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看到25集,说一说大概感受。
一星给张译,一星给邱处。
3月7日,号称《白夜追凶》兄弟剧的《重生》(又名《白夜重生》)开播,之后在豆瓣上取得了7.9分的评分。
然而截止到今天,这部剧的评分从7.9分下滑到7.0分,后面应该还会继续下滑。
同为指纹创作的小说,同为指纹做编剧,为什么《白夜追凶》砍下9分,《重生》却快要掉破7分?
论演技,张译和潘粤明不分上下,论细节,无论是球鞋的泥,秦驰膝盖上的针眼,《重生》同样细节满满。
那为什么这部剧最终没有继承白夜的惊艳,反而成了一部只能称之为合格,但远未到优秀的剧集呢。
因为在《重生》中,在剧情设置平淡的同时,在情节上,角色上,表现上,都充满了割裂感。
剧情设置平淡。
白夜和重生都是糖葫芦式的剧情,即由一个主线穿插其中,白夜是213灭门案,重生是714枪战案,在调查主线的过程中,穿插其他案件的侦破。
我们先看主线。
213的主线,背后是第三方犯罪集团设局,陷害关宏峰,关宏峰为了能够继续调查,和弟弟关宏宇设置了一个白夜兄弟的局。
714的主线,背后同样是第三方犯罪集团设局,让警察和自己的敌对势力两败俱伤,唯一生还的秦驰为了寻找事情的真相,不断搜寻证据。
这样的设置,所造成的区别就是:213案,从一开始,就把兄弟俩放到了钢丝上,让兄弟俩时刻处于被识破的边缘。
观众除了好奇案件真相,还会好奇兄弟俩要怎么处理被识破的风险。
具体到每一集的剧情中,兄弟俩都在面临非常多的挑战,弟弟突然被问问题怎么解决,周巡突然到家来怎么解决,被凶手识破了要怎么解决,弟弟私自外出被打晕了会不会出问题,弟弟留下了DNA要怎么圆谎等等等等,除了给观众制造紧张感,还为潘粤明的演绎,打造了非常大的表演空间,一人四角啊。
以及被杀的吴征提到的已经渗透到高层的高层是谁?
这些关于主线的疑问,加上兄弟俩身份所造成的悬念和紧张感,都成为吸引观众的利器。
一个设定,就能够为观众带来无数的期待,并且在每一集里转化成观剧的爽点。
714案呢,我们先说主角失忆这个设定,虽然《重生》用了很专业的医学解释来包装,但是本质上,他仍然是失忆。
但是关于失忆的剧集,我们看的太多太多了,我们对于失忆这个桥段已经有审美疲劳了。
这就导致从一开始,这个设定,就不够有吸引力。
而关于失忆的表演,无非就是表现自己和过去的不同,从这一点上,你就是请陈道明老师来,在有限的表演空间下,也不会有《白夜追凶》那么出彩。
这是剧情设置的问题,不是演员的问题。
主线和支线割裂。
两部剧开场倒是都差不多。
都是一开始就简单介绍了主线案件但是往后就有区别了。
白夜追凶从第一案开始,兄弟俩日后的重要交接地酒吧就出现了,而且除了兄弟外,他们偷梁换柱的事实,第一次被兄弟俩以外的人撞破。
第二案中,兄弟俩日后重要的帮手酒吧老板娘出现,兄弟俩同时扮演一人的事实被第二个人撞破,第三案,剧情已经引入了主线剧情的安腾、王志革等等。
而且,哪怕是没有联系的第二案,关宏峰也把破案作为要看主线案件卷宗的条件。
也就是说,白夜中,所有支线的案件,都在对主线进行补充和完善,而且这个补充和完善是多方面的,案卷、枪支、人物、场所,一点一点地补全细节。
观众在看日常破案的过程中,一直被这些为主线准备的小细节在提醒着,我们后面准备要进入主线了,观众自然也就顺着这个线索,开心地追下去。
而重生呢赵鑫家人案和主线完全没关系,娄姨案和主线完全没有关系,李伊人案和主线完全没有关系,薛冬案和主线完全没有关系,一直到调查9年前的体育场杀人案和后面的冯潇被绑架案时,才出现了主线中补枪的杀手。
在前面这么长的时间里,主线和支线并没有什么互动。
除了陈蕊和程岩的电话,以及秦驰的各种噩梦和回忆外,就再也没有关于主线的内容了。
作为主线最重要的案卷,更是直到剧集的大后期才出来。
这就造成日常破案和主线完全割裂开的观感,观众需要不停地在日常破案的过程中,跟着秦驰的独白或者梦境,生硬地跳到主线中去。
主线和支线,是割裂开的两个系统。
然而就算是支线案件,破获的过程也充满的敷衍的感觉。
比如赵鑫家人被杀案,重要的信息是赵鑫家庭情况,以及赵鑫母亲是否有防卫伤。
第一个信息是在寄宿学校走访后,根据赵鑫衣服上的树液和鞋上的泥,匹配从附近的针叶林中发现的线索获取的。
但是,在秦驰第一次去针叶林的时候,镜头给的是什么,是秦驰和冯潇的卿卿我我。
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都懵了,这些和破案有什么关系。
当然看到后面我们知道这是为后面秦驰和冯潇的关系做铺垫,是秦驰确定冯潇生死的那个问句,但是这个片段确实割裂了当时破案的整体流程的顺畅感。
直到后面审问老师的时候,才把相关线索的镜头给出来,那初次走访到那里的时候,为什么不给镜头呢?
以至于镜头运用得像是二流相声演员抖的包袱,观众看明白的时候也不觉得有趣。
第二个防卫伤的信息,为什么当时法医没有看出来呢?
