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梦奇缘》:沉重的现实童话“生命是一个过程,可悲的是它不能够重来,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来。
”简简单单一句话,大胡子冯小刚抑扬顿挫间就把老态龙钟的刘德华折腾的越发风烛残年弱不禁风,满脸不知道是泪还是汗,那一刻仿佛一个巨大的逗号,在我的心里重重的一顿,宣告了刘天王必死无疑的命运,当然死是每个人最后的终结,没有人能够背叛生命的轨迹,告别人世只是时间早晚问题,但三天时间就让一个活蹦乱跳聪明伶俐的小孩儿白发苍苍的颤抖着告别他其实并不想告别的灿烂人生,怎么说都残忍了点儿,当然这也是导演的高明之处,轻描淡写间让俗不可耐的三流电影跻身顶级殿堂,这话夸的可能狠了,但是还算公允。
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每一天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唯一的,而且不可复制,写到这儿又想起《独自等待》里面一句台词――人要么好好活着,要么现在就死。
没错儿,好好活着,该吃好吃好,该喝好喝好,愿意泡妞就泡妞,喜欢帅哥就大胆追吧!
别整天愁眉苦脸的,你就是自己的太阳,人这一辈子满打满算也就三万多天,有什么理由不阳光灿烂的?
话是这么说,可哪个小孩儿不盼着时光快快的溜走,自己好一夜之间长大呢?
长大了多好,可以不用被大人“欺负”,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可以随心所欲买自己喜欢的玩具,可以大胆的去泡自己喜欢的美女老师,也可以对着未成年人不得饮酒的标牌“say no”,如此种种,就像一只小耗子揣在每一个孩子的怀里。
无时无刻不在挠蹭着,心都痒痒的不行,恨不得一觉醒来自己已经是丈二的身高胡茬满面。
可是,孩子终究是孩子,只知道长大的好,却不知伴随着成长,烦恼会越来越多,责任也越来越重,梦想和现实永远是一对仇敌,就算不打的头破血流也要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加上爱情啊,婚姻啊,事业啊什么的没事儿就来捣乱,靠冯小刚一瓶神药圆了长大梦的刘天王短短几天功夫就遍尝个中滋味叫苦不迭,郁闷的无以复加。
说到底还是沟通和理解出了问题,小孩子和大人互不买账,一个认为对方蛮横霸道比老美还象世界警察,一个以为可怜天下父母心,累死累活还要防着逆子离家出走调皮捣蛋。
换位一思考其实大家都不容易,童年时代有苦闷彷徨,成年了也不是人间仙境一好百好。
十多年前有人喊出“理解万岁”红遍大江南北,看来百年之后依然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我要是来晚了,你一定要等我。
”李老师一脸期待的对着电话那头的大雄的哥哥提要求,当然大雄他哥也没含糊,一个斩钉截铁就把小李美眉给忽悠的安心回家去换衣服了。
故事的结局相当有意思,清纯可人的李小姐可怜兮兮在电影院门口一直等到电影散场也没放弃希望,反正她正当妙龄有的是时间,就这样还是被老眼昏花的刘德华给摆了一道,临走还是没暴露身份,狡猾的就像二战时期的王牌间谍。
由此可见爱情和等待总是密不可分,总有人会等到,也有人一辈子也等不到,于是有的人因为爱情幸福了,也有的人放弃了等待爱情却找到了幸福,也有的人一直独自等待着体会另一种幸福,当然更多的人渐渐麻木了在苦难中沉默着把幸福的滋味儿变成了柴米油盐,不幸福的就像是黄日华那批老婆唠叨,孩子出走,事业无成,要什么没什么只能靠电子游戏机和烟草发泄,还没人家泡遍全校美女教师的校长潇洒……也许他们也有爱情,但是爱情究竟是什么呢?
影片没有答案,当然没有,也不可能有。
爱情,友情,婚外情或者性,男男女女总是说不清道不明,“你一定要等着我”这句话一出口就已经必输无疑,爱情从无定数,可以坚持,但不可以要求……走向了婚姻总会有数不尽的事端和烦恼,没有孩子的二人世界还磕碰不断,有了孩子又是一堆的麻烦,看了《童梦奇缘》里面的两个四口之家,虽然羡慕大雄家的融洽温馨,但更多的是对小光家那种支离破碎的恐惧,一个家少了谁都不行,可是刘德华还是死了,老死在他后妈的怀里,结局就此打住,引发无数感慨。
我是喜欢孩子的,但是又对能否给孩子幸福产生了巨大的怀疑,家庭和婚姻显然不是我能够掌控的未知,爱情只是润滑油不是稳定剂。
“烟抽空了还可以再买,儿子要是没了,买的回来吗?
