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的爱情方程式

博士の愛した数式,博士热爱的算式,博士爱上的算式,The Professor and His Beloved Equation,Hakase no aishita sûshiki

主演:寺尾聪,深津绘里,斋藤隆成,吉冈秀隆,浅丘琉璃子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06

《博士的爱情方程式》剧照

博士的爱情方程式 剧照 NO.1博士的爱情方程式 剧照 NO.2博士的爱情方程式 剧照 NO.3博士的爱情方程式 剧照 NO.4博士的爱情方程式 剧照 NO.5博士的爱情方程式 剧照 NO.6博士的爱情方程式 剧照 NO.13博士的爱情方程式 剧照 NO.14博士的爱情方程式 剧照 NO.15博士的爱情方程式 剧照 NO.16博士的爱情方程式 剧照 NO.17博士的爱情方程式 剧照 NO.18博士的爱情方程式 剧照 NO.19博士的爱情方程式 剧照 NO.20

《博士的爱情方程式》剧情介绍

博士的爱情方程式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由于一场车祸,执迷数学的博士(寺尾聪 饰)患上了奇怪的失忆症。从此他只能保有80分钟的记忆,80分钟过后,一切人和事就如同崭新的开始,因此他必须时刻在身上贴上纸条提醒自己一些重要的事情。当年博士靠兄长的资助远赴英国求学,自从兄长去世后,嫂子(浅丘琉璃子 饰)接手家族的纺织厂辛苦经营,然而家道仍不可避免中落。由于无暇他顾,嫂子请来家政服务员杏子(深津绘里 饰)照顾博士。杏子带着儿子阿根来到博士身边,他以极大的耐心和包容打理着博士生活中的一切。而博士也想着对母子展示了数学王国的美好景象…… 本片根据芥川奖得主小川洋子的同名小说改编,并荣获2007年每日电影最佳电影配乐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蜡笔小新:呼风唤雨!战国大合战学校奇谈:八年狂蟒凶灵托尔金群山醉马时刻Y医生:外科医生加地秀树第四季摩天楼守着阳光守着你孙悟空大战盘丝洞埃尔维斯与安娜贝尔左轮手枪从零开始爱的季节乡下人的悲歌写意人生漫长的告别闪电侠第三季尸水3:我能看见鬼我是谁: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登陆日:猛犬连步步惊心冬末最后的旅程恐怖解剖室奇幻森林之兽语小子悍警惩奸除恶希区柯克这很河狸没关系,那是治愈

《博士的爱情方程式》长篇影评

 1 ) 一些很喜欢的台词

●阶乘的"阶“指的就是这些阶梯,“乘”就是指相乘,所有数字是指这些自然数,从1,2,3,4一直到无穷。

●素数中的“素”,意味着真实,天然而不加修饰,换句话说,素数是只能被1或其本身整除的数字。

比如说2,3,5,7,11,13,17,19,23,29......这些素数像夜空中自由的星星,没有已知的规则来约束它们。

我在这里,完全自立。

换句话说,就像你们所有人一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绝对的高贵不屈。

这些数字保持着孤高。

●把284的所有约数加起来等于220,把220的所有约数加起来等于284,它们是友爱数。

它们是上帝设计的数字。

●第一个发现友爱数的人是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作出了他著名的论断“万物皆数”,在公元前6世纪。

●早在这个世界出现之前,数字就存在了。

没有任何人见证过数字的诞生,它们一直都在那,从始至终。

人类所能做的就是用语言表达出,数字告诉我们的一切。

●i是一个虚数,因为它是一个很谦虚的数字,所以用了”谦虚“的”虚“字,而且谦卑的性格从来没有出现在可见的世界里,但总是存在于我们的内心。

用它短小的臂膀,支撑起它的整个世界。

i自然会引出爱。

●每一次我看到孩子们开心地玩耍,我的脑海里就浮现起一首诗,“看到别人的小孩嬉戏,泪水就止不住,为了我那失去的孩儿。

“我的心是 e^(πi)=-1。

就像这个方程式永远等于-1,我们创造的新生活现在永远失去了。

对我们来说,已经偏离了轨道没有人会伸出友谊之手,来分担你的不幸。

●完美数是代表完美意义的珍贵数字。

笛卡尔说过”正如完美的人类是罕见的,完全数也是罕见的。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也只发现了30个完全数。

●完全数可以表示为连续整数的和,28=1+2+3+4+5+6+7。

直到今天,完全数还很神秘,还没有人证明出一共存在着多少个完全数。

●这是一条直线,但你想想看,你画的这条直线有头有尾,这就意味着,你画了一条线段,是连接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直线的定义是没有尽头的,它应该是没有界限的。

但是一张纸是有边界的,因为能力有限,我们只能把线段称为直线。

哪里可以找到一条真正的直线呢?

