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第二集和第三集,主角完成了任务,找到了一个幼年的“尤达”大师,将其交给了帝国组织。
但是又正义心爆棚,然后抢回了这个孩子。
该剧第二和第三集每集只有30分钟左右,故事实在推进地有些慢。
而且,虽然故事是发生在宇宙之中,但是街头巷战的场景还是让人觉得该剧是披着科幻外衣的美国西部片。
《曼达洛人;第一季》,作为一部星球大战的衍生美剧,这部连续剧的画面质量实在太好了,简直可以和电影相媲美。
不过剧情方面,才看了第一集,和星球大战系列一样,虽然舞台是整个宇宙,但是很多故事还是发生在酒吧和小型战斗场面中。
第一集的故事只是展开,而且只有39分钟的时长,情节少还可情有所原,且看后面7集的故事吧。
首发于[电影七]微信公众号dy71992,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漫威的成功,相信大家都已经亲眼所见!
《复仇者联盟4》以27.98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一口气撞沉了《泰坦尼克号》,还打破了《阿凡达》保持了10年的记录,摘夺了“影史票房第一”的桂冠。
不过,票房只能代表一方面,还不算周边、广告、版权等其他渠道的影响力。
但是,这些成就在它的面前,完全不值得一提——《星球大战》!
若是评选好莱坞最具影响力的电影IP,《星球大战》认第二,相信没人敢认第一。
在它诞生后,好莱坞才真正成为了电影的梦工厂。
也正是它,开启了特效大片的辉煌时代。
在2012年,迪士尼在收购了卢卡斯影业时,它的周边收入已经达到了电影票房收入的四倍。
现如今,《星球大战》光靠卖“玩具”,就能每年净赚30亿美元,比旗下的漫威都要高。
事实上,正是周边的火爆,才会使得电影的影响力经久不衰。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它是否有东西值得你去反复回味?
”有些电影,只能被称之为“经典”,但是无法成为神话。
当年,乔治·卢卡斯的初衷,就是希望将《星球大战》打造成一种文化,而不是一部电影。
毕竟在故事的背后,有数不清又摸不透的细节,像一个孕育着无数珍宝的异世界。
随便挖出一条,就能拍成一部大片,或者一部美剧:
《曼达洛人 第一季》丨The Mandalorian漫威的持续火爆,无疑是改变了电影市场的格局。
如今,美剧圈也开始蠢蠢欲动。
迪士尼旗下的视频流媒体网站“Disney+”,终于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各大电影IP的衍生剧,尤其是漫威,已经箭在弦上。
看海报,一股浓厚的80年代科幻风。
特别是那个T字型的头盔,来自《星战》系列里的一个民族——曼达洛人。
作为全球顶级IP《星球大战》的首部真人剧集,迪士尼可谓是相当重视。
单集投入1000多万美元,第一季刚开播,第二季已经在制作中。
这也难怪,毕竟《星球大战》已经是美国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不过,应该有很多观众会抱怨,我没看过电影版,会不会影响我的观影体验?
其实这正是《曼达洛人》最出色的地方,只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便能轻松入坑。
首先是原力,它是《星球大战》系列最核心的概念。
原力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神秘力量,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来理解:光明原力和黑暗原力。
这两种原力出现在《星球大战》最经典的三部曲中,具有明确的道德准则的对立面。
光明原力代表着正义、仁爱、善良、无私等积极元素,主要用于防御。
黑暗原力代表着恐惧、愤怒、憎恨、恶意等消极元素,具有攻击性和侵略性。
其次是绝地武士和西斯尊主。
虽然「原力」的力量强大,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有能力控制。
而以上两个组织,聚集着一群对原力天生敏感的人。
前者是原力的光明面,使命是保卫和维护银河共和国和银河系的安定。
后者是原力的黑暗面,拥护银河帝国,并策划和实施一些破坏行动。
而《星战》的主线故事,也就是围绕着这两大阵营的战争而展开。
在剧中,这个绿茸茸的婴儿,就是原力敏感者。
根据它的外形推测,应该就是跟绝地大师尤达属于同一个种族。
最后便是剧集的主角曼达洛人。
曼达洛人虽是人类,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民族,武士的血统深深嵌入他们的社会。
在电影版中,赏金猎人强格·菲特,就是一名曼达洛人。
远古曼达洛人拥有着强大的实力,以击败绝地武士、袭击绝地圣殿而闻名。
他们常在自身的盔甲上装配火焰喷射器、抓钩锁链、导弹与喷气背包,基本上在一对一的格斗中,很容易占据优势。
当然,如果《曼达洛人》仅仅只是传承,那么也不会得到这样的评价。
IMDb9.2分、烂番茄94%、豆瓣9.4分。
相信那些老星战粉,能够如此欣赏这部剧,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丰富了星战宇宙的世界观。
当初,乔治·卢卡斯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最后才写出了《星球大战》13页的初稿。
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对于投资拍摄一部高成本的太空科幻电影,并不是很感兴趣。
最终,20世纪福克斯看中了这个剧本,但是提出条件相当苛刻,卢卡斯基本上赚不到钱。
但卢卡斯还是一口答应了下来,但他只有一个要求:衍生的版权归我。
于是乔治·卢卡斯从福克斯那里拿到了800万美元的投资,拍摄了第一部《星球大战》。
谁也没想到,《星球大战4:新希望》一经上映,打破了各项票房记录,全球票房达到8亿。