”我的父亲也喜欢抽烟,他也非常爱我,只是我不知道将来我的儿子会怎样看我,我会怎样面对儿子,“只要家庭和睦了,哪个孩子会离家出走呢?
”,话很在理,但是我仍希望我儿子能够象个男人一样因为叛逆和独立意识的觉醒出走,而不是因为我们这个家并不和睦。
这也是我所期望的,属于青春的梦想吧。
最后要说的是男人,男人很累,不仅仅需要承担很多责任还需要隐忍,躲在游戏厅打电玩只是不得已而为之,谁不想回家啊,可是社会能够宽容女人,因为女人天生就是想着法子去犯错的,然后得到原谅她的男人的爱情,并且稳赢,男人则不一样,不能哭不能喊不能闹腾不能上吊喝药,男人只能象山象海,沉默而胸襟宽广。
忽然想起原来姜昆说的一段相声,大概是说男人受夹板气的,很象黄日华,那个倒霉而一言不发的篮球教练,儿子老婆一闹腾就完了,他就不需要爱情么?
他凭什么不能还惦记一个已经死去的女人?
一日夫妻百日恩,抛开婚外情的道德层面不谈,就只论情义,黄日华是真汉子,而不是薄情郎。
莫文蔚也苦,但是未免有些变态,嫉妒是女人的通病,但是过分的嫉妒却让陈太太发疯……不过如果还有下辈子,我依然要做男人。
整部影片看下来有点象无主题变奏,涉及的方方面面都让涉世未深的我感到疲惫不堪,生命的流逝,爱情的纠缠,家庭与婚姻的压抑,梦想和现实渐行渐远,做人累,做男人更累。
直到片尾曲轰然响起,刘德华浑厚的嗓音吼出“下一次不敢”的无奈,才让我坚定了活好每一天的信念,活着就好,向前看,没什么大不了。
影片的片头完全模仿《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的片尾。
但这个片子要说多烂也说不上,没事还是可以看看的,至于那点特效倒没什么可看的。
刘德华自从拍了《十面埋伏》和《天下无贼》后就已经落入了国产电影的一种表演模式,在本片中的表演、说话的腔调简直与《天下无贼》如出一辙(还故意带点北京腔)。
影片的结尾略出我意料,本以为这类片子必然大团圆结束的。
2023年4月8日21:21:07《童梦奇缘》是由香港寰亚电影有限公司中国银都机构有限公司制作发行,陈德森导演,刘德华领衔主演的奇幻剧情片。
影片讲述了一个在生活中得不到温暖的小男孩渴望长大的故事 [1] 。
本片于2005年9月29日上映。
《童梦奇缘》放弃内涵,玩起化装的噱头,这种噱头似已有落后于时代的嫌疑。
小孩突然之间变大的电影远非头一遭见,《飞向未来》和《十三变三十》都是如此,主题无非是孩子闯入成人世界以后的一些理解和趣事,好莱坞拍得轻轻松松、简单好看,《童梦奇缘》的意图也不过如此。
可惜的是,如此微薄的要求《童梦奇缘》也很难满足,情节寡淡无味和不知所云,它最大的问题是明明故事的起源点是荒诞的,却又非要往温情脉脉的家庭路线发展。
父子问题据说是导演本人非常有感触的一个情结,但恐怕剧中的感情表现不足以说服观众,而且还有莫名其妙的篮球队情节究竟又和主人公有什么关系呢?
《童梦奇缘》惟一一处叫人颇为意外的处理是结尾,它竟然没有来个恶俗的大团圆,没有让认识到自己错怪父亲和继母的刘德华回到小时候,而是以八十多岁的“高龄”面目在继母怀中流着眼泪忏悔,斯情斯景是本着让人感动的目的,但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折磨之后,看到老泪纵横的刘德华着实感觉有点恐怖(新京报评)(一)小孩子没错,大人也没错,这就是现实,太难了,众生皆苦矣!
