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儿,这是一部会让你睡着的动作片!
看到豆瓣评分简直吓死!
六分到底是谁评的?
恐怖!
(猫眼更是丧心病狂的8.7分!
不懂!
)整部片子特效和国产片几乎没多大差别,丝毫没有好莱坞的优势!
连字幕的3d效果都和2d的没差!
剧情实在吃屎!
其他国家元首全部死翘翘,只有大大美帝逃出生天!
并靠男主只身一人深入老巢干翻一打又一打恐怖分子救出总统,真的白眼快翻出花了!
大boss在最后一秒空袭死翘,那为什么不在没发生这些事之前就把他解决?
so funny!
评分真的两分封顶!
btw,到最后我都没认清男主和总统谁是谁!
负责任地说《伦敦陷落》的确是部可以抱着爆米花边吃边看的消遣之作。
虽然影片还是旧瓶装新酒的梗,然而观众却依然很受用,那这就足够了,题材没有新意不是问题,好莱坞动作片基本上还是会尊重观众的观影习惯,动作场面设计的那绝对是极具震撼力的。
美国总统本杰明·阿瑟在《奥林匹斯的陷落》结束后几年内,已连任第二期。
他的铁杆死忠保镖班宁继续负责他的安保工作,故事也从美国搬家到了——英国伦敦。
因为英国首相神秘去世,所以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西方国家重要领导人都要前往伦敦参加其葬礼,于是一场针对誓将各国首脑一网打尽的惊天阴谋就此撒开它的天罗地网。
光听片名就知道爆破、动作场面铁定少不了。
有了《奥林匹斯的陷落》珠玉在前,这片作品自然不能降低特效场面设计,与前部作品相比,本片枪战、动作场景全面升级,更加的宏大有格调、武器装备也更加有逼格。
在影片中,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伦敦桥、大笨种等闻名于世的古老建筑都将随着恐怖袭击事件而被毁于一旦,极具现场感的爆炸恐怖场面让人看得肾上腺素直线上升濒临破表危机,顷刻之间整个伦敦城变为一片废墟。
为了表现故事真实性,《伦敦陷落》还在各国进行了实地取景。
除了英国伦敦外,印度、保加利亚等地都成为了本片的外景地。
就凭剧组按比例复制伦敦圣保罗教堂,华盛顿特区街景,神还原的逼真程度就足以令人惊叹。
如此大手笔的制作,自然提升了影片的精彩程度,观众观影时绝对是身临其境。
剧中绝对男主角“班宁”继续保持其健硕的体魂,整个故事中浓烈的男性荷尔蒙破表而出,阳刚之气透过银幕直逼观众视网膜……班宁面对恐怖分子的陷阱、圈套、追击、围堵,依然犹如神助开挂般的存在。
依然冒着枪林弹雨、躲过明枪暗剑,如入无人之境,次次拯救总统于危难之际尽显铁汉本色!
(我感觉,干美国总统才是世界上最高危的工作,总有种分分钟就被人做掉的危险)。
还是美国影人比较靠谱。
投资方、制片人、导演啥的都没有邀请本土流量小鲜肉担当主演,就冲这一点必须给本片大大点个赞!
男主“班宁”褪去孤胆英雄的光环,回归家庭时又是一个深爱着妻子,热切期盼迎接新生命到来的好丈夫、准爸爸。
当他宠溺的拥抱着妻子,答应她重新安装监控探头时,那一刻眼神柔情四溢,完美的诠释了铁汉柔情的本色。
“老戏骨”79岁高龄的摩根•弗里曼是好莱坞公认的常青树。
这次他在《伦敦陷落》中担纲副总统一角。
面对总统被俘的不利背景,沉着的与恐怖分子对峙时,不卑不亢、勇敢睿智的与恐怖分子周旋,绿叶角色堪称完美呈现。
顺道吐个槽:我就挑几个小细节说说:恐怖分子混进英国且在其国家重要部门任职,单就这一点上,我就为英国的国家安全感到担忧(中东国家的人员体貌特征如此明显,又是从事如此关键的岗位,难道都不进行政审吗?
就这么轻轻松松穿上官衣持枪上岗啦?
)影片是有在黑英国政府吗?
