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第一个故事跟最后一个。
言灵不是很早以前就有类似的故事了!
第一个炸弹人,不就是成宫宽贵那个当按下开关时。。。
拍无可拍!
说实话,09春季的奇妙世界让我颇感失望,一个感觉,奇妙世界不再奇妙。
首先是《炸弹人》,看后给观众的教育意义是达到了,但是我受到的教育却完全不是编剧想要表达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炸弹,友情在现实的自私面前一文不值,现代人应该多注意自己的内心防止内心的炸弹不会爆炸。
我的感受是:本乡奏多演的那个角色真的是很欠扁,打着青少年犯罪调查员的美丽幌子,做的却是和青少年犯罪差不多的事,虽然表面上看他并没有让主角受到物理伤害但是心里的伤害不是比身体上的伤害更痛苦吗?
本乡玩了一个友情游戏,自己就像是一个幕后黑手,口中说着“我是你的朋友,我什么都愿意为你做”暗地里却不断地嘲笑着主角。
相比本乡演的角色,编剧更欠揍,真正的幕后黑手就是他,这故事也完全没有表现出奇妙之感,本来听见本乡说自己的身体里藏了一颗炸弹的时候观众已经被带到了奇妙的入口出,谁知结局竟然是都是谎言,只是一个调查而已,突然之间就把观众生生地从奇妙的入口拉回了现实。
其实我认为把结局改为当主角按下按钮时本乡没有爆炸,他自己却爆炸了更好,这样更表现了编剧想要表现的:心中的炸弹会炸了自己之意。
再次是《轮回村》,这个算是这一季中最好的吧,所以没什么可以说的,唯一我理解不到的就是,那个红衣少女本来就是人而非灵魂,为什么女主角在坟地拍照的时候她是像幽灵一样突然出现在女主角的相机里又突然消失,这速度都可以去参加奥运会了,准拿冠军。
不过竟然是奇妙物语这些细节也不能细细追究。
还有,如果把整个故事的氛围拍得更恐怖阴森更佳。
对于《生死问答》,我实在不知怎么评价,反正看的时候是笑得前俯后仰。
《午夜的杀人者》其实也很好,氛围营造得好,也给观众带来了一个悬念,我一直以为那个戴帽的男人是想把女主角公寓里所有人都杀掉最后再杀掉女主角以达到轰动的效果,谁知结局竟是那样,看到结局时感到很惊喜同时也为里面的主角们遗憾,在故事的最后女主角决定和男人交往,但男人却再不能获得那种幸福了吧,这男人的思维也确实是偏激,只是为了在女主角所在公寓的对面用各家各户的灯做出一个“I Love You”何必一定要杀了那些居民,你出点钱再把你的想法告诉那些居民以求得他们的帮助有何不可。
唉真是太遗憾了。
《志愿者》给我的触动很大,或许是因为我是一个女生,以后也会成为一个家庭主妇的缘故。
看的时候也觉得很对不起母亲,我和父亲也和故事中女主角的家人一样,总是把母亲尽心尽力为家庭付出当作理所应当,试想一下,如果母亲不是母亲只是一个在家庭帮忙的志愿者,我们一定会心怀感激地说谢谢吧,不会因为母亲偶尔应为工作繁忙而怠慢了做家务而抱怨,也不会理所当然地接受母亲的好。
就像故事中那个志愿者说的那样:志愿者和家庭主妇做的都是一样,但大家都只会感谢志愿者。
有的时候人们总是愿意忽视身边最亲近的人给自己的好,而对别人偶尔的一点小恩小惠就感激万分。
以上,就是我的感受,写完又感觉这一季的奇妙物语也不是那么糟,呵呵,还真是应了那句,有的东西要细细品味才能深入它的精华。
