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见乌鸦《玩命速递》(其实个人更喜欢当年的民间译名《非常人贩》)这套电影不知在各位心中的地位是怎样的,从小弟的角度来说,是比较喜欢的。
因为个人是比较偏爱带有B级片风格的动作片。
来自吕克·贝松主导的这套动作片故事俗套但简单粗暴,节奏明快,动作养眼,香车美女等等非常适合俺这类从90年代一路追过来的动作电影粉丝。
这些电影野心不大,但追求的是那种瞬间爽快的观影体验。
《玩命速递:重启之战》从片名来看就是当年三部曲系列的重启,实际上也是翻拍,类似于《蜘蛛侠》与《超凡蜘蛛侠》之间的关系,但观众关注这套电影其实主要在于当年的演员杰森·斯坦森。
新版电影在没有斯坦森的情况下作何表现,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这部《玩命速递:重启之战》究竟效果如何。
吕克·贝松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个电影人,因为他不但能够导演出很多名垂影史的电影如《碧海蓝天》、《第五元素》,同时创立了欧罗巴公司,自己也能够监制、编剧出大量商业电影,这些电影成本不高,但往往代表着商业爆米花电影的顶级水准,其中《玩命速递》系列就是典型的该片。
这套电影的故事都很简单,弗兰克·马丁,一个退伍军人,经营着自己的私家车担任货运,私家车不必担心货物被查,同时自己军人的背景相当为货物找了一个靠谱的保镖,不管自己服务的对象是是银行抢劫犯还是国家领导人,他更关注协议与原则。
简言之,一个为金钱而生的暗黑uber司机,有着身手不凡的本领和超凡的车技,从第一集他偶然接到一单货物,发现是一位美女(第一集里是舒淇)开始,这个模式便沿用至今。
可以说,当年吕克·贝松所创立的这个故事模式非常新颖,融合了街头竞速与警匪电影的双重特性,特殊的运货模式、特殊的货物、以及万变不离其宗的阴谋论,加之快节奏的动作片技巧,几乎可以看做是缩小版的《速度与激情》。
这个系列发展到重启之作,故事其实完全可以忽略,毕竟在为这套电影而来的观众早已摸清了该系列故事的一贯走向,也没几个是冲着电影的故事来看电影。
本片的故事完全没有脱离该系列的一贯模式,毕竟当年第一集所创立的故事模板本身就格局毕竟小,故事方面施展空间真心不大。
一个uber司机带着美女货物遭遇各种阴谋和险情,故事梗概一张横格纸就能搞定。
本片有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大量阴谋论,在此基础上最大的变化就是弗兰克对待货物的状态,从第一集的“胁迫”、到第二集“友情协助”,再到第三集的“被迫协助”,如今这部《玩命速递》,竟然玩起了“反胁迫”,弗兰克深陷阴谋漩涡,险些被“货物”玩死。
这样一来,是在原有模板故事上加深了迂回和曲折,但也就那样。
故事有变化当然是好的,只不过在一部以动作为主的电影中,故事深度实则有限,还是那句话,《玩命速递》的故事格局本身就不大,再变能够变出几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玩命速递》在电影格局的纵向方面受到原有模板的限制发挥有限,那么只能在横向方面,所谓的横向,当然是这部电影的动作场面了。
本片在动作场面方面是没的说,且有点好莱坞大片风范,大量航拍和回旋镜头,飞机、摩托艇、摩托车等激战追逐,海陆空全方位特技,同时引入大量阴谋论中的限时任务,只会让电影的节奏越来越快,显得更为紧张紧凑。
个人是比较偏爱这类动作片。
废话不多,上来就硬碰硬开干,加之快节奏飙车场面,速度感极强,在碰撞、翻车等场面上大做文章,直来直去、硬碰硬的原始版互拼手法,这样一来,镜头简单直接,少了一丝跑车翔驰的美感,多了一分暴力互飚的畅快。
其实电影的动作理念有些类似如今的《速度与激情》,脱离了竞技的束缚也让暴力飞车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再来说下主演,来自《权力游戏》的艾德·斯克林接替斯坦森饰演弗兰克,这位总感觉长得很像尼古拉斯·霍尔特,别看眉清目秀但肌肉大条,其角色定位基本上遵循了杰森斯坦森的风格,硬汉底蕴十足,且说实在的颜值比后者要高,也算是吕克贝松力捧的新人。
还有另一位“主演”——弗兰克座驾奥迪车,从第一集的宝马750到第二、三部的奥迪A8,直至本片中的奥迪S8,让奥迪几乎成了该系列的标志。
其实这类作品最大的优势在于赞助商,就像《速度与激情》中的道奇和《变形金刚》里的雪佛兰,以车为主题的电影,赞助商必须舍得花钱,导致撞坏的车辆也会更多!
