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说独自去刷《廉政风云》,朋友都在说“听说拍得很烂”。
从影院走出来,确实在疑惑这都啥玩意。
闲着无聊,在脑内补全了一遍,突然发现,其实不是烂,只是不够爽。
按照惯例,应当是刘青云大义灭亲,把张家辉的行为揭露出来,打了大老虎,平步青云。
老土点的,就是张家辉发誓出来后要把刘青云弄死;没那么老土的,就是张家辉理解刘青云的选择,但刘青云一辈子的生活在自责和内疚当中。
可以,这很廉政(手动熊猫头)。
但问题是,刘青云一门心思为了破案结果被迫辞职、张家辉最后还是死了却因为被女儿推到泳池心率不正死掉的。
相信看到这里,很多观众还是一头雾水。
前面铺开得那么大竟然草草收尾,还收得那么莫名其妙,感情麦兆辉庄文强是江郎才尽。
《无间道》之后,麦庄二人是真的成了“金漆招牌”,哪怕中间出过些幺蛾子观众对二人的期望还是很高。
但最近这几年,片名雷同不说(不限于麦庄),演员也很雷同,基本上就是刘青云张家辉古天乐随机组合,审美疲劳不说,串戏也是在所难免。
在这种情况下,《廉政风云》有着先天不足。
那后天不足是什么呢?
就是故事解密儿戏,剧情节奏成迷。
一开始,张家辉临阵逃脱、被告也不知去向、刘青云只有一个星期来打大老虎。
电影中还有倒计时显示刘青云可以用的时间越来越少。
这时候剧情其实挺揪人心的,让人好想快点知道事件的真相,大老虎究竟是谁?
张家辉究竟是敌是友,刘青云林嘉欣会如何找到答案。
但是进度条已经过去一大半,还是没有头绪,大老虎反而出现了,并且不断杀人灭口。
在这个关节点刘青云因为违反职业操守而辞职,被告人突然跑出来,把真相一股脑说出来。
wth,我裤子都脱了你竟然就给我看这些?
看惯了和反派斗智斗勇的人真的很难接受这种突如其来的自爆。
张家辉决定站出来面对大老虎,观众准备看双方博弈的时候,你就把所有东西都抖出来了?
前面的剧情故弄玄虚得那么好就为了让你爆料爆个爽?
这样看的话,这片子确实烂得不行。
但麦庄想呈现给观众的似乎也不是智斗反派的痛快,而是想说明一件事---你凝望深渊,深渊也凝望着你。
在开会的时候,文仔(就是那个死宅般的胖子)已经吐槽过,有好多案子是没有被破的,当时还被刘青云反呛了一下,场内是发出了笑声。
但到了最后,才发现这已经是个伏笔,暗示这案子也是跟那堆案子一样,没有结果。
不其然,这案子被撤销了,撤案的原因,就是因为刘青云对案件的执着。
他擅自安排张家辉做卧底,本来就违反了职业操守。
方中信也说了,破案的成就感是很诱人的,刘青云对破案的执着,本来就是贪念,做廉署的,要whiter than white。
所以他劝辞了刘青云,他知道刘青云已经被某种贪念控制住了。
对的,刘青云无疑是正义的一方,他也是为了打大老虎,才会做这么多事。
但为了破案而不择手段,这是大忌,而且是廉政公署的大忌,作为打击贪污腐败的廉署的人,自己也被贪念所控制,日后还如何确保自身的清廉?
贪欲是无穷尽的,一旦开了头,无论你当初的目标是什么,都会一直膨胀下去。
它就像一个深渊,当你凝望它,它也注释着你,并时刻引诱你跳下去。
所以方中信的劝辞,算是把刘青云在深渊的边缘拉了回来,但代价就是让一头大老虎逍遥法外。
但大老虎真的逍遥法外了吗?
烟草公司的老板钱是拿不回来了,其他知情人一个接一个地死于非命,作为幕后黑手的张家辉逃过了杀人灭口,也逃不过天的法眼。
那老板的结局呢,留待观众去思考吧,反正还是那句话---你凝望深渊,深渊也凝望着你。
四星半奇怪,为什么平均分会这么低呢很跌宕起伏啊,层层剥茧,最后一刻才是谜底为把这么复杂的故事演绎好,中间该略的地方豪不吝惜大刀阔斧,除了最后5分钟有点删节太多影响理解之外,真是剪裁很出色!!
