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

金粉世家,The Story of a Noble Family

主演:陈坤,董洁,刘亦菲,寇振海,乔振宇,舒耀瑄,吴竞,潘星谊,朱铁,孙宁,刘茜,舒畅,王伯昭,迟帅,徐露,罗珊珊,黄爱玲,李乐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3

《金粉世家》剧照

金粉世家 剧照 NO.1金粉世家 剧照 NO.2金粉世家 剧照 NO.3金粉世家 剧照 NO.4金粉世家 剧照 NO.5金粉世家 剧照 NO.6金粉世家 剧照 NO.13金粉世家 剧照 NO.14金粉世家 剧照 NO.15金粉世家 剧照 NO.16金粉世家 剧照 NO.17金粉世家 剧照 NO.18金粉世家 剧照 NO.19金粉世家 剧照 NO.20

《金粉世家》剧情介绍

金粉世家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金燕西(陈坤 饰)是北洋军阀内阁总理金铨(寇振海 饰)的七儿子。白家小姐白秀珠(刘亦菲 饰)出身名门,对金燕西情有独钟。燕西一方面忍受不了白秀珠的小姐脾气,另一方面他知道金家与白家都有激烈的权力冲突,所以对白秀珠爱理不理。 直到他偶遇了出身寒微的女学生冷清秋(董洁 饰),燕西对清秋一见钟情,继而展开了激烈的追求。自由恋爱的新思潮跟封建传统观念产生了冲突,克服了一切困难后,燕西还是跟清秋结婚了。白秀珠深感不甘,一场三角情感的纠缠就此开始。 婚后的清秋深觉嫁入豪门的不易,钩心斗角的事情让本来单纯的她倍感压力,与丈夫的处事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分歧。最后面对燕西的出轨,清秋心灰意冷……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崛起清宫绝恋之美璃格格解放黑奴明宫谜案凶宅怪谈一剪成衣第二季黛西与乐队越囧血之友如珠如宝的人生极恶女王氪金男友劳务师卢武镇马克·费尔特:扳倒白宫之人费城永远阳光灿烂第五季体外金箍棒传奇芝加哥急救第一季闻香识爱警魂第二季碧血丹砂一往无前赢家逆风少年龙虎人生绝代商骄众王驾到智能大反攻鬼哭神嚎:觉醒超级黑暗时代

《金粉世家》长篇影评

 1 ) 爱,因为执着而美丽,也因执着而残忍

爱,因为执着而美丽,也因执着而残忍。

这句话很好的描述了《金粉世家》里那对凄美的爱情悲剧,当然这部小说并不单单只写爱情。

张恨水通过冷清秋和金燕西的爱情悲剧,还有金家这个大舞台折射的就是北洋政府时的中国,反映了整个北洋政府上层社会的众生相。

其实金燕西和冷清秋两人的爱情悲剧,是必然的,首先他们两个悬殊的社会地位和不同的文化背景。

金燕西是总理之子,出身于官宦之家,而冷清秋则是出生于普通家庭的女子,但独立自主的意识却很强烈,其次是两人的个性迥异,冷清秋独立自主喜欢清静,而金燕西则喜欢交际应酬,整日交友,捧戏子,生活挥霍无度,我认为这是他们婚姻走向破灭的主要原因,现在看来古人所说的门当户对不是没有理由的,物质上讲求门当户对,精神上也讲求门当户对,两人的三观是否一致真的很重要 。

前期他们的爱情是很甜的,他会在雨中追逐清秋的身影,在校园里寻觅她的声音,在她家的周围感受她的气息,他用自己诚挚的心打动了自己喜欢的女孩。

可是结婚后生活方式不一样,三观不一致,导致了他们产生分歧,争吵,不信任。

清秋在一场大火后的无声离去则彻底结束了他们苦心经营的爱情天堂。

是燕西的错,清秋的错,也许,都没有错,错的只是缘份,是他们在错的时间遇见了对的彼此。

这部电视剧前期有多甜,后面就有多虐。

 2 ) 金燕西爱的始终只有自己

金燕西其实一直都没有变,因为他一直都心里只有自己,他为追求清秋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得到清秋,得到他喜欢的东西,得到之后便把清秋当成一个美丽的摆设放在屋子里。

是!