我只是有个小疑问而已。
因为通片看下来,英国的安保工作完全是失控的。
除了美国总统保镖是外星人般的存在,保护好了自己的大Boss。
其它国家首脑全部挂掉。
水、陆、空三点全被恐怖分子占据。
最基本的交通疏导应急方案总是要有的吧。
恰恰电影里就没有,日本首相就活活堵在大桥上被炸挂掉啦。
我没有被恐怖分子的无敌感到震惊,反而对英国安全局的无能感到悲哀。
变节的情报人员在故事中一开始就没有怎么铺垫,基本上算上被观众忽略的存在,故事最后时刻将其抛出感觉总有些牵强。
《伦敦陷落》的故事谈不上立意多么深刻。
如果看腻了小清新的文艺片,想调剂一下口味,又或是你对武器装备和爆破场景颇感兴趣,有时间也不妨一看。
1.总统和主角迈克真是浓浓的基情,我感觉迈克老婆头上都冒绿光了2.英国首相挂了不是应该先出死因再举行葬礼吗,都到影片最后了突然搞个大新闻说首相是被谋杀的,拜托你们认真一点好不好3.日常黑毛子,不过从后来的剧情看,毛子总统要是来了估计能徒手单刷恐怖分子4,黑了毛子也不忘了黑队友,法棍装逼,意呆利好色,日本首相表示同样是领导,凭什么美国佬能空降我特么就被堵在伦敦南五环?
汉斯到是没被黑,但是这便当发的也太利索了。
(你说加拿大?
那是什么,有这个国家出场吗?
)5.上来就是一场屠杀加轰炸,领导人纷纷便当,著名建筑纷纷被毁,结果我们从后面剧情里面知道反派这个痴汉实际上就是想把美国总统抓住干死,那你特么没事炸建筑物干什么呢?
教堂和大桥招你惹你了?
6.大本钟表示情绪稳定7.大概算了一下,伦敦警察队伍至少混进去了100多个叛徒,除此之外,还有100多个全副武装还持有重火力的恐怖分子在伦敦建立据点。
请问军情六处负责人和那个负责安保的局长大概够枪毙几次?
8.美国佬是准备把英国人黑到底了,英国整个指挥系统除了那个本片颜值最高的妹子智商集体下线了9.之前的种种暗示都让我以为,打入内部的叛徒就是那个黑人光头局长了,结果最后居然是那个就给了两三个镜头的打酱油小哥10.要跑路之前小哥自豪的说恐怖分子给了他2000万欧。。。
干死五个领导人,炸了半个伦敦才给2000万欧,我都替你亏啊!
给我两亿我也不作这么大的死啊!
11.说说动作戏方面吧,男主角迈克虽然没有超能力,但是战斗力谦虚点说应该能顶海豹突击队两个连吧,果然美国特工多奇志12.后面的剧情我感觉不是在看电影而是在玩细胞分裂这种潜入射击游戏,不同的是游戏里潜入被发现就挂了,而这个电影里潜入被发现可以直接转入无双模式13.那个反派弱智行刑居然还让总统通过电视向世界传播一下正能量,这种智商被干死就俩字:活该14.最后还是标准的大团圆结局,反派被全灭,叛徒被枪毙,幕后黑手被炸死,我方毫发无损获救,指挥部喜大普奔。。。
等等,美国指挥部一片欢庆也就罢了,英国人看见美国总统被救怎么也高兴的跟过年一样,你们首都都被炸了嘿15.不是吐槽了,大概评价一下《伦敦陷落》,还是一部典型的爆米花电影,不带脑子看个热闹还行,实在称不上佳作。
最让我不满的一点是,宣传时把伦敦被毁作为最大的一个噱头,结果就象征性的炸了几个建筑,后期直接转入夜战完全看不清哪里是哪里。
根本没有伦敦的特色,去掉前面剧情把片名改成《纽约陷落》《巴黎陷落》也毫无违和感。
我觉得这种做法实在是缺乏诚意,差评。
典型的美国好莱坞动作大片,刺激的暴恐场面,肾上腺素喷张。
也只有帝国主义国家才能够拍出把自己总统府、盟国首都都炸掉的戏码,放在某国家,你连省厅都不能动。
在影片的最后,摩根弗里曼饰演的副总统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在这个充满危机的时代,最坏的选择就是不作为。
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息事宁人或者说和气生财,其实,往往就是这种不作为,才助长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诸多不平等不公正不自由。
不错的一部电影,延续了白宫陷落的精彩。
很好的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剧情紧凑流畅。
片中后半段主角的不死光环过于明显,汽车翻转那段应该是先杀保镖,可是匪徒居然反过来做,逻辑漏洞很多。
结尾时美副总统说的那句不能无所作为,要参与世界运作,显示了美帝的侵略习性。
另西欧北欧的人很珍惜自己的命,一般这种自杀式的战斗只有那些穷小国家的人会去参与,美帝,西欧北欧的人用一种话总结就是:死不起,怕死,伤亡率超过10%就人心思动,超30%就必然奔溃
2016年,犯罪动作电影《伦敦陷落 | London Has Fallen》看到评分那么低,其实我觉得拍的挺好的,节奏也不错,场面也不错,虽然就是说剧情扯了点,让英国人情何以堪,但是世界观是人家设定的嘛,虽然有点个人英雄主义,美国无敌论,但是不要太较劲,起码看起来很赞(前提当然是没有黑中国)。
演员都挺有名,演技也是很赞,爆炸效果,枪战打斗都挺棒,英国各个景点也是毁的差不多了,起码过瘾了不是吗?
