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她

あやしい彼女,奇怪的她日本版,Ayashii kanojo,Sing My Life

主演:多部未华子,倍赏美津子,小林聪美,要润,北村匠海,志贺广太郎,金井克子,温水洋一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6

《奇怪的她》剧照

奇怪的她 剧照 NO.1奇怪的她 剧照 NO.2奇怪的她 剧照 NO.3奇怪的她 剧照 NO.4奇怪的她 剧照 NO.5奇怪的她 剧照 NO.6奇怪的她 剧照 NO.13奇怪的她 剧照 NO.14奇怪的她 剧照 NO.15奇怪的她 剧照 NO.16奇怪的她 剧照 NO.17奇怪的她 剧照 NO.18奇怪的她 剧照 NO.19奇怪的她 剧照 NO.20

《奇怪的她》长篇影评

 1 ) 这就是一部温情催泪感情剧!

很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说这个版本不好,歌曲没有原版的好,作为这两个版本都看过的人来说,你们真的都看过么?

明显这个版本的歌曲要好很多啊,第一首歌一开口就有种震撼心灵的感觉,非常贴合制作人要求的。

第二首简直就是催泪神曲了,搭配上黑白回忆镜头,把我一个大男人都唱得眼泪止不住的掉,也可能是我本身就是独生子,加上有个女儿的缘故吧,这一段感触特别的深,歌曲的名字也很贴合,《伤心到无法忍受》,歌词也是亮点啊。

第三首不管曲风怎么样,歌词也是极度贴合主题,一看就知道是写给妈妈的。

剧情大方向和原版相同,一些细节的地方改动的很不错,尤其那段医院和女儿相拥对话,“你比谁都会让我幸福”把一个独自忍受一切把从小生重病女儿养大的爱,表达的淋漓尽致。

导演拍的真是太有感情了,剧里的几条感情线很清晰也前后呼应,母亲对被医生断定活不到成人的女儿的爱,次郎和主角的从小长大的感情,甚至那个次郎过敏的苹果,都透露出一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感情。

本部剧是一个值得你反复观看的温情剧,真的很棒。

 2 ) 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个完美的20岁吧!

一个疯疯癫癫的老太婆总和身边的一切较真,电影的开头,以这样的画面感呈现给观影者,总觉得未免有些枯燥乏味(第一次打开电影看到这样,让人感到有些吃惊,何况我并没有去了解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只是像个幼稚园的小朋友一样,傻乎乎的去看)但出于好奇心,在第二次,我还是去用心的去感受这部电影。

生命总是会出现转机,一次偶然离家的出走,一家偶然出现的照相馆,一份偶然冒出的好奇心,将老太太偶然的送回了20岁的她。

满满的不可思议,满满的激动(回想当初,由于自己的不懂事,年少轻狂,早早地就拉扯体弱多病的女儿),难得,总要为自己疯狂一次了!

面对对音乐的热爱,孙子的邀请,她开启了自己的人生旅途,找到了自己心仪的人,体验了一把重返20岁的别样之旅。

纵使,这样的日子并不久,但只要有了不一样的体验,感觉像是比别人多活了一辈子,至少自己觉得(虽然我不满20岁,但我想,我绝不会让自己在未来感到后悔)。

到头来,为了孙子,自己失去了挥霍的青春,但这也满足,“你比谁都会让我幸福”(这是最后在医院时,和女儿的对话),将即将逝去的青春,换来女儿对自己的理解和孙子的未来,比什么都重要。

影片中的音乐也是动人心弦,让人久久无法自拔,深受感触。

在影片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婆婆正和自己的女儿看孙子的表演,而一年前的主唱已由20岁的自己换成真正年轻漂亮的姑娘时,想必内心总有一种想要冲上去,夺回话筒,来,最后感受一下激荡的青春。

但是,老婆婆并没有那么做,而是戴着心仪对象送的发卡一扭一扭的离开会场(我倒是希望,他能发现那个发卡,可并没有,他却在为手机中消失的可人儿疑惑),这就是有缘无分吧!

但如果他真的看到了,会不会引来一场“战争”呢?

也许会为了满足大家的欲望,而拍个续集呢?

