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灵续作,丹尼和妈妈搬离了有雪的地方,把能看见的闪灵封闭在盒子里,长大的他酗酒,像他爸爸一样。
他离开了原来的住所,到新的地方开始,新朋友让他加入戒酒会,帮助他,他可以通灵,知道对方的表掉在哪,可以和其它闪灵建立联系。
他看到很多死去的人,包括妈妈,死亡的苍蝇飞舞。
猫进哪个临终病房,就意味着有人要逝世了。
这次强大起来的是一个小女孩,她的意念接受到同为闪灵者的棒球男孩的求救信息,接受到他传导的被害片段。
通过找到失踪信息,确认名字,回溯当时被害过程,找到他被害被埋的位置。
她需要大人帮助,找到了丹,丹让她设陷阱,进入了侵入者大脑。
丹因为闪灵朋友的委托帮助女孩找到尸体,和朋友一起设局等他们到来,娃娃做假象,以少打多,意念控制者差点控制了丹,朋友救了他,随后自杀了。
最后一个人乌鸦还是找到了女孩,乌鸦开车的时候没系安全带,丹意念在女孩身上控制车撞树,乌鸦死了。
罗茜弄个假象吓女孩,女孩识破了。
丹带女孩回到他噩梦来源的山庄,找到自己酗酒父亲,大脑迷宫想要把罗茜装进盒子里。
罗茜识破后,吸食他的精气,盒子打开,罗茜被一群闪灵吃掉。
闪灵也影响了丹。
丹的意识被庄园主人父亲控制了一大半,拿着斧头复刻闪灵恐惧。
最后他停止伤害女孩,去锅炉房想关火,又放弃了,被火吞没。
他死后成为女孩脑子里的闪灵朋友。
前后的确比较割裂,罗茜似乎并不被山庄影响,看涌出的血不害怕。
她吸食别的闪灵精气以让自己长生不老,但停止吸食就会死,逐渐转换闪灵能力者,扩大队伍。
闪灵组织壮大,坏蛋和好人交锋。
好人不多,真是捏把汗。
父母都是容易受伤害的普通人。
女孩的超能力很棒,黑板沟通,意念交流,意识回溯,通过触摸棒球男孩棒球手套看到其它人的长相和位置。
人的大脑就是图书馆,都是绝密文件,女孩像黑客一样反侵入对方的大脑系统。
脑力开发,前期的想象力其实可以。
想象的盒子装住引起恐惧的来源。
因为害怕痛苦而恐惧,因为害怕死亡而恐惧,本质还是内心的弱点。
《闪灵》,我心目中最好的心里恐怖电影,也是我最喜欢的库博里克的作品,它在影史上的地位是绝对不可动摇的。
正因为如此,带着“《闪灵》续集”的预期、带着“媲美《闪灵》”的标签、或是带着评头论足的心态来看待这部《睡梦医生》显然是不公平的。
《睡梦医生》在剧情上的确承袭了《闪灵》,其中也有不少粉丝服务内容,但是这部片子打开始就在走自己的路线。
它不仅吸收了“库博里克”和“史蒂芬金”的风格,还在大师们的阴影下做出了自己的尝试,这绝对是当今影界中值得鼓励的。
这部电影,在镜头的运用,故事的节奏,色彩的搭配上都很出色,是不可多得的灵异佳作——尽管它现在还在大师的阴影下挣扎,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电影的闪光会逐渐被人发现。
导演迈克·弗拉纳根的功力毋庸置疑,《鬼入侵》的卓越表现让人印象深刻,之前的作品也稳扎稳打,他在本片中的表现也让人眼前一亮。
影片长达两个半小时,当然糅杂了很多东西在里面,其中我认为的三条主线:丹尼从酗酒到化身睡梦医生,玫瑰帽子和反派们的殒灭,小女孩阿布拉的成长,都得到了很好的展开和诠释。
三位主角的行为逻辑完全合情合理,几位演员的演技也完全在线。
丹尼的戒酒线被许多人吐槽为啰嗦沉闷,但是不要忘了影片的角色都是要有成长的,如果丹尼一开始就以睡梦医生的身份登场,秒天秒地秒空气秒反派,然后收小女孩为学徒传授闪灵,那丹尼可以改名叫邓布利多了,而主角也不可能落在他的身上,顶多就是个负责领路的重要配角。
正是因为丹尼是本片的主角,电影才会毫不吝啬的挥洒这么多时间在他身上,让我们看到一个儿时受到创伤,借流浪和酒精逃避现实,身上附着闪灵诅咒的人,如何一步步地学会接受自己的能力,并找到自身价值的过程。
为垂死的人提供安慰,化身成为睡梦医生,这可能是丹尼最好的出路。
玫瑰帽子,还有她手下的一种反派,尤其让我感到欣慰——如此符合逻辑的反派已经为数不多了。
这些人的目的清晰,杀人动机合情合理,生活在自己的价值观中,却又完全不会被人所认同。
丽贝卡也是我最喜欢的演员之一,尤其是在《碟中谍》里的,一席黄色礼服叫人惊艳。
小女孩,这个角色太重要了,因为她的镜头时间太多了,表现稍有不慎就会出戏——想要展现一个拥有超强能力的小孩,表现出既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又对不可预知的危险有恐惧,既要像个孩子一样不失天真(成功偷袭玫瑰帽子后的窃喜),又要表现出超出同龄人的成熟感(在学校自己抽查资料)。
不得不说,这个小演员处理的很好,叫我期待她的下一部作品。
说说“情怀”的问题,因为这部电影的评分一大部分都是被情怀拖下水了。
说到情怀,不如简单对比一下隔壁上映的《终结者6》吧——你能想象《终结者6》的评分比《睡梦医生》还要高吗?
