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电影刚开场的时候,很多很多的狗狗追着同一个人,然后那个城市里面没有任何一个人,空荡无存。
看到最后的场景我才知道,到底“白色上帝”是什么意思。
但是还是觉得这是一部残忍的电影,这些狗狗,因为遭到人类的迫害,所以报复人类,但是这些狗狗还是很分的清楚的,报复的时候只找那些欺负过他的人,而没有伤及无辜。
我一直在想,如果这只狗狗是一个男孩,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如果这只狗狗是一个大男孩,一定很帅气,很吸引人,一定受尽世间千般苦痛,然后还是有一丝美好尚存心间,还是有一点对于美好的希望。
我在想,如果有下一世,一定要让这条狗和这个人在一起,永远不分开;他们之间一定有一段很美好很美好的爱情故事。
我还在想,这个女主角实在是太漂亮了,这就是我理想的模样,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会选择长成这个模样,做一世的混世魔王,敢爱敢恨,游戏人间。
可惜了,我没有,但是这个世界上的美好事情,还是值得我去努力,去奋斗。
看了这部电影,收获很多,之前看《一条狗的使命》《一条狗的回家路》《忠犬八公》....这些电影都没有让我有欲望养一条狗,但是现在这部电影让我有了这个想法,我,想要养一只狗狗,然后两个人此生不分离。
这只狗狗历经磨难,但是最后还是遇到了小女孩儿,还是良心未泯,各种心酸,不能与他人言。
最后,还是希望所有的狗狗都有一个很美好很美好的家庭,然后永远不要经历残忍。
这部电影也是关于狗的题材,与以往我看的很多的治愈系一类的温情画风不同,这部电影的画风场面一度惊悚血腥,所以当我看完都久久不能缓和过来狗的本性其实和人的本性是一样的,我们都生而纯良,只是外界的太多残酷经历使得我们不得不作出改变以应对形势,其实也是为了生存。
人与狗的故事告诉我们因果报应,邪恶自私残忍的屠夫和斗犬者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对狗肆意残杀虐待,屠夫们早已把宰杀狗类作为自己的生计所以他们丝毫不会有所害怕和愧疚,斗犬者们只为了赢得更多的金钱对狗进行惨无人道的“训练”和折磨,逼得狗引出了封印在体内的狼性本色,最后一发不可收拾,你折磨了他,他幸运逃离回来找他们一个个寻仇后面对狗狗的刻画确实过于猛了,不过吸引到我的也有很多方面,比如电影的特效,我不得不承认国外的特效制作真的比国内的好太多了,逼真自然,直到电影后头交代血腥暴力场面都是特效我才反应过来,我一直以为是真的画面,因为实在逼真了,结尾处的设计也不错,父女俩趴着身躯用手枕着下巴与群犬平视,这一幕是人对狗的愧疚,也是狗狗对小主人的信任和爱的回归,我以为导演会设计结尾处狗狗带领群犬寻仇,看到曾经的主人会直接停下脚步转变神色,然后并不是,而是眼中的仇恨和怒气直接袭来,直到女孩吹起了他熟悉的曲子才慢慢把恶性缓释,最后和解,这里设计的不错,后面的留白也很好,观众会自行去设想狗狗的结局,是被枪击还是好好被训化,这都取决于你的想象虽然电影有的镜头转切不够完美,有的地方用力也过猛,但是最好的一点是告诫人类,要好好善待狗🐶,善待地球上每一个有生命的物体,也要懂得因果报应,希望有些人可以反省一下,虽然无法彻底改变屠夫们的做法和想法,但是作为爱狗人士来说,宰杀狗类真的很残忍,希望这个世界能少些屠夫,多些爱心人士
2017-1-13 14:16#电影# 《白色上帝》(2014)。
豆瓣7我给7.5。
如果不是片中这么多狗狗出演,我是不会留下这部片子的,在硬盘里我还特别备注了一下:(狗狗演技逆天,略血腥)。
影片看到最后是无尽的心碎和痛。
当我知道片中上百只狗演员都是流浪救助中心的小动物们真实参演而全无特效之后,我决定永远留下这部片子。
希望所有生命都能够被温柔的对待,希望每一个无家可归的动物最终都能够寻找到自己的幸福。
在严父干涉之后,13岁女孩莉莉被迫遗弃了爱犬哈根使之成为流浪狗。
之后想重新找回爱犬的莉莉发生一系列的故事。
《白色上帝》由匈牙利导演凯内尔·穆德卢佐导演。
戛纳当地时间2014年5月23日,第67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颁奖仪式上,《白色上帝》获最佳影片大奖。
《白色上帝 White God》片名致敬了《白狗 White Dog》,拍摄过程中创纪录的使用了274只来自流浪动物救助中心的流浪狗。
人狗情未了,和平价更高。
影片结尾震撼,直击人心!