当我们再次看到次郎时,老婆婆早已感受到次郎对他的一片痴情,而搭上他的摩托车走向未来……(虽然我并没有看韩版和中版的,但我并不觉得日版的有多差,相反的是,被多部未华子那清纯,甜美的脸蛋而吸引,被她独特的演技……)PS:没有多么透彻的见解,还望大家多多指点!

😊😊

 3 ) 母亲~

一部温情的电影,最让人动容的是外婆经历许多苦难依旧坚韧、调皮的性格啊。

变回少女的她像一株多肉植物那样让人喜爱,可她的眼泪她的眼神又透出了母亲的坚韧。

正如冰山理论的观点,也正如小王子里的那句话“让人闪光的东西,肉眼无法看到”。

外婆是有梦想的,只是她把自己的时间都倾注在女儿身上。

于是女儿成了她的一切,她的光。

多爱母亲一点吧,母亲是最坚强又最温柔的存在啊。

 4 ) 身边茶余饭后的奇幻故事

奇怪的她 (2016)7.02016 / 日本 / 剧情 喜剧 爱情 奇幻 / 水田伸生 / 多部未华子 倍赏美津子先说关键词——温情!

这是为数不多的我不带偏见看完的小日本的电影。

我小时候,好像新中国忙着和全世界交好,其中也包括日本,所以那时候对于日本的文化也没有多少偏见,在我记忆中的有动画片《聪明的一休》和电视剧《血疑》、《排球女将》,都是不掺杂民族感情的好节目!

虽然那个时候的娱乐很少,电视有的看就不错了,更别说选择了,就这,我依然不太喜欢小日本的电视剧,觉得像老奶奶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认为小日本的节目就是嘚比嘚比嘚,没有同年代来自美国的《加里森敢死队》、《大西洋底来的人》,以及后期的《神探亨特》,甚至不如港片《魔域桃源》、《射雕英雄传》这些好看!

然而现在看来,像《一一》、《饮食男女》、《三峡好人》、《活着》这样的剧情片才是真正的好电影!

本片虽然和这些电影不具可比性,但是总有它们的影子,而且又有轻喜剧风格,还有科幻和小人物逆袭的元素,在娱乐片当中就算得上出彩的了!

当然,据说本片是翻拍,而且中日韩都有相同的作品,反正别的我也没看过,就片论片,这样的轻喜剧,就像清澈的溪流潺潺而来,诉说着身边人的故事,温情且感动,没有大起大落,却温暖着所有的人!

至于演员,我都不认识,个人觉得表演最精彩的反而是女主的女儿,真切内敛,把中年女人的压力展示的淋漓尽致!

年轻的女主表演的沉稳不足,年老的女主又显得过于浮夸,好在是喜剧,不足道也!

推荐指数⭐⭐⭐

 5 ) 很失望

作为一个日影日剧迷(也很喜欢小林聪美),一直期待这是中日韩三个版本中最好的一个,看过后不能不说是最弱的一个,节奏不当、情绪掌控不到位、种种让人不能入戏。

日本人一直对音乐要求很高,剧中的音乐本身、多部的演唱都很弱,现在的选秀节目强手如云,多部这种水准怎可能引起大众和制片人注意。

1、尤其不喜欢多部的表演,作为一个核心人物,完全没有气场,输血前一场戏,被小林聪美演技碾压2、倍赏美津子过硬的轮廓本身就很邪恶,出演的老太太相比韩版国版一点都不可爱;3、配角的塑造都很弱,尤其是孙子,从头到尾都没看清他长什么样

 6 ) 接二连三迎四

开始家里放的都是爵士风,后面转流行,感觉配乐比主线音乐都要棒,这点稍显不足。

老太太和老头子的人物关系设定有点勉强,比之原版有较大硬伤。

孙子过马路,前主唱还立马喊人,这个设计有点二,出了车祸还能跑这么远,浮夸了。

和制作人互撩的戏不够好看,至于照片的设定,太勉强了。

医院那场母女戏,感觉对白稍弱。

其他整体感觉很好,接二连三啊,接下来是第四版,泰版!