(二)原来那个母亲是不是继母,小孩的母亲才是第三者!
(三)“生命是一个过程,可悲的是它不能重来,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来”,这是里面一句很有感触的一句话。
(四)副校长的话好有人生哲理啊!
(五)这个继母的一身绿和绿色行李箱真是衬景(六)从这个家庭内部的装饰来看也是一个小康之家了!
(七)这个李老师的扮演者应采儿和景甜长的好像啊!
(八)莫文蔚真是一个实力王者。
看这个电影很有感触,只记得小时候看过电影的片段,到后面发生了什么就不知道了。
看完之后有三个感悟:(一)凡事都有多个角度,不能片面的看事情。
生活不仅仅只有人情世故、勾心斗角、利益争夺、心机算计这些东西的,虽然不可否认这些东西确实存在,并且对人类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但生活远不止如此,生活除了黑面还有白面,自己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对社会阴暗面的这些定律深信不疑,道理虽然没错但自己却有些偏颇极端了!
(二)家人、同事、陌生人之间关系并不是相互冲突的,而是荣辱与共的!
不要去仇恨别人,而是要去理解和接受。
具体来讲就是:不管是在学校、家庭、工作环境中都要乐于帮助别人。
只有大家好才能真的好。
比如在工作的时候,如果你很痛恨你身边的人你会非常压抑且痛苦的如果你太过封闭不愿意去开放和包容他人,那问题就很难改变,事情只会越来越糟糕 !
(三)再联系到最近社会上发生的一些比较阴暗负面的事情,比如:张家口集体自杀、邯郸无差别开车撞人、北极鲶鱼、劳斯莱斯与光背拉车,这些一眼看上去就能让人心中充满戾气的东事件,其实都是片面极端发展导致的结果。
一句话,这些人缺爱,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启示就是要做一个有爱的人,否则你的人生就会非常可悲,害人害己!
选择看它,完全因为它有个“童”字,ho,比较古怪的理由吧?
各个演员整体上都不过不失,既没有特别突出刘德华这个人(反正感觉上他的演技也就那个样,演了100多出戏的人了,你能指望从他那里看到什么新颖?
),也没有特别突出某个安排,所有的设计在整体上会让人感到成为一体,或者这才是这个故事最成功的地方吧。
笑故事创意无疑是其中最薄弱的一环,不然不会找来这么多的大牌撑场,不过既然是港产,喜剧的元素还是可以让你投入其中的……但是与普通的港产片区别的是,它没有停留在讲故事的层面,随着故事的发展,还涉及到婚外情、父子情、第三者、中年男性等社会的问题与矛盾,或者真是导演所期待的那种“让你笑得流泪,然后流泪着笑”吧而且剧情的悬念发展比较巧妙(真因为这样,才能叫得动那几个大牌呀……),从淡淡的开始小孩长大着,越来越多真相被揭示,越来越多人生道理摆到你面前,就像一个浓缩成3日的人生。
虽然从天真但是灰暗的片头已经预知了一个不好的结局,但就在片尾,父亲一耳光打到那个摇摇欲坠老朽状的儿子脸上的时候,我还是感觉眼睛湿润了,有种想哭的冲动,多久没有这种感觉了……嗯,我陷入一个比较矛盾的状况,这个片子不是我所喜爱的影片,但是,值得一品。
“人生可悲的是,它不能从来;但人生可喜的是,它不必从来。
”
有一个人从小嫉恨父亲,众人甚至母亲的苦苦相劝都无法化解他的仇恨。
他曾要求母亲登报与父亲脱离关系,他也扬言这辈子最不想做的就是去参加父亲的葬礼。
当父亲辞世两个月后,终于获知的一霎,他的心中掠过一丝暗喜:这个人终于挂了。
然而,之后他哭了整整一星期,每天喝得烂醉...... 后来,他拍了一部影片纪念父亲,亦藉此作为对父亲极尽冷漠的救赎——这部片子就是《童梦奇缘》,而这段并不新奇的“故事”便是陈德森导演的亲身经历。
片中的台词平实却耐人寻味。
大雄爸爸憨憨地说:“家里人啊,真是少了哪一个都不行啊。
”王老师体谅地说:“我也不知道行不行,但是如果没人走这一步,大家会一生不开心的。
”mmm最在理的自然是李老师的话:“男人都是这样,说走就走。
”^&^......其实,第一句触动我的台词是:在游戏机房,爸爸对“大雄的哥哥”(小光)感慨:“不是我不面对现实,是他只看到了一面,没有看到另一面。
”影片中的点滴无不印证着这句话,而小光对后妈一味地误解,令他在怨恨中生活,甚至付出了死亡的代价。
当听到那句台词时,我猛然一怔:现实中的我也是这样吧。
当我沉迷于对人生的悲观,当我固执着对别人耿耿于怀时,却往往是因为自己狭隘地没有看到另一面。
但是,究竟又是什么蒙住了我的双眼呢?!
