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童话,应该是把生活的真相用诗意的方式告诉儿童,像安徒生那样,把一个小女孩冻死在街头的悲惨命运用那样一种美丽而又酸楚的方式说出来。
可是在我们的时代,我们以为儿童是需要被遮住双眼,回避这个世界的苦难的,所以我们愿意给他们造一个虚假的国度。
那样的国度中,有“什么样”阿姨,有“怎么办”爷爷,可是没有“为什么”叔叔,因为“为什么”叔叔的存在是一种威胁。
他会固执地追究万事万物的由来,比如说:牛排是从哪儿来的?
没错,牛排是从哪儿来的呢?
小小问题就考倒了《马达加斯加》——一部投资上亿元的动画片。
它没办法作出直接的回答,只好把“为什么”叔叔逐出自己的国度,甚至,竭力要让你效仿里面那个天真的狮子ALEX,在大吃特吃美味牛排的同时忽略这个简单的常识。
身为森林之王,狮子本不必考虑这类愚蠢的问题。
问题在于,ALEX是一只纽约城的狮子,从来就用不着捕猎,总是有美味多汁的新鲜牛排送到面前,而且它有3个好朋友,斑马、犀牛、长颈鹿。
反正牛排不缺,ALEX也就从来没有意识到,它的朋友们其实是可以成为它的食品的。
它过得快乐,无忧无虑。
可惜好景不长,ALEX的幸福生活被斑马的一次胡思乱想给毁了。
它和它的3个好朋友也许是永远地离开了舒舒服服的纽约城,流落到非洲的一个小岛马达加斯加。
在那里,ALEX没有牛排吃。
没有牛排吃,ALEX就要吃它的朋友。
《马达加斯加》的故事发展着发展着就这样走进了死胡同:按照好莱坞的逻辑,斑马、河马、长颈鹿肯定不会被狮子ALEX吃掉,而且,它们最终定会感召ALEX,帮助ALEX从“兽性”回复“人性”;如此一来,食肉动物ALEX还是得吃那切成一片片、漂漂亮亮的牛排,但似乎马达加斯加没有牛,也没有做牛排的人。
知道《马达加斯加》是怎么走出这个死胡同的吗?
影片最后,几只企鹅解决了难题——它们让ALEX学会了吃鱼,一粒粒的鱼肉寿司。
去除了影像的叙述也许更有助于还原事实。
看到这里,我们已经明白了,在《马达加斯加》的国度里,“什么样”阿姨已经跟小朋友们绘声绘色地描绘了ALEX和它的朋友们的友谊,“怎么办”爷爷也想出了聪明的办法,解决了ALEX的肚皮问题,“为什么”叔叔却有意缺席,因为电影实在没有办法进行进一步的追问:牛排哪来的?
是不是从一头头活生生的,像斑马那样活蹦乱跳、像河马那样憨态可掬、想长颈鹿那样老实巴交的牛身上割下来的?
为什么吃牛排、鱼寿司无罪吃斑马、河马、长颈鹿、企鹅、狐猴却有错?
影片里并不是没有答案——因为牛排、鱼寿司是别人杀了生加工好后再送来的,因为斑马、河马、长颈鹿、企鹅、狐猴是朋友,而牛、鱼却与ALEX没交情。
但对于儿童而言,这实在是一个可怕的道理。
如果没有把这道理藏起来或者有意岔开观众注意力的话,出品《马达加斯加》的梦工厂完全可能被愤怒的家长们以道德教唆罪告上法庭,尽管它说的是事实,是人性本色,是社会游戏规则,是政治中不变的真理。
事实、本色、规则、真理,都没用,都得花花绿绿的笑料来掩盖。
作为迪斯尼的死对头,梦工厂的动画片多多少少都有离经叛道的意图,《马达加斯加》里ALEX在本能和道德之间的挣扎本来可以演绎出一个足够深沉的故事,可惜,它在中产阶级的伪善面前止了步。
它的国度,仍然不会有“为什么”叔叔的一席之地。
明明现出了不那么令人愉快的事实却想尽花招回避以及伪装,明明触及了真相却不告知,便是伪善了。
看着ALEX梦中飞舞的片片牛排,我们发出理解和同情的笑声,于是电影院中的我们同时卷入一场围绕《马达加斯加》展开的媚俗事件。
伪善和媚俗,当然产生不了伟大的童话。
一直没在意,前几天听说星战的本周票房被它超了上去,不免惊讶了一下,白天和朋友路过影院,顺便看,可惜是中文配音的:(从片头Alex飘扬的秀发开始,就一直不停地笑。