司机换人,然而味道还是没变,奥迪还是奥迪,司机还是老司机。
厚,刚才打了一大堆字居然就这样给我跳走了!
司马!
由于心情不好,三星换成两星,谢特。
我知道这是奥迪、奔驰、依云、苹果共同赞助的了,真的知道了,不要一遍又一遍去提醒我这个事实,就算你打再多广告我也不会买奥迪的(是因为买不起呵呵)。
全片最大槽点——女主。
槽点太多,以至于我看男主都帅气了起来(本来就不差啊!
)首先,女主的颜值过不去。
当安娜——没错,就是安娜。
当她开始呜咽的时候我清楚地听到了内心的声音:“千万不要是女主啊。
”OK,被打脸。
她不仅是女主,还是一个额头上一颗痘痘能长15年的女主,开挂呢,多厉害。
颜估计是扔到国内偶像剧都当不了女主女二女三的水平吧?
还显老,无限显老,老得我好慌。
其次,女主的头壳有问题。
12岁打工回家被麻麻卖给皮条客大佬,因此怨恨该大佬以及他的同伙,于是花了15年策划了这场复仇?
Excuse me?
哦,我想起了你是开挂的。
这策划在影片中半点都没体现,一点说服力都没有,只能逼自己去相信女主真的有那么牛逼,能够搞到枪支以及那么多情报。
再次,女主的行为low到家。
绑架父亲逼着奥迪司机男主去帮她完成复仇——妹子啊!!!
你说你都干了啥啊!!!
全程男主替你擦屁股收拾烂摊子还要和你上床,男主冤啊!
事成之后你还用枪指着人家!
HOLY SHIT!
而且最后一幕躺在别墅泳池边的躺椅上给牺牲的三个妹子家人转账这一幕真的好low 好low+10086。
女主吐不完的,让我喝口水,说说男主。
男主还是比较欣慰的,装逼像模像样的,都有点爱上他了。
低音炮so sexy,身材杠杠的,打斗戏有几处可圈可点:消防栓喷水、抽屉打斗、机场飙车、机下救人,把装逼二字发挥到了极致。
只是一个眼神就爱上女主这点我真的理解无能,包括近期大部分动作、科幻片都是这样,男女主莫名其妙就相爱了,为了相爱而相爱,一点都没有说服力。
好吧,整部电影就是大写的没有说服力,纯粹看的过程中爽爽,事后想起真是日了狗的心情。
两星吧一星给了苦逼的制作组,一星就给还不错的父子档吧。
先说一句s8看着挺帅的。
第四部真心糟蹋以往的名声,先不说把我森换了,男主那精瘦的身材只能让我想起小受,主要成员的一口歪牙,我也是纳闷怎么能这样纯天然的一点都不含糊呢?
(请自行脑补梨花抠鼻形象)女主成功印证化妆的重要性,不过从头到尾我都觉得她长相一般,身材一般,几乎没有什么演技。
其实有一个女配挺好看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中国有投资,所以影片的山寨味儿略浓。
剧情也很奇怪,男主满是尿点的格斗,不知是动作指导没什么经验,还是演员没经验,感觉与前三部的打斗场面相距甚远。
还有要离开时的无脑打斗(直接开车跑了不就好了)。
最后三个女配简单粗暴的相继死去。
第一女配角挺身而出中弹身亡;第二女配角慌乱之中被大boss一把搂住当盾牌死掉(这女的也是傻啊,那么乱也能被抓住);第三女配角转移资金最后开心的被boss压寨夫人从背后开了一枪(秘密行动倒是一点都不注意周遭安全情况啊喂)。
唉,只能求我森回归!