 7 ) 《奇怪的她》——出走文化与家庭崩解

我实在找不到什么词归类这部被东亚翻拍烂的电影了,想到它里面的各种牵强附会以及各种不切实际的想象,我觉得它和小孩子看的童话故事比较相像,所以暂且叫它成人地摊童话吧。

在看到结尾的时候,我脑海里联想到了东野圭吾的《秘密》,在这部上世纪出版的小说里,东野圭吾描写了一个家庭在一次出游中发生了车祸,妻子抢救无效,可男主惊讶的发现,似乎妻子的意识附着在女儿的身体上,他立刻陷入了疑难,面前的女人,究竟是他的妻子,还是她的女儿。

而《奇怪的她》也出现了相似的设定,一个被家庭禁锢的女人因为一场奇遇再度拥有了一具年轻貌美的身体,可在最后,她们都要面临一个选择,究竟是回归家庭还是做回自我。

在《秘密》中,女主最终选择了女儿的身份,而在《奇怪》中,女主选择了家庭。

这一区别十分耐人寻味,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两人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

有人认为是外婆必须救外孙的剧情设定,有人认为本质是昭和和平成家庭观的差异,还有人认为是主角经历的不同。

在我看来,第一种理由似乎是编剧的刻意为之,在跑路的过程中被人叫了一声然后发生车祸的桥段实在是太降智了,在结局已经被编剧钉死的情况下,选择这样一种方式让女主顺着台阶返童还老似乎是最合理的选择,而最后制作人翻看手机相册时,女主在相册中全部消失的情节又将这部电影变成了一部鬼片。

我理解编剧为了缝补逻辑漏洞而做出的努力,但我认为这样做无疑是剪不断理还乱的行为,本来剧情就是一坨狗屎,再怎么努力也不会变成黄金。

最后让澡堂子老板返老还童无疑是胡闹,这样的莫名其妙我只在国产烂片中见过。

看完之后,只有一个感觉,一个那么好的点子,却交给了这么个编剧,可悲可叹。

花大篇幅解析这样的烂片是没有意义的,得出来的结果只有一堆废话和一小撮情绪化的指责。

然而作为一个在东亚各国都受欢迎的剧本,还是有必要分析一下它的故事内核和影射的一些社会现实。

我喜欢在日本电影中寻找父亲的身影,因为在东亚的父权社会中,一个导演和编剧如何处理父亲的权力问题直接关系到他的艺术创作理念和叙事逻辑。

在新海诚的所有电影中,父亲都是缺失的,他拒绝父亲的存在,甚至对男性长辈都激进地排除在剧情之外,除了男主角,他不允许任何男性靠近女主,透过这样的设计,新海诚的男性凝视昭然若揭。

还比如,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中,很小有概率会出现一个反父权的、特立独行的英雄式反抗者。

还比如,家庭矛盾通常会引发一位成员的出走,正如影片中,女主和女儿发生口角后只身出走,这才有了之后进入照相馆返老还童的情节。

出走是一种在地理上远离家庭的反抗方式,有人半路折返,有人一去不归。

无论是男女老少还是父母姐妹,都有可能决心出走。

在《致不能表达爱的人》中,出走的是天命之年的家庭主妇;在《剃须。

》中,出走的是青春貌美的高中少女;在《菊次郎的夏天》中,出走的是一个懦弱无助的小男孩;在《小森林》中,出走的是想做自己的单身母亲;在《萌之朱雀》中,出走的是追逐梦想的老父亲……沿着出走这条主轴去看日本电影,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视角。

本片中,出走的母亲与原先家人的碰撞是本片最大的张力所在。

换了一幅身体后,她与家庭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生理年龄上,她比自己的孙子还小;在存款上,她比社畜女儿还富;在姿色上,她比原先几个老姐妹出色;在阅历上,她比身经百战的音乐制作人还多。

拥有这么多优势的她,变年轻后第一件做的事竟然是剪成赫本的发型,购买自己一直舍不得买的鞋子。

乍看这是女人心性,但从深层次来讲,这是在物质与生计上与家庭规则进行的一次对抗,在此时,她不再是一个顾家的母亲,而是一个利己的个人主义少女,进而完成了身份剥离。

可之后,她却因为一场事故住进了青梅竹马的家里,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她并没有扔掉身为老人的衣物,这也意味着,她与家庭的决裂是不彻底的,或者说,她没有勇气,甚至没有完全决裂的想象力。

