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温了一下,实在是不喜欢这角色。
自己老丈人卖鸦片被枪毙了,天天在这狗叫着“戴天理你用阴谋诡计害死我老丈人”。
在他的理念当中,自己老丈人卖鸦片赚带鲜血的钱完全合理,戴天理你举报我老丈人干坏事就是奸恶小人,要不是你戴天理举报,我老丈人天天卖鸦片害人赚钱过得多舒坦!
最后抗日牺牲确实值得赞赏,但是这种脑残三观属实恶心,和他媳妇一样,自己人作恶当做看不见,别人把他做的坏事举报了就是罪该万死。
本来只是想写个短评,但是完整的看完了之后真的觉得不错,郭靖宇的片子属于大陆电视剧中不错的。
而且从他的片中总能感受到他对热河那种浓浓的乡情,就像读胡塞尼写阿富汗的小说一样。
那种值得人尊敬的自豪感。
重新看的时候发现前面真的还不错,挺好看,而且于毅太抢戏了,其实他戏份很少,给人印象却深刻,总觉得哪儿都有他。
故事到了民族存亡的时候画面总有一种话剧舞台的气息在,巍子高超的演技是让人知道你在演,可是却被带入情绪中。
很多片段都让人流泪,真的感动。
到了某些时候,人性的恶和美好并存,天使与魔鬼同在。
最后一集,郑重的打出四个字——献给母亲。
只要简单搜一下背景资料,就会知道,剧中戴天理的孙女,杨淑珍,就是导演郭靖宇和杨志刚的妈妈,以作品来完成对母亲的敬意和爱意,足够了。
杨妈妈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为自己和自己的祖辈献上这样的作品,是为了告诉后代,有些历史,不能忘却,忘却历史,等于二次屠杀。
早逝的杨妈妈,您安息,您的家族为中国民族做的一切,就算别人不知道,您的孩子,您的后代,也都会铭记。
兄弟如女人,女人如衣服对于《勇敢的心》与《打狗棍》,这两部被男主未必是好事,反而带了种天生的罪。
即便你是他的救命恩人,可他还是会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你。
拿戴天理来说,方梦桥都要坑死他和财神,媳妇也因此早产,都和他拖不了干系。
可戴天理却还是“他不是这种人”,不知是宽容还是愚蠢了。
而对那素芝,哎。
1、戴天理刑场前怒斥姜都统,够热血,够男人,尤其那句“打狗棒,专打疯狗恶狗,杆子帮保家卫国兴邦”,一下子整个剧的精神都出来了,是勇。
2、鸡冠子山上秀才、财神护戴天理,秀才宁死救戴天理,而财神更是油锅捞硬币,是义。
3、戴天理以为那素芝死了,埋衣塚时,那素芝出现,戴天理的落泪,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是未到伤心处,戴天理传奇一生,英雄一生,可以流血,可以受伤,但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就是对那素芝的感情,既有深爱,又有愧悔,失而复得后的落泪,让人心酸,这是情。
4、悲壮的婚礼上,戴若冰和高镜湖慷慨赴死,戴天理为其举办婚礼,太凄凉了,太悲惨了,人间至悲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何况最后戴天理那句,一路走好喽!
更是令人泪目,既有不甘,又有悲愤、还有悲壮的决绝。
这是爱。
5、剧集最后,戴天理脚筋被挑断,用手支撑走路,落合介要砍掉戴天理双手,那素芝拼死充上前,把戴天理搂入怀中,戴天理微微一笑的那瞬间,任世间风云变换,任敌人百般折磨皆可面不改色,但看到心里爱着的女人终于与自己无代沟走到一起那种释然,太震撼了,这是净,纯粹的干净。
6、最最虐心的是财神、裁缝、小巴子等人赴死,真的真的太惨了,至今不敢看第2遍。
刚开始是家里长辈在看,戴瀚霆拿大刀准备劈人那个镜头,当时觉得挺搞笑的,就一直看着,才发现是从清朝刚灭亡开始的。
在众多雷剧 神剧中,没有抗战爱情,也没有手撕鬼子这种桥段,唯一让我觉得不太好的是杨志刚,您说话能别一字一句的来吗,说快一点给人感觉会更好,当初演《江塘集中营》时相当不错。
全局雷点有两个:一是戴天理脚筋被割断后居然能找到外国医生给接好了,二是剧末那一句“中国共产党万岁”。
那图鲁演得很不错,老二婶也行。
刚开始是家里长辈在看,戴瀚霆拿大刀准备劈人那个镜头,当时觉得挺搞笑的,就一直看着,才发现是从清朝刚灭亡开始的。
在众多雷剧 神剧中,没有抗战爱情,也没有手撕鬼子这种桥段,唯一让我觉得不太好的是杨志刚,您说话能别一字一句的来吗,说快一点给人感觉会更好,当初演《江塘集中营》时相当不错。
全局雷点有两个:一是戴天理脚筋被割断后居然能找到外国医生给接好了,二是剧末那一句“中国共产党万岁”。
那图鲁演得很不错,老二婶也行。
首先,想说的是,在《打狗棍》中可以看到导演郭靖宇的态度和情怀,以及他对这部作品的尊重。
在各种抗日神剧,抗日雷剧盛行荧幕的当下,他是想拍一部抗日题材的宏篇史诗巨作,亦或是能在中国电视剧史上留下分量的一步艺术作品。