片子一如既往的好,CG加上一贯的动画搞笑,好莱坞在数字动画上越走越纯熟。
最有趣的片断当数对"American Beauty"的恶搞,同样音乐下漫天的红叶换成了牛排;而片子的灵魂笑料显然是那四只企鹅;把船劫持到了南极,感慨"环境太糟了"就又回到了马达加斯加,怀里还揣着防晒霜,做企鹅也太不敬业了吧....狮子和斑马,在最终涉及到食物链问题时,还怎么做朋友,好莱坞动画总是提出这些让人越想越为难的东西,自己却又不好好解答。
么么观影手记19大抢风头的的企鹅和胡猴当木须龙开始念念叨叨聒噪的的对木兰指手画脚的时候,配角的魅力便已经初露头角,到后来蹦蹦跳跳大闹怪物公司满口Kinney Kinney 的小破孩阿布,冰河世纪里那只为了坚果奋战到底的史前松鼠,和史来克抢镜头一路各种插嘴的donkey等等,各路配角纷纷从角落里杀到台前,开始正儿八经的演绎起从前不受重视的自己来。
“配角”的英文是“the supported actor”——可以粗略的翻译成“协助演员”,从这便可以对配角的职能略知一二,不但要协助主角,更要配合剧情,起到调和整场演出的作用。
一出戏单有优秀的主角是不够的,没有好的配角就好像一位孤独的武林高手,出了招儿却没有人能接,岂不成了孤独求败了。
从前的配角还只是本本分分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而这次,从纽约动物园到热带丛林,企鹅和胡猴扛起大旗光明正大的开始抢起主角的戏份来。
话说这四只从纽约漂流而来的动物理应是整部片子的主角,梦工厂的编剧也尽力把这四只的性格设计的足够讨好观众:狮子艾力秉承了史莱克的憨直作风,斑马马蒂则让驴子后继有人,至于那只肥胖的河马和随时需要医药的长颈鹿,似乎属于喜剧里一贯的滑稽角色,没有任何突破。
说到故事情节,从最开始蹦出“the wild”(旷野)这个词便可以得知这是一个困兽想要突破重重阻挠重返自然的“回归”故事,就好像所有的资本主义商业运作模式下产生的片子,窥一斑而知全豹——如果单单是这四个人的故事,恐怕要让观众早早的坠入梦乡了。
不过还好,这次有企鹅和胡猴来救场。
2005年企鹅着实是是火了一把,法国人的《帝企鹅日记》把这个看上去笨笨的种族包装了一下,浪漫的推向全世界。
如此一来,企鹅在我们的印象中便更有一种抹不去的单纯和简单。
而《马达加斯加》里的四只企鹅恐怕是企鹅中的异类了。
和斑马马蒂一样,这四只企鹅强烈的向往着南极生活,“We do not belong here, It’s just not natural!”(我们不属于这里,这太不符合自然规律了!
) 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想要回到南极,比如挖地洞——当然这是不可能挖到南极去的,但却可以让他们逃出纽约动物园——比如劫持轮船——这确实带他们来到了南极,但是他们却发现,南极太冷了,相比之下他们更喜欢有可口食物有温暖阳光的纽约动物园。
它们一路搞怪,虽不是故事的主线,但却给故事则色不少,纵观整部影片,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笑料来自这四只没有名字的企鹅。
如果说企鹅只是在影片的边角中偶有闪现并未带动剧情的发展的话,那么这位胡猴国王什么什么(以下省略几十字)安第斯则在后半段给了我们一个不理所当然的结局。
这为胡猴国王操一口标准的法式贵族英语,喜欢自创歌曲,命令子民和他一起大跳热舞,出一些不切实际且自以为是的点子来拯救王国什么的。
可是就是这样一只胡猴国王带领他的子民为我们创造了余下百分之五十的笑料。
而反观本剧的四位主角,他们似乎并未为本片提供任何娱乐,从这点来说,票房虽然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毕竟梦工厂善于推广这样的喜剧动画,可全部主角的失职倒是真的。