一部动作戏看都看不清楚,明明全是CG镜头却到处乱晃,剪辑一塌糊涂的电影,居然能拿到7.1分,看完以后我觉得吃了狗屎。
28年前的《终结者2》里有卡车追逐摩托车的戏,于是这部《终结者6》里也有了卡车追逐烂皮卡的戏;16年前的《终结者3》里有液态加固态的混合机器人,于是这部《终结者6》里也有了液态加固态的混合机器人;10年前的《终结者2018》里有类似于改造人的机器人,于是这部《终结者6》里也有了改造成机器人的人类;几部终结者的最终大战都在工厂里,于是这部《终结者6》的最终决战也在工厂里。
就是这样一部垃圾电影居然拿到了7.1,这大概才是主流观众所喜欢的“情怀”电影吧。
同样是“情怀”电影,这部《睡梦医生》的分数不可能不低——它直到第三幕(两个小时以后)才有粉丝服务,出现一些闪灵的旧镜头,并且与自己的故事深度融合,所以当然不能叫这些所谓的“粉丝”满意。
这些“粉丝”从开始就只是期待着库博里克的大名而来,谁想到这电影居然给他们看原创剧情,所以他们头两个小时呼呼大睡,起床以后又觉得导演生硬地加入《闪灵》的要素,气呼呼地跑来豆瓣发泄他们的情绪。
这些人大部分的评价都如此类:“这电影根本不配叫《闪灵》续作”,“前两个小时是真正的《睡梦医生》,因为我一直在睡觉”,“这中垃圾电影根本没法和库博里克的作品对比”。
《睡梦医生》当然不可能超过《闪灵》,它也不可能超过库布里克的作品,因为它没有《闪灵》一样的时间酝酿。
《闪灵》上映之初也饱受争议,不少人抱怨它没有史蒂芬金的风格,不少人抱怨它不够吓人,没什么jump scary和血腥场面。
这部《睡梦医生》也是同样,没能讨好大多数粉丝,也被人抱怨它不够恐怖。
我个人认为,惊悚和恐怖是两回事,害怕和心理冲击更是不同,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心理冲击,它没有让我在影院里尖叫,而是给我一种长久的创伤式思考,这种思考模式是完全承袭自《闪灵》的。
《闪灵》最让人恐惧的并不是屋子里的妖魔鬼怪,而是一个家庭的逐渐崩溃,一场婚姻的逐渐褪色,一位父亲的逐渐癫狂,其中最让人害怕的其实是它所引起的对人性的思考。
《睡梦医生》也是同样,它没有什么突然跳出来的鬼脸,却有一种深层的心理压力抑制着人的呼吸。
我认为单看一遍《睡梦医生》,很容易就进入许多误区,它既不是现在流行的快节奏大片,也不是什么神级大师创造的杰作,许多人可能一开始就不待见它。
但毫无疑问,《睡梦医生》是一部值得尊敬的电影,其中不乏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也有不少出色的表现手法,这是一部值得入手DVD并细细品尝的佳作。
小女孩双膝朝向丹尼,丹尼则一脚越过边界,一脚指向另一个方向,两人的心思不言而喻
进门时的色彩和灯光,慢慢堆积起压抑的氛围
镜头的时长恰到好处,地面的放光营造出霓虹的氛围,人物位置的部署也合情合理
导演几次用重力寓意心理变化(此镜头是丹尼冲入阿布拉的内心)
An Unwanted Sequel
《睡梦医生》(Doctor Sleep)作为可能是影史上最伟大的恐怖电影,《闪灵》(The Shining)的续集,自立项之初便不被大多数影迷所看好。
从电影角度来讲,这是必然的事情,最起码在我的有生之年,我是想象不到库布里克的《闪灵》,在恐怖片领域有被超越的可能。
但是从史蒂芬·金的角度来说,这只不过是他浩如烟海的作品里,又一部被改编搬上银幕的电影而已,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闪灵》的同名原著小说出版于1977年,《睡梦医生》并不是他的自然延续,而是在30多年后史蒂芬·金为读者设置的一次投票中,以5861票对5812票,不到50票的微弱优势,战胜下一部《黑暗塔》(Dark Tower),被票选为他接下来要创作的小说。
小说于2003年出版,次年便被华纳盯上,开始了初期改编剧本的创作,但多年来始终难以筹到足够的制作资金。
直到《小丑回魂》(IT)的成功为《睡梦医生》的制作打开了快速通道,选定的主创是编导一体的迈克·弗拉纳根。
弗拉纳根自2013年的《鬼遮眼》(Oculus)惊艳出道,多年以来在恐怖片领域一直有着极其稳定的输出,包括2018年Netflix高评分的《鬼入侵》(The Haunting of Hill House)也是由他导演和编剧。
改编史蒂芬·金的作品对他而言也并不陌生,2017年的《杰罗德游戏》(Gerald's Game)便是来自史蒂芬·金的小说。
但这次等待他的,将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The Shining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闪灵》的电影和原著小说有着极大的分歧,而《睡梦医生》的改编剧本所面临第一个难题就是他将延续谁的故事。