金燕西只爱冷清秋没错,可他的爱毫无耐心,他的爱只感动了他自己却把清秋伤的透透的。

当初他的承诺和清秋一起出国上大学读硕士读博士,说过的话却忘得一干二净;当初他写的诗他为清秋拍的照片,都被他遗忘。

想想燕西曾经拿欧阳的诗去说是自己写的,又因为嫉妒一直找欧阳的麻烦,曾答应清秋婚后让她继续读大学却没有做到,以清秋的性子,能和他结婚我都觉得诧异,结局两人一个北上一个南下,以前我真的很讨厌作者写出这样的结局,现在想想两个这样性格的人,注定不会长久下去,后来又读了清秋写给燕西的信,清秋真是倔强。

后悔,这种书不看就算了,看了心心念念舍不下,没有你死我活,后半段他俩没什么太多的对话但还是把人虐成渣,一个画面,好多年后,清秋领着孩子去看燕西拍的电影,看了一半,就带着孩子离开了。

觉得金燕西和《飘》里的郝思嘉一样,都不知道该如何去爱一个人,只想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已,伤透了爱他们的人的心,明白的时候已经无法挽回了

 3 ) 时代悲剧的缩影

这是我最喜欢的民国剧,没有之一,时不时还会拿出来看看,总感觉金粉世家像是红楼梦的民国轻装版,一个风度翩翩的富家子弟,生活在一个有钱有势的世家,虽衣食无忧,却面对的是大家庭里每一个心怀心思的亲人!

这部电视剧最精彩的是对人物的刻画,剧中金家这个大家庭每个人物都刻画的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都形成了自己的标签,所以看剧时,即使是配角之间的戏,同样精彩,因为个性鲜明,勾心斗角,每个眼神,每个神情都有戏,只是觉得剧中金家的人活得都太累了,哈哈!

金燕西和冷清秋的爱情应该是这部剧最大的主题了,不得不说两人诠释的都很精准了,一个玩世不恭在爱情面前却深情坚持,一个淡然宁静却在爱情面前热情专一,前面看着两人的爱情历程令人欣慰,在那个时代,这意味着两个阶层的结合,然而最后却用事实告诉我们,两个身世背景差距大的人终究无法走下去,即使那份爱情并没有减退,但却掺杂了太多的隔阂!

有很多人对男主后面的形象不解,愤怒,但我却觉得他没有变,只怪那个时代有太多观念和思想让两个人越走越远!

他们的悲剧其实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4 ) 我眼中的白秀珠!

记得第一次看《金粉世家》,好像是因为央视热播的剧目广告,虽然它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既不够古典,也不够现代,但却是父母比较喜欢的民国剧类型,于是我也跟风着欣赏了几集。

说真的,第一次看它,并没有给我留下多少太深的印象,从剧情到人物,唯一吸引我的只有片头曲《暗香》和片尾曲《让她降落》,真的是非常好听的两首歌曲,而要说还有什么能够吸引我,也许就是至今为止一直萦绕我心、挥之不去的那一抹白衣飘飘的身影以及那三个堪称经典的画面: 第一幕:白秀珠坐在钢琴前静若处子的认真演奏; 第二幕:白秀珠在宴会上醉酒的镜头; 第三幕:白秀珠与兄长白雄起因金家巨变而起争执,被掌掴后擎着眼泪愤然离去的镜头,尤其是那伤痛却又坚毅的眼神。

…… 当然,也许在各位看倌们的心中,像如此经典的画面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在金燕西的书房里,白秀珠与交际花的一段精彩的言辞交锋,再比如金燕西向白秀珠道歉时在白公馆里白秀珠将东西丢出家门的镜头……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经典,但是对于我而言,可能印象最为深刻的就要数以上的这三幕吧!

白秀珠在原着中是一个典型的第三者的反派角色,对于这个言论我始终不敢苟同,起码不会是反面角色,而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奇女子。

至少从时间来看,她和金燕西才是真正的青梅竹马。

可能是因为我不喜欢看民国时期的片子吧!