也许是受最近在看的希区柯克短片的影响,边看被田森大叔带去"奇妙世界"的可怜人的"奇妙/偶然"经历,一边忍不住猜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情况,结果很是让人揪心沮丧,总有"意外"出现在最后,而且绝对是出乎影视剧常理的"意外",一边感叹自己被曾今看过的影视剧彻底洗脑了一遍忍不住紧握拳头,暗暗对编剧冒粉红色的小泡泡....编剧大人你们真是额滴神额.`!第一个被带走的可怜人是一个靠发传单的大学生.当他拿着遥控器纠结地看着自己的"朋友"(我的本乡!我的本乡当初看侦探学园Q的时候就迷死乃了!)和"恶人"同学零距离接触.按下去,方圆三米之内必杀,恶人死翘的同时朋友也会挂掉;不按,继续受恶人的羞辱欺压过着永远抬不起头的日子.我很好奇一个人男孩子,正值大学这样一个年少轻狂的年纪怎么就不敢反抗呢.一边有恶人的打压一边有朋友"掏心剖肺"的倾诉,就后面的结果证明这绝对是不怀好意赤果果的怂恿.——甘愿为他上刀山下火海付出自己的一切。
泪....本乡乃就承认你看上那个呆愣男主了吧... 一边还有心上姑娘因误解愤怒地用书包砸开他...拿着那个罪恶的遥控器个人良心与理智和人心之恶魔的角斗再次向我们抛出那个困惑了诗人几百年的经典问题:按,与不按,这是个问题。
还是按下去了,就在我鄙视地看着此懦夫同时猜想应该是他被炸死的时候,一连串与此时紧张气氛极其不搭调的铃声欢乐地唱响。
我忍不住拿自己的手指头狠狠地敲打桌子——shit!
我又猜错了!!
让人哭笑不得的测试调查,引诱出一个心理扭曲变态少年的当街暴力袭击。
当然新闻只会广播后部分,前面的因被和谐了。
我不想说什么我感触颇深收到了很大的震撼并对现代教育的反应和社会的真实影像XXXX说这些只会让我觉得更加无力和对人生的失望,并加深我对社会的不满没准儿再添一个“不良青年”我只想说,编剧大人你们真犀利。
怎么说呢,每年期待两次,结果也就不好不坏,但还是等着新的创意。
喜欢的东西总喜欢能恒久,何况这东西看着永远不怎么累啊。
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总有自己的想法。
第一个故事:这好像不是心理承受能力的问题,关键是人是不是会自私到去牺牲别人来满足自己,我至今不会,更何况是朋友,牺牲自己我倒是会的,人他妈的生来一无所有,大了舍弃不了的只是伴随自己成长的记忆和情感,其它,当初我没有的时候依旧快乐,无足轻重。
第二个故事:傻傻的,伊东依旧和以前橙色岁月一样,怪妹一个,说不好看嘛,还真的邻家女孩,轮回,汗,不过我不反感。
第三个故事是什么呢?
答题,好玩的,故事,不咋地的。
本人,不停的喜欢做答题游戏,从数独到填字到门撒,连开心网的脑大福大,心理网的专业测试都不放过,关键是好玩嘛,多一点成就感的意思。
第四个故事:就是那个敲头案,上海以前闸北老区就有一个神经病在午夜追击那些中班下班的人,颇为恐怖,人家不求财,就为了伤人,这是最可怕的犯罪,这故事一开始我就知道结果了,不过还是蛮好看的,那个傻傻的算命的居然不逃,有点汗......第五个故事:说寓意的话这个故事最强,一则是人自我领域被侵入以后的那种感觉,另一则是凡事习惯了,就变成理所当然,所以你如果习惯的做下去,不可能会获得别人的肯定,满足的永远只是自己。
所以,自检一下,有些东西哪怕你很强,也不要盲目的去帮别人。
想助人为乐的话等别人开口吧,我就是永远把握不好这一点,会纠结啊。
又是婆婆妈妈,打字倒是越来越快,这种流水67分钟搞定,每片必记。
#炸弹人开关#只觉得主角又渣又笨又怂,这种人真的没法忍。
当然朋友也不是什么好人,不过就算朋友真的是好人,他就不按了么?
不还是一样么!
有人说金钱是万恶之源,对金钱的爱是万恶之源,我觉得都不对,对金钱的缺乏才是万恶之源。
这里的金钱,指代的是力量和资源。
换句话说,其实弱小才是万恶之源,这个弱是广义上的,体力精力脑力能力意志力心理承受力道德能力。
不过整个剧好基啊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简直就是强攻弱攻和弱受啊,这么明显真的大丈夫么?