一边看下来,对于那四只所谓主角的记忆很是模糊,倒开始策划起第二次观看了(当然是部分的),因为那四只企鹅和胡猴国王的舞蹈实在令人开心(那么现在你应该知道我想看哪部分了)。
旨在颠覆梦工厂自02年推出《怪物史莱克》之后,便堂而皇之的坐上了好莱坞动画界的第二把交椅,并公然的开始用颠覆行为和老牌动画制造商迪士尼叫板。
在接下来的火拼中,梦工厂继续着对好莱坞大片以及迪士尼经典的颠覆,从史莱克中众多经典童话形象到《鲨鱼黑帮》中温柔的鲨鱼,颠覆如同一剂镇痛剂,用得越多,抗药性越强——如今“颠覆”遍地都是,连对手迪士尼都已经堂而皇之的在《机器人时代》中学的像模像样了。
当主角不能颠覆的时候,责任便交给配角。
于是《马达加斯加》中四位主角的平庸和几位配角的出为似乎也不足为奇了。
配角,这似乎是片等待开发的处女地,但是我却开始怀疑,当所有的桥段都已经用尽的时候,制片商们还能用什么来吸引我们的眼球呢。
亮点小盘点:企鹅的所有出场 胡猴国王的所有出场胡猴国王的法式贵族英语和他的舞蹈片尾曲+片尾字幕 这个有必要解释一下。
片尾曲仍旧是胡猴国王的大作,配上剧中差不多所有出场人物的扭臀舞蹈和字幕,比一般的电影结束时的枯燥字幕有些许的趣味,另外歌也很有意思。
You gonna moving moving , I gonna moving moving, she gonna moving moving , he gonna moving moving……怪怪的节奏听上去却很让人开心呢。
《马达加斯加》做工精细漂亮,浓浓的卡通味,人物有趣,我最喜欢那只小小小狐猴,水汪汪的大眼睛,太可爱了
“马达加斯加,非洲国家,首都塔纳纳里弗。
位于非洲东南端,是世界面积第四大岛。
”我脱口而出这句话时,在谈论这部电影的人不无惊奇,我也不无得意,嘿嘿。
最近才看了《马达加斯加》,很久没看到这么轻松而且搞笑得有水平的片子了。
记得初中的时候看《阿拉蕾》(又译《怪博士与机器娃娃》)的时候,笑啊,岂止是肚子疼,都快断气了。
那是一种特有风格的搞笑。
时隔三年,重温此片,顿时感觉没有那种让我捧腹的感觉了。
是我长大了,觉得那太幼稚了?
还是我的幽默感减退了?
我觉得都不是好事。
随后的几年我很少看儿童片或者搞笑片,要么就是水平低劣让我没有印象。
直到《马达加斯加》,有几个镜头做的真的很有想象力,又一次从心里佩服美国人。
生活如此压抑,一定要想办法放松自己,陶冶自己。
以前我住在海滨城市,每年都会去看海,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心里的烦恼真的顿时烟消云散。
真的,那种宽广,让心也宽阔起来。
就像上海密布的高楼和交大丑陋的宿舍让我压抑一样。
看看电影,K歌,哪怕只是在湖边走走,都那么的愉快。
以前可没这种感觉,嗯,生活质量下降了!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梦工厂继《怪物史莱克》今年暑期档热片,一经上映,票房斐然。
只看了半个钟头,画面精美,一根根毛很细致,好莱坞的技术确实高。
情节,虽然只看了三分之一,倒也完全看懂,梦工厂一贯的搞笑路线。
其他不知道,现场观众的反应十分捧场,笑声不断。
总的来说是部比较好看的动画片,起码在我看来好过去年的《鲨鱼黑帮》,比起“皮克斯”出品自是还有差距。
话唠斑马最喜欢玩口水,将那点口水耍的,绝活啊!
四只企鹅堪称活宝,绝对有组织有纪律,团伙作案完了团伙流窜,在狮子快要饿死的时候竟然想到做鱼生给他吃,那刀工,那叫一个出神入化,我简直星星眼了,倒回去将这段看了好几遍啊笑喷!
结尾那首move,超搞嘢的,听着很有想扭屁股的冲动!
嘿嘿
好看极了!