再比如薛冬被误杀案。
薛冬的案件,小路曾经一度走访到薛冬的好友也是真正的凶手那里了。
但是并没有往后接着查,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警察,去查人物身边的朋友这个基本的操作总会有的吧。
而且,这个案件中,非常不舒服的一点是,小路几乎是全程站在一个道德高地上,对薛冬进行道德审判。
不光是这两个案件,几乎所有的支线案件,因为给到观众的证据和线索太少,导致案件的侦破都透着不务实的感觉,
相比于白夜追凶,法医、技术组的作用在这部剧中,几乎是完全透明的状态,从尸体和现场线索的收集上,几乎没有。
白夜的破案,是法医、技术组把所有整理到的线索全部摆在观众面前,从尸体痕迹、凶器到行凶时间、行凶手段、凶手画像,让观众获得充足的信息,然后借由剧中人物的说明,让观众一起,享受这种从蛛丝马迹中找到真相的快感。
重生的破案,是秦驰和小路,在脑中还原真实或者不真实的案件发生过程,观众云里雾里地看完,再由秦驰或小路找到关键证据,但是就连关键证据,也少的可怜。
白夜是让观众参与进来,重生是把观众拒之门外。
所以白夜中案件讨论会更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
而重生,就是始终都是一种云里雾里的主观推理中,案件就破了。
主线单薄,支线敷衍。
而最后一个问题,把这部剧的观感,再次往下拉了一档,那就是莫名其妙的角色和莫名其妙的旁白。
莫名其妙的角色赵今麦饰演的赵蕊。
虽说理解编剧想要通过一个死去对手的妹妹,让秦驰有一个找回记忆的切入点,但是这个角色的设置上,从头到尾透着股莫名其妙的味道。
作为一个高中生,每天有大把的时间来跟踪,并且还能准确地知道秦驰在哪里破案,还能跟踪到秦驰的车辆,找到秦驰的住处。
锲而不舍地追杀秦驰,更莫名其妙的是,秦驰竟然还主动让小姑娘跟着,来刺杀他,莫名其妙的两个人凑一块儿。
赵蕊后面也各种任性,在小路破案的时候各种捣蛋,在明知有绑架案的情况下,依然到处乱跑,并成功成为人质。
这个角色唯一的正面作用就是想起了那个手上纹着黑蝙蝠的人,这么一个线索。
夏雨瞳医生。
夏医生这个角色所起到的作用应该是对秦驰进行安抚。
但是在这方面,夏医生还不如秦驰想象出来的叔叔作用大。
更可怕的是,除了这个作用,夏医生就再也没有其他的作用了。
夏医生的戏份,就算全部删除掉,也不会对剧情产生太大的影响。
她和另外一个医生之间的追求与反追求的戏份,难道仅仅是为了凑时长?
莫名其妙的旁白这部剧让人更加诟病的一点,是无处不在的旁白。
不是第三方的旁白,而是剧中人物的内心独白,这个独白,从秦驰到小路到陈蕊到冯潇,几乎每个人都有这么一段。
而且旁白的内容也都是那种听了很多遍的话,比如要多陪亲人,比如寻找内心的宁静。
这感觉像什么呢?
就像原本热火朝天的麻辣火锅吃的正嗨,突然撤走锅和菜,然后端上来一碗冰冷的鸡汤,强行喂完,然后在把火锅端上来。
而且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这么操作一次。
这样再好的火锅也不好吃了。
贴一段大家感受下。
综上,《重生》这部剧,之所以评分一降再降,最大的败笔就在于这种无处不在割裂感。
主线和支线的割裂感,角色和剧情的割裂感,旁白造成情绪的割裂感,这些割裂感让观众在看剧的时候,不断被无关的剧情、无关的角色和没用的旁白强行把思维和情绪带走,不能用连贯的思维和情绪来观看,观感随着这些割裂感不断降低。
而同时,设置敷衍、破案靠猜的支线案件设置,也无法让观众获得快感。
至于镜头运用上的区别,已经有人说的比较透彻了。
以上种种,成为这部剧低评分的原因。
如果没有张译和刑侦,这部剧也就是一部情感伦理剧。
(最新的更新)之前看着那些站驰蕊cp的人表达出的自我爽点和面对冯潇吃醋表现出来的自我辩解,我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总觉得拧巴,因为逻辑上说不通,今晚洗澡在淋浴花洒下被热水冲着的时候终于想明白了。
就是他们的前后论点相悖。
一方面他们站驰蕊cp的时候说秦驰怎么怎么对陈蕊好,怎么怎么对她上心,两个人之间怎么看都有种小粉红在。
可是当面对冯潇的时候又底气不足,因为剧里面确实秦驰对冯潇表现出明显的男女之情。
当面对冯潇吃醋的时候,他们又气急败坏,这时候他们的辩解是冯潇小心眼跟孩子一般见识,两个人明显就不可能。
看着这两个相悖的言论,有没有似曾相识??
像不像现实生活中出现在你男朋友或者老公身边的所谓的妹妹或者同事,一方面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暧昧,向别人展示男人对你怎么怎么特别,一方面当面对男人身边的女人的质疑时,又表现出小可怜受了委屈一样,会说:她会不会误会我们,她误会了我要不要跟她解释啊,既然她误会了我们减少来往吧。
对于这类人,我们俗称:🍵Green Tea—————这是一条不明显的分界线—————你可以炒cp,毕竟你为男主角秦驰配了2个女人和1个女孩!
但是能不能有点底线,用一个高中生和一个中年离异的男人炒cp???