白色上帝,看完了。
开头之后这一段手持快给我晃吐了…看的我血压高,很想抽这个不负责任的母亲和脑残父亲以及傻逼邻居几巴掌。
情节发展都好扯啊…以及野狗怎么可能都这么干净,而且不咬人…这种脑残家长就是意识不到自己会伤害别人,死他面前都未必能知道自己错了。
因为不能伤害动物,镜头都非常不真实。
片子非常漂浮,就我都不觉得这个傻逼世界能烂成这样,而且傻逼事全让你碰上了,你还特么能如此懦弱?
这片子真是看的来气,手持摄影怎么能被你用成这样…都说穆德卢佐是很适合转型商业片,就这种故事和摄影,绝逼不行。
音乐也是很傻逼…我好烦这种来回闪的光…为什么我看的这个版本像是有删减呢?
很多血腥镜头没有过程只有结果…谁会删这电影?
为什么豆瓣上标的是119分钟,我这版115分钟。
还是这电影剪辑也傻逼?
我操这结局太他妈的傻逼了,这他妈什么脑残白左拯救世界啊?
你他妈真是活该被骂被误会被欺负!
你在的世界这么混蛋也合情合理。
傻逼的不要不要的。
0分。
狗是什么?
人类忠诚的朋友,可是你视他为朋友吗?
讲狗的电影很多,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忠义八公犬》,那条因为不懂主人的突然离世,在车站等待主人归来的柴犬,用坚持把自己等成了一座“望主石”。
可如果车站没有那么多人认识他,或者某一个时刻,这条狗遇到了一个狗贩子……这大概才是八公面对的现实问题。
点开《白色上帝》,其实我只是想找部电影,消磨点儿时光。
开篇是一个扎马尾的姑娘骑着自行车在空旷的城市里,四顾无人,只冰冷的建筑和寂然的汽车,突然有一群狗,5只,6只,10只,20只……一大群狂奔出来,跟在姑娘身后,我一下子就被这个画面所吸引,似乎世间只有这个坚毅孤独的小姑娘与这群狗。
故事其实很简单,正值青春期的小姑娘莉莉养了一条混血狗哈根,父母离异,她与母亲及母亲的男友生活在一起,狗是她最亲密的朋友。
母亲要去出差,于是她将与甚少见面的父亲一起生活三个月。
父亲是屠宰场的验检员,可也许工作并不顺利,有个小场景工友叫他教授,他说自己不再是教授。
(喜欢国外的小众剧情片,每处都是伏笔与细节)父女俩并不亲切,父亲准备的礼物还小孩子的玩具,显然他错过了女儿太多成长的时光,因而对女儿的狗并不友好,对于他,狗就是一个畜生。
父女间的陌生与隔阂因为狗而加深。
因为邻居的投诉,狗管理局上门收费……固执的父亲不愿为畜生付钱,女儿带着狗离家出走,基至在音乐课堂上与老师发生争执,中途离开……父女的矛盾因而加剧,狗被扔在高速公路上。
茫然的狗狗哈根四腿不抵四轮,流落在街头,在车轮中穿行,喝脏水,寻找食物,这是他从未体验过的生活,茫然失措,至到遇见另一条流浪,让他见识了更多流浪狗的生活。
逃过收容所工人的抓补,却被一个伪善良的流浪汉卖给狗贩子,狗贩子又将他卖给一个斗狗之人,打药,挨打……哈根变成了Maxi,他在斗狗场上一战成名,可是在看着自己同类死亡的时候,他对人类的友好也悉数殆尽。
另一边小姑娘莉莉在坚持寻找着哈根,同时青春期的叛离也一直伴着他,也许是日日相处,与父亲的关系有了些缓和,父亲甚至提出去领养一只狗,但不是哈根,莉莉拒绝了。
没有哈根的莉莉还是站在了舞台上。
而哈根则利用斗狗人训练出来狠劲咬死了收容所的工作人员,带着群狗冲出了收容所开齐了自己的复仇之路,他们奔向大街,杀了狗贩子与斗狗人,包围了音乐厅……表演中断,莉莉冲向了大街,她惦记着她的哈根。
狗变成了复仇的上帝,Dog——God,孰之过?
