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俱乐部这种类型不是谁都能玩的转,虽然不是鬼片的范畴但是电影真心没有什么悬念,太明显的铺垫,看着开头差不多知道剧情的走向,当刘青云在天台跳楼那个桥段以后后面要演什么几乎都猜到了,没有什么悬念,但是有一点惊悚。
故事小冲突不断感觉看点不足,而且各种小铺垫过于明显,这样的人格分裂让我想起来《魔警》后一步有警匪片的色彩浓郁,加上人格分裂的这个特点整部电影真的很精彩,但是看这部电影总觉得没有发挥真正的实力,可能如果是文学作品可能会更好。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稳定、差不多凑合、平静的生活下面很可能有N个不定时炸弹,有可能是强拆,强奸,抢劫等外力侵犯,也有可能自己身上的不可控被激发而不可收拾。
弗洛伊德提出了人的意识的冰山理论,细想了去,感觉很可怕。
我们正常的,可控的意识不过是冰山一角,下面还有一整座未知的奇崛的冰山。
我是什么样的,我说的准吗?
这段时间反复听到一句话,叫“人能做的了自己的主吗?
”乐观的时候,总觉得可以,自己的人生,拼了也得自己做主啊!
或者说一切隐忍、奋斗都是为了有一天能自己做主。
不过现在看来,人哪里真就做的了自己的主了。
生活中的偶然,加上未知的自己,再来根火柴,恐怕人都会变得“不像”自己和身不由己。
以前看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那些受访者哪里像精神病患者,应该称呼为“另类天才”才对。
以外部人的眼光看,在精神病院里呆过的人,永远是“精神有问题“,当判断病人是否有病的医生成了精神病患者时,他的病人才被其承认没病。
结果就是,没有人会相信。
这分明是二十二条军规。
说自己没病的精神病患者一定是有病的,说自己有病的精神病患者也是有病的,所以精神病人无论说什么都是有病。
“精神病就像暴风雨,会落在好人和坏人的头上,谁也无法躲避,虽然是永远的不幸,但不比其他疾病来的更罪恶和丢人”暴风雨会席卷每一个人,波及每一个家庭,没人愿意受伤,但为什么就是有人会被歧视?
当时和冲锋车买了前后的票连着看的。
全片看的时候一直在内心感慨刘青云演得真好、真好、真是好(不过想想也没啥,算是正常发挥吧)。
另一位男主晓明能感受到他的努力,但还是觉得很程式化,全片不是梗着脖子面瘫、就是梗着脖子歇斯底里。
配角里方中信很帅、薛凯琪很美、鲍起静演技吊打。
虽然剧情能猜到,但全场也没啥尿点,个人感觉比冲锋车好看,不过也有可能因为看的是粤语版。
冒雨出门连看两部片子我也算是个合格的真爱粉了吧。
——2015/4/5
百年前就有一个先锋话剧,剧情很简单,一个人搬家,不断的搬上来各种家具,最终把舞台全部占满,人被困在家具堆里无法抽身。
这是最早的关于人类和物质的预言。
在现今这个被物欲充斥的社会里,人们也被淹没在无穷无尽的压力中,各种现代城市病、双重人格、失眠焦虑、强迫症、妄想狂随之而来。
《暴疯语》便是将视线投到了精神病患者的身上,无论是经历了丧子之痛而导致精神分裂的范国生(刘青云饰),还是担负着巨大舆论压力的青年医生周明杰(黄晓明饰),在他们身上,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如同周明杰在自己的臆想中看到了范国生一样,每个人都多少承受着不同的压力。
从电影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关于疯子的暴力故事,在光线与构图上,导演很好地打造了惊悚的效果,但影片最大的看头还是刘青云与黄晓明的对手戏,周明杰隐瞒了母亲精神病的秘密,承受着范国生给自己带来的舆论压力,不敢对女朋友讲出实情,在他给范国生治疗的过程中,他在幻想中分裂了,幻想中的范国生帮他杀了院长,母亲,在范国生要伤害宝儿的时候,他终于觉醒了,实现了自我救赎。
打破镜中的自己,发觉范国生其实是自己臆想出来的人格,完成了他在另一个人格中完成不了的事。
最古老的人类天性里就有喜欢表演他人的天性,当人类发展到白热化的文明程度的时候,巨大的压力与克制使得这种天性以病态的形式被人们认识。
结尾处范国生问周明杰,“为什么在你的幻想中,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周明杰说,大概他和别人一样,都对他存着偏见。
在生活中,人类大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精神病患者,但其实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像周明杰一样,本身就已在巨大的压力下压抑变形。
影片在我们的精神上下了一场暴风雨,面对不可逃避的情绪失控,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放下执念,接受生活的不完美。