白夜追凶的编剧除了指纹,幸亏还有顾小白把控全场,要不我觉得周舒桐都会设定成中学生!
我怀疑指纹自己写的东西为什么总要弄个萝莉跟大叔配??
跟高中生就这么过不去吗??
还是不上学的中学生!
重生不用提了,我就没见陈蕊上过学!
刀锋上的救赎,安排给韩彬的暧昧对象是一个16或者17岁的小女孩,也不上学,整天跟着韩彬不是出去旅游就是在指纹咖啡屋混。
指纹到底有什么癖好??
要不他把夏雨瞳医生安排给自己看看病吧!!
行吗?
别折磨我们这些普通观众了!
至于微博上炒起来的驰蕊cp更是吐槽不能!
这剧里的cp,不管是秦驰冯潇,还是胡一彪夏雨瞳,甚至秦驰夏雨瞳,我都能接受!
唯独秦驰陈蕊接受无能!
一个年近40的离婚男,跟一个还上高三的小屁孩!
我接受不了!
现实里也没几个人能接受!
这要是你自己女儿,你能乐得在微博上组cp组的屁颠屁颠的??!
说句粗话:换作是你,你能张的开腿,你能下的去diao吗?
现实生活里,张译1978年生人,赵今麦2002年生人,一个42岁,一个18岁。
相差24岁!
拍这部剧的时候估计赵今麦还没有成年呢!
我不知道两位演员演暧昧片段的时候尴尬不尴尬,有没有乱伦的感觉,反正我看的时候快要吐了!
剧组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拿这对做为宣传噱头!
三观呢??
要不要脸啊!
还说什么中国版的杀手不太冷!
靠,这是杀手不太冷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陈蕊这个角色设置的无意义,明明用不了那么多场景,结果每集都拉不下她,要说她没有资本背景来加戏,我不相信!
本文严重剧透 慎点看到12弃剧了 什么鬼?
凶杀现场陈蕊就在那那么闹,就因为饿了,小路还要请她吃饭,吃饭就吃饭吧,还要去高级西餐厅吃牛排,吃完了烤串店还要请她吃串… 警察给抓走了,路还要跟领导呛声……… 高中生不读书一天到晚瞎晃悠,秦弛还一直养着她。
她是谁啊 不就是个军火贩子的妹妹吗?
为毛要有这个待遇?
想不通破冰行动里边李飞和好兄弟一起去养鸡场,一死一活,李飞被关了多久?
后面证明了清白以后还要看心理医生,不通过心理鉴定就没法回到工作岗位。
秦弛倒好,弹片还在脑袋里,严重失忆,被白粉撒了一脸之后还出现幻觉,就这样还继续工作… 这么明显的精神不正常,还要工作,他们支队是有多缺人?
不要再说是白夜追凶的续集了,白夜甩重生一条银河系。
全队就三个人,一个一天到晚吊儿郎当的支队长,一个精神出毛病的副支队长,还有一个玩了四年扫雷的局长公子。
而且全剧在做事的就只有小路。
看看白夜是怎么破案的,哪次不是一队人一起?
第二个案子真的搞笑,秦弛就这身体素质,竟然不让小路帮忙,让小路去看着娄姨这个老人家去了… 哪来的自信?
枪给的自信吗?
然后最后小路连个老人也没看住,一起追还让人给关在外面?
第三个案子,人都死了十年了,犯罪现场一动没动,连带口红印的浴袍还都好好的挂在旁边?????
合理????
真的 槽多无口 一星给演员 不能再多了
我承认,挖坑不少但还算精彩的第一集,张译和潘粤明的名字,以及越来越烂的如<法证先锋>这类反面例子所形成的悬疑剧环境,种种要素都让我很有兴趣一集接着一集地看下去。
但我更得承认,混乱的逻辑错误,毫无必要的拖沓剧情,极其尴尬和夸张的案件联系,把我的热情一次又一次地往下压抑着,让我强忍着那种情绪...那种每看一集都想要找个地方骂一番的情绪!
忍到20集,终于忍不下去了。
这是指纹编的戏?
这是白夜追凶的姐妹?
甚至...这也算悬疑剧?
每当遇到烂片,都会让很多观众纠结,分不清究竟应该骂导演,还是骂编剧?
这部戏真的不用纠结,全都该骂!
因为逻辑错误,不管是编的人还是拍的人,都是回避不了的!
但是这毕竟是和谐社会...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所以还是夸一夸它的精彩吧。
首先是各位精彩的配角:剧里有纵身跃下高楼的妇女...案发时楼下有大把的群众,她如果要装的像一点,至少在奔向阳台前也应该大喊大叫一番吧?
有能够跟上三个中青年脚步,最后提刀送人头的老太太,她的智商极高,仅凭一声响就能准确判断自己儿子的所在,又轻易地用一声喊转移了主角的注意力。
还有放了十年的毛巾上的口红,在关队辖区内藏了九年都没被发现的钥匙管理人,以及非要在大马路上带着200万赃款来讨论行动方案,而最后的押运行动居然只有一个女人...再次才是超级精彩的主角:几乎每次动手都被对方打趴下,不是丢枪就是被砸脑袋,以至于他每次掏枪都不得不让观众们为他...的枪捏把汗....是,我知道,他本就有伤,那是不是就更应该小心一点?
仔细一点?
预防一点?
没有,一点都没有!
为了案子,他拒绝治疗,不去医院(尽管因此而在医院里躺了三集),坚持和犯罪分子做斗争...这样的主角值得我们钦佩敬仰吗?
不,也一点都没有!