辞职信首尾呼应,满分作文哈哈。
不要觉得剧情太扯,起码人家没有偏离常理,看丧尸电影的时候怎么没觉出扯?
---我是沦陷的分界线---推荐指数:★★★☆(7/10分),还是不错的电影,值得一看!
好莱坞这些年来虽然依旧保持佳作屡现,可是它热衷于流水线电影制作的这一点一直被人诟病。
这样的流水线制作虽然不见得受到喜爱,可是能够为好莱坞产生稳定的收益,所以电影公司是不会放弃这样一种相对省力的制片方式的,所以我们就看到了《伦敦陷落》这样的动作片。
一部正常的动作电影,先不论剪辑镜头和动作设计这些基础的要素,至少应该有流畅清晰的故事剧情和可以自圆其说的敌人阴谋。
可惜的是,比起一部动作电影,《伦敦陷落》更像是一部自得其乐的枪战类游戏宣传大片。
导演在沉溺于塑造无敌战神形象的男主角的过程当中时,忘记了要给自己的作品赋予完整性和逻辑性——无论如何,英国的安保系统压根不会因为自身一个情报机构头目成为内奸就彻底崩溃和换血,更何况剧情故事发生地点是作为首都的伦敦呢?
正如同反派实际上并无法因为筹划了几年就可以给皇家卫队的士兵换血那样,我们也不会认为随便几部苹果电脑就可以黑进整个伦敦的供电系统。
五个国家首领以各种方式分别遇刺,伦敦地标性建筑分别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这个时候,英国的指挥系统只能窝囊在一个办公室里面手脚无措,所有的作战都依靠大洋彼岸的白宫进行远程指挥,甚至任由美军的部队堂而皇之地走到大街上进行作战。
到了这一步,要么是英国的安保系统和指挥系统实在没什么用处,要么就是这个故事已经不想去顾及自身的逻辑性了。
在抛弃了故事的逻辑性之后,电影剧情就开始向着一个奇怪而熟悉的方向发展起来了,如果要说这种方向是什么的话,那便只能是曾经在七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一骑当千形式动作片,标志性电影莫过于史泰龙以一人之力对抗军队的《第一滴血》。
主角在伦敦中所向披靡,凡是挡在身前的敌人,纷纷不过一合时间就倒地,活像是站在虎牢关前的温侯吕奉先。
更可怕的是,对方没有“三英”,也就意味着压根没有人能跟主角交手超过1分钟的。
只要双方一接触,接下来的场面就是属于主角单方面的showtime。
当主角单身闯入驻扎着上百名武装人员的大楼中营救总统时,一切就变得更加离奇了,主角仿佛身上带有防弹光环那样,在两面夹击,流弹飞溅的时候也毫发无损,并且全歼了对手。
当大楼中的可燃气体管道被引爆时,整栋大楼几乎都要因为恐怖的爆炸和冲击波而倒塌,跌落到电梯井中的主角和总统却拍拍身上的灰尘,若无其事地站起来了。
既然剧情性已经消失了,那么作为一部电影,导演总会在里面寄托了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吧?
可是,整部电影下来,似乎都是在说:美国要好好当世界警察。
对抗美国的都是坏人,都是敌人,所以这些作战都是正义的。
只是既然如此,为何所谓精准打击的无人机,却又会在影片开头里,就瞄准反派女儿的婚礼现场,释放出威力巨大的炸弹,杀伤大量的平民,而不只杀死该杀的人呢?