现在的人也许想象不到,《闪灵》并不是一上映就成了影史经典。
1980年上映的《闪灵》不仅票房惨淡,还被许多媒体口诛笔伐,说库布里克毁了史蒂芬·金的原著小说。
金本人当然也很不满意,甚至在1997年还亲自撰写了另一个《闪灵》迷你剧的剧本。
当然,多年后,一个成了经典,另一个恐怕没人听说过。
《闪灵》最不同于一般恐怖片的,就是他的镜头运用。
为了塑造恐怖气氛,使用大量的人物近景来限制观众的有效视野,快速剪辑来制造Jump scare是恐怖片的常规做法。
但库布里克偏偏选择了使用广角镜头,这让中远景中的人物对比环境,显得极其微小,而近景中的人物脸孔,又因为广角镜头变得扭曲不堪。
这完全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放到其他恐怖片,结果恐怕不堪设想。
但对《闪灵》而言,却是天作之合。
因为影片(包括小说)的定调就是孤立,深山中孤立的旅馆,偌大的旅馆里孤立的一家人。
在巨大空旷的旅馆的映衬下,人物的渺小与所受到的威胁,一开始便被镜头捕获,一步步的印刻在观众的脑中。
近景拍摄也同样奏效。
因为影片描述的是一个正常人怎样一步步的走向疯狂。
库布里克拍摄每一场戏时都要拍几十甚至上百条,最后用到正片里的通常都是演员声嘶力竭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的最后几条。
所以我们最后在大银幕上看到的是癫狂异常的杰克·尼克尔森,和惊恐到令人不安谢莉·杜瓦尔。
而近景广角镜头更是扭曲放大了已经不可名状的人物表情,让恐怖深入骨髓。
面对影迷和书迷的双重压力,弗拉纳根选择了中间路线,那就是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致敬库布里克的电影。
一些镜头和场景还原上的致敬,大多影迷还是认可的。
但为了将两部电影闭环,而改变原作结局的做法,和中后期情节转折的具体执行力就有待商榷了。
A Superhero’s Origin Story
如果说最新的「X战警」《新变种人》是超级英雄电影里的恐怖片,那《睡梦医生》就是恐怖片里的超级英雄电影。
一般的恐怖电影为了观众的代入感和加强恐怖效果,都会有一个弱小的主角。
即使他比普通人强大,但在邪恶的对手面前也必然要处于绝对的弱势。
即便强如《怪奇物语》的「Eleven」,也是以极其不安定的精神面对着无限未知的邪恶世界。
但本片的小女主角却在与大boss的几次遭遇里始终占据着上风,这也为后面影片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本片与前作《闪灵》相比,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类型的电影。
观影过程中这个感觉不断加强,到主线展开之后,可以明确的察觉到他不仅很超级英雄,还非常的日漫,新英雄在退隐江湖的老英雄的教导与协助下对抗巨恶的常规套路。
虽然看似平平无奇,但影片的前半段非常出色的完成了正反两派三条线的角色塑造。
《闪灵》里的小男孩Danny在这里成了「Doctor Sleep」,一个前半生都在逃避恐惧,最后在安宁设施找到宁静与自身价值的damaged goods。
影片完备的角色塑造,为他之后的每一次或勇敢或懦弱的抉择提供了足够的依据。
女主角和Danny一样自小就展现了强大的「Shining」,也就是超能力。
影片并没有在这里通过音效和剪辑刻意渲染恐怖气氛,但就如库布里克《闪灵》里那个莫名出现的布偶男,平凡世界里没来由的东西才是最让人不安的。
片中女主小时候的几场超能力戏码都出色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反派团体「True Knot」的时髦度介于烂大街的吸血鬼和史蒂芬·金《局外人》(The Outsider )的「Shapeshifter」之间,并不能说是多出色的设定。
但电影通过开篇的捕食戏,给了他们一抹《双峰》的诡异色彩。
又通过之后招募新成员到再度捕食等戏码,给观众完整展现了他们的生态和行为逻辑。
影片到这里几乎都无懈可击,但在三条线交汇之后,形势便急转直下。
Lazy Writing 转折点出现在正邪两方的第一次正面冲突。
面对除大boss之外有备而来整个旅团,我首先想到的是可以把他们引到Overlook Hotel(《闪灵》的凶宅旅馆)设法封印起来,结果那是为大boss准备的。
那好,那你要通过什么异能战斗干掉他们呢?