如同片尾曲中所唱的,“再委屈不过是一段插曲,眼前的暴风雨再无情的都会过去……”
华语影片甚少有制作纯良的悬疑类作品。
许多影片,要么逻辑上纰漏百出,要么误入歧途,最后成了恐怖片。
《暴疯语》无论从故事的繁复,还是演员的投入,都可算作是同类型题材的上乘之作。
影片讲述的是范国生(刘青云饰)患有精神疾患。
因病发作,他杀了妻子。
后经医生周明杰(黄晓明饰)的治疗,他痊愈并重返社会。
不料事情很快再度失控,有个老汉在范国生家的顶层被人杀害。
范国生被警方锁定。
周明杰医生主动为他开诊。
经历一系列事变,最终,真正的病人一一那个凶手一一从幕后现身。
看这类电影,观察作品中人物的病情,也就变成观察故事的过程。
病人的精神分裂越严重,故事往往也就越扑朔迷离也就越精彩。
《暴疯语》建立在多个病人之上。
这种设定让故事有了足够多的线索与迷离状态,而其结局出人意料,让观众获得豁然开朗的欣喜。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是李光耀导演的处女作。
多年来,他跟随徐克、刘伟强、尔冬升等知名导演做副导演,他已经在电影创作上积累了丰富经验,拍摄时自然会有很强的把控能力。
此次倾力打造一部以精神分裂为主题的影片,即是证明。
而选择刘青云和黄晓明这对“青黄”组合,则可见导演的独道和远见。
黄晓明在影片中饰演精神病医生。
当他的精神世界开始一点点崩溃,由紧张到惊慌,由愠怒到躁狂,由崩溃到绝望,由挣扎到自伤⋯⋯作为观众,我们由此看到了故事的清晰走向。
与此同时,我们会发现《暴疯语》里是个疯狂世界。
在那里,即使慈眉善目者背后,也有着面目狰狞的真相。
导演正是用这一系列貌似匪夷所思,实则合乎情理的故事与人物,映射出这个世界的荒谬。
对观众而言,视觉与心理正遭受双重刺激,这种奇妙的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刘青云的表演实在精彩。
我正是因为他,坐下来观看此片。
果然,不虚此行。
(2020-4-25于宁波)
看的是3.30上海影城的首映关于电影本身片中的镜面效果,窗户幻影,巴士雨景,剪接幻觉,让我眼前一亮。
整个故事表述完整,详略得当。
过去和现实之间无痕迹的视觉衔接,情节饱满且可辨度高。
片中有一段闹鬼效果的片段,悬疑音效与演员入戏演绎,两者叠加。
也着实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两位主演范国生(刘青云 饰)周明杰(黄晓明 饰)一张一弛的医患关系逆转,拍案叫绝!
关于片中演员不过多着墨评价演员,影片还未上映,资历颇深的刘青云和鲍起静已被香港金像奖提名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配角。
业内权威评委认可,用演技说明实力。
叶璇在《暴疯语》中的惊鸿一瞥,具有冲击力的情感演绎更肯定了我对她的欣赏。
此外,看完这部电影,改观了我对黄晓明过往的认知,他在片中具有爆发力的角色塑造,让我重新认识了他,一位较真的慢热型好演员。
个人看法不剧透。
我通过《暴疯语》领悟到的是:关注内心,洞悉情感细节;不可逃避内心的失控,需放下执念,接受不完美。
由陈医生献唱的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提名《暴风雨》可谓是片尾的一贴治愈良药。
“再委屈,不过是人生的小插曲,再无情的风雨有一天都会过去......”风雨过后,定会见柳暗花明。
看好本片导演李光耀拿下34届香港金像奖最佳新晋导演!
祝愿《暴疯语》口碑票房双赢!
2015年4月,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我是今天在CCTV6看到的这部电影,全片色调昏暗,给人一种压抑感,虽然是白天,但是一个人看还是有点害怕,刚开始以为黄晓明演的是个妙手仁心的大夫,很冷静,之后他跟刘青云的对手戏,给刘青云的角色治病时候的歇斯底里让我觉得或许真正得病的是他自己,越来越验证我心里的想法,我就越想知道他能否自救成功,最终他心里二十年的秘密也暴露了出来,原来他母亲有精神病,他害怕自己被遗传,还分裂出来另一个自己(刘青云扮演)不得不说,刘青云真的精神分裂演的厉害啊,气势上压制住了黄晓明,当然这和角色性格设定也有关系,最后黄晓明打败了自己的心魔,也将和他的妻子薛凯琪迎来家庭新成员和更美好的未来,而刘青云因为片头的犯罪行为而入狱,他也和黄晓明见面聊了对彼此的看法,我很同情黄晓明的角色,真的谁能扛住那么重的压力呢,结尾处说精神病就像暴风雨,会落在好人和坏人身上(后面没记住)但是这句话说的很对,不仅仅是精神病,其他任何不好的事情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重要的是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战胜他们!