不仅让20世纪福克斯赚得盆满钵满,而且公司的股价也翻了一倍。
《指环王》导演彼得·杰克逊说:“乔治·卢卡斯是电影界的爱迪生。
”
电影的大获成功,也让乔治·卢卡斯获得了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鼎力支持。
他对整个故事更加野心勃勃,编写的剧本多达200多页。
而被舍弃的前20页剧本,在20年后发展成了《星球大战》前传系列。
时至今日,《星球大战》系列已有10部电影,全球累计票房已经破百亿。
《帝国》杂志评选的影史最伟大电影中,星战高居榜首。
对于星战粉而言,“星球大战”一词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跨越几十年的情怀。
说了这么多,那么《曼达洛人》到底想要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
开头,男主是个赏金猎人,接到组织下达的任务:消灭一位神秘的对象。
报偿是一桶曼达洛铁,这种金属相当于曼达洛人货币,是铠甲的制作材料。
结果杀到敌方大营后,才发现目标是个婴儿。
由于对方还是个孩子,男主放弃了暗杀任务,转而带着宝宝开始亡命天涯,顺便探寻杀孩子背后的真相。
由此可见,《曼达洛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正义大战邪恶”的故事。
主角是个唯利是图的赏金猎人,但是冷酷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仁慈的心。
这种人设就是典型的「反英雄」,而且还充满了神秘感。
善恶的纠缠,围绕阴谋层层递进,在复杂的人性中,展开一段传奇的故事。
总而言之,“硬件”几乎完美,“软件”也不含糊。
《曼达洛人》选择在剧本创作上先做减法,保证故事足够简单易懂,再一点点填坑。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见证42年前《新希望》再次横空出世。
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内容即标题。
码字不易支持原创谢谢🙏
制作上真的是TV顶配了,画面质感和特效完完全全就是星战电影的水平。
从首集来看不仅制作上延续了星战电影的水准,动作和幽默风格也是完美继承。
虽然节奏相比电影会平缓一些,但作为TV看起来非常舒服,结尾也贡献了一场星战式的枪战来满足观众,很棒的首集。
制作上的高水准是意料之中的。
电影不少时间还是TV小场景式的谈话,但是布景和星战电影是一脉相承,单看片段完全看不出TV的痕迹,更别说画面质感和怪物特效,真的是财大气粗。
剧集作为一部星战作品,从首集来看还是默认观众很熟悉星战的世界观和故事,所以没有对这个世界和曼达洛人进行基本的背景介绍,直接切入主题来讲主角的事。
首集完全聚焦于主角个人,基本上就是讲述他作为一个赏金猎人的基本工作和生活,虽然结尾挖了个大坑,但情节上并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因此首集更多突出的还是老星战的那种年代感,不仅是各种机器和怪物设定,带有黑色幽默和荒诞风格的笑点也是继承了下来,作为星战的粉丝看起来会特别有意思。
动作设计和风格也是老星战的那种西部风格,很酷也很“笨拙”,以现在的眼光看会有些过时,但作为一部星战作品风格上是延续且统一的,很有趣。
首集在故事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在一集里就给了这个沉默寡言的人一个很好的基本形象。
开篇的第一场戏就通过主角的身手和魄力表现了和他外形相同的强悍和令人畏惧的一面,而后面却在一点点表现他面具底下更为细腻的地方。
主角作为一名拿钱办事的赏金猎人却也有着很正直的品格,会主动提供酬劳给引路人,在身处险境且需要分摊赏金的情况下也没有牺牲和补刀另一名赏金机器人,包括最后一幕等等都体现出了和他冷酷外表下所截然不同的一面。
如何塑造一个沉默寡言的赏金猎手,剧集首集至少是给了一份很令人满意的答卷。
抛开制作上的因素,曼达洛人让人最为惊喜的还是星战各种风格的继承与延续,尽管首集的故事并没展开,但作为一部星战作品是非常让人兴奋的。
ep01曼达洛人后代成了赏金猎人,但是没有具体交代曼达洛族究竟发生了什么,好像被灭族了?
估计是因为有人垂涎曼达洛族的金属,铸造成肩披还挺帅,把所有身价都穿在身上,哈哈哈。
之前看星战具体也记不太清楚了,估计之后会慢慢叙述。
重金悬赏竟然是一个50岁的“婴儿”,看上去像是小时候的大师尤达。
ep02飞机被拾荒族的拆走,去屎坑找”犀牛蛋“才换回来,拾荒族要个犀牛蛋就是为了挖着吃,总之这集有点恶心。
小尤达展示了一下技能就睡着了。
从此父子俩开始仗剑走天涯。
ep03仗剑走天涯之前果然还要波折一番,乘机再换件新衣服美美哒再上路,靠着族人团结才逃出来,啧啧。
ep04找了个鸟不拉屎的村子,组织起武装,干掉了敌人,还干掉了一个帝国大坦克,顺便还能拐带一个小寡妇过上美好的人生,没想到还是小子坑爹啊!
ep05菜鸟小伙子被激起了野心,还想在太岁头上动土,还是太嫩了,老老实实完成这一单它不香吗?
一下子全部看完了,再一集一集写就没意思,所以,鸽了。
马上2020年了,曼达洛人令人尴尬,看了这几集,感觉迪斯尼斥巨资拍了部幼稚可笑故事。
看第一集时觉得,好厉害,制作精良悬念十足,再看几集...算了吧。
没有电影院效果加持还真不行,尴尬的创意和道具包括造型让我感觉回到了几十年前,不好意思我不是星战粉,只能客观的看。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虽然没有所谓星战系列的情怀,但在成年之后,星战系列电影也都看过。
也许在当年,《星球大战》系列横空出世,脑洞大开,构架了一个独特的宇宙体系,但是几十年过去了,2020马上到来,几十年如一日的延续老构架和创意,令人观感尴尬,幼稚的可笑。
科幻片在当下已经不是玩特效的年代了,剧情和创意才是我们要看的。
曼达洛人的盔甲,从墙内伸出的眼睛,包括小尤达大师宝宝(虽然很萌,但感觉就是毛绒玩具),甚至所谓原力,这一切在当今看来就是一个词,低级。
对外星人的想象更是几十年如一日,复古?