只有,在这里。

永恒的真理是无形的,不受物质,自然现象或情感的影响。

无形的世界支撑着有形的世界,重要的事情,我们必须用心去看。

●你不必担心,根号代表着坚强,它保护着每一个数字。

●那是一片叶子,那棵雪松有那么多叶子,也是一棵树。

事实上,定义“1”是很有挑战性的事情。

●只有完整的时候,它才是一片叶子,对你来说也是,根号。

一个人整体的和谐是美妙的,这就意味着好。

●我也没什么可以失去的了。

我只能如此,只能接受现状,让一切顺其自然吧,过好我生命中的每一刻。

●Π这个数字代表了无穷尽的宇宙,而虚数i从来都不惹人注意,最会耍花样的,就是e。

e=2.7182818284...就好像Π,它在不停地转啊转,这个数字似乎失去了理性,像无穷无尽的宇宙。

Π来到e的身边,它们握了握手,再加上害羞的“i",它们走到了一起,彼此一同呼吸。

现在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但是如果我们加上一点东西(1),这个世界就不一样了,矛盾得到了解决,答案是0,它们所代表的就是虚无的世界。

这个公式是由瑞士数学家18世纪的里奥纳多·欧拉创造的,这就是欧拉公式。

他发现了明显不相关的数字之间的自然关系,就是,一颗星星从黑夜中降落,这是博士最喜欢的方程式。

夜空中一颗星星的美丽,田野中一朵鲜花的美丽,正如这些抽象的描述,一个方程式的美丽是很难去解释的。

我还有太多不知道的东西,但博士教导我,要学会去感受,训练自己的直觉,培养慷慨的感情。

●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

我还在追寻着和他一起编织的梦想。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

——威廉·布莱克

 2 ) 0

"真,善,美"直感,温暖,记忆,自然.这些词汇是在观看这部影片时...心里头一直涌上来的字眼.在"根号"的带领下,我亦和他的学生们一道重温了那些高中时代的数学概念和公式,而这些年来的成长,终于让自己可以从旁的角度来理解这些数字的秩序和美好. 过去的日子让自己再次确认自己的信念: 自然 于是简单,直接,实在,终会带领我们接近真实......而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关联,是扶持......于是博士,根号,母亲和博士的嫂子...以自己的方式一起面对人生,过往的记忆和掌中的当下.归零,是完满.P.S. 若不是看到"豆友"的推荐评论,大约会错过这部电影呢.这样想来,开始尝试在这里记录并和豆友们分享,真是好的.

 3 ) 好好爱数学!为下周的高数考试攒RP

想到的第一点是和牛哥的对话-我不想再喜欢YD了-为什么?

-我爱YD太多了,没有时间去爱我的数学了一直以为没看完这部电影于是兴致冲冲地搜出来看知道看完结局才感叹原来早已看过一遍了真傻啊!!!

爱分为很多种,对人对事对物,对心向神往倾慕已久的小男森,对迟迟不来的春天,对橄榄球那酷似哈密瓜让人爱不释手的形状。

都有。

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

把无限放在手掌心,握紧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以前常常会责备自己,对于浪费掉的时间后悔不已,但现在释怀多了,对于午饭后走过梅花桩拿快递的时间,听英语教育广告人员喋喋不休装作和你探讨人生的时间都觉得是有可取之处的。

他们时不时地提醒着你要多多晒太阳长高,再不学习英语就来不及啦以及其实你还是一个很有追求的人。

然后我只好苦笑着回答她说 I just have a lot of dreams.没有下文了哈哈。

这其实也在引导着你说出你的梦想,不管你有没有实现或者有没有走在实现的路上。

无论他们本身有没有意识到,对于你自己来说是受益的。

这可能比起你一个人坐在地铁站的彩色休息长凳上冥想人生一小时的收获还要多。

清明到了,不能像初二时一样和盆友一身轻装走出家门在熟悉到不行的青浦小镇踏青了。

日渐沉重的身躯(除去每周二的体育课时分)似乎不再轻盈了,那个小镇也好久没回去了不知变成了什么样儿。

还会不会每次出门必碰到同学然后感叹果然大家都住在这附近好海森呢!