答案是普通的子弹,然后还是瞬间一锅端。
除了影片开始那个新招募的旅团成员临死前用了早就展示过的心灵控制异能,其他人都是毫无还手能力的胡乱开枪还击然后被射杀,这就是教科书等级的lazy writing。
哪怕你没有能力或篇幅还原书中每个人的异能,那你也不能让他们这么轻易的就被射杀,因为这样的话主角团队就没有了必要的存在价值。
要杀死吸血鬼至少还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吸血鬼猎人呢,结果男主角拉上邻家大叔,躲在树后开了几枪,对面就团灭了是想怎样啊!
书中的旅团大部分成员死于捕食儿童后所染上的现代疾病,因为他们生于几个世纪以前,所以没有抗体也显得合情合理。
「自業自得」的退场也让故事避免了走向速食主义的超能力大战。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紧接着上演的终局之战又是一个big disappointment。
这场戏因为展开地点是Overlook Hotel的关系,承接了本片80%的fan service。
实话实说如果忽略一个废弃了30多年的旅馆还有电力供应,还能被一夜重启的真实性问题,他们在重现经典场景上做的努力还是值得肯定的,当然结果就见仁见智了。
因为两部影片内核的本质不同,从镜头上去真实还原《闪灵》似乎并不合时宜,他们也的确没有这么做。
如果说fan service还算不过不失,那剩下的从剧情逻辑到人物成长合理性就全部都扑街了。
首先是剧情逻辑漏洞。
就像之前说的,女主角在与大boss的几次交锋中完全不落下风。
不仅在物理,或者说是能力上凌驾于boss,boss在片中也亲口承认了这一点。
而且她在精神上也异常成熟,完全没有我们在类似套路里看到的那种碇真嗣般的不安定。
虽然没有鲁鲁修那么夸张,但也在观众心中种下了他不会惧怕敌方任何人的种子。
然而在敌方团灭之后,却因为男主角的一句我们不是boss的对手而走上了逃亡之路。
你也许会说是她在父亲死后,意识到了事情的真实性,从而在精神层面产生了畏惧。
但影片并没有给我们展现这一点,反而是她平静地接了惊慌失措的母亲的电话后,将手机扔出窗外的决绝。
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结局先行,为了fan service而扭曲角色的行为逻辑。
然后是人物成长合理性问题。
要塑造一个角色,特别是像这种正邪对抗的题材,随着故事往前推进,人物一定会成长,不然你让小悟空怎么去打弗利萨。
然而本片在给了我们一个强势开篇的女主角之后,却让她在最终战完全缺席,成了在杰森、弗莱迪面前只能无助逃跑的普通人。
然而我们知道她不是普通人,也不是一个会听男主角的话,将他弃置不顾的人,前面的剧情已经反复证明了她的机智勇猛和责任担当。
结果你给了我一个这样的结局,如果本片真的是一个超级英雄电影,那恐怕没有人会原谅这样的结局处理,这又是一个结局已定再去圆故事的失败尝试。
Overall Review
作为一部《闪灵》的续集电影,它无疑是失败的。
它可以是史蒂芬·金的《闪灵》的续集,但绝对不是库布里克的《闪灵》的续集,因为它们从影片类型到故事内核都是完全不同的。
导演弗拉纳根在这里试图中和二者,或者说是意图把库布里克的《闪灵》拉回到史蒂芬·金宇宙,这么做当然不会有好结果。
如果我们把它看作一部独立电影,至少在双方正面冲突以前,它都是一部不落俗套的高质量恐怖片,我会给8/10。
当然后面的展开极大的拉低了本片的评分,所以最后只有6/10。
如果让史蒂芬·金自己来写剧本,本片会有更好的结局么?
