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电影而看了这部剧,把女主改得能力有点低,男主还是和影版感觉一样,棋魂的原因感觉他超帅!
陈老师出场就感觉很有气质那一挂的,和大明星的爱情剧情很喜欢,编剧很不错,把注水的副cp剧情写得那么有文化,我好喜欢陈老师的台词陈老师第一次被喝醉的冯安宇吻没有推开他开始感情质变的,可是喜欢的细节有点弱,也许是我记忆力太差,但看的过程中又觉得自然而然。
成年人的爱情是需要本金的,所以感觉可以麻烦一个人的时候,表示就是喜欢他了,暧昧时间长,太消耗本金了校园剧收获成人爱情观,超出我的期待值:-(校园剧也要领盒饭
因为对电影版的印象很好,所以一开始都很抗拒打开这部剧,为了棋坛贵公子俞亮二段打开了第一集,女主真不愧是外号神经前几集真的好吵,但对油渣自带俞亮滤镜,怎么都觉得可爱,头发乱糟糟的可爱,戴牙套也可爱,看着看着,就觉得女主又真实又灵动,是生活中谁都会喜欢的女孩子,对朋友讲义气,对喜欢的人勇敢真诚,永远像个小太阳,有很多明知道就是会很煽情的点,看了还是会感动,油渣喊话王文师哥那段没有彭彭版的愤慨,但也是另一种风格,可能是因为有很长的情绪铺垫,陈惊意识到自己喜欢油渣所以并没有对师哥表白,而是对王文师哥说扬琴真的超厉害的这个设计更好,飒哥的告别式很难过,但更戳心的是那个早起看到胡子嚎啕大哭的油渣,好像总是要经过一段时间我们才能明白原来已经失去了,坐在飒哥床上那个抱着团哭到说不出话的油渣真的让人很想抱一抱,迷惑龙真的非常喜欢马门溪龙,愿意等她漫长的反射弧,愿意陪着她做所有她喜欢的事,听到她的忌口会立马摘下耳机记下来,所有的好吃的都要藏起来只给她一个人,比起电影版油渣车上用手扶住陈惊脑袋那个落寞的眼神,我更爱剧里那个低头的笑,暗恋或许苦涩,但在那段暗恋里的每个人都有那个全世界好像只有她在眼睛里的快乐瞬间,到最后油渣都没有说出那句陈惊我喜欢你,但他的眼睛里写满了我喜欢你啊,你是我永远的第一站,是我的天造地设,是我会牵着手奔跑的女孩,是隔着时差半夜被吵醒也会先担心你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是一见钟情漫长陪伴,大堂鼓是扬琴的好朋友,迷惑龙是默默喜欢马门溪龙好久的好朋友,如果时间注定会被浪费,那么和你度过的所有时间都闪闪发亮❤️“我是防撞条,我的作用就是在你自由自在的滚来滚去的时候,不撞疼你啊”“陈惊,错过一个暑假有什么大不了呢,我们还有好多好多个夏天,要一起玩呢”
与电影版比起来,遗憾在于,电影版演奏表演非常出彩的漫展弹奏《权御天下》、上级检查当日民乐西洋乐斗琴以及最后的演播厅演奏这三个戏份,电视剧版都处理的不是很好,而即使不通乐理的普通观众,恰恰是从这三段演奏中感到力量和精彩。
当然,本版的出彩在于,增加了陈和煦与冯天宇感情线这一支线叙事,还能和学校里的故事线互相联系(以陈惊这一人物作为媒介),彼此配合,叙事上处理的不错。
另外相较于电影,塑造了一些额外的配角人物,都有血有肉的,促使整体故事观感更立体了。
譬如退休的老戏曲演员阿姨、英年早逝的师哥李飒、樱仔贝贝塔塔小霾的背后故事、女主父亲、阿邹。
可以说,电视剧在延续电影版故事核心的情况下,充分结合了电视剧本身特点,不仅许多地方处理的细腻、舒服,且将故事写的丰富、深刻,使得本片不再是简单的青春片范畴,而是通过在中后部分“李飒”之死,继续把故事主题推向更高一层立意,即不负韶华,把握人生。
唯一觉着不到位的,可能是陈和煦扮演者的演技,似乎有点生硬、不自然。
平心而论,珠玉在前,我的期待值自然会更高一些。
我是先看的电影,隔了很久,因为棋魂的俞亮,再反过来看的剧版。
闪光少女的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燃,感情线什么的若隐若现,非常热血的青春热血。
电视剧加了两条线,一条圆号学长,一条表姐老师和大明星。
学长加得很好,李由说自己长胡子埋在王老师怀里哭的时候,我都也跟着哭了。
至于表姐老师和大明星,虽然金句很多,但还是感觉很多余,大概只是为了杀时间吧!