全城戒严,警察荷枪弹时,许多狗死在枪子之下,可是变没有阻止Maxi的杀戮之路,以爆至恶,鲜血与死亡才是终点。
哈根流浪生活的朋友,他的死真心人难受所有的人都屋子里,只有莉莉在寻找着哈根,为这些出逃的狗命担心,她遇到哈根曾经的朋友,可是她救不了他的命。
(这条小狗的死真的让人伤心,在这群里狂奔的狗中,大概只有他还记着曾经的哈根,他的朋友)莉莉在去寻找父亲的路上终于遇到了哈根,哦,不!
是Maxi,Maxi不记得原来的主人莉莉,是呀,人类让他太伤心。
不过那曾经宽慰他孤独的小号声还是停留在记忆之中,那段与莉莉相处的日子应该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吧。
哈根终于回来了……哈根以友好的姿势趴在水泥地上,群狗也放下敌意,平和地趴在地上,莉莉放下小号,趴在地上,以平等的视角看着哈根——她的朋友,同时趴下的还有她的父亲,这一刻他大概终于明白,狗并不仅仅是一个畜生。
此刻,我想如果父亲当初接纳了哈根,没有把哈根丢下,后面的伤害,举城的防备是不是就没有了?
剧终。
最后想说说莉莉这个小演员。
青春期女孩的孤独、叛离她表现的很凌厉,还有单亲家庭成长的那种与人的疏离感,同样也展现的很好,只有与哈根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在她身上看孩子的欢乐与纯真。
另外关于最后一个画面,有网友谈到视角的问题,做为大人,我们都习惯了与俯视的视角去看孩子和动物,而平等才是能让大家相互交流的基础。
这是电影带给大家的另一个感悟,好的电影总是能让你从多个角度思索问题。
这位匈牙利导演的电影不是第一次看,感觉他一直都是走艺术片路线,再加上强烈的实验风格,比如歌剧和惊悚片混合的《性女贞德》。
这部去年在戛纳一种关注单元上获大奖的新片也如此,套用商业片的模式讲述一个寓言故事,文艺腔调和商业片节奏交错,诙谐而古怪,多种电影类型的嫁接实在不算成功,最后致敬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狗群场面算是较为震撼一幕。
狗狗和人类两条线索处理得不够平衡,明显狗狗那边拍得好看得多,真人演员部分让人失望,不知是剧本问题还是别的,木讷的演技和毫无铺垫的情绪转折,令故事变得毫无说服力。
同样是以动物为主角和类似主题,好莱坞的《猩球崛起》好看多了。
2015-06-05 15:57白色上帝?