另一个很出色的点是很有余韵,无缝加入的感情戏、友情戏都很不错。
第三个是配乐不错,几处心跳声很好。
情节有一点没看明白,就是为什么要交代杜永强病危的事情。
除情节外,演技也都很好。
真是好片。
廉政公署一直是港片类型很好的原材料,前些年的《寒战》系列,主要叙事战场也放在了廉政公署。
而反贪,缉毒,破案这些类型,也是港片最拿手也是吸引我们的地方。
《廉政风云》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全阵容的影帝影后作为主演,张家辉,刘青云,林嘉欣,袁咏仪,这些都是香港的老戏骨。
讲述了廉政公署正在追查一宗走私大案,这庄大案的唯一一位证人,是张家辉饰演的举报者许植尧,他曾经在涉案的金融公司做会计。
好久没看港片,没想到,已经没落成这样子了。
名字很大气,在今年的贺岁片里面,应该属于一种清流,加上刘青云、张家辉、袁咏仪、方中信等一干实力明星的联手,按理说,应该很容易脱颖而出呀,可是,很遗憾,票房惨淡,虽说票房不是唯一指标,亲自跑到影院去看,竟然有昏昏欲睡之感,真的很可惜呀。
故事的梗概,大致是说:廉政公署在处理一桩走私香烟案例的过程中,重要也是唯一的证人竟然很轻易的溜走了,在案件延期一周后,在这一周里面,围绕证人而发生的故事。
看完发现,电影拍摄的竟然平淡无奇,全程观影,没有发现高潮和悬疑点,可以说有的只是槽点,不知道具体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证人在廉政公署的两位人员的照料下,从容的酒店到机场乘坐航班,几个小时的时间里,竟然失控,毫无作为,只能等着证人到达澳洲。
全程失控。
在回忆与案件材料再次收集中,通过造假的方式,轻易的就把第二被告拿下了,太轻松,难道不考虑有诈吗?
在发现第一被告的家属后,也是慢人一步,呃,不像精英社会的做派呀。
原来,卧底了那么久?
两位大学同学,一直的好友,一位进入了廉政公署,从职员晋升到主任,案件的负责人,职务应该不算太低;一位进入了企业,发展成为合伙人,看样子最少也是十大几年的光景。
这么长的时间,做卧底?
此外,好像共同的同学,还有在廉政公署工作的,怀疑精神去哪里了?
最后的结局很搞笑,一路长大的小伙伴,竟然就是被利用的?
哎,一声叹息。
看完这部电影后会觉得特别失望。
影片中没有太多一般悬疑电影该有的各种推理悬疑元素。
剧情也是毫无逻辑,有关真正的幕后主使的情节只在最后一笔带过,甚至真面目都没几个镜头。
查案的过程以及警匪对抗的大场面有着香港犯罪片一贯的套路,一点没有新颖之处。
剧情反转得也非常突兀,一点没有铺垫。
影片越往后叙事节奏越快。
张家辉和刘青云两位影帝在片中都有着不少精彩的表演,他俩全程都演技在线,但终究招架不住槽点颇多的剧情。
上午九点,我带着电影票满怀期待的坐进了电影院,我不知道这部电影会有多好看,我只知道,在假期起个早床去看电影,这种经历还是头一回。
反腐片加上了廉政公署的背景,多少会给人一种高逼格、斗争烈的印象,此前《寒战》系列中警察和ICAC的对峙斗法场景更成为不少人夸赞的经典戏。
然而,在满怀期待的度过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廉政风云》让我有点失落。
这部影帝加持的港片,不知是剧情残缺还是理解有限,我表示没太看懂。
一部没看懂的电影,在我人生中遇见的次数还是相当少见的,非常尴尬。
首先,廉政公署内部的问题没查清楚。
刘青云的同事曾汇报说廉政公署的内部“有问题”,这究竟指的是刘青云手中的U盘资料还是令人其人?
这个问题交代的非常隐晦,直至电影结束,也没有交代清楚。
其次,说好的查大老虎,到了后面仅仅是轻描淡写,点出了某公司的“大太子”。
难道,片中的大BOSS可以在不露面的前提下以一句台词的形式就交代了吗?
如果是这样,那么前面所有的戏份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太理解,这部电影的结局,究竟是为续集做铺垫还是邪恶战胜了正义?
导演花了太多的时间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感觉是讲了一个残缺不全的故事。
除却剧情疑似残缺,《廉政风云》犹如一个波澜不惊的湖面,娓娓给观众讲了一个不知反腐对象的反腐剧,缺乏引人入胜的紧凑感和悬疑感。
很容易留给人这样一个印象,这个故事很长,剧情似乎很曲折,人物关系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可就是没交代清楚,可谓犹抱琵琶半遮面。
将大律师从高楼扔下,用一次爆炸来灭口,炸死了陈超群的妻儿,炸伤了廉政公署的工作人员,可这目的又是什么呢?