到头来,该是目标的反派在两年后活蹦乱跳地策划出袭击,不该是目标的人却倒了一地。
思想上这般的自相矛盾,摧毁了电影可能存在的正常思想。
于是《伦敦陷落》在失去了剧情性与思想性之后,剩下的就只有漫天的枪火轰鸣与流弹飞溅。
大概是限于经费的制约,后半段高潮部分都在黑夜和室内拍摄,所以有时候很难看清楚双方的战斗。
所幸的是,这部电影的动作设计依旧拥有一定的可观性。
主角的近身格斗和对物品的使用都到达了一种娴熟流畅的程度,凡是敢于威胁总统的对手,都无法得逞。
即使是翻车之后陷入眩晕和耳鸣,战斗力惊人的男主角也能在总统被抓走的片刻之后开枪反击,恢复所有的状态,又可以马上加入追击队伍当中,这就显得好像是主角放纵反派势力抓走总统的模样。
所以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亮点就只剩下爆炸,枪战和格斗。
电影的其他要素都已经因为剧情中明显的漏洞而变得黯然无光,比如角色的扁平空洞。
主角是谁?
一个总统保镖,很能打,很爱国。
然后呢?
没有什么个性了。
总统是谁?
就是一个总统,完美的形象。
大反派?
就是被炸死了家人的想要报仇的中年男人,也不见得怎样愤怒。
其他角色?
算了吧,在这样一部就连正派二人组和大反派都没有什么性格的电影当中,难道我们还指望看到其他角色会有性格和过往吗?
导演没有去控制剧情,没有去设计角色,唯有的是巨大的炮火轰鸣声。
但是在巨大的炮火轰鸣声下,这部看似绚丽刺激的电影的内壳是多么的空虚啊。
2016/4/16(观影日)2016/4/18(影评日)双月鲲鹏610宿舍ps:看的特惠票价9.9元/观影过程还算是不错的,因为BOOM,BOOM,BOOM,很能打/中庸之作,但不至于太烂/当天经历真惊险,额,我是说自己,不是电影/谢谢大家。
打的挺爽,但是也太不合理了,只能当无脑爽剧看看意大利总统带情人来度假?
日本首相没保镖没车队?
法国总统别出心裁要坐船?
英国首相死了还没尸检出报告就先要办国葬让世界各国领导人都来参加。
然后这个安保更屎一样,那么多警察、公务员被替换掉你们是一点都不知道啊?
毒刺导弹、大当量炸药炸桥,这么多军火运到市中心居然也没人知道,英国是没有特工没有情报部门吗?
军情六处罢工了?
最无脑的是反派大本营就在伦敦,开个皮包公司没有人员出入没有交易居然都没人查。
然后美国总统陷入困境,英国人就这么看着,还不如在美国的副总统干的事多,整个一大无语。
大英帝国要是就这水平,我大天朝派一个加强连就可以把日不落帝国纳入版图了。
也就看看美国总统的保镖噶噶乱杀比较过瘾,整个就是一无脑爽片。
此短评发在ONE。
“911事件”以来,人类进入反恐时代。
一方面,此片跟随“谍中谍”、“007”等老系列,进入恐怖主义势力与西方政府系统内部官员勾结——内鬼往往是大领导,这部是技术时代小人物也能翻天——导致世界安保系统瘫痪但最终有少数英雄拯救世界这样无论复杂还是简单都很雷同的剧情,另一方面,真实世界此起彼伏的中外恶性恐怖事件令人人自危,感觉白宫沦陷、唐宁街10号沦陷不再是当年动作片里那些完全不可能发生的男性歪歪了。
我国曾极流行反腐影视剧,与戏外的世情反差,形成麻醉剂效果。
同理,当西方观众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等标志性伦敦建筑崩塌、各国首脑一锅端带来的震惊、兴奋与些许恐惧中,听到杰拉德·巴特勒扮演的白宫第一保镖对恐怖分子说些毫无必要的狠话时,他们便接受了一剂吗啡。
娱乐动作片成为麻药,是世道坏了的征兆。
我的公众号:树屋钓月亮
和2013年上映的前作相比,三年后同期上映的《伦敦陷落》电影是一部绝赞的悬疑片。
而这个悬疑的点就是:干点啥不好,干嘛要拍续集呢?