与上帝无关,是一只流浪狗的故。
也不是被抛弃,开始Hagen是跟随小主人姑娘Lili来到父亲家暂住,只是父亲不喜欢Hagen,并且邻居也不喜欢它并报警。
父女因狗闹不欢,狗被扔在半路成为流浪狗。
后来在市场与另一群流浪狗成为朋友,并被卖肉的人威胁,海根加入流浪狗乐园与狗们友好相处。
然而好景不长,流浪狗收容人员将它们大多抓捕收容了,海根被一个流浪汗救下,被卖给狗贩,狗贩又将它卖给斗狗人,在斗狗人严酷的训练下,海根成为斗狗,并在第一场杀戮中咬死一只罗威娜犬,趁乱逃出来。
这时的海根已是猛犬,恰恰此时它被抓入收容所,等待新主人挑选时它露出凶相,准备被拉入处罚营时,它逃脱并咬死工作人员,同时几百条狗也破营而出,曾经一同流浪的狗们组成一支军队,窜入城区攻击人类,海根就是这支队伍的领袖。
那几个与海根有过交往的人,都被咬死。
片尾,Lili深夜来到父亲工行的屠宰厂,厂大门内的厂场上,几百只狗在海根的带领下准备攻击旧主Lili。
Lili随身带了小号,她是学校乐团的小号手,海根也熟悉她的小号曲,并在她的乐声中安静地趴下来。
影片就定格在这一场景,一片趴下的狗,一个趴在地上的小女孩。
也是海报图片。
这是幻想片,狗怎么会这么有组织地攻击人类?
像不像《猩球崛起》?
导演是在表达什么呢?
从片名开始,就没弄明白。
是狗受到虐待后报复人类吗?
那也太残酷了,比狗受更大罪的人多了去了。
是动物保护者的狂欢吗?
人类罪不至死吧!
如果说不是狗狗电影我不会看完,虽然我是爱狗人士,看到最后也会觉得处决是那些狗最好的结果了,影片意图适得其反。
镜头很慢,舒缓的电影前半段铺垫,自私的母亲,固执别扭的父亲,无措懵懂的少女。
能看出父亲很不适应女儿的到来,想要和女儿交流又不得其法,对哈根他可能是嫉妒的。
父亲胜利了,成功的把哈根丢掉,女儿开始寻找,叛逆,觉醒,父女感情开始修复。
前半段还可以,稍显拖拉,但可以理解为影片格调,刻意为之。
后半段荒诞,哈根被虐待,开始反击。
在大街上狂奔,一个个的找到杀死报仇。
前面清新,后面荒诞,导演手法生疏,用力过猛。
如果前面后面分开看我会觉得是两个电影,两种风格场景衔接突兀,没有美感。
情节的不合理性就不说了,就算是纯荒诞电影也是有逻辑在里面的,感觉狗狗一下就有超能力似得。
结局匆忙,感觉像是应付观众的玻璃心吧,能去看这部电影的也是柔软的人【就比如被骗来的我😭】其实我想说,每一个生灵都值得被善待。
闲家里太安静,家里的大院子被闲置,以前在城里住楼不敢养狗,怕溜得少委屈狗狗,所以央求老妈带回家里两只小可爱。
狗狗是土狗,我们家从来就不执着狗狗的血统,两条狗狗很懂事,给我们家带来了不少欢乐。
对于他们,我们不能低估他的感情,也不能高估他的智慧,对他们多些耐心和理解。
Fierceful and Beautiful就像poster上面写的那样。
这应该是我看的所有电影里最难归类的一部电影吧,它不属于恐怖惊悚,亦不属于动物,电影更加不跟逻辑走,就觉得电影的背后在诉说着一个寓言和一些道理。
这是一部很值得看的超现实主义片子。
很佩服导演的拍摄手法和上百条狗狗们表现出的震撼场面。
感受的出来在拍摄时应该耗费了很多精力下了功夫。
严肃漫画级2020-12-31 22:51女孩和狗狗演技很好,好莱坞动作英雄的拍法有效果。
剧情略显夸张,看到后来(超现实尺度+简单/绝对理想化倾向)已觉漫画feel,结尾果真颇具深意(漫画所达哲思)——资料看似是原创剧本(非漫画改编)。
选角(剧中人物脸庞都立体有致,是剧组挑选还是本身东欧脸普遍古典美?