这部剧中,汇集了高明,王奎荣,巍子等一众老艺术家,老戏骨。
他们的表演,对角色的诠释也是十分到位,为这部剧增色不少,总体上也撑起了这部电视剧的艺术等级。
并且,在每每感人或者充满情义的片段,剧中响起的背景音乐,更是将这些情怀释放到最大化,也无疑把观众的情绪进一步带入戏中,让观众的情绪推向高潮。
但看完《打狗棍》后,总体给我的感觉是不够过瘾,这部剧还可以更好。
诚然,电视剧的选题很多色,角度也很独特,但总觉得编剧不太给力,《打狗棍》剧情稍显拖沓,也有好些地方的逻辑不够严密,有点草草应付的感觉。
如果,这些地方不加以控制,任其发展,估计就会出现雷剧的影子。
另外,导演郭靖宇的能力毋庸置疑,之前他给观众带来了《铁娘子》、《樊梨花》两部叫好又叫做,很具有说服力的作品。
但这次的《打狗棍》,或许是全剧70集的长度,郭导对这部长篇史诗巨作缺乏一点总体上的把控以及驾驭能力。
局部的片段表演很到位也很精彩,但总体连接起来,就有一点缺乏说服力和协调力。
个人觉得,有这么好的题材,这么好的演员,《打狗棍》如果再耐心打磨下,还可以更好,能真正升华成一部艺术作品。
但或许是,投资方,市场不会给郭导更多的时间去准备。
所以,电视剧呈现出来,就是不够过瘾,导演想表达的情怀,未必全部呈现出来了。
居中有些地方或许能促动观众心里的柔软处,但这种带入感,这种情怀很快就被剧中的一些稍带狗血的片段冲散了。
《打狗棍》该剧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该剧讲述了热河“戴”、“那”两个家族半个世纪以来的恩怨情仇,以及以戴天理为首的民间组织“杆子帮”的抗战传奇故事。
该剧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极富悬念,人物形象丰满。
既有扣人心弦的家族恩怨,也有令人扼腕叹息的儿女情长,还有畅快淋漓的革命斗争史。
再加上该剧演员精湛的演技塑造出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荧幕形象,为该剧的成功锦上添花。
也说老二婶:老二婶,是《打狗棍》这部电视剧里一个重要人物,从老二婶粉墨登场,到遭日本人暗算,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可以说这七十集鸿篇巨著前四十几集,每集几乎都有老二婶的戏。
老二婶初次给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有钱大户人家的花花公子,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也许是五毒俱全的恶少,然而,他的爱好只有一个,那就是听戏,唱戏。
从这个层面上说,观众对其讨厌,但不是十分的厌恶,充其量只是一个娘娘腔十足,不男不女,满足于现状,称霸与鸡冠子山的山大王而已,他渴望得到用二十根金条换来的媳妇那素芝的爱,也希望给予那素芝爱,但是,他的不男不女,除了在权力上给予那素芝的某种安全感,和高位尊贵而外,他给予不了,几十年来,这种压抑,养成了他对那素芝唯命是从的性格,只要那素芝高兴,他什么都可以做。
到此,我真的不想再看到这半个爷们也够不上的男人,也不明白导演着力塑造的这个人物目的何为!
当然,老二婶也有性格善良的一面,戴三斤被耗子偷上山之后,他没有为讨好那素芝,而置三斤于死地,而是把三斤放到了荒郊野外过了一夜(呵呵,这当然是浪漫主义手法了),而后还是把他抚养成人,不能不说,三斤成人的这二十年,老二婶也给予了他父亲般的爱(我们可以从三斤偷着下山,老二婶着急惦念的细节体会得到)。
对老二婶的看法的转变,就是他跟戴天理联手打鬼子,结果,消息走漏,遭小日本埋伏,老二婶奋不顾身,浴血奋战,马革裹尸的哪一出戏,老二婶一改往日娘们的奶气,表现出了一个大老爷们应该有的血气,在炮火纷飞,枪林弹雨中表现出令人惊叹的淡定与勇敢。
至此,一个有情有义,有爱有恨,既普通又不同于常人的形象立刻丰满起来,在这部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电视剧里,导演的苦心孤诣豁然的明朗起来,国难当头,“国”在大多数人的心里高于一切,抵御外侮是中国人的共同目标!
老二婶的戏完了,爱国主义的情感渲染的目的也达到了。
先说哑巴吧,哑吧曝光那集,一个正常的人我觉得是不是应该分出一小队人马去追杀,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对吧.不可能继续去留着这个祸害吧,他老人家倒好,跟没事的人样.跑就跑了。。
前几集,哑巴打死猎户的时候应该已经算暴光了吧,戴完全没点怀疑吗?这跟他的那几次那么牛比的策划打小日本好像完全矛盾啊.再说白金贵,就是戴的汉奸女婿,有网友已经说过了,跟他二十年,人是什么人,还不了解吗,路遥知马力,这二十年还不够遥的啊!