之后,她和自己外孙共进晚餐,并加入了他的乐队,导演在这里绕开了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话题,外孙爱上了秀色可餐的外婆,剧情将会变成三级伦理片,所以将剧情接到了外孙的乐队。

紧接着,各种视听元素都在暗示着女主的歌星潜质和光明未来,然而,这并不代表这是她的梦想,尤其是和亲外孙一起。

她因为“想活出自己”离家出走,但这个“自己”是模糊的,是剧中人主观定义的,并没有明确的指代,也没有相关的暗示,将唱歌和“实现自我”联系起来,本身就没有逻辑上的合理性,只是观众的主观臆断,所以,女主是否真正实现了自己的反抗的目的,真正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到这里的答案其实是偏灰色的。

接着,导演又安排了母女谈心的戏码,在澡堂中,女儿诉说自己的烦恼,母亲在旁细细安慰。

虽然这场戏充满了刻意的成分,然而女主却短暂又回到了母亲的身份,理解了女儿,并完成了母女的初步和解。

这是出走路上掉头的肇始,在此之后,女主开始渐渐回归家庭。

之后剧情的重点便是女主和音乐制作人的爱情以及祖孙乐队的背水之战,在这两条线中,最受人关注的还是爱情线。

这段关系十分复杂,首先,外孙爱上了外婆,而外婆爱上了音乐制作人,澡堂老板对外婆有暧昧不清的感情;因为身体的还童,她瞬间成了三个年龄段男人都瞩目的焦点存在。

这段七形的爱情引发的矛盾,在制作人拒绝乐队的原创时完成了爆发,女主的话耐人寻味,“我就是和他睡过了”,或许,这是她认为只能在年轻时做的事,也是反抗家庭必要的步骤,也是“活出自我”的构成部分,出走已经事实上终结。

《奇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亚社会的现实,传统家庭结构在瓦解,每个人都有了独立的可能和自由,社会越来越接受个人主义,父权也没有以往强烈而暴力的控制力。

在新旧交替的背景下,最容易出现矛盾和疑难。

压抑的老人想出走,后悔自己年轻的虚度光阴;年轻的孩子想出走,自己在家中没有关爱和自由;母亲想出走,父亲想出走……离家出走或许是反抗的一种形式,然而身为东亚人,对家庭的执念并没有那么容易破除,更多的人还是希望在家庭中安稳度过一生。

十分讽刺的是,女主借由年轻的身体实现了所谓的“自我”,然而她本来就有一次机会,那时为何不实现“自我”?

或者说,“自我意识”本身就是家庭催生的产物?

我倾向将女主作为战后昭和时代女性的象征,战争让女人的地位获得了空前的提升,她们可以接受良好教育,精心打扮,自我择偶,结婚后便将心思放在子女上,辛苦一生,然后老去。

女主名“节子(setsuko)”,很容易让人将其和昭和荧幕女神原节子联系在一起,她作为战后新女性的代表,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女性精神。

至于未来,可能会出现迥然不同的状况,《小偷家族》震慑了东亚社会,关于家庭的组成和责任有了新的视野和思考。

未来的家会消失吗?

还会有人出走吗?

现在的人没法知道,不过我确定,那时候,优秀的艺术自会将这一切都彻底记录。

在这想顺便记一下昨日《抓娃娃》(2024)的观影感受。

在结尾,男主捅破了自己的“楚门的世界”,在沈腾撕心裂肺的控诉声中走向了卷帘门后的光明,沈的一句话立刻让人“忍俊不禁地笑了”:“晚上回不回家吃饭啊?