人性的思考和深度就更别提了,剧情道具人物的基本逻辑都经不起推敲。
说句不好听的,还不如国内网络小说有创意。
好的创意IP不是用一辈子的,用也可以,要进步,要改善,要不花再多钱制作出来的也是尴尬。
第一季共8集,其中4、5、6集是支线单元剧,1、2、3和7、8集共同组成主线剧情。
第1集 1)曼达洛人登场,来到酒馆接受任务,然后去见了委托方帝国残余势力;2)来到目标星球,遇见向导,学习驾驭坐骑;3)来到战斗地点,遇见机器猎人,大战后发现目标是“尤达宝宝”;面对道德抉择,曼达洛人杀死了机器猎人。
剧情流畅毫不拖泥带水,短时间内给出大量背景设定信息。
最后的反转如当头一棒,将故事引向不同的发展方向。
第2集1)离开路上遇到追兵,曼达洛人受伤,宝宝试图用原力治疗未果(原力暗示);2)拾荒者拆掉了飞船,曼达洛人与向导找拾荒者谈判,对方提出要泥兽的蛋;3)大战泥兽,关键时刻,宝宝使出了原力,拿到蛋修好飞船(原力使用)。
“尤达宝宝”与原力,星战系列吸引人的招牌之一。
这种若有若无的感觉就像泥巴里的糖,挑逗着你的味蕾。
第3集1)(操纵杆球暗示)曼达洛人向帝国势力交任务,拿到报酬钢块;2)找铁匠将钢块铸成铠甲,期间与族人战斗阐述口号“This is the way”;(族人暗示)(装备暗示)3)回酒馆领任务,发布人阐述猎人原则(钢块暗示)4)(操纵杆球使用)返回与帝国势力大战,新装备能力展现(装备使用)5)街道上与公会猎人势力大战,曼达洛族人助战(族人使用),发布人中了一枪但没死(钢块使用)每次重要转折前的人或道具都会提前给出暗示,这样发挥作用时突兀感少一些;引入了曼达洛人的组织文化,有理想有文化的组织更容易让人理解和认同。
第4集 帮村民抵抗侵略,像《七武士》;第5集 新手猎人的成长和堕落,像自己;第6集 劫狱小队的毁灭;第7集1)重回主线,发布人提出解决方案2)曼达洛人寻找帮手,着重描述了机器猎人的复健,掰手腕时宝宝原力暗示;3)恐龙夜袭,宝宝原力使用,促使发布人改变主意;4)交易进行中,反派接电话后大boss登场使冲突升级,向导被击落,主角团队大危机;发展过程有意外、反转和冲突升级,这次转折感觉有些牵强,是因为提前暗示变少了?
第8集1)机器猎人登场,大杀四方;2)曼达洛人回忆过去,完成身世背景的补完;3)双方大战,曼达洛人受伤,宝宝用原力挡住火球,机器猎人用喷雾治疗曼达洛人;4)下水道遇到铁匠,给曼达洛人指明未来的任务,赠送飞行背包;5)机器猎人自爆开路,曼达洛人飞天打败大boss。
最终解决过程有点拖,看到后面有一种“怎么还没打完”的感觉。
战斗力失衡,机器猎人能打能奶还能焊接切割,过于强悍。
结尾好歹把故事圆回来了,期待下一季。
一开始看到一身铁甲的主角感到奇怪,最后随着“This is the way”和面对小家伙的反差越来越觉得可爱和帅气。
在中间一集有一个进行劫机救人的行动,队友嘲讽的是Manda的信仰,对蒙在头盔里的人嗤之以鼻,最后爽点满满,实际上每一集都是如此。
Kuiil的死亡让我梦回小时候看到邓布利多死亡时候的难受的心情,不过这是他的“This is the way”,活着的时候,他已经为自己的民族挣得荣耀,死亡亦是,平凡而坚毅。
机器人IG-11这个设定也很有意思,机器人是曼达诺人一直不愿相信的或者说有极大偏见的,这与他小时候的经历一定有极大关系。
他认为即使改变了运作方式,“维护”也只是“杀戮”的表皮,为了“杀戮”而被创造出来的它的内核一定是杀戮。
直到最后它的自残死亡,即以为了“保护”这个设定目标而选择的自杀,还是利用出厂设定的“被敌人抓住就自爆”,而它的选择何尝不是kuiil的选择,它重设后学习的是kuill的每一步,理解的是他的行为方式,而拥有的自由意志(有没有另说,涉及其他问题)也成为了kuiil。
纵观全剧,其最在意和赞赏的是“原则”,无论是女武士还是曼达诺人,又或者kuiil,都拥有自己的崇高的处事原则。
而原则也许来源于信仰。
The Mandalorian gives baby Yoda to his client and gets his next mission, but he wants the baby Yoda. He got good stuff, and go to his base. He forges a good armor, that will attract guys. The Mando does not care about this, and he made a missile launcher. So he goes to the client's house's door and smashes the camera, this causes soldiers to check.The Mando is smart and places a mine, the mines explode so the soldiers investigate. The Mando sneaked away and wait for the soldiers, while the soldiers are near the Mando. The Mando then manages to kill the soldiers, and the first threat is gone. The Mando needs to find another entrance to the client's house, then he finds another entrance. The Mando stepped in and stab kills two more soldiers. More soldiers come so the Mando need to sneak around. The Mando finds a soldier then stabs him, the Mando finds more soldiers and uses the laser blaster to shoots them. He found another soldier and grapples stabs him, then the Mando finds more soldiers and kills them with his pulse rifle. The Mando finds baby Yoda and kills everyone else, by stabbing, slicing, grapple stabbing, laser-blasting, flamethrowing, little missile launcher go boom boom or launching missiles, and pulse rifling. He got out and every one his tracking him. He starts shooting at them in the streets and tries to escape with a hover cart.He did not escape with a hover cart and fails, while the crat flips and he is safe inside. No one knows where he is so he uses his pulse rifle to shoot and kill people, but he is losing and others are surrounding him.His friends arrive and the Mando runs away to his ship and escapes with baby Yoda.