既然这也不行那也不再,就好好坐下来爱数学吧:-P

 4 ) 美丽的数学

考试、升学、毕业、工作,忘记了数学的美丽,直到看到这部电影,和里边的学生一起上了一堂数学课,又想起了素数、e、阶乘...想起了欧拉公式。

人生中有数学,数学中有人生。

 5 ) 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数学之美

《博士的爱情方程式》

能够具体地把数学的“美”讲清楚,这就是电影了不起的地方。

数学最基础,也是最无聊的就是“数论”,仅仅是研究数本身。

而这是其他人觉得最乏味的,也是数学家最感兴趣的。

我一直期待有人能够把它讲得够清楚,尽管我有点感兴趣,也读过一些有意思的表达,但始终都是“远距离的比喻”,比如说“数学是一幅看不见颜色的画”,我能够理解那种美,但是不能感受那种美。

影片借助一个热爱数学的老师,讲述一个只有80分钟记忆的数学教授。

讲了很多数字,以及数字的独特理解,让我们更直接更真切地感受数学。

感受到数学的美,还有理解数学家的世界观。

首先,是数字与符号本身的美。

对于我们,数字和符号是毫无感情的。

但是对于数学家而言,数字和符号就是心爱的人的名字。

因为它是形象的,具体的,有血有肉有灵魂的。

一、圆周率一开始,影片就以两个学生对圆周率的对话,来讲述数字和符号。

一个学生背诵圆周率:圆周率是3.141592653。

另一个学生说:真痛苦,为什么不直接是3呢?

前者答道:如果你把它变成3,就会得到一个正六边形,不是圆。

作为学生能够如此记忆理解已经了不起了,但电影没有更多对圆周率的解释。

其实老子说“大方无隅”,圆就是“正无限多边形”。

所以圆周率必然是一个无限的数,如果它停下来,那么就必然是个正N边形了。

二、阶乘最先出现的数字是“24”,本来就是女管家鞋子的码数而已,但是教授说这个数字很“尊贵”,因为是“是4的阶乘……你将1到4的所有数字相乘得24”。

也就是说这个平常而乏味的数字,在数学教授的眼里,它就像拾级而上的贵人。

当然,这样一来我们不仅了解了“阶乘”,也就知道了5的阶乘是120,三、素数(质数)接着是女管家的电话号码5761455,这个更让教授震撼“哦,太棒了。

这跟10亿内的质数相等”(从1到10亿的整数中有5761455个质数)。

当然这仅仅是个特殊的数字记忆,没有“阶乘”那么形象。

但是目的是引出质数(也称素数)。

老师说:“素数”中的“素”是真实的意思,天然而不加修饰。

换句话说,只能被1或数字本身整除的数字,例如2,3,5,7,11,13,17,19,23,29……这些素数,就像天空中无穷尽的星星,不受任何已知法则的支配,我在这里,完全自立,换句话说,就像你们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绝对高贵不屈。

四、根号与虚数教授给女管家的儿子起了个名字叫做阿根,因为他的平头,让他的脑袋看起来像个根号:好了,你是阿根。

你接受任何数字,一个也不拒绝,是真正慷慨的符号,阿根。

长大了的阿根就是数学老师,他向学生主要讲解:你将数字放在根号里面,1的平方根,1的根有“+1”和“-1”,两个。

“-1”的平方根,是“+1”还是“-1”?

不可能,为什么?

因为“+1”和“-1”的平方根,都是“+1”。

好,那么“-1”的平方根,究竟是什么?

没有这样的数字。

不,它就在这里。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意大利数学家,拉斐罗·邦别利发明了一个新数字“i”。

那是在16世纪,“i”是一个虚数。

因为它是一个很谦虚的数字……所以用了“谦虚”的“虚”字,而且谦卑的性格,从来没有出现在可见的世界,但总是存在于我们心里。

用它短小的臂膀,支撑起它的整个世界。

很明显,这些数字和符号,不仅被赋予了个性,还被赋予了美德。

五、完全数在教授的影响下,女管家开始观察数。

有一天她发现“把28的约数加起来就等于28”。

教授告诉她:这是完全数。

并且解释:他们是表达完美内含的珍贵数字,笛卡尔说过,就像完美的人是罕有的一样。

完全数也是很罕有的,几千年来只发现了30个完全数。

阿根具体地向学生解释:我给你们看完全数的另一个特点。

完全数可以表示成相邻数的加总,1+2+3+4+5+6+……对,28。

直到今天,完全数还是个谜,还没有人证明出一共存在着多少完全数。

完全数也被赋予了美德,但更重要的是阿根作为数学老师,一直在激励学生对数学的探索。

六、根号与直线阿根打棒球意外受伤了,进了医院。

女管家很担心,教授宽慰她,给她讲了直线和根号:在纸上画一条直线,这会让你平静下来,来吧。

对,这是一条直线。

但你想想看,你画的这条直线有头有尾,这就意味着你画的线是一段,两点间的距离。

直线的定义是没有尽头的应该是没有界限的,但一张纸是有边界的,因为能力有限……我们只能把线段称为直线,真正的直线在哪?