我们甚至不知道导演和编剧想要怎么来定义这个重生的命题...说他在7.14前是个很懂得钻营的人,7.14之后呢?
以他的表现,我看更会钻营了,以前最多不爱惜身体和家庭,现在简直是不要命了!!!
你到底重生了啥?
如果你的不要命换来犯罪分子的落网,那还能理解...但似乎每一次换来的都是对方成功的逃脱。
也难怪这剧又审查了那么久...我想它的审查原因和大多数涉及警匪的剧的原因是有差别的。
因为这部剧里的警察形象真不怎样...他们在一次又一次重复地犯着每一个简单错误!
在真实的警匪接触中(我们其实很容易在一些真实的缉捕镜头中找到这种场景),警方在行动中对匪方的压制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控制住场面了,就是死死压住对方身体,接着上手铐...而这一切,这剧中的警察都没做过。
他们更像是浪漫的骑士,一定要把对方从无意识中,从睡梦中,从昏迷中惊醒过来,塞上武器,送上坐骑,再堂堂正正决一高下。
为此,他们不惜被砍,中枪,甚至死亡...这种根本不为人民群众安全着想的死亡实在算不得牺牲。
只能算是愚不可及!
这样的警察,实在让人担心!
真的是编剧江郎才尽了吗?
我看不是...这样的戏拍出来,更像是一种盲目的自大,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花哨。
当然,剧中也还是有亮点的...比如那只叫击锤的退役警犬,它智商在线,颜值在线,兢兢业业,这让我还是愿意为本剧打上一星...而不是因为豆瓣规定至少要打一星。
可悲可耻,剧不行,不思量,看了评论全水军,清一色四星五星评论,误导网友,怎么不反思反思为何口碑一跌再跌,你们拦的住吗,拖沓的剧情,众多漏洞的人设,你们是怎么好意思刷好评呢?
真是服了,第一单元勉强合格,第二单元毒贩杀人,也不说为什么杀了两个人还杀了一条狗,毒贩他妈送人就十分尴尬,刑警大队副支队长开了五六枪枪枪打在栏杆上,栏杆有三四厘米粗吧,反正那么大个人就是打不中,第三单元,那是女团吗那是MMA女团吧,推一下经纪人,撞到后备箱死了,推一下朋友晕倒在浴缸里死了,开车慌个神又撞死了,按逻辑学讲这算是天选之子吧。
烂就是烂!
如果没有张译、白夜四个字,这十足一个大烂剧,昨天有个朋友说得好,bug多的就像老太太的破袜子。
12集看到一半,我感觉可以弃剧,虽然主线故事还没弄清楚,但是不想再受到支线案件的洗礼了。
各种逻辑漏洞与现实不符的情况,案件交代也不清楚,草草结尾,就算是为了过审,但是剪成这样也确实说不过去。
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只想看看大结局怎么样吧!
男主,就这样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还能上一线,而且抓捕毒贩不带其他支队成员,带个老太太,还被老太太耍了;李伊人连续过失三次,而且俩人都是撞一下后脑勺就人没了,看到这,我也要没了,有点生活常识也知道没这么容易吧,谁没撞过后脑勺吗;李伊人在车里怎么会什么痕迹都没留,就算是戴了手头没指纹,也得有点头发啥的吧;小卖部夫妇的行为就不说了,有人可能会说是害怕,但是就那个环境,老板娘怎么一年就指认出撞死环卫工的是李伊人;保持9年的案发现场、带着口红印被拍了照但是没有带回警局的睡裙、过水就进水的手表、临时拆的确没被察觉的扶手、扫雷高手秒变直觉神探的路铭嘉......或许后面的剧情会提起来,但是就目前这个状况确实是无力再追。
或许有人会说“爱看不看,不看就gun”,得嘞,拜拜。
PS:今天看到评分已经降到7.2了,昨天还是7.3,然后看短评里近应一个小时,全是四星五星的,一片夸。
但是一个小时以前的,两三星居多,批评的也有,这样的比较是不是说明了什么?
“不合理”在这部剧中变成了常态。
“烂尾、不了了之”那是每个案子必须的结尾。
“不必要的角色”过多,包括陈蕊、前妻、娄颐义子,甚至陈蕊那个胖子哥哥,甚至莫名其妙强行出场的关队,各种各种…剧情糊里糊涂,口白尬到天际,12集坚持不住了。
看到第七集实在忍不住了,首先演技,张译好演员,一直很喜欢,但这部剧里对角色的安排,和这部剧里张译的表现,我真的服了,是!
你失忆了,是失去兄弟了,是困扰案件真相怀疑自己了,但没必要随时都是一种故作高深姿态念台词吧,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冷不丁张译来一句:下雨了(之类的)角色二:什么?
张译:天要冷了。
这种角色二没听清楚重复问主角你刚刚说什么的套路短短几集都不知道出现了多少次,故作深沉说这些话凸显什么?
主角创伤极大变得忧郁沉默寡言多愁善感?
女医生,这是心理医生?
这是诸葛亮吧?
他俩对手戏又为了凸显什么?
两个聪明绝顶的人之间心照不宣?
这就高智商悬疑犯罪剧了?
张译每次和女医生的对话桥段都尬爆了!
有涉及重大案情的证据我理解你失忆了不上报想自己查,但你TM事事都给女医生汇报?
她是你军师?
你不是社交障碍吗,怎么一句现在更愿意和以前不认识的人交流就想圆过去?
你不是情感缺失吗?
这种桥段安排除了让观众YY两人存在情感暗线还有什么意义?
如果不存在情感暗线,逻辑何在?
如果有情感暗线?
心理医生操守何在?