话说我看08年的剧评有人说看到有基情的就觉得恶心不想看什么的,我就想说了,你看拉拉A片时怎么不恶心呢?
性别偏见最讨厌了!
#轮回村#和#生死问答#都太一般。
#午夜凶手#话说两个人在一起的原因不是互相投缘么,跟踪狂=爱得深这种奇葩三观真是应该改改了。
还是那句话,只能证明有病,不能证明有爱,不要再误导小朋友了好吗!
有的人喜欢让对方做一些疯狂的事情证明爱自己,这样的两个人都不怎么正常吧。
这里表达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就像是什么追求的时候在楼下摆蜡烛这种事啊,搁在古代还行,一感动结婚了就一辈子了。
现在即使感动一时,真不合适还是早晚不合适,更何况对方是觉得感动还是觉得困扰还不一定呢。
居然看剧评还有好多人说感人?
感人个毛线,最后那个是为了反差突出变态的好吗?!
小清新的脑子都坏掉了,看见有人爱就感动了,小时候是有多缺爱?
#志愿者#煽情有余深度不足,貌似内涵实际流于肤浅。
首先志愿者虽然对家人都好,但唯独对主妇不好啊,比如事情都不和主妇商量,明显本身就是有偏心的,才会让人那么不爽。
所以说煽情有余。
另外有人说是女权,或者对主妇的关注,我觉得正是这方面深度不够,作为一个平权主义者表示,女性主义也好女权主义也好,其核心根本就不在这里。
比如把这个志愿者换成男性,工作更好赚钱更多,家里的男主人不会被忽视吗?
其实是一样的吧,或者至少不会有本质差别。
如果说主题是对家人付出的关注,内容倒是合理了。
倒是其中明明两个人都工作,家务却必须女方做,老人(还是丈夫的老人)必须女方照顾,这种事是女权问题。
最近看世界奇妙,最大的感受就是两点,1日本的暴力行为好多啊,又是打同学又是打大叔的,没有警察管吗?
2日本公司里面为什么女职员都穿制服啊,男职员穿的不是啊,而且为什么要女职员给倒咖啡啊,不会自己倒吗?
为什么明明男女都工作的情况下还是女人做家务?
日本现在的性别问题还那么严重吗?
另外为什么管理员有所有住户的钥匙啊,多危险啊。
而且睡觉前大家都不会把门反锁上吗?
看完每期的《世界奇妙物语》我都觉得世界真奇妙呢,这季09春的5个故事还过得去,起码比上一季的好……这里逐一说说。
《炸弹的开关》一男交给男主角一个开关,自称自己身体有炸弹说着把开关叫给主角保管,其实暗地里是做人的自私程度的试验……虽说是为了做试验,但是我觉得这种试验有点过火了。
就没有考虑到被试验体的人日后还怎样面对人么,况且是自己喜欢的女生。
男主角本来是平凡而善良的人,就这样被挂上了“变态”的称号了,所以他最后发狂的举动非常令人同情。
《轮回の村》女主角来到藏有“被诅咒的秘密”的村子,好奇心,不,应该是想更成名的心促使她没有听劝告离开村子最后被杀了。
其实这条村子诞生的人是拥有前世记忆的,而且是带着怨恨死去,会把前世害死自己的人引来这里,然后杀掉……女主角就是被怨恨的对象了。
所以呢,不是不报,只是时辰未到= =……《生死问答》希腊神话传说中,斯芬克斯一直考验路人,答错问题的 都被她吃掉了。
主角正是这样子,突然间生活里全是问答题,坐电车,买饮料,坐电梯,升职等都要回答正确才能通过,不然就得倒大霉。
在最后还因为一条简单的常识题而下地狱了……嘛,其实这个故事是很有趣搞笑的=V=,尤其主角的那个上司……《午夜凶手》真的是很惊人的事,爱情的力量真伟大……《志愿者降临》这个故事很明显在怂恿人去做小三嘛……一个接着一个进行洗脑= =……满街是绑着格子围裙的“志愿者”……