考虑到他近些年所写的小说,结局越来越成问题,比如《局外人》,我想我会持保留意见。
先前不知道欧比旺大师是男主角,这个电影看的不恐怖,甚至让我产生了很多的回忆,我小时候也是特聪明一孩子,非常有灵性,也是不用怎么学习成绩就非常好的那种,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突然泯然众人了,现在混的很差,运气很烂,小时候经常跟小伙伴玩些小把戏,从一副牌中抽7张出来,我总是能抽出四张左右的花牌和A,屡试不爽,小伙伴都怀疑我作弊,现在,嗯,怎么抽都抽不到几张了,也许是我已经长很大了,精气变的很不纯了,或者小时候精气过旺被什么抑制住了,平凡一生,但,好歹留住了一条小命~
3小时的惊悚恐怖片,已经很过瘾。
有一个细节,丹尼宿醉在一个女人家,那女人还有个孩子,他偷了那单亲妈妈的钱。。
后来丹尼去到小镇,遇到好心人给他租房子,睡到半夜被一个女鬼楼着,那个女鬼就是他之前一夜情的单亲妈妈,然后那个女的说,因为经常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女儿经常哭,死的时候也没人发觉,因为大家都对她女儿的哭习以为常,导致现在都没有发现。。。
丹尼的离开可能也间接让那单亲妈妈死亡,且他还偷拿了人家的钱。
所以后来黑人厨师的灵魂劝他帮小女主的理由之一就是——丹尼还有欠债!
电影好不好看,就要看观影过程中是否能够让人沉浸其中,全程带着淡淡的欢喜和好奇,说明这步电影还是很不错的。
电影的角色间的远距离心灵感应的对阵和交流是本片一大看点,看到不同空间的三条线索通过心有灵犀的互相碰撞渐渐汇聚到一起,的确让人有新奇之感。
情节跌宕曲折,层层推进,算是较为合格的故事,而最后居然与闪灵中的元素融合在了一起,既引发了对编剧的脑洞之大的敬佩之心,又让我观影之后,立即去查本片的资料,发现本片的片名也叫做闪灵二,才知道俩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绝非同一题材的电影。
男主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倒是女boss和小女孩,气场十足,惹人注目,心中十分喜欢。
女boss五官浓艳,身材丰满,脸颊的轮廓犹如刀削,有点像是国字脸,给人十分自信,强势和性感的感觉,再加上她的黑色礼帽,添点男士的英气和不羁,仿佛看到的是桀骜不驯的西部牛仔,与她的艳丽的容貌互相映衬下,已经撒发出极为引人瞩目的魅力,浓密褐色的卷发披散下来,蓝色的眼睛锋利而有神,又带点女巫式的神秘和慵懒,作为一行人的老大,举手投足之间都能感到她的气场和担当,而步入最后的鬼屋时,又充满着强者的自信和从容,就像是一只戏弄小老鼠的优雅骄傲的猫,这一切太让人着迷了,丽贝卡实在是演得太棒了。
而小女孩身材纤细灵巧,动作敏捷,眼神坚定有力,也让人十分欣赏。
故事合格,角色的演绎精彩,很久没看到这么使人愉悦的电影了。
当你好像已经做了一辈子Old Dan,眼角已经挂了一辈子褶皱和岁月,只有在妈妈和童年时的小鬼那里,你依旧是最受欢迎的小Danny。
故事很工整,虽然工整往往于老套相辅相成:上一部作品中劫后余生的主角收获了残破的家庭和严重的PTSD,在贵人的指点下有所缓解,但大家都知道他总是会死的。
后来妈妈也死了,主角酗酒,滥交,自残,冷漠恰好介于鱼肉百姓和草菅人命。
某天他顿悟,踏上一辆方向不明的巴士决定随便换个地方重新开始,从此幸运地遇到了普通人生活中从不会有的男菩萨,给他面包,给他房子,给他工作,甚至给了他机会实现自我价值。
他于是过上把过往封存或与之和谐共处的人生,撸撸猫,撸撸老头,以为命运诅咒的终点在脑后,视线尽头唯安宁。
新角色就在这时候出现了。
她有和主角一样的经历或能力,且比他还要强大,还在这基础上有过于理想的家庭和人际关系(也有作品的新角色走另一个极端),除被反派盯上以外几近无敌。
主角于她很像自以为年轻而天才的我看如今不到十岁的孩子,我也曾做过她,小小年纪戴着国家甚至世界级的荣誉远近闻名,她或许将来也会成为我,如果她也被病祸临头改写一生的话。
也像迪士尼童话电影的续作里,公主们都成了妈妈,观众的视野焦点注定不会再是明日黄花,万物都只有百日红,但总有人在盛开着。
反派和新角色相互纠缠——巧了,新角色还有觉悟敢为天下先,于是决定找到主角,叫上他一起立立既开。
主角开始不同意,上一部的贵人于是:pretty plz?这一般是最后一趟,有时候这贵人还会友情噶一下以表诚意。
这时候新角色正在独自面临前所未有的危险,主角深受触动后,在其他电影里会救她一命,两人携手展开冒险之旅,反派也志得意满决定卷土重来。