所以对于一些大的时局的描写并不是我所看中的角度,整部剧中真正最能够吸引我的就是金燕西和白秀珠之间令人感叹惋惜的爱情,正是一出“襄王有梦,神女无心”的反转剧,甚至连他与冷清秋的轰轰烈烈的爱情都没有能够在我的心中留下多少记忆的涟漪。

记得在我的记录本上有这样的一句爱情格言:“在爱的世界里,只有谁比谁付出的多,而没有谁对谁错”。

所以,对于金燕西和白秀珠的爱情,我始终觉得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金家少爷负了白家小姐的。

毕竟在那个年代里,门当户对的爱情并没有什么不好,而追求自由的恋爱达人自然也没有错,也许错的只是时也命也运也。

然而,金家少爷那新鸳鸯蝴蝶派的爱情之梦其实只是自我的喜好而已,只为了圆自己的一个王子与灰姑娘的浪漫梦想,却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两个女子的心。

一个是深爱着他的女子,另一个是他自以为爱着的女子。

也许在我的骨子里天生就有着同怜弱者的基因,所以我始终没有觉得白秀珠是个反面人物。

相反的,正如同前面所列出的三个镜头一样,白秀珠这个人物角色所留给我的只有那一幕幕的美好的回忆。

是的,从新时代新女性的角度看,白秀珠是一位敢爱敢恨、敢于冲破世俗与家族的阻碍,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的奇女子,不以家世看待爱情,不受父兄的影响而左右。

虽然她有着贵族小姐一般高雅的修养,却并不愿做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所欣赏的。

如果非要在鸡蛋里挑一点骨头,找出所谓的反面角色的特征,也许只有那么一点点的叛逆以及最后因爱情的失望而对金燕西实施的一个小小的报复,显露了小女人的心迹而已。

 5 ) 金粉殇

本意寻芳趋闹市,青衣两髻笑颜新。

涉身百花香扑面,独向百合问雨音。

纨绔赋诗忐忑意,闺女和词坦然心。

花未眠际晨已至,情已浓时墨未深。

约至葵田葵如宴,愿托锦心与晨昏, 红裳如火美人笑,把手便知谁良人。

岂料佳缘遭人妒,空穴来风门外门。

始知齐大非偶意,全瓦不知碎玉心。

葵田幽情枕幽筑,诗稿未干雨先侵。

小儿酣然梦中暖,娘亲悟缘醒时吟。

烛光不明燃楼火,火焰嚣张罩半空。

良人入火寻不获,便似虫噬入骨疼。

疑是佳人拥怀入,醒觉自抱凄凉风。

擦身寂寞各未晓,错面迷茫两不识。

缘定今生今生散,红尘飘尽曾入泥?

 6 ) 经典难以忘怀

当花瓣遇上花朵,暗香残留。

香消在风起雨时,无人来嗅。

歌词我记得已经不是太清楚,那个旋律却久久难忘,就像这个故事,美丽得仿佛一首诗一副画,满目的金黄色,勾勒出一副似水年华,美丽哀伤,哀而不伤。

金燕西的命运终究是孤寂而令人叹息的,因为无人能理解他,也并非有人能完全读懂他,包括清秋,清秋终将离他而去,因为坚持世俗观念的人太多。

人始终是存在于社会中的构成部分,注定不可能太率性而为,层层束缚,层层枷锁就连清秋这样一个被大家看作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人也摆脱不了世俗的思维的束缚,悲剧注定,带给人的却是更深层次的感伤,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7 ) (转)<<金粉世家>>深刻而精彩的评论!

谈《金粉世家》中悲剧的原因 由张恨水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金粉世家》于2003年春在全国首次热播,这部电视剧一经播出便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收视率较平常大为上升。

大概是因为人们看腻了大团圆结局式的剧作,像《金粉世家》这样一个具有悲剧性的作品自然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并给予高度关注。

随之而来的是对这部作品众说纷纭式的评论。

不错,悲剧常常会揭示给人们一个问题,这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会看出不同的问题,那么普遍的说法是什么呢?