)、画面、声音均见讲究(若是漫画向的主创团队,自然声画是强项),但衔接/剪辑不够连续自然。
需要略提的是西方/发达社会近年兴起的杂种狗偏见、赌博业专业训练、收容所社会、屠宰动物的反思,议题是左的(以至于国情不同可能会产生理解障碍),英文片名也理解成“反转失控的神性”(God<->Dog)、“种族偏见”(White)、“动物压迫”这些关键字。
除了结尾趴在地上的那个画面,其余一分。 1.2
我同意善待生命,我不同意善待傻逼电影……@hkiff2015@百老汇moma
有些时候,人不如狗。有些人,不如狗。
白狗+猩球崛起=白色上帝。
很大程度上这也是活在我记忆中的一部电影,当时可能是被一群小狗追着女孩的画面所吸引,但现在我仍然喜欢狗狗但怎么也提不起我的兴趣
字面意义上的脑洞大如狗 并没有看过据说同题材的猩球崛起 所以觉得故事还挺好玩的 狗狗们演得太好 导致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思考这片儿到底是怎么拍出来的
好吧,前期温情片,然后励志片,再到灾难片,最后是救赎片,emmm....
全身鸡皮疙瘩坐在影院硬看完…………怕狗综合症的自虐挑战orz
95%这是我曾经想过的事情。我真的有好多话想说,这大概是我所期望的未来的乌托邦吧。人类对于这个世界来说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最后的场景太震撼了,就peace and love
打破食物链越级反扑的故事。人类和狗的动物性都暴露的淋漓尽致,可惜感情转折来的太快了,演员演技也一般。
全片演技最好的是主狗公。猩球崛起的路子不是这么来吧,都能挨个复仇,就不能在被打之前回家么
场面足够引人入胜。靠着一批疯狗营造出反叛的末世感,得有极其强大的调度能力才能营造出这种混而不乱的宏大场景,即便是人狗battle也能做到井然有序。被抛弃的狗跟人类社会中用完即弃的战争机器没有什么区别,而片中的镜头语言实际上是偏向狗一方的,它们不见得能分清好与坏,但它们一定能分清爱与恨。尽管他们最后在充满爱的旋律下俯首称臣,可迎接它们的下一个黎明却可能是无尽的深渊。
??无逻辑 作天作地
(7/10)这片儿作为一种关注的大奖片也太TMD商业了吧,商业到都不忍直视了。还是说评委看中了致敬[鸟]?(肯定不是因为[狗星球崛起])。有趣的联想点是屠狗作为屠犹或者其他少数人的隐喻。但是故事还是概念先行,转折生硬;好莱坞明星狗领衔,好在欧洲导演保住了些许不那么顺滑甜腻的点,否则真没法看了
3.5。略去某些剧情套路和用力过猛,确是部美不胜收的电影。And: an end with unforgettably contemplative strength and visceral impact.
前段部分极度煽情的音乐和过于俗套的剧情走向让人忍不了。整个片子感觉就是为了那个史无前例的“狗灾难片”和“狗恐怖片”的结尾而拍的。不值得一种关注最高奖。同行的法国女生倒是喜欢得不得了全部打满分。。。
伴随第2号匈牙利狂想曲奔涌而出的生命旋律,直指人性优越感的革命寓言,广场形同号角,斑马线似琴键,整部电影犹如一气呵成的乐章,汹猛而壮美。最终实现的救赎并不是人犬重逢,阶级依旧,而是在天翻地覆之后从零建立的信任,生灵平等。
人类残酷又愚蠢。
本质上是一个黑帮电影 人与狗 人性与兽性 拯救与堕落 安抚与暴力 女孩主动坠入深渊 狗被动释放野性 全篇对比互文 在最后以爱情片的方式团圆 父亲女孩狗三者是一个阶级关系 但可逆转 永远也不要俯视弱者 反抗的力量蠢蠢欲动
两星半,致敬“白狗”的“犬族崛起”如何把科幻题材拍成现实主义,拍的其实挺糟糕,感情线太弱受迫害过程太硬又刻意结局太做作虽然这个题材很值一种关注!女主演技差虽然挺漂亮!请善待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