1、郝富申新粉补剧,当年看过电影版,特别惊讶为啥电视剧版比电影版分高?
综合感觉就是注水+减少亮点的平凡版,7分左右差不多了。
2、老师姐姐和大明星这俩角色存在意义不大啊,既没有招人喜欢的点,又没有功能性,大多数时候都想跳过。
特别是原作高燃出圈的《权御天下》演奏部分,这里变成大明星的背景板,甚至特写都没几个,很容易忽略民乐。
3、两个争锋相对的角色,千指大人和大提琴美女的选角都不出彩,长相和演技钝感很强,谁还记得原作是两个漂亮惊人印象深刻的美少女,甚至令人想搞CP4、看到最后有点懂为啥找不到弹钢琴的帅哥演王文师兄了,这个角色设定也太反派了吧!
5、女主角还可以千指大人的三个室友也中规中矩。
女主角闺蜜很可爱,原本也是个民乐和西洋乐融合的切入点,结果编剧写着写着好像忘了。
6、重点说说郝富申。
电影版彭彭的油渣是特别出彩的,比如油渣给陈惊捧土,对千指大人说平胸差评,都是电影版令人忍俊不禁的情节,笑点非常自然。
还有权御天下前脱外套露出精壮结实的小鲜肉身板开始打鼓,一瞬间魅力迸发。
同样的情节,郝富申的感染力还是稍逊一筹。
但是后半段电视剧版增加的李飒师哥去世片段,谁看了他的哭戏不会跟着掉眼泪呢?
而且看完这段,我都搞不清他对飒哥感情更深,还是更喜欢女主了,前边剧情铺垫不够啊!
7、有几个细节改得比较自然,比如电影版女主在后期仍然对王文表白,电视剧版变成了女主无法再对王文表白,就对他说她喜欢扬琴。
这样油渣替她说话也就更顺理成章。
8、总地来说,这部青春剧已经摆脱了传统低分青春剧的狗血剧情。
但是距离精品还欠缺一点火候。
另外,演员还是要选对合适的决策,更能让自身的光芒发挥出来呀
真是太喜欢这样青春的少男少女们的故事!
纯洁美好,热血又有带点中二。
不过感觉这部剧的演员和导演制作团队们都和这部剧的风格有点像,诚意满满,但又有点青涩。
演员的话,感觉娇姐演得很自然,其他年轻演员还是要加油啦。
剧本的话,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把大明星的那条线和校园线融在一起?
真的很别扭,难道是为了凑集数吗?
坦白说,明星线如果单独拎出来拍一部剧的话,我也会很喜欢,因为里面出现了很多的金句,包括姐姐的爱情观在国产剧里面也很特别,很喜欢这样理智清醒的女生,人设也挺特别的。
但硬要和校园线凑在一起,就感觉格格不入。
导演的话没有怎么了解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新导演,里面有一些情节,例如像贝贝塔塔会议童年经历的实在是太生硬,强行回忆杀。
总体来说,这部剧我真的很喜欢,也有可能是因为老了,真的好爱这样的青春啊!
但如果说要给它打五星的话,我也打不上去,因为的确存在很多的问题,希望导演,编剧,演员们都能有越来越美好的明天吧!