按理说,金燕西通过对爱情执著的追求终于娶到了冷清秋作妻子,这应该算是美事一桩,可谓“天随人愿”。

但为什么在他们结婚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闹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呢?

关于这个问题人们普遍的评论是,燕西生活在上层阶级的大家庭里,身上不免会染上“纨绔子弟”的习气,在所有的人都“花天酒地地闹”的环境下,他的人性也必然会产生扭曲,致使他和从贫寒人家走出的质地纯朴的清秋最终水火不相容而分道扬镳。

与此评论的同时,大家更会认为带来这场悲剧的主要有错的人是金燕西。

下面列举剧中两段情节,分别展现了矛盾的发展与激化。

情节一: (燕西回到家中看到清秋伏在孩子床边装睡,故意不理他。

) 燕西:我知道你没睡着,为什么不理我?

清秋:(从床边站起来,安之若素地说)我知道你回来是故意找茬的,对不对?

那好,我们也不必大吵打闹,我们可以谈。

(二人走到沙发对面坐下) 清秋:我知道你最近在和白小姐交往。

如果是因为我的原因让你有后顾之忧,我愿意退出,不打扰你的好事。

燕西:你不觉得你很没有诚意吗?

清秋:诚意?

说过的话都可以改变,那我不明白你说的诚意是什么意思?

燕西:(气愤地说)你在质疑我的心是吗?

我早就说过,我说的话从来就没变过,(从沙发上站起来,提高声音)从来没有!

(说话间将茶几上象征着他们爱情的百合花瓶打翻在地,便出门去了。

这令清秋感到痛苦难堪,并加深了对他的误解。

) 情节二: (燕西回家收拾完箱子便拎着要走) 清秋:站住!

(停顿片刻)你去哪儿?

是去德国吗?

燕西:是。

清秋:是和白小姐一起去吗?

燕西:是 清秋:(从手上把戒指摘下)把这个带走。

(说完,戒指从手中滑落在地。

) 燕西:只有这个吗?

清秋:我身上还有什么是你的?

燕西:(愤怒地将清秋拉到镜子旁,让她对着镜子。

)你好好看看,你身上有哪一样东西不是金家的!

看呀!

(清秋感觉到受了莫大的侮辱,转过身来给了燕西一个耳光,便冲向楼下。

) 在看完这两段情节之后,人们普遍认为此时的燕西已经不同于追求清秋时的那个燕西,他已经对清秋变了心,是客观环境使他的人性扭曲,而更多的同情却给了清秋。

——这便是公众的态度。

这部电视剧,尤其是结尾的部分,我看过了多次,细心品味后,我觉得事情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

我的观点是:金燕西是始终没变的。

正如作者张恨水在小说中自始至终贯穿给燕西这一人物的一句台词“我说过的话什么时候变过”一样,燕西的爱是没变的。

这句话是作者为表现人物性格与形象用心良苦设计的一句话,它确实逐层递进地证实了金燕西这一形象的始终如一性。

作者用这句话在不时地提醒读者,燕西并不是一个容易变心的花花公子,这和剧中结尾部分燕西说过的“除了清秋,我这辈子没爱过别的女人”是一致的。

“我说过的话”是指他对清秋的爱和对于白秀珠永远当朋友的态度;“没变过”是指他自始至终爱的是清秋而不是秀珠。

说到这里,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你这样认为?

你怎样解释如上两段情节中燕西对清秋说的“绝情”的话呢?

我的回答是:那些话看似“绝情”,实为堵气之话。

须说明的是,看到这一层,是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

我认为世俗的观念是可以侵入任何一个人的头脑的,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接受着这样的观念。

冷清秋就是这样一个“被侵入”的人。

我们从一开始便了解到,清秋是一个出身贫寒却又是一个心性高洁,有深厚文化修养的冰清玉洁的女孩,在大多数人看来,她是一个未受尘世污染的女孩,并且她还是具有“自食其力”,反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思想的先进的文化人。

不错,冷清秋的确如此。

但我要说的是,她并没有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她没有打破世俗的观念,没有冲出“齐大非偶”的枷锁,她一直都不敢相信像燕西那样身世的人会对她付出坚定不移的爱,并或多或少地认为他是一个纨绔子弟;她对于燕西不顾一切言论给予她的最真挚的爱半信半疑而不敢大胆地接受。