(原载于《新京报》。
关于本剧我被同一家媒体约了两篇稿,第一篇发了新媒体,第二篇见报做成了跨版专题。
这是看来本剧真的在星战迷群体外也反响不错?
)《星球大战》是乔治·卢卡斯创作的经典科幻系列电影,如今版权则由迪士尼所拥有。
迄今有10部星战真人电影面世,包括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正传三部曲”,21世纪初的“前传三部曲”,2015、2017年推出的两部“后传”,以及2016、2018年推出的两部外传。
今年12月20日,第11部星战电影、“后传三部曲”的结局篇《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将会上映。
一切从“原力”开始星战故事的核心主题是关于“原力”的争鸣。
原力乃星战原创的概念,维系着宇宙万物,有点类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
原力强大或者原力“敏感”的人,可以运用原力,掌握类似“魔法”或“超能力”的技能,例如高速反应、感知敌人、御空控物乃至预测未来。
对于如何使用原力,大概有两种对立的观点。
一类人认为原力乃万物主宰,顺应原力才能领悟宇宙的真谛。
他们追随“原力的光明面”,以平和、安静、恪守的心态寻求与原力融为一体。
这类人的代表组建了绝地武士团。
一类人认为原力只是一种工具,控制原力、让其为己所用,才能成为宇宙的强者。
他们主张以愤怒、渴望、嫉妒、恐惧等情绪为催化,从“原力的黑暗面”中摄取更强大的能量。
这类人的代表自称西斯尊主。
两类人的观点碰撞和实际对抗,构成星战电影的主线。
正传三部曲中,一个偏远星球的农场小子卢克·天行者拥有强大的原力潜力。
他参与到义军起义,对抗由西斯师徒达斯·西迪厄斯和达斯·维达统治的银河帝国。
卢克最终发现,维达就是自己父亲。
卢克以亲情感化维达改邪归正,双方联手击杀了西迪厄斯。
维达在战斗中丧生,卢克则通过这场考验,成为新一代绝地大师。
前传三部曲的故事发生在正传时代的二三十年前,追溯了维达如何堕入原力的黑暗面。
当时帝国仍未成立,银河系各个星球以加盟方式组建共和国,绝地武士团则充当共和国的保卫者。
年轻的安纳金·天行者潜力强大,但是性情过于冒进,绝地大师对其颇有微词。
阴谋统治银河的西迪厄斯却以共和国参议员帕尔帕廷的表面身份,和安纳金交好,诱使他加重对绝地武士团的不信任。
随着安纳金预感妻子将死于分娩时,西迪厄斯找到了突破口,利用安纳金对失去妻子的恐惧成功将其诱惑到黑暗面。
安纳金背叛了绝地、背叛了共和国,成为达斯·维达。
后传三部曲的故事发生在正传时代的三十多年后,对立的武装派系从帝国与义军,变成第一军团与抵抗组织。
第一军团的军事力量领导人凯洛·伦,本身是昔日义军英雄之子,以及卢克的外甥兼弟子。
然而伦迷恋外公维达的故事,逐渐堕入黑暗面,遂成第一军团爪牙。
而成长于荒芜星球的孤儿蕾伊因为种种际遇加入抵抗组织,她在卢克指导下原力修为突飞猛进,准备在《天行者崛起》中与伦决战。
不同的组织、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台,但在星战富有浪漫主义的“英雄史观”下,银河格局始终由运用原力的高手来谱写。
衍生宇宙开枝散叶除了电影之外,星战故事的载体还包括动画、小说、漫画、游戏等等。
在迪士尼收购星战版权之前,不同的星战文艺作品组成了一部纵横数万年银河历史。
非电影作品的故事被称为“衍生宇宙”,相关事件大多数被视为星战“正史”的一部分。
其中多种经典作品继续秉承电影的精神,以围绕原力而展开的争斗为主线。
漫画《绝地黎明》介绍了绝地组织的起源;角色扮演游戏《旧共和国武士》是游戏界的经典之作,玩家可以按自己选择成为绝地大师或西斯尊主;小说《索龙三部曲》和《新绝地武士团》系列则表现了绝地在失去与原力联系、或者在对手免疫原力攻击的情况下,如何对抗邪恶。
迪士尼收购星战版权后,为了方便推出新电影,将绝大部分衍生宇宙作品的故事作废,重新策划新的星战正史。
后传和外传电影就在这一背景下推出。
新电影依然很“原力”,例如后传单是电影标题就全部包含与原力密切相关的术语——《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中的“原力”、《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中的“绝地”、《天行者崛起》中的“天行者”。
外传电影也有原力元素。
第一部外传电影《侠盗一号》中,两名中国演员姜文和甄子丹,饰演原力敏感者组织“慧尔守卫”的成员。
片中还有维达施展多种光剑和原力技能大杀四方的经典场面。
第二部外传电影《游侠索罗》中,反派组织“血红黎明”的真正领袖是昔日西斯尊主达斯·摩尔。
然而外传电影的主线不再围绕原力展开。
两部电影的核心正反派都不是原力使用者,剧情则主要是填充主线电影的留白部分,例如《侠盗一号》主要讲述义军如何成功盗取帝国超级武器“死星”(注释1)的蓝图,《游侠索罗》则介绍了几位正传英雄汉·索罗、丘巴卡与兰多·卡瑞辛如何结识,以及汉如何获得传奇飞船“千年隼”。
由于故事跟原力几乎毫无关系,《游侠索罗》甚至成为首部没有响起《原力主题曲》(注释2)的星战电影。