看完棋魂顺着小郝摸到了这里,当时因为很喜欢电影所以有点抵触的剧版,我居然完整地看下来了。
缺点:1.节奏慢。
2.姐姐和大明星的感情线虽然不至于莫名其妙,但明显注水。
谈恋爱一谈谈半集,姐姐说话的语速还特别慢。
相信大多数来看这部剧的观众都是冲着音乐来的,这个恋爱谈得真的很掉分。
2.主人公们太爱说大道理了。
无处不在的比喻、名人名言、小故事、我好像重回中学作文课堂。
3.油渣和神经的感情线没有讲好。
明明篇幅大了,剧情多了,但油渣和神经的感情线却没有比影版写得更细腻动人。
电影里的油渣看得出来是一个默默守护,小心翼翼偷偷爱着女主的人物,而剧版的油渣,确实嘴上说着“能陪着她就好”,但其实身体力行地在献殷勤,且一直试图表白的“舔狗”(这么说可能有过,但我的感觉确实是这么个意思)。
倒也不是说油渣的人设改地有多差,但这部剧既然想在影版的基础上扩充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系列,就不应该把男主写得比原来还差了。
且,剧版油渣在公交车上扶住神经头的情节跟影版差太远了,无论是镜头设计还是演员表演。
4.造型差评!
尤其点名陈惊!
周依然虽然不是什么大美女,但也不算丑吧,风犬里的娇娇看着还挺可爱的。
但到了这部剧里,给人弄一个这么贴头皮的造型,低颅顶暴露无遗,显得人奇奇怪怪的。
陈惊虽然是“神经”,但也得是个可爱的“神经”,才能让观众原谅她的诸多毛病,但弄这么一个造型出来,再加上那个奇奇怪怪花里五哨的片头,真的容易让人第一集就撑不下去了。
优点:1.音乐部分不错,斗琴和主角团初登台的部分做得挺不错,甚至斗琴部分的艺术性我自认为要优于影版,而且中间对于民乐的小科普以及主角团演奏乐器的部分都没有出什么错(我学古筝,其他只是略懂),那么作为一部音乐主题的剧,已经马马虎虎能摸到及格线了。
2.主旨很好。
虽然随处可见的主角演讲让我有些疲乏,但比起电影里的民乐碾压西洋乐,剧版“音乐无阶级”的概念其实更好。
3.小郝好帅,虽然在这部剧里他的表演有些“彭氏”脸谱化了,但这个男孩子依然好帅,虽说聪明的贵公子可能要更加适合他,但他的表演完成度也很可以了,起码不会令人出戏。
一直看到有人吐槽女主,其实我觉得女主的表演虽然偶尔会有些夸张,但总体来说还算是灵动自然的,起码称得上“神经”这个绰号。
4.李飒好评!
被台词吸引来的,前两集看得我一头雾水,从父亲节开始渐入佳境,回归主线剧情。
个人感觉如果一直是前十集的水准,这个剧阔以在7分左右🤗目前里面插入了一些海贼王的概念,宣传的是总有一天你会和伙伴一起远行一起做梦的感觉,太太太喜欢了!!
大明星和表姐老师的线偶尔演技尴尬,但是很甜我又可以了!!!
油渣和神经的感觉也还不错,虽然目前不如影版,但是没有一两星那么差啊啊啊!!
最后安利一遍,挺过前两集啊朋友们!!!
有很多小细节很戳人的!!
3.5星,打3星,现在7.5分几年前看过《闪光少女》电影,是徐璐拍的,电影挺有意思的,依稀记得就是玩民乐的人和玩西洋乐的人互相看不起,然后有了一场比赛。
最近无意中发现电视剧版,呈现的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整部电视剧中有以下几个剧情比较有意思。
1、富二代李由谁能想到李由竟然是一个富二代?
爸爸一夜暴富,但是即使这样,爸爸还是很担心有一天钱会没有了,所以他拼命喝酒,拼命工作,拼命投资,就是想存下更多的钱,他说——“爸爸要你永远不挨饿,谁都不要阻我,我为儿子活。
”
其实李由挺帅的,特别是后期摘掉了眼睛,头发变直了,简直像换了个人!