自九十年代中后期,动作电影市场开始受电脑特效的影响而势力衰落以来,多年没跟总统本人过不去的好莱坞,在三年前突然发癫一样地在三个月的时间里连着上映了两部“毁天灭地炸白宫”的90年代还魂作。
类似规格的主创阵容(其实并不是),类似等级的投资规模(其实并不是),在上映之后虽然都没有掀起什么大阵势,但终归有一个会是比较好的那个。
CG山大王罗兰·艾默里奇执导,新任美国舞男、约翰·特拉沃尔塔的未来继承者钱宁·塔图姆和能歌善舞的姜戈同志杰米·福克斯主演的《惊天危机》,赶了个暑期档的早集,照样把总是受伤的索尼哥伦比亚坑了个底朝天,1.5亿美元的成本在本土连一半都收不回来,所幸全球发行的规模够大,算上海外票房总算过了2亿大关。
一个舞蹈专业的钱老板,一个能唱能跳的Motherfucker Jones,人气和脸摆在那儿,两人就算拍个歌舞片,也不至于有这么低的回报率。
等等,想想《魔力麦克2》和黑《安妮》,可能还真至于。
总而言之,还是春季档引进的《白宫陷落》更为精干。
投资仅有7千万的《白宫陷落》,从里到外就一个字:便宜实惠。
安东尼·福奎阿、杰拉德·巴特勒、艾伦·艾克哈特、摩根·弗里曼牵头,后面还跟着梅丽莎·里奥、艾什莉·贾德、安吉拉·贝塞特、迪伦·麦克德莫特、尹成植。
说有名吧,还真有。
可数一数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剩下几个人加起来都不一定能有上帝先生多。
然而,就这样一部设定堪称科幻、情节漏洞百出、人物老套加偏见的“old school”动作电影,轻轻松松在北美拿到了接近一亿的票房。
就算是小厂发行,全球总票房也超过了一亿六千万。
加上在DVD市场上的表现,估计是乐呵了一小阵。
能在对口的观众手里赚到一点实惠的票房,就是《白宫陷落》之流的电影最棒的收获了。
毕竟即使能打如郭达斯坦森,大部分电影都比这个惨多了。
而这,大概也是《伦敦陷落》出现的唯一理由。
想来当年负责给片子起中文名的同志们也是一样的高瞻远瞩,两部“毁天灭地炸白宫”的英文名简直就是在做同义词练习,结果先来的成了《白宫陨落》,后到的成了《惊天危机》。
倘若今天有续集炸伦敦的是后者,想个合适的中文名都有点麻烦。
设定依然堪称科幻、情节依然漏洞百出、人物依然老套加偏见的《伦敦陷落》,表面上仅仅是换了个时间地点,其实还真就是仅仅换了个时间地点。
如果你了解《飓风营救》及其续集的变化趋势,又恰巧看过《白宫陷落》的话,那么《伦敦陷落》其实你已经看过了。
《伦敦陷落》并没有逃脱大多数拍脑门的续集电影的路数,除了换了个更有风土人情(而且拍的时候更省钱)的地点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两部电影相似得令人失望。
同样一批人如同柯南附体,换了个地方再用类似的流程再走一遍,只不过走的更加浮皮潦草。
没有了安东尼·福奎阿的执导,电影连最后一点硬派气质都守不住,非要加一些除了继续降低整个故事的可信度以外并没有什么卵用的CG特效。
要知道,《白宫陷落》和《惊天危机》比起来,前者更好看的理由之一就是低CG而重现场实景了。
这一点再丢掉,又没有什么钱(6千万的成本比前作还便宜),可想而知会弄成什么样子。
此情此景,简直就是装逼不成的《恶灵骑士》的廉价版昨日重现啊。
(不要相信尼古拉斯·凯奇,永远不要。
)(不要相信杰拉德·巴特勒,永远不要。
)好莱坞是个神奇的地方。
左手边可以有《疯狂动物城》这样技术上和思想上都与时俱进的年度佳作,也能有《伦敦陷落》这种思想认识起码落后十年的看过就忘的电影。
当然,这并不能全都怪到主创们的头上。
本片的编剧克雷格东·罗森贝格和卡特琳·贝内迪特在这两部电影中间,还写了《敢死队3》的剧本。
没错,这个曾经风光一时的市场现在就是萎缩到了这个程度,讨好了一小部分还怀念着20年前的美好时光的保守派中年男人,就仿佛讨好了整个世界。