第二句是当神医告诉小光一切都无可挽回:“生命是一个过程,可悲的是它不能够重来”,神医继续抑扬顿挫地说:“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来......”这前半句是人们不得不接受,甚至许多人已经可以坦然接受的事实。
但是,这后半句,生命真的不需要重来吗?
副校长想重新来过。
影片开始小光爸爸追悔: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
当所有的怨恨都散去,小光更是热切地期望生命可以重来。
我的生命真的不需要重来吗?
当有人可以这样肯定,这样坦然地说出后半句,比照他的生命,我觉得自己太可悲了,这后半句恰是对我最大的讽刺。
有时候,我真的期望对人生作一次小小的弊,趁老天爷打盹儿的时候,摸出块橡皮擦把人生的不如意悄悄涂改不过,高人就是高人,在我绝望得想冲上顶楼做自由落体时,神医又指了条道:“现在明白了也不迟。
我早就跟你说过未来是充满希望的,哪怕你的生命还剩下一天,也要好好活。
”Never cry over split milk. Never too late to mend.是的,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个人觉得,整部影片,导演的构思很巧妙,对细节的把握很到位,每一处都经得起推敲。
所以,在观看影片的一个半小时中我能够如此全神贯注,并且丝毫不觉得拖沓,也没有起一丝拖动进度条的歹念。
影片是从一支燃烧着的香烟的特写开始的,我无法细致地描摹这幕场景,但是我可以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吸烟者(小光爸爸)的愁苦。
故事就在这样的基调下展开了。
影片所要述说的故事其实并不轻松,但是导演很巧妙的选择了一个充满童趣的小孩子作为载体,并且适时的穿插一些小人物的出场:令人忍俊不止的警察795拍档(杜汶泽夫妻档饰),伶俐可爱的促销小姐,而那个极具八卦素质的新闻记者,最是让人哭笑不得......小人物,不可避免的折射出些许成人的无奈,但是也使得故事更加生动饱满。
对于结尾的处理:误会呢,一定会毫无悬念的解开,但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当小光终于知道事情的真相而追悔时,我开始祈祷这真的只是一场童梦:小光被噩梦惊醒,后妈疼爱地拍拍他:“小光,做噩梦了?
”不过如果这样,小光和屏幕前的我们也许只会咂咂嘴,翻个身子,再次昏睡过去,是不是?