btw, 我一直觉得david schwimmer长得像某种动物... 看完马达加斯加才知道,那就是长颈鹿没错了 :Dbtw, 还没看过的豆子们请一定要看原音版本,口音是一大亮点
我不喜欢《马达加斯加》系列。
但又不得不承认,在很多方面这是一部蛮讨巧的电影。
先说技术,这是一部2005年的电影,那个时候电脑技术的突飞猛进,电脑动画已然成为动画片领域的一支独秀,其中梦工厂的史莱克系列就堪称业绩惊人的成功典范。
《马达加斯加》是梦工厂和PDI继《怪物史莱克2》之后的又一野心之作,在编导埃里克•达尼尔和汤姆•麦克格雷斯的带领下,影片电脑动画团队不但运用顶尖技术打造出了生动绚丽的影像,还赋予影片以独特的怀旧元素,从而向查克•琼斯和特克斯•艾弗里等传奇动画元老致以崇高敬意。
麦克格雷斯说:“我们深受3、40年代经典动画影响,当时动画片的幽默效应多数源自人物的动作和外形,我们认为《马达加斯加》应该一脉相承,并且需要更进一步。
”达尼尔补充道:“我们的人物非常风格化,而且并不基于现实,所以我们可以借助人物的动作和外形造就出很多乐趣。
这些人物的创作灵感源自二维动画,但最终完成于电脑的三维世界。
因为这是一部动画片,所以我们可以尽情发挥。
”制作人麦瑞尔•索瑞亚赞同道:“这部电影比我们之前的任何作品都更卡通,我们在人物和影片总体设计上都采用了这种风格。
”在本片中,电脑动画技师需要使用一种叫做“压缩和拉伸”的视觉技术。
作为经典动画片的标志性特征,压缩和拉伸是动画技师让物体变形并随即复原的方法,用于表现动作或冲击。
虽然画笔能轻而易举完成这种效果,但用电脑却异常艰难。
麦克格雷斯说:“在过去,电脑中压缩和拉伸的幅度非常有限,所以我们面临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突破这一瓶颈。
PDI及梦工厂的技术人员创造了一种高水平系统,运用这种系统,动画技师可以尽情推拉伸展而又不致破坏物体。
”这个电影主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
当我们这些厌倦了城市的人们嘴里心里脑子里处处都是抱怨时,不如冷静下来想一想我们真的渴望逃离城市么?
影片里的几个主角,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不,应该说是一个,斑马,Marty,它在纽约日复一日的繁华里觉得无聊和疲惫,它开始想念墙上的那片天地,有澄澈的湖水,有绿油油的草地,有繁盛的森林,它想象着那里,有清新的空气,可以自由的奔跑。
它渴望自由,渴望解脱,对这个繁华喧嚣的都市,它的疲惫越来越深。
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工作,回家,路途,淹没在城市的钢筋水泥和车水马龙里,繁华,喧嚣,热闹,却疲惫、孤寂,而有些疲惫和孤寂,无处言说。
日复一日。
也许,需要的,是一个可以自由呼吸的场所,是一个可以让人忘记城市喧嚣和疲惫的场所。
Marty渴望的场所,在都市外,也许不远,一个夜晚便可来回。
而它不知道,一个举动,改变了几个朋友的路途。
此后,它们都将在流浪,从一片大陆到另一片大陆,跨越海洋。
Alex,纽约动物园里的国王,从幼年开始日复一日的表演,获得人们的欢呼和喜爱,用它的表演换取舒适的生活,可口的牛排。
它内心善良,嗜肉,许多年来许是没有感觉到饥饿,所以与朋友相安无事。
直到在另一片大陆,饥饿,疲惫,还有对无知世界的恐惧,它内心深处的欲念渐渐觉醒,它才知道原来它是狮子,百兽之王,食肉。
然尽管饥饿,它依然对朋友忠贞,不背叛,不离弃。
朋友之间,可以打闹,可以嬉戏,可以调侃,可以争吵,但最重要的,危险来临的时候它们一直在一起,共同面对。
它是强者,虽然不自知,但依然可以保护朋友不受伤害。
Marty,一只生活在都市动物园的斑马,它一直不知道它究竟是白底黑纹还是白纹黑底,它不似身边几个朋友对现有生活满足,它想要离开,即使是短暂的时间就好,它想要到野外去,也许内心深处有一种呼唤,让它想离开。
它对Alex的友谊深切而长久,坚守着朋友之间的不离弃,Alex的勇敢和坚持,其中有Marty的支持,有了Marty,Alex才变得更勇敢。
Gloria,雌性河马,在这个四人组里,它是唯一的雌性,所以从始至终,它都是那个母亲的担当者。
它们失了分寸的时候,有它在中间调停;它们争吵的时候,有它在劝说;它们没有主意的时候,它仍然保持着理性。