其他星战影视作品的创作方向也有调整。
动画《克隆人战争》在2008年推出,当时星战版权仍由卢卡斯所有,作品中也一如既往地包括了大量绝地对战西斯的场面。
2014年首播的《义军崛起》则是迪士尼执掌星战后的首部动画,尽管主角团队中依然有原力使用者,但结局篇的高潮决战不再以原力光明与黑暗的较量为主,而是义军小分队与帝国知名军事家索龙元帅的大军对垒。
到了2018年的新动画《抵抗组织》,原力元素被减少到最低程度,主要角色都不是原力使用者。
角色们的冒险也基本跟原力对抗无关。
新电视剧重塑著名种族原力是星战的根基,也是当初星战引人入胜的一大要素。
因此无论从故事创作抑或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星战主线电影肯定会继续把浓重笔墨落在不同原力观的碰撞当中。
然而星战世界异彩纷呈,除了原力还有很多引人入胜的内容。
上至席卷整个银河的大型战争和政治角力,中至局部地区的军事冲突,下至黑帮争抢地盘和底层小人物的冒险……无论从哪个侧面都能挖掘出新的精彩故事。
在“卢卡斯时代”(注释3),星战故事的主线并不单单由电影串起,衍生宇宙作品扩充了星战故事的格局。
而在“迪士尼时代”的星战故事中,衍生宇宙完全为电影服务,很少有机会独立描述新的星战历史大事件。
这使得新衍生宇宙的创作侧重点在于挖掘电影以外的细节,包括刻画各种特色鲜明的非原力使用者角色。
首部星战真人电视剧《曼达洛人》的头号主角也是非原力使用者。
曼达洛人是一个以尚武、无畏、不拘泥于传统正邪观而著称的种族,其首次星战电影登场发生在1980年的《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注释4)中。
电影里有一名叫波巴·费特的曼达洛人赏金猎人,他以凶狠寡言的形象及造型拉风的盔甲令影迷眼前一亮。
不过无论是正传还是前传电影,都没有很深入地刻画曼达洛人的整体种族特色。
旧衍生宇宙倒是比较完整地对曼达洛人文化进行了设定,可惜大部分设定已经随同旧衍生宇宙一同作废(注释5)。
迪士尼时代的作品中,动画《义军崛起》率先介绍了全新曼达洛人故事,而《曼达洛人》则相信是重新刻画曼达洛人种族的重要作品。
小屏幕“大作”可望诞生在目前已播放的剧集中,影迷了解到曼达洛人在星战新正史中的现状。
《曼达洛人》的故事线设置在《星球大战4:新希望》的9年之后,当时帝国已被推翻、新共和国成立,银河政治格局大变。
曼达洛人在一个不明确的时间遭遇了一场灭顶之灾,被帝国屠杀。
幸存者隐居起来,积蓄力量寻求新的崛起。
只有姓名仍不为人所知的主角从事赏金猎人行当,为组织秘密筹措资金。
原力很可能也是《曼达洛人》不可或缺的元素,第二主角——一个与昔日绝地大师尤达同一种族的婴儿——是一名原力敏感者。
帝国希望得到这名婴儿,发出赏金招募。
主角找到了婴儿,但最后却拒绝让其落入帝国之手,最终与婴儿踏上了茫茫流浪旅途。
婴儿作为引燃剧集中一系列事件的人物,他的原力敏感身份在下一阶段大概会发挥更重要作用。
不过《曼达洛人》目前主要凭借大量的枪战和肉搏动作戏吸引观众眼球。
尤其是第3集隐居的曼达洛人们集体出动与赏金猎人行会驳火,场面质感堪称电影级别。
观众也更期待剧集逐渐回顾更多的曼达洛人历史,包括大屠杀的始末,以及曼达洛人如何重新崛起、向帝国残余报仇雪恨。
有不在少数的星战迷认为,相比于旧衍生宇宙的纵横捭阖,新衍生宇宙的格局偏小,缺乏激动人心的大事件。
譬如影视剧方面,《义军崛起》中义军与帝国的对抗,大部分发生在一个星球上。
而且作品中缺少大规模战役,大部分内容只是主角六人组搞一些突袭、偷窃的小型颠覆活动。
而《抵抗组织》虽然号称讲述抵抗组织起源,但单元剧的模式以及低幼市场导向也令成熟的星战影迷感觉该作缺乏星战故事的经典史诗感。
《曼达洛人》则有可能成为星战在小屏幕上的真正大作。
本剧在迪士尼全新推出的流媒体平台“迪士尼+”上首播,被视为为新平台保驾护航的作品。
已播剧集每一集都有一场高潮战,迅速为本作积累起良好口碑。
《曼达洛人》未来会如何与主线电影剧情发生交集,暂时仍是未知数,但目前已经勾勒出一条曼达洛人卧薪尝胆、十年生聚的暗线。
只要保持精良水准,无论《曼达洛人》是单纯聚焦于曼达洛人的跌宕历史,还是将曼达洛人带到更庞大的银河纷争中,都有潜力成为现象级的星战剧集。
因此,《曼达洛人》可能将凭借两个特点成为星战新衍生宇宙创作的转折点。
第一,它有机会成为首部以非原力使用者角色为主的高口碑星战影视作品;第二,它有机会明显外拓衍生宇宙故事的格局,至少描述出一个星战重要种族的传奇史诗。
注释1:死星,出现于第一部星战电影《星球大战4:新希望》中,具有摧毁行星的强大破坏力,是帝国残酷统治的标志。
注释2:《原力主题曲》星战迷对对一段经典星战配乐旋律的非正式称呼,完整版旋律出自《新希望》的其中一首原声《双子落日》中,之后常在各部电影中与原力有关的段落中出现。
注释3:无论星战版权是归卢卡斯还是迪士尼所拥有,统筹整个星战IP运营的机构是卢卡斯影业公司。
卢卡斯影业的独立性非常强。
本文将星战区分为“卢卡斯时代”和“迪士尼时代”,只是为了行文方便,并不意味着两个时代不同的创作理念,是由卢卡斯或迪士尼主导。
注释4:星战正传电影曾被多次加入新内容,虽然《帝国反击战》才是曼达洛人的电影首秀,但最新版本的《新希望》中也有曼达洛人出现。