开头是俄罗斯黑帮与受压榨的女主角,这让我预感到接下来的整个故事氛围想必会是非常凝重压抑的。
结果男主角一登场我的猜想就被证明不成立了。
他本人倒没什么,忧郁的眼神、稀虚的胡渣子、神乎其技的拳法,真正屌的是他那辆车。
奥迪有什么了不起,我也有,还是双钻的。
本片这个汽车广告的植入,粗暴到让人不免怀疑导演是在故意放大这种由广告带来的违和感以制造蠢萌的笑点(就像《万万没想到》等网络剧做的那样),貌似纯粹的汽车商业广告在展示汽车方面用的力道都不如本片猛。
男主角作为一个非常讲原则的老司机,最大的原则就是没有原则,被女主角和他老爸溜了一整集。
听说本片饰演弗兰克的艾德斯克林为了这么部电影而推了《权力的游戏》,我真想抽死他。
追剧最反感中途换演员了,特别是我对艾德斯克林演的达里奥还颇有好感。
他恐怕也是瞅准了本系列重启这个机会,想趁机一跃当上系列电影的男主角。
经典电影系列的成功重启确实可能让演员一炮走红,比如现任007丹尼尔克雷格。
但在好莱坞商业片越玩越大的当下,依靠欧罗巴这家实力不算特别雄厚的法国公司想让自己成为杰森斯坦森第二恐怕没那么容易。
我倒觉得如果艾德斯克林不是这么急着想拥有自己主演的电影系列,而是潜心再演两年电视剧,没准能赶上下一次007换演员。
当然,如果艾德斯克林碰到的007剧本是像今年《幽灵党》这个水平的,那他的星路估计得比现在更黯淡。
我对本片的全部好感都来自同期那部007电影的衬托。
两部电影有个共同点,就是最值得一看的都是法国美女。
整个故事基本上都是安娜弄的大新闻,她身上有点蛇蝎美人的感觉,最后好姐妹都被连累死,弗兰克以及男主角弗二代这爷儿俩、俄罗斯黑帮分子们全都被她耍得团团转。
如果最后关头她突然露出狰狞面目连主角一起干掉了我也不会觉得意外。
但最后还是让她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了,而且还散尽千金,表明她虽然杀人、防火、绑票、下毒、骗炮、盗别人网银,但她还是个不贪财的好姑娘。
果然是样子好看就都能被原谅。
就像吕克贝松一直不遗余力的用他出品的电影黑自己国家的治安状况,但同时又不忘了展现她的美好风光,所以就算一路上除了血光就是硝烟,这些电影仍然成了法国风光的极佳宣传片。
比起没节操的汽车广告片,作为法国旅游宣传片的这一重身份还是很能让本片挺直腰板的。
开车偷运几个长腿美女逃跑、中途有长腿美女死于非命、男主角性格模糊、女汉子威武雄壮能顶半边天、都是拍到第四部然后换男主并重启,这么说起来,其实本片跟上半年的《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也有点像。
动作片有不同的风格,有“糙”的,典型代表是《疯狂的麦克斯》;有“绚”的,典型代表是《复仇者》以及类似的带点科幻元素的动作片;还有“巧”的,典型代表嘛,可能有人想说《加勒比海带》或者成龙的功夫片,但我想说的其实是《猫和老鼠》。
本片毫无疑问也归属于第三类,当然前两类的风格它多少也沾一点,不过动作设计上还是以小巧精致为主(同样的,前两类的电影业不可能完全没有“巧”的成分)。
本片中最能体现这种“巧”的我觉得有两个地方,一是那场“抽屉大战”,还有就是开车钻登机通道。
这种动作设计像我这种对细节严谨性要求不高的观众是最爱看的,因为在视觉呈现上很有趣味性,但也往往会被更严苛的观众吐槽“何必呢”,因为这种戏份常常有舍近求远、故意卖弄之嫌。
不过话说回来,电影看的不就是他们在卖弄嘛,不然像猫抓老鼠,如果汤姆真的像现实中各位猫奴供养的猫主人一样步步为营、辣手无情,那还有什么好玩的(然而现在的猫奴们貌似往往也不舍得劳累自己主人的贵体让他们去抓老鼠了)。
对于这一类的动作片,就把它当做是一场有西服、有豪车的马戏表演就好。
每种类型的动作片在视觉表现上各有所长,无所谓孰高孰低,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你把电影拍成了汽车广告就一定会被喷。
不过如上面提到的,跟好莱坞的大佬们比起来,吕克贝松的欧罗巴影业实力算是比较薄弱的,因而对赞助商妥协得多一些以换得更多资源,这方面也能理解。
本片主角的老爸好歹也是个前特工,却像《圣斗士》里的雅典娜一样一而再再而三的被绑架,除了有一段同时给两个(还是三个?