就像一个家庭里的母亲,给予柔情,给予温暖,是温柔的力量。
Melman,一只体弱多病的长颈鹿,瘦弱,似乎在队伍中没有明确的分工,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很关心,对了,它还负责搞笑,负责呆萌,一直有一种喜感。
也许存在感不强,却是队伍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几只动物在一次偶然的出走下被流放至非洲,几只并不甘愿,但在企鹅特工队的助推下,远离,逃亡,容不得它们选择。
瑰丽却充满危险的马达加斯加,可爱温驯的狐猴,高大的猴面包树,草地,湖水,茂密的森林,于它们而言显得陌生,且困难重重。
它们渴望回到都市,回到动物园安逸舒适的生活。
Alex的本性渐渐显露出来,而三个朋友,只有帮助它,才能一起渡过难关。
但其实,第一部里,它们面对的危险,也仅仅是狼,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是几个人是否坚定的内心,是Alex的心魔。
当然,毫无悬念,最后他们一定做到了。
那种渴望离开却又充满担忧的矛盾心理。
离开熟悉的环境,渴望自由宁静的生活,有了自由,危险也伴随着,于是渴望以前舒适的生活。
创作团队将人的内心渴望加之在动物身上,借此表达出来,是人类社会高度繁华下的产物。
在这个主题下,这部影片里,似乎缺少了一些可以让人动容的东西,四个主角,抢了风头的是企鹅特工队和疯癫的狐猴国王。
也许,这仅仅是一部动画片,是适合孩子的片子,孩子可以在里面寻找到欢乐,学会团队合作和友情,学会不离不弃。
而成人,也许只是发现了那一颗渴望自由渴望逃离的内心,是动物们想要重回自然之心,原野之心。
仅此而已,你就只能当它是一部纯粹的动画片,不能深究,否则,将失望无比。
也许我是第一个反面意见的人。
不喜欢把动画稿这么多深刻的寓意在里面,关于狮子吃斑马的设计,更是糟透了。
要么就童话般,狮子和斑马是好朋友;要不就现实些,这样变来变去会把小朋友搞糊涂di。
吸引我的最初是影片的名字,非洲第一大岛,世界第四大岛,五音节的词呵呵,很有意思,一如老友记里rose给长颈鹿的配音。
好莱坞动画一大乐趣就是从动物有着明星脸
笑点比较少,4d效果一般但是很有想法,椅背会震动,蛇出来椅子下咕噜咕噜,飞天的时候一阵阵凉风,最可怕的老虎淋水的时候居然棚顶人工降雨。我会告诉你们一群老鼠窜出来,椅子下面兮兮梭梭的风快把我吓哭了吗?
如果鱼也是狮子的朋友,那狮子怎么办?心还是比胃大么?
梦工厂出的动画,除了《功夫熊猫》系列之外真没有我喜欢的……
不可否认,我一直是动漫电影的忠实粉丝。。。
食肉动物alex在这个组合里真的很奇怪,美国式的幻想故事总是这样
虽然情节有一点匮乏,但是作为一个动画片,它还是非常萌和搞笑的!alex饿饿我好心疼呢,为什么不吃一个fossa填个肚子!
10年前那会,我看了好几次,每次看到10几分钟都忍不住关了,实在是看不懂这些美式笑点。之所以给二星,是因为不能跟那些彻底的垃圾比如汽车人总动员之类同分。
太可爱了,好好笑啊!早知如此,当初买盗版好了....
电影院热闹的氛围被我们的甜蜜淹没了,后面的小朋友惊恐的看着我们的举动。
企鹅比较有趣,呵呵
还不错,其实往深了看,还比较有深意。
2012-7-19GS,很欢乐的电影,当在一个安逸的东西呆久了,就会忘记 自己的本性。这是动物和人类共同的悲哀。好想和你儿子一起看这个。你懂的,可惜你不给我这个机会,你觉得我是在破坏,其实你不知道,是你先破坏的。很欢乐的电影,有治愈系功能。
高潮太少,除了动物们逃离动物园那段很精彩之外,其他的都很乏味、无聊。四个主角也没啥亮点,除了呆萌的长颈鹿还算不错,其他再没了。反倒是配角四只企鹅才是最耀眼的。反派更别说,渣出翔了。。。
毫无想象力的主题公园,梦工厂的很多动画都是圈钱之作
别瞪我,保持童心又不是什么坏事~
确实不好看。没什么剧情。画面也没有Shrek的好。只不过有些台词还满好玩,比如:我到底是白底黑条还是黑底白条呢?普通话的配音还不错。
一群动物园逃出的动物,穿越城市,沙漠,丛林的冒险故事,有趣的使坏的企鹅,一直想“放飞天性”的狮子,所有的生物在饥肠辘辘的狮子眼里都是切好的肉片,这部的动物形态很有趣,有点像剪纸一般的边缘被切的整整齐齐。评分:6.5/10。
绝对被企鹅圈粉了
无聊得快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