这时候电影已经过去了一半,三条线首次交合,男菩萨也作为麻瓜兼炮灰英勇加入战斗。
他是个好人,相信主角的疯言疯语,为一个伟大的目的铤而走险;他身上或许有一定足够他笑傲普通人的技能,也确实帮了不少忙,但一定是会死的。
而且一般会和反派那边最疼爱的小辈儿极限一换一,让人在2/3左右开始难过,再一直把情绪传承到结尾。
如果片子够长且角色够多的话,再用反派的二当家制造个危机,给反派带来难以磨灭的精神创伤和十足干劲儿,为什么love啊darling啊报仇当然是第一生产力。
最后的故事情境会设置到第一部的主舞台,加入很多希望可以慰藉影迷的大小彩蛋,要流连,要怀念,要展现一些让观众瞬间回到上一部电影中、回到自己第一次看上一部电影的岁月中去的对话或镜头,好像面前这个胡子拉碴纹路纵横却眼睛闪亮的男人真的是那个会弯着手指和镜子对话的波波头小男孩,我也真的还窝在楼下会客厅沙发上抓着妈妈的手,说Danny好可爱我想和他交朋友。
过了一会反派来了,新角色很强,但主角会本着照顾新人的原则+“老子才是主角”的心态让他先跑,导演也会凭“这货片酬不能白这么高”的心态让新角色听从安排,让主角和反派一对颜霸打一分钟嘴炮,打一分钟仗,反派把主角按在地上摩擦并花三分钟慢条斯理地逼他哭爹喊娘,主角用三十秒绝地反击,外加五分钟的解释甚至长镜头。
再后来,主角也死了,重新回归他破损的家庭,从头迎接一个如果幸运的话或许不会再有PTSD的鬼生。
新角色则毫发无损地逃出这个地方,远处是呼啸而至的警铃。
她会接受心理咨询,也会在日记中或在旁白中或in this case在卧室里和主角以及死去的亲人朋友继续对话,她可以继续幸福。
而主角居然也真的会远远地笑望着她。
影片从此结束了。
同时有一部前传在酝酿,幸运的话又能掀起一波话题度,引起人们对原作者、第一部导演和第一部演员的怀念和敬意;第二部会面临旧作粉丝的无情贬低,他们抱着同时期待本片有所超越从而延续传奇又期待不超越从而停驻经典的复杂心态走进影院,稍有不如意就抱起双臂大骂一通。
因此电影刚开始的口碑不会很好,但日后可能逐渐回升,在前传上映时或涨或跌,最后稳定成老一代人记忆里模糊的狗尾或新一代人心中模糊的图腾。
尤恩老师和丽贝卡妈咪则有比这更容易被世人记住的理由,新角色或许之后会爆火,大家就会叹“原来是她呀”,也许不会。
谁知道呢。
本片总体上无功无过,和老库比属实太欺负人了,但作为一个独立故事来说确实还算优秀。
演员十分加分,Rebecca,我命运般的Rebecca,第一次get到美女,快乐到无以复加,ur the prettiest women Ive ever seen呜呜呜呜呜呜。
尤恩老师一如既往妖孽,润物无声地带人走入良夜,夸过他太多次,再夸就烦了。
但说起来他演的角色类型范围真的非常广,随便一想除了欧比旺和两部猜火车居然几乎没有类型重复的,奥斯卡你一天到晚就瞎捧些假猫王之类的丑油罐子,你莫得心也莫得眼珠子= =希望将来或许有可能拿点大奖吧,说起来上午看了MEW,下午看了尤恩,这俩人还真是两口子(我一天到晚都在干些什么)小女主人设不错,演技有待进一步发展;反派疼爱的小辈儿同理,或许年纪还小,但小Danny literally更小。
Jacob宝贝发挥空间不是很大,但他好可爱啊——我那未成年的小墙头——让我rua一下muamuamua,突然想他有点适合演Tim Darke,去你的橘皮茶。
其余角色还都不错,Danny妈妈重现斧头那里也还算精彩,如果老爸让老Jack来演就好了,世间公平唯阿兹海默()哦吼吼Rebecca(x)哦对,开始看到影片名字里有“DC”,我:是谁又拍亏钱的电影啦哦,又是我们DC呀看了一半顿悟人家是Director's Cut 但是那个Doc John是N52和UTRD老蝙蝠的cv,听这个声音说my ass别有一番风味hhhh
我很喜欢,可能因为我没有看过闪电吧。
虽然知道闪灵很好,但我其实是对一些灵异鬼怪有点害怕的人,所以一直没有看闪灵,担心对我来说太恐怖。
这部片子好像是闪灵的续作,shining这个概念贯穿其中,但其实并不完全是闪灵的续作。
虽然男主以及酒店的线索是贯穿在影片里边的,但男主说的Shining,在小女主那里却是major魔法,所以这其实是两部有点不同气质的电影。
我感觉这部电影在同类型的驱魔通灵或是惊悚恐怖类里面算是很不错的,完全度很高,bug基本上也比较少,也没有那种人物很蠢的来推动剧情进展。
整个故事的逻辑还是很通畅的,节奏也流畅。
基本没有枯燥或是太过乏味的部分,情节的推动也挺好的,小故事的设置也不错。
人物的成长也有。
影片里面有三种不同的人,面对通灵不同的态度。