这是为什么剧情做的铺垫呢?
可惜剧中没有交代。
张家辉如此精明的人,逃过了追杀,却又在结尾处被女儿推下游泳池而导致病发身亡,如此的丧命又有什么意义呢?
抱歉,我没有看懂。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张家辉并没有在游泳池中死亡,这估计会在下一部有所交代。
一言以蔽之,《廉政风云》的剧本是引发千万人关注的反腐题材,这是一个不错的基础。
然而,尽管两位影帝和一大批老演员演技精湛,但剧情残缺不全,情节推进的过于平缓以及莫名其妙的结尾多少会给人留有遗憾。
林嘉欣带着张家辉从医院出来时,突然一辆面包车停在他们面前,车上下来两个彪形大汉,一把就把林嘉欣推到一边,掳走了张家辉。
正当我纳闷好歹你也是个警察怎么这么容易就被干趴下了的时候,林嘉欣爬起来开车去追劫匪。
于是我原谅了导演,想着接下来应该有一段所有港片里都必备的公路追逐戏,总算有点精彩刺激的镜头时,林嘉欣直接抄了条停车场的近路,然后一个漂移刹车——就和劫匪的车撞上了。
于是刚刚有点意思的高潮戛然而止,那群彪形大汉们大概被撞的不省人事。
我一脸懵逼地看着瘦弱的林嘉欣没事一样,牵着张家辉一瘸一拐地走了。
——这就完了?
导演你不是在逗我吧?
我觉得用当时看这段剧情的感受来总结这部电影给人的整体感受再合适不过了:看完《廉政风云》,感觉就像是一场车祸。
情节缺乏逻辑和呼应是这部电影的第一大硬伤。
这从影片开头张家辉那么轻而易举地逃跑就体现了出来。
廉政公署的人就算是再饭桶也不至于这么无能。
刘青云让下属伪造了钟嘉玲签名的文件去诈她的律师,结果说了几句话就诈成了,都没把文件给别人看。
最让人诟病的就是结尾,先是张家辉老婆莫名其妙地干嘛要看老公的购物记录,完全多此一举的解释,然后就是花了那么大功夫成功伪造假死的张家辉(这也是影片唯一算得上悬疑的设定),就为了应证刘青云说的一句“他现在应该已经死了”的话,导演就安排他被女儿推下游泳池,然后心脏病发作淹死?
导演,你在拍的不是一部悬疑剧情片吗?
难道你这是想要告诉观众“生死无常”的大道理吗?
电影的第二大硬伤是对人物的塑造失败。
张家辉是唯一立起来的角色。
之前一直扮演着人畜无害的小白羊,并且还疯狂利用林嘉欣,最后才露出幕后黑手的真面目。
这样的反转虽然寡然无味,但至少还算是成功。
至于刘青云扮演的陈敬慈,其实是很有特色的。
他一心想要“抓大老虎”,影片也一直强调他已经陷入了查案的“贪念”。
这样的贪念要么最后吞噬自己,要么内心足够强大最终击破贪念。
电影里选择了后一种处理方式,但是处理得却不好。
因为观众并没有看到刘青云的转变,弄不明白为什么他一下子就放弃了自己的贪念,直接辞职了。
就算看完影片,或许可以用“他意识到张家辉正是盗取资金的那个人,而出于曾经的友谊,他决定放他一马,让他自生自灭去”,这样的逻辑来解释。
但观众还是会有疑问,那只“大老虎”不应该是集团背后的那个心狠手辣的少爷吗?
所以刘青云破除贪念的原因还是没有交代清楚,就像他和林嘉欣之间的感情戏一样:一开始是怎么破裂的?
最后又是怎么重归于好的?