李由一直知道陈惊喜欢弹钢琴的王文师哥,但是一直默默地守护在她身边,而且对于陈惊和小霾之间的关系给出了清晰易懂的描述。
——“她的严谨束缚了你,但你的自由也一定触动了她。
而我是防撞条,我的作用是在你自由自在地滚来滚去的时候,不撞疼你。
”2、活得自由自在的陈惊剧中的女主角曾经乍一看没有什么印象,后来才发现是《风犬少年的天空》里的大力娇,她真的很适合这样灵动的角色,甚至比电影版的徐璐还要贴切。
在剧中就是一个大大咧咧,没心没肺,敢于创新,敢于冒险的女孩,对于室友郑有恩的冷嘲热讽,总是能够骂人不带任何脏字的回击。
因为民乐不受待见,所以陈惊他们想为冯安表演伴奏获得一点知名度,但是小霾作为一个对民乐热衷,对中国历史热衷的人,坚决不允许车万育写的《声率启蒙》被这样的糟蹋。
但是陈惊却认为正因为现在民乐不受欢迎,所以才要把握住每一个机会,才能够开拓市场。
陈惊说——“这些事别人可能会笑话,但随他们便吧,谁认识谁啊?
如果目标是大海,谁会在乎池塘里的小风小浪?
我们离死还远着呢,怕什么?
”陈惊之所以那么大大咧咧,得益于父亲对她成长环境的影响,作为一个很早失去妈妈的人,能活的这样乐观快乐真的是很不容易。
他的爸爸说——“就算他妈不开心,也得等我上下边去跟她解释吧,谁让您卸任的早呢。
”第20集:我们这个年纪不管我多大,不管你多大,所有用年纪这个东西来嘲笑我们的人都是人渣,不管你和安宇哥未来会怎么样解这段经历,超值的。
——陈惊第22集:那一天我回头看到的风景很漂亮,就算吊车尾也没关系呀。
我们在跑,我们跑过了好多山。
——陈惊3、无用的李飒不记得电影版有没有李飒这个剧情,但是在这里我觉得毫无意义,不知道为什么要放这样一个人物,最后还很悲剧地去世了。
后来才发现这个演员好像是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会》里面的一个很有名的表演者,演了什么偶像练习生之类的,特别搞笑。
4、怪诞宿舍剧中的人每一个都很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说像不会讲话的徐樱樱仔,她竟然有绝对音感,作为一个毫不精通音乐艺术的人,我不太明白“绝对音感”是什么,但是好像特别厉害的样子。
像那个穿着一身黑,搞得很吓人,很冷艳的小霾,居然是剧中的网上很火的千指大人。
而喜欢玩cos的塔塔在被骗了以后也不敢对家里人说,但是她的妈妈从小就培养了很独特的三观和气质。
妈妈说——“只要不给别人添麻烦呀,想穿成什么样都可以。
”——“穿漂亮的鞋,就想走远些,即使路不好走。
”5、金主爸爸王老师谁能想到我们搞教学的王老师竟然也是一个富二代,有家族企业,他的家族赞助了冯安宇的燕窝广告。
6、陈老师和冯安宇他们之间的感情也是很纠葛,毕竟冯安宇是个明星。
陈老师面对经纪人来找他时时这么回应的——“《眼里的盆栽》一书中写到,认识他以后,人生生出了像萤火虫一样的光,这光微弱而宝贵,我立刻决定,将我本来一片灰色的人生彻底调暗,变成漆黑,以衬托这光更明亮。
我把门窗关起,世界封闭,因为我怕这光会飞到外面的明亮天地,我要守住这唯一,令我感动的秘密。
”7、原来是高中设定直到第17题班一直到第17集班牌拍出来的高一二班,我才知道整个的故事是高中的。
8、现实中民乐和西洋乐真的会这么对立吗?
第23集也可以说算是整部剧的高光时刻,民乐和西洋乐比赛。
虽然我根本不懂音乐,但是我仍旧听了热泪盈眶,非常感动,民乐真的很厉害。
大结局的儿童启蒙表演中,民乐表演也是让人感到热泪盈眶,5000年的历史是很厉害,扬琴从波斯传入中国,和钢琴同宗,整部剧就牢牢记住了这个台词。
希望后人在学西洋乐的同时,不要忘记了民乐,更不要瞧不起民乐。
9、GET超方便的吃西瓜方式!