酒店的鬼魂以及反派团队的态度则是应该利用通灵的特质,更应该吸收其他通灵人类的灵气来使自己利益最大化获得的青春可长生。
反派中的小女孩的被吸收过程也蛮有特色,他一开始是以私行的正义出现,然后就被反派女的美貌及魅力所蛊惑,加入了残害其他通灵人类的行列。
男主小时候被闪灵酒店所骚扰留下了不小的心理,认为应该把自己闪灵的特此隐藏起来。
小女主是大胆的展示自己的通灵能量,尽管途中经过了恐怖被惊吓,被追逐,依然觉得正面迎击才是最好的。
的确,正面迎击才是最好的,片尾的点题也很好。
男主跟小女主的父亲虽然上升,但以灵魂的形式闪现也算是给予影片正面的能量。
影片有些地方其实还挺有趣的,甚至有时有点诗意的气质,比如开篇反派女引诱小女孩的过程,比如反派自己历数他们经历了多少时代的变迁,见识多少历史人物的进程。
反派的口号也挺有意思。
eat well , stay young ,live long.长生并不是完美的,要结合青春永驻以及生活美好。
很多幻想作品在设定长生时,其实忽略了其他附带条件。
It tellls about the ghosts who were a gang of thieves grabbing the Qi from the very bonafide-fresh human beings to recover their energy and help themselves live long lives. However as they set the target of a girl 👧 who was gifted with the ability and wisdom to counter-attack the enemies. Their aim proved to be vain. It was a very touching experience to make you immersed into the mesmerizing story long long ago.👆👆
拥有异能是gift还是curse,往往因人而异。
但大抵上对坏人都是gift,对好人多是curse。
这一是出于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另一点也是因为好人往往想要泯然众人,只有坏人才想鹤立鸡群。
好人一定要表现得,我不要,我不能,我不想,好吧是你逼我的。
Rose一众各有异能,且达成永久联盟。
然而除了为了活下去而找精气外,居然只是作为流浪族群四处奔波,多少也是有些可悲。
杀人自然是大恶,但他们的恶却只限于让自己活下去,而居然没有想要攫取更大的利益。
按理说历遍世事,又能力超人,完全可以成个财阀,当个政客,建个集团,有钱有权虽说对他们来说不值一哂,但绝对更利于寻找精气。
开个房车你跨个州还得几天,坐飞机找遍全球不好么。
格局还是太小。
Abra在无人引导的前提下,就会给Rose设陷阱。
要知道同样的情况可是把童年的Dan吓出尿来的。
而且她对于自己的能力显然是兴奋的,这和Dan的压抑十分不同。
因此如不好好引导,她的结局是另一个Dan还是另一个Rose是不好说的。
不过结尾处Dan以Dick出现在他面前的方式出现在Abra面前,也算是一个传承。
电影本身质量不错,即便不拿《闪灵》做噱头,自身剧本也是过硬的。
主要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动机都说得过去。
我更唏嘘的倒是Billy这个角色,介绍住处时候,房东问他你确认要为这个人做担保么,他斩钉截铁的肯定,是因为我从你眼里看到了熟悉的眼神,我知道你不是坏人。
但不是坏人不代表不会带来厄运。
凌晨四点被叫起来送死。
你知道你要对付的是异能者,为什么还要叫一个普通人同行。
Dan的这个行为是我最为不解的,还记得Abra第一次来找你,你是如何回绝的么。
你不想卷入时拒绝,当你下定决心时候就不管别人了么。
男人在做危险工作时候,会不会找老弱妇孺帮忙呢。
同理,在异能人对付异能人的战斗中,你找普通人帮忙,与此何异。
如果善良也是种能力,显然这种能力对Billy来说是个curse。
刷的180分钟导剪版
shining被具象化之后,整个故事就变成了《闪灵2:变种人决战摄魂怪》
狗尾续貂,又烂又长……深藏不露的恐惧是高级,一股脑抖出来的恐惧是恶搞,影片除了把闪灵恐怖元素集体展现之外,并没有习得和延续一丝闪灵的格调。
把闪灵拍成了X战警,这个导演还是没能体会出”暴君”可怕的地方,暴君可怕的地方不是要蹂躏你的土地,而是要按他的方式来爱你。
这续集拍出来是给老库上眼药的吧?