”在中国家庭中,父母和子女间的矛盾经常以一顿饭化解,可考虑到当时的背景,这句话就有些好笑,你控制了他18年的人生,仅想通过一顿饭来化解这一仇恨?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男主的出走我想也不会太长,他并没有任何可以反抗家庭的资本和社会,虽然都是东亚,但日本和中国面临的不是同样的困境。

2024.10.3天津

 8 ) 我的假期也该结束了——只是记录观影感受

《奇怪的她》目前已知的版本有三个——韩版、国版和日版。

先知道的韩版,评价很高,但一直没能看到。

先看了国版,再看了日版,韩版还没看,暂不作评价,只记录看过的两版的观影感受。

故事梗概一致:一位七十岁左右的老婆婆喜欢唱歌,某天在一个奇妙的照相馆照相,一下子变回二十岁的模样。

这之后,她因为歌声美,成为孙子组建的乐队的主唱,协助孙子实现音乐梦想。

这期间遇见欣赏她的音乐伯乐,两人相爱。

不料,孙子遭遇意外,急需输血,而她将血输出的话会变老。

她最终用自己的血救活孙子。

当故事梗概一致,考验的主要是演员的演技和细节的处理了。

演员阵容上,两版都算是明星阵容。

国版:奶奶——杨子姗、孙子——鹿晗、奶奶的爱慕者——王德顺、音乐伯乐——陈柏霖。

日版:奶奶——多部未华子、女儿——小林聪美、外孙——北村匠海、奶奶的爱慕者——志贺光太郎、音乐伯乐——要润。

(演员方面,国版的老年奶奶扮演者是归亚蕾,儿子和儿媳的扮演者虽然叫不上名字,但都非常熟悉,在多部剧中见过他们,演技赞;日版的演员除了多部未华子和小林聪美,其他人只觉得眼熟,也叫不上名字,演技同样在线。

)相比之下,两版影片演员演技平分秋色,不多做比较。

想提一点,演员说台词时,国版的因为语言熟悉更容易听出瑕疵或是说表达方面更容易听出是否流畅自然,这里想提一点:在帮助陈柏霖克服怕黑时,个人感觉杨子姗表达的不够流畅,有种念台词的感觉。

(其实还有几处,只是片段记不清了…)这里提一下主角的背景设置。

国版的主角生活在一个五口之家——奶奶、儿子、儿媳、孙子、孙女。

因奶奶经常唠叨,抱怨儿媳办事不好导致儿媳精神压力极大,最终生病住院。

家人商议将奶奶送去养老院,奶奶知道这个事情后很伤心,但还是和家人聚餐。

回来的路上,遇见奇妙的照相馆,从而照相,重返二十岁。

日版的主角生活在三口之家——奶奶、女儿、外孙。

奶奶经常念叨为了女儿自己操碎了心,为女儿付出了自己的全部,无法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一次,奶奶再次念叨,女儿反驳她,让她去追求自己喜欢的,而自己和儿子没有她也可以生活的很好。

这两版的场景熟悉吗?

国版的,对于我而言非常熟悉,我奶奶和妈妈是她们现实版的呈现,这也是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决定下次拉上我奶奶和妈妈一起看的一个原因。

同时,还涉及到养老院,算是对现实的一个呈现。

其中一个场景令我印象深刻,祖孙三代吃完饭,奶奶想一个人静静,没有搭载儿子的车回家。

说再见时,儿子面对母亲挥手再见,孙女盯着手机,一只手挥出随意的摆手动作,这种情形应该在很多年轻人身上有所体现吧。

与我而言,最大的观影感受是好好爱惜自己、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勇敢追求自己喜欢的。

日版的,将自己的不好转嫁到他人身上,试图用自己去封锁他人,这一点经常出现在父母对孩子上“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要……”看完日版,最大的感受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个人观感:日版比国版好在细节处理和音乐。

细节处理:国版有一个点,我一直疑惑不解。

助理问音乐伯乐能否给自己一个参考标准时,音乐伯乐说“他可能老了,或是已经死了”,这个“他”指的是谁,一直没有答案。

另一点,奶奶恢复原样后,音乐伯乐怎么办,两人是否还有交集,这个也没有结尾。

同时,孙子爱上年轻的奶奶,当年轻的奶奶突然不见,孙子会有怎样的反应,看日版时,好几个疑惑的点都有了解,而在情节的前后呈现上也很赞,有很多伏笔哦!