只有在这里(指着心脏),永恒的事实是看不见的,是不会因为事件,自然现象或是情绪而动摇的,那个看不见的世界支撑着看得见的世界。

最重要的东西,我们在心中才能找到。

你不必担心,根的含义是坚强,它保护每个数字。

这不仅延续上面对根号的表述,也利用直线和线段,展示了人类的有限能力与真理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即“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七、1教授和阿根在野外,和阿根讲解1的含义,以下是两人具体对话:这片叶子也是1,对。

那是1片叶子,那棵雪松有那么多叶子……也是1棵树。

一棵树只能算是1,真有趣。

事实上定义“1”是很有挑战性的事。

对你来说也是吗?

很多事我不了解。

我们来看看(把树叶揉碎),好了吗?

告诉我,你现在怎么称呼这个?

它像灰尘了,不再是一片叶子。

没错,只有完整的时候,它才是一片叶子。

对你来说也是,阿根。

和谐的整体是美妙的,这就意味着好。

很明显,这不仅讲清楚1的“统一性”,也讲清楚了1的“整体性”,也就是僧璨《信心铭》所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其次,是数字与数字的关联。

一、亲和数前面谈的是数字,接着是数字与数字的联系。

女管家生日2月20日,和教授获得“学长奖”的编号“284号”两者的联系。

这两者本来风牛马不相及,但是教授却指出了两者的关联:从你的内心,直观地抓住数字,你知道约数吗?

我们把220和284的约数都写出来,除了他们自身。

(220的约数)1,2,4,5,10,11,20,22,44,55,110;(284的约数)1,2,4,71,142。

进入下一步,加起来,正确。

你会这样看吗?

这个漂亮的数字链,将所有284的约数加起来,得220;将所有220的约数加起来,得284。

它们是亲和数,亲和数这种配对很稀少。

即使是费马和笛卡尔也只是每人发现了一对,它们是上帝的设计,要彼此相亲相爱。

美吗?

第一个发现亲和数的是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作出了他的著名论断,“万物皆数”。

片中,老师还和孩子们解释了:顺便提一下接下来最小的一对亲和数是1184和1210,四个阿拉伯数字!

这一对在1866年,意大利人,尼科洛·帕格尼尼,发现了这一对。

你相信吗,那时候,帕格尼尼只有16岁,在读高中!

重要的是努力思考,不要放弃。

很明显这对孩子们尝试探索数字世界是一个很好的刺激,尽管一万个人里可能只有一个孩子有数学天赋和兴趣。

数与数,和万事万物一样,我们会觉得毫无关联,但是在科学的世界里,万物一体;在这个世界里,至少它们必定遵循共同的法则。

而在发现万有理论之前,我们先要做的就是发现越来越多的联系。

在政治学概念上,联系就是规律。

二、欧拉公式亲和数已经能够让我们感到有趣了。

那么被所有数学家都赞美的欧拉公式,到底美在哪里?

我以前看到它,只觉得它神奇而且简洁,电影让我们有更深刻细致的了解。

影片最后,阿根这样和孩子们归纳总结:π是圆周率,这个数字,代表了无穷尽的宇宙。

i是-1的平方根,这是个虚数,虚数i,从来都不惹人注意。

最会耍花样的,就是e,e也叫做纳氏数字,是由英国的数学家约翰·纳皮尔创造的。

纳氏数字是数学里面,非常重要的常数。

现在,我跟大家探讨结论,按照运算法则,最后的值为e=2.7182818284……就比如它在不停转啊转,这个数字似乎失去了理性,像无限的宇宙。

圆周率它来到e的身边,它们握手了,如果加上害羞的虚数i,他们就走在一起了,彼此一同呼吸。

现在,它们之间没有联系,但如果我们加上一点东西,这个世界,就变样了。

矛盾得到了解决。

答案是:0。

换句话说,它们所代表的,就是虚无的世界。

这个公式,是由瑞士数学家18世纪的里奥纳多·欧拉创造的。

这就是欧拉的方程式,他找到了数字之间的联系,就比如黑暗中,陨落的星星。

这就是博士的方程式。

很明显,从一开始出现的π、i、1,到e本来是毫无关联的数,它们分别代表无限的宇宙,不可理喻的事实,谦虚的本体,完整与统一,虚无与圆满。

但是欧拉居然把他们联系起来了,而且形成一道简洁而绝对的等式!