她只看到了燕西表面上似乎与其他公子哥一样的浮华习气,却没有看到他纯真、质朴,对爱忠贞不渝的本质。

这就是悲剧产生的原因。

清秋对燕西致深的爱不能够体会是最后结局的导火索。

上述两段正是“清秋的不理解”与“燕西愤怒的情绪”的对白,而这种气愤正是源于“我的爱就摆在你面前,你为什么就体会不到”这样一种内心感受。

付出的爱却不能让对方感受到,这就是我总结出的悲剧所在。

我想强调,大家不能只看简单的故事情节,并由此粗浅地得出批评燕西这样的结论,而是要深层挖掘人物内心世界,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这里,我们要看到世俗的害人性,可以看出,就连清秋这样一个被大家看作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人也摆脱不了世俗的思维定势的束缚,而这束缚在她和燕西之间制造了一层隔阂。

有些评论家说,《金粉世家》是民国时期的《红楼梦》,对于这一看法,我是极其赞同的。

《红楼梦》向世人展示了贾宝玉这样一个与任何人都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金粉世家》则推出了金燕西这样一个虽出身富贵却真正未受尘世污染的人物形象。

就这两个人物在这一点的相似之处而论,上述评论家的评论是成立的。

另外两部作品的悲剧性质也很相似,《红楼梦》的悲剧在于宝玉本是一个在思想上高于其他人的哲人,却不被他人看到,反倒认为他是一个花花公子;而《金粉世家》的悲剧在于燕西本是打破一切思维枷锁的质地纯朴的人,却因出身富贵被人看作是纨绔子弟。

基于这一点,我说,《金粉世家》不是清秋的悲剧,而是燕西的悲剧;或者说比起清秋的“小悲”来说,燕西的才是真正的“大悲”。

作者煞费苦心地塑造了金燕西这样一个世间难得的人物形象,为的是希望读者或是观众们理解这个形象,了解他的思想。

但不出意料的是,还是有相当多的人看走了眼,把作者想要表达的悲剧看成了完全是另外一种悲剧。

要知道,认知一件事物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

不然,有多少思想不会被误解呢?

也许金燕西是注定要孤独的,因为几乎无人能理解他。

清秋终将离他而去,因为坚持世俗观念的人太多。

燕西无人问津的寂寞与他被人曲解的灵魂在部分人心中沉淀了凄凉。

鲁迅讲:“梦醒之后,不知该走向何方”。

正是因为这样的迷茫,《金粉世家》的悲凉意味将永远延续

 8 ) 再看金粉

日志复制网址隐藏签名档小字体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日志列表 再看《金粉》 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 设置置顶推荐日志转到私密记事本飘零叶 发表于2010年01月02日 11:08 阅读(0) 评论(0) 分类: 个人日记 权限: 公开 初二的时候第一次看《金粉世家》,就为剧中的爱情深深着迷,喜欢上燕西,爱上清秋。

那样清新、纯净的女子,看上一眼,便觉得是享受。

一度把清秋作为标榜,心目中的理想自我。

很向往那种浪漫而又比较坎坷的爱情,还为悲凉的结尾深深苦恼过:为什么那么相爱的一对男女会走向决裂。

是因为封建势力吗?

看似如此,细想又不是。

此后,又重播了好多遍,却不想去看他们感情日益变得煎熬的那段,不忍记忆中的那种美好被破坏,情愿故事至他们结婚就戛然而止,公主和王子从此过上幸福的日子。

而今看《金粉》,感动依旧,却多了几分清醒的认识,几分理性。

对于他们的分手也不再那么耿耿于怀,反而觉得是一种必然。

葡萄架上即使开了百合花,花期也不会长久。

爱情能战胜阶级的差距,却很难改变或是解决个性、价值观上的差异。

很多人痛骂燕西,说他前后变化太大,负了清秋;我固然为清秋感到心痛,却无法恨燕西。

在我心里,燕西不是个纨绔子弟,而是个迟迟不肯长大,不会承担的孩子。

无疑,燕西是真心爱清秋的,才会做出那么多荒唐的事。

他是希望和清秋永远在一起的,期待清秋能融入他的生活。

他说自己从来都没有变过,似乎相比他的行为有些牵强,但我相信这句话是真的。

他一直爱着清秋,很多事情他也是始料未及。

可恨的也是他的不曾变化,他没有从一个毫无责任感的公子哥变成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