一个网文水准的有趣邪恶联盟,一场廉价草率的正邪对决,一段极其「夜壶蛋」且睡意迷朦的低潮结局。看完全片,最不能直视的当属《闪灵》里曾经的噩梦:浴缸腐尸。每次被关门「不可描述」前的模样,多像一只讪讪等待主人爱抚的小狗?
拍到最后,大概导演良心发现,防止有人再拍第三部,把经典再毁一遍,索性把酒店烧光了...挺好的原创故事,结尾硬要和闪灵强行嫁接,来个名场面大串烧,最惨的是那位裸奔老奶奶,第一部就露了一面,这部里来来回回,足足被导演遛了五六趟!
制作很好
打着第一部的旗号 牵强附会
没必要
明明很好看
相比《闪灵》的寓意丰富,《睡梦医生》更加通俗化,并不会有“get不到”的技术性问题。作为一部经典电影的续集,从商业片的角度来看,《睡梦医生》完成度较高,视觉和心理冲击也都属于上乘,值得一看。
三星半。
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斯蒂芬金看完之后和闪灵和解了:因为相比之前库布里克再怎么该书的中心都比这个狗尾续貂带狗尾还不如的玩意强。
3.5 小女主好木,剪到两小时就好了
剧本真心不错,虽然丽贝卡弗格森太过甜美怎么都不够邪性……8.5/10 19/12/11
这个算电影吗?顶多是3集剧,看的都要睡着,一点也不恐怖像是儿童剧,甚至都不如玩家一号里面有趣。除几个特定的原场景以外没什么特别之处。男主根本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故事和中国nn年前的鬼吸人元气设定没区别。一群反派杀死儿童吸元气长寿,这个本身就不讨喜,让人烦感。男主经历三阶段讲述自己变成可以将鬼抓进意念盒子由害怕到不害怕。搬新家黑板出现文字和对话原来是女黑与他沟通,有意念控制和一些超能力,这和怪奇物语差不多。后来将反派一一杀死,女反吸了全部的去找他们在老旅店PK,最终男主放出所有鬼将他分食,但由于控制不档导致收复不了这些鬼,后烧房子,女黑回家与男主交流,似乎已经变鬼。最好看的是女反意念分身在太空飞到女黑家里被夹手和查大脑信息并被打回。冰柜前看到女黑被玻璃炸飞
看的导演剪辑版本,三小时,不过还挺有趣,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故事类似于神仙斗法,恐怖气氛并不浓烈。
弗拉纳根式煽情多过库布里克式冷酷,模仿的都是些皮毛,单是摄影就差了不止一星半点,剧情更接近超级英雄片,台词常有装逼之嫌,女孩比反派更恐怖,通片都是她虐别人不是别人虐她,真正有关睡眠医生的段落有《绿里奇迹》的意思,但笔墨不多,高潮段落致敬过头了
我的天啊。。。好好的闪灵拍成了迪士尼,库布里克可能要从棺材里跳出来啊。根本就没有闪灵的影子啊,风格,故事,人物都不同啊。单独作为一个故事来说还算ok,但是你硬要用闪灵的ip就有点恶心了。然后,我们的大美人伊万啊!!不仅仅抹去了美貌,连戏份都快路人了。中间的枪战是怎么回事,我差点穿越到了SPN了。。这。。。不知道说什么了。开场的冒牌妈妈跟小孩。。。你至少这个要拍得像啊,看起来简直就是山寨啊。。。对于闪灵迷来说,简直各种槽点。还我的闪灵,还我库布里克,还我的伊万大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