就算是白金贵太牛比,藏的太深,后面威胁他要把他杀日本人的事说出去的时候,已经算是跟他摊牌了.后面不知道怎么的又三言两语的被说服答应把他那个傻女儿嫁给他.就算是导演非得要这么演,至少给点说服力的东西啊.不带这么牵强的啊。
还是网友们说的好,戴天理是牛比,招了个汉奸女婿,又收了个日本人徒弟
(✿◡‿◡)
摄影
2019.10.25@法国文化中心
剧本框架像《无主之地》,前半段有意思
女人抢到了神圣的十字架,感觉就像夺走了男人引以为傲的阳器,疼得嗷嗷叫。在宗教下谈法制,到底是法制至上还是教条至上?所以民主结构中的共产主义才是世界的最理想形态,但可能实现吗?也许就和电影里的结局一样,女人无罪释放,她把十字架还给了神父,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社会主义,但这样美好的结局,看着真实吗?
69th Berlinale 目前为止加短片看了20部,这是最惊喜的一部,全场观众掌声最持久。历史系毕业失业女孩在警察和教宗,媒体和传统宗教男权之间,轻盈得如同一支蝴蝶。
台词凌驾于调度,风格卡在现实主义和寓言之间且不知变通,中段还给人一种“至少剧本会还不错”的错觉,然而剧作很快就迎来了全线崩塌,所有人物都变成了(甚至不行走的)观念输出机器,男性包围警局的重场戏和结尾每个女性的脸都点一下的配乐段落都太糟糕了。被浪费最严重的角色是电视台记者,电影的性质与媒体“秃鹰”式的行为几乎是同质的,延伸到戏外,本可以是一种很有趣的讽刺,然而导演还是选择了最保守的方式来呈现这个角色。
很别致的力量感
#69th Berlinale# 主竞赛。也算是主竞赛的小惊喜。影片讲述一名大龄待业胖姑娘在遭受又一次求职挫折之后误入宗教庆典现场,抢走了“只能男人参加“的神圣十字架,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风波。父母,朋友,教会,警方,检察官,宗教狂热(直男)群众,媒体女记者和路人都有不同程度介入和冲突,精彩台词非常多,比如来自路人的神吐槽“如果上帝是女的呢?”(另外:学历史的女主角最感兴趣的历史时期是”中国革命“也真是大礼包式的惊喜笑点哈哈哈),对马其顿的社会现实和对女性生存的现状抓得也很准确。主教和警察局长互相推卸责任那段戏实在太精彩了。很大一块情节发生在警察局,剧作结构和矛盾构成非常像[无主之地]。虽然最后烂尾了(几乎整整少了一幕戏啊),但是仍然是最佳编剧的有力争夺者。
【山一女性电影展】 一位女性对抗父权、教会、甚至家庭的故事。故事很简单,甚至所传达的意思和感情都流露于表面,但拍摄手法有点意思,有几个镜头让我想到了《修女艾达》。后半段警察局仿佛一段密室惊悚片,很多时候让人愤慨,只不过结尾的转折让人摸不着头脑,怎么就结束了?
补标,3rd山一。故事看似荒诞,其实挺触目惊心的。创作者用一个小小的十字架引出一个关于平权的命题,以小见大。事件讲到位了,但是感触不是很深。本以为全片会像第一个镜头那样生猛,但后面泄了气。私以为,剧本还得打磨打磨。
记者的呼吸视角拼着精致讲究的构图还蛮有意味。故事实在太简单反而荒唐点出内核的复杂。点到为止的女权...侧面交锋的宗教...上帝如果是个女人,地球不是照样转么?
挺有趣的切入点,但这类撕破面皮的题材也确实不好把握。揭露矛盾的欲望足够,然而表现差强人意。“我被捕了吗”和母亲的不理解不支持,是最有张力的两组呈现。女记者是败笔,最后的胜利大逃亡也完全崩塌。耶稣最著名的桥段是受难啊。
精彩。但和好之间还差着生命力。
四星半,很喜欢。这个电影厉害就在于非常有力量,从剧本到摄影到表演基本没有弱点。从佩妮娅跳入水中一刻电影就熠熠闪光,让人眼睛不想离开一秒。对白幽默感十足,摄像机镜头到现实的几个转境拼接也很有意思。对马其顿保守社会的抨击切中要害,还是第一次进主竞赛的女导演,大爱!
马其顿的一部反映女性平权和社会问题的影片,以个体女主人公对抗男性社会为核心矛盾,在斗争的过程中渐渐找到自信并顺带着收获了爱情,开头女主人公站在蓝色田野上配合着动感的音乐很有气势,后来的故事却以平淡对抗冰冷的体质,影片中还不忘“调侃”中国的政治制度,等导演来到中国生活个几年就会发现新的问题了吧。
男性不会允许女性跨越他们拥有任何东西,即便那是一个只有一点点象征意义的木质十字架
如果上帝是女人呢?
在哈萨克斯坦电影节上看过,忘记写记录了。人物刻画很不错,有社会及历史内容。
警察局里那几段真有卡夫卡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