这就是规律所在,等于发现上帝的设计。

所以在形式上和描述上是完美的。

为什么说是教授的爱情方程式呢?

电影是以欧拉的方程式,解释了教授的心情。

电影名称是“博士的爱情方程式”。

教授有过一段难忘的感情,也有过一个孩子。

但是感情没有结果,孩子也没有保住。

所以,他始终觉得人生缺憾。

每一次我看到孩子们开心地玩耍,一首诗就浮现在我的脑海:看别人的小孩嬉戏。

泪水止不住,为了我那失去的孩儿。

我的心……是e,就像这个方程式永远等于-1。

我们的新生活永远都丢失了,对于我们,开始步出生命的轨迹,没有人施以援手来分担你的不幸,这是我唯一的愿望。

但是后来,教授通过与女管家和阿根的交往,重新理解了人生。

把上面的公式变化一下,就成了。

人生远远都是缺憾的,人生可以是虚无的,但是换个方式来看,或者说遇见一个人,找到一件感兴趣的事,人生也可以是圆满的,充实的。

如此理解,欧拉等式在哲理上也是完美的。

最后,是证明。

当然,不管是欧拉还是前面提到的其他数学家,他们为了表达自己的发现,都需要证明。

对于数学教授而言:比其他人更早给出证明,这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个证明要漂亮。

什么是漂亮呢?

教授的理解是:在一个真正正确的证明里,无懈可击而引人注目的推理,与柔顺的逻辑共存,毫无冲突。

就像没有人可以证明为什么星星很漂亮,要表达数学的美,很难。

这个比喻比较遥远,但是我可以联系文学来谈我的理解。

文学追求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但具体很难做到。

比如诗歌,内容写得美要唱起来好听很难,唱起来好听的要内容写得好也很难。

像骆宾王《鹅》和李叔同的《送别》,前者读起来好听,文字美;后者唱起来好听,文字也美。

但其他的作品,包括李白和苏轼的作品,文字漂亮,但读起来却很难到达完美;Beyond的很多歌曲听着很美,但是文字斟酌起来有很多不够完美的地方。

问题是,我们很难把它们修改完美。

数学的证明要无懈可击,也要引人注目,就是既要符合逻辑,也要充满智慧和创意。

靠着拖沓琐碎、繁复晦涩的过程证明出来,那就不够美。

就像这部电影本身能够把抽象乏味的数学讲出趣味和美来,已经非常了不起,但看电影始终还是沉闷。

而且像公式里的π、e、0还是没有讲透彻,尤其是e,它和一样是超越数,但却无法说清楚,讲出趣味来。

当然这的确是难题,完美是难的。

不仅如此,电影还展示了数学家的世界观。

联系上面的三者,我们可以初步理解数学家对数字的痴迷。

正如当女管家问教授要晚饭要吃什么时,教授为被打扰思路感到气愤,说:我没什么说的,现在,我在思考,你闯了进来,打搅了我去爱我的数字,就像偷窥人家上厕所一样粗鲁。

因为数字本身就美,而发现数字之间的联系就更美。

而且不管是本身的美还是关联的美,抽象的数和具体的万物一样。

只是一般人无法体会,而数学家能够体会。

他们研究数,为发现其“特点”而兴奋,更为发现其“联系”而感到振奋,因为这就是破解“密码”,窥探“真理”,理解“上帝的设计”,发现“世界的奥妙”。

用阿根的话说:我不时想起博士的话,数学规律优美而精确。

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无用的,即使找出了所有质数……也不能改善生活,没人会因此变得富有。

当然,不管有多背离世界,很多数学发现都有实际应用,质数甚至以作密码的形式卷入了战争,这是丑恶的一面,但那不是数学的目的。

数学的唯一目的是探知真理。

如何探索真理?

在日常中,教授会观察,会思考。

比如看女管家做饭,他会问:为什么你一定要不停地翻动肉片呢?

女管家回答:因为锅子中间到边缘的温度不一样,为了让菜受热均匀,要变动它们的位置。

教授的理解是:我明白了,它们分享每一个点,那么就没有谁一直霸占最好的点,什么事情……这么迷人?