当女儿很累时,奶奶飞快地跑过去帮女儿按背。

以为只是体现母亲对女儿的关心,看到后半部分知晓女儿曾被断言活不到成年,奶奶为了救女儿学习穴位按摩,按后背就是其中一种按摩方法。

这些女儿一直不知道,以为只是习惯性动作,从不知道这背后的深意。

当奶奶来到照相馆时,在橱窗里看到奥黛丽·赫本的照片,在和老板交谈时聊到《罗马假日》,我以为只是想借《罗马假日》怀旧。

不料,在爱慕者劝她考虑清楚,不要毁掉自己一直期望的生活时,她说“在罗马陷入爱情的公主也想通了那不过是人生的假期,我的假期也结束了”。

作为对变年轻的这段经历的告别,很赞~奶奶离家时,女儿对她说“去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你,我们也会过的很好”。

一次她被爱慕者的女儿赶出家门,来到自己家门口时,看到女儿和外孙愉快的生活场景,我想奶奶的心情一定很失落——没有她,他们确实也可以过的很好。

奶奶探望爱慕者时带着苹果,爱慕者的追求者也为爱慕者送去苹果派。

很好奇苹果的含义,看到后面明白爱慕者一直对奶奶心怀感激是因为奶奶在他饿极了时给了他一个大苹果,虽然苹果是偷的。

日版中,外孙对奶奶也有爱慕之情。

从最初的合作组乐队,到相处中生出爱慕,再到发生争执,外孙对奶奶的感情一点点增,但止于爱慕。

当奶奶作出年老时对外孙经常做的动作,说出同样的话时,爱慕之情熄灭,转而生出疑问。

最后,当外孙受伤跑回到音乐节现场时,奶奶心疼又好气地说“你真笨,明明跑不快,还要跑着来”,外孙反问“你为什么知道我跑不快”。

这之后,便是奶奶给外孙输血,两人之间再无交代,但接下来的情形能够想象出来——向外孙说明实情,在经历过两次疑问后,外孙能顺畅地从心理上接受事实。

此外,女儿对奶奶的认知和认识也顺畅进行。

女儿并不了解奶奶,在寻找奶奶时,她拜访了奶奶的“死对头”,从她那里了解了很多奶奶之前的事情,得知奶奶的艰辛和操劳,对奶奶的认识逐步加深。

有一次回家,她好像看到奶奶像往常一样准备饭菜,满心欢喜,打开灯后发现只是自己的错觉,怅然若失。

一次,年轻的奶奶和女儿聊天,彼此说着心里的话,奶奶才知道女儿已经不再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了。

之后,女儿去翻看奶奶的旧照片,从而确认奶奶变年轻的事实。

看到奶奶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女儿在奶奶要向外孙输血时对她说“希望你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外孙乐队的主唱选择离去,由奶奶担任主唱的新乐队出现在电视上唱歌时,女孩儿怔住了。

这首歌是首励志歌,之后女孩儿重新回到乐队,接替奶奶离开后空缺的主唱位置,和爱音乐的伙伴们进行音乐征程。

日版最令人惊赞的一点是奶奶和音乐伯乐的感情处理。

音乐伯乐对奶奶由最初的欣赏到渐渐生出爱意,之后拍照、送发夹,感情渐渐深厚。

奶奶已经作出决定——给外孙输血,变回七十多岁的样子,当看到来到医院的音乐伯乐,她转身走进输血室。

奶奶和女儿看外孙排练时,再次遇见音乐伯乐,奶奶心慌爱恋不舍,她走出演播厅。

而此时记者问音乐伯乐奇怪的她(外孙组的乐队的名字)前主唱的消息,音乐伯乐拿出手机,想给记者看奶奶的照片,却发现每张照片上的奶奶都消失了。

这时,奶奶走出演播厅,背向镜头,她的头发上别着音乐伯乐送她的发夹。

音乐方面,国版出现了邓丽君的歌,日版的歌曲不了解但很好听。

虽然不了解,但是个人觉得日版的音乐制作比国版好很多。

日版,主要唱了四首歌——奶奶刚加入乐队时一首欢快的歌;乐队在电视台演唱时,一首励志歌;音乐节上的两首歌——一首是奇怪的她唱的,一首是另一只乐队唱的。

四首歌欢快、励志,贴合影片主题。

音乐节上,奇怪的她唱的那首歌欢快明朗激情,个人感觉比国版好。

国版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很多细小的点也蛮有趣的,《还珠格格》的穿插也蛮好玩儿。