他婚前婚后做的所有事情,都如一个孩子般,任性而为。

向清秋求婚也是冲动所为,理由单纯得可笑:怕她被别人抢走。

全然没去想结婚对于他,对于清秋,对于他们俩,意味着什么。

婚后,燕西不愿因婚姻而失去自由,也没想过为婚姻去改变什么,依旧我行我素。

新婚时呆在家里看书只是去讨清秋的欢喜。

不久,他的少爷习气就暴露出来,花天酒地、挥金如土。

清秋越发难以忍受,也渐渐看出钟鼎之家少爷吃喝玩乐的本性。

二人的隔阂与日俱增。

燕西始终是爱清秋的,他的爱如烟花般灿烂,却乏深沉。

直到最后,亲近秀珠,更像一个孩子似地似乎在极力表明他是自由的,婚姻约束不了他。

还天真地以为通过秀珠,能救他全家。

而这一切在清秋看来,是变心之举。

他完全没有想到清秋会离开他。

这是他的不谙世事,不懂阴谋的单纯之处。

清秋在金家是个另类,不会打牌,也不是那种喜欢闲话家常、家长里短的女子。

喜欢在屋子里静静地看书。

她是个有理想、有追求的有志青年,自然融入不了金家人纸醉金迷、游手好闲的日子。

在金家,她说话、做事都必须很谨慎,处处小心,即使这样也难逃三嫂的捕风捉影、无事生非。

如一只关在笼中的金丝雀,想飞飞不得,想动动不得,一言一行都受着束缚。

自己家里,虽然贫寒些,但还是自由的。

而丈夫燕西也与她渐行渐远。

清秋离开金家只是迟早的事情。

燕西的绝情更是让她下定决心。

燕西、清秋二人在个性、价值观念、思想水平、生活环境、家世背景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了最终分离的结局。

 9 ) 略谈《金粉世家》小说与电视剧的差别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迅翁的这句话,用在《金粉世家》上可谓极其合适。

初中时看的电视剧,其中有一幕至今想起还撕心裂肺。

那场大火后,清秋不见了,燕西一个人坐在花园里看着那个被烧毁只剩下一张清秋照片的匣子,曾经的美好一幕幕浮现,这时八妹来了,她看着那张照片就哭了,无声,但心碎,燕西一个人在旁边傻笑,笑着笑着眼泪就出来了。

是啊,曾经那么相爱的人,为什么就会走到那个地步呢?

最后他们分乘两辆各向南北而去的列车那一幕让我对爱情一度绝望。

现在大三了,看完《红楼梦》就想在看看《金粉世家》,在看到中卷的时候,我忍不住去看了下卷清秋和燕西开始决裂的那部分,对我最心痛的八妹和燕西一起哭的那一块,作者轻描淡写几句话,梅丽终究为清秋抱不平,可燕西什么都没说就回到书房了。

在看完清秋的信之后,他伸了个懒腰,虽然儿子不在了,不过自己才20几岁的人,终于又恢复了自由,真好。

那一刻,真不知道该怎样形容自己的心情,失望吗?

当然有。

对燕西的无情,对爱情的不信任,对现实的无奈却又痛恨,天啊,难受地真要疯了。

但是我冷静下来,终于懂了,张恨水是真正看懂了生活的人,惟其写的这般现实,才是符合他“叙述人生”而不是“幻想人生”的意图。

小说的结局,让我这个感情上的理想主义者真的承受不了。

太痛太痛。

那么美好的一段感情,曾经撕心裂肺的啊,最后就那样“伸个懒腰,终于自由了”,我 不得不佩服张恨水对生活的理解,终于还是无法沉浸在对爱情的幻想中。

就这样吧,太痛太痛。

 10 ) 伊人何处?总在寒冷清秋。

此处所有评论,仅仅针对电视剧而言。

与原著无关。

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幸福, 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悲伤; 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声叹息, 在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无奈。

那么金燕西与冷清秋的相遇,究竟是哪一种?