一副自己非常专业的样子,非常擅于读心,我除了感觉女医生的神分析都是编剧给开的天眼外,剧中没给出任何女医生分析出张译心理活动的任何根据,全是TM透视挂!
小女孩更是莫名其妙?
和匪首妹妹混在一起为了查案?
好我勉强接受,可是你TM道哪门子歉啊,是,有过影视作品为了凸显不区别对待犯罪嫌疑人家属而安排的一视同仁的桥段,我甚至理解你作为普通人对被你击毙犯罪嫌疑人唯一家属特别是未成年少女的同情和关心,但是你作为刑警,中队长,副支队长,你为了击毙军火和贩毒嫌疑人给家属道歉,我TM黑人问号?
什么政治觉悟?
第一个案件,老婆出轨导致男方一家人长期打压言语侮辱刺激冷暴力女方,女方最终爆发杀死男方一家,最后为了给自己的私生子留一笔钱做假案发现场涉嫌骗保,剧中人物台词竟然表示对女方同情?
王德发?
作为刑警的基本职业准则?
老太太儿子失踪案,不好意思这个案件是我爆发的最直接导火索,桥段安排就不说了,凸显有关系好办事?
本来按规章不该管的事,还就因为几句话就管了,好!
后面也出现了正当追查的理由,命案。
我就不吐槽为什么一个刑警打不过一个刚吸食过毒品的毒贩,因为有人要说张译受伤和被毒贩偷袭泼了毒品。
但面对一个杀了狗的嫌疑犯你都坚持佩枪出任务,在进屋拘捕嫌疑人时居然选择一个人进去?
靠近嫌疑人也没有要求先嫌疑人抱头趴地,直接靠近被反击?
这业余程度是在黑刑警吗?
工厂桥段我更是直接吐了这母子什么剧情?
给儿子空投武器和人质?
为了催泪?
我是哭了,我被编剧秀得头皮发麻哭了,最后还来了个主动自刎,这反转编剧是不是挺引以为傲的还在角落搓手期待看到观众惊掉下巴?
向我开炮呢?
记得有位演员说过,大概意思是没有建立在符合人类习惯情感逻辑的感情戏,是无法打动观众的,这些剧情安排简直都是耍流氓,摁着观众的头说:给我哭!
枪法我就不说了,大叫着我TM弄死你,这也副支队长优秀冷静的写照?
最后小路追嫌疑人到栏杆边的时候有个细节,你两手放松不举枪搁那散步靠近嫌疑人?
你好像算好了他几秒后的遭遇所以这么闲庭信步?掉进化学池两人的对话更是搞笑,为了凸显两位警官幽默风趣还是公报私仇?
但对我来说最致命的硬伤,非带着家属老太太追击嫌疑人莫属,还被老太太一个神经病演技来个调虎离山?
编剧你到底是想表达刑警蠢还是观众蠢还是你蠢?
我看到老太太成功骗过两位从容反锁的时候我直接吐了,求求编剧你当个人吧?
看到这里只想缓缓打出两个字:就这?
白夜追凶本来就虚高的可怕,但勉勉强强还能看,这部剧,让我见识到了水军的厉害,你们水军写影评的时候都直接忽略自己的智商的吗?
这剧成为我心目中张译接戏的黑点,我也不会弃剧,我倒要看看编剧还有什么超神的发挥,我是有点贱,哈?
有漏洞分析也有吐槽。
昨天晚上刚写完【6-10】的情节分析,今天接着写【11-15】集,可见我是对《重生》的剧情有多失望。
依旧是按照这几集的时间线进行分析的,没什么好的评价,内容还很多,若是有兴趣那就看下去吧。
1.遗落在现场9年的物证第11集一开场我就雷到了。
先不谈周岩的死法,这个会放在后面说。
路铭嘉进入到死者周岩生前的房子,梳理案件线索。
凭借案卷上的照片,从现场带走了一件沾有口红的睡裙。
遗留在现场9年的物证我想问,周岩案发生在9年前,为什么这件沾着不明红色痕迹的衣服还会放在案发现场,而不是被当做物证带回支队;且路铭嘉是凭借案卷注意到这件睡裙的,也就是说9年前参与这件案子的警察已经留意了这件睡裙(拍了照片),但是没有带回去做检测,放任重要物证遗留在现场,这个设定无法自圆其说;后来的情节又告诉我们,是路铭嘉把睡裙带回支队做检测,这才知道这个疑似血迹的红斑点其实是口红,那9年前的警察干什么去了?
他们不知道做检测吗?
这一处情节的设定夸张离谱。
2.萧闯闯哥一出来我就有好感度,这是我在《重生》里面为数不多的喜欢的人。
可能是沾了老关和长丰支队的光,我对《白夜》的人自带好感,连幺鸡我都喜欢得不得了。
而且现在萧闯的戏份不是太多,人设也没什么大毛病,希望这糟糕的剧本别给闯哥使绊子了,要不然整部剧没几个人设是立得住的。
3.“吸烟有害健康”胡一彪这个人物,也是满满的槽点。
以后再细说。
在这一场戏里,胡一彪摸了彭鹏身上的烟,问周围的兄弟要不要解解乏。
兄弟们散了之后,他故意把烟掉在地上,再踩上一脚,扔下一句“吸烟有害健康”,以此来达到羞辱的目的。
我看到这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三个字:别装X。
尴尬成这样还不算完,非得再跟上一个脚部动作特写,这股浓浓的装X示威范儿油然而生,特虚特假特膈应人。
可能有些人觉得我太上纲上线了,可是想想《白夜》,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为什么《白夜》能塑造得那么好,到了《重生》你就不行了呢。
还有胡一彪说吸烟有害健康。
怎么,把烟给自家兄弟就是解解乏,给嫌疑人就是有害健康,胡一彪你这是残害自家兄弟啊。
4.秦驰从医院跑了编剧你还能再离谱点吗?
