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禁
Дело,Delo,House Arrest
导演:小阿列克谢·日耳曼
主演:梅拉布·尼尼泽,安娜·米哈尔科娃,罗扎·哈伊鲁林娜,斯维特兰娜·库德钦科娃,亚历山大·帕里,亚历山德拉·伯蒂奇,阿纳斯塔西娅·梅利尼科娃,Anastasia Taly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21
简介:大卫是一位大学教授,通过社交媒体批评他所在城市的行政管理。然而市长并未露出破绽,反而是大卫自己被指控挪用公款,并被软禁在家中。尽管面临着繁重的监视,熟人的背叛,以及日益增长的媒体关注,大卫仍然坚定不移,拒绝道歉。随着法庭审理日益临近,大卫能否在这场与巨人的战斗中取得任何胜利呢?详细 >
7.有时候会觉得俄罗斯民族有点矛盾,既有顽强抵抗的知识分子,又有喜欢强权的民众,二者同时存在,在历史的长河中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上演。一栋楼加周围小小的空地组成了软禁的封闭空间,日常的琐碎和个人心理状态紧密联系,一般人都妥协了,但总有人坚持到底。
沉闷没看下去。大概是追求自由
#PYIFF01 哪怕只居于斗室之中,铁拳也能辗转于方寸之间,而每一个沉默不语的人都是帮凶。前边的冗长偶有波澜和结尾莫大的讽刺与悲凉两厢对比,这一切从未结束,只是不断循环。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和孤高,在污浊的现世里支离破碎的事情,我们看得还少吗
大流行病的籠罩下,小阿列克謝日爾曼索性的返璞歸真之作。最重要的是依然不噤聲,不妥協,不認罪,不畏懼,不合流。而結果也並不那麼重要,哪怕那僅是某種精神的微弱延續。
缓慢沉重,看完也并不共情教授。是的,大家怎么能忍气吞声?因不是谁都能像教授那么固执和自我吧。结局讽刺。
喜欢阿巴斯的我,因为需要怀念塔可夫斯基,拍了一个原型是帕纳西的故事,致敬奥勃洛莫夫
消失在雾中的脸,死在嘴唇上的话,黄昏时穿过树林受惊的鸟
何为正义?
小成本佳作,政治性和社会性很强
那种坚持里的无力感,历史长河中总有孤绝的勇士
最怕的不是失败,而是毫无意义的斗争。
【HKIFF46】打倒铁拳的是更大的铁拳,一切努力和痛苦都没有了意义
曼德尔施塔姆,安娜阿赫玛托娃的挂画,无法离开的房间,熟读乔治奥威尔的警官,子虚乌有的罪名以及不可撼动的系统,到头来发现胜利并不源于自我坚持的公义和真理,而是来自系统内部的又一轮迭代。“所以这一切毫无意义么?”小阿列克谢日耳曼的电影从未如此清晰易懂,但还是充满了学术精英视角和俄语区艺术积淀的气息
遥远的俄罗斯找到现实世界平行宇宙的镜像。白银时代文学抗争性在于诗歌,现实俄罗斯抗争文学在电影。专制的铁拳,俄罗斯爱国黑帮完整系统碾压个体的过程。正直还在知识分子群体中。背景中的阿赫玛托娃和教授教的曼德尔施塔姆都饱受苏联折磨毁坏名誉。多么讽刺的历史映射。展现时代之灰徐徐落下之时,没有节奏感是观影体验的失分项。德西卡的费尼兹花园也是这毛病。
4.5星
如果你喜欢杜蒙的《法兰西》,应该也会喜欢这部,它拍得更松弛。跟片名一样,故事基本上全程围绕着一所房子,镜头在房间里辗转挪移,也凸显了导演调度能力的强大。知识分子对抗市长,经历着妻离子散,母亲去世,肉体痛苦,精神折磨,最后发现这一切似乎都毫无意义,让你看到追求正义的意义和为之付出的代价。
四十多岁的俄语老师说,你们做值日不要只知道看国家大事,看看周围呢,看看自己的生活。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更大的叙事,投向权力时,一切都变得如此荒诞如此无力。只好抓住日常中的那些小小幸福,比方说一定要讲的祝酒词,短暂的理解与支持,墙上的画,要听诗的狗。敬我们被软禁的一生。(ps 狗真的要趴在桌子上听诗啊老天爷你们俄罗斯人。)故事讲得很好听
太平了
形式上对小阿列克谢来说这次算是有点“偷懒”了,但依然充满着战斗性和诗意,然当下是否还需要这样的电影,可能正在经历,从疫情到政治,当虚构的“真实”与“虚构”的真实无法分清,人们的观看与导演的创作,或许如同结束软禁的教授,捍卫与警醒后,归还的都永远是困惑和茫然。
体制问题还得体制内自行消化。个人的全部痛苦加起来只占广播里一条社会新闻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