所以,当所有的误会都释然后,导演并没有手下留情,而是如鲁迅先生所说“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导演想通过这样一个有些心痛的结局,传达一个令他一生都痛心不已的信息: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
因为被电影预告吸引...预告中刘德华从老年变成小孩子的画面吸引了我的好奇心...因此看了这部电影的DVD电影里刘德华饰演的角色为小光...他从小因为目睹母亲自杀...然后被父亲带到另外一个家庭..唤另一个女人为妈妈....因此他有着不快乐的童年...常常故意惹爸妈生气...因为他一直认为这个女人是害死他妈妈的狐狸精后来小光无意间从一个老伯那边得到一种可以快速成长的药...他开心的离家,但是后来他发现每一天醒来他都快速苍老..随着剧情的铺陈....我看了小光 与父亲间的亲情...还有小光继母的处境....最后的片段剧情急转直下...原来小光的母亲是第三者...小光的继母才是父亲的正牌老婆...其实继母 因为爱屋及乌所以也疼惜着小光...但是小光因为年纪太小不懂事情真相才会误解继母的爱...电影后半部小光疯狂寻找解药...印象最深刻的是发明药的老伯对小光说的话:"上天赋予每个人的时间都相同,重要的是每个人如何去掌控自己的时间..即使你只剩下一天的生命...你也要好好的过"这部电影传达的意义很简单...每个人都懂的道理我们应该好好把握有限的生命,把握身边的人事物...不要因为一点小误会而造成无法弥补的错误不过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电影里老妆的特效还蛮逼真的...另外,我也对刘德华的演技刮目相看...觉得他在这部戏里有很多深刻的内心戏...其实还蛮棒的
《童梦奇缘》印象最深的是电影的最后,女主角站在路边等着刘德华,而一夜变老的刘德华只能慢慢的走到女主身边跟她说,你要等的人不会来了。
女主没有认出变老的刘德华,说着,没关系,我会等,反正时间那么多。
刘德华无奈的走开喃喃道,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时间很多……我们常常会生出时间很长,日子还很多的幻觉,可是人生毕竟不是考试,不会有一个铃声提醒你离交卷只有十五分钟了,虽说人生无悔是句赌气的话,但如果可以没有遗憾该多好
第一遍看《童梦奇缘》时感觉这片子很一般,甚至是烂,因为其中很多港式的叙事风格与幽默太过庸俗和幼稚,另外还有一个规律,就是凡刘天王演的电影多半属于非精品,这个片子确实也不例外。
不过当我在一次出差在大巴上断断续续重温的时候,感觉发生了一些变化,不是演员的表演,而是电影所要表达的一种观点。
光仔最后变成老头死去这个一点也不温情的结局成了电影的点睛之笔,很残酷但很真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犯一些错误,有些是你一生也不可能弥补的,尽管你已经不是一个孩子。
十二岁的光仔(薛立贤 饰)是个不快乐的小孩,自从妈妈自杀后他便没再长高。
光仔一直认为这是爸爸(黄日华 饰)与新妈妈(莫文蔚 饰)的错,因此一直讨厌这个家,终日希望长大后能够独自生活。
一天在公园里,光仔遇上傻傻的流浪汉(冯小刚 饰),自称提炼了一种能够快速成长的药水。
阴差阳错下,药水令光仔在一夜间变成一个二十多岁的成年人。
成长后的光仔(刘德华 饰)既惊又喜,终于踏上了梦寐以求的旅程。
他外表虽是成年人,内里却仍是小孩心,因此闹出不少笑话。
光仔决心追求他的梦中情人即老师Miss Lee(应采儿 饰),二人更一拍即合;但时间在光仔身上走得特别快,每晚的年纪都在急剧递增。
情窦初开的光仔在忐忑之余,还发现了一个有关妈妈自杀的真相。
已经是垂暮老头光仔这时似乎明白了家庭中的种种道理,一边急于寻找解药,一边要想个办法重拾一个温馨的家,然而这一切已经是不可能了...... 亲情无价,似乎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但却是许多人有意无意在破坏和伤害的,电影里的光仔是一个十几岁刚具有叛逆思想的小孩子,他的破坏力很直接也很有限,却依然带给这个重组后的家庭、他的父亲和继母很多烦恼与痛苦,同样带给迅速懂事的自己无尽的歉意与悔恨。
电影是说故事,把冲突矛盾集中起来,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这些矛盾与摩擦就是伴随着自己的每一天,当遇到自我意念与亲情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一样会像一个孩子一样强调自我而伤害别人,这是无可避免的,我们不会如同光仔那样迅速的长大,当我们有一天意识到错误,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弥补。
影片的结局处理的非常好,没有让光仔返老还童,全家幸福团圆,却是让一个孩子承受了不该得到的结局,正是这个悲哀的结局让影片增色不少,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手法,对影片主题起到有力的突出,也让观众有了思考的空间。
是啊,生活不是游戏,不能存盘,不能犯了错重来,在拥有的时候要懂得珍惜,家应该永远是自己的最温暖的最安全的堡垒。
不过,影片的亮点似乎也就这些了,点到为止,点到而已,没有更深刻的发掘,剧情整体看起来还是比较薄弱与幼稚,所以在第一遍看起来让我没什么感觉,同时通篇的香港式的叙事风格和幽默让人一看就知道,还是出不了圈,其中光仔与李老师的一段戏实在是太不出彩,占的篇幅不少却没有与整个剧情融合,比较突兀。
看的是国语版,不知道是不是最近禁止港台腔的原因,这次的配音太标准了吧!