)女施主开光的戏份之外,并没有展现出更强的战斗力。
与其说他是被几个女施主绑架了,倒不如说他是同情她们的遭遇而主动帮忙,一些鬼点子说不定都是他想出来的。
主角两父子都叫弗兰克,而且身份背景相似,这让我一度怀疑这个老弗兰克该不会是老版的主角吧?
不过转念一想,这可能性应该不大,不然本片就不应该拍成汽车广告,而应该拍成生发水广告。
一边看一边想,fuck?!
这难道不应该是今年应该出现的007 ?!
相对今年让我失望的007的火爆场景,这无疑也算是又一个安慰,另外安慰来自于碟5。
男主,五官不够大气,但是身材很正!
身手不错。
1.2.3.4.5都是女配,不愧是有法国参与的电影,黑帮大佬总是那么容易接近,and 各个女性角色都是满脸的东南西北欧的五官和身材,唯一有看点的镜头是女主脱衣半露pp的画面,nice ass! 说真的,007有没有考虑换一下编剧...
不太喜欢这个名字,有前几部吗,可能有什么关联吧。
看了百度的简介,似乎与剧情有点出入,还是我没看懂剧情呢?
美女帅锅是很抢眼,他们是被坏人逼良为娼,她们是怎样有高技术的呢?
可以随意取指纹,转账?
还是因为精心设计的成果呢?
很多评论说,奥迪的广告,在这样的提醒下,我也下意识的注意了车,豪车与警车相撞,警车被撞得稀巴烂,豪车竟毫发未损。
看到飙车,自然会想到《速度与激情》,具体情节我都快记不得了,但是那电影的确给人震撼与激情,这是这部影片无法比拟的。
内地绝对不会拍这样的片子,不考虑技术,成本等问题,单从帮助罪犯逃脱,飙车过程中多辆警车破坏,警员伤亡,男猪脚就是个暴徒,我们不宣扬个人英雄主义。
自《玩命速递3》08年11月上映至今,玩命速递已经离开了我们七年之久,但是我们漫长的等待并没有使这个经典的系列淡出人们的记忆,而是慢慢酝酿,发酵,如今,7年的等待终于迎来了玩命速递的回归。
《玩命速递1》2002年10月11日在全美的2573家影院上映,放映的首周票房为910万美元,最终全美累计票房为2530万美元,而海外累计票房为1863亿美元,最终全球累计票房为4392万美元。
《玩命速递2》2005年9月2日在北美上映,放映首周末便斩获2000多万美元的票房收入,位居票房榜该周冠军 。
而影片于2006年的情人节当天在中国内地影院上映,打败所有爱情电影,以64万的票房位居票房冠军。
《玩命速递3》2008年11月26日在北美上映。
影片于2009年2月12日在中国内地正式上映,放映首日的总票房达1400万元,已超过了《非常人贩2》创下的纪录。
2009年2月14日情人节当天,影片在中国内地的总票房高达1500万元。
截止2009年2月17日,影片的首周末内地总票房已达3000万,已超过上一集票房总战绩。
《玩命速递2》,《玩命速递3》分别在2006年与2009年的情人节档期上映,并先后刷新了情人节档期的票房历史,玩命速递系列在国内的受欢迎程度足以一观。
如今的《玩命速递4》虽然没有继续选在情人节档期,但其对国内影视票房的强大冲击力仍旧是可以预见的。
《玩命速递4》在2015年9月4日与北美上映,并且票房喜人。
在当期全球周末票房榜上以1710万美元的成绩力压《冲出康普顿》与《谍中谍5》抢得榜首之位。
可见这个经典的系列仍然充满活力,仍然拥有足够的吸引力。
从2006年《玩命速递2》以及2009年《玩命速递3》引进国内时的火热反响以及《玩命速递4》北美的票房成绩来看,相信11月20号《玩命速递4》依旧会如06年,09年一样,在国内掀起一阵票房风波。
《玩命速递》的潮流将再次到来。
那个信封里装的金条也不够买一辆奥迪S8吧??????