注释5:卢卡斯时代的动画《克隆人战争》有一些重要剧情发生在曼达洛星球。
这部动画虽然是旧衍生宇宙作品,但其故事没有作废,属于当前星战正史的一部分。
《星战9》点映后更新:(这是我写的第三篇关于本剧的评论。
刚看罢新电影,只能感叹最怕货比货。
下文原载于《看世界》杂志。
) 一个庞大的娱乐帝国,借助一个经典的娱乐IP,开始开辟全新的疆土。
11月12日,迪士尼正式上线流媒体影视平台“迪士尼+”。
新平台新作品,为“迪士尼+”首发保驾护航的大作是《曼达洛人》——一部设置在科幻电影系列《星球大战》背景下的真人电视剧。
虽然是小屏幕作品,但《曼达洛人》的拍摄质感达到电影水平,一上线马上积累大量口碑。
“迪士尼+”的订阅用户同样突飞猛进,推出当天已经拥有了1000万订阅者。
迪士尼目前拥有漫威、星球大战、皮克斯等多个优质影视IP或工作室,近年来其电影业务收入在六大好莱坞传统电影大厂(环球、派拉蒙、华纳、迪士尼、索尼哥伦比亚、20世纪福斯)中可谓独占鳌头。
今年迪士尼更成功收购福斯,令行业格局从“六大”变成“五大”,迪士尼的龙头地位更加难以动摇。
但迪士尼并不满足于在大屏幕市场的统治地位。
看到流媒体订阅产业的发展,迪士尼在流媒体投资方面同样高调出击。
大厂投资步调不一自从Netflix模式取得骄人市场反响后,流媒体影视内容生产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同样以在线影视订阅业务发家的Hulu,微软、苹果、亚马逊、YouTube等互联网公司都在这一领域发力。
传统电影厂商也开始闯荡这个产业的新“风口”。
当下的流媒体市场竞争,本质上是将传统的电视网竞争转移到线上。
制作主打剧集抢占市场是电视网竞争的主流,流媒体平台也尝试制作独家内容吸引用户。
以《纸牌屋》一战成名的Netflix成为先行者,跟进而来的亚马逊打造出奥斯卡获奖作品《海边的曼彻斯特》,Hulu也拿出了火热剧集《侍女的故事》。
而那些没有生产出有影响力的独家作品的平台,即使起步较早,也只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譬如索尼2006年就收购了线上视频平台Grouper,后将其更名为Crackle。
然而Crackle的给外界的印象始终是在线影音商城。
虽然平台有自制作品和节目,但缺乏现象级大作。
2018年,索尼出让较大比例的Crackle股份给心灵鸡汤娱乐,Crackle未来将更名为“Crackle Plus”,并且向免费观看、植入广告的运作方向转型。
某程度上,索尼在流媒体大战中暂时退居二线。
华纳旗下的HBO电视网,则介乎于传统付费电视和订阅型流媒体之间,即可以通过电视渠道和线上渠道收看,其中线上具有点播功能。
为了追随流媒体发展的大潮,HBO先后推出“HBO Go”“HBO Now”等流媒体服务,《权力的游戏》成为HBO在流媒体时代的代表作之一。
除了HBO相关项目,华纳的流媒体平台项目一个接一个。
2018年,以超级英雄为主题的“DC宇宙”上线。
“DC宇宙”主要集合改编自DC超级英雄漫画的影视作品,包括多部只在该平台上推出的,例如《泰坦》《末日巡逻队》《沼泽怪物》等真人电视剧。
另外华纳还计划推出包括更多独家影视内容的全新大型平台。
然而,新平台的卖点尤其是独家性体现在哪里,暂时不太明朗。
华纳发行的电影会继续与其他线上商城合作,因此肯定不会由新平台独占。
派拉蒙也有类似的困惑。
尽管订阅型流媒体服务“派拉蒙+”已经面世,不过该平台暂时未在美国本土上线,而是主打北欧、中欧、东欧和拉美市场。
派拉蒙旗下的派拉蒙电视网曾推出不少精彩作品,电视剧《黄石》就是近年代表作。
通过“派拉蒙+”,美国境外的观众能第一时间看到这些精彩作品。
但假如“派拉蒙+”要登陆美国,要加入哪些新东西才好吸引观众?
企业的高管目前未给出答案。
同样宣布要推出大型流媒体平台的环球,可能更倾向于纯粹打造一个线上观影渠道。
新平台计划在2020年推出,但目前仍未正式定名。
它可能会像“Crackle+”一样走广告营收为主路线,免费向NBC电视网的用户开放(NBC和环球都隶属于康卡斯特集团)。
五大片厂当中,目前只有华纳和迪士尼在采用Netflix模式,通过高预算的内容制作投入来支持流媒体业务发展。
其中又只有迪士尼以这样的模式,运营直接以自家电影发行公司名字命名的新平台。
《曼达洛人》成电视剧标杆“迪士尼+”上线后,暂时只推出了两部原创剧集。
一部是《歌舞青春:音乐剧集》,一部是《曼达洛人》。
两部剧集都是经典电影的衍生作品,后者对新平台的宣传作用更加立竿见影。
传统上,电视剧的制作成本较低,特效、场景、运镜的考究度通常难与主流院线大作相配。
凭借每集至少600万美元的投资——最终季的单集预算更号称1500万——《权力的游戏》已经创造了电视剧质感的新高峰,。
但《曼达洛人》更进一步。
同样是单集1500万的成本,《权力的游戏》每集80分钟、《曼达洛人》每集40分钟,后者的单位投入是前者两倍。
《曼达洛人》几乎从一开始就告诉观众,“经费在燃烧”。
例如第一集曼达洛人准备驾驶飞船离开一颗冰雪星球时,冰面下冒出一头庞然怪兽咬着飞船。
这头怪兽对剧情演绎基本毫无作用,制作团队无非想借此“炫技”——制作星战电视剧,我们是玩真的!