只希望国版能继续努力,把故事捋得更顺,细节更扎实。

嗯,还是想和家人一起看一下国版的《奇怪的她》——《重返20岁》。

 9 ) 『一个剧本的N种可能性。』

《奇怪的她》已经刷了三个不同国家的版本了,目前看起来最好的还是韩国的,国产和日本的则是半斤八两。

女主是这个剧本的灵魂人物,沈恩京演绎的最具灵气,杨子珊是最美的,多部未华子则是最可爱的。

总体来说这三个版本都很接地气,泡菜国版本就像是在初冬微寒的时候喝下一碗暖暖的参鸡汤,先用筷子扒开鸡肚子,找人参吃下去,然后再喝上几口热乎乎的鸡汤,真心暖,最后再吃米线更是有饱腹感。

母子两的对话让人泪腺不能自已,我的孩子我来想办法救他,你应该为自己好好活一次;大陆版则像是一盘饺子,外面看起来并无二致,内里却很有料。

或辛辣刺激或鲜美可口,沾了点佐料更是有滋有味。

包饺子通常是全家一起互动协作完成的料理,容颜会老去,但亲情的羁绊却永不会消弭。

纵容有梦想和为实现的遗憾,可为了保护家人,什么牺牲都是值得的;霓虹国版本的女主重返二十岁一下子带入了浓浓的昭和味道,像是一碗配料丰富的日式海鲜面,不需要过多的调味料,虾兵蟹将的碗中江湖给我们的口感就是鲜。

从孙子一开始的辣眼睛的视觉系到后来在奶奶的帮助和鼓励下有了自己原创的好歌。

三个版本无独有偶的演绎就是老人家最开始是讨人嫌的那种,可是看到最后,你会接受她、甚至打心眼里喜欢这个老婆婆。

她也是个曾经有梦有憧憬的姑娘,但生活所迫不得不变成世故刻薄的人,因为光是努力生活就要花光全身的气力了,怎么还奢望追逐梦想和心中所爱。

人物关系改编最好的感觉是日版的,把母子关系直接改成了母女关系,少了和儿媳的冲突对立,简单直接。

母爱是这世界上最毫无保留最无私的爱。

这是处于一种本能的爱,我自己没这个体会,但我也是被麻麻宠爱着成长的,母亲在用青春用年华一点一滴的付出,始终像暖阳温暖着我们。

返老还童是到了一定年纪的人都很想实现的梦吧。

日版有句台词很戳中我,什么美魔女什么资深美女,其实始终还是年轻姑娘最有魅力吖!

年轻意味着有更多的可能性,如果再给你们重新来一次的机会,你是不是会充分展示自己,活出不一样的精彩呢?

假如如果单纯从音乐部分来说,韩版依旧是最好的,对昭和时期的日文歌并无太多研究(我想说我的播放器有一半都是日文歌,最喜欢生物股长,会不会有爱国青年鄙视我?

),国内的版本歌曲部分也无感。

仔细想一下,这个电影应该是除了《十二怒汉》之外,我看过最多版本的电影了,这个剧本还有泰国版越南版的,还是蛮期待泰版的。

话说木有对比就木有伤害,有一个好剧本做基础,不愁没有好电影。

 10 ) 为家庭付出,牺牲自己,真的是对的吗

看这部剧的时候我在面临选择,是去外地还是留家里。

这部剧里我看到了付出,牺牲,把我看的很感动。

过去了很久,脑海里还是有这个画面,为家庭牺牲自我真的是对吗?