难道不是对的人吗?

可除了他们,谁又能爱的那么绚烂,那么明媚?

难道不是对的时间吗?

可他们毕竟在一生中甚至无尽轮回中最好的年华相遇了。

他,还是总理府的七少爷,未经世事,纨绔子弟,心高气傲,一句“我说过的话,什么时候变过”,道尽了毫无疑问的自信与傲气。

正是因为这傲气,才会满足的用善意对待这世界,会谦恭的对待长辈,潇洒的面对同辈中的朋友和女人,会平和友善的对待下人。

他不在乎阶级,其实正是因为他站在阶级的顶端。

他生长的环境为他打造了一个天堂,让他的灵魂长成了一个白雪雪的任性的天使,他那亮晶晶的眼睛中,没有一丝怀疑。

她,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学生,才华横溢,十几岁的年纪,初露峥嵘的新式思想,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

还有不可或缺的一点,就是她的美,曾借燕西朋友之口来描述,“雪白的皮肤,俏丽的鼻子”,沉静从容的态度,甜美可人的笑容。

当她面对自己时(看花时),娇憨浅笑,温柔无限;当她面对他时,不卑不亢,漠然冷静。

这样的一个女子,像吹进他浮华堂皇生命里的一丝清风,在头脑来得及思考之前,就不可自控的向之飞奔而去了。

难道不是美好的爱情么?

他为她,找遍了整个北京城,买下她家隔壁的房子,种满她最爱的百合花,到她的学校当老师,亲近她的家人,赶走潜在的情敌,收买她的朋友们。

在这追赶的过程中,他也成长了。

从随心所欲送人一堆上好布料,到百般谋划只为送她一双好鞋。

他的眼睛始终炽热的注视着她的一切,她的样子,她的背影,她窗口的灯光。

她不能体会他曾经经历过的感受,虽然她永远也不会忘记月亮门下,望向她窗口的热烈的目光。

但当她终于在某个夜晚叫住了正要离去的他,说,“送我回家吧”,那一刻,我听到冰晶粉碎,融化成一股暖流,扑面而来。

那之后,她为他向寡母撒谎,穿上难得的新衣,花前月下,他们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

假如他们一早就知道这结局,还会不会义无反顾的相信,“只要有爱,不一样的人也可以在一起”?

可惜,那时他们仍坚信着未来和爱情,于是,经历了层层相看,她终于还是离开了家,嫁入了层层桎梏的豪门,走进了深深深几许的庭院。

空谷百合,终于还是与阳光下的向日葵依偎在了一起。

婚礼上,我们多想说,“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就像天空中绚烂的彩虹吧,正是因为阳光没有早一秒,也没有晚一秒,照进了空中漂浮着的小水滴。

可光线总在改变角度,水珠也总在随风飘动。

所以,王子和公主不可能从此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就像彩虹不可能永远挂在天上。

我们都像八妹一样想问,相爱而结合的两人,为什么这么快就偏离了彼此?