秦驰现在什么状态?
腿上有伤平时走路还是个半瘸子,范凯案的时候被药物伤着头了,跟程老四打了一架还被在脖颈处被枪燎了。
这么一个千疮百孔的病患,能在一干警力封锁的医院跑了!
跑了还没人去追!
(台词上提一句也行啊。
)就等着胡一彪回来,轻飘飘说一句人跑了就完事了。
你们《重生》里的警察就是这么办事的?
5.涉案枪支与监控看前几集的时候我就有个疑惑。
秦驰拜托冯潇支开邱老师,要去督察处亲眼看看涉案枪。
当时秦驰也没做什么伪装,也没担心督察处的监控视频,堂而皇之大摇大摆的在别人的地盘摸物证,还与幻觉叔叔秦莽大段大段的交谈。
邱老师发现监控中的秦驰秦驰可是警察哎,冯潇也是警察,做事这么不仔细,这不是活人堵枪口吗?
赶着给别人送人头。
后面我们也知道了。
果不其然,邱老师还真掌握了清晰的影像资料。
看来不是秦驰冯潇疏忽大意,是编剧故意设定的漏洞,好推动情节发展给后边的剧情铺路子。
6.李伊人这个角色写的还可以。
尤其是在录音棚骂歌手那一段戏,是个小亮点吧。
(但杀人手法夸张,武林高手的分析在下面。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不好的地方得批评,好的地方也得表扬。
7.房间布景秦驰住的房子一看就很虚假,没什么人情味。
从第一集到现在一直如此,装修风格让人总觉得是一个陌生的民宿。
看看这房间里的摆设布置,很难将之与秦驰这样的警察联系在一起,不知道的还以为房主是干设计的。
我写到这里的时候,刚好看到有网友给我的上一篇剧评的留言,我这才注意到,原来《重生》并非是原班团队,连导演也换掉了。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两个作品的风格差距如此之大了。
8.快递路铭嘉说他问了邮寄手表的快递公司。
什么快递公司这么厉害,2009年的邮寄信息还保留着,编剧你告诉我,我以后快递全走他们家。
9.大穿帮就不赘述了
十位数手机号,一定是从境外打来的还有小路啊,你拿人秦驰的手机干嘛啊,经人同意了吗?
10.颈椎杀手:李伊人唉!
编剧你让我怎么说才好!
廖勇是被推了一把,撞到后备箱上挂了。
算是过失杀人吧。
可是这种死法一个案子里面用了两次,还用得这么低能,我也是服气。
周岩死的时候,被李伊人推了一把,先是颈椎那个地方磕到了浴缸边上晕了,然后滑到水里溺死了。
你晕就晕吧,做戏能不能做全了,好歹把浴缸上那个硅胶垫子撤了啊。
难不成周岩的后脖子是鸡蛋皮做的,随便一磕就能晕。
情节设定成这样,我只能告诉自己,李伊人跟人颈椎过不去,还真赶巧了两个人都这么挂的。
颈椎杀手,名副其实。
11.定制手表质量堪忧2009年的900元,也是不小的一笔了。
廖勇当时给塑料姐妹花定制的手表,这么容易就进水了不能走针了,表带还一碰就掉,只能说明这表应该不是900元,而是个地摊货。
这又侧面反映了廖勇的抠门小心眼。
嗯,这伏笔埋得带劲。
还有为什么我说绯命组合是塑料姐妹花呢?
四块表,表背上刻了四个人不同的星座,结果没有一个人发现这个不同。
不是塑料是钢料?
12.程老四的电话定位程老四给秦驰打电话破口大骂,可是手机在路铭嘉手里。
路铭嘉张嘴就揭了自己的身份,还说:我们警察一直在找你呢,迟早找到你,你就等着被抓吧你。
这是给嫌疑人透露了侦查方向;接起电话来直接激怒嫌疑人,没有争取足够的技术定位时间,导致信号没追踪上。
路铭嘉掉线了?
他的处理方式是否妥当?
13.陈蕊这人设真够烦人的这小丫头,除了添乱要钱喊肚子饿,哭鼻子装可怜,看不出来有什么地方值得人喜欢。
妥妥的工具人物一个;编剧似乎还喜欢大叔萝莉的CP组合,秦驰、路铭嘉还有不太沾边的彭鹏……我只想说,不要再浪费漂亮妹妹的演技了行吗。
14.细节好歹上点心既然是被人拿刀扎死的,衬衫上划一道口子很难吗,道具。
15.空壳子支队——西关这个队伍,看来没了秦驰就运转不开了。
秦驰一倒下,马上开会讨论西关支队的工作开展问题。
要知道,秦驰只是一个副支队长啊,他上面还有胡一彪呢,就算胡一彪的人物设定不在乎这些,但作为剧本要讲究合理性吧。
结果剧本就直接把支队架空了,做了一出送小路上位的戏码。
什么秦驰现在不适合参与一线、胡一彪说眼下工作小路可以胜任,都是为了做戏而做戏。
其实看前面几集,秦驰和路铭嘉戏份的偏移,大概能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但编剧做得戏如此之low,也没法说什么了。
(胡一彪是妥妥的懒政啊,当着这么多领导的面还这么嚣张,只能说剧里的人物都有病吧。
)16.西关支队的刘长永——邱老师邱老师这个人物的能力、性格和捅娄子的水平,简直是长丰支队副支队长刘长永(还未上任。
)可是为什么刘长永捅了那么多篓子、给双关造成那么多麻烦,刘长永还是那么招人喜欢呢?