很明显,不仅很具体形象,充满数学趣味,也更充满人类特有的道德美感。

能够上升到如此层次,更有可能发现背后更丰富的“联系”。

对于普通人来说,像阿根一样,经常会遇到难题。

但教授是这样处理的:每次博士都不会直接给出正确答案,博士宁可费尽心机想办法打破我,因为答不出来而保持的沉默,不管我显得有多愚蠢,博士总是能替我找到积极面,并为我骄傲。

而且教授会这样引导他:听着,每个难题都有其韵律。

如果你把难题大声读出来,并且抓住它的韵律,你就能完全沉浸其中。

你就会开始猜测哪些地方暗藏陷阱,买2块手帕和2双袜子,需380元;买同样的2块手帕和5双袜子,需710元。

求每件商品的价格。

一道题很难,至少要好好读题,把文字读通读懂,再思考。

但是教授让阿根读出韵律来,这就大大地降低了难题的心理压力,拉近了与难题的心理距离,甚至对难题产生印记和乐趣。

真是奇妙无比。

我在想,如果所有的孩子都看看电影,或者读读这篇文章,数学老师们能够把这样的观念和情感传输给学生;中国一定会诞生更多的数学家的!

18.10.5

电影X学 公众号

 6 ) 博士所钟爱的算式

就像女主演的本人一样,是一部明媚轻快的日本电影。

有很多美丽的对白。

在博士纯净的心里,每一个数学术语、公式都有浪漫的诠释。

喜欢他对质数的看法:独立自尊。

 7 ) 好久没有看过这么感人的片子了

真的是好久没有看过这么感人的片子了,太感人了片子的名字叫《博士的热爱算式》。

看的时候哭了好几次……并不是因为情节有多么的起伏,也不是人物命运有多么的起伏跌宕,是因为影片中淡淡的情感,淡淡的爱。

就像在寒冷的冬季,站在阳光中的感觉一样。

身体和心里,都被阳光和爱充满着。

舒服极了,眼泪呢,也就情不自禁地流下来了。

不是悲伤的眼泪,而是被爱而感动的眼泪。

没有大起大落,没有跌宕起伏,有的只是真挚而含蓄的爱,暖暖的……整个影片中所洋溢的爱,是那样的纯粹和亲切。

我不是一个轻易感动的人,也不是一个轻易落泪的人,我对煽情没有多大的兴趣,那什么韩国的"悲情几部曲"和什么号称看过的人都哭过的片子没有多大的兴趣,有时候勉强和别人一起看,别人哭得稀里哗啦,可我好像就没有多大的反应。

有时候被人说是冷血,但我觉得不是。

有的片子纯粹是为了煽情而煽情,为了让你哭得稀里糊涂的人写的,没有让人感受到爱,感受到作者的真诚。

所以自然哭不出来。

而这部片子,从头至尾你都可以体会得到,爱的存在。

 8 ) 十年后我再把整部电影看完了

[心碎]十年前看了开头,就舍不得看后面的好电影,今天重新看了一遍,脑海里充满了数学的浪漫,爱,星海和永恒。

一般人和博士的前妻一样,每天重复着一模一样的对白和日子,直到女主角出现了,一个勤奋单纯容易满足的单亲妈妈,被博士细微中的浪漫,随时随地都能用数学来教晓你人生的道理,告诉你你有多么的珍贵独特,对别人极其体谅无微不至,毕竟博士每个小时所有的记忆都会消除,女主角无时无刻都在让博士做一些平时不会做的事,不管在什么场景里博士都能做到优雅贴心,明明是枯燥难懂的数学,赋予了意义之后,也能让只是做个清洁阿姨的女主角,时时刻刻都在努力的思考学习感悟,明明是知道了也改变不了现实的知识,却像一条永恒的线连起了彼此,博士说自己在窥探上帝的记事本,而大家也在他身上找到了真正重要的东西,只要互相喜欢,博士的方程式也得到了升华,永远的-1变成了零,π i e加上了1,那个需要勇气去承认的1,永远抬不起头的生活也有了生机。

[发怒],不过结尾博士还是那个傻直男真让人生气啊。。。

不过记忆力只有一个小时的他怎么和女主角能有什么特别的事发生呢。。。

[抓狂]气死人,上帝把最好的博士锁在了二十九年前,每天他会都会温柔的问你,你的鞋尺寸是多少?

生日是多少?