在90年代的同类型电影中,能让人留下印象的作品,要么是史泰龙、《虎胆龙威》和《致命武器》的路子——有个旗鼓相当的对手或者搭档,要么如福伯的《亡命天涯》、《空军一号》,凯奇的《勇闯夺命岛》、《变脸》、《空中监狱》,有个颇为持久而且可供挖掘的设定。
而《白宫陷落》和《伦敦陷落》在这两方面都偏弱。
《伦敦陷落》的节奏失常且失控,在前30分钟之内全是沉闷笨拙毫无亮点的文戏,对白昏昏欲睡丝毫抓不住重点,要知道这部电影总长也只有一个半小时,三分之一的时间就这么奢侈的浪费了,而《白宫陷落》好歹开场还有一场翻车戏。
经验缺缺的外籍导演巴巴克·纳加非没能及时捕捉到前作在人物方面的长处和短处:杰拉德·巴特勒很适合这种外冷内热的铁血悍将,但这个还算可以的人物在续集中并没有得到发展的空间;艾伦·艾克哈特、摩根·弗里曼和安吉拉·贝塞特在前作几乎是毫无推动的人肉背景,续集中是因为成本萎缩请不起更多实惠演员从而曝光率有所提高的、毫无推动的人肉背景。
而动作戏方面,大规模的爆炸使得CG的活跃度大幅增加,更空泛的剧本被毫无意义的突突突所取代,剪辑也不如第一集有力,几乎成为了真人版的电子游戏。
而和突突突的经典游戏《使命召唤》一样,剧情也是一集比一集扯犊子,让人提不起精神地扯犊子。
<图片2>Old School的硬派动作电影,搁在现在到底该怎么拍,《飓风营救》和《疾速追杀》已经给出很好的例子了。
单纯的模仿者都很难成活(西恩·潘的《卧底枪手》,凯文·科斯特纳的《三日刺杀》),更何况还死守着过时的思想的小破片。
即便如此,《伦敦陷落》还算是一部能看的爆米花片,但基本上就和那些没事就在央视6套放上一遍的腐朽电影一样,过脑就忘。
所以,如果你实在是无聊的话,是不会介意稍微不那么无聊一点的,对吧。
<图片3>
看的刺激过瘾就足够了
看还以为会有内涵,也不过是美国黑其他国家的段子,然后夹杂着打斗的场面,也很凑合,而且各式各样开挂的设定……说不下去了,不忍心看。
看完出来我要静静,英国OUT了,被吓到了吗,错,遗憾不真实
不足:存在BUG和硬伤,剧情走向不合理;特效五毛没想象中惊艳不说还有种廉价感;全片主旋律用力过猛;中文翻译扯淡。亮点:巴特勒男神开挂以一敌百;后半段总统营救戏份节奏紧张,悬疑感塑造的不错;动作戏大量使用第一人称视角,看的够爽;特工与总统间的笑点。总体来看是部可以看看的爆米花大片。
在非洲,每过去一分钟就会有60个摩根·弗里曼死去
说真心的吧 一颗星都不想给 扯到无语 更扯的是我在看完第一部以后是出离愤怒的 我居然还会来看第二部 真成长。
怎么记得似曾相识的感觉。虽然剧情弱,当不住看美国总统被虐爽啊,就冲这,加一星
63/100 “好莱坞”的《建党大业》
英国人被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美国人为了拍爱情动作片,脸都不要了。
好吧,娱乐性的卖点已经转到反派怎么大开杀戒干掉各国元首了,至于英雄怎么救总统,实在是无味的鸡肋。
美国英雄主义人设,别的国家像脑残一样,制作粗糙,剧情无语。挺失望!
老美把自己的盟友也黑了一个遍
可以预见的、爆噱头的烂片,但并不难看,尤其是前面对各国领导黑的有趣。
典型的美式孤胆英雄故事套路,但是剧情太假,大规模的多国家元首集会,英国的安保就形同虚设,日本首相车子居然会堵在路上?总统到访竟然没有国家级领导人接见?英军的SAS这就这么面?简直没有常识。
基腐爱好者看这个应该很燃吧2333
没有前因后果 不过有预测性
剧情有点夸张,但是说实话最后营救总统的枪战真是过瘾啊,看主角换枪的姿势真是帅爆啊。。。
一脸懵逼,谁来给我讲讲伦敦怎么就陷落了或怎么就陷落不了了?完全就是因为救总统么?
编剧陡然脑洞大开,没能让英国陷落,伦敦也没有“陷落”,只是美国总统又一次“陷落”了
有点幼稚。。。巴特勒演这种硬汉角色为啥没感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