(这个人就是我嘿嘿嘿)因为刘长永的人物形象是立体的,有立场的,他的行为动作都有着明确的主观欲望驱使,符合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所以刘长永在各个情节点上是可恨的,长远看又觉得他傻的可爱。
邱老师这个角色就不明朗了,就是单纯的又蠢又笨,人设没立起来就赶着干一些不讨好的事,能不招人烦吗。
反面角色若是塑造得深入人心也是一种成功,邱老师既没到恨得牙痒痒的地步也没到差的叫人无视的水平,卡在中间两头不做人。
17.别画爱心了,写个“尴尬”吧
18.千里送人头2.0邱老师和程老四打过照面,一旦发现立即暴露,却还是让邱老师出任务,《重生》里面警察的脑回路比较奇特啊。
19.“今天俺俩没帮倒忙吧”可别问了,闯哥都悔死了
20.去葬礼不是去选秀造型师你把小路打扮这么帅干嘛啊,不是说他不能帅,是得在该帅的时候帅。
而且这一身跟小路平时的穿衣风格完全不一样,怎么看怎么跳戏。
21.这是一条吐槽看到闯哥还是跟西关的搅合在一起了,心好累 TOT
22.全员朗读者借最近微博上的梗,《重生》简直是全员reader啊。
时不时就开始内心freestyle,加上沉重的BGM和空镜头,简直是加速观看的最好时机了。
最后借用剧中莫医生的话,送给《重生》编剧及其笔下的人物:
最新的这五集依旧是槽点满满,还有一些造型啊逻辑上的细节就不想赘述了。
其实写这个漏洞汇总很无聊,也不会有人在意,但我就是想留下一点什么。
好的作品是什么水平大家有目共睹;差的作品,我也不想随便打个低分就算了,还是要让人知道,作品为什么差、差在哪里。
我认真的当我的观众,也请团队不要糊弄别人也糊弄自己。
有人分析,说剧情这么稀碎,是因为上面的意思不准出现坏警察,所以删改了很多,导致最后成品已经完全不是最初的模样。
那编剧改成这样是在隐晦地报复shen查吧?
比如714这个案子,从头到尾所有的岔子,都是由于警察的疏忽造成的。
你不让我写队伍里有坏人,那我就写队伍全是废物?
我们从头捋一遍:1. 秦驰找程岩做特情。
这人什么秉性到底有没有调查过?
从后期来看,这人并不是特别精明,怎么就能骗过警察当双面间谍了?
2. 秦驰完全听信程岩单方面给出的信息,一不核实,二不准备备用方案。
这是重大疏忽。
3. 秦驰等人在餐馆高声谈论重大涉黑机密案件与行动计划,完全无视警队纪律。
4. 714当天,路铭嘉被指派去取卷宗,却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去帮小混混,让案卷脱离视线,还在后续调查中撒谎。
另外,当时领导还特意嘱咐他配枪,从侧面暗示了事件的严肃性,他却没把这当回事。
5. 秦驰重伤在医院,被凶犯范凯袭击。
原因是在医院看守范凯的警察擅离职守,并且在离开前对一个杀人凶手不采取限制措施,比如上手铐、反锁病房。
6. 冯潇不同意路铭嘉和邱处长用赃款做诱饵的计划,自己拿着赃款走了。
无视二人为公的规定,单独携带赃款,这也是违反纪律的。
7. 路铭嘉让枪库同事跟着冯潇。
他明知道这笔钱是诱饵,随时可能引出一个枪杀多人、敢对警察开枪的极度危险的凶徒,还让一个非外勤人员去保护冯潇,酿成大错。
8. 邱处长强行参与追捕杀手姜淮的行动。
他是督查处处长,是查警察内部的,他参与抓捕不仅帮不上忙,还可能拖累同事,遇到危险需要抽出人手保护他,这是可以预见的,但他还是要去。
9. 路铭嘉把陈蕊,一个小女孩,带进有凶犯、有炸弹的围捕现场,既给陈蕊带来极大的潜在危险,也需要浪费警力保护陈蕊,上对不起组织下对不起人民。
这部剧的主线情节,几乎所有牺牲都是由于警察的极度不负责任造成的。
这都不是单纯的工作疏忽,完全是玩忽职守。
出一次错、两次错还能理解,次次错、回回错,最终酿成多人惨死的悲剧,这还不是废物是什么?
今天看完第十五集,我决定要做两件事,1:来豆瓣泄愤2:弃剧 。
有剧透!!
28集的长度最先给我好感,现在的电视剧要不弄个40集以上都不好意思叫电视剧。
开篇前五集还不错,演员在线,主线支线齐头并进,悬疑成分也挺有嚼头,唉,算打消了我的疑虑(是不是打着白夜的幌子的烂片),五集看完以为过两天就更新了,结果发现要等下个礼拜四才更新五集,这样操作胆挺大的。
来到了下个礼拜四,赶紧看吧,艹 艹 艹,,请问把自行车的胎割掉与不割掉真的影响你绑着铁链子再加一个死人的浮力吗?
还以此作为破案的关键?
明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怎么就不能先控制观察等增援呢?
他为啥如此杀狗?
那俩女孩呢?
就这样没了?
不光没了还得搭一个?
要不是丘处机说“其实还有”,和凝固的面团,额,不对,是面条,这样冷不丁却很好笑的段落我当时就弃剧了,来到了第三个礼拜四,先下好。
开看,艹 艹 艹 艹艹,,,那么短小精悍的中年男子被一个年轻女人推到后车盖边上就死了?