(PS:因为是第一次看这部,所以角色名字没记全 (好像有个范世明?
),就用演员名代替了,sorry)
有剧透慎入。
本剧主打心里悬疑,有些类似去年同期上映的《催眠大师》,宣传时刘青云说自己负责颜值,黄晓明负责演技,听起来有些玩笑话,但看后倒也没错。
作为老戏骨,刘青云已经做到了“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水准,任何角色他都是手到擒来,很好的融入角色,范国生又为他增加了一个银幕形象。
长期被人只会耍酷犯二的教主还在朝“手中有剑,心中有剑”的努力,从影片上看他确实为本片应该下了不少功夫,也应该是揣摩过角色,琢磨过表演,可惜用力过猛,所以处处强调要体现演技,反倒让人觉得很别扭。
或许本片换成别的同等级的演员,对手戏的精彩程度会更上一个台阶。
回到本剧,似乎一切雨过天晴,黄晓明正视自己的疾病,刘青云在狱中为自己的过往赎罪,但是几个重要配角的去向却让人疑窦重重。
这里开一下脑洞,过度解读一下本片。
1.雷医生(方中信饰)作为老院长很多年的朋友(寄望乌龟可见),他是相当有可能知道周医生的过往,虽然医生要为患者保密,但周医生严格上来说仅算是遗孤。
从头至尾的参与了整个事情,刚开始院长亲自说他是要退休的最后似乎当上了院长,中间他在警察来的时候尚还知道去会议室掩人耳目,以他的身份完全可以私下里去给出建议,而且也没必要带上王恩妮,另外在食堂里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却似乎是在告诉所有人周医生出问题了。
最后连女友都不知道他在哪里,他却能认为周医生在院长留下的物业里,本也说得通,周的女友接了电话后他还说了句“一定在那里”就显得有些欲盖弥彰了。
2.岳母(鲍起静饰)老太太的眼神才是最让人冒冷汗的地方,也是主打惊悚的本片最惊悚的事情。
他一直耐心的观察着范国生和周医生,也一直谋划着报复,无论是装疯送汤,还是没事去敲门,都无疑实在让范国生不能很快融入新生活。
最后坟墓前的自白则直接推动剧情急转直下。
最后痴痴看着小孩,或许她疯了,因为他也有分裂症的第一表现:抗拒,自述自己不会疯。
或许她没疯,否则也不会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质问。
反倒是那个吸毒者是谁杀的没那么重要,就像范国生说的,谁会相信,对于范大概是赎罪也是发现自己确实无法再融入社会(类似于片头自杀的老病人),对于官方也是防止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毕竟一个公开的康复者总还是让人不放心,剧中也有所表现,后来的一些似是而非的案子都被扣在了范国生头上那么完全有这样的可能,雷医生和岳父里应外合的,故布疑阵,分别除掉各自的目标。
看起来脑洞仅限于此,但是不要忽略了一个小细节,在周医生最意气风发接任院长的时候,一个关于一季度药品有问题全部回收的事情,那么范国生真的病好了吗?
是不是岳母的确早就疯了,其它的东西全是来自他的臆想。
言归正传,隐藏的病人和康复的患者,到底该怎么选择,我们需要怎么样的选择,这是导演抛出来的问题,也是每个人值得深思的地方。
剧情有新意,设置了好几个悬念,后面一一呼应破解,大致都看得明白。
这种悬疑题材的片很容易拍成故弄悬虚,让人不明就里的烂片,但这片没有,导演和剧本都过关。
故事一开头讲刘青云病发就很抓人,但之后略拖沓剧情推进缓慢,进入中段刘青云出院后就精彩无尿点了。
不论如何,冲着看刘青云,鲍起静的演技,就什么都值了。
精神病人与康复的精神病人两个身份,刘青云都演绎得自然到位,看着他一本正经,语气缓慢地盯着你说话,那一刻真是分不清他到底是精神病还是正常人。
他和鲍起静同框斗法时特精彩,真是火花四溅,也制造了不少惊悚效果。
黄晓明演得出乎意料还不错,特别是同刘青云在仓库内斗戏那一段。
但是私认为他在前半段未发病时,将人物演绎得太阴郁与紧绷了,如果塑造得稍微开朗正气点,跟后半段发病后压抑爆发相对比,会不会戏剧效果更好。
首先,我不是什么资深或者专业的影评师,看电影也没有地域区分和演员区分的选择性,只是随着性子看到有什么新上映的电影就会去看两眼。
我曾经是一名精神病患者后来治愈出院,我认为这部电影很真实,很细腻的刻画描述了我们患者挣扎痛楚的内心世界,我感同身受。
药不能停很好笑吗?