第一个故事与其说调查青少年犯罪心理还不如说是那两个人唆使主角犯罪的 况且本乡饰演的那人作为朋友“友好”的程度远远不及另一个大块头招惹主要“恶意”的程度 两者本来就不相持平 所以就更谈不上所谓“友情”和“自私”的考研 我要是主角我最后也会砍了那俩家伙的 所以更值得人深思的是那俩人的行为而不是主角的行为 有一个词语叫什么引诱犯罪什么的 柯南里面有说到的 那这俩人就是这样行为了第二个故事没啥好说的 就是有关轮回的故事 不知咋的就是讨厌伊東美咲 看她不爽 一方面说的是做记者要有职业道德 一方面嘛就是村里人把小女孩关起来主角非要去救他的实例 不能被表象所迷惑吧 人们的行为必然有自己的目的 他们的目的也许不一定是你想的那样第三个故事挺搞笑 男主角特杯具 而且最后还被老婆和儿子骂笨 阿门第四个故事一开始觉得像恐怖片了 不过看到最后非常感动的说 应该说导演给我们做了一个假动作吧 最后警察开灯那是个亮点 其实完全可以挨家挨户拜托的嘛 总之这个故事编剧大赞第五个故事看得我非常迷惑 到底是想表达志愿者精神 还是当代家庭主妇的压力和不被重视呢 而且还是这么一个让人不爽的结局 我先看看别人的评论再说
喜欢1,特别喜欢34。
1:基情败给怨念的故事。
反映心理学工作的伦理问题。
看过些美国的心理学教材,言必谈研究伦理,从被试到实验动物的权利,统统予以关注,这是我等应该学习的。
2:又见鬼故事。
3:很搞笑!
人生的荒谬,在对各种奇怪的问答题做出回答之间,命运随之改变。
4:悬疑气氛十足。
结局让我这个男人也心动了!
5:看护妇的世界。
应是感动型?
日文字幕没太看懂。
以前只听说过这个,今天第一次看,5个不同的小故事,有恐怖的也有搞笑的,最让我受不了的是那个半夜杀人的,一边看一边猜,结果居然这么出乎意料。。。
日本人果然不能理解啊
最喜欢《午夜凶手》,莫名就想起这首歌《血腥爱情故事》。
第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可怕的不是炸弹,而是人心和自私,你,会按下那个按钮吗?
第二个就是恐怖故事啦,不是很可怕,情节也猜得出。
第三个故事说明了平时积累知识和没有选择恐惧症的重要性啊。
第四个故事是近几年的最佳吧,当你以为是个恐怖故事的时候,结果却是个爱情故事啊。
近几年没看过这么有趣的故事。
最后的那个故事告诉我们,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要珍惜别人的付出啊。
BT
原来一个SP有5个STORY啊.感觉超有意义的,应该给更多人分享!
我覺得這次的還不錯誒
爱最后两个故事。
炸弹开关(虽然主题是好的,但也太强行扣题了吧,揍他一顿那么难吗),轮回村,生死问答(挺搞笑),午夜杀手(白眼都要翻到天上去了,什么鬼),志愿者(丈夫整天都干什么了啊,只有女人苦恼,男人只要坐享其成就行是瘫了吗)
不太好看,几乎5小集都没有什么惊喜可言。
史上最烂的系列= =
比上季好看
这一期确实不太有意思
第二个故事有点意思。
午夜凶手 志愿者
哇,补这个系列到现在看到最喜欢的一部了!除了第3个故事之外,其余4个故事的构思都很有意思,值得一看
嘛嘛,最后一个故事感觉好讨厌
孩子,怎么觉得你一下子就长了这么多啊!
没想到最好看的是相武,so sweet,哎,炸弹轮回跟志愿者都老套了,生死问答有点意思
双子大厦很不错~
轮回村
再接再厉!
炸弹男的开关 / 轮回之村 / 生死问答 🉑 /深夜里的杀人犯 🉑 / 志愿者降临
第一话很差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