可我们又都相信燕西的话:“我从未爱过清秋以外的任何女人,从来没有。

”只可惜,葡萄架上的百合花,和失去了阳光的向日葵一样,总是要枯萎的。

燕西是无奈的,撑起他澄净天空的支柱倒塌了,这世界的迂腐与残酷毫无防备的淹没了他。

不再是金府的七少爷,被世事逼着张开眼睛,他终于明白自己是无力的,无力改变别人,无力改变自己,无力改变一切。

他并不是一个坚定的人,他要逃走。

逃避自己,逃避曾经的自己,更要逃避现在的自己。

清秋像一个不得不清醒面对的伤疤,提醒着他自己曾经是多么的无知,而现在又是多么的无力。

所以他对白秀珠说:“像我们这样的人,在一起比较合适。

”清秋却是坚强的。

她会默默的流泪,也会坚定面对自己的决心。

离群索居,安之若素。

毫无食欲的清秋,为了金荣和丫鬟的一句“为了孩子,您也得吃点啊”,勉强自己。

孩子安然沉睡,清秋一身素色旗袍,静静地吞咽白瓷勺中粒粒米饭。

无由来的微风吹动她的头发,秋水般的眼睛中,泪水无声的落下来,诉说无尽的悲哀。

可是在在转头看向孩子时,依然会露出无限宽容的笑容来。

如果他有勇气面对自己,如果他有勇气走进小楼面对她,如果她能够看到他不顾一切的冲进火场来救自己,如果她能够听到他的呼喊,如果,如同他的幻想般,他们能够在车站相遇。

可惜,没有如果。

他走过落花胡同的房子,走过那小巷,那街灯,走过曾经的花店,走过曾经的向日葵田。

夕阳晚照,燕过无痕。

南来北往的列车带走了擦肩而过的彼此。

他带着她的照片,她带着他的孩子。

他们曾经带给彼此最甜美的幸福和最破碎的悲伤,最后只留下看客们一声声无奈的叹息。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去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屋檐下,秋叶已凋零。

悲欢离合总多情,伊人何处?

总在寒冷清秋。

《金粉世家》短评

……囧住了

6分钟前
  • 阿朴
  • 较差

那时候的陈坤和玉女真是嫩得不堪啊

11分钟前
  • Fountie
  • 较差

2

16分钟前
  • 嘉沐難再續.K
  • 很差

我爱张恨水

18分钟前
  • 踢泥
  • 还行

初中还是高中时期看的剧,当时就在想,男主怎么可以那么渣,悲剧,前面是那么甜,结局是那么虐

19分钟前
  • 吃货少女萌萌哒
  • 推荐

都闲的 你们赶紧找个班上去吧 我感受不到金冷二人之间真挚爱情的发生

21分钟前
  • 豆友1475177546
  • 较差

喜欢陈坤,真的太帅了,也是从这个剧认识刘亦菲的,当时觉得这个小姑娘长的真好看!

25分钟前
  • 翠蝶🌸羽生✨💫
  • 推荐

看了很多次,觉得男女主的爱情就是很多人梦想的初恋,可生活不如意,十有八九,没能跟你走下去,是我的遗憾,长大了,一切就都变了

29分钟前
  • 八贝勒爷
  • 推荐

大家演的都好用力啊

32分钟前
  • 再也不磕rps
  • 较差

对于他们如何感情生变的,没有刻画的很深刻

36分钟前
  • 沈园清客
  • 推荐

把书改的乱七八糟,第一点把小怜的故事改成了狗血八点档!忽略了小怜婚姻与清秋婚姻的对比;第二点胡乱创造炮灰欧阳;第三点把清秋改得过分矫情,最最最接受不了为什么要把一个薄情寡义的金燕西进行美化?是为了给当今女子一个白日梦吗?!然而可知,梦也是只是梦,到头来只不过“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37分钟前
  • 做一只胖panda
  • 较差

近现代非幸福繁殖行为~

39分钟前
  • Over5
  • 还行

白秀珠自作多情没演技,冷清秋自视清高烂裤裆 还别说,我整的这句诗还挺通顺

42分钟前
  • ♀鉁媄唲♂
  • 很差

陈坤。难看。

47分钟前
  • 纳兰之於
  • 很差

那个时候的董洁清纯如清澈的水,刘亦菲也是美的,只不过是幽怨的角色,小时候觉得非常好看,大了觉得大概只是青春的记忆

50分钟前
  • 花落 思量错
  • 推荐

演员都那么幼齿。在这戏中,我第一次看见陈坤,吓得腿都软了,那抖腿的小样哪里是世家子弟。

52分钟前
  • Vanitywish
  • 较差

前面甜死,结局虐死,太经典了

56分钟前
  • shield
  • 推荐

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我要任性的打五星。张恨水牛逼啊!

60分钟前
  • 🌞娘卷卷🌙
  • 力荐

陈坤装x剧

1小时前
  • momo
  • 很差

感觉董洁撑不起来这片子,刘亦菲就不提了

1小时前
  • 给我一个葱油饼
  • 较差