还能把他抱到车厢里,死人有多重你知道吗?
不小心把闺蜜推了一下致使她的后脑勺碰到了浴缸的棉垫上就滑进浴缸里不动了?
死了?
看到闺蜜滑落进去都不带拉上来的?
直接就开始清理作案现场了?
和俩路人合影的照片怎么就跑到短小精悍哥手里的呢?
看到你认识并且因为救了你儿子而被车撞死的环卫工人你都不带叫救护车的?
肇事车辆都还没走你都不带报警的?
大晚上的车速那么快,后脑勺杀手女根本就没下车,你就一眼认出是她?
你从哪看到她的?
第一次没抓到就算了,第二次竟然还能让手掌中了枪伤跑两步就喘的程老四再一次的跑了?
萧大哥你口中的六个探组都她妈去买衣服的吗?
都不带布控的吗?
是不是没有自带音响就不好使了?
还不会有人从你手中跑第三次,舔脸说!
麻烦下次抓人的时候备个好点的对讲设备可以吗?
可以吗?
每个人都有独白,角度也不一祥,社会现状,家庭矛盾,留守儿童,职业道德等等,可是导演的能力不足,不仅没讲好以上内容还使的剧情严重拖拉!
既然是刑侦剧咱好好犯罪好好破案不行吗,不行吗?
表扬一下小路警官。
对了,秦池看来你是要躺倒下个礼拜四了?
可惜我不想再看到你了!
就这,收工
宣传时以《白夜追凶》姊妹篇吸引观众,然而却无法复制前者的成功,不时出现的人物独白给整部影片蒙上了文艺忧伤孤独的气息,然而在漏洞百出的剧本面前就显得有点无病呻吟了。不过张译、刘冠成等人的个人魅力倒是让整部剧充满了看点,以及此时还略显稚嫩的赵今麦和张译之间的感觉也很棒……
除了714,其他案件都过于离奇,714却不得不压轴出,考验耐性的时刻到了。但是从悬疑角度来说,至少前25集是环环相扣,714始终淡进淡出,不曾离开视线,粘性大。张译从不会令人失望,714之前的秦驰果然相当的讨人厌,就冲这点,26集就是个高潮。结尾仍旧出人意料地吊诡,符合作者的一贯水准。虽然各种诗朗诵过于文艺了。
男主一口气躺了1/5的戏份,还让我看啥?请改名《刑警路铭嘉》吧……
张译太🉑️
这部剧又抓住了一个热点进行拍摄,剧情引人入胜,今晚一口气看了好几集,根本停不下来,是一部好剧!
虽然中间有些案子有点扯,大体不错。最后结局有伏笔,层层揭开谜底,大结局还有看点。
所以第二个案子里失踪的王小煦和死去的张静云都是咋回事啊?这就完了?破案时候随身带个老太太又是因为啥啊?就为了坐等送人头吗?我裂了。一星给张译一星给关队。ps心理专家夏老师的演员是带资进组吗?所有的台词和场景都是那一副你们欠我钱的表情,演技尬得快瞎了。
看了首播来评论:前两集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设置的悬疑点也够多,剧中演员演技也在线,期待后面剧情的发展。故事悬疑,烧脑张译演技在线,已经期待很久了值得一遍!
难看,太困了,女主太老,剧情也很乱七八糟
太难看了 逻辑混乱 故弄玄虚 槽点密集 白瞎了关队的客串
前两集观感不错。张译一下子老了不少。
张译!!!是非常可的!!!就是这个开局就瘸,真•触不及防。
在我看来最后男主其实没有必要非死不可,还是说如果他不死的话就会影响白夜追凶里的剧情(不太记得了)?另外最可惜的还是小路这个人物,在四分之三剧情里他都很正常很能干,有时候还很可爱,可惜有那么四分之一的剧情里他脑残了,没想到看到最后反而是胡队最可爱,还一直怕他领盒饭
人是一条肮脏的河流,随着时间推移两岸渐渐沉积污垢,变得成熟与世故。而一场重生是一次生命的蜕变与超越,让人得以摆脱以往生活的桎梏,获得一次清洁的机会,用未来改变过去。最后,记忆终会回归,而过去已被改变,可以安然走向死亡了。
追到第七集,改一星了。差太多。
张译太端着了
中规中矩,无硬伤无亮点。
张译这第一集,台词没几句,全靠演技啊先给四星观望
开头节奏比较慢,后面就好多了,查案,找记忆,他失忆后变成另一个自己,想当于重新活了一次,这个社交障碍的设定带感,反派打电话威胁在张译那里都没气势,说挂就挂,等我一小时,冷淡果断,没什么废话,幸亏张译撑起了整部剧。前妻没什么亮点,陈蕊的仇恨有点难以理解,她没有哥哥之后如何生活,为什么次次失败还要屡败屡战。张译真是没把她当回事,就偶尔投喂水吃的啥的,让她坐车住房,这小女孩的未来会怎样,有点好奇。那个录音也很奇怪,有很多疑点,过去的秦队可能有特殊任务,那个是障眼法,他也许在计划着什么,杀人灭口,还是助纣为虐。偶然的几率很小,擅长毒理法医的人可以消灭痕迹瞒天过海,权力机构也同样有暗处可以谋利或者为了什么目的。关队客串很少,想看白夜追凶2。女心理医生的角色也不错,还有老戏骨,叫不上名看着眼熟的。
看到第25集的时候,秦驰给陈蕊说的话,让我看到了史今和许三多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