《星球大战》电影是影史上的丰碑。
宏大的太空战、炫酷的光剑战和造型独特的异星生物,开创了电影特效的新时代。
寻常电视剧特效顶多只能说中规中矩,甚至是《权力的游戏》也要以夜景来遮掩大型战争场面的细节。
假如《曼达洛人》的特效不到家,难免有损星战威名。
而事实上,《曼达洛人》设定了新的电视剧特效标杆。
每一集的结局都有一场大型动作戏,而且其中两场在明亮的日光下进行。
第三集的曼达洛人部落大战赏金猎人行会,虽然是在天色较暗的环境下进行,但是战斗规模——包括参战人数和驳火激烈程度——都是剧集之最。
观众们尤其是星战迷可谓又惊又喜:《曼达洛人》的视觉特效已经基本达到普通院线片的水平。
除了特效出色之外,《曼达洛人》目前的故事也得到不少正面评价。
故事大纲由《钢铁侠》导演乔恩·费儒创作,他同时担任本剧制片人。
曾主管两大星战动画项目《克隆人战争》和《义军崛起》的戴夫·菲洛尼则兼顾制片和导演角色。
其他主创人员也不乏话题性,包括通过《雷神3》走向商业大片创作行列的塔伊加·维迪提、资深黑人主题影视作品创作者瑞克·法穆易瓦、《侏罗纪世界》系列的女主角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知名华裔电视剧导演黛博拉·周等等,分别担任各集导演。
迪士尼在2012年成功收购《星球大战》版权,之后推出四部新电影。
可惜电影口碑和票房同步走低,一度拖累整个星战IP的影响力。
这也使得观众原本对星战电视剧进一步降低期待。
但《曼达洛人》一上线就助力星战影视作品评价回弹,“迪士尼+”也打响了上线头炮。
“米老鼠”三箭齐发12月20日,《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将全球上映。
这是迪士尼执掌星战后推出的新三部曲的大结局。
《曼达洛人》的良好口碑,可望增加观众对电影的期待。
不过如果《天行者崛起》再出现什么闪失,星战IP所遭受的打击,《曼达洛人》估计难以弥补。
因为电视剧和电影的故事线相对独立,而且对于整个星战IP的运作来说,电影是基本盘。
但是对于迪士尼的流媒体大业来说,《曼达洛人》确实是一剂强心针。
除了迅速积累早期订阅用户之外,更重要的是其他的迪士尼原创内容项目,吸引力随之大增。
按照规划,迪士尼旗下的子IP、子公司——包括迪士尼动画、星战、漫威、皮克斯、国家地理频道乃至刚收归迪士尼旗下的20世纪福斯等——将悉数出击,为“迪士尼+”生产独家内容。
《曼达洛人》初战告捷后,外界对其他独家作品的期待随之水涨船高。
尤其是近年来为迪士尼打江山立下赫赫战功的漫威影业,规划在“迪士尼+”推出多达八部真人电视剧,其中洛基、冬兵、绯红女巫、幻视、鹰眼等漫威超级英雄电影宇宙的人气角色,将在不同的电视剧中担纲主角。
不过此前的漫威电视剧制作基本独立于电影体系,单从故事、特效方面来说也远不如电影炫目,因此反响平平。
如今的新电视剧虽然将更紧贴电影,观众却始终难免看淡其前景。
现在有《曼达洛人》开个好头,观众可以相信漫威电视剧也不会比电影下降太多档次,对新作品自然就更有期盼。
订阅型流媒体服务有一大特点:观众可能只愿意为特定的作品买单,一旦热剧大结局就会中止订阅。
今有《曼达洛人》,未来有更多漫威电视剧和星战电视剧,再加上迪士尼和皮克斯制作的各种动画,迪士尼显然已经考虑到,如何用充实的内容保持观众的订阅习惯。
不同风格的作品,也可望攻占各种细分市场。
说到细分市场,迪士尼对集团级别的流媒体业务战略,也设置了多方向重点。
“迪士尼+”以老少咸宜为定位,平台不会上线任何限制级内容。
这一市场的空白,由Hulu来填充。
Hulu曾经由迪士尼、福斯、康卡斯特和AT&T(华纳的母公司)共同控股,而随着迪士尼收购福斯成为大股东,又在今年4月拿下AT&T手上的股份,继而5月与康卡斯特达成关于Hulu控制权的协议,Hulu已经真正成为迪士尼的产业。
在敏感题材的流媒体创作方面,迪士尼现在也有了基地。
还有一个大部署是体育市场。
“文体不分家”,迪士尼旗下的专业体育电视网ESPN,向来为迪士尼收入贡献巨大。
早年ESPN受困于传统付费用户减少,遂率先在集团内开创流媒体探索先河,推出体育流媒体应用“ESPN+”。
据迪士尼11月公布的数据,“ESPN+”的用户超过了350万人。
在体育领域,迪士尼的流媒体战略推进同样发力甚猛。
从“迪士尼+”的经验可以看出,假如其他传统大厂要以独家内容为新建流媒体平台护航,可以开发旗下经典IP的衍生作品。
像目前华纳的“DC宇宙”就初见潜力。
不过迪士尼的一些优势,其他四大暂时未能追赶,例如手握漫威和星战两大现象级幻想类电影IP,例如近年漫威电影票房的惊人爆发,例如强有力的资源整合手段。
最终,2019年迪士尼在流媒体方面的多番利好,与四大的动静不大形成鲜明对比。
业界认为,“米老鼠”作为传统影视霸主,如今已正式向新贵Netflix投下战书。
40多年来首部星战剧集,大气磅礴!久违的赏金猎人,久违的安巴相位爆能枪,还有GNK机器人,IG-11,生命节、以及让汉索罗吃尽苦头的碳凝……一切都太熟悉了!星战一直是文化大杂烩,西部片,太空歌剧,剑戟片,古罗马,帝国主义,道教,莎士比亚,英雄叙事……填补了美国缺席的神话。尤达大师到底是什么种族,这个种族又是什么来历?结尾的宝宝是尤达之后的第六位族人,希望曼达洛人能揭开尤达种族之谜。头一次觉得贾瓦人就是星战里的小黄人。第七集节奏感最佳,最后一集是后卢卡斯时代最具风格和质感的作品了!暗剑难防啊!