感觉香港电影的配音,特别是因为很熟悉几个主角的声音,听起来怪怪的,反正因为配音问题,觉得电影不好,还是去找个粤语配音的看!!!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短的时间,很多我们困惑的事,在生命这个过程中,会让我们明白。
明白我们曾经拥有又失去的,明白我们曾经误解又理解的,明白我们曾经怨恨又珍惜的,时间啊,真希望自己可以多一点,好好的看这个精美绝伦的世界,好好的爱那些重如珍宝的人们。
《童梦奇缘》,一部老电影,推荐给和我一样迷茫又不懂事的孩子们。
即使岁月苍老了我们的容颜,却不能腐朽我们的心灵。
电影里有一个叫小光的孩子,因为怀念死去的妈妈,怨恨后妈,所以总是离家出走,扮鬼手吓唬这个女人。
闹脾气,攒钱离家出走,最后他终于得偿所愿,一夜之间就成为了大人,讨厌的坏女人也认不出自己,小光真是个调皮的坏小孩。
可是长大后的小光还帮助了其他的人,篮球队的队长,失恋的李老师,很多人因为他走出阴影。
很矛盾吗?
人的两面性,对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面孔,仅仅是因为讨厌,所以她做什么都错。
小光的后妈说“我以前从不用护肤品的,自从那个女人出现以后,我每天都把这些东西往脸上擦。
”究竟谁才是受害者,幼小的孩子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但是因为他不知道事实,所以无知伤害了别人。
因为没有沟通,因为我们把时间用来自以为是,因为我们以为时间还很长,等孩子长大了,生了孩子,也许就会明白了!
大人们不愿和孩子说,孩子们更愿意自己去猜测。
等我长大后。
长大后,一切就都晚了吧!
等到白发苍苍,除了道歉还能做什么。
电影的最后,李老师等在散场的电影院门口,垂暮的小光问她,如果你等人不会来,你怎么办,她说,我会一直等下去,因为我有很多时间。
除了我以外,所有的人都以为自己有大把的时间。
生命是一个过程,可悲的是,他不会再重来,可喜的是,他不需要再重来。
——《童梦奇缘》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我也不知道在我今后的生活中,会有多少遗憾存留,更不知道生命是否会给我弥补的机会,我只知道,在我走向尽头的这段旅途,尽可能的拥抱身边的风景,让我们真心相爱。
冯小刚是大忽悠
生命是一个过程 可悲的是它不能够重来 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来...
很久前在电影频道的时候看过的,那时候记得还没有电脑。但不管是那时候还是现在都不怎么认为这部电音是非常的优秀,实在是很一般。童话般的梦境叙述方法,完全再是搬抄好莱坞魔幻电影的拍摄手法。电影的两点不是很足,难以给人深刻印象留下。
本来挺好的,非得找刘德华来演,刘德华不是会演戏吗??
生命是一个过程,可悲的是它不能够重来,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来。那一巴掌打得真好。
陈德森导演,刘德华主演。剧情大致为在超现实的同时讲述了一个充满悲剧意味的童话故事。全片色彩缤纷,服装鲜艳,镜头也多变,在拍摄上可以说是一丝不苟的。在《童梦奇缘》中,华仔再次挑战高难度的角色时间跨度,从13岁跨越至83岁。冯小刚演个大叔,不过这造型实在是o(╯□╰)o
我太喜欢这个了。
有种恐怖的感觉
米有看全,应该还不错
20090509 @ grandma's home
我勒个去,奥湿卡影帝牛德华...
刘劳模的戏……简直看不下去。
可惜的是人生只有一次,光仔后悔了,可是没机会了。
刘德华老了~~
生命是个过程,可悲的是,他不能重来,可喜的是,它不需要重来。时间是位神奇老人,可喜的是,它能让人看淡一切矛盾,可悲的是,往往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我还真没想到就这么一部电影都能让我看的眼泪汪汪
最大的问题在于刘德华的角色呈现效果始终是一个幼稚的大人,而不是装作成熟的小孩。
有些像是班傑明奇幻旅程的感覺!!小時我們總幻想著長大,長大後卻總希望著自己白頭髮不要一根一根冒出來....原來,長大會失去了夢想也會失去歲月..
当年看这部电影时还很青涩呢,纯看明星
刘德华很爱走这种路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