男主上来就是一张我最拽就怕你们不知道我很牛逼的脸!
我是为了凑字数的。
我是为了凑字数的。
我是为了凑字数的。
我是为了凑字数的。
我是为了凑字数的。
我是为了凑字数的。
我是为了凑字数的。
我是为了凑字数的。
我是为了凑字数的。
我是为了凑字数的。
我是为了凑字数的。
我是为了凑字数的。
《玩命速递:重启之战》,早前听闻该系列被重启,将杰森换成新星,原本期待能有不一样的效果甚至超越。
结果看完发现,动作场面故事套路没有新意,在一些细节上不细心,几乎等于白干。
不过美女挺多,估计导演只注重这方面了吧。
配音,我看过的孟丽导的算好的,特别是三个女郎非常适合。
总之,爱看不看。
最后反派一号拉着女一号上了奔驰大G,看着这么牛逼的车我以为男主肯定驾驶奥迪跟奔驰拼一下,木有想到,男一号飞身踹碎了大G车窗玻璃,踹飞反派,解救了美女,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镜头一转,大G车窗玻璃好好的😄……至于说金发美女中了一枪第二天没事人一样,迅速恢复作战能力等等,就非常好理解了,看了奥迪广告片,我有钱了还是买奔驰大G,自动换玻璃,欧耶!
2015.11.24激情依旧
龙妈炮友的颜也没支撑我看下去
预算:2500万首周末票房:735万北美票房:1602万全球票房:7262万上映日期:15.09.04上映周数:11周分级:PG-13最高院线数:3434北美最高排名:4
同样的配方,片子倒是全程战斗不休没有冷场,但新弗兰克魅力远不及杰森斯坦森的弗兰克,所以后续就难以为继了。
小白推荐,啪啪啪啪啪。
杰森不在,奥迪与苹果齐飞(还有什么依云纯净水啊)。内容、动机无,感染力无,只剩装B和广告。
s8帅呆!ˋ( ° ▽、° )
免费票!!先就上名字。cgv 明晚八点。我觉得很好看啊。配乐很燃,男主很帅。的确是奥迪的广告。但是很好看啊。s8的安利也很好。男主人帅。有风度。雅痞。打斗干净利索。以弱胜强。女性角色,身材火辣劲爆。取景优美。配乐有劲道。个人认为比007 幽灵好,比碟中谍5差一点。上周看的邦德实在是太
老爹这软肋 被拿捏的死死的
是我偏心吗?我觉得男主比坦森差3800倍啊,坦森的男主除了硬汉和动作之外,有一种无奈的喜感。
男主有些雅痞帅,不过没有老版斯坦森那美经典。
挺有意思的 虽然有点点装逼 但我不是很讨厌Audi
反正我觉着男主颜好,广告都可以忽略
片子有点闷骚,奥迪怎么撞都不破啊
一星给动作,一星给男主倒三角。
我想问这是什么鬼???原来老外也有直男癌。父子俩玩弄一群妹子为两人卖命最后满载而归,这是什么故事,是什么样的价值观?也是够了!
audi s8宣传片
大写的奥迪苹果广告啊!动作这些还可以,俊男靓女酷酷的。大叔很帅气!
渣渣豆瓣把骗钱片子放到片单
剧情硬伤,看的算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