变成单元剧了~!
不错,但这评分也太高了。只能说拍片的套路很成熟,每一集故事的内核都似曾相识。而最后一集每一段都不合理,就是瞎糊弄赶紧结束这一季然后让我们期待下一季。其中最大的bug在于帝国有那么强的兵力,却搞不定那个一个曼达洛人加一个战斗机器人就能拿下的藏着尤达大师的小窝点,非要大费周章聘一堆赏金猎人,而那群人到底是什么人为啥在那守着尤达大师也没说。开头看到曼达洛人的设定是全身甲且特别能打就想到了无垢者,看到最后发现这不是个种族,是个精神族裔,那不就是无垢者嘛。不太喜欢这种每一集都是独立故事的美剧,这类型的剧在套上一个基本世界观之后理论上能无限地拍下去。
总有一种朋友,任时光流逝,你已长大,他却还在原地,只要你回头,总是会看到他熟悉的笑脸,这就是星战!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故事永远在进行,永远不会结束,甚至那就是另一个世界的另一段人生。作为衍生剧,制作真是非常精良了,妥妥的星战原味,星战迷感动的哭出来。小尤达大师怎么那么可爱,好想也养一个。
印第安纳琼斯科幻斯巴达皮肤,卖情怀的爆米花,非粉观众快睡着了
真不差钱系列。无论对新入门的观众还是老粉都很友好,质感没得说,但最赞的还是几乎完美复刻了老星战的「魂」,甚至保留了星战本身因为年代久远而有些老旧的设定以及最纯粹的冒险的本质。男主和小绿的互动太有爱了!!!!yoda大师小时候也是这么可爱吗?!
什么都吃的小家伙也太可爱了,护爹第一名。还有小煤球人说的应该是小黄人语吧
除了造型、形象的部分想象外,就经典情节大合集呗。精致的工业流水,精准的商业定位,卖给粉丝们忘却现实的冰激凌、沙发椅。|此类剧集是最能应合那句名言“美国民众的心理状况与心理年龄始终停留在16岁”。青春的躁郁,肆意的想象,幼稚天真、标签化、简单化的对世界的认知,而深谙作者—读者关系的创作者们,会不遗余力的关照这一审美观。|E08的火拼就特么离离原上谱?就真把观众当猪糊弄呢,打得跟双方人数相当似得。
真没那么好,剧情太白痴了……这部最大的成功点也是唯一的成功点,就是the baby 的设定。每次陷入绝境,让baby 抬手卖萌就行,这编剧也太tm 省事儿了吧?IG-11 是亮点,但戏份太少,且行为逻辑问题巨大。作为系列粉丝也稍微有点儿忍不了。摘头盔的悲壮全无必要,喷个好得快就复活了,这tm 什么鬼?地下曼达洛部落说没就没了,女铁匠一个人收垃圾,按照曼达洛单体战斗力,这不得一百万个暴风兵才能干了?这剧情真是禁不起任何细想啊。
蠢...萌....
第一集就那么好看了!!!!!!
顶级制作,喜欢前六集太空西部片的风格,尤其前四集非常棒。最后两集主线故事剧作有些问题。不过毫无疑问是可以吊打JJ的。
平平无奇,披着科幻外衣的传统故事
看到现在最喜欢主角,长得帅,演戏表情也丰富,哈哈哈哈哈。
教科书般的满分剧本范文,无论是如何新瓶装旧酒还是如何讲好并不复杂的故事。没想到最喜欢的角色居然是Waititi!最后一集导得太好了节奏战斗搞笑煽情全都对味儿,片尾字幕一看,果然~ 但整体上来说,它就是个西部片啊,不是太空西部片,而单单是贴了新厂牌的西部片而已(然而我喜!
不是星战迷,真看不出好在哪里
希望吉娜卡拉诺上上表演课
这几乎算是没剧情的一部剧~
This is...WHERE THE FUN BEGINS. 这才是正统衍生,sequel trilogy就是屎。虽然剧情传统,叙事也中规中矩,但它把星战宇宙的迷人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不止利用了熟悉的元素服务粉丝,还真正扩展了这个宇宙,而非把它局限到一隅。单元集好玩,主线集的水平也合格,Favreau太懂了,挑选原材料的能力顶级。Pedro这个角色太让我兴奋了我好可以。Love droids love BB ❥(^_-)
曼达洛杀手奶爸,与鲁迅之诗《答客诮》有异曲同工之妙: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