然后通过简单的演算,笑呵呵的跟你说,你真是完美独特的存在,我们的相遇也是奇迹[流泪][流泪][流泪][流泪][流泪]

 9 ) 数学 爱情

  关于失忆的桥段看得已经太多,但能够用得上佳的委实不多,除了此片外我印象中也只有韩国的《我脑中的橡皮擦》算是完美了。

所谓戏法人人会变,可是吸引人与否就是个人功力了。

  影片以新来的数学老师阿根的叙述开始,阿根在课堂上娓娓道来妈妈杏子与数学博士的故事,博士因为事故记忆只能保持80分钟。

他执迷于数学,与寡嫂相依为命,杏子做为家政妇照顾博士。

  故事风格延用着日本传统的家庭作品风格,没什么高潮,只是平淡的叙事手法表现着两人相处的情形,虽然博士只记得80分钟,但依旧形成了牵绊,并且还加上阿根。

  影片的最大亮点就是数学本身,编剧完美地把数学融合到故事当中,既是故事的引线,又贴合着实际和引领着故事发展。

  另外结尾处给我的感觉似乎是,嫂子代表着博士的过去,而杏子则是博士的现在。

博士记忆中永远是过去,但他幸福地生活在现在,人生是不是都是如此呢!

很令人舒服温馨的作品。

 10 ) 无用之用 ————写在《博士热爱的算式》之后

庄子《逍遥游》中,围绕大瓠和大樗进行了一段有用无用之辨。

而在古希腊时期,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功能的实现”被视作是美德的象征,而在此,功能已经不是所谓的“有用”层面,却是包罗万象,触及人性灵魂。

我们不禁要问,现如今,数学有用么?

或许每个人面对这个问题,回答各异,但不外乎是“yes or no”的选择判断。

说数学有用,大多是说数学是一切科学的根基,没有数学的发展,现代众多新兴学科将不复存在,因此,作为纯理论性质的基础学科,仍然在某种程度上“有用”于现实实践。

而言数学之无用则正好相反,并不认为纯数学对当今社会有其现实意义,如此空洞乏味的学科之所以留存至今,除历史传统的原因外,多半是靠人们的兴趣在支撑。

其实,这两派观点貌似针锋相对,其实如出一辙,共同分享了同一个价值尺度——有用即对现实实践有益。

在这样的衡量标准下,两者的不同之处仅是判断的结论不同,而过程和思维方式则完全一致。

至此,我们不禁又要追问,数学有用么?

而又用在何处?

当怀揣着如此的疑惑看这部电影时,我想答案已经慢慢在观影的每个人心中展开。

片中的博士对数学的热爱,感动了每个人,这份感动的来源不是他在数学领域的贡献有大,或者他依靠数学取得了多少地位与尊崇,而是来源于他将数字融入生命,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借助数学发现生活的美与爱。

比如博士对待赢得的大奖的淡漠和对给根号庆生的强烈热忱,这样的对比正是这一主题的凸显。

而这,正是数学“有用”之所在。

这份“有用”不是数学对人类整体的现实生活实践有何裨益,不是使个人的物质生活更加殷实,甚至不是对数学这门学科本身的演化和发展有何帮助,而是一种原发自人性深处的慰藉,它不外在于生活本身,而与生活融为一体,参与其成长。

试想,再伟大的数学贡献,即便为世人所瞩目,或许也比不上你用一个简单但饱含深情的算式赢得了你所爱的人的真心。

即便在数学史上永垂不朽,或许也比不上你用几个简单的推算,点燃了许多孩子的青春梦想。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像博士一样,将数学裹胁在生命里,无法自拔。

而此时此刻,当再去探寻数学的有用无用时,也就惟有老庄的“无用之用”足以一言以蔽之了。

《博士的爱情方程式》短评

這片子真是處處透露著虛假,從來都精力旺盛面帶微笑從不生氣也不勞累的母親,說是只有80分鐘記憶卻從沒有因為忘記任何事而自責到亂發脾氣的病人,把成年人當孩子一樣照顧沒有任何壞心眼和惡作劇衝動的十歲小男孩……我真是找不到一個可以相信的鏡頭這既非日本,更反人性毫無感情基礎,誰會相信一個女人能無條件的愛上一個完全不記得自己的男人?你愛他什麼?每天給他做飯打掃屋子?每天解釋不知道多少遍自己是誰?你照顧人有癮啊???哦~~~原來你愛數學啊!愛是相互的,甭跟我這兒扯那個烏龜王八蛋。女人永遠只是女人算了我對愛又有個幾把的了解啊受不了這麼虛偽的東西