从整体评价的话我可能只会给五分吧,其实音乐和青春很动人,但是编剧没把比例调配好,其实电视剧版更多在于描绘校园情义,而影版则更注重表现音乐,飒哥这个人物做的好棒,除女主之外第二个潇洒又发光的人设了,演员演的也不错,唉,为什么要加戏老师和大明星啊真的好难看,前十集我还想着忍忍吧看一看后面实在是看不下去看到脸就摁快进了,大明星矫了吧唧还脑子有洞,老师木头演技设定离谱,这两个玩意怎么擦出火花啊对戏仿佛在屏幕写满了“编不下去我们在注水”,连那个女明星都烦死了不知道写出来干嘛用,拜托,我不想看这种娱乐圈戏份啊无语子,陈惊演的蛮不错的,不过比影版更跳脱无厘头一些,倒也不出戏,算是个理想化人设吧,家庭真的好梦幻,谁不想要这种爸爸💔,油渣表现就比较平平无奇吧,太帅了这个演员,还是彭彭贴合点,千指大人啊贝贝塔塔樱仔还是影版好,电视剧的演技有点让人握拳…看着琵琶妹子瞪着镜头的脸我就难受,千指大人也在硬凹,王文和郑有恩也一般般,虽然王文加了点人情味吧。
总之所有人物出彩的只有李飒和王风和,一个是自由灵魂,一个是指路明灯。
剧情除掉明星老师线其实我觉得还行,描写他们和乐器的牵绊和在校园发生的种种,我蛮喜欢的,天台的灯对暗号真的好动人,而且这部剧打光我很喜欢,透着一股夏天的味道(除了老师明星)还是更喜欢影版吧,演技更好,节奏紧凑,虽然二次元部分显然是编剧不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啊啊啊我真的想骂死明星老师线的真的难看死了难看死了,幼稚又脑残,这部分的存在就是炎炎夏日你在吃瓜但是突然冲出了好几只蚊子,又吵又烦。
最后再讲点可惜的,我觉得那些戏份不如给六人组或者王文郑有恩,唉,真的想嗑李飒x王文好吧,或者千指大人x郑有恩,太可惜了💔
飒哥和竹笛少年 我记住你们了!
李飒师兄真的让人很难过
這版配角出彩一點點,但千指的氣場有點弱啊(TSV吐槽預定
台词尚可。我可能适合去看电影。
不能找点演技好的啊
因为工作需求提前看完,青春一脸。
差点因为剧版想放弃影版
夫妻档这么感人
斗琴那段不如电影版,油渣也还是彭昱畅演得好
看过以后还是更喜欢电影版的一点【个人感觉】
看过电影版再来看电视剧版,真的是为他们高兴。音乐无国界,音乐传真情。
挺好看的,三星半,而且中间有几集升华点,还挺高的!!
笑中带泪,中二又温暖,坦荡又纯粹,这就是青春啊!超喜欢他们认定目标一往无前的孤勇,成长,本身就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战役,与自己与世界与他人的战斗,有笑有泪,努力过勇敢过的每个瞬间,都是人生最好的勋章。长大可不是为了变成什么严丝合缝的笨蛋啊。
闪光少女居然有了剧版,都是生脸,但没有装嫩,挺自然,阳光,积极,年轻真好。
男明星那条线真的好突兀,也没cp感
很喜欢女主,但是他姐那条剧情,真的太生太多了,我喜欢看主角恋爱啊
一般
太喜欢电影版了,也太喜欢鲍鲸鲸了!拖了很久才看完,我都已经开始变成无趣的大人了,控制不住对不完美的地方挑挑拣拣,但还是被活着的青春气息冲得晕晕乎乎。
★2020.01.06看完★ 影版改剧版,强行增加了支线剧情,整体来说没有影版的效果,到底挺搞笑的!王安宇确实颜不错,不过《梦回》中的他演的更好!
所以大明星那根线有什么用吗,我快进得手疼。哎,青春好棒呀!油渣变帅之后太好看了吧,我靠咧!(当然前半段也巨可爱)以前学过音乐也是分了民乐班和西洋乐班,西洋乐班我们差不多解散了吧笑死,民乐班一同学之前还经常去民乐团客串呢。我们西洋乐才是独木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