好在这个剧里女主是心甘情愿付出,看到女儿会开心的。

可是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妥协自己去照顾别人的情绪呢。。。。。。。。。。。。。。。。。。。。。。。。。。。。。。。。。。。。。。

《奇怪的她》短评

倍赏美津子的演技真是烂啊,不过倍赏美津子年青的时候比多部未华子漂亮多了……只是粗糙的模仿不能被称作改编。

8分钟前
  • Reynard
  • 还行

这一版翻拍进行了细致改编,真的是懂得的人自然能明白其中的好。女主选生为平成代却自带昭和感的多部妹子来演真的是太合适也太可爱了!题外话,请问暴雪爸爸小DVA的复古造型是从女主第二套复古装扮这里参考的吗?日剧常见的老人家爱随身带糖的小细节也有了!剧情里情感冲突从亲子改编为母女我认为是一种凝练的创作,突出了对女性主义的人文关怀,最后母女和解升华了这种纤细的情感,也和影片所选的昭和曲目意境相嵌套,真的非常精妙。周平的彩蛋也很棒!要润和多部的对手戏磁场效果也好。只可惜想要交代的细节太多,反而有的地方显得累赘,如果拍成剧集,我想会更受欢迎!

13分钟前
  • 推荐

感觉还不如中版翻拍,最好的还是韩国原版。

15分钟前
  • 楚地帕丁顿熊
  • 较差

到底哪个是翻拍都不重要了,我觉得我们和日版都不错,日版的配乐不错哦,韩国的我不看。時間に戻れ!

17分钟前
  • Futako
  • 推荐

日本真的能把所有改编都变得日式啊,而且日式得很合理

20分钟前
  • 小狼
  • 推荐

翻拍的挺好的,除了故事流畅之外还有漂亮的女主角

23分钟前
  • 低俗小说家
  • 推荐

其实这部多国竞赛片最有趣的点应该是老婆婆和老公公他们年轻时代的背景故事,中国日本韩国越南泰国,想想就够劲爆的,可惜志不在此,其他来讲都是成套剧情,换个地儿就是了。

25分钟前
  • Mamacita117
  • 还行

这个故事还真是百看不厌。要润应该是三版里最帅的一位了。

27分钟前
  • 牛肉饭栗子
  • 还行

对于看过原版和中国版的《奇怪的她》的我来说,日本版的演技过于浮夸了。多部未华子很可爱没错。但是可爱有余而显得历练不足。少女的身体老奶奶的心灵表现的不够好,相比原版和中国版都差了不少。影片一开始老年时期的演员演的给我的感觉不是老小孩,而是有些疯女人深井冰的意思了…演的也是有些过了。

29分钟前
  • 武诚治
  • 较差

无新意

33分钟前
  • midori
  • 较差

看到有小林聪美来看 没看完 无感

38分钟前
  • 树叶
  • 较差

竟然出了日版,颇为期待,岛国人民在处理此类电影上总有特别的味道,大爱昭和复古风和接地气的小人物写实,重点放在母女之间的感情处理上。

42分钟前
  • 请叫我腹黑
  • 还行

萬萬沒想到3版最不喜歡這個其它倆都是因為女主容貌年輕舉止老派才奇怪,這版老太婆本來就很奇怪啊!多部臉大又多肉,演技歌喉都不咋地;要潤怎麼看都像變態事故原因太智障,不過堅持唱歌的邏輯倒是改通了,可惜輸血前照例不顧人命危在旦夕還拼命煽情拖時間差評北村略殘,不過起碼長個了

43分钟前
  • 黯黠
  • 较差

日版是最温情的一版,也是最令我无感的一版,日式小清新盘旋在故事之上挥之不散,不是那么好笑,总归说来煽情太多了,但是因为女主角突然唱起悲しくてやりきれない,于是就被小小感动了一下。其它方面,本片除了多部未华子出色之外,配角的塑造上日版还是不及另外两版出色。野村周平亮在最后相是惊喜。

46分钟前
  • Ron Chan
  • 还行

还是重返20岁比较好看。可能因为颜值问题,

48分钟前
  • shun
  • 还行

爷爷好帅

49分钟前
  • 安非
  • 还行

虽说日本片子总是难逃一种刻意的夸张的感觉~但是很多情感细节的把握还是令人欲罢不能~与韩版比起来少了些残酷~多了些温情~算是各有所长吧~

50分钟前
  • 火木散人
  • 推荐

剧情推进像是在赶进度,感情变化也有点刻意,一般般

55分钟前
  • 五月blossom
  • 较差

演动情,声入戏,人生之感浑然天成

60分钟前
  • léo
  • 力荐

多部太可爱了

1小时前
  • K桑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