6分钟前
  • ρρ
  • 较差

女主长得有点儿像江一燕。我自己本身最讨厌的学科就是数学,看完这部电影,才觉得数学,数字还是挺有意思的。能遇到一个好的数学老师,不容易。如果所有学校的数学老师都能像博士那样循循善诱的引导你去学习数学,那该有多好。电影很温暖,治愈。

7分钟前
  • 衣商
  • 推荐

我可能没有看懂这部电影,那个啥,虚数到底是什么?可能脑子不好使,导致不太明白电影的真谛啊。。。。

11分钟前
  • o谁呀
  • 还行

算是典型的日式电影吧,节奏略平故事略为寡淡。

12分钟前
  • 寒雨
  • 还行

这部电影比想象中要烂。80分钟记忆的设定是不错的,可是电影没有把故事讲好。女主角的演技好烂…

15分钟前
  • Kirais
  • 较差

细腻含蓄的感情下,流动着汹涌的激情;虽欲求而不得,九死未悔。日本电影看多了,便觉其实都一个套路。

18分钟前
  • Neutralization
  • 还行

数学的各种奥妙很有趣 片子步调很缓慢但还是蛮温馨的 深津绘里姐姐年轻时真的狠狠长在我的审美点上🥺

21分钟前
  • つゆ
  • 还行

过于幼齿化浪漫化的数学家形象有点让人尴尬,能从欧拉恒等式联想到万物皆空这样的人(根号)还是去弄玄学吧不太适合研究/教数学。

25分钟前
  • 灌县王契
  • 还行

风格相当隽永,借着数字表达情感的方式也很新鲜,本以为会让寺尾聪和深津绘里发展一段爱情,但最后二人止乎礼的那种感觉特别好,既避免了老套又有种距离美。

26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通过数学来探讨和解读人生哲理,很新颖,有意思,虽然最终还是日式温情的情感基调,但并不妨碍影片展示的独特思维方式,一种全新的理解人生的角度。

30分钟前
  • 杀不死____
  • 推荐

4.5星。“我永远也忘不了博士悲伤的脸。”一部处理的很好的,不矫情的,有小孩的故事。博士善良,可怜,温文,优雅。当然了还有个同样气质的数学老师。片子的节奏也很舒缓。

35分钟前
  • 桂花糕
  • 推荐

第一次觉得数学这么美 早点看到就好了

37分钟前
  • 椰子小姐
  • 力荐

博士的80分钟记忆是个噱头,对质数、完全数、友爱数等等的文艺表达是亮点。其中那堂串起整个故事的数学课堪称教学典范,教具什么的棒透了,小时候能够遇到好数学老师,能够了解数学之美的同学们真是幸运啊,我就是因为数学老师太烂怎么学也一塌糊涂啊……

39分钟前
  • 砚小朵™
  • 还行

在只求速度、答案、绝对正确的时候,我们何曾想过停下来,慢慢享受数字的韵味与美丽呢?

40分钟前
  • Nex6
  • 推荐

两分清淡,三分残忍,五分温馨。画面简洁干净,云淡风轻,不喧哗。残忍在于一场车祸,嫂子致残,博士失忆,两人曾经有爱,但嫂子没有勇气生下孩子,余生孤寂无望。温馨来自杏子的真诚乐观、来自她儿子的乖巧善良、来自博士的热忱和数学的美好,也来自融为一家的亲情,共同构成一个余味隽永的美好故事。

45分钟前
  • 修齐
  • 推荐

老头真有感觉。

50分钟前
  • Cerium
  • 推荐

很温馨,略腻。说教意味太多,常规日式鸡汤。数学是一门孤寂的科学,你只有数字的陪伴。每处力道都过了一些,多一分素数的沉寂就不错了。

53分钟前
  • Vanish
  • 还行

浪漫的数学~

55分钟前
  • 法式焗香草
  • 推荐

时间是不会流逝的 ~ 博士的这个故事 告诉我了这个道理 任何人相处的那种感觉 即使只有80分钟的记忆 也是不会消逝的! 看这个片子的时候 心情不好 因为一些事情 看了这片子 以后 让人心情很平静! 数字是很美好 纯净的! 画一条直线 也许就可以让你平静下来 很好很好的片子! 片子最后的 出现的字 也

57分钟前
  • ROYA
  • 力荐

看不下去了,两个男主角和我想象差距过大。唯一出色的是表现数字的带出法不错!

1小时前
  • 土土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