你们理解那种承认自己有病之后唯恐自己不正常的药物依赖吗?
你们能理解被医生被家人怀疑,怀疑自己病没好逼着自己吃药的感受吗?
你们没有患过精神病,感受不到那种痛苦为什么仅仅凭着自己的喜好就断章取义,你们不懂,真的。
在这里我还要感谢我的主治医师和我的家人朋友,如果不是他们对我积极的治疗,信任,理解,支持和鼓励,恐怕我现在还被困在那个阴冷悲凉的“囚牢”。
虽然我的病已经好了两年了,但是引人入胜的情节还是深深的吸引着我仿佛一切都发生在昨天。
所以,我想为这部电影不平,想为教主不平,可能是我掺杂了个人情感来写这篇影评,可能我说的并不客观,但是我真的真的想说,这部片子真的真的没有你们说的那么烂那么不堪!
因为,至少我和我都觉得挺好的。
烂
演技爆表啊 剪辑超棒 最后的自我救赎堪称完美
简直是恐怖片,又拿精神分裂说事儿,烦不烦。医生自己治疗自己的精神分裂,编剧是多傻逼才能想出这种段子。
松松垮垮。
黄晓明的演技靠吃药能解决么?
看不到晓明哥的演技。
蚀人心的永远是自己的执念和回忆!有时候只能自己拯救自己战胜自己!
悬疑片里 算是不错的吧 一直到最后揭晓之前都没猜到这样的发展
对于一个新人导演来说,这的确是一部水准制作。有赖两名演员演得不错。可惜小黄没有以此部电影入围。言归正传,此片其实也只是略略的表达精神分裂者的症状,利用各种结构和叙事的手法,让观众看得紧张又刺激。但是,缺少了真正去探讨精神分裂者的情绪,和关怀精神分裂者的内心。
在今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中 鲍起静和刘青云都因为此片被提名(刘青云得奖在窃听3)故此提前对本片有了些期待 确实 直到片名出来之前拍得都不错 黄晓明一出现剧情线也跟着完蛋了 并不是演员的错 拍得太糟 黄的线披露过早 鲍的线莫名其妙掐了 高潮部分毫无力度 结局像个笑话 还不如魔警 起码张家辉够吓人
这部电影想关注精神病人这么一个弱势群体,但结果却不得,究其原因,太过把故事重心放在制造悬念上面,真正动人的东西却忽略了,这样的电影想做出什么社会贡献是不太可能的。黄晓明实在太出戏,都想好角色用吴彦祖更好了,其他人也只能贡献出正常水准的表演 20150827
精神病,一个看似小众、实则远高于小众的疾病。患病者,不以贫富贵贱论,起因多样难防,病程漫长难治,隐藏在完整的躯壳内的是裂缝遍布的灵魂,影片以悬疑方式揭示了精神病带给患者的无尽创伤,虽不致死但更甚于死。
三星半,视听手法的运用不错,但支线太多显得有点顾此失彼,抓住医患身份错位来做文章就够撑起一部电影了。教主演得还不错,虽然在刘黑面前还是有点露怯,鲍起静的金像女配有希望。 @广州中影乐佳影城
剧情上还算是有点意思,就是小明闹太套,各种不和谐,那句“你为什么不吃药!?!?。。。”感觉差点把自己弄吐了。。。
情節堆砌得有點雜亂。主線不明顯。。?沒想像中的好看。
李光耀作为新导演还可以了,电影气氛渲染的也还行,但问题是前面接近一个小时的故事我看着全像副线不像主线啊,始终没找到点在哪里,因为缺少铺垫,最后一部分的黄晓明自治精神病就没什么来由,另外前面的悬念到最后就是黄晓明有精神病?这样降落真的好么编剧同志?
想法挺好的,但整得有点乱,另外在刘青云面前,黄晓明。。。哎,我都不想说了。。。
悬疑片拍到这么闷也是够了,真的不可理喻。
已经很难有电影在精神分裂这个主题上作出什么创新了,剧情就不吐槽了。说一下演员,薛凯琪真係得个靓字,什么角色的神情状态都是原本的自己。教主没啥好说的,还是一根筋的演法,很用力,但是怎么都进不去角色。最喜欢的还是鲍起静的表演。
「殺咗人三年後就放啊? → 呢度唔係法庭, 今日喺度唔會討論道德問題. 法院判佢嚟我哋醫院接受治療, 佢就係病人, 好返就應該出院.」「懲教署都唔可以保證釋囚唔會再犯法, 百分之九十九嘅傷人案都係你哋口中嘅“正常人”做. 其實你哋嘅傳媒暴力先至係最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