看不就破相了。
有一个疑问:最后克莱德自爆后镜头切换到监狱外头有个人快步行走,这个人是谁?
是爆破小组的那个家伙么?
总之,克莱德很丢人的失算了,我不知道导演什么意思,或许是还无辜死难者一个公道,但是从这片所阐述的观点来看,根本就没有公平正义可言,司法腐败,逼良为娼,以血洗血,冤冤相报,爱国青年大可以拿这片做为反面教材去抨击美国的腐朽落后的司法体系,但是做为悬疑片我觉得收尾很糟糕,本来是可以给4颗星的。
太扯淡
片名取的狠棒,严重讽刺了一把美国腐朽的司法制度。。。
不得不说,看的很爽,有仇报仇,结局烂尾了
法律是为暴力做出的解释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司法公正,只有妥协和交易。
结局太差
前面似乎还行,但....
个人觉得这电影真的很不错 剧情很讽刺 也比较紧凑 这种带有政治透视的片子有点隐含意 ~
还行,挺痛快
真极端…………
真假。
后半部分只可以用一个傻字形容。
烂尾片!
算是有些挖掘性的发现了司法这个冷门题材 倒是出色的创造出了商业效果 剧情过浮夸 跑偏了主要方向
看前50分钟我想打5星,再看50分钟我想打3星,看了结尾,1星。开始在讨论法律对人们到底是不是正义的,接着就是恶俗的好莱坞的以暴制暴,一个人妄图改变一个世界,结尾更是烂得不像话,要死就死光算了,老黑最该死,他女儿琴里面应该有个炸弹,结尾应该定格在男配残酷的笑脸上。
我给三星.结尾扣2星.太和谐了.
猫鼠游戏确实精彩,但检察官最终的选择让这个片子的立场变得模糊,俺实在难以接受。另,有飞机的镜头全是电脑做的吧,也太假了呗
前段还不错,结局太仓促
发生了那么多抢劫的事,最近真的不想待见黑人演员
为什么没有零分 什么狗屁无脑装逼剧情 不仅弱智 禁止就是欺骗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