这条线的设定真的是非常莫名其妙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电影才会让人看着感觉节奏缓慢,毫无起伏,刚有一点高潮,就退了下去。
就算演员演技再好,也救不了这剧情上的“车祸”。
讲述的是一桩香港廉政公署调查的私烟走私案。
这是一个充满了政治背景,权力争斗,心机深沉的故事。
电影中,香港廉政公署的总调查主任陈敬慈一直在跟踪办理这个案件,涉及香港政府高层和内地高层。
他所面对的,是如何在复杂的关系网中寻找真相,捍卫公正的挑战。
我觉得,电影最大的亮点就是它对于权力和公正的深刻探讨。
电影中,陈敬慈作为一个廉政公署的工作人员,他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坚守公正,坚守法律,即使面对重重困难,他也从未放弃。
而许植尧,他的出现,让我看到了权力背后的阴暗面。
他的阴谋,他的欺骗,都让我深感震惊。
电影的开局制造了不错的悬疑,香港廉政公署追查香烟走私腐败大案,刘青云等人的演技也不错。
整部作品没有太多的打斗,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文戏的对决上,问题是结尾表现的实在是太突兀。
一个会计师如此深谋远虑,居然还和廉政公署的官员是发小,从小一个医院住院,这些情节让整个电影解决的反杀现的很不合理,太过戏剧性的处理反而让故事显得很没有逻辑性。
电视剧构建的整个洗钱线索,如何进入资本市场,如何用比特币都还是有新鲜的犯罪元素的,但是这些精彩之处在结尾的突兀相比都显得无关紧要了,用了袁咏仪、吴岱融等老戏骨,但是都匆匆过场,简单走了过场,没有在推进案件戏剧冲突中有太有价值的作用,这也不得不说是很遗憾的。
这部电影在解决处理的问题上也是港片比较容易出现的败笔。
有人说她喜欢刘青云,脸上有好多褶子像一只狗…
写个影评居然还有字数限制。
那个短评又不允许插入图片…我真的是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
两星半,香港导演拍司法还是很有一套,把廉政公署各职能、贪污圈子的权衡利益铺成一道网,几个闪回有效穿插,能够服务于角色。还间接反映了现代监控设施的无孔不入。整部影片带着一股黑色电影的调子和疲态。前2/3一直都四平八稳,结果最后烂尾了,强行把几个主要人物拧成童年小伙伴,几个死法太007了。
我是抱着看廉政风暴的期待去的,结果看了一个四不像,温温吞吞的破案,7天倒计时一点都没有威慑力,幕后boss简直像儿戏,反转看开头就能猜到,不如风暴至少是个爽片啊!在电影院看了一部什么片都不清不楚的。
有点行货吧
半成品剧本,典型雷声大雨点小。叙事淡如流水情节详略不当,探案过程极为敷衍,巧合设置生硬无趣,实在没哪样让人夸得出口。知晓为了过审得作出妥协,但结局一定要搞得这么雷吗……
这是一部看完还能让你动脑子思考的电影。
是我的菜……张家辉和刘青云演技炸裂
廉政已超越案情侦破的叙事线、部门合作的程序正义猎奇,进入对“贪”形而上的讨论。中段已经点了题:在权力欲、成就感、控制欲,正义感中,同样含括贪字心魔,King & Jack都失落其中。女性的柔情中仍存着Queen的女神守护之力。cool 但是有点太cool。信息量一向大。最后太子爷因为高空行凶被追踪直升机航线定罪,意象妙
太太太无聊了,就和它在春节档毫无水花一样,它整个节奏也是超级平淡,超级无聊了。有人夸的配乐,在我看来也是非常糟糕了。纯靠配乐推动剧情氛围,也是非常没水平了。
儿时的一句玩笑话,还真当真了,最后主谋死亡方式有点……
本来前面都好好的 最后结尾为反转而反转反而脱离了本该有的逻辑 给整得莫名其妙
多么怀念刘麦庄的三角时代啊
现在的技术,演员都可以在屏幕上重返青春了,可惜现实还是不可以。(突然延伸出科幻剧情,比如沉溺于青春不老执念的演员)觉得全剧最赞是方中信说的,我们是反贪污的,如果为了破案不惜一切,就已经是一种贪念。所以原来不止是贪钱贪权是贪,即使是正面人物,也会陷入贪欲里面,破除了守则,跨过了界线,也会变成贪。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点,不如衍变成正面人物的暗性冲突啊,突然穿越到了神探……最后结局一定是为了和谐吧
什么反腐片?明明是腐片啊!
尽管前戏紧凑迎来的是不咸不淡所谓反转的结尾,再有,张家辉最后泳池的死无限无厘头。但有刘张组合我就觉得看得值了。
精致烂。
麦兆辉的导演能力居然输给了庄文强?比《无双》好无聊,连个真正的高潮都找不出来,改名叫《无聊》好了!本片和《反贪风暴》系列证明了这个时代的香港人已经不知道怎么拍廉政公署的故事了。
在《寒战》之后,这样以文斗为的港片越来越多了。前有《反贪风暴》,后有这部《廉政风云》。《反贪风暴》虽然故事有些弱,但是能拍到第四部表明至少还是能让一部分观众爽到。而《廉政风云》野心挺大,但放在春节档并没有想看一部没什么高潮的电影。票房暴死太可惜,不知道后面的续集还拍不拍了。
此类片看多了,有点麻木了,感觉表现一般,想不到居然是个局中局,结局尤其滑稽。
后面反转太大,其余非常不错。尤其选角很好
渣渣辉的衣服真好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